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程派艺术的薪传功臣,李文敏有那些突出贡献?
李文敏出生在一个赫赫有名的梨园家庭,父亲李春林早年曾为载洵贝勒(光绪帝的弟弟,人称洵六爷)说过戏,曾以一出《太平桥》和余叔岩之间有过互教互学的帮助,而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做了梅(兰芳)剧团的大管事,在梨园界享有“四大管事”之一的美誉。母家也出自梨园大家庭。荣耀家庭给予她亲近梨园的无限可能,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李文敏在家庭血缘与环境机缘合力作用下开启“京剧”的生命历程。
相对于“富连成”的旧式科班教育而言,1949年之后,京剧教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女学生学戏也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1952年,北京艺培戏校(北京戏曲职业技术学校的前身)成立,李文敏适逢其时,成为北京艺培戏校108名首批学员中的一员。
除了在戏校认真学习,李文敏还凭借执着精神,拜了唯一的一位师父——程派传人赵荣琛。李文敏起初接触程派时,最先被程派代表剧目《锁麟囊》的新颖唱腔所吸引。李文敏的姐姐在中国戏校跟陈丽芳(程砚秋先生的弟子)学《朱痕记》,这时巧遇由赵荣琛领衔的大风剧社正在大众剧场演出全部《牧羊山》,李文敏便和姐姐一起去看戏。当时,她对赵荣琛很陌生,然而,这一看就把她给迷上了。为找到赵荣琛,李文敏甚至还到有关的派出所去打听过。后来在熊承旭等人的引见下终于见到赵荣琛,从此开始他们之间长达30年的师徒交往。
正式拜师是在1957年,赵荣琛是年41岁,李文敏当时还未从北京艺培戏校毕业,只有19岁,是赵荣琛开山门收的第一个弟子。父亲李春林当时特意在前门外鲜鱼口内的便宜坊烤鸭店安排她向赵荣琛行了拜师礼。
赵荣琛文化底蕴深厚,寻求的是程派的精华所在,探索并掌握程派的艺术规律。除了抓住一切机会向赵老师请教学戏,李文敏还陪着老师清晨一起到景山公园喊嗓子、练功。两人都骑着自行车前往,一路上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公园。师生边教边走,有时引得游园的人们也围过来驻足观看。
赵荣琛是李文敏的艺术恩师,也是她教学思想的启蒙者,李文敏把赵荣琛对艺术的严谨、讲究,融化在后来的教学思维中。
早年的李文敏一心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京剧演员,可世事变幻,1958年程砚秋病逝,随后程剧团解散。戏校毕业后,李文敏加入了刚刚成立的北京青年京剧团。虽然李文敏的舞台演员生涯只有短短的四年时光,但是,却为她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京剧艺术教员积累了必要的舞台经验。没有舞台实践的学员成为不了演员,没有舞台实践的教师成为不了优秀的教师。作为演员,李文敏是不幸的,没有赶上程剧团,刚刚成立的北京青年京剧团也在1963年夭折解散。李文敏被命运拨弄着,再次回到了北戏。最初,由舞台到讲台,不是李文敏的内心选择;而将学生从课堂推到舞台,却是之后50年她的全部生活。她掀动了程派戏暖归市场的热潮,她开创了教学专场轰动梨园的奇迹,她向世人证明自己“点石成金”的本领。在流派教学适用基础教学的实践中,她踽踽独行却坚毅果敢,她始终恪守科学性与规范化的教学理念。
如今的李文敏,是行内公认的京剧教育家,是业内推崇的程派艺术传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北京市名师奖”,入列北京市“非遗”传承人;是全国第一位举行个人教学成果展演的戏剧专业教师,受聘任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导师和京剧流派班导师。
1978年,北戏招收了“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批学生,是为“78班”。不久,又招收了一些从青海、贵州、河北、河南、广西等地送来插班的代培生。李文敏教的78班这个组当中,除了年龄偏小、家在北京的刘蓓和李海青之外,基本上都是外地的代培学生,其中就有李海燕。李文敏当时住在学校里,课余时间、周日放假,学生们也都到她的宿舍里来,李文敏几乎全天候与她们在一起。
学校对李海燕的培养,其实是有点“歪打正着”。李文敏当时年仅三十几岁,在学校里算是青年教师,教程派本来就顶着不少压力,甚至是带有点儿“实验”性质的;李海燕当时是代培生,入校后不太受重视,如此就安排在李文敏这里接受“实验”了。所幸的是,师生都很认真、努力,海燕的素质优势也慢慢显现出来。经过李文敏的多年栽培,加上李海燕自身的勤勉学习,她以嗓音宽亮悦耳、唱腔韵味纯正、演技细腻生动、身段优雅流畅、扮像清丽娇柔,成为程派艺术传人中的佼佼者。
李海燕之外,李文敏利用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资质去教程派,为学生日后自成风格铺开了新径。她培育出了一批享誉梨园的弟子,如张火丁之清雅、郭玮之流丽、曹蔓之蕴藉、张茜之沉厚。
李文敏也有对程派的坚守与执着,保持自己冷静理性的思考。她告诫学生:不要被一时一地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追求真正的艺术,必须要坚持走规范之路,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冷清,要踏实下来去仔细研究和领会前辈的东西,不能当败家子,让人背后戳脊梁骨。
新艳秋(1910年到2008年9月2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新艳秋是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原名王玉华,京剧旦角,著名程派传人。民国时被推为“四大坤旦”之一、“坤伶主席”。早年学习梆子,后改学京剧,先后拜荣蝶仙、梅兰芳、王瑶卿为师。因酷爱程戏而专攻程派,属程砚秋私淑弟子。
一生命运坎坷,由于政治原因曾两次入狱。1949年后,新艳秋先后在江苏省京剧团、江苏省戏曲学校从事演出和教学。八九十年代以古稀高龄登台演出,轰动海内外梨园界。
新艳秋因酷爱程派艺术,经常和操京胡的哥哥王子祥偷偷观摩程砚秋演出,当时梨园行偷戏无疑犯了大忌。在齐如山建议下改用新艳秋为艺名。
新艳秋艺名由来
新艳秋15岁在开明戏院借台唱戏时,起名“玉兰芳”。当时的童伶都喜欢借大牌明星的名字为艺名,如“小桂芬”、“金桂芬”、“金奎官”等。“玉兰芳”正是借用的梅兰芳先生的名字。
当时程艳秋先生的艺名就是这个“艳”丽的艳。“新”与“程”相对,取这个名字,无非也是当时的一种时髦,与流行的“盖叫天”、“赛月楼”之类一样,是当时梨园界的一种风俗,并不像后来有人附会的那样,有跟程艳秋“打对台”的意思。
以上内容参考-新艳秋
《春闺梦》剧本假托东汉末公孙瓒和刘虞互争权位,发动了内战,河北人民惨受征戎、流离的痛苦。壮士王恢新婚不满数月,被强征入伍,阵前中箭而死。妻子张氏,终日在家伫盼,不觉积思成梦。梦见王恢解甲归来,张氏又是欢忻,又是哀怨。倏忽间战鼓惊天,乱兵杂沓,尽都是一些血肉骷髅,吓得张氏蓦地惊醒,才知都是梦境。
《春闺梦》是根据唐代诗人杜甫《新婚别》及陈陶“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诗的意境编成的。程砚秋同志在1931年,目睹当时军阀混战,人民流离失所,编演这一个戏,反映了人民反内战、渴望和平的共同心理。在结构穿插上、表演艺术上,都有很多新的试验和创造。
演出版本
金仲荪编剧。程砚秋代表剧目之一,1925年11月与俞振飞演出。程派传人赵荣琛、王吟秋、李蔷华、李世济、张曼玲等均擅演。
1931年8月,北京中和园首演《春闺梦》;程艳秋饰张氏,俞振飞饰王恢,哈宝山饰曹襄,吴富琴饰李氏,文亮臣饰刘氏,苏连汉饰赵克妈,曹二庚饰李信,李四广饰孙氏,侯喜瑞饰公孙瓒,慈少泉饰丫鬟。
剧目赏析
《春闺梦》用虚实结合的叙事方法构建舞台时空,用如泣如诉的美丽唱腔控诉战争罪恶,用诗情画意般的语言表达主人公幻想的破灭。《春闺梦》是继《荒山泪》之后,程砚秋先生创作的又一部鞭挞战争罪恶、呼吁人类和平的舞台力作。
剧中的二六、南梆子、二黄等唱腔,现在都是观众广为传唱的名段。二六中,“可怜侬在深闺等”中的侬字,是程砚秋到上海演出,借鉴了吴语,才有的唱词。侬,是吴语经典特征字,本意是人,也有“你”“我”等意思。南梆子一段,程砚秋先生为表现梦境,乐队中去掉京胡,用京二胡伴奏;剧中的小花脸、彩旦,首演时,是曹二庚的李信,李四广的孙氏,表演生动,幽默诙谐,使得此剧演来不温不糜;舞美方面,程砚秋尝试性地用了纱幕,表现朦朦胧胧的意境;尝试过添加布景幕布,表现战争的场面。
程砚秋1935年在胜利公司灌制此剧唱片。1946年程砚秋与储金鹏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此剧有实况录音。
各程派前辈们的《春闺梦》,各有特色,旋律、润腔儿、表演、舞台调度等方面,大家各不相同。
新艳秋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常演此剧,1981年(71岁)在上海与黄正勤合作此剧,有录像传世,1989年(79岁)在天津与贾真合作此剧,也有录像传世,虽然因年事已高,在表演上作了改动,但也是后辈学习程派的珍贵资料。
1昆曲
张继青
张继青,原名张忆青,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39年1月生,上海市人,汉族。1960年毕业于江苏苏州昆曲继字辈科班。现任江苏艺术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联副主席。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她1952年从艺,工闺门旦、初习苏剧,曾得到昆曲前辈全福班老艺人尤彩云、曾长生教授,在传统技艺上打下良好基础。1958年以后开始专工昆曲,又得到昆曲名家沈传芷、姚传芗、俞锡侯的传授。历任江苏省苏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主要演员、名誉院长。她的戏路较宽,正旦、五旦、六旦演来均得心应手,表演风格含蓄蕴藉,唱腔刚柔相济、韵味隽永,吐字归音圆润可赏。在四十余年的舞台演艺生涯中,曾塑造多个舞台艺术形象,广获好评,有《朱买臣休妻》中崔氏、《牡丹亭》中杜丽娘、《渔家区》中邬飞霞、《长生殿》中杨玉环、《白蛇传》中白娘子、《窦娥冤》中窦娥、《关汉卿》中珠廉秀、《蝴蝶梦》中田氏以及《跃鲤记·芦林》中庞氏、《西游记·认子》中殷氏等,尤以“三梦”而著称,即《痴梦》、《惊梦》、《寻梦》。1984年以全票而名列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1993年获江苏戏剧紫金奖荣誉奖,同年获日本安之纪念基金首届基金奖,1994年获第十届全国戏曲电视剧加加杯评比演员特别奖,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授予长期潜心昆剧事业成绩显著的艺术家。曾多次应邀赴意大利、德国、日本、法国、西班牙、韩国、芬兰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访问、讲学、演出,在国际文化界享有较高名望与盛誉。
2汪世瑜
汪世瑜,浙江京昆艺术剧院院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之殊荣者。他十四岁人剧团学艺,师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工小生。他巾生、冠生、鞋皮生兼能,尤以巾生见长,经四十余年舞台磨炼,蜚声海内外,获“昆曲巾生魁首”之盛誉。汪世瑜是浙江戏剧界的代表人物,对浙江京昆艺术的保存、继承传播和发展倾往了无数心血。同时还为浙江各戏曲剧种培养了一批著名演员。他著有《汪世瑜谈艺录》一书,还曾多次赴香港、台湾、美国、日本、泰国等地演出、讲学,受到了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现为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文联委员、文化部昆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昆曲研究会常务理事。
3京剧:
张火丁
程派青衣张火丁,1971年生于吉林白城,自幼酷爱京剧。15岁时弃评改京,独闯京城求艺,启蒙老师王兰香。1986年考入天津戏曲学校京剧科,工青衣。1989年毕业后考人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1990年起向著名程派教师李文敏学习程派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1993年,张火丁正式拜师程派传人赵荣深,成为关门弟子;得其真传,她先后向赵荣琛学习了程派名剧《荒山泪》、《锁麟囊》、《文姬归汉》、《红鬃烈马》和《春闺梦》等戏,又系统学习了程腔的咬字、发音、行腔及表演上的要领,受益匪浅。
张火丁天赋极佳,学戏扎实,悟性好,深得程派艺术的精髓,艺术功力大长,台上颇有光彩,她主演的《锁麟囊》,行腔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鲜明,独具程腔的魅力;其表演身段丰富多彩,处处传神。受到内外行的一致赞赏。
1995年,张火丁调人中国京剧院,先后塑造了《北国红菇娘》之杨贵珍人火醒神州》之珍妃,《绝路问苍天》之祥林嫂等形象,受到好评。1996年被中国京剧基金会评为第二届"中国京剧之星"。
1999年底,她举办个人专场演出,全面展现其艺术才能,获得成功。年轻的张火丁唱、念、做、舞颇具大家凤范,其表演突出了程派庄美、纯正、深沉、凝重、幽远的个性。张火丁是程派传人中的佼佼者。
4梅派:
李胜素
梅派再传弟子当中,河北籍演员李胜素的扮相秀丽动人、音色圆润优美、行腔舒展自然,颇得梅派神韵,擅演剧目有《廉锦枫》、《白蛇传》、《孟丽君》、《贵妃醉酒》、《凤还巢》等。不仅在内地菊坛叫响,在香港、台湾等地区也受到欢迎。李胜素13岁开始学戏,在河北省艺校教师齐兰秋的教导下,悉心学习青衣、花旦,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省邯郸市京剧团,由于她唱腔优美,擅长表现个性色彩,懂得用“心”演戏,赢得家乡观众的好评。1987年,李胜素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为师,在表演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学戏就崇拜梅派戏大方和深厚内涵的李胜素,于1988年正式入梅派,随梅葆玖老师学戏,《醉酒》、《宇宙锋》、《凤还巢》都是梅老师一遍一遍亲自教,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李胜素渐渐把握了梅派内在的神韵与内涵,经常随老师参加国内外梅派大汇演更奠定了李胜素扎实的表演功力。1991年李胜素调到山西省京剧院成为主演,任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曾在全国中青年京剧电视大奖赛获得最佳表演奖,荣获第1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继承传统戏的同时,李胜素和老师一起大胆进行创新,将旦角的各种表演技艺融为一体,加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给老戏注入新的活力。除了在艺术上严格要求,李胜素还不倦求学,在中国戏曲学院“首届全国京剧优秀演员研究生班”的三年学习,她系统掌握了戏曲表演的专业理论。除了在新戏《弹剑记》、《满江红》中任主角,李胜素还在火爆京城的京剧版《宰相刘罗锅》中扮演三格格。刚刚正式调入中国京剧院二团的李胜素演出很多,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戏迷很喜欢梅派艺术,《红线盗盒》、《霸王别姬》《宇宙锋》、《贵妃醉酒》都是很叫好的戏。
5评剧:
筱白玉霜
京剧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谭派。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杨派。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7、盖派。代表人物盖叫天,以短打武生为主,武戏文唱。
8、言派。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脸。
10、麒派。代表人物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代表人物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马派。代表人物马连良,三十年代同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合称“四大须生”。
主要地方剧种及其代表人物
京剧:全国流行最广的剧种,有近二百年历史。
昆剧:也叫昆山腔、昆曲、昆腔。编演《十五贯》、《墙头马上》、《李慧娘》等剧目,得到新生。著名演员有俞振飞、华文漪、李淑君、张继青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等地,约有五、六十年历史。《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剧目流传很广。著名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金采凤等。
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省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清代乾隆年间由山西梆子传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著名演员有韩俊卿、银达子、金宝环、张淑敏、裴艳玲、张惠云、赵鸣岐、周春山、齐花坦等。
评剧:流行于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华北、东北各省。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魏荣元、席宝昆、李忆兰、马泰等。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全省和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的部分地区。著名演员有常香玉、陈素贞、崔兰田、马金凤、牛得草等。
秦腔:流行于西北各省。著名演员有刘毓中、刘箴俗。
晋剧:也叫中路梆子,流行于山西中部。主要演员有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著名演员有张德成、贾培之、周慕莲、阳友鹤、陈书航等。
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区。历代著名演员有李文茂、邝新华、马师曾、红线女等。
汉剧:也称汉调,流行于湖北及河南、陕西、湖南、广东、福建等省。著名演员有陈伯华、吴天保等。
黄梅戏: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著名女演员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新的创造。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
迟小秋老师,我国程派传人、京剧名家、有名京剧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程派青衣、程派名家、国家一级演员,有“程派标准传人”之誉、“五小程旦”其中就有迟小秋。
说到迟小秋这个名字,在很多的戏迷朋友心目当中是和优秀的程派传人划等号的,程砚秋、王吟秋、迟小秋这三个带秋字的名字连缀在一起,就很清晰的描绘出了程派艺术传承的轨迹,那么迟小秋是不是这位优秀程派传人的本名呢,她和她的恩师之间又有怎样的动人感人的故事呢,她对程派艺术是怎样理解和表现的呢。
迟小秋,优秀的程派传人。当然她头上的这个头衔、光环很多了,不过只截取了一个,那就是优秀的程派传人,觉得这个比任何的称号都要珍贵,因为这是广大的戏迷和观众,喜爱小秋的戏迷封给她的。说到迟小秋,她不是梨园世家,她是出生在这个辽宁阜新的一个偏远的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1岁呢,偶然的一个机会呢,考入他们阜新的这个戏校,在戏校期间,就说文武都学吧。那么就在临近毕业的时候,组织上决定派她学习程派艺术,这也是她一生中她觉得非常幸运的,那就是在1981年派她到上海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吟秋老师学习,应该说在那个时候对程派艺术那是朦朦胧胧的,跟王老师学戏呢,刚开始去的时候,也不是正式的徒弟,那么作为一个旁听生,就是王老师教他这个其它的学生,她在旁边默默地看着,每天呢,搬个小板凳,坐到旁边记呀、写呀、看哪、就认真地学,她觉得机会非常地难得,因为那会儿呢,她才16岁,那么王老师呢,就是教戏非常地严格,也特别喜欢这个用功的学生,那么在教他这个徒弟的过程中呢,他就发现她在旁边每天记呀、写呀,就挺用功丶挺认真的,那么突然间有一天,老师就说让我来给走一下,他教的这个《锁麟囊》前边的四平调,后来走过之后呢,他就说,他就感觉悟性很强,那么学习得这么认真,学得很好,从此以后就跟正式的学生一样,每天也教她,所以她很偏得,就在上海这个三个月的时间里学了三出大戏,这应该是破天荒的,学了《锁麟囊》啊、《窦娥冤》哪、《荒山泪》,应该说启蒙都是一些折子戏,还有一些传统骨子老戏啊,就王老师能够,那么样的就是说一下子就能教她三出大戏,首先她觉得老师很不保守的,他也经常讲,师傅怎么教我,我就原原本本的教给你们,所以她迟小秋很幸运的在上海期间学了这么三出大戏,就在临这个学习完成的时候,他们阜新的领导到上海跟老师道谢,然后来接他们回去的时候,那王老师非常喜欢她那时候,就说想给她改个名字,那时候她最早她是叫迟树新,这名字也挺好听的,但是老师觉得他很想给她改这个名字,跟他们领导商量,就开始想叫迟孝秋,那么又觉得老了点,后来呢,就还是王老师决定叫迟小秋,当时这个改过了之后,那么她就回到她这个阜新家乡的时候,同学也好、同志们也好,就觉得哎呦,这个名字改得太好了,同时呢,这个名字后来也给她带来很多的幸运。她觉得这个也是意味着走上了这个程大师创造的这个程派艺术,这样的话呢,后来她也是就改了名字之后通过老师的这个传授,她也暗下决心,就是说一定要把程派艺术继承好、学习得好。
她可能是从比较贫困的地方来吧,可能对这个学习机会就更加地珍惜、非常地珍惜,这样就是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老师又给改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这个小秋啊,个人理解,又是有程砚秋的秋字在里,也有王吟秋的秋在里,因为王吟秋老师就是这个吟秋嘛,就是吟唱吟诵的这个感觉,它是一个非常正规的传承关系,那她是什么时候正式的拜王老师的,是在1983年,就是纪念程先生逝世25周年,搞了一个非常大地这么一个演出活动,就是各地的艺术家、特别是程派的传人们云集在北京,就是搞了一个非常大的活动,在这个当中就是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那么他们当地的阜新领导就跟王老师诚恳的提出这个要求,那么王老师呢,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也一两年哪通过教啊、通过接触,考察,后来他就非常高兴的同意了,那么迟小秋她就在1983年的4月1号正式在北京民族宫饭店拜的王吟秋老师。拜师期间呢,就是说请了那么多的艺术家,众多艺术家、前辈,还有这个同行,特别是荣幸地请到了那个程师奶奶也来参加这个拜师现场,果素瑛老师,那么师奶奶在拜师会上也讲了师爷爷一生对艺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也希望他们后辈一定要这样,所以说这些年来她也铭记师奶奶这个拜师会上对她提出的要求和教诲,特别感恩她的老师王吟秋老师对她这么多年艺术上给予的传授。
1983年拜的师,应该说迟小秋是在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程派优秀传人当中出道最早的一个,最早的,在当时呢,可能也知道就说票价都很便宜,那么每到一个地方,她记得到烟台也好、到上海也好、到天津也好、一去呢,就是要演个一二十场,二三十场,就是所有的天津的比方说各个剧场包括到北京,1984年第一次到北京来巡回演出,那么她还记得第一场戏是在老的长安大戏院,就是原来的长安街上的那个老的长安大戏院,西单那会儿,包括老吉祥啊,中和、广和、圆恩寺这些等等这些剧场,一圈儿的巡回演,对她来说就是说这个提高就是非常地重要,非常地这个什么,还有很多故事,就是说至今不能忘,记忆犹新的,那就是第一场,她记得在长安大戏院演出这个《锁麟囊》,很多这个艺术家、老师们呢,还有这个观众都到现场来鼓励她,特别是到最后的时候,就是观众当然那会儿到其它地方也是这样的,就大家不相信,是不是这么点小孩儿呢,就说要近一点的距离看一看,所以在天津、在其它地方大部分都是让她在便装谢幕出来,他们看过之后,喔,是小孩,所以那天在北京那个长安戏院的那场,她记得非常清楚,就把她拉下去、拉到台下,然后在剧场的门前跟观众一一握手,你想这个时间是很长的,然后观众才肯离去,就是这些场面也都激励着她这么多年对程派艺术,她就应该说,潜心的来钻研、来传承。
经过十年的浩劫之后,应该说我们这个京剧人才出现了断档,很多的观众觉得这么小的演员,是不可能成什么角儿的,是不是他们想近距离的看一下,核实一下到底是不是个小孩,其实十几岁要是跟旧 社会 比,那也不小,但是在文革刚刚过的这个特殊时期,起的确不是一个成人的年龄了,而且记得她在获梅花奖的时候才19岁,也就是这一年,1984年在北京这个演过之后,那么经过专家呀、那时候像翁偶虹老师这样的这个《锁麟囊》的作者,那都给她很大的鼓励,都曾经看过她的这个戏之后呢,给她题字,就是说许为程派的标准传人啦等等这些,但是她,就是老师们对她的这些鼓励的话语,她觉得是,她是这么多年,自己很难承当,但是她也是本着这个标准去做,所以说就在那一年是获得了中国戏剧第二届梅花奖,而且是到当时大概获奖的演员加一起也得有上百人了吧,差不多了。那19岁获梅花奖,印象当中好像很少还是没有,非常少反正。到当时零几年为止没有跨过这个年龄的,没有跨过的,没有更小的了。地方剧中有,就京剧演员没有。
她从十几岁开始唱程派,演《锁麟囊》到当时不久看的她的《锁麟囊》,算起来也演了很长的时间了,她对于程派艺术从内心来讲,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和磨炼,她是怎么认识这个程派的艺术的魁力。首先她觉得它的魅力和它的感染力,主要是在于它的这个深度,这深度呢,她刚初学的时候是朦朦胧胧的,那么王老师呢,这个传授是非常细致的,他也讲了,就是师傅程先生怎么教,他就怎么教她,由于老师的这个非常细致的传承,那么也就给她这个打下了非常好地这个基础。那么通过后来的这个学习,不断的学习,那么就一步一步加深对程派艺术的这个理解。她觉得程派艺术就说它的这个深度,它主要在两个方面,在两个方面呢,就说一方面呢,是它的这个演唱艺术,演唱艺术就是通常大家所谓说的这个唱念做舞,一方面是人物的 情感 ,就是舞台上塑造人物,这个程派的它的这个声腔这是在观众和广大戏迷群体当中是非常公认和熟悉的,就是它的低回委婉、抑扬顿挫、若断若续、这个柔中有刚、深切感人的这个唱腔是富有感染力的这个,大家是非常熟悉的,那么在它的这个身段和这个一招一式的表演,还有举手投足,也是非常非常地讲究,特别是水袖功,这也是有口皆碑的。
我喜欢京剧,有时候还会学唱几句,还参加了区上京剧唱腔学习(无奈唱功太差)。尤其是喜欢花脸唱腔。所以,天津的戏曲名家我还是喜欢孟广禄、康万生两位裘派花脸表演艺术家。孟广禄老师唱腔音亢刚劲、嗓音洪亮;康老先生嗓音浑厚、京韵十足。他俩人都是师承裘派传承人、山东花脸名家方荣翔老先生,也是颇为得意的弟子。唱功深厚,各有千秋。艺术造诣都很高,都是我尊敬和喜欢的京剧艺术名家。谢谢。
天津是传统京剧码头, 历史 上各地的名角能在天津唱红才算实力过硬,所谓“天津过不去,全国去不了”。而且天津本地名家也是层出不穷。
天津两大京剧院团:天津京剧院和天津市京剧青年团,都培养和诞生了很多京剧名家。
老一辈的有天津京剧院的杨乃鹏,康万生,邓沐玮,李莉,历久弥香,宝刀不老;中生代的有青年团的孟广禄,张克,刘桂娟,赵秀君,正值当打之年,艺术稳固;更年轻的一代中间力量有实验团的王艳,吕洋等风格初成,游刃有余。
其实流派纷呈的京剧艺术很难说哪位名家最有特色,毕竟在当代已经几乎没有京剧大师级的人物出现,创造新的流派了,当代的京剧名家更多的在于继承。
从继承来看不得不说天津本土的继承的重要一支——张派。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大师在学习梅尚程荀四大名旦额基础上,结合美声发声方式,创造了张派艺术,以至于后来有了无旦不张的说法。
张君秋的晚年是在天津度过的,跟在他身边的关门弟子赵秀君,一直陪伴大师左右,学习了大师的剧目喝抄完特点。由于是张大师时刻亲自把关,自然深得精髓,成为不可多得的张派名家。
先说传承,赵秀君1983年拜张君秋为师,深得“张派”行腔委婉细腻的真传,嗓音宽亮、音质优美。擅演剧目有《秦香莲》、《西厢记》、《望江亭》、《状元媒》、《刘兰芝》和《金山寺·断桥·雷峰塔》等。跟随老师时间最长,也是大师最疼爱的小弟子,因此学习的规矩完整。
再说比较,有人说张派的特色一定要唱的特别高亢嘹亮,其实不然。赵秀君的张派跟其他人比,嗓音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占了一个韵味最纯!唱腔韵味完全得到老师真传,也有人说她是最接近张大师的传人。她的嗓音自然,宽厚矂音很突出,高音虽然没有像王蓉蓉那般高亢,但是矂音能把韵味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体现了张派嗓音“娇、媚、脆、水”的特点。
又说创新,赵秀君再继承张派传统剧目的同时,也在积极尝试其他流派的剧目和新编剧目。比如将梅派名剧《生死恨》改编成为张派《韩玉娘》,又将传统剧目《马昭仪》和《武昭关》两出老戏精简合并成为新戏《楚宫恨》。
因此聪继承到创新,赵秀君都是名副其实的张派代表人物,传承经典车别具个人特色。
当然,张派也只是在众多天津流派的一支,其他如天津裘派三大花脸(邓沐玮,康万生,孟广禄),杨派传人张克,杨乃鹏,程派名家刘桂娟,李佩红,都能代表天津京剧水平的大家,所谓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在这里也就不一一例举了。
天津人懂戏,天津的京剧角儿也是棒棒的。第一、三大铜锤花脸:孟广禄、邓沐玮、康万生都是黄钟大吕,摆在全国哪儿,都数一数二的。第二、老生杨乃彭、张克、王平各有艺术特奌,后二位拜了谭门,只会给谭派添彩。第三、武生有张幼麟、王平、黄奇峰 他们的活儿别的团来不了。第四、旦角刘桂娟、赵秀君、李佩红都各是一支方面军,都有票房号召力。余最喜欢的是王艳,梅尚二派的活儿举重若轻,论嗓子的清纯,扮相的秀美,表演的大家风范在这个年龄段中应是****,艺术造诣实不输史依弘。还有老旦兰文云、武丑石晓亮、武旦阎巍、武戏胡小毛等。上述各位,均堪称名家,当之无愧。
天津好多京剧名家,如老生张克,花脸王杰,青衣李佩红,老旦李鸣岩,最有特色的我觉的是老旦李鸣岩
李鸣岩老师在传承的基础上有很多创新
天津当代的京剧名家太多了,绝对两个巴掌数不过来,前面的回答也都列举不少了,可以说全面准确、有理有据,也都是我心目中的名家,我不再重复了。但都忽略了张艳玲老师,张艳玲师从杨荣环、孙明珠、尚慧敏等学习尚派,后拜刘秀荣为师学习王派,她还曾师从四小名旦之一的宋德珠先生,对宋派武旦也有传承。可能是张艳玲老师近年来致力教学,演出很少,所以漏掉了。
我想重点回答第二问,谁最有特色?我认为最有特色的非王艳莫属。王艳首届全国少儿京剧邀请赛就获得专业组一等奖,后来天津市从第七届到第十二届连续六届的“新苗”“新人”“新秀”拿了个遍,也是梅花奖和文华表演奖得主,京剧名家的地位自不待言,她的特色是艺兼多派,并且她的老师也各有特色,所以连她自己都从来不说属于哪派。王艳最早跟孟宪瑢老师学习梅派,孟先生对梅程两派都有很好的传承,有“天津旦角之母”的美称,不仅教王艳、李国静等学习梅派,她还培养了张火丁、刘桂娟、吕洋、段晓羚等程派传人。王艳后来又像杨荣环先生学习尚派,杨荣环先生又是个奇才,他曾拜师梅兰芳大师,又跟于连泉(筱翠花)先生学习筱派花旦,后来得尚小云大师器重,亲授尚派戏。跟着这样的老师自然能得到丰富的教养,王艳还不满足,又正式拜师刘秀荣先生学习王派。刘秀荣先生更是了不得的传奇人物,她不仅是通天教主王瑶卿晚年最得意的弟子,深得王派真传,后来又拜尚小云大师为师,还曾受业于梅兰芳、荀慧生等大师和萧长华、叶盛兰、言慧珠等名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个文武昆乱不挡的全才型演员。
正因为此,王艳跟这些老师刻苦学习,也日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深得广大观众喜爱,可以称得上最有特色了。
天津是曲艺之乡,不管是相声还是京剧,再或是快板,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因此,我一直觉得天津人很幽默,而且嘴皮子非常利索。至于说到京剧,天津的名家其实是有很多的。
譬如张克先生,这就是一位出身于天津的著名京剧演员。
据说他很早就入了京剧这个行当,最早受到曹世嘉先生(也是京剧世家出身的名家)的教导,后来又拜程正泰、谭元寿这些人为师。
听到我列举的名字,大家就应该意识到张克唱的是什么了。对,就是老生。张克版本的《四郎探母》在网上还有片段,我是很喜欢的。
除此以外,李鸣岩老师也值得一谈。
她是老旦的专家,是全国最知名的京剧演员之一。李老师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开始专工老旦,可以说是底蕴深厚。
她经常演绎的《太君辞朝》、《望儿楼》、《遇后龙袍》等剧目,都非常地经典,有些还可以在网上搜到。
凡是对老旦感兴趣的朋友,对她是不能错过的。
不知道大家喜欢哪些京剧演员呢?
别总是名家,大师了,现在没有,只不过知名度高些罢了。现在的京剧演员基本上吃老本就是学传统,流派,还没出现自成一体,从唱,念,做,打,到配器服装都是传承。
我喜欢京剧,不过是外行,门道说不出来,看个热闹。现在活跃在天津舞台的吕洋,王艳,黄其峰都很棒,现在我喜欢看武生王大兴,那真是一个漂亮,那动作,一招一式真是又帅又脆。刘嘉欣是后起之秀,唱的很稳,怎一个好字了得。
天津京剧名家太多了,本身天津就是京剧窝子,历来京剧名家都要拜天津的码头,天津观众爱看戏又懂戏,如果没在天津唱出名都算不上名角。依本人年纪,杨派创始人杨宝森大师(四大须生之一,天津京剧院),没能亲自看到他们老一辈艺术家的现场演出。改革开放后,有幸亲临现场观看过厉惠良先生复出后的表演剧目大闹天宫和挑滑车,还看过丁至云、张世麟、程正泰等很多名角,中青年的看的比较多,如孟广碌、康万生,张克,刘桂娟太多中青年后起之秀。还有唱老旦的兰文云等等。他们对京剧传承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爱上京剧这门传统国粹艺术。所以说天津的京剧名家特别是现代中青年艺术家在继承各流派艺术中学习磨炼。也行成一些个人艺术特色,为我们的国粹发扬传承努力着。
一代程派艺术大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蔷华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这位老人作为京剧程派艺术的传人,耗费了自己毕生的时间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从事程派剧目的演出和教学,对于程派艺术的传承光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也因此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蔷华大师出生于1929年,童年时期的颠沛流离让她致力于成为一位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她的代表剧目有《二堂舍子》《春闺梦》《朱痕记》等等。在当时,李蔷华与王吟秋、赵荣琛、李世济被称为“程派五老”,都是程派京剧艺术的传人。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在当时的社会上备受追捧,许多人都希望能涉足这个领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问津京剧的人却越来越少,传承了千年的文化正是有李蔷华大师这样的传人,以自己为准则,秉持传扬艺术的初心,到全国各地进行教学和演出,才能让这样惊艳的表演和文化直观的展现给现代年轻人,才能激发起她们的传承之心。
李蔷华不仅自己在努力践行着艺术的传承,还经常指点当代京剧表演者这些晚辈的演出,她认为学戏不容易,坚持更不容易,能够初心不改发扬程派艺术的晚辈都值得她用心指点,在新旧的思想碰撞下,才能迸发出更多的艺术灵感。
李蔷华的一生都献给了京剧艺术,也正是她对程派艺术的钻研和持续学习,才让程派艺术呈现给更多人,才能在现代社会留下更多国粹艺术的文化底蕴。相信她对于京剧艺术的纯粹热爱会在未来继续影响更多的人,也希望程派艺术能够在老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继续传承。
程殿华先生,号老殿,是程廷华先生的四弟,又称程老四。自幼喜欢习武,身材高大,细腰阔背,力大过人。一日,三兄廷华回家探母,兄弟二人在家谈武,殿华自傲,要和三兄廷华比武。兄说:“你不服就去街上,一步打你个嘴巴,可打你个来回。”殿华性情刚烈,说:“我只要打中你一次,就叫你倒在地上不能自起。”说着扭头便走,兄随后出门。他突然回身以拳冲击,没想到,拳击空,同时背后飞来一掌,轻轻击中自己的嘴巴上,急回身,见三哥站在那里微笑,更恼火,就连续攻击,一直攻打到街东头,拳拳击空,每发出一拳的同时,自己反被兄打中一个嘴巴,此时,他三兄廷华发动了攻击,一步、一掌,程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逐步败退,真是应了兄长所说的。回家后,三兄廷华教训他说:“你的功夫还不成,跟我到北京拜师学八卦掌。”从此,程殿华随兄到北京拜董海川为师,勤学苦炼多年,练就一身武艺。和三哥廷华共同于北京崇外立派“程派游身八卦连环掌”程派八卦掌名声扬外。
一日,一位武士到眼镜铺来访,他到院中迎接。一看来者身材高大,两腮黑髻,杀气腾腾,口口声声找程三。殿华便问:“你是谁”,来者说:“别管我的名字,人称外号‘赛李逵’”。先生看出来者不善,便说:“有什么事找我程四好了。”当时院中有一水缸,半截埋在地下,缸内有半缸黄土。‘赛李逵’走近两膀一晃,将缸抱起。缸重约有七八百斤,然后将缸放于原处,两眼看了看便说:“叫程三出来”。看意思是瞧不起程四。
先生大怒说:“你先过我程四这一关吧,看你的力气很大,你能够将缸抱起,不一定能把我抱起。”来者伸手想把先生提起,没想到,先生顿时气沉丹田,丹田用力,来者手指疼痛难忍,急缩手,手虽然撤出,但手指上掉了一层肉皮,满手是血,扭头便走。后来,只要有来访比武者,都是程四出面,从此程殿华名声大振。
一次师侄李汉章(原籍河北深县北梨园村人氏,曾以卖线为生,人称线李,后来于北京南苑一户院落)遇强贼三十余人,李一杆长枪杀死强人十余人,强人败走时说:“三天以内等我们。”李回京求师,师(程廷华)说:“叫师叔去吧。”先生随去。强人闻讯程四,以先生的名声可怕,没敢妄动。
程廷华去世后,眼镜业倒闭,程殿华返回原籍教武,从此程家村被称为——八卦之乡。
程先生善习枪术,即“八卦战身枪”,枪法出众。一年,农业受灾,只好出去教武谋生,于河北武强县河陆码头,手持一根长杆,利用八卦战身枪的招术,“乌龙摆尾”将原码头武术教师的长枪挑飞,自己故意扔掉手中的长杆,一个箭步近身,又利用程派八卦掌的绝招“二抹眉”,将对方抹翻在地,从此程先生就在此立场教武。在此有名的弟子有胡阔海等人。
灾荒年过去后,程殿华回乡重建武场,全村男人不分老幼都会习武,八卦掌之术名声在外,此后,经常遇到来访的比武者,先生从无败于他人之手。(本文根据孙志君老师口述整理而成) 程有功先生(1875左右---1947左右),直隶保定府深县程家村人。其三叔即程庭华先生。
程有功先生少年即到北京,随三叔边当伙计边当徒弟习八卦技艺,每天苦功,住在店内,十几载纯功,尽得叔父真传。同时随三叔经常看望董祖师的开门弟子全凯亭先生,全凯亭先生一生不收徒弟,对程有功非常喜欢,授之以绝技。同时又与程庭华先生的师兄弟六合门宗师“赛九城” “大枪”刘德宽习六合大枪、方天画戟。程有功先生得三高师执授,技艺大成,成为程庭华先生的顶门徒和衣钵传人,后来帮叔父在北京传授八卦技艺。
1900年,程庭华先生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中捐躯,程有功先生一度返乡避难。后携家赴奉天,就聘于张作霖的巡防营任武术教官,后来担任探访局武术教官,徒侄骆兴武先生此时得过其执授。之后,尹福先生的顶门弟子弟子宫宝田先生也就聘于张作霖将军。
1912年张作霖的年巡防营改编27师,张作霖将军任中将师长,1920年张作霖将军任陆军上将—镇威上将军,许兰州将军任东三省巡阅署总参谋长,李景林任少将旅长,1922年张作霖将军队改编镇威军,自任总司令,张学良将军任东三省航空处总办、27师师长。程有功先生继续就聘于镇威军任武术教官,李景林将军(后任东北军第一师师长、第一军团长)爱武术,聘其为老师,钻研八卦掌数年。
在沈阳时,程有功先生与许兰州将军的军队武术教官霍殿阁先生(1886-1942)结为金兰,论师兄弟。当时程有功、霍殿阁、还有傅振嵩(李景林将军的武术队队长)三人兄弟论,三人交心换艺。同时傅振嵩之子傅永辉从霍殿阁先生学八极拳、枪,这是真史,80年代,《武林》介绍傅永辉先生学八极拳之事。
1928年,东北军缩编,取消军师制,实行群旅制。1928年12月东北易帜,张学良将军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这期间,程有功先生应陆军旅长王以哲将军之聘,教授八卦拳、剑数年。后王以哲将军又将程有功先生推荐给张学良将军。张学良将军曾吸食大烟,1930年以后,身体力行响应“拒毒联合会”倡议,同时自己也要习武强身,聘请程有功先生当他的武术老师,直到1933年张学良将军通电下野。程有功先生的侄程清勋先生从1932年到1936年西安事变,给张学良将军担任侍卫。
程有功先生在沈阳与武术名家刘宝瑞先生、张芳泉先生、郭立正先生、彭祥庭先生、金警钟先生摔交名家徐俊清先生创立沈阳武术竟进会(沈阳武术馆),程有功先生任馆长,他传播八卦掌技艺,推动了东北武术的发展,加载中国武术史册。
程有功先生在长春开场授徒时,共教了几十名弟子、学员,其中以杜少臣先生最为杰出。据程清勋先生回忆,杜少臣先生后来去了台湾。
程有功先生晚年仍练功不辍,据霍庆云先生回忆,程师大爷(伯父,即程有功先生)功夫相当大,在宫内府内担任武术教师时,仍每天晚间手腕子挑一桶水走八卦步。真老英雄也!
程有功先生一生携绝技,被北洋军、国民军高级将领所聘,走南闯北,到东北长春后,其技艺才全面系统传播。后来被长子程清泰接回家,40年代末故于长春。程有功先生是八卦掌一代宗师,是八卦掌闯天下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程有功先生是八卦掌在东北一系的最主要的传播者,沈阳、长春、哈尔滨都有他的传人,在中国武术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后记:程有功先生在长春的后代,子侄辈仅有侄程清勋先生随其习过很短一段时间,其它子侄根本未涉猎。程有功先生子侄辈现仅有二人在世,即侄程清勋先生、小女程清真女士,再下一辈“耀”字辈,更无人承袭拳技。 字海亭,程廷华的长子。自幼在父严格的教育下苦习家传技艺,因聪慧过人,加父之真传,练就一身高深的技击功夫,尤轻功
作为程派艺术的薪传功臣,李文敏有那些突出贡献?
本文2023-12-04 01:42:1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1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