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仲的都有仲由的血统吗?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而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仲由(子路)在《论语》中“露脸”的机会相当多,孔子也对这位以“政事”见称的弟子和助手评价颇高。时光“穿越”2500多年,子路的后裔现居何处?相关人士考证发现,苏州不仅子路后裔甚多,吴江市盛泽镇更是仲氏大宗的中心。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国40余万仲姓人口中,70%的仲姓族人都源自南宋时定居苏州的仲基及其两位胞弟。近日,在苏州工作和生活的子路后裔们首次聚集在一起,在缅怀共同祖先子路的同时,共同感受了这段跨越了2500多年血浓于水的亲情。
8月18日下午,“2500多年前是一家”的部分仲姓人士在苏州首次聚会。参加此次聚会的不仅有来自市区、吴江市、常熟市和张家港市的苏州籍仲姓人士,还有在苏州工作的外地仲姓人士。
据此次聚会的组织者仲华、仲建伟、仲巧男、仲启飞介绍:仲姓源于春秋时期孔子的高徒仲由,现有后裔40余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地。目前基本查清我国大陆地区约有108个县(市)有仲氏族人。如今仲姓不仅有宗亲联谊会、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仲子历史研究会,还建立了“华夏仲氏网”。今年4月,全国各地仲姓代表还在海安县的江苏海迅集团召开了续谱会议,全面启动族谱的续修。在苏州生活和工作的仲姓宗亲,也建立了QQ 群。这次聚会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才组织起来的。仲建伟告诉记者,仲由对后世影响极大,先后被追封为卫侯、河内公、卫国公。明世宗嘉靖九年,仲由被尊为“先贤仲子”。仲氏一族也有着辉煌的历史。据族谱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观看了姓源著作《氏族志》后,在贞观八年七月初三那天赞道:“朕观诸谱,仲氏最古,上自轩辕,下逮子路。于戏!代生贤圣,孰得而左”。
淮安市的仲兆仁,是子路第71代后裔,在网上得知聚会的消息后,专程赶到苏州。据他介绍,苏州本地仲姓族人很多。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原籍济宁的仲氏家族大宗子、子路第49代嫡长孙仲基(字址生,号益庵),偕其胞弟仲琪(号白庵)、仲祺(号履庵)与孔子第48代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一起随宋高宗南渡。仲基因功升浙江台州知府,擢江南东路安抚司参议;绍兴十五年(1145年)八月十六日封秘书学士兼节制军国检校,定居吴江盛泽镇膳字圩朝潭浜,葬于小口圩普福桥北堍,那里曾有宋高宗御赐、占地一百余亩、至今规格最高的子路庙,现在全国70%的仲姓族人都是仲基兄弟三人的后代;宋末元初,原籍济宁的子路第51代孙仲德懋迁居常熟;另外,工业园区的斜塘,也有不少仲姓族人定居。
仲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公元前542年出生于鲁国卞邑,即现在的山东平邑县仲村镇小卞桥(一说为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虽然子路出生在古卞邑,后人在济宁休养生息,开枝散叶,但苏州却是仲氏家族一个重要的“落脚之地”,也是仲氏繁衍壮大的重要起点。
仲巧男说,留居吴江的仲氏族人,为吴江及盛泽镇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盛泽仲氏家族自64代仲沈洙到73代仲冠雄,勉力笔耕,在280年间修成《盛湖志》3种。有人谓之曰“盛泽二百余年来,修志者皆出仲氏”。著名的“钢铁大王”、“唐仲英基金会”董事长唐仲英先生,其母亲就出身于盛泽镇的仲氏望族。而随着全国仲氏族谱———《仲子世家谱》续修工作的启动,仲氏大宗圣地吴江市盛泽镇,必将成为40余万仲子路后裔注目的焦点。
参加聚会的子路第73代后裔仲伟权说,子路最可贵的精神是孝、忠、勇、信。举办这样的聚会,除了学习仲氏的历史文化,弘扬老祖宗的精神外,也能够增进大家之间的感情。他还说:“我们的祖先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既是我们这些后裔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这些子路后裔在新时代能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族谱》便是共祖同宗之血缘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的历史典籍,是以血缘联络族人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据《史记》记载,仲姓为姬周遗苗,仲氏渊源可追溯到上古黄帝。因此,仲姓是我炎黄后裔数千年族系史中繁衍最古老、谱系最明确、辈分最清晰的家族之一。
孔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巨人,作为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和奠基人,他与诸弟子切磋琢磨,相互启发,共同努力,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学说的基干。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降,儒学再次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随着中国及东亚诸国组成的儒家文化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儒学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彰显。“仁政、德治、明礼、忠信”等儒学理念越来越被现代文明社会所青睐,成为人类走向未来、走向繁荣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
考“仲氏族志”之纂修,始于唐开元年间(713年—756年)之《泗源志》;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更名为《仲氏志》;清代乾隆五年(1740年)复更名《仲里志》,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曾续修,但又由于水灾及兵患,于光绪二年(1876年)方得以刊印。后一度失传。
颇值得一提者,由华风仲子历史研究会集体撰写、研究会理事长仲崇义先生领衔的《仲里新志》之修纂,具有极高学术价值。仲崇义先生是仲子的第七十四代孙,他于1955年由山东梁山迁往到黑龙江讷河。
1986年7月,时任黑龙江省讷河县信访办公室副主任的仲崇义,借办案之机,回老家山东省梁山县拳铺镇李官楼村探亲,发现了完整的《仲氏族谱》,经过一年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故乡专门制作了铁箱,用石棉包好,派专人从梁山送到了黑龙江省讷河县。当时在全县只有一台复印机的情况下,县档案馆复印了《仲氏族谱》,原件“完璧归赵”。1987年5月29日,《新华社通讯》刊发了子路家谱在讷河县面世的消息。接着《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黑龙江农村报》、上海《新民晚报》、山东《济宁日报》、《枣庄日报》、吉林《长春日报》、武汉《长江日报》等报纸均转载了这一消息,为扩大与仲氏族人的联系创造了条件。仲子第73代孙、原山东省邹城市政协委员仲伟铸,也在邹城找到了《仲里志》。仲崇义开始萌发研究仲子历史和学术之念。
在长达十年的仲子研究和考证过程中,仲崇义先生与仲氏故里的联系和交流日益增强。特别是经新华社首次报道,《子路家谱在讷河面世》的消息被全国各大报刊转发,各地的仲氏族人得以进一步沟通,联系更加紧密。1996年,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华风仲子历史研究会”在讷河成立,并于1996年在山东曲阜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初步达成编制《仲里新志》的框架意见。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以仲崇义先生为代表的仲氏后裔,历时18载,北呼南应,访今寻古,上溯厥源,下明流变,将2500余年仲氏一脉世系衍变予以清晰勾勒,完成了拜祖谒宗的寻梦之旅。其不仅仅是仲氏后人一部家族谱志,同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血脉相传的文字见证。
《仲里新志》是在《仲里志》的基础上,用现代语言、当代思维和今人视角展示了仲子生平、仲子思想、仲氏文化遗产,并增录了后人对仲子的系统评介,仲氏姓源研究及仲氏后裔分支情况。全书以“仲氏姓源”开篇,统领全志,设先贤仲子、仲子集纪、仲庙、仲林、仲府等十卷。共43章53节,计453万字,附108幅照片和30幅。其以志体为主,兼取记、传、述、表、录等诸体,上起于仲子诞生之公元前542年,下限在公元2004年的仲氏分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文理兼备,扼要简明。特别站在现代学术之高度,溯仲氏源流、辑仲子史料、评仲子品行,为仲子研究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于种种因素的冲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家谱文化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抢救家谱,无疑是致力于使中华民族文化免于断裂之善举。“敬天法祖,天、祖佑之”。愿每一位炎黄子孙皆以笃信之诚,为我中华民族的壮丽史卷上留下自己清晰的痕迹。
仲姓名人:
①现代仲姓名人:
仲星火,仲维萍,仲满,仲敏维
②近代促姓名人:
仲曦东,仲崇信,仲崇祜,仲剑平,仲秋元,仲惟林
③古代仲姓名人:
仲昂,仲长统,仲殊,仲仁,仲虺,仲芳型,仲长统,仲升,仲云涧,仲鹤庆,仲并,仲昭勋,仲光勋,仲爱儿,仲光祖,仲殊,仲振履,仲山,仲翼
问题一:仲在姓氏里读什么音 仲 Zhòng
详细字义
〈名〉
1
姓
[仲氏属地]
乐安郡,今山东广饶县。《百家姓》注居中山郡,今河南登封县西南。
[仲氏来历]
仲姓姓属较为复杂,或来自父祖之名,或出于父祖之字,其源出有四:
一是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高辛氏有“八才子”,其中仲堪、仲熊的后世子孙以其名字中的“仲”为姓,称仲氏。二是商汤王有左相叫仲虺(huǐ),其后世子孙以其名字中的“仲”作姓,称仲氏。仲姓的第三支源自春秋时期顶庄公之子,字子仲,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字中的“仲”为姓,亦称仲氏。最后一支仲姓源自春秋时期鲁公子庆父、其字共仲,其后世子孙以其字中的“仲”为姓,也称仲氏。
[仲氏名望]
春秋时鲁有孔子弟子仲由,东汉有名士仲长统,唐代有太常博士仲子陵,宋代有天章阁待制仲简,清代有监察御史仲永檀,他们皆为仲姓中的代表人物。
问题二:姓仲怎么读 zhong 四声音
问题三:种 姓氏怎么读 “种”(chong)姓并不是一个大家族,其原由皆因“种”姓自“仲”(zhong)姓一脉避仇而改。 据《通志・氏族略》载:“种,本仲氏,以避难改载仲为种,望出河南洛阳。” 据《姓氏考略》云:种姓望居河南洛阳郡。主要分布山东济宁,枣庄,聊城。陕西,山西,河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均有分布。
种zhǒng zhòng chóng 这是种的三种读音
问题四:在姓氏中种怎么读 种(Chóng) 出自仲姓,为周代仲山甫之后,为避仇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载:“种,本仲氏,以避难改载仲为种,望出河南洛阳。”
问题五:纪作为姓氏怎么读? ji 第三声
问题六:种在做姓氏时侯怎么读 种字在作为姓氏的时候读作chóng
种姓并非是一个大姓氏,主要是种姓自“仲”(zhong)姓一脉避仇而改
主要分布山东济宁,枣庄,聊城。陕西,山西,河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均有分布。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人也有,比如宋朝的种师道,种师中之类的
问题七:请问:“仲”这个字在做为姓氏的时候几声? 作姓时,发音是zhong(读一声)
作名时,发音是zhong(读四声)
问题八:卑 做姓氏怎么读 卑[卑,读音作bì,亦可读作bēi
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卑谌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东周列传》记载,春秋时期的郑国有大夫卑谌,司仓官之职,其后人分以祖上名字“卑、谌”为姓氏,称卑氏、谌氏。 史籍《风俗通》中也记载:“卑氏,郑大夫卑谌之后,汉有卑躬,为北平太守。”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四君子之一信陵君之后卑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任姓,出自少典氏第十三代、黄帝轩辕氏第二代禺阳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第四个渊源:源于曹姓,出自少典氏第二十代、黄帝轩辕氏第九代晏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农氏第十七代姜器之后、明朝鲜卑仲吉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问题九:任作为姓氏时是怎么念??? 姓氏读rén,rèn是词语用字,任性、任凭、任何等等。
问题十:“却”字在作为姓氏的时候该怎么读? 我把百家姓全部给你找出来了,可是我川发现有“却 ” 这个姓氏啊! 不然 你自己在下面找找看!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zhào)(qián)(sūn)(lǐ)(zhōu)(wú) (zhèng)(wáng)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féng)(chén)(chǔ)(wèi) (jiǎng)(shěn)(hán)(yáng)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zhū)(qín)(yóu)(xǔ)(hé)(lǚ)(shī)(zhāng)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kǒng)(cáo)(yán)(huà)(jīn)(wèi)(táo)(jiāng)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qī)(xiè)(zōu)(yù)(bǎi)(shuǐ)(dòu)(zhāng)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yún)(sū)(pān)(gě)(xī)(fàn)(péng)(láng)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lǔ)(wéi)(chāng)(mǎ)(miáo)(fèng)(huā)(fāng)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yú)(rén)(yuán)(liǔ)(fēng)(bào)(shǐ)(táng)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fèi)(lián)(cén)(xuē)(léi)(hè)(ní)(tāng)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téng)(yīn)(luó)(bì)(hǎo)(wū)(ān)(cháng)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yuè)(yú)(shí)(fù) (pí)(biàn)(qí)(kāng)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wǔ)(yú)(yuán)(bǔ)(gù)(mèng)(píng)(huáng)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hé)(mù)(xiāo)(yǐn)(yáo)(shào)(zhàn)(wāng)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qí)(máo)(yǔ)(dí)(mǐ)(bèi)(míng)(zāng)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jì)(fú)(chéng)(dài)(tán)(sòng)(máo)(páng)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xióng)(jǐ)(shū)(qū)(xiàng)(zhù)(dǒng)(liáng)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dù)(ruǎn)(lán)(mǐn)(xí)(jì)(má)(qiáng)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jiǎ)(lù)(lóu)(wēi)(jiāng)(tóng)(yán)(guō)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méi)(shèng)(lín)(diāo)(zhōng)(xú)(qiū)(luò)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gāo)(xià)(cài)(tián)(fán)(hú)(líng)(huò)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yú)(wàn)(zhī)(kē)(zǎn)(guǎn)(lú)(mò)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jīng)(fáng)(qiú)(miào)(gān)(xiè)(yīng)(zōng)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dīng)(xuān)(bēn)(dèng)(yù)(shàn)(háng)(hóng)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bāo)(zhū)(zuǒ)(shí)(cuī)(jí)(niǔ)(gōng)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chéng)(jī)(xíng)(huá)(péi)(lù)(róng)(wēng)
荀羊於惠 甄曲家封(xún)(yáng)(yū)(huì)(zhēn)(qū)(jiā)(fēng)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ruì)(yì>>
漫谈舒姓
舒姓最早的来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时期,据说舒姓是黄帝的直系后代。在周代,周武王攻灭商朝后,大封诸侯国,他封古帝皋陶的后代于舒(今安徽庐江县西),建立“舒”这个诸侯国,爵位为子爵。春秋时,舒国被楚国攻灭,舒国的公族后代子孙就以国名“舒”为姓。由于皋陶姓偃,因此舒姓起源于偃姓。舒姓后来在河北巨鹿郡发展成望族,世称钜鹿望。少数民族满族也有后来改姓“舒”的。我国二十世纪最著名作家舒庆春(老舍)先生就是满族。
舒姓在我国不是一个大姓,人少。舒姓在大陆与台湾都未进入一百大姓行列,在《百家姓》里排名第123位。正因为舒姓小,人少,才使舒姓人氏见面彼此都非常亲切、热情,这在我的生活中,体验尤为深刻。记得85年,年少的我到贵州求学,见花名册中有一位同学也姓舒,我立刻就去找他,并同住一室。他对我讲述他那里的舒姓家族。他是贵州黔东南人,侗族,他们那里的一个寨子,全是舒姓。他们祖上原本并不生活在此,是抗日战争时逃乱于此,并在此安家落户,繁衍后代。由于学习任务忙,我一直没能到那个舒姓寨上去看一看,这却成了我一生一大憾事。
舒姓人氏虽少,但我经常在报刑、电视上看到一些舒姓人氏。每每见到此,我都感到异常兴奋和激动。我知道,我们舒姓人大都勤劳、勤奋,爱国、爱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并有所作为。
中国人很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很讲究自己的礼仪和姓氏。我相信,我们舒姓的后人,不仅会把舒姓壮大,而且,我们舒姓后人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并留下我们的足迹。
舒氏谱别
正大光明 承兴士行
文武忠国 佳道永昌
泰运启开 祥瑞基登
佐祖安邦 志在朝政
睦帝亲善 仁德礼信
舒氏名人
老舍 (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 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舒字地域名
我国有些城市和地区,使用舒字开头作为城市名,例如,我国的舒兰市和舒城等。这些都是令舒姓家族后人感到欣慰和骄傲的。
一、舒兰市
在举世闻名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在碧波荡漾的松花江畔, 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有“鱼米之乡、园林城市”美誉的吉林省舒兰市。
舒兰,满语“果实”之意,因其乃盛产硕果饶实之地而得名。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舒兰人民发扬“和谐、务实、热情、奋进”的舒兰精神,努力开拓,锐意进取,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奇迹。舒兰由过去鲜为人知的小城变成一座开放的新兴城市。
舒兰依山傍水,幅员广袤。东部山高林密,西部沿江沃土。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早在清朝被皇帝封为“皇贡区”。如今,这里已是吉林省著名的产粮大市(县),农作物达上百种,尤为盛产水稻、大豆、玉米,其中水稻产量居全省第二。野生经济植物124科549种、有元蘑、木耳、猴头、人参、贝母、天麻等山珍和药用植物。森林覆盖率为41%,有驰名中外的红松、白松、 黄玻璃、柞、椴等几百种树种。
矿产资源以煤为主,储量大、煤质好、易于开采。专利技术褐煤造气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舒兰的高岭粘土 ,红、白花岗岩和泥炭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白色花岗岩质量最佳,曾被选作北京人民大会堂建筑基石。泥炭储量达2亿立方米、粘土储量1236万吨,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农业生产已迈入产业化轨道。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香菇、白鹅、烤烟、林蛙、草编织、黄牛、生猪等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生产基地遍地开花。绿色水稻种植遍及8个乡镇,年产量5万余吨。由其加工而成的“丰珠牌”舒兰贡米获得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名牌食品奖”,享誉海内外。1997年,又被国家批准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工业生产同样成就显著。全市拥有各类工业企业4743家,是吉林省煤炭、合成药、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医药、机械、化工、建材等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吉舒牌镰刀、无水咖啡因等名牌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舒兰市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以生态园林城建设为突破口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不断提高。1996年创建省级卫生城,当年提出,当年实现。目前,舒兰的城市总体风貌已呈现出绿树、白墙、碧水、蓝天、华灯、砖巷的特点。舒兰市交通方便,四通八达。拉滨、龙舒两条铁路贯穿全市南北,经由9个乡镇,连接全国各地。有国、省、市级7条干线公路通往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大城市,并有286条乡、村级公路纵横贯通全市。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市实现了城乡电话程控化,已与国际国内联网,并开通了移动电话和无线传呼系统。市内建设有一次变电所和二次变电所各一座,年供电能力3.1亿千瓦时,直接与东北输变电网相接。
为加快舒兰经济和改革开放步伐,舒兰市在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方面采取了超常规的措施,加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储备,为投资者提供了极为宽松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客商来舒一展才华。“发扬进取精神,推进创新实践”,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教育活动、更是使全市上下形成了营造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合力。
“一代业绩载清史,更盼风流谱新篇”。 美丽的北方明珠正以崭新的形象向世人展示着日益成长的现代文明。67万舒兰人民愿以最优美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竭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和各界朋友到舒兰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二、舒城
舒城位于皖中,地处大别山东麓,全县总人口98万,面积2092平方公里。舒城古称舒国,是公学始祖文翁、三国名将周瑜、“宋画第一”李公麟的故里,也是著名作家艾煊、著名画家夏冰流的桑梓。1958年9月16日, 毛泽东主席视察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发出了“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号召。境内万佛山、万佛湖、万佛温泉等自然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舒城综合实力较强,社会稳定进步。拥有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创建文明城镇活动示范县、省创建文明县城第一名、省“两基”教育先进县、省卫生先进县、省“双拥”模范县等近10个荣誉称号。1998年9月,舒城作为内陆县, 在全国首次成功承办了亚洲铁人三项赛暨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舒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省城合肥54公里。合九铁路、206国道、沪蓉高速公路横穿境内,长江、巢湖等水运航道方便快捷,可直达华东、华中各大中城市
姓仲的都有仲由的血统吗?
本文2023-12-04 13:20: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1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