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平淡的徐光启家族为何成为名门?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3浏览:1收藏

仕途平淡的徐光启家族为何成为名门?,第1张

上海的徐家汇,从广义上讲,就是今天繁华的商业中心,北起广园路,东至宛平路,南至南丹路或斜土路。但在明末,它只是上海县城郊的一个普通村落,毫不起眼。直到文远馆大学生徐光启在此建农场,死后葬于此,后人为他建墓,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从此,其中一个徐氏家族在这一代繁衍,形成了一个名为“徐家舍”的村落。所以这里是漕河泾法华泾、赵家浜、三水交汇之地,航运交通便利。徐佳家族的一些族群聚集在这里,周边多为徐佳家族的土地,所以也被村里称为“徐家汇”。清咸丰十年,太平军进军上海,四乡流民聚集于此,导致区域人口剧增。然后,城乡的菜农、商贩蜂拥而至,就成了集市。因此因靠近徐家汇村而得名“徐镇”,徐家汇村也就是徐家汇镇。这里曾是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重要基地,也是上海天主教文化的中心。直到20世纪30年代,许家的一些成员仍然住在许镇老街。

在古代,以一个家族聚落的姓氏来命名一个地名并不少见。但徐家汇这个名字流传至今,其文化内涵仍在不断强化和丰富,可谓是一个特色。

徐家汇地标:天主教堂

多标签徐光启

很多人都熟悉徐光启。他在天文、数学、农业、军事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谓是上海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徐光启于嘉靖四十一年生于松江府上海县。万历二十五年在顺天府升任秀才,后于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他最终成为礼部尚书和文远大学馆的官员。由于其官职和出生地,徐光启常被称为老、薛、徐尚海等。

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明末,他没有参与党争,而是着眼于关心民生,提出了一系列经世致用的思想。他的《农政全书》一书不仅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徐光启跟随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学习西学,翻译书籍并加以设置,积极参与历法和军事改革,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功绩。此外,徐光启是中国最早的天主教徒之一。他不仅自学,还将天主教传入上海,开辟了上海天主教400多年的历史,为上海成为远东重要的天主教中心奠定了基础。

明末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传播“西学”的先驱,明末天主教“三大支柱”之一无论哪一个标签,都足以让徐光启的名字载入史册。但是,徐家汇之所以成为徐家汇,不仅仅是他的政绩。

徐光启

不要娶小妾生孩子。

以家族聚落的姓氏命名地名,并不是特例。就徐氏家族而言,据家谱记载,上海历史上另一位著名宰相徐阶的祖上,华亭县人,曾在华亭县一个叫“徐家浜”的地方居住过。但是,这与徐光启的祖上无关,而是与他家后代的兴旺有关。

在古代社会,有无继承人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学者的一大难题。徐光启和他的妻子,吴,只有一个儿子,姬旭,但他们从来没有采取妃嫔,以繁衍后代。这与徐光启信仰天主教有直接关系。

万历二十三年徐光启在韶州传教时接触到天主教,八年后正式受洗入教。因为天主教坚持一夫一妻制,严禁纳妾,徐光启只有一个妻子,吴。至于孩子,耶稣会士白英礼也记载了一件

然而,徐光启的独子姬旭最终养育了5个儿子和4个女儿,孙辈的兴旺无疑为徐光启家族的兴旺奠定了基础。据《徐氏宗谱》的记载,徐光启的曾孙多达28人,可以说是儿孙满堂。

利玛窦和徐光启

无心后裔徐。

虽然徐光启最后身居高位,但他的科举之路并不平坦。从万历十年到万历十九年的九年间,他三次乡试都失败了。然而,在万历二十五年获得中国进士称号后,又过了七年才被录取为进士。所以徐光启曾自嘲“爬了一辈子科举的烂路”。

大概是受徐光启为官态度的影响,徐氏后代大多淡泊名利,不重视科举,无意为官。例如,徐光启的儿子姬旭就出生在松江府。受徐光启影响,他研究历法、农业政治和兵法等。但他一辈子都没有做官。他只教中书舍人按影制。同样,在徐光启的五个男孙中,长孙徐二爵、二孙徐二爵、三孙徐二斗、四孙徐二模都止步于在世成员的地位。虽然我的祖父徐光启是一位中国学者,但他不是一名官员。只有顺治十三年中得秀才的乌孙徐二路被任命为知县。不幸的是,他31岁就去世了。此外,徐光启的侄子陈玉杰虽然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但由于从小跟随徐光启学习西学,他在天文和军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此,他于崇祯二年进入北京市历法局,参与历法的编纂,后被史可法推荐,于崇祯十二年成为秦的大夫。明朝灭亡后,陈玉杰成为南明兵部的长官,负责监督火器。但清军攻陷南京后,他在鸡鸣山观景台上自杀。至于徐光启的曾孙辈,除了徐二陆的儿子徐承志继承了曾祖父在天文学方面的遗志,进入清朝历法局,成为秦的博士之外,似乎没有更杰出的人了。

由于徐氏子孙并不追求仕途上的成就,如果以一个家族在官场上的影响力来判断,或许正如叶在《阅世编》年所说:“家族崛起后,家族逐渐衰落,现在还有许多玄孙,尚未有所成就”。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徐光启家族在上海士人社会中的地位。除了徐光启留下的影响,这也和徐家的公婆都是上海的名门望族有关。

上海徐光启纪念馆

强大的姻亲家庭

徐光启的长孙徐二爵嫁给了,其祖父于在做了五年的秀才。他当过兵部大夫、山东大夫,父亲于是举人。他和名将陈继儒一起参与了崇祯《松江府志》的编撰工作。孙绪儿爵曾娶礼部长官乔晖之女乔石为妻,后又有二房;王,孙雪斗之妻,徐光启弟子孙之养女。孙是万历四十年的举人。后来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被任命为登濑总督,是徐光启倡导的军事改革的重要推动者。孙雪儿的妻子是徐光启的老师,山东副宪,黄镇仁的孙女。黄体素虽是徐光启的幼师,但考试失意,直到60岁才随徐光启考中进士。当时,黄体素得到了在翰林院工作的机会,但最后以年事已高为由,主动推荐自己的师傅徐光启代替自己进入翰林院。之后,徐光启顺利通过考试,被选为翰林院的庶吉士,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那时候黄体期让位给贤者是一段佳话。

徐光启的五个孙子徐二禄和四个孙女都嫁给了明末第一世家——潘氏家族。潘氏家族的兴盛“始于龚定江的老师和弟弟的忠心,考上了科甲。恭官至御史,历刑,功二臣”。潘恩有三个儿子,长子云哲、次子云端都是进士,所以有潘父子“一家三进士”的美称。徐璐娶了潘云端的儿子,潘云龙的女儿,马黛娜娶了潘的孙子。此外,徐光启的长孙女婿是南京总使艾克久孙艾廷槐;孙女嫁给了徐乐山的孙子许杜源,徐乐山也曾担任南京总使;第三,孙女嫁到上海屈家,丈夫屈爷是监生,祖父屈荫曾在海城做过县令,也在上海乡绅之列。

徐光启留下的光环,加上这些著名公婆家族的帮助,徐家在上海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虽然在仕途上并不起眼。

徐光启墓

徐氏家族与徐家汇的现代化

徐光启家族之所以如此显眼,在于它所代表的天主教文化。

万历三十六年,徐光启邀请父亲拉扎罗卡塔尼奥到上海任教。两年时间,200多人受洗,从而开启了天主教在上海延续400多年的发展之路。徐光启的所有家族成员,从他的父亲徐思成到他的九个孙子,甚至包括一些家族成员,都是在他的影响下接受洗礼和教导的。徐光启家族是江南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天主教名门。徐家汇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上海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心,与徐光启家族的存在密切相关。

徐氏宗族除了自己的宗教之外,还通过包括婚姻、血缘、地缘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积极向周边地区传播天主教信仰,使“自己一家亲如一家,乡党与受教者越来越好”。此外,徐后裔与上海天主教会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他们不仅借助徐光启留下的人脉把传教士介绍给松江和南京的官员,还帮助传教士在上海修建了许多教堂。此外,上海最早的天主教圣女会中的妇女大会最初是由徐家族成员组织的。

在徐氏家族的支持下,明末清初上海的天主教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到康熙四年,松江府的天主教徒已达5万人。到18世纪初,江苏10多万教会成员中有8万多人集中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

然而,此后,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一波三折。先是因为“礼仪之争”被康熙帝封杀,然后耶稣会士在多国遭到迫害。1773年,教皇克莱门特十四世解散耶稣会,天主教在上海的传教工作一度陷入低迷。直到道光二十二年,沉寂了七十年的耶稣会士才回到上海。耶稣会江南传教区原位于青浦县横塘。但考虑到徐光启及其家族对天主教会的巨大影响,耶稣会士一直试图回到徐光启的家乡上海县,以延续他们的丰功伟绩。为此,传教士专门走访了徐后裔居住的徐家汇地区,并于道光二十六年在江南信徒的支持下,购买了徐家汇的土地,在此建立了耶稣会。此举不仅正式将教会的活动中心迁入徐家汇,也开启了徐家汇的现代化进程:

徐汇中学崇思楼

道光二十七年,耶稣会士在徐家汇建立了“大书房”,后来发展成为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图书馆——徐家汇图书馆;道光三十年,上海耶稣会创办了当时中国最早的新式中学——稻觉学院,即后来的徐汇学院。同年,法国耶稣会士皮埃尔玛丽霍伊德在徐家汇创建了一个耶稣会下属的自然博物馆。同治十一年,耶稣会江南教区在徐家汇成立江南科学委员会。同年,徐家汇天文台成立。它是上海乃至中国最古老的气象台,被誉为“远东第一气象台”。四年后,徐家汇土山湾印刷馆成立。光绪二十九年,耶稣会士主持修复徐光启墓,并在其墓前竖立十字架;宣彤二年,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落成,成为上海最大、最著名的天主教堂之一。徐家汇的这些建筑和机构,不仅与宗教有关,更书写和见证了上海现代文化的发展。

族谱又叫宗谱、家传、房谱、家乘、谱牒、谱系等。是一种记录氏族迁徙、发展的事迹和宗族人物的世系、传记的记录。一部完整的族谱,一般分为: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考、世系表、人物传记、宗族祠堂、坟茔、族规族训、恩荣录、像赞、艺文、纂修人名、领谱字号等。从族谱中,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宗族的迁徙、发展过程,了解宗族人物的事迹,掌握整个宗族发展的历史,确定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民族、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族谱,又称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谱》卷首《联谱序》)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

  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分”。即在同一辈分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分。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排辈分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这种按族谱排辈分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分”之外还要“排号”。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这一习俗在当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颇为流行。

  同一姓氏的不同分支家族,还经常利用族谱中的血缘世系排行记载,进行“联谱”活动。安溪谢氏家族,曾于民国年间合数十宗支进行大联谱。辈分分明后,各宗支子孙公议决定排行班次悉归画一,修纂总谱,旨在扩大家族势力。谢氏家族裔孙谢维峻在《联谱序》中称:“联之以谱,化弱小为强大,转柔软为坚刚,众志成城。”此外还有,当族谱分支过多时另分几个房派修谱(房谱和族谱通称家谱)。如一房人外迁,其房谱分出后就成为新的族谱。

  由于族谱为同一姓氏家族承继的依据,故一般只记男丁。少数族谱也将族中所谓“贞妇烈女”记载入乘。族谱有的依不同对象规定用笔着色的。据《岛居三录》载:“泉郡向修族谱,世系图所牵连之线,有红有黑,体例甚严。红线者,一本至亲,虽远房承宗亦然;黑线者,乞养异姓,即显宦不能免,此亦春秋诛心之法也。”有功名成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族谱中用红笔记入以示表彰,过去秀才或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也用朱笔入谱。现在一些新修族谱仍沿此习。寿宁《刘氏总谱》中,凡上大学的族人,名下都划上红线,所书的姓名用谱名(即按族谱排行而起的名字),抱养子用黑线注明(连城一带是用蓝线)。修谱和查阅族谱也很有讲究。旧时对祖谱保管十分重视,须慎重保存,定期曝晒,认真缮修。霞浦一带,谱系分正谱、副谱(草谱)。副谱可以查阅,而正谱修好后,要入箱上锁,将开锁的钥匙丢入祖祠神龛,以示此谱交祖先收存,以后禁开锁。若遇副谱丢失,有事要查谱时,要先做“牲福”,祭请祖先同意,方可开锁。

  张姓来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由其母有峤氏女附宝感电而生。“(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后人据此推演出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黄帝降生于天帝下凡之际,那时正是神农氏时代,神农的舅舅有个儿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国(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境内)的国君。当时少典族正与有峤氏族互通婚姻。于是少典便娶有蟜氏的女儿附宝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耜去田间种地,正走着,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斗满天,和晚上一模一样。这时,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闪闪发亮的电光像蛇一样不时绕着北斗七星旋转,刹那间,四野罩上了一层浓郁的青光。不一会,附宝只觉得腹部有什么东西猛地一动,吓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头询问时,她却说没有什么。打那以后,附宝便怀孕了。自怀孕那天起,经过24个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由于出生在轩辕,所以便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轩辕。传说轩辕刚生下来就会说话,非常精灵。还在孩提时代,他看见人们在树上构筑房子,便说:“把房子建筑在树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盖地上不是更好吗”不久,神农氏闻知黄帝这种见解,大不以为然。于是,黄帝便在地上盖了一间房屋让他看,神农氏这才信服了。 另有一种传说:附宝与少典成亲后不久,便迁徙到山东曲阜的寿丘。在一个初冬的夜晚,附宝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间,天空出现一道银白色的闪电,只见那闪电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然后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这时,大吃一惊的附宝顿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觉。不一会,她才意识到自己受雷电感应而怀孕了。此后,经过24个月,于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寿丘生下黄帝。刚出生的黄帝,额骨隆起,形状像太阳,而且面部有龙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龙爪龙趾。更奇异的是,黄帝有四张脸,传说这样黄帝可以随时随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观察、了解一切情况,以更好地相机行事。黄帝刚出生就咿呀说话,不久就会走路了。他十岁左右离开寿丘,到处拜师学艺,遍访名山大川。 黄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时代,当时中国大地的社会结构表现为氏族——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由若干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发生战争,黄帝开始还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领,在长期的征战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终完成了对其他各部落的统治,坐上了部落联盟盟主的宝座。 对炎帝、蚩尤与刑天的战争是黄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据文献记载,黄、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新书·益壤》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当黄帝成为姬姓部落首领并开始兴盛强大之时,炎帝部落已步入虚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间相互征讨,暴虐百姓,而炎帝则无力平息战乱,保护臣民,于是黄帝遂起而教民习用干戈,以征残暴。结果,各氏族都前来朝拜并归服于黄帝。炎帝乃迁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说在山西运城),但仍然大行无道,史称“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逸周书史记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再次“振德修兵”,决定与炎帝在涿鹿进行决战。据文献记载,黄帝所率以熊、罴、狼、豹、躯、虎等为图腾的各氏族部落联军挥舞着用雕、鹃、鹰、鸢等羽毛制作的战旗,向涿鹿猛烈进攻,炎帝则退到城东一里的阪泉。经过血战,黄帝方“诛炎帝而兼其他”,于是“天下乃治”。战败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东方转移,与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犬牙交错,渐趋融合。黄炎战争的胜利确立了黄帝对原属炎帝势力范围的黄河中游地区的领导权,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盟主(有称“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当黄炎之战结束,黄帝刚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时,居住在黄河下游(即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就率众西进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战。九黎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部族,他们英勇善战,以蚩(一种毛虫)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长虫)为图腾。到黄帝时代,该部族出了一个有名的首领,人们就将其称作蚩尤。蚩尤通晓天道,精明强干,长于战事,史书中也把他描绘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说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鬓发如剑戟,头上长角。不仅如此,他还有“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武猛异常。凭着强大的武力,蚩尤不断向四邻扩张,大有与黄帝分庭抗礼之势。其时黄河中游一个以榆罔为首领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扰后,遂向黄帝求援,于是就引发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此次大战对黄帝来说极为艰难,所谓“流血百里”,“九战九不胜”,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在经过炎帝、蚩尤之战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以后,黄帝把寻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访天下贤明之士的基础上。为此,他不辞艰辛,连续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经,越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人金谷而咨滑子,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伯、雷公,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兽之辞。(《抱朴子》)足迹所及,“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 黄帝的巡游,一方面扩大了黄帝族的声威与影响,从而使黄帝的势力范围日益拓展,《轩辕黄帝传》所说:“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东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黄帝游历之处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们在黄帝仁义之德的感召下,纷纷前来向黄帝族朝贡,首先是诸北、儋耳之国来向黄帝族贡献礼物,接着南夷族乘白鹿献上美酒,后来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断地前来朝贡。外人朝贡进一步加强了黄帝族与其他族的友好往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为黄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巡游天下,了解各地情况,获得养民安邦之道之后,黄帝遂提出并开始实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黄帝一生娶有四个妻室,她们是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据《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路史·疏仡纪·黄帝》等文献记载,嫘祖又作傫祖,西陵氏女,为黄帝正妃。她发明了养蚕缫丝之术,并教人以丝织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鱼氏皆贤淑。嫫母相貌很丑,但贤而有德,因没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为丑女。黄帝认为“属女德而弗忘,与女正而弗衰,(貌)虽恶何伤”(《吕氏春秋》),故娶为妻室,封号嫫母。 关于黄帝的子孙,文献记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阳与夷鼓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等书,与此大体一致。 与《国语》、《史记》等书所云不同,《山海经》说:“黄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貌处东海,是为海神。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梁,*梁生禺番,是始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狄。” 黄帝一共有25子却是历来所公认的。25人虽是伺父之子,却有不同的姓,仅就得姓的14人来说,又分为12姓,这说明他们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们所嫁的氏族的姓氏为姓氏。至于“同姓者二人”,是指他们同时嫁给一个氏族。 据《路史·国名记》记载,黄帝子孙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国各地。这些黄帝子孙的进一步繁衍则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假若说他们并非黄帝子孙,或者说历史文献记载有所依附的话,那么,他们也当是黄帝这一“中央天帝”统领下的各部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都自称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桥山隶属的郡县在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今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墓既是号称“天下第一墓”的中华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们将要在下面介绍的张姓家族的血缘亲祖之墓。 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氏后裔所修族谱、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持张挥黄帝之子说的有《广韵》(下平声十阳)、马骗《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家谱也有很多赞同此说。 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 张姓始祖挥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则。尽管在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这一问题上,古文献记载各持一端,但具体到张挥本人的情况,则无大的分歧,都承认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然则,细心的读者还会从我们前引文献中发现,记张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微小区别。据此,我们可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即职业为姓,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 春秋时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始祖张挥传21世,历数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张嵩,字仲山,任御驾将军,后封为济国公。他生有张亮、张奉、张文、张进四子。这些仅见于世系而不见于古文献。 再传30代至51世祖张仲,字忠嗣。他与尹吉甫共同辅佐周宣王中兴周王朝。生有张象、张宜二子。据史籍记载,张仲生活在周王朝实行共和行政的前后。当时周厉王因大行无道而被国人推翻,逃出王宫,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职。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14年之后,周厉王病死于彘(今山西省霍县),共和伯请太子姬靖即位,史称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国势,征伐戎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历史上被称作“宣王中兴”。 张仲之后,张姓先民有很多人载人史籍。如《左传》在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记有手和臂肘被箭穿连,仍奋力推车,冲向敌阵的张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有怒杀华多僚的宋国大臣张句。另外,还有张良的先祖张老、张趯、张骼、张抑朔等人,他们籽在下一节中进行介绍。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世卿升立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它标志着中国进入战国时代。这个时期,张姓先民们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如魏国人张仪西走秦国,合纵连横,大展其才能。而楚国则有大臣张旄,曾出奇计让楚王将充当秦国使臣的张仪赶走。齐国有张丐,说服鲁国在齐楚战争中保持中立。但张姓先民主要还是以原晋国属地为其建功立业之所。在赵国,张孟谈策反韩、魏,反击智伯,一举解晋阳之围。魏有张丑力谏,阻止张仪为秦国在魏国开展外交;张倚出使赵国,使赵国在秦魏交战中倾向魏国。韩有张去疾、张谴及张良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等。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在那里也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张姓先民——张若。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大将司马错率兵攻占四川,贬蜀王,派张若为蜀国守。上任伊始,他迁移秦民万家人川,实行农垦,发展生产。又与张仪一起共同经营成都,按照秦国都城咸阳之制建有里闾、下仓、市肆、官舍、楼宇等。又设置锦官、盐铁官,发展官府手工业,为增强秦国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285年,秦国废除巴、蜀侯国封号,改设蜀郡治川。张若因功被任命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数民族赐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个出生在山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说大兴安岭)的蒙古将领,名叫伯颜帖木儿,他作战英勇,曾率兵多次打败农民起义军。但在一次战役中,败在朱元璋的手下,于是归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赐给他张姓。他的后代一直从军,传至玄孙张晟,官至都督事,进入明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核心领导层。又如鞑靼人(明代对东部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的称呼)哈剌尔敦,英勇善战,被明成祖朱棣赐姓张,改名隆善。永乐七年(1408年)十月,张隆善被任命为北京右军都督签事,也成为一名中央军事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另一个鞑靼人奴儿,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边疆守将,屡立战功,宪宗皇帝朱见成为表彰他的英勇,赐姓张,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年)八月,张友被任命为金吾卫指挥使。 明代前朝,有一个女真族(满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户,领兵征战,勇猛异常,其事迹传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赐姓为张,改名志义。永乐八年(1410年)张志义被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大城子。四年之后,治所移至今跨吉林、辽宁两省的浑江流域。 今岫岩县前营乡张氏,本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张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马札尔台,他历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营都统,陕甘、湖广等省平章,并知枢密院事,官至中书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书右丞相。元朝灭亡后,其后裔世居长白山麻加乐和忽密拉,大多从事畜牧业,也有人经商巴唐地区。到11世纪继英授德时,正值爱新觉罗氏崛起于东北,于是弃牧从戎,成为努尔哈赤帐下的一员勇将,属镶黄旗。清兵人关,建立统一政权后,治良匡氏迁居盛京(沈阳)。13世祖名叫伯尔格,精通汉文,熟悉汉书,文武双全。乾隆六年(1741年)调任岫岩防御使。因为热爱当地秀丽的山川,就奉侍母亲佟氏,携弟吾令吉定居下来。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孙都改姓张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于都英额、哈达、辉发、长白山、佛阿拉、伯都讷、宪颜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张氏。 扎库塔氏分布在瓦尔喀(今苏联东海滨省南部)、扎库塔、松花江、长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为张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尔喀、扎库木、赫图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为张。,爱义氏分布在爱湖流域一带,在清代全部改为张氏。 明洪武元年(1368年),回族人张某任宝庆(湖南省邵阳)卫指挥。据《宝庆府志》卷33记载,指挥张氏的先人叫璞罗德,北平三河人。张氏任满之后,即定居武冈车林铺鸡脚塘,依靠屯田百余亩田产为生。今天邵阳市各地的回民,以马、张、苏、海、蔡姓为多,其中的张姓回族人或许就是璞罗德的后裔。 唐代初年,在云南洱海地区近百个白蛮部落中,有一个相传从陇西迁来的张姓部落。公元7世纪中期这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这时正值乌蛮部的蒙舍龙和他的儿子龙独罗(又作细奴罗、细诺罗)开始扩张势力,建立南诏政权。7世纪70年代,细诺罗势力推进到洱海地区。据文献记载,张氏进求因抵挡不住南诏的攻势,就将自己的部落政权“禅让”给了细诺罗,而细诺罗为了酬谢张氏,就将自己的大儿子罗波海,改姓为张,改名叫张朝凤(夏正寅《哀牢夷雄列传》)。这支蛮人张氏,后来演进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各族人民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叫张兴癸的彝族将领,史称他是南诏王细诺罗之后,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张的乌蛮人罗波海(即张朝凤)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动在秦汉、三国魏晋时代,内有19个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数几个部才有资格成为最高统治者单于,是匈奴族中的贵族。东汉时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则归附汉室。三国曹魏时期,在今山西汾阳地区设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历史上把他们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张XX”“西河胡张XX”的记载,这些就是匈奴张氏。如《晋书·符坚载记》云:“屠各张罔聚众数千,自称大卑子,坚遣邓羌讨平之。”《魏书·太宗纪》云:“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张文兴等率流民七千余家内属。”《魏书·太宗纪》:“天兴元年三月,西河胡张贤等率营部内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个别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主要活动于我国魏晋时期,十六国时代,以石勒为主曾建立过后赵政权(319-351年)。羯族中张姓很多,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例如《晋书·石勒载记》云:“胡部大张旬督、冯莫突等拥众数千,壁于上党,勒往从之。”《十六国·后赵录》称:“张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后赵国内张姓人特别多,石勒起兵时,十八骑中就有张噎仆、张越二骑。石勒自立为后赵王时,以张离、张良二人为门生主书,司典胡人出内。传至石虎为后赵王时,离、良二人都官至尚书仆射,另外还有张群、张豺、张散、张茂、张斯、张屈支、张夷、张举、张舂、张贺度、张沉等,都是后赵的达官显贵。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编第八《羯族诸姓·张氏》中对上述张氏作了一番考证之后,得出了他们是羯族张氏的结论。他认为羯族张氏之张,是“羌渠” (康居)谐声转读而来。由此看来,羯族张氏是为后赵政权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北(包括前苏联、朝鲜一部分)的一个古老民族,辽金时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来的渤海族张氏。隋况已在前面作了介绍。在这之前的渤海国时期(720-962年),还有一支渤海族张氏。如大将张文林、大臣张仙寿等,共有达官显宦二十余人,他们活动于上层,是渤海国的贵族。但这支渤海张氏之姓张的缘由却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个活动于唐宋辽金时期的古老民族。历史文献中常把它记作“奚人”、“奚回”。辽代末年,奚回离保曾在今东北地区称帝,建立奚国,改元天复。唐代奚族张氏知名的有张孝忠,曾任义武节度使。另有张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宋将张锁高收为“假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军节度使,又改赐姓名为李宝臣。李宝臣,有的文献将其原名误作张宝臣。 战国以后,不断有汉人移居云南,他们和当地的土人长期杂居、通婚,相互影响,到隋唐时期就形成白蛮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围有数以百计的白蛮部落。白蛮的族源主要是汉族,因此在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和汉族大体相同,他们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汉姓。当时,在洱海地区有赵、李、杨、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个张姓部落,相传是从陇西辗转迁来的。他们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其子孙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蛮张氏就分布到云南太和县洱西驿、云南县、浪穹县十二关、阿迷州东山江、猛丁塞(今元阳县老猛)、镇南州英武关、楚雄县、腾冲州、孟合驿、宁番(今北胜县)等地,并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驿丞、巡检、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阶最高的是腾冲州土知州张铭。按照明代官制规定,土司官是世袭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张氏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瑶族张氏。 壮族张氏。 黎族张氏。 侗族张氏。 高山族张氏。 阿昌族张氏。 纳西族张氏。 藏族张氏。 僳僳族张氏。 蒙古族张氏。 朝鲜族张氏。 满族张氏。 回族张氏。 彝族张氏。 苗族张氏。 土家族张氏。 乌丸族张氏。 三、他姓改姓 前凉王张天锡未称王前就与安定人梁景、敦煌人刘肃相友善,并依靠他们谋杀权臣张邕,谋杀侄子前凉王张玄靓,自立为王。为酬其功,赐二人姓张氏,视为自己的儿子,并依诸子之例,以“大”为字,改梁、刘二人姓名为张大奕、张大诚。 辽阳(今辽宁省辽阳)渤海族人高霸,生活在辽代。因在外做官,改姓张。其子张佑、孙张匡,都眼务于辽代,官至节度使,成为地方军政长官。张匡有两个儿子,长子玄征,在金代曾任彰信军节度使。次子玄素,字子贞,历任金代静江军、镇西军、兴平军节度使,东京路都转运使等,金世宗时官至户部尚书。他为官以厚道、正直著名,史称“厚而刚毅,人畏惮之”。玄征之子汝弼,字仲佐。以父荫补军正。正隆二年(1157年)中进士。因其妹嫁给金世宗为元妃,所以升迁较快,先后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尚书左丞。但为官不能“正谏”力争,以不违抗上命为原则,所以政绩不大。 玄素的同辈人,即高(张)霸的曾孙张浩(字浩然)也是金代初期声名显赫的大臣。金太祖天辅年间,就以出谋划策而被任命为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1130年)赐进士及第,授秘书郎。天眷二年(1139年)参与制订内外礼仪程式,迁礼部尚书。海陵王即位,为参知政事,进尚书左丞。天德三年(1151年),主持扩建燕京(今北京)城及皇宫。贞元六年(1153年),金迁都扩建后的燕京城,改名中都,他则因功拜为平章政事,寻改左丞朝。正隆三年(1158年),又主持营建汴京(河南省开封)城。六年(1161年),海陵王南下进攻南宋,他留治尚书省事,看守金朝中央政权,主持军需后勤工作,支持前线作战。世宗即位,拜为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大定三年(1163年)逝世,谥号文康。张浩有五个儿子:汝为、汝霖、汝能、汝方、汝猷。其中以老二张汝霖(1190年)能继承父业。汝霖,字仲泽,少年时就聪慧好学,深得父亲喜欢。张浩称赞他是张家的千里驹。贞元二年(1154年)赐进士及第、历任翰林待制、刑部侍郎、中都路都运使、御史大夫、太子少师,拜参知政事、尚书右丞,进拜平章政事,封芮国公。世宗临终前,与太尉徒单克宁等同受命为顾命大臣,迎立章宗完颜憬璟登位。明昌六年十二月(1191年1月)逝世,改封莘国公,谥号文襄。 在今湖南永顺、保靖、花垣县境内,有很多张姓人家,其先祖由章改姓而来。相传宋代时,有江西章姓兄弟二人到湘西屯边,当上了屯长,他们就不再东返,而在此定居落业了。子孙繁衍,人丁渐旺,出于老兄门下的叫大章,出于老弟门下的叫小章。再后来,可能因为章、张读音相同,或许是垦荒拓地离不开弓矢,抑或是为了鼓励大家的军武奋猛之气,他们就由章而改姓为张了,并且不断分支迁徙,散居于永顺、保靖、永绥(今花垣)各县,尤其集中于平扒、丫家、茶洞、老旺寨、尖岩等地。湘西山区在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以前,还是土司辖地,是土、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这支由章改张的人,和土居的少数民族通婚、杂居,人乡随俗,渐渐地他们就被同化了。所谓“在土村为土民,在苗寨为苗人” (清·严如煜《苗防备览》卷9)。不仅姓氏改了,连族别也变了。清代改土归流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提高,这支张氏后裔人数不断增加,于是就向湘西周边地区扩张迁徙,今天的湘鄂川贵四省边境地区甚至云南、广西都分布着大章、小章的子孙。

分类:  草堂话谱

“传是楼”主人,昆山徐乾学(1631-1694)是也,字原一,号健庵,康熙庚戌科探花,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等职,充《明史》总裁官,兼总纂《大清一统志》、《清会典》。其二弟徐秉义(1633—1711),康熙癸丑科探花,官至吏部右侍郎;三弟徐元文(1634—1691) ,更是顺治己亥科状元,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三兄弟,二探花,一状元,而徐乾学的五个儿子又皆中进士。科举如此之盛,仕途如此之隆,有清一代,不知还有谁家能相抗衡。

“传是楼”是徐乾学藏书治学之所,清人汪琬作《传是楼记》:“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斲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藏书既多且珍,他采取大宗收购、请友朋代购、抄录等方法广聚典籍,如亭林先生(顾炎武是他的舅父)遗书就尽为其攫取,李开先万卷楼、延令季氏藏书等均有所得。根据《传是楼书目》和《传是楼宋元本书目》记载,“传是楼”中,仅宋元善本就多达四百五十种,所以万斯同《传是楼藏书歌》中说:“东海先生性爱书,胸中已贮万卷馀,更向人间搜遗籍,真穷四库盈其庐。”

关于“传是楼”名称来历,汪琬在《传是楼记》如此解释:“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

《锡山徐氏宗谱》,今所存者以清光绪三十一年古十笏堂木活字本为多,九十四卷九十四册,据《中国家谱综目录》载,上海图书馆和日本、美国等均有收藏。而我所藏的这一部,为清咸丰七年古十笏堂木活字本,三十六册——怕是不全——因为没有其它谱目记载,而此既无目录,又不分卷,竟不知原为几卷几册,今缺何卷何册了。

据上图所著录,光绪三十一年本《锡山徐氏宗谱》,为无锡、江阴及苏州、常熟、常州、宜兴、昆山等地徐氏之统宗谱。而在此族中,所收录的族裔享大名者除徐乾学外,还有常熟人明右副都御史、著名清官徐恪;江阴人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无锡人近代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徐建寅(还是光绪三十一年本主修)父子;宜兴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等等。几乎是把江苏地区的徐姓精华囊括在一块了。而在我所藏的这一部咸丰谱中,徐恪是有的;徐悲鸿这时候还没有出世,不知道有没有他祖辈的世系;但徐霞客和徐寿、徐建寅的世系是肯定没有的。不过只要有徐乾学的家世在,这部残谱就很珍贵!江苏省的南京曾是太平天国的首都,清咸、同间,这一带是清军与太平军的主战场。江苏省虽为传统的修谱大省,可留下来的早期家谱少之又少,跟这个战事是有极大关系的。如这一部咸丰年的《锡山徐氏宗谱》,就“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不见他处著录!

谱以北宋学士封开国侯鼎臣公第十三世孙徐裕一为昆、锡二山一世祖。徐裕一,字梅轩,一字柏枢,元至正壬午春授南京兵部主事,仕至武略将军。子涧,晚号岫云,居无锡东胶山南,因元末避难,隐居常熟县之唐市。三世德,字虞野,行名华一,由唐市始迁昆山县季巷村,其时当在明初。十二世即为徐乾学。

徐乾学一门,极盛于康熙一朝,康熙大帝曾特赐“光芒万丈”四字,以示恩宠。但到后来因为牵连进了明珠政争的旋涡,解职南归。但亲属、门客仍旧依势横行,屡被人控告。他的第五子徐骏又为人骄横,民间有“毒毙塾师”之说,雍正初因罹文字狱,被处斩,徐氏家道遂渐式微,据说后来移家安徽,故晚清时人已云“今则昆山鲜徐氏子孙踪迹矣”。所以,在本谱中,有关他的世系,是如此记载的:“字原一,号健庵,开法长子,顺治庚子科举人,康熙庚戌科探花,仕至刑部尚书。配金氏,子五:树谷、炯、树敏、树屏、骏。”连他的生卒都没能说清楚。

徐乾学身后“传是楼”藏书散出,明珠府、怡府乐善堂等多有收藏。今经“传是楼”收藏过的宋元版典籍可见于海源阁、铁琴铜剑楼、天禄琳琅、爱日精庐、艺风堂、滂喜斋等多家藏书目中。

《锡山徐氏宗谱》中的祖像颇具特色

《周易》九卷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宋淳熙间抚州公使库刻递修本

此本是现存王弼注《周易》的最早刻本之一。皮纸印造,楮墨精良。字体结构疏朗,笔势清瘦,颇有瘦金书味道。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文嘉、文震孟、文从简曾递藏此书,并撰有题记。后又经毛氏汲古阁、 徐乾学传是楼 、秦蕙田味经窝、汪士钟艺芸精舍、瞿氏铁琴铜剑楼等递藏。

分享:

纵观这部《七武士》,其中的镜头运用、叙事节奏都非常流畅,有着优秀且辨识度极高的叙事节奏与拍摄风格,可以说没有多余的镜头或情节,而这部**的台词,也是微言大义,值得揣摩。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动作戏,其中的动作设计和镜头剪辑没有丝毫地拖泥带水,放在今日依旧是顶尖水准。

但是,这些都不足以造就这部作品的伟大,这部作品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拍出了日本武士时代最后阶段的落寞。了解日本的人都知道,有本解读日本的小册子叫做《菊与刀》,其中“菊”代表皇 室,“刀”代表武士,二者是日本文化的核心,菊之美与刀之利,用黑与白的大场面,反映了这个国家穷兵黩武却崇尚礼节的矛盾性格。

而《七武士》中,则展现了这把“刀”最后的寒芒。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武士的社会阶级极高,是带刀的贵族。而在《七武士》片中的时代,武士们已经穷困潦倒,但即使是吃不上饭,片中的武士也依然拒绝农民的食物,因为他们仍然是上层阶级,而农民的身份是最低微的。

《七武士》的故事很简单,弱小的村民遭到山贼的洗劫,于是雇佣武士来帮忙打击山贼,他们请来的七个武士领着这些农民日夜操练,守住了山贼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最终以阵亡四名武士的代价,换来了残酷的胜利。

片中的这七名武士经过千挑万选,又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才走到了一起,他们性格各异,各怀本领,在保护村庄的过程中将武士的领袖精神、牺牲精神、智慧和武力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七个角色中最出彩的,我认为是三船敏郎先生饰演的菊千代。

菊千代这个角色包含着那个时代的缩影,他是一个渴望摆脱农民低贱地位的人,于是当起了冒牌武士,拿着别人的家谱跟村民吹牛逼,他英勇无畏,却不会武功,不惧牺牲但又因此过于冒进。他的行为与操守可以称得上武士,但因为没有出身,又永远成不了武士。

而这个角色最矛盾的地方就在于,他渴望成为武士,却又在内心深处憎恶武士,自己怜悯农民且曾是农民,却说农民是“最狡猾的人”,说他们“吝啬,狡猾,懦弱,低能,是杀人鬼。”可以说,菊千代身上的矛盾也正是那个时代的日本的矛盾,黑泽明借菊千代之口,将其露骨地表述了出来。

在影片的最后,七武士战死四人,保卫了村庄,看似胜利,其实他们彻底失败了。自始至终,农民们猜疑他们,畏惧他们,利用他们,村子安全之后,村民们自顾自地庆祝,没有人为死去的武士默哀。七武士赢了,武士却输了,输给了时代的洪流。

这就是《七武士》的魅力,它让你看见那个国度最后的江湖,就像影片结尾处对牺牲的死人无力的凭吊一样,“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像一首慷慨激昂的战歌,最后却空余一声叹息。

1955年江西省奉新县发现了一幅画《个山小像》,从此大家都知道了八大山人是谁。

他的名字是朱耷,是明末清初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

至于为什么会在南昌,这个要从他的家谱说起。

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朱权,就是他的老祖,

这一段又是一个 历史 了,139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

朱元璋生前封二十五个子孙为藩王,这些藩王驻守守全国各地。这些藩王与建文帝既是君臣,还是叔侄,同时这些藩王掌握军权,这使得建文帝如芒刺在背。为巩固中央皇权,即位伊始建文帝就开始削夺地方藩王的势力。先后废除了五位藩王,最后准备对实力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下手。

朱权

这就是著名的“靖难之役”了,然而非常可惜,建文帝败了,朱棣成为了新皇帝,即明成祖,他当了皇帝之后自然也怕那些弟兄们对他的皇位虎视眈眈,于是就把那些藩王,该削的削,八大山人的老祖朱权改封于南昌。

朱权作有《太和正音谱》,是曲坛上鼎鼎大名的皇族才子。朱权封藩在南昌,这便成了八大的籍贯于是八大山人的籍贯。

因为八大山人祖先是被封在南昌的地方王。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生于明清之际,81岁而终,原是明朝皇室。朱耷是清初四僧之一,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家画家,极其擅长花鸟画,是17世纪中国画的一代宗师。赵孟頫曾经说过: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正如赵言,朱耷创造性的将书法与绘画结合,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在整体氛围中,融为一体。

他与徐渭、原济并肩而立,对后来的 “扬州八怪” 的怪诞风格具有启示意义,再后来他的画作风格又影响了吴昌硕和齐白石等现代画家。齐白石曾叹服道, “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可见朱耷17世纪中国画的一代宗师之名,当之无愧。

天纵奇才,年少坎坷

公元1626年,一个男婴降临在江西南昌的弋阳王府,作为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后代,朱耷从小接受皇室规格的文化艺术教育。 传闻他从小可以悬腕写米家小楷,8岁作诗惊艳众人,11岁作画成天纵奇才。 曾以皇室宗孙身份科举及第,考中进士。他自述 “少为进士业 ,试辄冠其济。隅里中曹硕 , 莫不噪然” 年少成名,一时间好不风光。当他的名字印在皇榜上的时候,他完全可以想象在之后的岁月里当如何青云直上,如何春风得意。

可是,上天似乎并没有想让天才一生顺遂。当他19岁,也就是1644年,崇祯愤慨道 “诸臣误我!” 再后来,崇祯走上风雨飘摇的皇城墙上,又道 “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 不曾和亲,不曾投降,不曾纳贡的大明王朝,在内外交困中迎来了他的覆灭,直至最后一点残余势力被满清消灭殆尽。

曾经给过朱耷无上荣耀、优渥生活和贵族教育的明朝皇室身份,从此成为他一生痛苦的根源。也许经历过王朝更迭的文人雅士大抵如此,用一生怀念覆灭的前朝。若往后看久一点,也就是百年前清朝灭亡,同样遗留一大批 “满清遗老” ,遇上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也许朱耷比他们更幸运一些,经历坎坷总比成为时代的包袱要好。

孤傲避世,守心中天朝

满清政权稳固后,清缴前朝残余势力,大明王朝的文人武将,有的人身死献朱了,比如孙承宗、比如卢象升,有的人降了满清,审时度势、顺势为之而已,现在用我们的视角来看,也没什么。作为原来的王室,出了身份的骤变,内心的落寞更是无人诉说,不久朱耷的父亲便也郁结而终。再过四年,妻子亡故。面对国破家亡,朱耷选择了避世。 用他一双眼,冷冷的看着时代走过,他兀自关起门来,写个大大的“哑”字,贴在门上,关闭和这个世界的对话框。

他隐遁山林,学佛法以静心,写书作画以托余生。人们常问,你说文人为什么要写文,画家为什么要作画呢? “抒心中不平意” 而已。这就是表达,朱耷同样如此。在艺术上,朱耷年少时学书法,先学欧阳修的楷书,后黄庭坚、米芾、董其昌的行书,又临钟繇、王羲之的书法。他年少时家中富裕,学遍百家,所临大半真迹。这也为他后来融会书法绘画,成为一代宗师,做下厚重的铺垫。二十几岁归隐,他生活并不如意,他以卖画为生,穷困潦倒也是常事。他的家几经搬迁,最后住到南昌市抚州门绳金塔附近。 那里是市井,热闹非凡,贩夫走卒,江湖过客,人来人往。 此时朱耷的书法绘画稍有名气,每去茶馆酒肆必饮酒,饮酒必醉。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星梦压清河。” 每每有人来向他要画,他便大笔一挥,不管来人是山僧、贫士、农民、屠夫,一画十几副,随手相赠。不知他们后来是否知道,当时光走过几百年,这个曾流浪在市井的中年画家的作品,也被人竞相追捧。

在佛法上,朱耷跟随耕庵老人修习。十余载参禅,作书,作画,风雅至极。友人描绘他此时的境遇,在给他的题跋上书:

“咦!裁田博饭,火种刀耕,有先德钁头边事在瓮里,何曾失却?予且喜!圜悟老汉,脚跟点地矣。”

鹿同法弟饶宇朴题并书: “何曾失却?” 也是友人对他身世不幸的宽慰吧。

人生境遇的选择:道与僧的结合

面对这样的人生挫折,朱耷的选择与他之前和之后的文人雅士大抵相似。纵观中国2千多年的 历史 ,文人们面对世界的方式大抵有三种,一种是经世致用,在儒家孔孟圣贤教导下明辨是非,教化百姓,积极入世。 所以南怀瑾说,儒家是粮食铺。做官吃饭领皇粮。 一种是清静无为,当文人们遇到现实挫折,比如科举不第,比如贬官岭南,只好借道家无为以宽慰自身, 南怀瑾说,那是药店。 而佛家就比较海纳百川, 是百货店,你要来世,佛家许你来世,你要归隐,佛家许你佛经万卷修身养性。

很妙的是,朱耷在十余年里生活在佛家百货店里,可能忽然有那么些瞬间,觉得佛家没精准抚慰心中隐痛。于是在后来的三十余载里,进了道家,修了道观。 这座道观余秋雨先生曾去看过,他在自己的文章里很不客气的说,在他到过的地方里,南昌不算出彩,但是呢,“幸好它的郊外还有个青云谱。”

青云谱是朱耷在原天宁观的基础上改建的,道家的故事里有“吕纯阳驾青云来降”,也就是观名的由来。 吕纯阳也就是吕洞宾,传闻他学贯儒道佛三家,好酒色财气却断烦恼,断贪欲,断嗔怒。也许朱耷与这个传说中的神仙倒颇有惺惺相惜之意。道家的传统里有用 “飞剑插地,植桂树规定旧基” 的做法。所以,假如你现在去那还能看到有数株桂树,清香四溢。朱耷和他弟弟主持道观二十载。后来,人们为他立了 “正开山祖道朗号良月文号八大山人朱真人” 功德堂的牌位,也算是将他奉为此道观的开山祖师。

在道观做主持的日子里,朱耷声名渐远。不管在什么时代,总有那么些当官的,喜欢一点雅致的东西,比如书法,比如绘画。在朱耷53岁时,胡亦堂在任临川县令,听说他的诗画风流,想邀请他到官舍做客一年半载。县令也是附庸风雅之人,或许眼光还不错,即便他没有预料到朱耷会凭借其花鸟画影响他后世的许多人。可是在做客的日子里,他过得并不舒坦。当朝官僚请前朝皇室做客,无论怎样听起来都不合时宜。后人的书上写道,朱耷 “心不愿就,佯发狂疾,走还南昌。”披头散发,蓬头垢面在市井流浪,小孩子们追在他后面取笑,打闹,他不理不睬,不言不语。 也许顶尖艺术家都难逃生活的诅咒吧。

风波过后,朱耷回归原来的生活轨迹。走到耳顺之年时,以八大山人之名作画。你若将这四字竖着写下去,字迹再潦草一点,模仿毛笔的式样,你会发现,此四字像极了 “哭之、笑之” 。原来,走到耳顺之年的他并未释然。反倒是

仕途平淡的徐光启家族为何成为名门?

上海的徐家汇,从广义上讲,就是今天繁华的商业中心,北起广园路,东至宛平路,南至南丹路或斜土路。但在明末,它只是上海县城郊的一个普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