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大宅门的杨氏家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4浏览:1收藏

客家大宅门的杨氏家庙,第1张

连城县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家庙,也称龟山公祠,坐落在杨成武上将祖籍地芷溪背园,奉祀福建理学鼻祖杨时(号龟山),于康熙六年(1667年)由六九郎公的第八、九代(含迁徙至广东、江西和本省其他县的)裔孙合族兴建。

相传建该祠时有不良分子阻挠,外迁闽粤赣三省的宗亲均有派人回来,其中官员就有知府2人、知县29人,当地父母官见状遂予以平息。杨氏家庙占地仅600平方米,木牌楼是芷溪现存最古老的,神龛非常具有代表性,内有名联“支同一脉联三省,享配千秋序十伦”。

仁美堂,位于红天灯巷,建于明代,门框为紫红色沙砾条石,对联阴刻,深青的砖雕异常精美,花窗、屏风古朴,神龛精致。

隐轩公祠,位于红天灯巷旁,牌楼式门楼,门楹、门框、门槛均采用汉白玉建造,门面主体为青砖,衬缀红花格窗,配以两侧的青釉瓷花窗,门前雨坪开阔,更显大气大雅。

凝禧堂,位于红天灯巷南侧,有独特的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两座门楼,屋内构建宽大,雕梁画栋,上厅匾额黑底金字书题“凝禧堂”三字,铁画银钩而成剑拔弩张之势,堪称书法神品。

乔荫堂,位于四叉路口南侧,又叫福昌店,为林彪旧居。建筑小巧精致,保存完好,二进厅,屏风吊篮和花窗木雕精致。1929年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林彪曾在此居住,但所留笔迹因刷洗多次而真迹难辨。

慎修堂,位于四叉路口西侧,为黄海故居。侧门门楹刻“大夫第”,正门则在侧门右侧后,让出一深雨坪,庭院雅致,花窗、吊篮精美。民国3年,黄海与傅柏翠等人东渡日本留学并追随孙中山,取得政法学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伐革命军中任团长,革命失败后,黄海在郁郁中英年早逝。

翠畴公祠,又称明馨堂,位于赤树乾,为芷溪黄姓开基组庚福公第三房十七世裔孙翠畴公祠堂,始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前后历时8年,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竣工。该宗祠有类客家“围屋”的风格,大门朝南,东、北各有一小门,正厅两侧为对称厢房,建有石狮、镂花石鼓、雨坪、月池、学堂、花园,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此外,整座祠堂共有天井七口,方塘两口,月池一口,暗合“七星拱月”“二泉映月”之寓意。

该祠建成时,装饰之华丽、工艺之精致,在整个闽西客家地区民居建筑中都是极为罕见的。门楼琉璃瓦顶,金箔鳄鱼翘角,金边金字蓝底堂名,显得金碧辉煌,巍峨壮观。前厅上下四根顶梁大柱饰以大红油漆;下厅及中门屏风,有精美的梅兰菊竹、福禄寿喜、文房四宝、蝙蝠等镂空雕刻;所有梁柱分别雕刻有“二十四孝”、“郭子义拜寿”、“苏武牧羊”等传说故事图案;厅内有“三打祝家庄”、“水淹金山寺”等线条精细、色彩绚丽的壁画;门楼厅两端墙上为“麻姑献寿”和“东方朔偷桃”两幅壁画。现存五块执事牌,木制门楼独具一格。

和乐居,位于赤树乾,建于清代,为黄中越故居,砖木结构,规模较小,门楼门楹题刻“光依日月”。黄宗元,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曾任国民党运输兵团少将。

杨姓谱牒修撰的历史相当悠久。汉代刘歆在《七略》中提到与他同时的杨雄有《家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家牒》片断涉及杨雄身后世。《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提到数十种南朝士族家谱,其中有《杨氏谱》。《隋书经籍志·谱系类》录有:《杨氏血脉谱》2卷,《杨氏家谱状并墓记》1卷,《杨氏支分谱》1卷,《杨氏谱》1卷。此外,古籍中还提到北齐有佚名的《杨愔家传》。以杨姓和王姓等为多,南北朝时的杨姓大族,已有编撰家谱之风。

闽南历史源远流长,上下跨越几千年。闽南地区的发展,与历史上中原和北方居民大量南迁紧密相关。比如“陇西”、“太原”、“济阳”……这些中原的地名,说明如今闽南地区的居民有一部分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

  星罗棋布的闽南村落,以地域和血缘为基础,往往具有一定的家族性,这使其得以稳定发展。但同一个姓氏,就算在同一个村庄,也会有不同的衍派。比如闽南地区的蔡氏,就有济阳衍派、莆阳衍派和青阳衍派。

传芳:铭记的历史

据了解,传芳指姓氏中某个典型人物的德操、风范,或其足以垂范于后世的行为准则及赫赫声望。以杨姓为例,杨氏人家的牌匾上很多都写的是“四知传芳”,其典故出自大家都熟悉的东汉清官杨震“四知”的故事:杨震到东莱做太守,路过昌邑,过去曾受过杨震举荐的昌邑知县王密,夜里揣着黄金来到杨震的住处,想送给杨震。杨震拒绝,并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为无知者?”王密惭愧地回去了。

一个姓氏在迁徙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衍生出姓氏的支脉,也出现了不少贤才俊杰,或经历了一些值得铭记的事,或遗存下一些珍贵的物件,许许多多佳文美谈依然流传至今。传芳相对于衍派而言更具有地域性,因为各地的传芳不尽相同,即使相同的衍派也有不一样的传芳。如永宁梅林村的李姓,有“沙堤传芳”、“柱史传芳”或“紫气东来”之别。

伍堡邱姓民居的门楣上写的一般是“河南衍派”,蚶江石湖村郭姓门楣上写的是“汾阳衍派”,锦尚谢厝谢姓民居的门楣上写的则是“宝树传芳”。曾姓源自“龙山衍派”,王姓门楣上最常见的要数“开闽传芳”,还有董姓颇为有趣的“圈龙传芳”。它们不仅仅是门楣上的四个字,这是从中原地区迁移过来的居民对宗族文化的传承,是不断追求和延续包含血脉情缘的归属感。~

客家大宅门的杨氏家庙

连城县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家庙,也称龟山公祠,坐落在杨成武上将祖籍地芷溪背园,奉祀福建理学鼻祖杨时(号龟山),于康熙六年(1667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