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雁行皆向北 山头孤鹤自南飞 什么意思
意思是淮河上的大雁都向着北边飞,唯有山头的一直孤独的鹤独自向南方飞去。
出自:宋代苏轼的《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原文:
楚乡春冷早梅天,柳色波光已斗妍。
淮上雁行皆北向,可无消息到侬边。
译文:
楚乡这里春天异常的寒冷,梅花现在还在盛开,河边的柳树摇曳着柳枝在争相斗艳。淮河上的大雁开始向北方飞去,可是仍然没有家乡的消息到我这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乌台诗案不仅是对苏轼沉重的打击,同时也给家人和朋友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御史一边押解苏轼往京城赶,一边遣人到苏轼家中搜集“证据”。在《黄州上文潞公书》中苏轼说道:“轼始就逮赴狱,有一子稍长,徒步相随。
其余守舍,皆妇女幼稚。御史符下,就家取文书,州郡望风,遣吏发卒,围船搜取,老幼几怖死。”因为作诗文弄得全家惊慌恐怖,于是妻子王氏一边埋怨,一边将其书稿焚烧殆尽。对家庭的伤害可见一斑。
自苏轼下狱,新旧两派,朝野上下极力营救,甚至连湖杭两地百姓也为之作解厄道场数月,祈祷他早日出狱。元丰二年十二月,御史台作出终审判决,除对苏轼进行处置外,还分别对与苏轼有诗文往来之人包括张方平、司马光、李清臣等在内的众多朝野大臣处以罚铜的惩罚,可谓株连甚众。
此外,受株连而被贬官的有三人,一个是驸马王诜,因“泄密”而被削两官,以致王诜自公主死后再无出头之日;二是苏辙,被贬为当时士大夫皆认为有辱尊严的监酒税务,贬往筠州;三是王巩,遭受的处罚比苏轼本人还要严重,被贬宾州,即岭南,蛮荒偏远充满瘴疠之地,而且也是监酒税务。
“株连”如此,可谓甚重。对亲友的株连,苏轼怀有深刻的内疚感。同时,自下狱以后,亲朋多与之离散甚至交绝,对视朋友为家人的苏轼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再加之家人的劝诫,他不得不变得谨慎小心起来。
苏轼向来不注意节约,他在《与章子厚参政书》中说“ 轼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随手辄尽。”在给秦观的信中他也这样说道“初到黄州,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
到黄州后,苏轼不得不精打细算过日子,乃至于身体力行,躬耕东坡,补贴家用,生活状况正如他自己所说“先生年来贫到骨,向人乞米何曾得”、“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宜死矣”。谪黄期间,在朋友远离,生活困顿,行为受限与环境恶劣的处境下,使苏轼不得不对自己的处事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
这首五言绝句的作者“七岁女子”,姓名及生卒年不详,《全唐诗
》载称:“女子南海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可
见她是初唐武则天时代的一位神童。
“别路”“离亭”对举,点明送别的地点。古代驿路上每隔五里、
十里设有亭舍,以供行人歇息,送别的人也常在这里饯行。“云初起”
点明送别的时间。除了雨天,“云初起”的时间一般在早晨和黄昏,这
里当指黄昏。“叶正飞”点明送别的时令————秋天。景语皆情语,
这里以“云初起”衬托其兄起身上路,以“叶正飞”暗示别情的无奈和
心绪的失落。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选取的是与送别时的心情互为表里
的颇具象征性的事物,读来令人平添几分伤感。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这两句诗可意译为:“(我)所感
叹的是人与大雁不同,人不能象大雁一样一起回归,”只好在这里分手
。这两句是以雁作比,直接抒情。雁是候鸟,秋天成群结队往南方飞去
。以雁入诗,既切秋景,又恰到好处地抒写了离情。《礼·王制》:“
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足俞。”“兄之齿雁行”,言兄弟
出行,弟在兄后,后以“雁行”借代兄弟,所谓“雁行有序”。看来,
此诗中的“雁”并非泛泛的景物,而是小作者匠心独运,以寓“送兄”
之意。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古代交通不便,
且难免遭遇剪径之徒,因此出门就成了令人挂怀的大事, 旅行役诗词
也就成了古代诗歌的一大门类。但象《送兄》诗这样,字数如此省俭,
语言明白如话,意境清新高妙,却不多见;何况出自七岁女子之口,且
在朝堂上脱口而出,岂不令人叫绝!
诗无达诂,但能引起联想。此日解读此诗,我就联想到台湾何日回
归。这也是文学作品多义性的一种体现。
第72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宋江等像乡巴佬上东京搞金钱攻势公关。在李师师坐台的地方,“尽诉胸中郁绪,呈上花魁尊听”以至于李师师向道君皇帝唱这首词时,被皇帝赞道:“不料剧贼之词其工若此!有才若此,为何上山为盗?” ,“借得山东烟水寨”,是义盗的举重若轻;“来买凤城春色”,是富嫖的潇洒随意。“翠袖”以下是对名妓的吹捧,但也以此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雅嫖。“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是字谜,也是借代,“醉乡头白”是范进求官式的急切。“酒行数巡,宋江口滑,揎拳裸袖,点点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来”,寥寥几句,宋江的土气愚忠,柴进的乖巧帮闲,李逵的鲁莽直率,李师师的职业风趣等等都跃然纸上。
文丨郑强
盖闻慎终追远,圣人所重;循枝溯源,凡夫亦为。故《礼》叙人道亲亲之教,《书》倡九族既睦之言。爰自书契以来,国有信史,族有家乘,百代千世,绵延不绝。降至唐宋,谱牒之学大兴,至有专门名家者,俨然显学矣。自兹而后,士庶泯,衣冠衰,谱系之学渐亡矣。然尝言之,追根溯源,谱牒之续不可废也。盖谱系之作,所以明昭穆伦次,序长幼尊卑;上以继先贤之懿行美德,下以启后昆之典型垂范,内以凝族众于疏离,外以示熙和于乡邦,敦亲睦族,功莫大焉。
惟我始祖 仲友公世居高密里仙庄,固康成公之苗裔也。明初 始祖随母氏负罟至于新城,遂世代居焉。吾房自十一世祖始迁徙至马尚。念我 始祖披荆斩棘,创基业于筚路蓝缕之间;栉风沐雨,奠家园于风雨飘摇之际,历经五百余年,枝繁叶茂,椒蕃日众,已然大族也。吾郑氏之有谱牒始于族高祖 独复公,艰难草创于万历丁酉之际,不啻大辂之椎轮,繁曲之先声。后经历代先祖递加修补,踵事增华,吾族之雁行次序,粲然明矣,然皆为写本,至民国三十一年重修时,始付梓人,迄今逾一甲子矣。
方今经济发展,物质昌明,然风俗渐近浇薄,人心日离淳厚,迁徙辽远,负笈他乡何止万里;辗转频仍,落籍异地岂惟数人。至有一族之中、五服之内,谋面不识,混同于路人,良有以也;长幼失序,犯祖宗之名讳,诚可叹哉!族内有识之士鉴于此,痛心疾首,登高而呼重修世谱,众人咸响应之。小子有幸侧身其中,身历其事,展卷恭睹吾 先祖迭代累修之世谱,焕然、粲然、明然、昭然矣!识祖先创业之艰难,体先人懿行之是鉴。水源木本之思,尊祖敬宗之意,油然而生焉。《中庸》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故而不揣浅陋,附骥赘言,俾后来者深体此意。万叶千枝,俱是一根所系;百丁千口,同为一身之后。江河浑灏,溯源星宿则一焉;百世不祧,祭祀木主则同矣。
赞曰:
二十二世孙 郑强谨识
峕
强圉大渊献乙巳月 丁巳日 糓旦
名行:应该是讳行,起名用字,例如讳行字是柳,起名要求就是柳x;字行:取字用字,如字行是川,取字要求就是川x;齿行:家族排行,例如齿行是市,市一 就是同辈中排行第一。
结合起来就是:名柳x,字川x,行市一。
一般修谱只有讳行和齿行,讳行、字行、齿行三者具备的不多。所以很多时候讳行和字行是同义的,也就是辈分排行。
淮上雁行皆向北 山头孤鹤自南飞 什么意思
本文2023-09-22 13:14:0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1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