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朝朱棣皇帝的孙子朱瞻基的名字不带《金木水火土》?
明太祖对于子孙后代的取名可谓煞费苦心,首先他给自己的二十三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各自订了一份二十字的辈分,对于没读过书的朱元璋来说确实是很厉害;其次规定按照偏旁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规律循环取名,朱元璋想子孙后代万世相生,真是良苦用心呀;于是朱元璋后代的取名规则就是“朱+字辈+带五行相生规律偏旁的字循环取名”。
朱元璋没想到皇位被四子朱棣所夺,太子家的辈分只用到第二代,所以本文为大家主要讲的也就是朱棣一系的取名了。
燕王家的字辈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题主所问的朱瞻基就是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明宣宗和其父明仁宗朱高炽开创了堪比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
明宣宗朱瞻基的名字首先符合“瞻”字辈,“基”为“其+土”,亦符合到朱瞻基这辈的“土”字五行。所以朱瞻基之名再符合不过朱元璋所定下的祖制。
如果真的从字形来看,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明武宗朱厚照的名字似乎不符合“火”字的五行,甚至还有人认为明武宗的名字应该是朱厚燳。
其实是现在简繁汉字的差别,在古文字当中,“煦”和“照”下面的四个点代表的就是“火”,即使是在现代的汉语当中,“灬”这个部首也读作火。所以他们二位也完全是符合朱元璋定下的取名规则。
朱元璋的后代繁衍能力极强,以至于都没有那么多带五行偏旁的字用了,于是他们家发挥了极大的创造力——造字,比如比如朱慎镭、朱同铬、朱在钠、朱恩钾等。
到了清末徐寿翻译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由于找不到合理的用字,于是老朱家的儿孙名字给出了巨大的灵感。
明朝皇帝世系大致上比较平稳,波折出现在三处:
第一,众所周知,太祖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以藩王入主帝位,藩王以武力反抗中央还取得胜利的,在五代十国之后属于首例,也仅此一例。 从此大明皇位世系,由“太子家”转到“燕王家”,是 明朝 历史 上第一次以小宗代替大宗 。
第二次,明武宗无子嗣,大臣选中其堂弟世宗继位,世宗为了给自己亲父兴献王争取“皇帝”的名分,与大臣发生“大礼议”之争,最终获得胜利。这是 明朝第二次以小宗代替大宗 。
第三次其实比较牵强,发生在崇祯煤山自缢、明朝灭亡后的南明小朝廷。其实, 南明无法复制南宋半壁割据,根本原因在于明朝宗室众多,为了皇位自相残杀 ,才让满清钻了空子。而南宋在“靖康之难”后,太宗一脉几乎被一网打尽,仅剩康王赵构一棵独苗,拥有继位的“正统性”,这样有利于凝聚力量,一致对外。
明朝皇帝世系的最大特征就是—— 辈分名字规整分明 。太祖朱元璋是一个精力旺盛,兼有“强迫症”的皇帝,他在位时就“规划”好了大明朝之后几百年的政治走向。表现在皇位继承上,就是为子孙定好辈分、姓名,比如,在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中规定,“太子家”辈分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燕王家”是“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 ……”,直到第20辈。
而取名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则,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此循环往复,而且取名多用生僻字,以方便避讳。因此,网上有段子说,我们能够从明朝皇帝和宗室的名字中找到一张元素周期表。
明朝皇帝世系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皇帝普遍寿命不长。仅有太祖70岁,仅有成祖60岁,其余大多都在30-40岁之间。其中两个在位超过40年的皇帝(世宗、神宗)也未超过60岁。
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规定皇帝“不改元”,即正常情况下不改年号,因此明清两代皇帝可以用年号来称呼,故表中注明了皇帝年号。
其实明朝往往能散发出一种神秘感,总觉得这个朝代经历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其实如果你仔细研究明朝16位皇帝的名字,也能从中发现一件非常神器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名字都和五行有关。明朝总共经历了将近300年的时间,总共有16位皇帝。这些皇帝当中有明君也有昏君,更有当了皇帝从不上朝的奇葩,导致明朝一度陷入宦官从政的状态。那在名字里加入五行到底有何用意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它的统治一共维持了276年,在这276年中它共换了16位掌权者。
元朝后期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战争频繁。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经历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三个强盛时期。在这个时期明朝的国力经济迅速恢复,元朝压制汉人,汉族官僚在明朝崛起发展,有利于国家民族的长久发展。明朝初期政治清明政局稳定国力强盛,但是明朝君主大多平庸,所以明朝到了中期便由盛转衰。但也不是说明朝的君主都是糊涂的,朱元璋以及他的儿子朱棣就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多正确的决定。弘治中兴,万历中兴时期明朝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国力地位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明朝晚期国力衰弱,各地起义肆起民不聊生,最终以崇祯皇帝自缢殉国而宣告结束。
明朝飘摇的统治最终瓦解,可以说明朝这是整个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缩影。比如唐朝,同样都是先经历盛世然后渐渐走向了下坡。最后分裂又被统一。这种情形一次次在历史的舞台上重现又谢幕,曲曲折折的前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明朝总共16位皇帝,政权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是远远不能和其想比的,但与同样作为封建王朝的唐宋清算是中规中矩不多不少,没有打破中国封建王朝存活300年的魔咒。不能说崇祯皇帝昏庸,只能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明朝末年漏洞太多已经到了无法转圜的地步了。
明朝皇帝都有一个其他王朝皇帝没有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名字都一个共同之处,明朝第二代皇帝朱允炆,他在历史上是一个迷。纵观其之后的皇帝名讳,仔细观察后各提出一个字,炆、棣、炽、基、镇、钰、深、樘、钧、洛、校、检。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用五行做了其中一字的偏旁。这是巧合吗显然不是。朱元璋的庶出子孙们有的可能连名字都没有,堂堂的皇亲国戚居然没有名字,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但是朱元璋继位后的一脉,名字大多都带着五行,虽然朱元璋自己的名字中并不带着五行,但是他却定下了这个规定,这又是为什么呢
身为皇帝子孙后代众多,但是带有五行偏旁的汉字是有限的。所以朱元璋后来的子孙后代经常在起名字上犯了愁,无可奈何只能自己造字,导致现在史书上的名字现代人大多不认识。在这些贵族们去世之后这个字自然也就没有提及就荒废了。皇族名讳也自然不能被寻常百姓随意任用。久而久之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曾经在寺庙待过一段时间,身边有一个易经大师刘伯温辅佐,所以他对五行八卦之类的学问非常尊重。因此他在给自己的子孙在安排名字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安排。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五行学说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侵润)、火(代表破灭)、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土(代表融合)。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学说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八卦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之一。对于这类东西你可以不信但是最好要保持一定的尊重,这些文化毕竟是先贤们的智慧结晶。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又曾经在寺庙待过一段时间,身边还有一个易经大师刘伯温辅佐,所以他对五行八卦之类的学问非常尊重。为此他给自己的子孙在安排名字的时候,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安排。
朱家子孙名字都是以木、火、土、金、水为名字偏旁部首。难以想象,一个帝国的皇帝,非常崇尚易经文化,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却极少有人能够懂得其中奥义。朱元璋对于孙子要求是比较高的,他认为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只有利用好五行的规律,那么朱家王朝就能像五行一样永远循环的传承下去,绝不会中断。
朱元璋本人的名字里面并没有五行的偏旁部首,是因为当年给朱元璋起名字的义父郭子兴并不是特别相信五行的含义并且朱元璋并不是他义父郭子兴的传人所以也没必要去计较。然而在朱元璋这里,朱元璋比较相信五行之说,所以朱元璋的儿子们都以木字旁的字为名字,比如说太子朱标、永乐帝朱棣,他们的名字都是有木字的偏旁部首。朱元璋的孙子们都是以火字旁的字为名字,比如说建文帝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炽,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朱高炽是朱棣的儿子。
朱元璋的重孙们都是以土字旁的字为名字,比如说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的基字,其实就是土字底,所以没有违背祖训。朱瞻基跟其他兄弟不同的是,他的名字里,土字旁是在底下,而他其他9个兄弟的名字里,土字旁都是在左边,比如说郑靖王朱瞻埈、越靖王朱瞻墉等等,都是在左边。所以一时之间,不少人认为朱瞻基的名字是比较特别的。明朝很讲究嫡长子继承制,作为明仁宗的嫡长子,朱瞻基当然是要特别一点,其他孩子要么是小儿子要么是庶出,自然就普通一点了。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这里面的顺序其实不一样。我们在说到五行的时候,通常都会称之为金木水火土,因为这么叫比较顺口。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正确的说法不是这样。五行相生相克,里面的道理也比较深。既然是相生相克,那么就有生和克的顺序。所以五行的顺序和我们平常的说法是不一样的。按照生的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所以按照生的顺序来看的话,我们说法应是,金水木火土。按照克的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所以按照克的顺序来看的话,我们说法应是,金木土水火。
所以说朱元璋的子孙后代延续的方法,自然是要严格按照生的顺序来安排。金水木火土,朱棣生朱高炽是木生火,朱高炽生朱瞻基是火生土,朱瞻基生朱祁镇是土生金,朱祁镇生朱见深是金生水,朱见深生朱佑樘则是水生木,形成了一个生顺序的循环。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是必须要完美的避开相克的顺序,也就是说儿子不能克父亲。这样的循环往复才能使子孙得以绵延不断。
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明史》
这当然是玄学的一种说法,朱元璋对这件事深信不疑。所以他在生前,已经为子孙后代们都安排好了顺序。这就好像在玩数独游戏一样,朱元璋已经准备好了相应的偏旁部首,只要子孙后代们,按照顺序相继把这些孩子的名字都给填出来就好了。
五行除去相生相克的说法以外,五行还有性情的说法。例如木代表仁慈拥有博爱之心。火则代表为人谦和淳朴但性子急躁。土则代表为人忠诚,言出必行。金则代表为人仗义,性情刚烈。水则代表为人清和,性情偏善。这些东西也只是在给子孙起名字是的一些参考,起的名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要好。其实起名字只要不是起一些奇葩的名字比如李锁铛然、巨星、曹恐龙等一些比较独特的名字。子孙能不能有前途并不是在名字上能看出来的,关键还是看教育到底是怎样的。
明神宗朱翊钧,一辈子浑浑噩噩。导致自己的两个儿子朱常洛早逝,朱常洵重达300多斤。再看朱元璋教育下的朱标朱棣两兄弟,朱棣教育下的朱高炽,朱高炽教育下的朱瞻基那个不是明君。所以说教育是头等大事,有想起名字的心思还是多放点在教育上吧。
第一代太祖朱元璋
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长孙
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
第四代仁宗朱高炽,乃朱棣长子
第五代宣宗朱瞻基,乃朱高炽长子
第六代英宗朱祁镇,乃朱瞻基长子
第七代代宗朱祁钰,乃朱瞻基次子(庶出),朱祁镇之弟(后英宗复位,代宗被废)
第八代宪宗朱见深,乃朱祁镇长子(庶出),朱祁钰从子
第九代孝宗朱祐樘,乃朱见深三子(庶出)
第十代武宗朱厚照,乃朱祐樘长子(武宗无嗣,乃由旁支皇室选择朱厚熜入继大统)
第十一代世宗朱厚熜,乃朱见深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庶出)之嫡长子,朱祐樘从子,朱厚照从弟
第十二代穆宗朱载垕,乃朱厚熜三子(庶出)
第十三代神宗朱翊钧,乃朱载垕三子(庶出)
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钧长子
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长子(庶出)(熹宗死后无嗣,乃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
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检,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后,明朝覆灭,宗室乃于南方割据)
第十七代安宗(质宗)朱由崧,乃朱翊钧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庶出)嫡子,朱由校从弟,朱由检从兄(安宗被清军所俘,群臣乃先后拥立鲁王朱以海,韩王朱本铉监国,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
第十八代绍宗朱聿键,乃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庶出)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长孙,朱由检族叔(绍宗死后,福建群臣拥立朱聿鐭,然而一月就被清军灭亡,乃拥立桂王朱由榔)
第十九代昭宗朱由榔,乃朱翊钧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庶出)四子(昭宗死后,明朝再无皇帝,1684年康熙攻占台湾后,最后一个监国投海自尽,明朝遂彻底灭亡)
明朝皇帝的排列顺序如下:
1、朱元璋,字国瑞太祖高皇帝洪武(1368年——1398年)。
2、朱允炆惠宗让皇帝建文(1399年——1402年)。
3、朱棣成祖文皇帝永乐(1403年——1424年)。
4、朱高炽仁宗昭皇帝洪熙(1424年——1425年)。
5、朱瞻基宣宗章皇帝宣德(1426年——1435年)。
6、朱祁镇英宗睿皇帝正统(1436年——1449年)。
7、朱祁钰代宗景皇帝景泰(1450年——1457年)。
8、朱见深宪宗纯皇帝成化(1465年——1487年)。
9、朱祐樘孝宗敬皇帝弘治(1488年——1505年)。
10、朱厚照武宗毅皇帝正德(1506年——1521年)。
11、朱厚熜世宗肃皇帝嘉靖(1522年——1566年)。
12、朱载垕穆宗庄皇帝隆庆(1567年——1572年)。
13、朱翊钧神宗显皇帝万历(1573年——1620年)。
14、朱常洛光宗贞皇帝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15、朱由校熹宗悊皇帝天启(1621年——1627年)。
16、朱由检毅宗(原为思宗)烈皇帝崇祯(1628年——1644年)。
明朝行政区划
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1427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包括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直隶、浙江。
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共设置十六都司、五行都司、二留守司。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 [160]
五行都司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湖广(治郧阳卫,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西(治大同府)。两留守司是洪武年间设置的中都留守司(今凤阳)和嘉靖年间置于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的兴都留守司。
-明朝
朱元璋命令后代子孙按照姓+字辈+五行偏旁的字,这样的格式来命令,按字辈,这个是根据传统的命名方式,而按五行偏旁的字,是根据五行循环,这样,能让明朝世代相传,有点像秦始皇叫始皇帝,二世,三世,这样万世,代代相传。
五行的循环是根据火、土、金、水、木这样的相生顺序,火生土,因为刀耕火种,灰烬可以滋养耕土,土生金,是因为土里可以孕育着金属,金生水,是因为金属经过高温,可以融化成液体。
水生木,是因为水可以促进树木的成长,木生火,是因为木可以生火。那为什么是从火开始呢,而不是从木开始呢,朱棣的棣和朱标的棣不就是木字旁吗?原因也很简单,朱元璋的儿子,并没有带字辈,是单字名。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几个儿子,他给每个儿子都取了二十字的字辈,比如朱标这一支的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朱允炆的儿子有朱文奎、朱文圭。
而给燕王朱棣这一支的字辈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因为靖难之役之后,是由燕王朱棣这一支继承大统的,所以明代的皇帝是按照朱棣这一支的字辈来。
一直传到了第十个字,也就是由(天启帝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这样就能很轻松的知道每一代皇帝与朱棣之间的第几世辈关系,因为是五行循环,也很轻松的知道这一辈应该是哪个属性。
明武宗朱厚照,一看就是燕王世系的第六字的厚字,五行应该是火,朱厚照有个早夭的弟弟叫朱厚炜,而朱厚照的照为什么没有带火字呢?
这里面有两种解释,第一,照通燳,那么显然燳是有火字旁的。第二,照的灬就是火的意思,而且他的一个读音就是“huǒ ”,而另外一个读音叫“biāo”,也是烈火的意思。不管是哪种解释,照都是带火属性的。
不过,朱元璋有个后代,也确实没有按这个命名规则来命名的,那就是朱元璋的嫡长孙,朱标长子,朱雄英,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朱雄英死得早,朱元璋可能还没有定下命名规则。
为何明朝朱棣皇帝的孙子朱瞻基的名字不带《金木水火土》?
本文2023-12-04 03:59: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1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