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家后代在哪里?
夏侯(Xià hóu)姓源流单纯, 出自姒姓,以爵号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后者在春秋时建立杞国。
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其后代子孙因以夏侯为氏,称夏侯氏。夏侯姓姓氏人口排名第560位,人口2万人。分布于山东曲阜、泗水、江苏南京一带。夏侯姓以后多省文简化为夏姓、侯姓,故此已相当少见。
迁徙分布夏侯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十三位门阀,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五位。从《姓谱》和《唐书·宰相世系表》两书中的记载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夏侯氏的历史渊源。夏侯氏和单姓夏氏同为大禹后裔。春秋时代杞国被楚国并灭之后(约于公元前445年),杞简公的弟弟佗公奔于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大禹的后裔,封他为爵侯,于是称为夏侯氏。其后世子孙便以夏侯为姓。得姓历史应该是距今2400年左右。夏侯氏的郡望为谯郡、鲁国郡。谯郡,东汉建安年间设置,其地在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间。鲁国郡,西汉初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到三国魏及晋代又改为鲁郡,其地相当于今山东曲阜、泗水一带。其后人除安徽、山东二地之外,现大部分(约2万余人)居于江西吉安、赣州、分宜等地。
今江西省的南昌市、赣州市兴国县、新余市分宜县、吉安市吉水县,安徽省的天长市、合肥市、亳州市、阜阳市,江苏省的金湖县、洪泽市,浙江省的富阳市,山东省的济南市、淄博市、临沂市、潍坊市、曲阜市、泗水县,北京市,陕西省的西安市,台湾省的台北市,河南省的郑州市上街区,广东省的惠州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日本等地,均有夏侯氏族人分布。
郡望谯 郡:东汉建安末年从沛郡分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堂号谯国堂:以望立堂,亦称亳州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任城堂、汶阳堂。
汝阴堂:西汉时有夏侯婴,自幼年起就与汉高祖刘邦是好朋友。刘邦在沛起兵,任夏侯婴为太仆。夏侯婴随刘邦击项羽,入蜀,定三秦,立下大功,封为汝阴侯。夏侯氏因以“汝阴”为堂号。
泰安市夏张镇王庄村可能是国民党将军王耀武的家乡。
你先问问邻居大汶口作何感想吧,当年的大镇,满庄只能算小兄弟,现在再看看,原地踏步三十年,大汶口啊,实在是对不住五千年的深厚底蕴。
满庄号称“满庄共和国”满庄镇发达主要因为以下: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辖区内有太阳部落,泰山花海,天颐湖旅游度假区,天乐城水上乐园等主要景区。
企业:大汶口石膏工业园,泰山钢材大市场,润恒城等。
交通:104国道经过,满庄高速出入口,京台高速都经过满庄,交通便利。
人口:满庄镇人口居多,较大小区有北留小区,蓝庭公馆,蓝岸别墅,鑫海源,九棠府。兴瑞府,膏城花园,温馨家园,满庄镇也是人满为患!人口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多!
满庄的富主要归功于满庄镇和泰安大汶口工业园管理委员会的镇园一体发展。岱岳区一共三个园区,最厉害的就是大汶口工业园管理委员会,财税贡献刚刚的,因为这个满庄的经济才会发展得这么迅速。另外一个就是满庄的地理位置好,104,新104,高速下道口等等。所以说,一个城镇发展,绝不是说说就能起来的。
只能说是政策问题,区位优势问题。夏张位于泰安市西南,与泰城之间隔着山,不好往这边发展,满庄位于泰城南边,一马平川好发展,从地利上占得了先机。满庄靠着国道和高速,肯定优先发展啊。谁也不会朝着大山使劲啊!
夏张有通夏张镇的公交50路,还有通往村里的公交车,满庄镇没有2元公交,有一个还是通往夏张镇53路,更别说通往村里的公交了
夏明翰。
夏明翰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他宁死不屈,始终坚守着***员的革命信仰。行刑前他写下一首20字的就义诗,至今还广为流传。夏明翰牺牲时年仅28岁,93年来这首英勇就义诗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
夏明翰出生在一个“官三代”家庭,家世显赫。现如的夏家故居,占地2000多平方,共45间房屋,依山傍水。夏明翰的祖父夏时济是清末的户部主事,夏明翰的父亲夏绍范曾担任知州,后被派往日本考察学习。母亲陈云凤,更是女中豪杰,思想开明,知识渊博,支持孩子们进新式学堂,夏明翰投身革命经济紧张时,陈云凤还变卖首饰给儿子提供经济支持。
夏侯家后代在哪里?
本文2023-12-04 16:13: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16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