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罗姓的族谱,我家的被烧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4浏览:1收藏

谁有罗姓的族谱,我家的被烧了…,第1张

十五、江苏罗氏字辈:

1泗洪小罗庄罗氏字辈:

树立家世,用(运)绪(续)乾(前)黄(皇);童念耕读,功德克长。

2滨海、响水、盐城、射阳罗氏字辈:

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

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

新派:

忠孝传鸿烈,芳名震豫章;历朝荣显位,奕代佐元良。

理学垂声久,英才毓瑞长;宗支同绍述,焕发衍嘉祥。

3南京栖霞区罗山嘴村罗氏字辈:

…………昌、大、廷、登、笃………

4泗阳县罗氏字辈:

洪邦人川,麟锦元成,克光前烈,谦豫履丰………

5江苏镇罗氏字辈:

立志广大,建业荣先………

6句容市人祖居仓头镇罗氏字辈:

农、家、兴、延、世……………

7太湖横山

……文明上达,贤忠敬德……

8赣榆县罗氏字辈:

宗,振,广,从,肇,德…………

9南京市近郊花神庙罗氏余庆堂字辈:

长德天恩,孝友允敦,先贤克诏,后继常存。

10苏州阊门、白马湖一带罗氏字辈:

……允悦振相龄昌广德代传有良福怀在念情长宜守国建立永存乾坤康。

11.扬州市广陵区人罗氏种德堂字辈:

正国士有天上文春元永方义长照玉安广金必昌。

12.扬州罗氏字辈:

顺德正家远,兴邦立朝衡,大宗同发达,万世有良名。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洵倡修族谱家乘,最为积极得力。他们不仅亲自动手编写本家的族谱,而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欧阳修的“谱例”是:“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原则是以远近、亲疏为别,“凡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居士外集·欧阳氏谱图序》)苏洵的“谱法”是:“凡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其高祖之父。”他主张一般家庭修谱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世,而政治经济地位比较稳定的皇室贵族等,则可以按照“百世不迁”的“大宗之法”来编写族谱(苏洵《嘉佑集》)。在编写方法上,他们一采叙述式,一采图表式。他们虽然在体例方法上有别,但“敬宗收族”的目的则相同。

宋仁宗以后,欧阳修、苏洵的族谱成为宗谱形式的规范,影响至为深远。宋绍定元年罗氏《秀川家谱叙》有言:“古人之意,莫重于族,亦莫严于谱。谱者,推其祖之所自出,而合其族之所由分矣。”“先王制礼,以明宗为大务。是以古者有大宗、小宗之别,使其派有所统而不紊。又重之以岁时蜡祭之会,冠婚丧祭之礼,乡射燕饷之仪。其目委曲而繁重若此者,盖所以习其揖让长幼之节,隆其亲亲老老之恩,厚其睦姻慈爱之义,使人人知有忠敬孝友,醇固而无浇薄之风。”因此,罗氏族谱的编写,也基本是效法欧、苏二氏。但这种效法,不是简单模仿,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变通的,因为两者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取长补短的关系。直至清代、民国,罗氏修谱或“谱体采苏式”,或“参用欧、苏两式”、“集欧、苏两氏之长”。

修谱的主体思想

罗氏修谱是基于“敬宗收族”的观念与目的,以加强家族团结,巩固家族制度。清代湘军名将罗泽南在《罗氏墨谱序》中说:“宗族者,祖宗一人所自出也。一人之身衍为数千人,数千人之身即一人之身也。人以祖宗之身为身,则当以祖宗之心为心。一族之内,俊秀者尊之,象贤者也;孝子悌弟义士节妇则钦崇之,立身行道,贻先人以令名者也;有位者庆之,大吾门闾者也;富者卫之,能克家者也;贫者、弱者、孤者、独者、鳏者、寡者、疾厄者、患难者,相与救助之,赈恤之,吾祖若宗所不忍视者也;不肖者教戒之,惧辱其先也;老者安之,幼者慈之,亲友赖以递续者也。”

在长期的宗法社会里,许多仁人志士和有作为者都注意把“敬祖收族”的观念推衍成为“忠君爱国”的思想,在国家民族事业受到空前危难的时刻,更把家族观念扩展为民族精神和爱国思想,移孝作忠,毁家抒难,舍“小我”为“大我”,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华容南山罗氏始迁祖为宋朝宣义大夫、抗元义士罗尚德,其后裔罗桢,抗战中为“湖南省民众抗日自卫团”华容县军事参议,“于兹倭奴人寇,兵气嚣然,犹谋纂明世次,敬宗收族”,以“率循宣义遗训,昭示族人”,“收抗日自卫之功,以慰国人” (《南山罗氏族谱序》)。

民国三十年,新化《罗氏通谱》纂成,总纂罗联焘在序言中特别希望“族中诸父老昆弟”,“各本敬宗收族之旨,益坚团结,共体时艰,以发扬民族精神,奠国家于磐石之安”。湖南安化县英武中学校长罗驭雄,是毛泽东一师同学,国民党左派,曾任北伐军师政治部主任,他对于“敬宗敦族”与“世界大同”的关系有自己的明确见解:“方今时局剧变,国人对于家族观念逐渐冲淡,且国际往来愈频繁,视野愈广大,天下一家,期诸实现。向之所以爱一家一族者,今兼以爱异族异人。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其理想因时代而进步,固未可以厚非。惟是天下之平,基于国治;一国之治,基于家齐。而国为家之积,虽世界纵跻于大同,而家未必即废。故敬宗敦族,实乃世界和平之起点,未可以侈言天下一家、世界大同,而漠然忽视宗族也。”他鉴于安化罗氏杞公后裔有毅力、有热忱、团结之力最强,因此希望“杞公裔诸君子扩此特殊精神而及于全族、全社会,则有裨于民族国家之建设与隆昌,又何可限量!”

修谱

既然族谱家乘在团结族人、保家卫国方面有如此重要的任务,因此许多家族成员尤其是一些有地位、有声望的成员和热心分子,把修谱当作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推卸的义务,“朝夕不遑,熙攘其间,乐此而不疲”(罗驭雄《杞公民国戊子族谱序》)。

传说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罗氏家谱的,是两千多年 前周显王时代的罗凌甫(乘),他是周朝末叶复兴了罗国,头一个以罗为姓,并且重新结集了罗氏宗人,使得罗氏家族自此日益亲爱精诚的关键人物。据说他所编的这部罗氏族谱(家乘),完成于周显王十四年。他在谱序中说:“溯自郐公至乘身三十余世,自黄帝至今数千年矣。罗国子孙流离散徙,罔知所宗,乘幸蒙秦国擢用,授爵封邑。乘辞不受,乞复罗国,并迁都楚南之枝江。因南北争夺,迄无了期,乃追寻源流,辑为家乘。念罗国之后,遂定以国为氏,记录大略,以识前人之功德,以履后裔之孝思,永垂千世云尔。”末尾署明“大周显王十四年岁次丙寅孟冬吉日,荆州枝江罗国始祖郐公三十一世孙乘谨序”。

宋代罗颖,曾编辑了一卷《柏林罗氏族志》,并写了一篇《豫章罗氏源流总序》。明代罗钦顺致仕里居,族中父老嘱托他秉笔重修族谱,这时他已年高八旬,老而有病,推辞不掉,“焚香涓吉从事”。嘉靖进士、著名学者罗洪先,主修江西《秀川族谱》,如实记载了罗勋至罗宗达的世系及其分支概况。到了清代,名人修谱的现象相当普遍。至于近代一些学者,都亲自主持或参加纂修宗谱的活动。如近代文史学家、民国初年广东临时省议会议员罗师扬,1926年归里后亲自纂修罗氏族谱;近代历史学家、毛泽东的老师罗元鲲,与毛泽东一起参加“驱张运动”的湖南旅京教职员代表罗教铎,于抗战期间的1941年共同主修湖南新化《罗氏通谱》。

在近些年民间兴起的续修新谱的热潮中,一些有识之士努力使姓氏谱牒文化和正当家族活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犹如使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一样。

族谱的保管

族谱是神圣的,也是神秘的。各房各支领谱后,均要妥善保存,一般秘不示人,更不能出卖。每年大祭时,都要将谱带到祠堂查核,如保管不善,将受到训饬。擅自出卖的,将被视为不肖子孙而逐出宗族。有的宗族为了妥善保存族谱,特别配制一种谱箱,用来收藏族谱。如新化罗氏民国三十年修谱时,特制 34个“族箱”,每个需用法币7元2角;安化罗氏民国三十七年修谱时,除征收丁费和领谱费外,还另征“谱箱谷”一种,共修谱重5通,“每通精制木箱装置之,以归划一而免散失也”,并谆谆告诫族人,族谱“系一家之言,自倡修至成卷,固非易事, 宜珍而藏之,毋使损毁或失逸”(罗氏族谱《例言》)。

谱序

在篇什繁多的古代散文中,我们读到过许多“序”文,或诗序,或文序,或图序……但却很少读到过谱序。这是因为族谱的不公开刊行于世,有比较普遍的保密性所造成的。

但是,它毕竟属于散文的一种。从罗姓族谱的几篇序文中,我们完全可以对它的艺术特征作出评断。它是一种朴实的纪实散文文体。

族谱本身就是一种纪实文体,它的内容要求真实(尽管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疏漏之处),来不得半点虚夸和矫饰,家族的发源、迁徙、生息、繁衍,此中涉及的人物、年代、地名、历史事件,都具有一定的纪实性。因此确定了谱序的叙述和论证必须与族谱的内容相吻合,文字也就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形态。如郭嵩焘所作的谱序,对古罗国的盛衰和湘乡韩湾罗氏的源流,均有所考证,“自湖以南诸罗氏,皆原本吉水,从族望也”一句,道出了湖南罗氏的迁徙所自。

族谱记载的是一个家族的发源、迁徙、生息和繁衍的一个悠长的时空范畴,充满了一种苍凉而雄劲的历史感,因此谱序的作者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处,用博大的胸襟、广远的目光以及精深的学养,去俯瞰家族的生命史,并用极具概括力的文字对这部生命史作简约的勾勒,体现出一种大手笔的韵致。

此外,修撰族谱是为了理清这个家族的渊源关系,为了正长幼、明尊卑的人伦之本,以加强家族的认同意识,维护家族的安定团结,进而造益于社会,谱序往往言简意赅地对这些属于儒家的正统思想进行赞颂和阐发。到了近代,更是随时代发展而进步,如罗驭雄所序《杞公民国戊子族谱》一文中的最后一节,阐述了“家”、“国”与“世界”的关系,独具新意:“故敬宗收族,实乃世界和平之起点。”

谱序的作者,大多为当时的名人,或以官显,或以文重。他们自身所具有的权威性,又为这个家族增添光彩,如明代的解缙、清代的郭嵩焘。还有一类作者,既官显文重,同时又是该族的子孙,如罗颖、罗钦顺、罗洪先、罗典、罗泽南、罗驭雄等。

-------------------------------------------------------

罗姓家谱就是罗姓人家的世系族谱,罗氏是中国流传久远的姓氏,家谱的修订是基于“敬宗收族”的观念与目的,以加强家族团结,巩固家族制度。罗氏族谱最早者,可能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俗称“柏林罗氏”)族谱。

你的祖籍是哪里啊???地方不同,分支不一样,家谱字辈也是不一样的,我也姓罗,祖籍江西高安,属于豫章罗这个分支,爷爷辈就迁来重庆了,我爷爷是“时”字辈,我爸爸是“来”字辈,到我就是“贤”字辈了,

我们是用的旧版的家谱,是: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德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

罗姓是中国第130个人口最多的姓氏,北京、广东、贵州是罗姓占优势的地区。今天罗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0095%,总人口约118万。

罗的名字与图腾

罗,鬃尾黑,是罗的本义。其实骆驼有三种,分别是骆驼、骆马、羊。在古代,这三种动物经常被混淆。古代驯服野骆驼、野骆马、野骆马的氏族,以骆马为原始图腾,氏族也叫骆马氏族。驯服的骆驼可以负重,骆马可以用汽车运输,中转或休息的地方叫洛邑。延伸词层出不穷。

罗姓的起源与演变

罗姓有四个分支:任姓、姜姓、彝姓、冼姓。第一个出自任氏。之后黄帝有十二姓,任一姓,其后谢、张、蜀、骆氏,骆氏为骆氏。古有骆、骆统永、骆人,夏朝以前居住在陕西周至西南的骆谷、骆关一带,后东移至陕北洛水一带。夏朝以后,他们进一步向东迁移到今天的河南省洛水县。这时,罗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大部落,叫罗。商朝时期,由于与东夷人杂居,部分罗仁人将对鸟的崇拜改为原始图腾,姓氏也改为雉鸡。就这样,北方的罗人以游牧为主,最终被商朝赶出中原,向北迁徙,定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古罗县。南方罗人定居洛水地区,建立了以农耕为主的洛玻国,后被商业所灭。一部分罗人向西进入四川广汉以北的古治县。西周初,留在洛阳的洛人被封为子爵,在洛水上游建立,不久被西戎所灭。几个骆人的后代多以骆为姓。

第二笔支出出自蒋氏。帮助周灭商的被封在齐国。他的后代是著名的公子罗,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作为他的姓氏。姜氏罗姓也有2800年的历史。

三源胜姓。邵氏之后,伯夷助大禹治水,被赐姓赢。其子孙费子在周初为周养马,封他为秦。费子的儿子罗达和罗达的儿子成成建立了罗达国,旧址在今陕西洛河一带。在时,毁于西戎,后人以罗为氏。嬴姓罗姓也有2800年的历史。

第四项支出来自姓氏。虞的后代、邵康在浙江建立了越国,战国末期被楚国所灭。越王后裔,王武主,东海王动摇后均姓李,李后改姓罗。罗姓也有2200年的历史。

外来基因的流入

罗姓外来基因的流入,几千年来一直在发生。商周时期,西北的戎、狄民族加入。到南北朝时世贤氏进入河南,全部改姓为汉族罗。唐朝时,西北地区的吐谷浑部落中有罗姓,后来被同化为汉人。到了宋代,北部女真的散打族和族集体改姓罗。清初满清八旗改姓汉,满清八旗萨达克氏族集体改姓罗。因此,中国北方罗姓可能与上述外族改姓有关。

历史上罗姓的分布与迁徙

骆氏起源于陕西,先秦时期主要活动于西北、河南一带。汉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罗姓发展迅速。唐宋以后,罗姓主要向东南和西南迁徙,最终形成了南方的主要聚集地。由

明朝时期,罗姓有9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排名第140位。宋元明六百年间,罗姓人口迅速增加。当时浙江是罗第一大省,约占罗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江西、陕西五省,约占罗总入口的42%。600年来,罗姓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徙,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周围重新形成了罗姓聚集的两大区域。

罗姓传统文化;

以罗姓为郡号、厅号的郡县为内黄、会稽、河南。罗以为堂名,的堂名是典道唐朝的罗。七岁时,就能写作文,并最终发展成为与、杨炯、陆齐名的“初唐四杰”。当于献身于为武则天而战时,罗为他写了一篇檄文。武则天看到这篇文章,大吃一惊,说:“像这样的天才,竟然让他无家可归,真是宰相之误!”

罗姓有四副重要的对联:

高思杰;永关三军。

军事战略;两溪两山。

四杰出人才;军事战略。

苏诗仙姐姐的仁;武侯的耻辱被传了下去。

系谱图

目前上海图书馆收藏有26本罗姓家谱,全国其他单位图书馆也收藏有46本罗姓家谱。

名人频率的族长圣贤

从755年到79000年,罗姓名人有27位,占名人总数的006%,在名人姓氏排行榜中排名第223位;罗著名文学家占全国文学家总数的006%,排名第188位。罗名医占全国医学博士总数的011%,排名第124位。罗著名艺术家占中国艺术家总数的004%,排名第217位。

历代罗姓重要人物有:东汉陈留香罗俊;三国名将罗统;南陈将军罗亚;唐代文学家罗,右卫将军罗凤仙,我们的化州使罗元光;清代四川巡抚罗,状元罗。

罗姓血型:

血型在人群中的总分布为:O型占359%,A型占293%,B型占268%,AB型占81%。

谁有罗姓的族谱,我家的被烧了…

十五、江苏罗氏字辈:1泗洪小罗庄罗氏字辈:树立家世,用(运)绪(续)乾(前)黄(皇);童念耕读,功德克长。2滨海、响水、盐城、射阳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