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戊午年间是哪一年,明朝历代帝王关系图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4浏览:2收藏

明万历戊午年间是哪一年,明朝历代帝王关系图,第1张

明万历戊午年间是哪一年

如果说还有一座山,值得我一来再来的话,我想一定是黄山了。每次黄山行走,都会因为季节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感悟,黄山是一座一年四季过来都有绝美风景,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又是完全不同模样的神奇山峰,就连明朝的大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都曾两次游黄山,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句话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很多人都把黄山作为自己一生必来的地方,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时更名为黄山,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东起黄狮 ,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包括200多个大小景点。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之一奇山”之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对黄山更好的评价。

很多人知道长城有个好汉坡,岂不知道在黄山的半山腰也有一个好汉坡,因为山势险峻,台阶颇多而得名,一段好汉坡,要休息好几次才可以爬上来。

黄山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项世界级桂冠的景区。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现在冬雪则成为了黄山第五绝。云雾中游黄山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黄山上的石头千姿百态,各有风情,神奇秀丽的黄山胜景,是地球内外引力长期持续作用的结果。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黄山历经沧桑,逐渐演变成危岩峭壁、怪石林立的奇特地貌。黄山是一座著名的花岗岩名山,人们也用无尽的想象力,给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石头赋予了更有创造力的名字,比较有名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等。这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一块石头有了不同的名字,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

这小小的石头桥,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幸福桥,据当地人介绍,走一走幸福桥,一生平安幸福,吓得我赶紧上去走了一下。

山道转折处,都有路牌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该往哪个方向走。散文中,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袁牧的《游黄山记》,叶圣陶的《黄山三天》,丰子恺的《上天都》等都体现了黄山的绝美秀丽的风姿。

这就是传说中天高云淡一品黄山的拍摄地,当年的摄影师为了短短几十秒的视频,连续在黄山上拍摄了二十多天,黄山风景管理处感动摄影师的执着,特意改变原有的规则,只要有省级以上摄影师证件的,来黄山都可以免票。

徐霞客,江苏江阴人。他以毕生的精力,考察祖国山川,历五岳,涉云贵,出入边疆,只身历险,长途跋涉,写成篇幅宏大、体裁新颖的《徐霞客游记》,当年他为什么要两次来黄山呢?徐霞客之一次游黄山为明万丙辰年(公元1616)二月初六,徐霞客直上前山,游慈光寺。途中观望莲花,云门诸峰。当晚至北海,宿狮子庵。逗留三日,但由于天候雨雪,未能尽性,也未观赏文殊院等名胜。 明万历戊午年(公元1618年)九月初,徐霞客再次来黄山。徐霞客时年32岁,已历游名山大川十年有余,虽然见多识广,仍然眷念黄山诸胜。故地重游,直至文殊院,徐霞客第二次游黄山,逗留五日,得以补偿夙愿,写下了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诗句。

我眼中的黄山,总有云雾缭绕宛若仙境的美,若他日再来,愿观日出,追云海,揽尽黄山清隽。

旅行小TIPS

1 黄山更佳旅行季节,3-5月,9-10月,但若追寻云海、冬雪、雾凇、冰挂,11–2月是更佳选择。

2 黄山时晴时雨,雨衣一定要随身携带,山上风大,更好不要带雨伞。

3 赏雪的地方很多,但主要当以北海、西海、玉屏楼、云谷和温泉这五大景区为佳。玉屏楼开门即可看到披雪挂冰的迎客松。

4 冬季雨雪多,宜穿旅游鞋,同时别忘了带手杖与手套。遇到下雨,可以带上防雨的鞋套。

3 下了黄山,可以拼车去宏村,20元一位。

简介雁行江湖,旅行摄影师,本文和文字所有权归 所有,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请与 。

(微信:317585025 微信 :J3175850525 微博:雁行江湖de歌)

以上就是与明万历戊午年间是哪一年相关内容,是关于黄山的分享。看完明朝历代帝王关系图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2、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3、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4、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5、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六月二十一日葬于明十三陵之景陵。

6、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7、明景帝朱祁钰(1428-1457)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庙号代宗,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8、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庙号宪宗,谥曰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茂陵。

9、明孝宗朱佑樘(1470-1505)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泰陵。

10、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庙号“武宗”,死后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11、明世宗朱厚璁(1507-1566)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之永陵。

12、明穆宗朱载垕(1537-1572)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庙号穆宗,后被谥为庄皇帝,葬于北京昌平昭陵。

13、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14、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庆陵。

15、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庙号熹宗,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

16、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庙号怀宗,后改思宗、毅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明代皇帝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

  3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

  6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7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1449年-1457年在位

  8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1464年-1487年在位

  9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1487年-1505年在位

  10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

  11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21年-1567年在位

  12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

  13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27年-1620年在位

  14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

  15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16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

  唐朝历代皇帝及年号表

  1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2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3 唐 代 皇 帝。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第 九 子。 字 为 善。 贞 观 五 年 (631) 封 晋 王。 十 七年 立 为 太 子。 二 十 三 年 即 位。

  4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6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7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8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

  9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

  10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岁。

  11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

  12唐宪宗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

  13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

  16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则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

  17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

  中宗

  (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年,

  (以及705年-710年) 嗣圣 684年

  睿宗

  (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年,

  (以及710年-712年) 文明 684年

  则天顺圣皇后 武曌 684年-705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载初 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大圣皇帝 武曌 684年-705年 天授 690年-692年

  如意 692年

  长寿 692年-694年

  延载 694年

  证圣 695年

  天册万岁 695年-696年

  万岁登封 696年

  万岁通天 696年-697年

  神功 697年

  圣历 698年-700年

  久视 700年

  大足 701年

  长安 701年-704年

  唐朝复辟

  中宗(重祚)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见684年,)

  705年-710年 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少帝 李重茂 710年 唐隆 710年

  睿宗(重祚)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见684年,)

  710年-712年 景云 710年-711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756年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年-762年 至德 756年-758年

  干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年-779年 宝应 762年-763年

  广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历 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80年-805年 建中 780年-783年

  兴元 784年

  贞元 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年 永贞 805年

  宪宗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李纯 806年-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年-824年 长庆 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年-826年 宝历 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年-840年 宝历 826年

  大和 827年-835年

  开成 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年-846年 会昌 841年-846年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846年-859年 大中 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年-873年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年-888年 咸通 873年-874年

  干符 874年-879年

  广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宋朝皇帝

  北宋(960年—1127年)共167年

  宋太祖 赵匡胤(960年—976年)在位17年

  宋太宗 赵匡义(976年—997年)在位22年

  宋真宗 赵恒(997年—1022年)在位25年

  宋仁宗 赵祯(1022年—1063年)在位41年

  宋英宗 赵曙(1063年—1067年)在位5年

  宋神宗 赵顼(1067年—1085年)在位19年

  宋哲宗 赵煦(1085年—1100年)在位15年

  宋徽宗 赵佶(1100年—1125年)在位26年

  宋钦宗 赵桓(1125年—1127年)在位1年

  南宋(1127年—1279年)共152年

  宋高宗 赵构(1127年—1162年)在位36年

  宋孝宗 赵昚(1162年—1189年)在位27年

  宋光宗 赵敦(1189年—1194年)在位6年

  宋宁宗 赵扩(1194年—1224年)在位31年

  宋理宗 赵昀(1224年—1264年)在位40年

  宋度宗 赵禥(1264年—1274年)在位11年

  宋恭帝 赵隰(1274年—1276年)在位2年

  宋端宗 赵是 (1276年—1278年) 在位2年

  宋幼主 赵昺 (1278年—1279年) 在位1年

  清朝历代皇帝

  太祖(努尔哈赤) 天命元年——天命十年 1616——1626

  太宗(皇太极) 天聪元年——天聪十年 1627——1636

  崇德元年——崇德八年 1636——1643

  世祖(福临) 顺治元年——顺治十八年 1644——1661

  圣祖(玄烨) 康熙元年——康熙六十一年 1662——1722

  世宗(胤祯) 雍正元年——雍正十三年 1723——1735

  高宗(弘历) 乾隆元年——乾隆六十年 1736——1796

  仁宗(顒琰) 嘉庆元年——嘉庆二十四年 1797——1820

  宣宗(旻宁) 道光元年——道光三十年 1821——1850

  文宗(奕詝) 咸丰元年——咸丰十一年 1851——1861

  穆宗(载淳) 同治元年——同治十三年 1862——1874

  德宗(载湉) 光绪元年——三十四年 1875——1908

  (溥仪) 宣统元年——宣统三年 1909——1911

明朝共有16位皇帝,年份及年号如下:

一、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 洪武,在位31年(1368年——1398年) 。

二、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 建文,在位4年(1399年——1402年)。

三、明成祖 朱棣,年号 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在位22年(1403年——1424年) 。

四、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 洪熙,在位1年(1424年——1425年)。

五、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 宣德,在位10年(1426年——1435年)。

六、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 正统/天顺,在位14年,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

七、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 景泰,在位7年(1450年——1457年) 。

八、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 成化,在位23年(1465年——1487年)。

九、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 弘治,在位18年(1488年——1505年)。

十、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 正德,在位16年(1506年——1521年) 。

十一、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 嘉靖,在位16年(1522年——1566年)。

十二、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 隆庆,在位6年(1567年——1572年)。

十三、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 万历,在位47年(1573年——1620年)。

十四、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 泰昌,在位1年(1620年)。

十五、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 天启,在位7年(1621年——1627年) 。

十六、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 崇祯,在位17年(1628年——1644年) 。

扩展资料: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

你好,楼主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  

3、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  

6、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7、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1449年-1457年在位。  

8、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1464年-1487年在位。  

9、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1487年-1505年在位。  

10、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  

11、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21年-1567年在位。  

12、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  

13、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27年-1620年在位。  

14、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  

15、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16、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

望楼主采纳,谢谢!

明万历戊午年间是哪一年,明朝历代帝王关系图

明万历戊午年间是哪一年 如果说还有一座山,值得我一来再来的话,我想一定是黄山了。每次黄山行走,都会因为季节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