李蔡详细资料大全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4浏览:5收藏

李蔡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李蔡(前188-前118年)陇西成纪人,西汉飞将军李广堂弟,曾任汉文帝的侍从,后任丞相,其人勇敢聪明,从军则军功显赫,从政则政绩卓著,获得世人的好评。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李蔡因私自侵占汉景帝园寝的空地而被问罪,李蔡不愿接受询问,自杀而死。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李蔡 国籍 :西汉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前188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118年 职业 :轻车将军、丞相 主要成就 :治吏改币,统筹盐铁。从卫青击匈奴 曾任 :汉文帝的侍从 后任 :汉武帝的第七个丞相 堂哥 :李广 爵位 :乐安侯 祖籍 :陇西成纪 史籍记载,人物生平,现代考古, 史籍记载 李蔡是李广堂弟,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对匈奴作战,汉武帝时受封轻车将军、乐安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任丞相,执政四年,协理汉武帝运武徒民,治吏改币,统筹盐铁,颇有政声。 “人所惮为,公勇为之;人所竞驰,公绝不窥。”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韩愈在给天水人权德舆写的《墓志铭》中对他的高度评价。 《汉书·李广传》及《百官公卿表》记载:“李广有从弟李蔡,元狩二年三月(公元前121年)丞相公孙弘死,御史大夫李蔡升任丞相之职。” 人物生平 李蔡(前186年一前118年)生活在汉文帝、景帝、武帝时期,终年七十岁。陇西成纪人。 公元前166年匈奴入侵萧关(今环县)时,李蔡随堂兄李广参加汉军,两人同为汉文帝的侍从,后任武骑常侍。汉景帝初年,李蔡已有军功赐二千石禄。在汉武帝刘彻即位后的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李蔡任轻骑将军。后与卫青一同出兵朔方击败匈奴右贤王。右贤王乘夜暮遁逃,汉军捉得几十个匈奴士兵,俘获了民众一万五千余人。李蔡在这次战役中立下了显赫战功,被汉武帝封为乐安侯(今山东博兴北地),从此弃武从政。不久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银印青绶。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丞相公孙弘死,又因李蔡击战匈奴有功,被任命为汉武帝的第二个丞相。他在丞相的四五年间政绩卓著,尤以协助汉武帝治吏、改币、统禁盐铁等项大计中成就最大。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李蔡因私自侵占汉景帝陵园前路旁一块空地而被问罪,应送交法吏查办,李蔡不愿受审对质,后来也自杀了,他的封国被废除。 现代考古 位于甘谷县城东北10公里渭阳乡蔡家寺村北山坡的蔡家寺,凌山而建,为悬山顶式建筑,与当地其他古建筑风格迥异。此寺在当地名气很大,但相关研究非常有限。学界的主要疑虑都集中在该寺名为蔡家寺,所属村寨也叫蔡家寺村,但该村却没有一户姓蔡的人家。而且历史上也没有蔡姓的记载。这个寺院究竟为什么会起这个名称呢? 记者在甘谷采访期间,西北师大教授、甘谷籍学者范三畏见解独到、娓娓道来,并引领记者参访了这个神秘的地方。 历史上文人的疑惑 据清乾隆《伏羌县志》(甘谷旧名伏羌)记载,蔡家寺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70),至今已有650年左右的光景。至于何时有村,当地县志语焉不详,实难详考。而为何村寺同名,也没有记载。最奇怪的是蔡家寺村,顾名思义,村人大多应为蔡姓,就像离此不远的河对岸的蒋家寺村,其村民多为蒋姓一样,然而,蔡家寺村从来没听说有过蔡姓之人。据范教授介绍,这一点,至迟在清乾隆年间,就已引起出身于该村的诗人李兆甲的注意。李兆甲(1767-1830),字逊乙,号椒园。著有《蔡家寺》、《登蔡家寺》、《蔡家寺即景赠僧寂成》等诗,其中《蔡家寺》一首即抒发了对以上问题的怀疑。 “伏羌东北境,一山常巍岿。下是吾家庄,上有蔡家寺。频来不厌登,柏古院幽邃。面南开前楼,山水随风至。好鸟各呼名,声声听有义!人人云‘蔡家’,谁解兹两字?释名觅无碑,迷乱心如醉!……在昔蔡家人,岂多蔡家寺?勉旃我同宗,柏何永苍翠……培根深枝叶,四时叶不坠。绵绵李家庄,常常蔡家寺,无复后来人,又名李家寺?” 诗末为什么会有由“蔡家寺”他日改为“李家寺”的奇想?这是因为蔡家寺村民十之七八皆为李姓,余为杂姓,故该村亦被人俗称为“蔡李家”,以与附近王姓村民聚居的“坡王家”并称,又与对岸中滩河村的“中洲李”区别。 两位学者的看法 据范教授介绍,他曾经查阅过《中国宰相大全》一书,据载蔡氏为相者,共有七人,全在宋代,蔡京为其一,但他是福建仙游人(北宋名相蔡襄亦仙游人)。又一人因罹罪而流徙,死于边地,情境、籍里与传说中的“蔡相爷”均不相似。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甘谷修新县志期间,当地的学人李承明老先生提出来一条十分引人注目的线索:蔡家寺传说中的“蔡相爷”应是汉武帝时的李蔡! 李蔡生平事迹比较简单,《史记》、《汉书》均附记于其堂兄汉将军李广的传记之中: “李蔡,成纪人也,为李将军广之从弟。与广事孝文帝、景帝、武帝。孝文时,广与蔡俱为郎。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出朔方击匈奴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按,今属山东高青县境)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 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远甚,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 广死之明年,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园阳陵神道之地,当下吏治,蔡亦自杀,不对狱,国除。” 范先生说,这确实是一个良好的思路和重要的发现!以前者言,“蔡”、“李”与“相爷”三者一沟通,不就是“丞相李蔡”么!何况李广、李蔡都是成纪人。西汉成纪县治据考在今静宁县治平乡,其县境与当时的郡治冀县紧邻。广、蔡都是公卿之尊,蔡故宅由县徙郡而居郡,也是人之常情。以后者言,历史上的李蔡丞相因侵占皇家陵地有欺君犯上罪而自杀;传说中的蔡相爷因大起甲第被指为篡逆而自杀,二者何其相似! 2004年春节,范教授亲访蔡家寺村李氏后裔德全先生,见到了其宗族的家谱,谁知却大谬不然。家谱分明记载,此李氏是明季由陕西白水(按今属蒲城)县迁徙至此的。可是,据德全抄录近年出土的伏羌北坪李氏五世祖三涧公李楷的墓志铭(李楷,明中叶隆庆年间曾为四川大足少尹),却说该族是元季由白水迁来的。这说明家谱是后修的,其修谱年限估计已到了清代。因追叙太远,所以有一个朝代之差! 当时,范教授从李德全那里还了解到另外一个情况,那就是村里的李姓并非都出自同一个谱系,确实有些门户并不在家谱之列。 不过,范教授说并不能因此就下结论。因为我们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元季白水李氏迁来之前,此处原来没有这样一个村子?若是此处本来就有一村庄,白水李氏只是有缘前来投靠或曰投奔并定居,那么这“缘”又从何来?是悲天悯人的同情呢?还是有亲戚关系呢?抑还是此村亦为李姓(或径是李蔡一房),有道是“五百年前是一家”之故呢?若是后者,或地主无谱且日见凋零、客籍有谱而日见繁盛,以至于当代沧桑变化,也许形成类似于反客为主的局面,也未可知。这当然只是猜测,但谁又敢说完全没有这种可能呢! 据范教授介绍,至于诗中老僧所说替诗人解惑的“浪花横翻处,往年繁华第”二句所指为当地一个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 蔡家寺本来是名副其实的蔡家村,全村本出于同一个蔡姓家族。某朝某帝时,村里出了一位大官,后来位极人臣,官做到丞相之位,人称蔡相爷。蔡相爷在京城自然有府第,他却喜欢住在家乡本村的自家院宇里,一年中倒是在京住的时日少,在乡住的时日多。但这样一来,他老爷又怎么能不误每天的上朝呀!原来这蔡相爷有一宝贝。这宝贝是一头青牛,那青牛尾下 眼里孵著一窝“牛屎火燕儿”(按,火燕,红尾鸲的俗称;牛屎,当因其常随牛后于翻地时觅虫吃而名之),但与牛却相安无事。要说这宝贝牛的好处,那可真是骑上它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事急时且可日夜兼程。所以蔡相爷骑着它前往京城,可以说是晨去暮归,风雨无阻,从不误事的。这样过了3年,也是福极祸来,喜极悲生,合该有事。有一天,一位客人看到蔡相爷这青牛坐骑 尾下鼓鼓囊囊,骑上不甚雅观,就问其原因,相爷因此告之。客人大大不以为然,认为掏去鸟窝,牛可行更速。相爷碍于客人的面子,况且自己也不全明就里,便命人立即照办,为牛“轻身除秽”,掏去了鸟窝。这一天,蔡相爷照例骑牛从乡里家中出发进京,牛鞭一挥,天不明就起身了。可是,走出去不远,那牛趴在地上,说什么也走不动了。蔡相爷只好赶忙折回,改换快马兼程往京,但到京已是第三天了。 适逢前一天皇帝召集百官商议大事,却就是不见丞相踪影。早有大臣乘机参奏一本,说蔡相爷深居简出,素有篡逆不轨之心,宜下旨查抄其家。皇帝在气头上,龙颜大怒,遂下旨抄没了蔡相爷在京城的府宅。蔡相爷误了朝事,又被大臣乘机参奏,心中又悔又怕,情急之下,立即自杀。讯息传到梓里,情势越说越怕,甚至有流言说蔡相爷准备篡位登基,在其家乡修了一座金銮殿;皇帝已派钦差前来查看,如有此事,就要满门抄斩。适逢蔡相爷最近在其乡里正大起甲第。族人立即把那新起的甲第改为庙观,而且全族一夜之间都改为“李”姓,以免遭九族灭门之祸。 但是钦差终于没有来,战战兢兢的族人好久都在恐惧中过著日子。后来,族人终于也没有再改回姓“蔡”,而以“李”姓相承至当代。只是为了纪念蔡相爷,就把那座寺观称之为“蔡家寺”。 蔡家寺,默然的存在 记者在参访期间,看到蔡家寺依山而建,坐北朝面。从山脚至半山腰,营造有序,疏朗自然。山门为明次三间,采用单翘无昂五踩斗拱。寺内一位僧人介绍说,曾有人建议将该寺改名为“环水寺”,因为周围有渭水环绕。还介绍周围的山名地形,令记者浮想联翩。不管怎样,大地上这些无名却又不为人知的文化遗存,默然而在。他需要我们的关注,也需要史家的研究。 无论蔡家寺以村名或村以寺名,似乎都显得有些特殊,不过这还不是主要的。范教授介绍说,民俗上确有以祠改寺的事情发生。同样都是祭祀崇拜,二者相差并不甚远。假设蔡家寺村就是李蔡故里,那么,作为庙宇的“蔡家寺”本为“李蔡家祠”而后因避祸诡称“蔡家祠”,再后改变为“蔡家寺”的可能性也是成立的。

  栾城北长村有近千名校姓人 他们是成吉思汗后裔?

  ( 2007-01-28 09:55:58) 稿件来源:燕赵晚报

  近日,一位名叫校飞的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他说,栾城县北长村有近千名校姓人,鹿泉永壁村有近200名校姓人,这些校姓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成吉思汗,并称他有一系列证据。成吉思汗真的有后人生活在石市郊县?这里面有什么样的曲折故事,他们又为何姓校?1月24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距省会15公里的栾城县北长村一探究竟。

  〔背景〕河南校氏最新考察认为:校氏乃成吉思汗后裔

  记者首先接触的是栾城北长村的校飞和鹿泉永壁村的校运丰,他们都是校氏祖先考证的热心人。记者注意到,他们的长相、生活习惯和普通汉族人没有明显不同,他们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也写着“汉族”。

  河北科技大学教师校飞,栾城北长村人。他说,多年来,河南中牟校姓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证,认为校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河南的媒体曾对此进行过专题报道。而有证据证明,河北栾城及鹿泉校氏,与河南中牟校氏乃是同族同宗。

  校飞向记者展示了他特地从河南省带回的一幅墓碑铭文拓片,碑文来自河南中牟的校立纬家一块清朝时期的祖坟墓碑。碑文为:“不朽皇清国子监太学生抡庵校公讳秀书,应赠孺人韩氏□□□”。右边铭文为:“□□元时□□藩服食邑山西洪洞县浩繁□□□□趁在草莽册牒沦亡各以封号记族遂□校氏厥凌□□□至□□□科校郡庠邑庠校较互见之后□莫不报捷□□□子子孙孙一见之后知校较虽异但□□□本”。据一位元史专家的解读,“藩服”是“藩属”的意思,一般指诸王(或属国);“食邑”就是封地;“草莽”指平民百姓;“册牒沦亡”指这家的分封文书或家谱之类散失了。

  校飞解释说,中牟的“校”姓祖先在元朝时是元藩属国的人(藩服),封地在洪洞(食邑山西洪洞县),家族兴旺(浩繁),元亡后,逃难中丢了“册牒”,并以“封号”改姓为“校”和“较”。

  近日,校氏人就此请教了元史专家,专家介绍,包括洪洞在内的山西南部一带,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的封地。拔都是蒙古西征的统帅,是庞大的钦察汗国的建立者。据此可以推断:中牟校家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的后裔。

  〔调查〕栾城校姓开枝散叶河南校氏来自栾城

  河北科技大学教师校飞说,如今,河南中牟县、巩义市蔡家庄校姓人都确信自己的祖先是成吉思汗,且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而有证据证明,河南中牟县、巩义市蔡家庄的校姓人来自石市栾城县的北长村。

  校飞向记者展示了他复印的河南校氏家谱中的一段话:“始祖自明初由直隶栾城七世祖南游越河晋居吾□遂家蔡庄面有明哲弘治间墓志可考。”

  这段碑文告诉我们,校氏的始祖曾由栾城迁徙到了河南蔡庄(现为蔡家庄)居住。家谱的书写年代是清朝嘉靖年间,由此推算,栾城校氏始祖迁徙到河南蔡庄的年代大致在明永乐年间。

  在中牟县志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本记载:“……较于亲字伯元其先栾城人迁于汴因家中牟……”,证明河南中牟“较”姓也来自河北栾城。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寻根心切的河南校姓人到河北来寻亲,他们先找到唐山的滦县,没有找到校姓人,后来,他们又找到石市栾城,终于找到了在北长村居住的校姓人。而北长村人,也高兴地认下并接待了这些远来的亲戚。之后,北长村人也多次到河南“走亲”。

  一支校姓人定居鹿泉

  河北考试院退休干部校运丰来自鹿泉永壁村,他说,永壁村200余名校姓人就来自栾城北长村。

  在栾城县北长村,记者在一条胡同里看到一块古老的石碑,现在碑文已模糊不清,但能看出“永壁”、“长男”等字样。校运丰说,这块石碑本是一块墓碑,上面的字前几年还能看清,幸好他当年完整地拓了下来。碑上原文是“长男……元成于乾隆16年迁获鹿永壁”。校运丰说,在乾隆年间,栾城校家人口日益增多,祖上留的地已经不够用了,于是,元成和弟弟一起来到鹿泉永壁,盖了房子,把家安好后,弟弟返回栾城,元成则留在了永壁,并在此娶妻生子,这块石碑就是元成的后代为元成所立。从碑文记载时起,校姓在永壁已经繁衍了8代。

  校运丰说,北长村和永壁村人很多年以前就认了亲,最早是徒步“走亲戚”,两个村的人每年一聚,在“文革”时期一度中断,后来又改为五年一聚。2010年,该是北长村人到鹿泉永壁村走亲戚的日子了。

  村主任校狗圈说,听村里的老人们讲,早就知道在河南也有校姓人。在解放前,河南的校姓人来拿走了校氏家族的族谱,所以,北长村校姓人现在没有族谱。

  “校”、“较”相认300多年后认祖归宗

  中牟清朝县志(顺治十六年、康熙十四年、乾隆十九年、同治八年)中,记载有几十名“较”姓和“校”姓人,如果把这些人名按时间排序,非常清晰地显示在清乾隆20年(1755年)前,全部为“较”姓,此后(乾隆27年、[公元1762年] )皆为“校”姓;而且,同时坐落在县城东北的“较家岗”改成“校家岗”、县东南的“较庄”改为“校庄”。这和校姓在东漳东南的祖坟“校秀书”墓碑铭文所记载的“校较互见”互相印证。对县志和碑文的考证使河南中牟的校姓人推断:元时,先祖“藩服”、“食邑山西洪洞县”、“浩繁”、元亡后,改姓为“校”“较”,然后分别逃难至河北栾城和河南中牟县并定居下来,繁衍至今。

  而在乾隆20-27年间(1755-1762年)的一次科举考试中,中牟的较姓与外地的校姓见了面,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祖先是同一血脉,所以“莫不报捷”,从元朝末年到清朝乾隆年间,此时他们虽已失散300多年,但仍牢记自己先祖的情况。中牟的“较”姓此后召开家庭会议,一致同意将“较”改为“校”,与河北的一致起来(大约河北栾城的为“长”)。

  早期百家姓为何没有校姓

  河北考试院退休干部校运丰说,最初在百家姓中是没有“校”这个姓的,增补本也没有,直到明朝百家姓的补遗本才出现了校姓。校运丰说,河南校姓人中,流传着一个有关“木交王”的传说,可以解释这个细节。

  传说,木交王是元朝末年的镇京总兵,是蒙古人。当时的皇上派他去边疆平叛,胜利后他拒不回京任职,皇帝龙颜大怒,派兵擒拿这个叛臣。木交王知道自己命已不保,为保存自己的后代,他让自己的3个孩子分别到山东、河北、河南隐藏起来。为不被发现,让三个孩子分别改姓“校”、“较”、“效”。

  校运丰说,按照这个传说,校姓是元末明初才出现,所以,它也只能出现在明朝百家姓的增补本中。

  北长村校氏曾家世显赫

  作为河南中牟及鹿泉永壁村校姓人的发源地,栾城北长村人并没有留下他们是成吉思汗后代的有关传说。但有不少传说证明,北长村校氏曾家世显赫,从侧面印证了校氏的不凡出身。

  买下南长村

  北长村的老人们讲,从前,有兄弟三人,因为犯罪不得不到处逃亡。为了避难,他们给自己分别取姓“校”、“较”“效”,既有所区别,也便于日后相认。其中一个来到栾城县北长村。这个传说暗合了后来的河南校氏认亲一事。清朝末年,北长村毒虫肆虐(疑是瘟疫),但距北长村仅200米的南长村却太平无事,于是,富裕的北长村人举家搬迁到南长村,买下南长村人的地,并将村名改为北长村。

  两个花园占地120亩

  校云龙老人是一位中学退休教师,他告诉记者,听老人们讲,校家以前是大户人家,村南的40亩麦田曾经是家里的小花园,再往南走的邻村小周村还有一个大花园,占地80多亩。记者来到“小花园”,只看到绿油油的麦苗,已经找不到半点花园景物的痕迹了。

  一位修县志的老人说,以前,校家人很有钱,是一个大家族,也是一个有特权的家族,传说家族曾在县衙专门修建自己的牢房,如果家族中有人犯罪,就住自己的专门牢房。

  不复存在的奇特墓葬

  北长村副书记校年向记者讲述了村里老坟奇特的墓葬习俗。一百多年前,村里老坟都是砖砌的圆形地下坟墓,一丈多深,“像个大窑”,墓穴的形状也不同于本地其他村庄,墓穴呈环形,直径过丈,墓穴的封闭方法自下往上逐渐缩小,形状如蒙古包。每个墓穴埋有两到三个人,死者不用棺木盛殓,而是直接放入地下的大墓,墓碑则按照死者的辈分排列。校年说,墓葬在1958年时被挖掘铲平了,现在只剩下一块字迹模糊的乾隆16年的石碑。在村里人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那块字迹模糊、几难辨认的石碑。

  河北科技大学的校飞也说,曾听村里的老人讲过1958年平坟时的一些见闻:那时家族的祖坟规模庞大:“光石碑就达十数层”,坟地里松柏也非常茂盛,“站进去看不见太阳”。

  〔分析〕元亡后由山西洪洞逃至栾城

  河北考试院退休干部校运丰和河北科技大学教师校飞曾数次到河南,寻访族长(族中辈分最大的人)、家长(族中年龄最长的人),搜集证据,按照目前所找到的资料,他们对校姓家族的分布、繁衍及迁移过程做了如下推测:

  元朝有四大藩属国,分别为: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其中金帐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所建。范围从也儿的失河到顿河,咸海、里海、黑海到北冰洋。术赤病逝后,成吉思汗命术赤之子拔都继承术赤的汗位。当时,洪洞县元初属平阳路(后改晋宁路),1236年,元太宗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把平阳路分给拔都。1255年,拔都在金帐汗国都城撒莱(伏尔加河入里海处)病逝,此时,他的长子撒里答正在蒙古本土,奉拔都命令在蒙古朝觐蒙哥汗,蒙哥遂命撒里答继承汗位,但撒里答在返家途中(另说抵达伏尔加河畔不久)去世,他的家眷经蒙哥汗的照顾,得以在拔都的封地平阳路(即山西洪洞)居住。元灭亡后,山西洪洞的这支拔都后裔改姓为“校”、“较”,然后分别逃难至河北省栾城和河南中牟县并定居下来。

你们的族谱呢

赵氏家族的族谱一般是从太祖(宋)时期开始记载的 从太祖说起,第1世都带有“德”字,接下来为“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自此宋灭 后来又分了好多宗族

现在支脉繁多 有的赵姓已不可考 若你想找到你的族谱 只能和你族内长辈们慢慢考证

这里有一份永乐年山西赵氏的族谱选段

始祖(赵自(子)成),永乐元年由山西省洪洞县平阳府始于静海县嘉县天津县天津府西南起名(赵家庄)。此祖洪武七年生人,七十九寿终,配李氏生男五:颖、(xian)、顺、(shu)、硕。(都有页字偏旁)后有鹰、光、学、天等字辈,后又续二十辈如下:德、士、万、景、振;金、凌、贵、长、山;君、民、臣、智、远;凤、凰、玉、麒、麟。

  一是是夹山寺禅隐说,二是青城归隐说,但一般认为李自成遇难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

  1、夹山寺禅隐说

  1981年,湖南石门夹山寺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发现墓主人奉天玉和尚违背僧规,按俗礼下葬,而葬俗又与本地葬俗不同,最后通过种种物证认为奉天玉和尚很可能便是李自成。但疑点十分明显:在奉天玉夹山出家的历史中,奉天玉和尚与当地官员交往密切,而李自成“陕北口音,四十岁多一点,一只眼睛瞎了”的相貌特征相当明显,很容易暴露身份,这与他的身份有些不符。

  2、青城归隐说

  在青城镇苇茨湾村李文生家发现了一本抄录并补修于民国三年(1914年)的《李氏家谱》,经过考察研究,得出全新结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为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晚年的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并葬于龙头堡子山下,经学者考证,《李氏家谱》中李自成除姓名与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相同外,其余与李自成的籍贯、故里和祖辈、父母及夫人姓名等均不相同,显然不是大顺皇帝李自成。

  3、一般认为李自成遇难湖北通山县九宫山。

  这一点观点主要被清初的正史、野史的记载,如:《明史》、《乾隆御批纲鉴》、《绥寇纪略》、《见闻随笔》、《罪惟录》、《怀陵流寇始终录·甲申剩事》、《所知录》、《甲申传信录》、《明末纪事补遗》、《明亡述略》、《永历实录》等。

  注: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山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

李蔡详细资料大全

李蔡(前188-前118年)陇西成纪人,西汉飞将军李广堂弟,曾任汉文帝的侍从,后任丞相,其人勇敢聪明,从军则军功显赫,从政则政绩卓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