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高姓(金浦)来源及族谱查阅方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4浏览:3收藏

福建泉州高姓(金浦)来源及族谱查阅方法,第1张

分类: 社会/文化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越祥细越好

解析:

一、汉族高姓的来源 就人口而言,高姓现居中国姓氏第十五位。高姓的分布重心历来在中国东部,西部的陕北也较集中。除朝鲜、白、满、高山等少数民族也有少量高姓成员外,高姓绝大部分属于汉族。 见诸史籍的第一个高姓人士是“作宫室”的黄帝臣高元。后世高姓出自古老的姜姓,姜姓的起源则可上溯到中华民族的另一位始祖炎帝。周初,武王封灭商大军的统帅姜尚 (字子牙)为齐侯,号称太公。齐太公姜尚的6世孙(依《史记》则为8世孙)、齐文公姜赤有个儿子被封在高邑(在今山东禹城县), 世袭“高子”爵位,名字就叫“高”,称作“公子高”。姜高的孙子名叫姜傒,字敬仲(一说是谥号),相传号“白兔”,被周天子任命为齐国上卿,执掌军政大权,因和名臣管仲合作,使齐桓公称霸中原,建立大功,桓公赐“以王父(即祖父)名为氏”,因而叫做高傒。高傒就是后世绝大部分高姓子孙的共祖。高傒去世后,子孙世袭上卿的职务。高氏和同为上卿的国氏成为齐国最显赫的两大贵族。高傒墓至今仍在山东临淄敬仲镇白兔丘南村。田氏代齐,高氏衰落,族人多外迁鲁燕等国。直到东汉、西晋,高姓才逐渐复苏,并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支望族。 二、高姓五望 1、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发端 东汉后期渤海郡太守高洪为春秋时期高姓始祖、齐国上卿高傒的25世孙。高洪担任渤海郡太守后,定居于郡内的蓚县(今河北景县)。高洪后裔十分兴旺,成为景县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姓氏宗族。这就是天下高姓的主流“渤海高”。今县城南偏西15公里处,仍保存有绵延十余里的南北朝时期的高氏墓群。 高洪之后,直到南北朝以前,家族事迹在史籍中记载不详。只知道高洪的后代直至北朝时期累世为官。 2、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的兴起 早在东汉时期,吴郡无锡高彪、高岱父子皆为江东一代名儒。三国至两晋,是后世晋陵高氏产生、形成时期。晋陵高氏出自东吴丹阳(治今江苏南京)太守、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高瑞,因而又叫作广陵高氏。浙江《萧山高氏家谱·原系图》把高瑞列为高洪之后,据此,晋陵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分支。高瑞的4 世孙高悝迁居秣陵(今江苏南京南),成为晋陵(治今江苏常州)高氏始祖。高悝后来官至丹杨尹、光禄大夫,封建昌伯。高悝之子高崧,于哀帝时官至侍中(宰相),其侄高耆官至散骑常侍。隋朝时,高瑞13世孙高子长任秘书学士。高子长之子高智周于唐高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然而南宋以后的晋陵高氏始祖是出自庐陵( 治今安徽合肥)的晋陵令高彻(号琼台)。 3、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渔阳高氏的形成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贵族高氏成员、高傒7世孙高止(字子容) 及高无丕先后在和政敌斗争失利时逃往北燕。西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世家大姓纷纷南迁,而渤海高氏主要是大规模向幽州(治今北京)一带移民。西晋光熙年间(公元306年),高瞻补任尚书郎,“永嘉之乱”发生后,回到家乡县和叔父高隐一起率领乡亲数千家北徙幽州,和当地高姓先住民如涿郡高氏等汇合,形成渔阳(治今北京西南)高氏。雍奴( 属渔阳郡,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为西晋上谷太守、关中侯,其5世孙高闾文才超卓,于北魏明君孝文帝时担任中书监(宰相),和名相高允并称“二高”。 4、渤海高的又一北方分支——辽东高氏的来源 高瞻率族人迁居幽州后,因王浚政策多变,难以相处,又随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迁往辽东(治今辽宁辽阳)。高隐曾任晋玄菟( 治今辽宁抚顺)太守,其7世孙中有一个就是北齐王朝高氏政权的奠基人高欢。随高瞻、高隐徙居辽东的高氏族人成为高姓五望之一——辽东高氏的源头。辽东新昌人高策曾在北燕主冯跋属下任散骑常侍、新昌侯,其子高育为北燕建德公,后率500余户向北魏太武帝投诚,官居太守。高育子高玄任武邑太守,定居县。高玄子高道悦于孝文帝时历任谏议大夫、御史中尉、太子中庶子。隋相高颍先祖出自渤海县,至边塞为官,子孙留居辽东,至高颍曾祖高高,于太和年间投奔北魏,世代为官。 5、河南高氏的渊源 宋代韵书《广韵》中列举的高姓五望族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前四望均源于渤海,且至两晋之交均已发祥。唯有河南高氏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河南”指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南北朝以后“河南高氏”的内涵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时改为高氏的鲜卑族是娄氏。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 迁都至洛阳,逐渐采取汉化政策,于公元496 年把内迁的鲜卑各部姓氏一律改为汉姓,史称“河南虏姓”。内迁鲜卑人均以洛阳为籍贯。“河南高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古今姓氏书辩证》把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归于河南高氏。 6、其他高姓分支 除《广韵》等古籍列举的上述高姓五望外,历史上还有其他源于渤海高的高氏分支。例如: 高句丽高氏 出自渤海高的高顾、高抚兄弟也是在“永嘉之乱”中逃往高句丽,北魏献文帝时, 高抚之孙高潜归来居于辽东。高顾4世孙高飏、高乘信也于孝文帝时回归北魏。高飏的女儿和一个孙女成为皇后,高飏之子高肇、孙高猛则成为驸马。高肇还位居尚书令(宰相)的高位。今朝鲜高氏的一支出自此家族。 北海高氏 渤海蓚人高轨随鲜卑南燕主慕容德迁至青州( 治今山东临淄北),此后定居于北海(治今山东昌乐东南)剧县,成为北海高氏开基祖。高轨4世孙高聪颇有文才,又兼习武艺,受到族祖父、北魏名相高允的赏识提携,历任侍郎、幽州刺史、安化将军等职。 京兆高氏 唐德宗时任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高郢,先世由渤海蓚县迁卫州(治今河南汲县),又迁至京兆( 今陕西西安)。高郢曾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质为沧州(古渤海郡治)长史,父高伯祥任右拾遗,始定居京兆。高郢子高定官至京兆参军。 三、渤海高的兴衰 渤海高于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渐趋兴盛,并形成上述多个支系。南北朝时期,渤海高已成为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士族的代表,进入鼎盛阶段。相继任大丞相的高欢、高澄父子控制了东魏军政大权,至高澄弟高洋,更以相国、齐王的身分接受东魏孝静帝(高欢婿)的禅位,成为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 隋代国祚短暂,高姓人物只有几位北周遗臣。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在统一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名相高颍,还有高欢堂弟高岳之子高劢和吏部侍郎高孝基。唐代高姓一度复兴。首先是高劢之子高俭(字士廉)作为太宗皇后长孙氏的舅父,成为开国功臣,于太宗时为相。后世各地高氏多为高士廉之后。唐代除高士廉外,还有4位高姓宰相。高季辅,高士廉族弟;高璩,高士廉8世孙;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迁卫州一支;高智周,晋陵义兴( 今江苏宜兴)人,祖上出自渤海高支系广陵高氏。唐代渤海高文武齐飞,涌现6员名将,其中4人封王。高开道,自称燕王,一度受唐封为北平郡王。高崇文,先后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高霞寓,受封感义郡王。高骈,高崇文之孙,受封渤海郡王。 经过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两次大动乱,继而演变为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渤海高成员四处离散,而且谱牒散佚,以至五代时期以后,史籍中的高姓人物不再称作“渤海蓚人”,而是以各自父祖甚至本人出生地为籍贯,这也标志着渤海高已经解体。现存河景县(即古蓚县)高氏墓群下限为唐代,就是上述历史事实的反映。北宋亡后,高氏家族大批南渡,今南方各地高氏族谱仍普遍记载祖先出自渤海。 四、渤海高的后嗣 五代时期十国之一的荆南政权创建人高季兴自称为北齐勇将高昂之后,因而也是出自渤海高。荆南高氏和北齐相似,也是以尚武为家风。荆南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二个王朝。 北宋以后,作为渤海高后裔,世系最清晰,地位最显赫的,应属宋武烈王、名将高琼一系。流传至今的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六修浙江《海宁岩门高氏家谱》中保存着下署“皇宋龙飞至道元年归义节度使兼侍御亲军都指挥使六世孙琼”的《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序文说:“(唐)太宗时,高氏遍山东,在渤海者尤盛……德宗朝有讳岳者,申公七世孙也,谪判蓟门,卒于官舍。其子讳登者占籍于蓟……今奉为一世祖……大父讳霸。”《海宁谱·大传一》中又说: “公讳登,许国文献公七世孙、侍御公讳岳长子也。”可见“申公”就是唐太宗时任宰相、谥号“文献”的高士廉。据《海宁谱》,高琼为高登6 世孙,高士廉13世孙,高洪30世孙,高柴45世孙,高傒54世孙,姜尚62世孙(依《史记》则为64世孙)。高琼子嗣甚多。据宋神宗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宰相王圭受命撰写的《二王碑》记载,当时武烈王高琼后裔已有儿子14人(均已去世)、女儿12人、孙遵度等63人、曾孙士先等145人、玄孙公庠等71人、来孙世祚等13人。高琼重孙女为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曾辅政三朝,史称“女中尧舜”。自高琼起,五世七人追封为王:高琼为武烈王,子继勋为康王,孙遵甫为楚王,重孙士林为普安郡王、士宏为武安郡王,玄孙公绘为咸宁郡王、公纪为新兴郡王。公纪之子高世则于北宋末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麾下行营副使,后“扈跸南渡”,金兵渡江南侵时,一直护从高宗赵构转战于浙东沿海,任元帅府参议,后担任万寿观使、开府仪同三司、温州节度使、太保。高世则长子高百之后裔世居温州,次子高千之后裔居山阴西(在今浙江萧山)。据《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北宋靖康年间,高世则及同辈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带,家族另有数百人陷落中原。高世则家族散布在江南临安、钱塘、温州、山阴、上虞、平湖、海宁、仁和、余姚、余杭、台州、处州、宁波、无锡、苏州等地,成为今浙江高姓的主体。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高宗下诏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祠”,内祀高世则五代先祖高琼、高继勋、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纪。绍兴初(公元1131年),在山阴县西梅花山白达湾建分祠,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起,又附祀少保忠节公高世则。钱塘高仪于明代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宰相)。据广东陆丰《高氏族谱·流源》,高琼之子高继伦之孙高耀祖和高继和之重孙高重光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倩”自山阴避居福建,分别居福清、漳浦。漳浦开基祖高耀祖之孙高登(号东溪)为进士、迪功郎、古县令,其第四子高拂聘岳飞之女银瓶**为妻。高登长子高扶后裔有迁居粤东潮阳和惠来等地的。闽南、粤东高氏子孙又大批移居港台和海外泰、马、新等国。 此外,据民间族谱,浙、湘、鄂、川、赣、皖、闽、滇、苏、豫等省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氏名人后裔的家族。 据1926年修《府西高氏族谱》,浙江衢县府西高氏一世祖高俨为北齐神武帝高欢6世孙,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任福建永平县令,5世祖高德文居于邵武城南。至12世高询,于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8年)任衢州推官,后居于府西,其弟高谋居于洪都(治今江西南昌) 丰城。 据渤海堂1936年修《资阳高氏六修族谱》,湖南益阳十一里外城山口高氏系五代南平王高季兴裔孙,于元代经湖南宁乡横塘冲转迁而来,后又分迁宁乡、沅江、华容、湘乡、桃花江、湘阴、常德、吉水及湖北、四川等地。《宋史》记载,高季兴4世孙高怿饱读经史,曾在终南山豹林谷隐居,屡屡拒绝为官,要其弟高忻去就任。高怿后在京兆府学讲学。 据《合肥高氏族谱》,本支出自南宋参知政事(副相)高若纳,而高若纳7世祖高重(字文明)又是唐相高士廉5世孙(《新唐书》作6世孙) 。高若纳4世孙高良为避元兵之乱隐居江西九江府城西山中, 此山就叫“高良山”,元末,有4 兄弟为避陈友谅之乱由九江德化迁居江苏勾容县勾曲山中,不久又迁居庐州(治今合肥)城内,后散居4乡,现发展到一万余人。 安徽绩溪、宿松高氏均称源于唐威武王高崇文。据1934年修《绩溪霞间高垂裕堂支谱》,高崇文5世孙高戬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任新安绩溪县令,因战乱不能返回原籍,故留居绩溪。据宿松《高氏宗谱全编》,剑南西川节度使高崇文之子高承简有后裔世居成都崇庆,传至高祖一,于元代担任淮南行省都事,其子高瑞甫定居安庆府治西门外,明初,高仕贤、高仕贵兄弟迁至宿松,分别居于城南和城东。另一说是高承简之后有继尧、继周自蜀迁居江西铙州,其后有4 兄弟分居九江德化湖口彭泽、福建建宁、广信(治今江西上铙)上清、宿松和黄梅(今属湖北)。谱中还说:成都高氏始于高崇文,皖(安庆) 之高氏始于高瑞甫,宿松高氏始于高祖一。 云南白族高氏源于宋代大理国世袭清平官(相国)的白蛮高氏。据云南鹤阳土司村《高氏家谱》(万斯年1942年手抄本),白族高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景冈村,先世也是上溯至唐代高崇文,及其孙、唐安南都护高骈,重孙高芳。自高芳之子高望奏始,皆如同今彝白等族实行父子联名制,例如高奏晟、高晟君、高君补……暗示着从这一代开始融入白族之中。直至清末,白族高氏世袭鹤庆土司之职。可见高崇文后裔广泛分布于川赣皖闽滇等地。清平官高升泰于宋元九年 ( 公元1094年)受大理国王段正明禅位,称“大中国表正帝”。 这是渤海高氏族人所建第三个王朝。高升泰去世后,其子高泰明遵父亲遗嘱还位给段氏,但仍世袭清平官,称“高国主”。不过,大理高升泰之先是否果出自唐将高崇文,仍有异议。 《十国春秋》记载,自认为唐代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高骈裔孙的高讽,前蜀时即居于西川,后蜀时位居高官,随后主孟昶降宋后任太府卿。 据河南淮阳、项城等地1990年续修《高氏族谱》、江苏扬州清光绪三十三年《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江苏宜兴丁山《丁南高氏族谱》,广东澄海《华窖高氏族谱》,4地高氏均出于北宋开国元勋、太祖赵匡胤妹夫、渤海郡王高怀德之后。江苏二支均于北宋亡后辗转南迁而来。澄海一支先祖随南宋末帝转战闽粤,失败后子孙留居下来。有材料表明,和高崇文一样崛起于幽燕地区的高怀德家族也是系出渤海,且可上联高士廉, 为12世孙。 至于广大北方地区,由于历代战乱,动荡不已,尤其金元时期,世家望族多携谱南迁,滞留中原的或在抗战中殉节,或隐姓埋名,辗转避难,谱牒自然难以保全,故今北方高姓谱牒中世系一般只能上溯到元明之交,和渤海高氏的具体渊源关系已难查明,但和南方高姓一样,世世代代保留着出自渤海高的传说。 综括上文所述,形成于东汉的渤海高成为后世高姓的主流,晋唐间高姓名人和分支几尽出于渤海。渤海高于南北朝时期成为山东士族的代表,唐以后解体,散向全国,金元时期又大规模南渡。近代以来,明确记载出自渤海高氏名人之后的高姓家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几乎所有省分和河南。实际上,今天几乎所有高姓家族,即使族谱中世系记载不全,也是众口一辞自认系出渤海高。因此可以说: “天下高姓出渤海”。宿松《高氏宗谱全编》还说高崇文为唐相高士廉5 世孙。《合肥高氏族谱》则把先祖高若纳列为高士廉12世孙。如以上二谱之说确有实据,则可看到,出自渤海的北齐皇族旁支高士廉一系高姓,除北宋武烈王高琼一支于靖康年间南渡后成为浙江等地高姓主体外,也形成后世整个南方高姓的主干。 诚然,谱牒和口碑未必尽属信史,但在史料残缺不全的情况下,谱牒和口碑就成为研究宗族史的极为珍贵的材料,事实上也常常能补正史之不足,赖以揭示许多历史迷案,因而在尚无确凿反证材料时,不可轻率舍弃。至于许多姓氏的不同分支族谱把世系追溯到同一位历史名人的现象,学术界早已有审慎的分析,认为其中真伪均有,不能一概而论。就本文所引谱牒材料来说,除浙江萧山、海宁两地《高氏家谱》所载北宋武烈王高琼后裔世系颇为详备,可信度相当高之外,其他各谱因记载支离破碎,对其真实性都暂时难下断语。但是,即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可靠,今天看来已无碍大局。因为,千百年前的祖先究为何人,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谱牒和传说铸就了人们群体出自共同祖先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促使全球华人都坚信同为炎黄子孙,从而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一种强大精神纽带。 注释: 1 见《世本》。 2 见(唐)林宝:《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 3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 4 见《景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0、969页。 5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浙江《越州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 6 见《后汉书·文苑传》、《万姓统谱》。 7 见《晋书·华轶传》、《晋书·高崧传》、《新唐书·宰相世系》。 8 见《新唐书·高智周传》。 9 见常州守愚堂《晋陵高氏支谱》。 10见《春秋左传集解》。 11 见《晋书·高瞻传》。 12见《北史·高闾传》。 13见《晋书·高瞻传》、《晋书·王沈传》。 14见《魏书·高道悦传》。 15见《隋书·高颍传》。 16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 17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一。 18见《魏书》《高崇传》、《高肇传》。 19见《魏书·高聪传》。 20见《新唐书·高郢传》。 21见《魏书》有关各传。 22见《北齐书》有关各传。 23见《北齐书》《幼主纪》、《武成十二王》。 24见《新唐书·高士廉传》。 25见《萧山谱》。 26见新旧《唐书》有关各传。 27见《旧五代史·高季兴传》 28见浙江《海宁岩门六修高氏家谱》,清光绪三年修。 29见《萧山谱》。 30见《明史·高仪传》。 31详见拙文:《粤东高氏的源流与文化传统》,载《岭峤春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32见《元史》卷61。 33另文详论。 34见《明史》《高拱传》、《高谷传》。 本文原载《河北学刊》1998年第4期。 内容参见高路加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和硕礼亲王(承序:代善、满达海、常阿岱、杰书、椿泰、崇安、巴尔图、永恩、麟趾、全龄、世铎、诚厚,历十代十五王)

  代善:太祖二子,和硕礼烈亲王

  满达海:代善七子,和硕巽简亲王(改号,后追降为贝勒)

  常阿岱:满达海子,和硕巽亲王(后降为贝勒)

  杰书:代善孙,和硕康良亲王(改号康)

  椿泰:杰书子,和硕康悼亲王

  崇安:杰书子,椿泰弟,和硕康修亲王

  巴尔图:杰书子,椿泰、崇安弟,和硕康简亲王

  永恩:崇安子,和硕礼恭亲王(复号礼)

  昭梿:永恩子,和硕礼亲王(后革爵)

  永諲:崇安子,永恩弟,追封和硕礼亲王

  麟趾:永諲子,和硕礼安亲王

  锡春:麟趾子,追封和硕礼亲王

  全龄:锡春子,和硕礼和亲王

  世铎:全龄子,和硕礼恪亲王

  诚厚:世铎子,和硕礼敦亲王

  

  2、和硕睿亲王(承序:多尔衮、多尔博、淳颖、宝恩、瑞恩、仁寿、德长、魁斌,历十一代十二王)

  多尔衮:太祖十四子,和硕睿忠亲王

  多尔博:多铎五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亲王(后削爵),追封

  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塞勒:苏尔发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如松:功宜布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淳颖:如松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恭亲王

  宝恩:淳颖子,和硕睿慎亲王

  瑞恩:淳颖子,宝恩弟,和硕睿勤亲王

  仁寿:瑞恩子,和硕睿僖亲王

  德长:仁寿子,和硕睿 亲王

  魁斌:德长子,和硕睿亲王

  

  3、和硕郑亲王(承序:济尔哈朗、济度、德塞、喇布、雅布、雅尔江阿、神保住、德沛、奇阿通、丰讷亨、积哈纳、乌尔恭阿、端华、承志、庆至、凯泰、昭煦,历十代二十六王)

  济尔哈朗:显祖孙,太祖三弟舒尔哈齐六子,和硕郑献亲王

  济度:济尔哈朗二子,和硕简纯亲王(改号简)

  德塞:济度三子,和硕简惠亲王

  喇布:济度二子,和硕简亲王(后追革爵)

  雅布:济度五子,和硕简修亲王

  雅尔江阿:雅布长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

  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

  费扬武:济尔哈朗八弟,追封和硕简亲王

  傅喇塔:费扬武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福存:傅喇塔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德沛:福存子,和硕简仪亲王

  巴尔堪:济尔哈朗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巴赛:巴尔堪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奇阿通:巴赛子,和硕简勤亲王

  丰讷亨:奇阿通长子,和硕简恪亲王

  积哈纳:丰讷亨子,和硕郑恭亲王(复号郑)

  乌尔恭阿:积哈纳子,和硕郑慎亲王

  端华:乌尔恭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

  经讷亨:奇阿通二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伊丰额:经讷亨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西朗阿:伊丰额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承志:西朗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

  松德:积哈纳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庆至:松德子,和硕郑顺亲王

  凯泰:庆至子,和硕郑恪亲王

  昭煦:凯泰子,和硕郑亲王

  

  4、和硕豫亲王(承序:多铎、多尼、鄂扎、董额、德昭、如松、修龄、裕丰、裕兴、裕全、义道、本格、懋林,历九代十七王)

  多铎:太祖十五子,和硕豫通亲王

  多尼:多铎长子,多罗信宣和郡王(改号信,原亲王)

  鄂扎:多尼子,多罗信郡王

  董额:多铎三子,多罗信郡王

  德昭:鄂扎子,多罗信郡王

  多尔博:多铎五子,追封信郡王

  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信郡王

  塞勒:苏尔发子,追封信郡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信郡王

  如松:功宜布子,多罗信恪郡王

  修龄:德昭子,和硕豫良亲王(复号、爵)

  裕丰:修龄子,和硕豫亲王(后革爵)

  裕兴:修龄子,裕丰弟,和硕豫亲王(后革爵)

  裕全:修龄子,裕丰、裕兴弟,和硕豫厚亲王

义道:裕全子,和硕豫慎亲王

  本格:义道子,和硕豫诚亲王

  懋林:本格子,和硕豫亲王

  

  5、和硕肃亲王(承序:豪格、富绶、丹臻、衍潢、蕴著、永锡、敬敏、华丰、隆懃、善耆,历九代十王)

  豪格:太宗长子,和硕肃武亲王

  富绶:豪格子,和硕显懿亲王(改号显)

  丹臻:富绶子,和硕显密亲王

  衍潢:丹臻子,和硕显谨亲王

  蕴著:富绶孙,和硕肃勤亲王(复号肃)

  永锡:丹臻孙,和硕肃恭亲王

  敬敏:永锡子,和硕肃慎亲王

  华丰:敬敏子,和硕肃恪亲王

  隆懃:华丰子,和硕肃良亲王

  善耆:隆懃子,和硕肃忠亲王

  

  6、和硕庄亲王(承序:硕塞、博果铎、允禄、永献、绵课、奕镈、绵护、绵深、奕仁、载勋、载功,历八代十一王)

  硕塞:太宗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

  博果铎:硕塞长子,和硕庄靖亲王(改号庄)

  允禄:圣祖十六子,出为博果铎嗣,和硕庄恪亲王

  永献:允禄孙,和硕庄慎亲王

  绵课:允禄曾孙,和硕庄襄亲王

  奕镈:绵课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绵护:允禄曾孙,和硕庄勤亲王

  绵深:绵护弟,和硕庄质亲王

  奕仁:绵深子,和硕庄厚亲王

  载勋:奕仁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载功:奕仁子,载勋弟,和硕庄亲王

  

  7、多罗克勤郡王(承序:岳讬、罗洛宏、罗科铎、纳尔图、纳尔福、纳尔苏、福彭、庆宁、庆恒、雅朗阿、恒谨、恒元、尚格、承硕、庆惠、晋祺、崧杰、宴森,历十三代十八王)

  岳讬:代善长子,追封多罗克勤郡王

  罗洛宏:岳讬长子,多罗衍禧介郡王(改号衍禧)

  罗科铎:罗洛宏子,多罗平比郡王(改号平)

  纳尔图:罗科铎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

  纳尔福:罗科铎子,纳尔图弟,多罗平悼郡王

  纳尔苏:纳尔福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

  福彭:纳尔苏子,多罗平敏郡王

  庆宁:福彭子,多罗平僖郡王

  庆恒:纳尔苏孙,多罗克勤良郡王(复号克勤)

  雅朗阿:纳尔图孙,多罗克勤庄郡王

  恒谨:雅朗阿子,多罗克勤郡王(后革爵)

  恒元:雅朗阿子,恒谨弟,追封多罗克勤郡王

  尚格:恒元子,多罗克勤简郡王

  承硕:尚格子,多罗克勤恪郡王

  庆惠:承硕子,多罗克勤敬郡王

  晋祺:庆惠子,多罗克勤诚郡王

  崧杰:晋祺子,多罗克勤顺郡王

  宴森:崧杰子,多罗克勤郡王

  

  8、多罗顺承郡王(承序:勒克德浑、勒尔锦、勒尔贝、扬奇、充保、布穆巴、诺罗布、锡保、熙良、泰斐英阿、恒昌、伦柱、春山、庆恩、讷勒赫,历十代十五王)

  勒克德浑:代善孙,萨哈璘二子,多罗顺承恭惠郡王

  勒尔锦:勒克德浑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勒尔贝:勒尔锦长子,多罗顺承郡王

  扬奇:勒尔锦二子,多罗顺承郡王

  充保:勒尔锦三子,多罗顺承郡王

  布穆巴:勒尔锦四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诺罗布:勒克德浑三子,多罗顺承忠郡王

  锡保:诺罗布子,和硕顺承亲王(后革爵)

  熙良:锡保子,多罗顺承恪郡王

  泰斐英阿:熙良子,多罗顺承恭郡王

  恒昌:泰斐英阿子,多罗顺承慎郡王

  伦柱:恒昌子,多罗顺承简郡王

  春山:伦柱子,多罗顺承勤郡王

  庆恩:春山子,多罗顺承敏郡王

  讷勒赫:庆恩子,多罗顺承质郡王

  

  9、和硕怡亲王(承序:允祥、弘晓、永琅、奕勋、载坊、载垣、载敦、溥静、毓麒,历七代九王)

  允祥:圣祖十三子,和硕怡贤亲王

  弘晓:允祥七子,和硕怡僖亲王

  永琅:弘晓子,和硕怡恭亲王

  奕勋:永琅孙,和硕怡恪亲王

  载坊:奕勋子,和硕怡 亲王

  载垣:奕勋子,载坊弟,和硕怡亲王(后革爵)

  载敦:允祥五世孙,弘皎四世孙,和硕怡端亲王

  溥静:载敦子,和硕怡 亲王

  毓麒:溥静子,和硕怡亲王

  

  10、和硕恭亲王(承序:奕欣、溥伟,历三代二王)

  奕欣:宣宗六子,和硕恭忠亲王

  溥伟:奕欣孙,载滢子,出为奕欣长子载溦后,和硕恭亲王

  

  11、和硕醇亲王(承序:奕譞、载沣,历二代二王)

  奕譞:宣宗七子,和硕醇贤亲王

  载沣:奕譞子,和硕醇亲王

  

  12、和硕庆亲王(历一代一王)

  奕劻:高宗曾孙,永璘孙,绵性子,和硕庆密亲王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皇长子,爱新觉罗·褚英 皇次子,爱新觉罗·代善 皇三子,爱新觉罗·阿拜

  皇四子,爱新觉罗·汤古代 皇五子,爱新觉罗·莽古尔泰 皇六子,爱新觉罗·塔拜

  皇七子,爱新觉罗·阿巴泰 皇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九子,爱新觉罗·巴布泰

  皇十子,爱新觉罗·德格类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巴布海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阿济格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赖慕布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多尔衮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多铎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费扬果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 皇次子爱新觉罗·洛格 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 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

  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 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 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 皇八子未命名,幼殇。

  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 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 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 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 皇四子和硕荣 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 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1 承瑞 2 承祜 3 承庆 4 赛音察浑 5(大阿哥) 胤禔ti6 长华

  7/2阿哥 胤礽réng 8 长生 9 万黼 10/3 胤祉zhǐ 11/4 胤禛zhēn 12 胤襸 13/5 胤祺qí 14/6 胤祚zuò 15/7 胤祐yòu 16/8 胤禩sì 17/9 胤禟 18/10 胤誐 19 胤礻禹jǔ 20/11 胤禌 21/12 胤裪 22/13 胤祥 23/14 胤祯 24 胤禨 25/15 胤禑(xú) 26/16 胤禄 27/17 胤礼 28/18 胤衸 29/19 胤禝 30/20 胤祎 31/21 胤禧 32/22 胤祜 33/23 胤祁 34/24 胤袐 35 胤褑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1.爱新觉罗·弘晖2.爱新觉罗·弘昐3.爱新觉罗·弘昀4.爱新觉罗·弘时5.爱新觉罗·弘历6.爱新觉罗·弘昼7.爱新觉罗·福宜8.爱新觉罗·福惠9.爱新觉罗·福沛10.爱新觉罗·弘曕,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皇长子,永璜 皇次子,永琏 皇三子,永璋 皇四子,永珹 皇五子,永琪 皇六子,永瑢

  皇七子,永琮 皇八子,永璇 皇九子,未命名 幼殇 皇十子,未命名 幼殇 皇十一子,永瑆

  皇十二子,永璂 皇十三子,永璟 皇十四子,永璐 皇十五子,永琰

  皇十六子,未命名,幼殇,皇十七子,永璘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

  皇长子穆郡王

  皇二子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

  皇三子惇恪亲王爱新觉罗·绵恺

  皇四子端怀亲王爱新觉罗·绵忻

  皇五子惠端亲王爱新觉罗·绵愉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皇长子 爱新觉罗·奕纬

  皇次子 爱新觉罗·奕纲

  皇三子 爱新觉罗·奕继

  皇四子 爱新觉罗·奕詝

  皇五子 爱新觉罗·奕誴

  皇六子 爱新觉罗·奕欣

  皇七子 爱新觉罗·奕譞

  皇八子 爱新觉罗·奕詥

  皇九子 爱新觉罗·奕譓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长女 荣安固伦公主(庄静皇贵妃出)

  长子 同治帝载淳(孝钦显皇后出)

  次子 悯郡王(玫贵妃徐佳氏)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爱新觉罗溥仪

福建泉州高姓(金浦)来源及族谱查阅方法

分类: 社会/文化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越祥细越好 解析: 一、汉族高姓的来源 就人口而言,高姓现居中国姓氏第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