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陈的名人,莆田这个小村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4浏览:3收藏

姓陈的名人,莆田这个小村子,第1张

姓陈的名人

莆田自古有文献名邦之美誉,出了很多文化名村名人,其中位于荔城区绿心的东阳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明初建村距今有600多nián历史,东阳村学风浓厚,从明初至清末先后出了11名进士、21名举人、11名贡生。如今村里保存了众多明清古民居,人文气息浓厚,许多古建筑如御史第,司马第,瑞庆祠,德基祠,陈氏宗祠等等都很具yǒu研究价值。

东阳古村是莆田一处不可多得的人文美景,据有关最新规划,该村若干年后极有可能不复存在,到时仅保留一些特色民居古建筑,其他住宅跟农田连片挖出一个全新的东阳湖。在拆迁来临之前好好来看一下这个村,那种特殊的气质深深吸引了我。

先来看看那莆田估计独一无二的桥上亭——迎旭亭。

莆田绿心河网密布,江面宽阔,据传这个桥还没修之前两岸的联通都是靠渔船渡江。这片江水宽而平静,自西向东,两岸荔zhī树成荫。每每晨时日出东方,阳光洒在江面上倒映金碧辉煌。有宁海初日之气象。

后来修了一座高耸的古桥并在上面修了一个迎旭亭,用于给村民观赏江景休憩之用。这样的桥上亭在莆田也是不多见的。

亭子是经典的对策格局。牌匾写着迎旭亭,整个亭子精心雕刻,旁边还立了捐款的芳名榜,和几块碑文上面写道:木兰溪水涨濠浦春光新几个大字。

随着交通物流的日渐发达,许多大型货车也在此桥来回同行,后来为了保护桥的安全,设了限高禁止大货车通过。

顶着阳光的剪影背景也是极美的。

在拍桥亭的时候碰到一个阿伯往河里倒豆腐渣,他说他是做豆腐的,本地经营着一家小豆腐摊干了30多年了,见证着这里的变迁,以前他们家的豆腐渣都是低价卖给鸭场主的,作为鸭子的辅食来吃,别看只是豆腐渣,他的营养比稻谷还高,最近一段时候临近几个鸭场都整顿关闭了,老人豆渣没地方处置,赶紧趁着豆腐渣还新鲜拿到江边桥上来投放,免费给江里的鱼做饵料,也算废物利用。

东阳村位于莆田绿心腹地,木兰溪延寿溪在这边附近都有支liú水系分布,水网密集,可以说这里就是莆田的鱼米之乡。在古时候这里的河道也是商贸繁华的交通要道。

过桥后沿着贴江村道走过500米一个路口立了几块石碑,转场进去,这里有个宫庙,据说东阳村华侨众多,其中一大块分支去了新加坡,如今新加坡那里也有一个跟这里一模一样的宫,后来里面的老人不让拍,所有不多做介绍了。

东阳村靠着密集的水网,重点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一种就是连成一大片,望不到边,稀稀疏疏的乡村民宅点缀分布在稻田之间,再过几个月秋收,莆田的绿心就要变成黄心,风出稻花香。

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年轻男女从事农活了。

除了水稻,还有很多其他经济作物,比如茄子。

原先田间石子小道浇灌成了水泥路,骑着三轮chē通行更加顺畅。

从田间再穿过几座石桥,进入比较密集的居住区。

因为水多这里随处可见湖水倒影,天河一色中间夹杂着一层波动生机的翠绿,浑然天成。

弃用的水泥船码头边停靠着,船上都长草了。

沿江随处可见漂亮的水边倒影。

从村部委的房子一过几栋特色联排的古建筑十分抢眼。相传莆田东阳村浮山陈氏出了明代陈道潜、陈岳、陈文滔、陈云衢、陈叙、陈志、陈应元,清代的陈汝亨、陈汝梅、陈云章、陈池养等11名进士,在莆田科举文化中传为佳话。

东阳村也培养出着名举人陈瑞、陈乔龄、陈椿龄等。陈瑞,字孟玉,号少村,陈岳从弟,历官宁国府宣城(今属江西)教谕,迁江西庐州府巢县知县。陈乔龄,字荔庄,陈云章子,陈椿龄兄,父子兄弟皆文学家,着有《荔庄诗稿》。

陈椿龄,字荔农,陈云章子,陈乔龄弟,清代文学家、藏书家,着有《荔农诗话》、《续莆阳文献》等。今莆田浮山陈一派分布亦甚广。

东阳村所存明清居宅之多而完整,在全省也是少有的。下图建筑为御史第。

慢慢走在这几十米的青石小巷间,脑海里浮现出隔墙之内书生家正在妙笔生花、吟诗作对。

陈氏宗祠位于东阳小学旁,因为大门紧锁只能拍gè照面大家看看。

姓陈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姓陈的历史名人有如下所示:

1、陈文龙(1232年~1276年),福建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龙,字刚中。度宗为之改名文龙,赐瞎物字君贲,号如心,chén俊卿五世从孙,抗元名将,民族英雄。明朝诏封文龙为福州雀神携府城隍,福州人称文龙为“尚书公”。

2、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居苏州桃花顷伏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伶,“秦淮八艳”之一。崇祯末年被田畹锁掳,后被转送吴三桂为妾。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遂引清军入关。

3、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沔阳(今湖北仙桃)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十九年九月,杀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底,杀徐寿辉左右部属,挟持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

4、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5、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联合吴广率领戍卒发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起义,成为反抗暴秦起义的先驱;占据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刘邦称帝后,陈胜被追封为“隐王”,史称“楚隐王”。

历史上的陈氏名人?

江州义门chén氏始祖陈旺公,字天相,于开元十九年即731年,迁九江郡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即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开创义门陈氏基业。关注陈氏在线公众号,了解更多陈氏资讯。宋仁宗于天圣四年(1026年),敕封晋国公。陈旺寿终八十一岁,葬于义门东臬岭龙池山(今旺公山)。妣荀氏,封淑人。陈旺公自开基以来,以忠孝节义为本,qín俭耕读传家,建书堂(东佳书院前身),立家法,敬友邻,睦家人,使义门陈氏家族人才辈出,义风蔚然而日益昌盛,为义门陈氏后来成为聚居数千口、合炊几百年的忠孝典范奠定了文明的良基。而由陈旺公创建的义门陈氏家族,创下了长达数百年,一十五代不分家的家族奇观,多次受到唐、宋帝王的旌表,被誉为“天下第一家”。

当然,这十位陈姓先祖远远概括不了众多的陈氏名人,单就近现代以来,姓陈的名人就数不胜数,如陈独秀、陈毅、陈云、陈赓、陈炯明、陈明仁、陈铭枢、陈果夫、陈立夫、陈诚、陈华庚、陈景润、陈嘉庚等等各行各业都有陈氏佼佼者的身影。

郑氏始祖自明末迁入清丰

几年前,我在翻阅民国三年《清丰县志》时,在《忠节》一章中,读到三百七十四年前(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发生在清丰县城的一件惨烈事件:

“崇祯壬午(1642年),清兵南下,河北郡县望风瓦解。清邑据守八日,城始失守。一时殉难官绅士民,死非一途。”

随后,《清丰县志》详细记载了事件的惨痛壮烈的经过,竟使我数次泪下,不忍卒读。在这个事件中,我知道了这位清丰先贤郑献诗以及他不平凡的家族故事。

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我对这个家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根据今清丰县大流乡青石磙村和大屯乡黄营村郑氏后人的介绍,以及郑氏族谱的记载,郑氏家族的历史大约始于明朝末年,始迁祖是兄弟两人,名叫郑世通、郑世达。二世分别是东昌孝官郑自成、陕西汉中推官郑自清。据《清丰县志》记载:“郑自清,邑廪生。以子献诗贵,封陕西汉中府推官。自幼善承亲意,及病,检方延医,至废眠食。殁之日,哀毁擗踊,三年如一日。……自清为人坦易直率,急难好施,族党戚闾多赖之。尝书‘正直忠厚’四字揭之斋头。卒年七十有三。”从记载可以看出,郑自清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孝子,倡导“正直忠厚”的家风,由于儿子郑献诗有功于社会,他被封为陕西汉中府推官。

兄弟二人为保卫清丰同时遇难

郑自清的儿子郑献诗从小就很聪明,因学行俱优,被“保送”到国子监作为生员,时称“选贡”。《清丰县志》记载,郑献诗“出授汉中司理临岐戒之曰,刑官实司民命,勿以三尺佐己喜怒,以贻我忧。献诗奉职惟谨。曾任庆阳府同知,且颇有官声。”“ 以百千计,民尸祝之。”三年以后,在考核中成绩最好,他的父亲因此受封,郑献诗升任庆阳郡司马,在位五年,“当事上最状称循良第一”,后升任庆阳府同知。郑献诗“生而刚方,事亲孝”。他有个弟弟叫郑献书,是明代“苑马寺监正”。郑献诗对他的弟弟很好,“友爱尤笃,家素饶,尽以让弟,自甘薤盐。”兄弟之情,可见一斑。

崇祯十五年(1642年),因为父亲年迈病重,郑献诗非常担忧,就辞官回到老家照顾老父亲。这一年的农历腊月,皇太极派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率领大军再次南下,掠夺财物,疯狂进攻清丰县城。面对险峻的形势,郑献诗兄弟毅然与家人诀别,倾其所有,和当时清丰的其他乡绅贤达,投入到守城的战斗中。虽经过八天的苦守苦战,但城池仍被攻破,郑献诗兄弟同时被敌兵所擒。这时,郑献诗“厉声不屈,众惊异,乃释献诗,而欲杀献书。献诗手抱献书曰:‘此乃吾弟,又多病,愿代弟死。’众笑其痴,曳之去。献诗坚抱不舍,众刀乱下,兄弟知不免,同声骂詈遇害。”

《痛史本崇祯长编》详细记载了这感人的一幕:郑献诗“至面中数矢而战不歇,兄弟同执,各求代死,有古姜肱兄弟风,其死最惨。”“面中数矢而战不歇”,这是何等惨烈的一幕;兄弟“各求代死”,这又是何等感人的场面。在这次战斗中,这种兄弟至真至笃的情义得到了残酷的印证。郑献诗的夫人户氏和郑献书的夫人陈氏,听说丈夫慷慨赴死的噩耗以后,妯娌俩相约来到家庙“泣拜毕拔刀自刎,嫂喉未绝,以救得活。(陈)氏颈断立殒”。从这果敢的举动中,可以看出郑氏忠直刚烈的家风。

儿子拒绝李自成封官和投降清朝

郑献诗的儿子叫郑位,字羽宸,“性刚直有经济才”,崇祯年间,以明经出任山东肥城县令。当时社会动荡,匪盗四起,郑位就捐出自己的俸禄,与肥城县里乡绅共同组织了一支地方武装,保护全县百姓的安全,声名远扬。

当时的抚军王永吉,很赏识郑位的才能,正赶上匪寇侵扰泰安,让郑位带兵解了泰安之围,王永吉更加佩服他的才能,提拔他为“军前监纪”,后任“东昌监军道山东按察司佥事”,节驻清源。听说父亲遇难和家族噩耗以后,急忙赶回清丰家中。这时候,清兵已经退去,郑位就暗中查找为清兵通风报信、协助清兵杀害父亲的汉奸。找到以后,“捕杀之,生啖其肉,供首父柩前,号泣祭告。”并在墓前盖了个房子,为父亲守坟。

明末清初,战乱不断,在郑位为父亲守墓尽孝的时候,贼寇又猖獗起来,为了安全起见,其他人都劝郑位离开墓地,但是郑位不为所动。后来,当时的清丰县令叫段腾藻(此人是明代最后一位清丰县令,也是清朝第一位清丰县令),亲自到坟前请郑位出山,帮助清丰县抵挡贼寇。于是,郑位就捐出自家的积蓄,与县令共同守护清丰县城,成功击退了贼寇的进攻。后来,李自成的军队路过清丰,拿着官服让郑位参加,郑位果断拒绝并焚烧了他们带来的官服,表达了对大明王朝的忠诚。

两年后,明朝灭亡。对郑位有知遇之恩的原“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王永吉投降清朝,官至工部侍郎。王永吉劝郑位降清,郑位坚拒。郑位“平生慷慨有至性,风度过人居林下,好山水。”清丰被清兵攻占后,他到了江南一带,誓死没有降清。五十多岁的时候,死在了高邮。后来,归葬郑家坟。郑位的儿子叫郑如磬,拔贡生。

王永吉非常钦佩郑位的才识品德,称赞郑位:“其骨甚傲,其貌则侗,诗酒历落,经术淹通,允文允武,可咏可风,国士之器,达人之胸,伊谁人欤,羽宸郑公。”郑位去世后,王永吉为郑位树立了一块很大的神道碑。到了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年),发生灾荒,郑位的神道碑被族人磨去文字私自出卖,十多个人都抬不动。这时,惊动了郑献诗的十世孙郑魁光的母亲樊氏,她提出要赎回这块石碑,但族人不同意,樊氏就告到了县衙,赎回此碑重建。因为此事,樊氏名登《清丰县志·贞节》,可是,二百多年后的今天,这块经历坎坷的巨碑已无踪影。

郑氏后人已说不出先祖的忠孝节义故事

时隔370多年,我仍被郑献诗这位清丰先贤的事迹所感动。我到清丰县大屯乡黄营村寻找到了郑氏家族的后人,当说起这些令我感动不已的郑氏家族故事时,郑氏后人却从未听说。

他们拿出一幅他们不知道名字的祖先画像,经仔细辨认画像上方王永吉书写的赞语,才确定这是郑位的画像。通过黄营村郑氏族人的引荐,我们在大流乡青石磙村见到了郑氏挂式族谱,370多年前的郑氏先贤赫然在位,只是对他们的感人事迹也无人知道。在郑氏家族墓地——“郑家坟”,据郑氏后人介绍,近几年来,墓地屡次被猖狂盗挖,族人用水泥加固后仍再次被盗挖。我们看到了那个被挖掉一半封土的墓冢,郑氏后人说这就是郑献诗的坟墓,在被盗掘后,族人才发现郑献诗的墓葬是双层,上面一个假墓室,下面一个才是真墓室。可见当时郑位怕父亲的灵柩遭到侵扰,煞费苦心,其孝心至今感人。可惜的是,真假两个墓室均被盗挖,不禁令人唏嘘。

我为生兹在兹的故乡清丰有这样的先贤而自豪,也为这些堪称忠孝节义典范的贤达,长期埋没在故纸之中不为人知、不为人尊而深感汗颜和不安。翻开史志发黄的纸页,一行行催人泪下的炽热文字,仿佛穿透了久远的历史沧桑,我们仿佛仍然能够看到一个个顽强的清丰人面对强敌的铁骨铮铮、忠肝义胆,仍然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他们愤怒的呼吸和喷溅的热血。

大明忠烈孝臣国姓爷尽忠克孝东都瀛海泣血记

国姓爷郑成功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户藩千里滨,祖籍福建泉州南安郡43都石井村,公元1624年8月27日生,属西洋处女星座,农历7月14日甲子年,午後酉时生,十二生肖相鼠,卒於1662年6月23日,农历5月8日,得年39岁,由於出生时千里滨海边红光照亮、天鸣地动(相传郑成功为大海鲸化身降临),因为长的白白胖胖惹人可爱,深受郑家欢喜颇俱福相,故取乳名福松(闽南语松与相同音,福气建在、松柏永春),待回国更名森(森林似海、国之栋梁),号大木(大造乙木日元生於初秋之令),字明俨(明心俨然、忠孝两全),南明桂王永历帝朱由榔册封为延平郡王,後世尊称为「延平王」。

(名垂不朽代代颂扬)

尽忠─大明崇祯17年3月(公元1644年4月)大西农民起义军(流寇)攻破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於煤山,闯王李自成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顺」,当下北京城内正悄悄进行一场肆无忌惮腥风血雨烧杀掳掠奸*之暴行,大顺王朝终不得民心,此际由多而衮所率领清兵正蠢蠢欲动屯兵於关外,虎视眈眈伺机而动,随後在叛臣洪承畴、叛将吴三桂引领下入关,席卷中原,横扫江南,南京不保。隔年公元1645年福建总兵郑芝龙及其弟镇江总兵郑鸿逵,礼部尚书黄道周,福建巡抚张肯堂等明朝诸臣,於福州拥立唐王隆武帝,时年21岁的郑森由南京国子监太学返闽(金陵易帜)随父晋见隆武帝,皇帝抚其背授言:「朕惜无女可配卿为憾!当勿忘朕,应尽忠孝」。南明唐王朱聿键钦赐予国姓「朱」,更名「成功」,官拜御营中军都督(行礼同驸马爷),次年封「忠孝伯」并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挂招讨大将军之印号召「奉明正朔」担负起「反清复明」之重责大任,据一隅之地终其一生与清人鞑虏周旋对抗,气节矢忠不贰,孝道始终如一,内心所承受压力、创伤、哀痛、悲愤,实非他人所能了解,所率军队除少许亲近倭兵武士外,大多接受父亲郑芝龙旧部泉州子弟兵为骨干,其中多数为海盗出身,加上明朝北方各省败退投靠散兵部队及少数投降山寇、土匪,还有慕名而来海外浪人、并远至南澳、澳门招兵渔夫与及雇用少数白人佣兵与黑人洋枪队等等(义军水师),与其说郑军为一支强而有力战斗部队,亦可说郑军为一支随时面临不稳定因素而瓦解的杂牌军,南明延平王郑成功治军相当严刑峻法、军纪分明,信赏必罚,故能以德服人树立军威。

(恩威并施治兵之道)

对藩主郑成功的看法,从其个性与施琅长期间不合产生过节,施琅态度傲慢跋扈,刚愎自用屡犯上,擅杀成功亲卫曾德後逃逸,导致性情刚烈的郑成功勃然大怒,愤而斩杀其父子俩(埋下恩怨情仇因果)。且因郑成功长久率兵征战军旅戎马倥偬,造成郑成功性格上喜怒无常动辄得咎(处女座讲求完美精细),尔由其母亲田川氏惨遭清兵奸辱自尽,成功闻之,痛不欲生,剥开腹肠洗涤而葬之,迨因长子郑经与四弟乳母陈氏**生子,欺蒙成功大逆不孝,谕令堂兄郑泰返厦门杀董夫人及郑经,但郑泰以「乱命!不可从也」欲搪塞之,仅杀陈氏母子覆命(违命待惩忐忑不安),综观上述几种情境可见知郑成功一生突发性严厉冷酷,令人油然而产生肃杀敬畏的性格,况且郑成功曾拜学南京国子监儒学大师钱谦益门下,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深受儒家思想教育薰陶影响,养成天赋人性,善良仁慈,温和宽恕之道,从复台驱荷之役,堂堂战胜国仍然让战败者荷兰人携家带眷金银珠宝全身而退,安全地离开大员回到巴达维亚城(今印尼雅加达),如此怀著悲天悯人气度,仁慈善良胸襟,宽厚侠义精神,旷古烁今有谁可睥睨,而得到印证之。

(刚柔并济恩怨必报)

南明永历12年5月(公元1658年6月)郑成功第一次统率大军17万(号称)北伐中原遇飓风失败,翌年永历13年4月(公元1659年5月)第二次统率大军20万北伐(联合张煌言部),破瓜州,克芜湖,取镇江,围南京城,清军守将两江总督郎廷佐闻郑军即到,立命城外十里所有百姓尽数撤入城内并将房屋全部烧毁,一面急奏上疏北京清廷增派大军救援,一面采用提督管效忠缓兵之计,遣使假以卑辞向郑成功求情乞降,唬称清朝有法,守城过30日者,城失罪不及妻孥,怜求郑成功宽限一个月後即开城门投降,当下至忠至孝仁厚宽容的郑成功正沉浸在节节胜利的旋涡之中,故而骄兵必纵,纵则败之,心想「自舟山兴师以来,战必胜,攻必克,彼焉敢缓我之兵邪!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今既来降,骤攻之,何足以服其心哉」。同时也不想再牺牲将士们。

(一念之仁一己之施)

金陵战前郑成功在主帅船上望著浩瀚浪涛烟波袅袅的江面,巍巍峨峨屹立不摇的南京城,当下真情流露胸怀壮志,有感抒发喃喃自语的写下一首七言绝句文采,诗云〝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摘自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随即号令全军缟素朝向南京城遥祭明太祖朱元璋皇陵,同时祭拜崇祯、隆武二帝,登时气势磅礴,尽见江淮旌旗遍布有如白雪皑皑一片景象,全军声泪俱下井然有序,顷刻之间江河震撼场面惊天地泣鬼神,延江百姓均为之动容,皆互道匡复明朝江山社稷中兴之象指日可待。

(饮水思源永不忘本)

南京之役本可为大明朝恢复半壁江山,可惜郑成功感於昔日在南京国子监求学时,心寄南京城之怀念与留恋,情系秦淮河畔的景致宜人,回忆往事点点滴滴(思古幽情怀忧丧志),深信儒家以德服人,兴仁义之师,惟「仁者无敌」之王道文化,且个性善良仁慈宽厚,惶恐部属及城内百姓大量伤亡,况且南京有先帝明太祖朱元璋陵园(明孝陵),为防招致兵荒马乱炮火摧毁破坏殆尽,及思量父亲大人在北京遭受清廷要挟生命安危,等等多重顾忌,内心踌躇不前,终至却步,不忍兵戎相见生灵涂炭,暂且避免触犯惊动明太祖先灵为念(忠孝节义德泽涌泉),故始终听不进众帅将劝进,一举拿下南京城,反而中了清两江总督郎廷佐缓兵之计,终致兵败南京城,未能匡复大明半壁江山,天意无奈大势底定。

(不堪回首梦已远逝)

是役也!南明主力战将计有甘辉、张英、林胜、陈魁、万礼、余新、潘庚锺、蓝衍、魏标、林世用、洪复等数十员文武将官战殁阵亡,成功叹曰:是「吾欺敌之过」,即令全军祭文歌功颂德,尔出长江再攻崇明岛不克,出师无功,至此郑成功自知孤臣无力可回天(泣祷自贬感恩戴罪)。10月退守金厦,枕戈待旦,养兵蓄锐,筹谋图计,生聚教训,有朝一日,俟机憼遵父托收回大员。

(闽南语台湾称大员)

克孝─南明永历15年3月(公元1661年4月),郑成功统兵2万5千、大小战船数百艘,由金、厦出发先攻取澎湖,围攻热难遮城(闽南语难与兰同音)长达八个月之久(南京之围殷鉴不远文攻武吓劝降荷兰),终於驱逐占领台湾38年的荷兰人,秉承父志克尽忠孝两全收复大员改为东都明京(天命难违福泽子孙),作为反清复明之根据地,终想一天反攻内地,图复大明江山之志及完成先帝遗愿,偏遇事与愿违,逢闻吕宋(菲律宾)华侨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残害,未能旋即派兵征伐吕宋,拯救华人及郑氏亲族於一时(瀛海泣血蓄势待发),若郑成功生命延长一、二年攻取菲律宾或远征南洋扩大郑氏版图(改写历史创世未来),同年永历帝避难缅甸,但终究逃亡一年後被吴三桂擒捕,递解昆明绞杀(正朔招牌面临将至),此际叛将黄梧,向清廷提出所谓灭郑「平海五策」,实施海禁和迁界造成东都粮运接济困难(粮饷两缺攻守失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骤然将郑成功福建泉州老家祖坟,大肆挖掘破坏,戳屍极尽侮蔑,成功闻耗西向切齿怒骂曰:「黄梧忘恩负义,生者有怨,死者何仇?敢如此结不共戴天之恨!倘来日起兵西进伐取,吾不寸磔汝屍,枉作人间大丈夫!」。

(人神共愤永无宁日)

公元1661年10月3日,清廷以郑氏父子私通共谋,将郑芝龙一家族人11口斩於北京柴市(一代船王枭雄落幕),噩耗传至,成功痛心疾首呼天跪地北向大陆哭泣曰:「汝父当初若听儿劝谏,今也不会惨遭杀身之祸,然不幸中之大幸,仍有孩儿当为您复仇!」。

(全军缟素戴孝祭拜)

公元1662年2月1日,郑成功正式接受荷兰人投降签约(历史性的一刻),收复大员(台湾)後,改为「东都」励精图治,设承天府(台南)置天兴(嘉义)、万年(高雄)两县,承袭明朝官制,订定律法,创立学府,文化传承(饮水思源永不忘本),实施「寓兵於农」屯垦政策自给自足,披荆斩棘,倾巢开拓,致力建设,治理经营,大员百姓为感恩戴德,缅怀纪念郑成功对先民福祉福泽,丰功伟绩,尊称为开台圣王、开山圣王、国圣公、国姓公。谨附郑成功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字里行间透露出郑成功持其父志收回大员克尽忠孝两全无私无愧无遗无憾与其「胸怀大襟」、「为善仁民」、「兼爱非攻」的和平精神。

(含孝九泉光宗耀祖)

公元1662年4月天地造化弄人,当下听闻留在厦门郑经悖礼**与四弟之乳母私通生子,郑经竟伪称乃侍妾所生,蒙骗鼓里,时郑成功仍然不知,心想中年喜获长孙高兴万分,大加赏赐,然而陈氏得宠後更加跋扈,郑经夫人唐氏为明朝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於是显悦知悉便捎信予成功言道:「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闻斥责,反加齎赏,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国」,郑成功阅信後顿时羞愧至极气炸胸堂(晴天霹雳暴跳如雷)!谕令堂兄郑泰执法,但仅杀陈氏母子,公然违令抗命内心惶惶不可终日,然紧接顷闻永历帝蒙难殉国(南明终结),尔甚因福建老家祖坟被挖掘,父亲暨弟辈惨遭杀害,儿子**大逆不道,吕宋华人迭遭涂屠等等,诸祸齐临,事事不顺,积劳成疾,精疲神竭,心力交瘁,忧虑日累,愁眉深锁,忿忿难平,气闷无解,情何以堪,身何以顾,病似加重,几近崩溃,忽忆及父子反目,母亲田川氏辱死,国仇家恨,君亡子逆,众将抗命叛离,郑氏家族内讧,激愤痛哭,愧对列祖列宗。

(天兴万年世代表载)

公元1662年6月23日(农历5月8日)正午郑成功临终前一刻,他仍念念不忘故国河川家园,置瀛台穿着冠带大明朝延平郡王朝服,西向大海远眺瞭望有船来否,内心迟疑徬徨不知所措,双手掩面而泣捧著明太祖的遗训曰:「自国家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七年,进退无据,罪案日增,今屏居遐荒,遽损人事,然本藩与众卿已无君无国矣!大员虽复,尚孤悬海外,国家仍未统一,有何面目见先帝於九泉之下乎(万念俱灰瀛台泣血)罪臣朱成功生当乱世,身受国破家亡之痛,抚今追昔,北望中原十七年已逝矣!国土未复,家仇未报,成功忠孝两亏,将死不瞑目!苍天!苍天!何使孤臣至於此极也?随之悲愤抑郁、哀伤痛哭、猝发心疾、含孝而终,时年仅39岁。

(天人同悲英年早逝)

终其郑成功一生功过,实当之为忠臣孝子,除秉遵父亲郑芝龙生前书信嘱咐遗志收回大员(台湾)之付托,并继承父亲一手建立的海上强权霸业外,且将之发扬光大,移孝至忠,无愧於父亲之培养与期许(足以告慰在天之灵)。自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於煤山(大明灭亡),迄父郑芝龙投清保明最後一支抗清武力,迨母田川氏於泉州安平受辱自尽,成功遭此连番剧变曰:「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万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之局耳」。从此郑成功择在泉州城外南安丰州孔庙焚烧儒服弃文从武,祭拜先师云:「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行其是,谨谢儒衣,祈先师昭鉴」,以孤臣孽子自喻,起义视师誓言反清复明,开启大英雄堪苛戎武多秋多难的一生,除了善待明朝宗室、少君、遗臣外,倚一隅之地与清人鞑虏周旋对抗,矢志不渝,虽未成功,然名垂青史永为後人所敬仰崇拜(前无古人後无来者),并谓之为民族英雄、大明忠臣、一代儒将、旷世豪杰、瀛海骁帅、闽台战神,非孤臣孽子、亦非乱臣贼子、更非奸臣逆子,绝非弄臣佞子,乃忠孝始终两全之「忠臣孝子」。

(千古流芳万年称颂)

开闽台海疆威震东南还我山河

承抗清复明尽忠克孝永传後世

关于贵州余庆陈氏的辈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1 传统辈分制度:传统的辈分制度是以家族为单位,根据辈分的高低,家族成员之间的地位和关系会有所不同。在陈氏家族中,一般按照父亲和祖父的辈分来计算,如父亲的辈分为三,那么儿子的辈分为四,孙子的辈分为五,以此类推。

2 历史沿革:陈氏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家族体系。在清朝康熙年间,陈氏家族被封为“余庆陈氏”,成为了当地的一支有名的大家族。根据家谱记载,陈氏家族有“宗亲”、“支亲”、“从亲”三个层次的辈分。

3 现代辈分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辈分制度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社会地位和职业。陈氏家族的后代,虽然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辈分称谓,但是更多的是以职业和社会地位来评价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综上所述,贵州余庆陈氏的辈分制度既有传统的家族辈分,也有现代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在家族中,辈分高低决定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地位和关系;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一个人的职业和社会地位。

被誉为天下第一家的义门陈氏,人口在3900时被皇帝强制分家

唐代中期,有一位官宦人家,名叫陈伯瑄,因江南西道南康县有一位署官食禄的马聪与他友善。

在造访马府时,两人结伴游览了庐山,后遂迷恋庐山气势磅礴,风景优美,于是带着其子陈旺举家迁徙到此处,于开元十九年(731)建庄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今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伯瑄遂成为浔阳陈氏的开山之祖。而其子陈旺因在此处做官,便就此在此处扎根。

这看起来就和一般的家族迁徙没什么两样,平平无奇。但是,这个陈氏家族秉持着儒家“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勤俭耕读作为传家信念,居然就做到了三百年不分家。这里所说的不分家不是一般的一家人住在一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行聚族合炊,一同劳作,财产共有。

耕地:全家成年劳动力一起出门,吃饭:等所有人到齐了,才开始吃饭,少一个人没回来,所有人都不动筷子。不仅仅是人这样讲究孝义,连这家样的狗都是,数百只狗在同一个槽中吃饭。所以又有“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说法。这在中国的家族史上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从到唐朝中和四年已经是数代同居一百五十多年,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此后义门陈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天下。

南唐保大后十年间(947-957),义门老幼人口增长至700余口。而到了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人口增加到1470余口,短短五十余年时间里,人口增加了一倍。

而且,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宋仁宗诏封陈旺、陈机、陈感、陈蓝、陈青为晋国公、燕国公、许国公、吴国公、齐国公。并将《陈氏家法》收入国史馆,且赐王公大臣各一本,使知孝义之风。到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陈氏已达到3900余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家庭。因此,义门陈氏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家”。

家族内,实行维持最低消费的供给制度,经济均等,财富共有,严禁财产私有。所有人的衣食住行均有家族提供,甚至结婚、生子这种事情也是由家族一手操办。这种经济管理制度,有没有很熟悉?对,就是最早的公有制度。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最早体。相当于一个乌托邦式的公社制度。

义门陈氏还创办了两级学校,供自家的子弟进行读书深造,初级的叫书屋(相当于小学和初中),高级的叫东佳书院(相当于高中和大学)。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私办大学。后来,也陆陆续续也开始接受外来子弟进行读书教育。

唐宋时期,从东佳书院培育出了18位朝官(其中有3人担任过宰相),29个地方官,55位进士,陈氏“八英九才子”、“同榜三进士”更是传为美谈。而且,书院重视人伦教化,通过对家族子弟宗法伦理意识的培养,形成了“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门之内,肃如公门”的良好家风,使义门陈氏成为古代封建家族的典范。

像这样几千人团结在一起大家族,统治者也会感觉到危机,文彦博、包拯等大臣建议分家居住,宋仁宗采纳了这一建议,以陈氏孝义太盛,散至各地作忠孝典范,教化民风为由,于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七月派人监管分家。

于是,义门陈氏在钦差的主持下,开始了分家。他们迁往居住的田多达290余处,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安徽、海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福建、湖南、广东、上海、天津等16个省、市均有陈姓的足迹。因为这些陈姓都从江州义门迁出,因而各家门口都挂起“义门”灯笼,有的地方,这种灯笼直到20世纪50年代都还挂着。

目前全世界的陈姓人口中,大约80%源自义门陈氏。因此各地又有“天下陈氏出江州”之说。

据说,元末起义军领袖陈友谅,中国***的著名人物陈独秀、陈云、陈毅、陈赓,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陈果夫、国民党将领陈诚,都是江州义门陈氏迁徙到各地支派的后代。

作为陈氏的后代,我深深为家族曾经能有这样的荣耀而感到自豪。

义门陈氏的故事,不断地激励着后代子孙,不忘初心,孝义当先。在义门陈村,可以看到很多人家里,都悬挂着“家严三尺法,官省五条刑”的对联。这是义门陈第一代祖先陈旺以身施教,对后世子孙提出的最基本的一条家规。时刻不能忘。

陈雁南,湖北黄梅人,放弃优越的教育工作,历时十年之久,花掉全部的积蓄,只身跑遍全国二十九个省市,风雨无阻,日夜奔波,终于编成一部150万字的《江州义门陈文献集》,为今世研究义门文化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

有人笑他傻,说只不过一个姓氏而已,为什么要这么归根究底的去做。他只说了三个字''我姓陈''。

有对联为证: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

姓陈的名人,莆田这个小村子

姓陈的名人莆田自古有文献名邦之美誉,出了很多文化名村名人,其中位于荔城区绿心的东阳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明初建村距今有600多nián历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