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的生平简介和主要作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4浏览:1收藏

范成大的生平简介和主要作品,第1张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逝世,年六十八。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著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卷,今已佚失部分。另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扩展资料:

大宋乾道八年,即公元1172年,湖州迎来了一位十分热爱旅游的客人,他叫范成大。这一年的12月,他接到朝廷命令,要求他到广西去上任,于是匆匆整理行囊,从苏州踏上行程。

17日,舟行至湖州,当时的碧澜堂作为湖州府最高级的馆驿,接待了这位驰名海内的官员。

次日,湖州知府薛季宣设宴款待。这一天正好赶上祈雪,所以薛知府请他吃素食,不动荤,以示虔诚。在素宴的觥筹交错中,薛季宣和范成大相约第二天一起去游览湖州名胜——石林。

石林在今太湖南岸卞山山麓,原是叶梦得(1077~1148)故居。叶梦得字少蕴,先世是苏州人,其曾祖叶元辅已徙居湖州,至梦得已四世。叶梦得身历北宋、南宋五代帝王,出仕哲、徽、钦、高宗四朝。他藏书尤多,著述多达55种402卷,于今尚存19种118卷。

在当时后世,他都是颇有影响的学者型官员,且其人格魅力卓越,很早就避居林下,在卞山山腰上修房盖屋,营造园林,名曰“石林”,并以此自号,安度晚年。所以范成大一到湖州,立刻想到的,就是去拜谒先贤叶石林故居。

19日一早,范成大和薛季宣一行乘船驶往太湖北山,乘舟走约十余里,舍舟登岸,在牛氏岁寒堂休息片刻,随后前行。初冬之松桂深幽,绝无尘事。翻过大岭,终于抵达石林旧居处。

人民网-范成大的湖州六日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着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着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一、人物生平

  少能诗文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琬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仕途坎坷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

  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

  陆游

  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六年(公元1179年)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春,抚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陆游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

  朱宣咸中国画《陆游诗意图》

  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途中又遭给事中赵汝遇所劾,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又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公元1189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名号由来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卷乙载:“陆游,字务观,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这则记载提出陆游名字来历之二说,不少专家在有关传记或传论中或从前一说,或从后一说。其实两说均难置信。

  秦观生于仁宗皇佑元年(1049),死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陆游父亲陆宰生于哲宗元佑三年(1088),死于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陆宰小秦观四十岁。秦观死时,陆宰不足十三岁。秦观到越州是神宗元丰二年(1079),其时陆宰尚未出生。陆游母亲的年龄估计与陆宰相去无几,跟秦观不可能有什么交往。“梦少游而生公”,纯属想象之词。前一说不能成立。

  所谓“公慕少游”,主要根据陆游八十二岁写的《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一诗。诗日:“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该诗只是表达诗人对秦观的敬仰之情而已。“正相同”三字,恰恰透露出陆游的名字不是自己“慕少游”而取的。后一说也不能成立。

  那么,陆游的名字从何而来呢清人查慎行《得树楼杂钞》所记较为可信:“陆放翁名游,字务观,其义出于《列子·仲尼篇》:‘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古代有“幼名,冠字”的制度,即幼小取名,二十岁左右定字。士大夫家庭往往强调名和字的内在联系,而且往往摘取古代典籍中的词语,取名定字。取名之时,实际上是定了字的。因此,名游,字务观,跟秦观的名观,字少游,只是偶然相合而已。至多也只能说明同源于《列子·仲尼篇》的那句话。跟“梦少游”“慕少游”而取名字,了然无涉。

  在陆游的诗中,有这样一首:“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螀渐觉近房栊。一生不作

  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樽中。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为什么号放翁呢?原来陆游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参议官时,与大诗人范成大一起共事,由于两人有些矛盾,范成大左右的官员认为陆游不知高下,不守礼义,是个粗野狂放的人。陆游气愤地想到:“你们说我狂放,我就当个‘放翁’,总比明哲保身的庸人强。”从此,“放翁”这个号经常出现在他的诗文中。孝宗淳熙十三年,陆游回到临安,入朝做了军器少监。但仍然以诗为戈,抒发爱国热情,坚持抗金爱国思想。而令朝中的投降派十分不安,因而讨厌他,上疏皇帝诬陷陆游不务正业,只知“嘲咏风月”。陆游再度被黜,他怀着满腔愤怒回到家乡山阴后,立即提笔把他在镜湖旁的住宅题为“风月轩”。虽云“风月”,实则是发泄他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怀。

  二、个人成就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吐露出万丈光芒,使他成为杰出诗人,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示儿》、《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冬夜读书示子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有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钗头凤》等,都很真挚动人。还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诉衷情》等。[2]他的代表作有《诉衷情》、《夜游宫》、《鹧鸪天》以及咏梅的《卜算子》等。

  陆游的作品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陆游诗词创作的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又富有浪漫色彩。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中年入蜀之后,形成豪情奔放的风格,晚年诗风趋于恬淡,有时幽愤。总体看来,艺术特点是宏伟豪放,热情洋溢。

  文学成就

  诗

  他的诗集中现存诗9300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

  陆游

  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活》),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伦比。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等。这些佳作佳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

  陆游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着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存词130余首。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陆游的名篇《书愤》、《示儿》、《游山西村》、《诉衷情》等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并在高考中出题频率较高(例如2010年全国课标卷)

  词

  书画家王靖先生作品《陆游诗一首》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汉宫春”“箭箭雕弓”、“谢池春“”“壮岁从戎”、“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等,都是着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这类词与辛弃疾比较接近。

  在宋代的豪放词中,另树一帜,而与辛弃疾并称“辛陆”。

  文

  陆游在散文上也着述甚丰,而且颇有造诣。陆游兼善众体,而且常是构思奇巧,文笔精纯。吴宽《新刊渭南文集》评价陆游的文:“以六经、《左氏》、《庄》、《骚》、班、马、韩、曾为师匠,而天资工力,自得尤深。”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地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比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陆游还有一些别具风格的散文如《烟艇记》《书巢记》等,书写乡居生活之状,淡雅隽永。他的《入蜀记》是一部日记体的记游文,文字颇简练。尤其过三峡的一部分,多有对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历史人物的描述,读来饶有趣味。至于他的《老学庵笔记》,则是随笔式的散文,笔墨虽简而内容甚丰,所记多系轶闻,颇有史料价值。

  史

  陆游还具有史才,《宋史》本记载:“嘉泰二年,以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及三朝史未就,诏游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还撰《南唐书》十八卷,以推尊偏安江南的南唐来寄托和暗示南宋虽已偏安仍未正统的观点。

  作品集

  陆游一生创作颇丰,以下为欧小牧《陆游年谱》考辨:

  《剑南诗稿》85卷

  《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词2卷,《入蜀记》6卷)

  《放翁逸稿》2卷,续添1卷

  《南唐书》18卷

  《老学庵笔记》10卷,续笔记2卷

  《高宗圣政草》1卷

  《陆氏续集验方》2卷

  《感知录》1卷

  《清尊录》1卷

  《绪训》1卷

  其他尚有《放翁家训》、《斋居纪事》及《家世旧闻》等。

  传世佳句

  0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0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0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0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

  0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0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07、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08、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0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1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12、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1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16、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

  17、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18、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19、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关山月》

  20、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其一)

  21、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其二)

  22、玉骨久埋泉下土,墨痕犹鏁(锁)壁间尘。《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其二)

  23、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秋思》

  24、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庵中晚思》

  25、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

  词

  0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卜算子·咏梅》

  0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03、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钗头凤》

  04、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

  05、叹流年、又成虚度。《谢池春·壮岁从戎》

  06、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秋波媚》

  07、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秋波媚》

  08、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09、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

  10、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临江仙·离果州作》

  11、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临江仙·离果州作》

  12、水流云散各西东。《临江仙·离果州作》

  13、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临江仙·离果州作》

  14、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15、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鹊桥仙·一竿风月》

  16、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17、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18、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9、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空他乡胜故乡。《南乡子》

  20、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蝶恋花》

  0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老学庵笔记》卷五

  0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自勉对联

  书法

  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陆游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他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书论有《论学二王书》。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陆游《苦寒帖》,纸本,纵318厘米,横48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书于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时陆游44岁,适值被贬后居家。信中内容对研究陆游生平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同时又是一件珍贵的书法作出。其用笔方圆兼备,自然流畅。曾经清内府收藏,刻入《三希堂法帖》。

  藏书大家

  嘉泰二年(1202),以孝宗、光宗两朝及三朝史未修,诏他参与修国史,兼任秘书监之职,主管国家藏书、文翰等,不久即迁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以诗文着名,藏书之富亦见称一时。父陆宰,为越中三大藏书家之一。他承父藏书之志,由蜀归家时,出峡不载一物,尽买蜀书回归。越中藏书三家,石氏、诸葛氏藏书已散,唯独陆氏藏书不衰。有藏书楼曰“高斋”、“书巢”、“双清堂”。作有《书巢记》,载于《渭南文集》中。人问他藏书楼何为“书巢”,他回答说:“吾室之内,书藉或置于架上,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皆书也。饮食起居,病疾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耶?’”又建有“老学庵”,为读书之所。写有“泽笠老翁病苏醒,欣然起理西斋书。十年灯前手自校,行间颠倒黄与朱。区区朴学老自信,要与万卷归林庐”诗句。所作诗文和着述多有题记,记其家藏书、校勘之事。喜刊刻图书,先后刻有《刘宾客集》、《江谏议奏议》、《岑嘉州集》、《世说》、《南史》、《陆氏续集验方》等。着有《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渭南文集》、《放翁词》等。子陆子遹,亦能守先祖和父所遗书,并有增加。刊刻图书有20余种。

  美术

  历代画家都常常以陆游诗意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美术家王原祁(1642—1715)、沈心海(1855—1941)、朱宣咸(1927—2002)、杜滋龄(1941—)等都有这方面的优秀作品产生,是陆游诗词在美术作品方面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三、家庭成员

  陆游有七子一女。根据《陆游年谱》记载: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孙子有陆元廷,(闻宋军兵败崖山忧愤而死)曾孙有陆传义(崖山兵败后绝食而亡),玄孙有陆天骐(在崖山战斗中不屈于元,投海自尽)。陆游最终没有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一幕。

  四、人物评价

  “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朱熹《答巩仲至》

  “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杨万里《和陆务观见贺归馆之韵》

  “《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刘克庄《题放翁像》

  “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后人震于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于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赵翼《瓯北诗话》

  “宋诗二家,曰苏轼,曰陆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杨慎

  “剑南屏除纤绝,独往独来,其逋峭沉郁之概,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

形成差异的原因

前者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局部统一,商品经济发展。 后者国家变乱,民族矛盾尖锐,南宋偏安于江南。

宋代的两大画风:风俗画、文人山水画。

宋代是我国绘画全面发展时期,人物、山水、花鸟各科都涌现出新的流派,题材进一步开拓,写实能力提高,名家高手灿若群星。艺术流派中,形成了彪炳画史的两大体系,即宋代画院树立的“院体画”和苏轼、米芾创兴的“文人画”,影响后世深远。

两宋三百余年间,绘画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形成较为鲜明的阶段性。北宋初一百余年,主要沿袭五代画风,人物画师法吴道子,花鸟画遵循黄筌体制,山水画主宗荆、关传统。神宗前后的北宋中期,画风呈现出较显著变化,人物画创“白描法”,大大丰富了线条的表现力,山水画更真实细腻地表现大自然的微妙变化,花鸟画发展了水墨法,文人画也在此时倡兴。北宋末至南宋初,宣和画院形成了“院体画”风行一时,人物画中的风俗题材成就突出。南宋时期,山水画变革显著,“南宋四大家”创立了新的“院体”山水画风,花鸟画发展了水墨写意法,并形成了诸多文人水墨花卉画派,人物画中也出现了水墨写意的“减笔画”。其鲜明的阶段性也成为鉴定断代的重要依据。各画科的时代特征也很鲜明。山水画在北宋强调“师法造化”,注重图真和格法,描绘地域风貌、气候变化具体精微,同时也发扬“中得心源”的传统,对景造意,融入真切感情。主要流派和名家有:承北方山水画派系的李成、范宽传派;善画湖山小景的惠崇、赵令骧;米芾父子的云山墨戏。南宋山水重视意境创造和感情抒写,画法简练、泼辣,代表画家为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南宋四家”,创南宋“院体”;也有继承唐以来传统的青绿山水,著名的有赵伯驹、赵伯骕兄弟。

花鸟画在北宋是以工整精细的画法为主,注重写生,状物真实。主要流派有黄氏父子的“勾勒法”,徐崇嗣的“没骨法”、赵昌的“写生法”、崔白的水墨淡彩法,以及宣和画院形成的“院体”花鸟画风,此风一直沿续到南宋画院。南宋兴起文人水墨花鸟画,强调传情达意,抒写主观情感,喜绘梅兰竹菊四君子题材,此风由北宋苏轼、文同倡起,南宋涌现出以墨梅著称的扬补之和善画墨兰、水仙的赵孟坚等人。

人物画北宋时盛行故事画和风俗画,画法继承了唐代传统,工整写实,又有一定新创。代表画家有善绘宗教画的武宗元,创“白描法”的李公麟,以风俗画巨构著称的张择端。南宋人物画多取历史题材,借古喻今,在安排情节、突出主题、刻划内心等方面,更富意匠。画法受李公麟影响较大,在线描上又创“蚂蝗描”、“撅头描”、“折芦描”等形式,并出现了水墨写意的“减笔”法。代表画家有苏汉臣、李嵩、祁序、阎次平、马和之、梁楷等。

宋代书画鉴藏活动十分活跃。皇家收藏在宋徽宗时达到顶峰,藏品百倍于先朝,同时系统地发展了对书画的保护、整理、鉴定、著录等工作,装裱形式有著名的“宣和裱”;古画原作及临摹复制品编成《宣和睿览集》;由著名书画家和鉴藏家米芾负责鉴定、管理书画;编纂成体例完备的《宣和书谱》、《宣和画谱》著录书。私人收藏文物书画之风也特盛,士大夫和富商几乎都有此癖好,著名收藏家有米芾、贾似道等人。同时文物书画市场也很活跃,书画作伪之风亦随之而起,并已有专门造假作坊。于是书画鉴定之学也趋向专门,涌现出一些书画鉴定大家如米芾、赵希鹄,并有重要的论述或专著存世。

宋代遗存下来的真迹远比唐、五代丰富,各种画派和主要画家都有反映典型风貌的代表作存世,对鉴定中的时代和个人风格这一主要依据得以较具体掌握。同时,绘画史论、书画著录、画家诗文、同代文集等文献记载方面的辅助依据也很丰富,能起重要的佐证作用。故而对宋代绘画的鉴定,把握性要比晋唐、五代大得多。但也充分估计到鉴定宋代书画所会遇新的难点:首先是皇家将真本和临摹本混同编纂、品定、署款、钤印,长期视为真迹一体流传,数百年后的今天要区分清楚,十分困难;其次是宋代无款画较多,许多画院画家的作品不署名款,仅供御用,有些作品虽有署款亦极简单,款佚后就成了无款画,而这些作品往往被后人添款冒充大名家画,鉴定时既要辩真伪,又要明是非,既判定它非名家真迹,又确属一幅真宋画,不能简单列入伪品。再次,宋代书画的临仿品也很多,有些是当时人作假,有些是后代人造伪冒充宋画,前者主要是明是非,后者则纯属辩真伪,而不能一律视为无价值的临仿品。另外还有御笔画和御题画之别,代笔和造假不同,名家和传人作品区分等问题,都是需要仔细考辨的。

还有沈括的《梦溪笔谈》、郭守敬的《授时历》等等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青年时代即在沭阳(今属江苏)任主簿,大力修治沭河,灌田70万亩。宋仁宗时中进士,授职扬州司理参军,因熟悉天文学,还命其兼管司天监事,负责观测天象和修订历法,提出了与现今阳历相似的“十二气历”。宋神宗时参加过王安石变法运动,时常出京到各地察访新法实施情况,先后到过两浙、河北等地,还奉命出使过辽国。每到一地,都留心观察自然风物和风土人情,随时做记录。他由浙江雁荡山的地形,认识了水的侵蚀作用;从太行山岩石中海洋生物的遗迹,推知山东的陆地原为海洋。他博学多才,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历史、考古等都有较深的研究。晚年,定居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修筑梦溪园,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一书。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沈括集科学研究、社会考察、文史掌故以至街谈巷议、奇闻异说等,兼收并蓄写作而成的。该书完成于11世纪末。包括《梦溪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共30卷。全书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术、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共17目,609条,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部分,有二百多条,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制图、地质、气象、数学、物理、化学、水利、建筑、冶金、医药、农业、动物、植物以及武器制造等,足以反映北宋的科学水平。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元朝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他的祖父郭荣“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郭荣曾让郭守敬拜当时天文、地理专家刘秉忠为老师。郭守敬32岁那年,刘秉忠的老同学张文谦将郭守敬推荐给元世祖。元世祖召见郭守敬,郭守敬面陈发展华北水利的六项建议,每奏一项,元世祖都叹曰:“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当即授提举诸路河渠。不久,郭守敬随张文谦视察宁夏一带,修复了不少古渠,提升为都水少监。

元朝初期,承用金朝的大明历。大明历的误差已很显著。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下令由太子赞善王恂、都水监郭守敬领导,设立太史局,召集南北历官,修订新历。并且命御史中丞张文谦、枢密副使张易主管此事。王恂主要负责历法本身。郭守敬主要负责仪器和观测。郭守敬创制了近二十件天文仪器,主持了大规模的测量,他自己也作了许多观测。经过四年努力,新历告成,被命名为《授时历》,于至元十八年(1281年)颁行。就在这一年,王恂病故,当时尚有许多材料尚未整理定稿。郭守敬花了两年时间,最终写成定稿。

晚年,郭守敬又转归水利工作。至元二十七年(1291年)春,他领导整修大都至通州的运粮河,经一年多的时间,运河修通,定名通惠河。为了解决通惠河水源不足的问题,郭守敬主持修筑了白浮渠,“引北山(今北京昌平神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今北京昆明湖),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充足的水源,保证了漕粮船只可以直接驶入大都积水潭,积水潭上出现了“舳舻蔽水”的盛极景象。

中医成绩显著

宋元时期,隋唐两代兴起的国家对医药进行管理与教育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发展。

宋代的医学管理机构与教育机构是分开设立的,新设翰林医官院是管理机构,太医局则是医学教育机构,这与唐代有所不同。元代以太医院为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为教育机构,名称虽不同,路子是一样的。

作为国家的医学教育机构,对医学的分类是整个医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对医学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唐代的医学教育分为四科:医科、针灸科、按摩科、咒禁科,显然较为粗糙。宋代分为九科:大方脉科、风科、针灸科、小方脉科、眼科、产科、口齿咽喉科、疮肿兼折疡科、金镞书禁科,比唐代一下子多了一倍以上。元代更是增加到了十三科:大方脉科、风科、针灸科、小方脉科、眼科、产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杂医科、祝由科、禁科,是唐代的三倍多。

从唐代到元代,医学分科的发展速度相当之快。这种快速的发展,正说明原来的不成熟。而从元代再往后,分科的速度又趋缓,则表明了宋、元时代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重要时期。

医学分科的成熟与精细,对于医学人员的专门化、技术的精益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家对医药技术发展更直接的促进措施,是国家组织编纂医药著作,主要是本草类与医方类的医书。

在本草方面,宋政府先后编撰了《开宝本草》、《嘉佑本草》、《图经本草》。此外,根据当时唐慎微私人撰修的《证类本草》三次加以重修而出版枣《大观经史证类备用本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书》,成为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以前最优秀的本草类著作。

在医方方面,先后组织编纂了《神医普救方》1000卷、《太平圣惠方》100卷、《圣济总录》200卷,成为收方最多的著作。

编纂这样的大型医药书籍,一般的私人自然是无力组织进行的,而它们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由国家组织编纂医书,其功至伟。

北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宋仁宗下诏编修院设置校正医书局,组织校正出版重要的医书。这是个重要的举措,对于重要医书的出版起了保证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促进医学发展的举措。

如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翰林医官院铸造了俞穴铜人两个,作为针灸教学与考试医生之用。这两个铜人的声名甚至传到了金国,以至在高宗建炎二年金宋议和时,金方居然将索要铜人作为议和的条件之一。

又如,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在开封设立了太医局卖药所(又称熟药所)。接着,又陆续在各地开设和剂惠民局(简称惠民局或和剂局)。这种药局既卖药也看病,完全是现代国立医院门诊的雏形。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因此,元、明两代也依然采用。

在国家对医药事业的大力推动下,整个国家的大形势对医药的发展极为有利,从而为这时期的医药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

二、迟迟成形的法医学与艰难起步的解剖学

法医检验,是对凡有人生伤亡案件进行审理的首要而重要的步骤。

在《礼记·月令》、云梦睡虎地秦简律书中,都有临案勘察伤亡情况的记录,这是我国最早的法医萌芽状况。

法医学的起源虽早,但成形较迟。据说在北齐有徐之才的《明冤录》,是我国最早的法医学专著。但这部书不久就失传了,具体内容无从知晓,反映出法医这一学科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成形。

但经历了千余年沧桑磨炼考验,法医学成形的时刻有幸降临在五代至北宋时期。

五代时期,和凝、和□父子联手撰著了《疑狱集》(公元951年)。

到两宋时期,这类著作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一下子涌现出了许多部,如无名氏的《内恕录》、郑克的《折狱龟鉴》(公元1200年)、桂万荣《棠阴比事》(公元1213年)、赵逸斋的《平冤录》、郑兴裔的《检验格目》等等。在淳佑七年(公元1247年)诞生了一部汇集众说,体系完整的法医学名著枣《洗冤录》。

《洗冤录》,又名《洗冤集录》、《宋提刑洗冤集录》,五卷,宋慈撰著。

宋慈(1186?249),字惠父,福建建宁建阳童游里人,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进士。宋慈长期职事政务,尤其是历任广东、江西、湖南等处提刑,对于法医学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洗冤录》卷一载《条令》等4篇,总论法医的法令原则与基本方法;卷二载《初检》等12篇,讲述各种尸体的情况与尸检方法;卷三载《验骨》等5篇,卷四载《验他物及手足伤死》等10篇,卷五载《验罪囚死》等22篇,都是讲述各种伤亡的状况与原因,以及尸体发掘、救死方法等。

宋慈对法医的重要性、法医的职责,有许多重要的论述,对法医的责任心尤其重视,强调必须不惧脏累,"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

宋慈指出,法医的工作程序应该是:到达现场后,先要进行对有关人员的询问,再记下尸体的位置,验看周围场所,最后进行尸检。

宋慈对于各种伤亡的鉴别极为精细、准确,对自杀、他杀、病故的区别十分精细和准确。

如,对于吊尸,宋慈指出:要仔细观察吊起的现场与被吊者颈部的情况,还有绳索的情况。要注意吊的高度、绳子的结法、上面有没有尘土、绳子是否移动过。如果是死后遭绳扎的,死尸上就没有"紫赤"、"血 "而只有"白痕"。

其他如溺死、烧死、自刑与杀伤等等,都有详细的阐述。

在书末,还附有各种救死方。如人工呼吸、用明矾蛋白解砒霜毒等等,有些至今仍在使用。

《洗冤录》是一部集大成的法医著作,既是《内恕录》等著作的经验总结,也有宋慈自己的经验心得,达到了一个相当系统而高超的水平,标志着我国古代法医学的正式形成。

在《洗冤录》问世后直到西方近现代法医学传入以前,它一直是古代中国法医学的指导性著作。在现代,《洗冤录》已经被译成荷、法、德、日、朝、英、俄等多国文字,真正成为了世界法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与法医事业紧密相关的是解剖尸体的工作。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尸体解剖是一件不足为奇的医学工作,对于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古代中国却是一个不见于明文的"禁区",是一个不可逾越一步的"雷池"。

但历史记载在宋代有两次尸体解剖,而且绘成了图谱,难道是这"禁区"与"雷池"从此就被打破了?

第一次尸体解剖是在庆历年间(公元1041048年),由画工宋景绘成《欧希范五脏图》。

第二次是崇宁年间(公元1102106年),也由画工绘成图,经医生杨介整理校对,著成《存真图》一卷。

这两幅图的原件都没有能流传下来,但《存真图》的图谱被元代孙焕的《重刊玄门脉诀内照图》录用而保存了下来,多少还能让后人有些幸运感。

从当时的记载来看,解剖是成功的,记载的内容是基本正确的,所存的图虽然疏略粗糙,但价值依然极高,因为这毕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人体解剖图著。

可从此以后,人体解剖又在中国销声匿迹了。于是,不由人们要探究宋代解剖的人体究竟是什么人。

幸好在文献中有据可查,才使后人不致永远被蒙在鼓中。第一次被解剖的,图名中写得很明白,姓名是欧希范。欧希范是何许人呢?原来他本是广西的一位农民起义领袖,被统治者诱杀后,又被剖腹刳肠(参见郑景壁《剧读录》)。第二次被解剖的,人名已经无从可知了,但也可能是一位农民起义者(杨介《存真图》自序。皆录自《中国医籍考》)。

由此可知,宋代的解剖实在是偶尔为之的特殊例子,"禁区"与"雷池"并没有被打破,一切依然如旧。

然而,正因为如此,宋代的两次解剖,在中国传统的医学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

三、金、元四大家

这一时期,临床医学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名医与流派层出不穷。达到这一时期最高水平的、最负盛名的,则是著名的"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即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既恪守《内经》、《伤寒》的传统体系,又各有所创新,形成各自的风格。

1刘完素

刘完素(公元1110200?年)字守真,河北河间人,人称"刘河间"。

刘完素一生嗜好医学,不愿为官,坚持在民间行医。由于他医德高尚,医技精良,深得民众欢迎。他一生医著甚多,有《素问要旨》、《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药证》、《伤寒直格》、《医方精要》、《三消论》等。其中《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与《三消论》两书,后人疑为托名之作。

《素问要旨》,主要论述五运六气。《素问玄机原病式》是将《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加以引申、发挥,从而确立他的火热立论的主张。《宣明论方》也是在于阐发他的运气之理。《伤寒直格》是将致病机理中的寒、热二症加以区分,并继续主张他的热病之长。

总的来看,刘完素在运气学说上颇有发展,强调运气的"常"与"变"应该辩证相待。在致病机理上,对火、热的因素更有心得,治疗也以寒凉药物的运用为长,故有"寒凉派"之称。

2张从正

张从正(1156228)字子和,自称"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兴定中(公元1217222年)曾任太医,但不久即辞去,亦在民间从医。

张从正的著作较少,今存仅《儒门事亲》一书。

《儒门事亲》15卷,由零散的10种著作合成,为后人所编。前3卷是原本《儒门事亲》,张从正原著。其余部分是他对学生麻知几、常仲明等"讲求医里"的实录,由麻氏等编辑成书。

除前3卷《儒门事亲》外,其余卷4为《直言治病百法》,卷6~8为《十形三疗》,卷9为《杂记九门》,卷10为《撮要图》,卷11为《治病杂论》,卷12为《三法六门》,卷13为《治法心要》,卷15为《世传神效名方》,另有《三复指迷》1卷,文已佚失。又,《撮要图》后附有《扁鹊华佗察声色定生死诀》与《病机》,在《治病杂论》后附有《河间先生三消论》,最后附有《太医先生辞世诗》5首。

张从正的医学思想沿着刘完素的思路而又有所发展,他赞从刘完素一直信仰的"六气致病"说,把各种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归于六*的邪气入侵,在治病原则上很自然地以"攻邪"为主,补养为次,在具体治疗手段上也就以汗、吐、下这三法为主,甚至认为攻就是补,于是得了"攻下派"的称呼。

张从正的医学风格十分鲜明,三法的运用有独到之处,但他的"速攻"之策颇招致异议,因此对他的评价往往赞扬与批评兼而有之。

3李杲

李杲(1180251)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李杲出身于"赀富乡里"的财主之家,因母病死于庸医而立志学医,拜张元素为师,学成后名在其师之上。

李杲的医学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脾胃论》、《医学发明》、《用药法象》等。

李杲的行医特点非常鲜明,他的医学思想集中在脾胃诊治上,他以传统的五行理论"脾胃为土"枣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为基础,建立起他的理论:(一)元气为人生之本,脾胃为元气之源;(二)脾胃之气必须升降有序,序乱则致病;(三)火为元气之贼,治则以"甘温除热"为主。

李杲这一思想,是与"外感"论相反的学说,因此他力主内补除病。他的这种偏重于内的倾向,也在获得好评的同时招致了某些批评。

4朱震亨

朱震亨(公元1281358年)字彦修,义乌(浙江义乌)人,人称丹溪翁。

朱震亨学初宗文,后因母病、师病而改学医,44岁始师从刘完素再传弟子罗知悌。学成后,又深研《内经》、张仲景、张从正、李杲等学说,参以《易经》太极之理,作"相火"与"阳有余、阴不足"之论,名声始传于四方。

朱震亨的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新论》等,以《格致余论》与《局方发挥》最为著名。

朱震亨最著名的思想就是"相火"与"阳有余,阴不足"理论。

"相火"论的要点为:(一)人有居火(心火)与相火(在肝肾、膀胱、三焦、心包、胆)。(二)相火主动,所以能生生不息。(三)相火为元气之贼。

"阳有余,阴不足"论的要点为:(一)天地、人身都是"阳有余,阴不足"。(二)相火易动,故阴易泄,故阳更有余而阴更不足。

朱氏的这一思想,是刘完素火热说的新发展,因此他的医术强调滋阴降火,并创制了"越鞠丸"、"大补阴丸"、"琼玉膏"等养阴膏丸,从而得到了"滋阴派"(或称"养阴派")之名

范成大的生平简介和主要作品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