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4浏览:2收藏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第1张

现代流行着一种说法: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汉人祖先的源头,很多地区的老百姓都是从那里迁出来的。

因此,如果要落叶归根,就必须魂归大槐树。那么,这种说法有依据吗?山西洪洞,大槐树到底流出来多少个姓氏?

事实上,这种说法没有历史依据可言,纯属一种文学性的想象。

自古以来,大槐树的对外移民都是非常少的,不足以承担起作为汉族祖先的地位。

古代的移民是很困难的,成本很高。一般而言,大规模的移民潮会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况:

1、朝廷崩溃,老百姓必须逃难;

2、朝廷迁徙某地的老百姓,到另外一个地区垦殖。

大槐树的移民就属于第二种,这一地区的大规模移民发生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大槐树的598户人家,迁徙到河南的开封、彰德。

尽管在朱元璋以后,明朝还迁出了几次大槐树的老百姓,但人口数量都不多。

根据目前的人口统计,河南省有人口9559万。大家可以动脑子想想,那么点迁出的人口,怎么可能在短短几百年间,发展到近亿的数量级?

由此可见,所谓汉族为大槐树移民一说,在逻辑上和科学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大槐树的移民规模,还不可能对其他地区的人口遗传基因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事实上,这种想法与其说是事实,倒不如说是一种对不知道来历的祖先的想象。

现今很多家族的家谱,其实都是编写于清朝初年。

清初历经战乱,很多人流离失所,到新的地方居住,繁衍子孙,总要给自己找个来处。

由于大槐树的移民是明朝曾经宣传过的,所以这些不清楚祖先来历的人,就把自己的祖先归附到了大槐树。

请大家谨记:家谱不能反映真实的历史,因为家谱也是人写的啊,并不是什么客观的东西。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出姓氏有: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蒋、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

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庞、樊、殷、施、陶、洪、翟、安、颜、倪、严、牛、温、芦、季、俞、章、鲁、葛、韦等等。

注意:

在史料记载中,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这五十余年间,山西省洪洞县就一共组织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这八次的移民活动规模之大涉及18个省,500个县市,812个姓氏。下图是有族谱记录的100个主要姓氏。

中原地区由于连年的天灾人祸,比如说水灾、旱灾、蝗灾和各种规模的战争冲突,让原本繁华的中原,变成了片片杳无人烟的荒地,使得百姓的生存都成困难,民不聊生,所以中原的百姓急需一个能属于自己安生立命之地。

历史上的山西,由于地形等因素,处于较少受到战争波及的地带,成功地吸引了中原百姓大批地迁入山西,也因此,山西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人口流入大省。

到了明初,当江山渐趋安定,统治者抱着平衡各地区和发展中原地区的想法,采纳了有关官员移民的上奏。那么,作为人口大省的山西,自然是首屈一指的人口流出地。

按照统治者的意图,移民活动能开疆拓土,促进各个地区的平衡发展,促进全面的繁荣和稳定局面。但是,对于即将离开自己家乡土地的村民,尤其是受中国几千年浓厚的落叶归根思想影响的中国人而言,必须承受特别的痛苦代价,因此才有了后来的寻根祭祖活动的开展。

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明细,山西洪同,厉史尤长,炎黄子孙万代荣昌尧都平阳虞由英皇,羊解士师,禹夏商汤,周朝文武,攻成姜尚巫霸亓熊,林栗好强,燕韩赵魏。

齐楚秦庞,相茹纪信汉高刘邦,晋隋唐宋,辽金祁连,蒙时末年,战斗弋常肖葛钤励,颉俎贝浦。

古代移民原因

因为山西地区并未遭到自然灾害和兵灾荼毒,反而是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而且当时逃荒的人们大多数都逃亡山西地区,这也造成了中原地区没有人烟,山西却是人满为患。

因此朱元璋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决定从将山西的人口大量迁出,填补其他省份的人口空白,并且缓解山西的人口压力,这也就有了这次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

那么为什么叫做大槐树移民呢,这是因为当时官府办理移民手续的地点,就设立在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而且此地交通极其便利,自唐宋以来就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地。

到如今也许很多人都会说一个奇怪的词语,上厕所说成“解手”,而且很多人的小脚拇指甲的中间有一个裂缝,看起来就像两瓣一样,其实这与移民也有一些渊源。

当时的移民让老百姓都离开熟悉的环境,前往万里之外的异地,很多人肯定是都不愿意去的。那怎么办呢。官府就下令不愿意走的都去大槐树登记一下,愿意走的留在家里等消息。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刘氏家谱如下:

1 100 世刘备(玄德);

2 101世刘 永(公寿);

3 102世刘晨(耀辉);

4 103世刘乾清(玉静);

5 104世刘文琥(文虎);

6 105世刘麟( 麒 );

7 106世刘振河;

8 107世刘习文( 雅 );

9 108世刘棣鉴(瑾升);

10 109世刘淳震(继明);

11 110世刘坤仁(若宰);

12 111世刘丹(子圭);

13 112世刘暔延明);

14 113世刘珍偦(刘珍);

15 114世刘於政(楚云);

16 115世刘虬(友圭);

17 116世刘之遴(时俊);

18 117世刘桢(汉鼎);

19 118世刘子翼(福庆);

20 119世刘可寿(东山);

21 120世刘尚文(世珍);

22 121世刘学洢(贤);

23 122世刘洪(处智);

24 123世刘曙道(伯昂);

25 124世刘宗翼(存者);

26 125世刘岖衡(刘贿)。

需要注意的是,家谱的完善和更新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如果有需要,建议直接联系相关家族或宗亲会以获取最新的家谱信息。

山西洪洞大槐树家谱刘姓家谱:100 世刘备(玄德);101世刘 永(公寿);102世刘晨(耀辉);103世刘乾清(玉静);104世刘文琥(文虎);105世刘麟( 麒 );106世刘振河107世刘习文( 雅 );108世刘棣鉴(瑾升);109世刘淳震(继明);

110世刘坤仁(若宰);111世刘丹(子圭);112世刘_(延明);113世刘珍_(刘珍);114世刘於政(楚云);115世刘虬(友圭);116世刘之遴(时俊);117世刘桢(汉鼎);118世刘子翼(福庆);119世刘可寿(东山);120世刘尚文(世珍);121世刘学_(贤);122世刘洪(处智);123世刘曙道(伯昂);124世刘宗翼(存者);125世刘岖衡(刘贿);

扩展资料:

我始祖于元末明初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居邹平县大刘家庄,一世刘海,二世刘得山,三世长子刘子仲,定居邹平,次子刘子焉即为我小张始祖,公元1370年前来治理淄水,公元1405年定居小张。

小张刘氏祖先自定居小张后共续谱5次: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公元1963年,公元1993年,公元2013年。

通过几次续谱,仍有部分始祖后人无法取得联系,现公布如下:子焉祖两侄子:刘从文(二世),长子刘思禄,次子刘财惠(三世);刘从礼(二世),长子刘景时,次子刘养体(三世)。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是一首流传在华北地区、淮河流域很多地方的民间歌谣,一般唱完这首歌谣,还要脱袜默默地审视一下小脚趾。

位于山西省洪洞县的大槐树是一个有名的寻根之地,自在1991年4月洪洞县政府举办了首次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起,每年都有大型寻根祭祖活动,规模之大。根据《洪洞县志》和《大槐树志》上的记录,山西的人口在当时是比较密集的,当时的统治阶级就准备移民来改变这种人口分布不均的局面。而这些需要移民的地区如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在明朝曾经历过先后几次的战争,导致当地无辜百姓像韭菜一样,刚安定下来,就被战乱影响,伤的伤亡的亡,逃走的逃走,人口流动很大。从明朝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到五十多年里,朝廷总共组织了七次官方的向外移民政策。这七次移民涉及的省份多达18个省份,大概500多个县,可以说已经是遍布全国各地了。但是,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都去了山东、河北、河南、安徽。这就意味着——很多人自己祖先来自大槐树。那么,当年山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姓氏呢?

从大槐树流传出来的姓氏,大槐树祭祖堂统计为1230个姓氏,黄泽岭统计了其中一至十号供橱迁民姓氏,共计812个姓氏(《迁民姓氏寻源》),详述了其姓氏来源以及迁徙方向。根据统计,时至今日,去山西大槐树寻根祭祖的姓氏已经超过了450个之多,而每年还会有不同的姓氏过去寻根。其中,李、王、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等姓氏人数颇多,被列为重要姓氏推荐。

洪洞移民虽然大多数都没能回归故乡,但是他们却牢牢记住了共同的故乡大槐树,并且将大槐树的故事传给了后世。自明初移民以降,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十八个省,五百县,有的还远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现代流行着一种说法: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汉人祖先的源头,很多地区的老百姓都是从那里迁出来的。因此,如果要落叶归根,就必须魂归大槐树。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