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阿哥胤祥和他的福晋们的生平
皇十三子胤祥是康熙一位十分优秀的皇子,他文武双全,早年备受康熙的钟爱和器重,每次出巡都将其带到身边。然而,胤祥却深陷夺嫡风波,在康熙一废太子时失宠,此后再也没有得到重用和封赐。但是,胤祥却是一个十足的四爷党(最先可能是太子党),雍正继位后,胤祥获得了新生,直接被封为怡亲王,受到了重用。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胤祥与嫡福晋兆佳氏的感情如何吧。
在古代,判断一个女子在男人心中的地位,尤其是在皇室,一般看她的生育情况就可以了。史料记载,胤祥一共有九子四女,而嫡福晋兆佳氏一人就生下了五子二女,占了胤祥子女的一半还要多。可以推测,生育了七位子女的兆佳氏与胤祥的感情定是很好的。
最后,让我们看一下兆佳氏的子女状况吧。
兆佳氏所生第三子弘暾(嫡长子)原本是世子,但是只活了19岁,第四子弘皎被封为宁郡王,但是乾隆初年卷入理郡王弘皙一案,此后再没有受到重用。第五子弘眖只活了7岁便夭折了,第七子弘晓成为幸运儿,他承袭了怡亲王爵位,一直活到了乾隆四十三年。第八子绶恩则只活了三岁。
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胤祥,他的福晋是大臣马尔汉的女儿兆佳氏,马尔汉家族都是正白旗,本来正白旗并不是八大旗中的上三旗,但是多尔衮大权在握的时候,将原本在上三旗的正蓝旗降为下五旗,将正白旗抬入上三旗了,所以从顺治皇帝时期开始,正白旗也是上三旗的地位了,而身为正白旗的兆佳氏,其地位自然也更高了。
首先,兆佳氏家族本身就是满洲比较尊贵的一个家族,而清朝皇室贵族的嫡福晋,基本上都是满洲贵族担任,那么胤祥的嫡福晋自然也不例外。在胤祥十六岁的时候,康熙皇帝便开始准备给胤祥赐婚了,当时康熙皇帝并不想给胤祥找一个身份太过贵重的嫡福晋,毕竟当时太子还在,康熙皇帝不希望其他皇子威胁到太子的地位,所以大部分皇子的嫡福晋身份都不是特别尊贵。
其次,当时康熙皇帝比较看重大臣马尔汉,当时的马尔汉是从二品的兵部侍郎,而他的嫡出女儿兆佳氏正当妙领,康熙皇帝认为兆佳氏的出身高贵,但是不是名门望族的贵女,马尔汉本身又是朝廷重臣,所以便选择了兆佳氏给胤祥当嫡福晋。
虽然说是康熙皇帝赐婚,但是胤祥和兆佳氏的夫妻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兆佳氏先后给胤祥生育了七个孩子,所以他们的夫妻感情也是很稳固的。
最后,因为胤祥在九子夺嫡中站队正确,所以雍正皇帝继位以后,胤祥和兆佳氏的地位也非常高,兆佳氏所剩的第四个孩子,还被雍正皇帝收为养女养在宫中,雍正皇帝更是破例将这个养女封为和硕和惠公主,这也足以可见胤祥和兆佳氏在雍正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而兆佳氏也因此平安富贵活到了七十多岁。
在康熙皇帝的所有儿子中,十三子胤祥的人生,算是最为跌宕的一个了。从受宠皇子到失宠后被幽禁,再到后来被皇兄雍正皇帝重用和信任。在胤祥死后,雍正皇帝为他修建陵墓的的规格,超出所有亲王。
提起胤祥的名字,知道的人有很多。胤祥之所以被人熟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电视剧中步步惊心中胤祥的形象。步步惊心中胤祥的形象是向往自由,满腹才华,善良和重情义,我们都知道影视剧中有很多的虚构成分,不代表真实的 历史 ,那么 历史 上的胤祥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胤祥出生于公元1686年,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胤祥的母亲是敏妃章佳氏,胤祥的母亲敏妃章佳氏出身于镶黄旗包衣。不过在康熙一朝并没有任何的晋封,敏妃的封号还是死后被追封的,胤祥自幼聪明好学,使得胤祥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男子,同时也擅长书画和音律,有一句话就是用来评价胤祥的,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雅善音律琴笛了得,诗文翰墨皆工致清新,胤祥因此也受到父亲康熙皇帝的另眼相看,在一废太子之前的十年间,康熙皇帝只要是出巡,都必带胤祥。
不过胤祥在康熙废太子事件后,胤祥因为包庇太子胤礽,失去了父亲康熙皇帝的宠爱和信任,被父亲康熙皇帝短暂的幽禁了一阵子。在废掉太子后,康熙皇帝对众位皇子的信任度不再那么高,每次出巡时也不再带那么多的皇子,不过康熙皇帝有意拆开那些结党营私的皇子,但是这没有影响到胤祥,康熙皇帝每次出巡还是带上他,只不过对于胤祥的态度十分冷淡,后来封各位皇子的爵位时,唯独没有胤祥,胤祥在父亲康熙皇帝执政时期,一直没有受到重用,直到父亲康熙皇帝去世。
虽然胤祥在父亲康熙皇帝那里不受重用,但是不影响与四哥胤禛的感情。胤祥十三岁丧母,其他兄弟与胤祥都不太亲近,只有四哥胤禛与胤祥十分亲近。两人形影不离,胤祥的数学都是由胤禛亲自教授的,康熙皇帝在出行塞外时,只要是有兄弟两人随行,这兄弟两人必是形影不离。两人要是其中有一人没有随行,两人之间也必定会有书信往来,在九子夺嫡时期,胤祥也一直坚定的站在胤禛这边,在胤禛出现什么事情的时候,胤祥也总是冲在前面,进而使得胤祥和胤禛的关系一直十分要好。
胤祥也正是因为在父亲康熙皇帝执政时期不受重用的压抑下,磨炼了自身的性情,为之后的有所作为立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康熙皇帝去世后的第二天,四阿哥胤禛继位,史称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继位后,将胤祥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同时将胤祥晋封为和硕怡亲王,而胤祥也没有辜负皇兄的重用,胤祥用着出色的手段将各项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也帮助雍正皇帝处理了很多棘手的事情,同时胤祥淡泊名利,公正廉明,成为了雍正皇帝最为信任的左膀右臂,胤祥也是兄弟中唯一一个特准不用改名的皇子。
正因为胤祥在各个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使得胤祥经常受到皇兄的奖赏,可能是因为操劳的事情较多,使得胤祥原本就不太好的身体更加的雪上加霜,最终胤祥因病去世,终年四十四岁。
胤祥去世后,雍正皇帝赐予胤祥贤的谥号,同时还将胤祥封为铁帽子王,得到爵位世袭罔替的资格,不光如此,雍正皇帝还为十三弟胤祥修建了超规格的陵墓,修建陵墓的钱,都是雍正皇帝私人的钱财,不光如此,从陵墓修建开始到陵墓完工的这段时间,雍正皇帝时常询问工程进展情况,陵墓完工胤祥下葬时,雍正皇帝还命弘历和弘昼护送棺椁到陵墓。
这座陵墓也是清朝王爷陵墓中最大的陵墓,据文献记载,怡贤亲王胤祥的陵墓占地面积将近四十多万平方米,全部建筑多达三十余座,而且建筑用料全部采用红砖绿瓦,其规模之浩大,布局之严谨,用料之奢华,清朝没有任何一座王爷陵墓,可以与之相比。
怡贤亲王胤祥的陵墓中的建筑白玉望柱华表,是清朝所有王爷陵墓中的独一份,为什么清朝别的王爷陵墓中没有呢?因为这个白玉望柱华表是只有皇帝才能享用的,白玉望柱华表上面的浮雕,都雕刻着双龙戏珠,雕刻上龙的数量共有四十八条,除此之外雍正皇帝还亲自为怡贤亲王胤祥的陵墓书写碑文。
正是因为胤祥的良好品质和为雍正皇帝解决了很多棘手的事情,才使得雍正皇帝才超出规格的为弟弟胤祥修建超出王爷规格的陵墓,同时胤祥也是所有兄弟中结局中最好的一位,怡亲王的爵位一直传到清朝灭亡才结束。
历史 上真实的雍正跟十三爷的关系好到超乎想象,在古代皇帝和兄弟关系好到如此地步真不多见,甚至没有。皇室关系特别好又最出名的要属朱元璋父子,其次是雍正和十三爷。父子关系最好的朱元璋和朱标,朱标被称为 历史 上最稳妥的太子,从不担心被废。朱元璋虽然宠爱朱标,但跟朱标好歹还有分歧,还有政见不合的时候。雍正跟十三爷完全没有隔阂,两人从来没有过任何矛盾和分歧,雍正对他是绝对信任,甚至还怕十三爷权利不够大。
十三爷胤祥的母亲是章佳氏敏妃,十来岁就没了母亲,康熙将他交给德妃抚养。德妃就是雍正和老十四的生母,所以胤祥从小跟雍正亲,其实雍正也不是德妃养大的,而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亲自抚养的。老十四才是德妃其中抚养的,按理说老十三和老十四关系好,一个妈带大。可偏偏老十三跟雍正关系更铁,一直是雍正的跟班。雍正从小得不到母爱,又看着十三爷也是个没娘的孩子,对他特别照顾,后来雍正说过胤祥的数学是自己教的。雍正跟德妃关系可不好,跟佟佳皇后一家关系才好。
雍正从小就对十三爷好,兄弟感情深厚,已经超过同母兄弟,而且这份手足之情维系了一辈子。尤其是“九子夺嫡”的时候,胤祥始终跟四哥站在一起。由于两人患难与共,关系更加牢固。雍正最后夺取成功,登基继位,放开手脚治理天下,实施自己惠民强国的新政。胤祥是强有力的支持者,雍正的政敌兄弟们虎视眈眈,要是没有老十三的话真不知道雍正有多累。
等雍正把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这些最大的政敌、八爷党核心骨干一个个收拾完了,终于可以大干一场的时候,老十三病情加重了。可就算病重十三爷依旧处理公务,最后活活累死了,雍正自己也是被工作给累死的。他是全年无休,只有自己过生日的时候给自己放半天假,所以雍正是清朝最勤快的皇帝,也是最不好色的皇帝,他一心只想怎么治理好国家。
那么雍正对十三爷到底有多好呢?
1、 在赐封爵位和各种赏赐方面
老十三在康熙时期只是一个贝子的爵位,雍正上台后直接封为怡亲王。虽然雍正也封了三爷和老八亲王爵位,但那待遇跟胤祥比是天壤之别。雍正赐给胤祥钱粮23万两,十三爷百般谦虚辞让不肯收,雍正就一直给,最后没办法胤祥勉强只要了十三万。这还不算,特准许胤祥分封后可支用官物6年,胤祥仍是辞谢。
雍正觉得对十三弟还是不够好,又把原来只归皇帝本人兼管的佐领人丁全部划归十三爷王府属下,又于亲王定额之外增加一、二、三等护卫共17员,仪仗中也增加豹尾枪、长杆刀各二,老十三已经不受,雍正不许。
这还没有完,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又以胤祥“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从优议叙”,特在亲王之外又加封一个郡王爵位,允许他在儿子中任意指封一人,雍正这是破了祖制封赏老十三,胤祥坚辞不受,又下旨给他增加俸银10000两,以为奖励。雍正称老十三为“柱石贤王”。
2、 雍正对十三弟信任到无以复加
雍正对胤祥的信任可以用无以复加来形容,雍正一上台就让胤祥总理大臣,康熙后世交给胤祥。半年后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的后世也是胤祥处理。后来为了西北战事成立军机处之后,胤祥又被委任为领班军机大臣。不仅这些,还要水利方面,教育,军需,圆明园禁军,还要过问重大案件。雍正还让胤祥负责“会考府”,“会考府”就是核算钱粮这东西,这可是个命脉部门,可见雍正对他信任,甚至雍正让胤祥代行祭祀。凡事宰相做的事情他都要负责,被人调侃为“常务副皇帝”是有道理的,胤祥也是因为责任太重,太繁琐,工作压力太大又累,导致活活累死的。雍正也发出感慨 :“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夸十三爷有王佐之才。
3、 把十三爷的母亲追封为皇贵妃
老十三的母亲敏妃章佳氏得不得宠不知道,但去世的早,胤祥十来岁的时候就没了娘。康熙可怜他,把他交给比较受宠的德妃抚养。但胤祥从小没娘跟其他兄弟们的关系也不大好,别人都不跟他玩。只有老四跟他同病相怜,两人结下情谊,雍正既是大哥又是老师,什么都教他。等雍正继位后,除了封胤祥为怡亲王之外,又追加其母为“敬敏皇贵妃”,并重新赐葬,按照皇贵妃的标准重新葬入康熙的景陵地宫。这是雍正继位后给老十三第一个恩赐,后面的恩赐还会更多。
4、 雍正对胤祥言听计从
雍正对老十三提的意见是言听计从,从来没有不听的时候。由于九子夺嫡太过于惨烈,雍正对兄弟们基本都有防备心理,除了老十三就不信任任何兄弟。胤祥提议:“十七弟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雍正马上重用老十七,而且一直受雍正重用,直到雍正驾崩还被任命为乾隆的托孤大臣。雍正还提议重用岳钟琪,因为年羹尧骄横跋扈,雍正已经不大信任他了,十三爷也看出来了。提拔重用汉人岳钟琪,岳钟琪在雍正和乾隆两朝都深受重用。雍正有时候一高兴想享受一下,胤祥当面制止,说这是劳民伤财。雍正马上取消,然后跟大臣们说,王不让,所以取消,以后只要王不允许,你们都要提醒我,别让王不高兴。
5、 胤祥虽然恩宠无比,但进退有度
雍正对胤祥除了封爵就是赏赐财宝,还生怕给的不够多。但胤祥却没有恃宠而骄,而是恭谦礼让,雍正赏给他二十三万钱财,胤祥跪恩,坚持不受。雍正一直要给,胤祥只好要了十三万。雍正又要封给他儿子一个郡王爵位,胤祥觉得这是破坏祖制,如何都不肯接受,雍正只好给他加一万俸禄。更夸张的是雍正甚至要把自己的吉地送给胤祥,这事把胤祥吓坏了,赶紧上书推迟。胤祥病重的时候雍正又想把吉地给他,跪地磕头请求雍正收回成命,不要开这种玩笑,雍正这才作罢。胤祥马上让人去吉地取了些土自己吃了,然后对身边人说,这样我才能安心,子孙也才有福气。就因为老十三从不恃宠而骄,进退有度,工作任劳任怨,为国事操碎了心。雍正夸他“柱石贤弟”。
6、 生前尊宠,死后哀荣
胤祥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本来身体一直就不太好,终于在雍正八年累死了,年仅四十四岁。老十三的死让雍正悲伤过度,悲恸异常,吃不下睡不着,还亲自素服一月。这君为臣服素服一个月,古往今来雍正还是第一个。老三胤址因为在胤祥葬礼上迟到被雍正一顿骂,将其削爵并圈禁在景山永安亭。因为胤祥在端午节前夕就去世了,雍正为其撰写祭文,以示哀思。并且下令禁止各地连续三年端午节不得搞大型活动。雍正还特命此建怡亲王陵墓。雍正对十三爷的这份情谊别人可没有。
最最重用的是雍正为了感念兄弟情谊,已经十三弟呕心沥血的为国家卖命和对雍正的绝对支持,将胤祥封为大清国第九个铁帽子王,这铁帽子王的价值那才叫值钱,前面那八位可都是开国亲王,都是建国时期打天下的王爷。不仅如此还把胤祥一个儿子封为郡王,雍正驾崩前叮嘱乾隆一定要善待胤祥后人,像他跟胤祥一样把这种关系维持下去。
总之雍正对胤祥的信任可以说在 历史 上是罕见的,没有哪个皇帝能做到如此。而雍正和胤祥却做到了,反观雍正对乾隆感情一般般,乾隆继位之前根本接触不到权利核心。而老十三除了皇帝的位置,其他没有什么事他不能过问的,还是雍正特意要求国家大事全部要让胤祥知道。大臣们把奏折交给雍正御批的时候,雍正都要问一句王知道吗?要是大臣回答看过了马上盖章,要是十三爷没看过,他会说先交给王看,或者自己再看一遍。雍正胤祥没有隔阂,没有矛盾,信任到无以复加。这也导致十三爷不仅要管理宗室事物,还要做宰相做的事情,天下所以大事没有他不做的,所给活活累死了。
老十三也是没有愧对四哥对自己的信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心为公,为国事操碎了心。呕心沥血,殚精竭虑,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真正做到了权利与能力相匹配。用“忠、敬、诚、直、勤、慎、廉、明”这八个字形容老十三是最合适不过了。
你看清朝王爷神道碑就可以看出来!
清代顺行汉族的辈分关系,如果谁当皇帝必定有名字重复字的避讳!雍正名胤禛,其他兄弟胤字辈的全部改为允!
唯独十三爷!康熙帝时期名胤祥,死后神道碑依旧提名胤祥!其他王爷无一例外全部允字提名!纵观清史也是空前更是绝后!
所以关系微妙可想而知!
一句话,十三爷是雍正朝的常务副皇帝。
雍正和胤祥关系的融洽,确实是 历史 级别的。 历史 上的君臣关系,很难有雍正和胤祥这么融洽,雍正给予胤祥赏赐无度,对他夸赞无度,还给予了他很高的权力,对他也无限信任。
说起来,雍正可不是一个相信臣下的君王。他对他的臣下,其实是很不信任的。如年羹尧是他在当皇子的时候最好的朋友,年羹尧的妹妹也是雍正的妃子,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在雍正登上皇位的过程中,年羹尧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正是因为他掌控着陕甘一带的军队,同时也掌控着胤禵的粮草。所以最终,尽管胤禵不服雍正当皇帝,他的手中也掌控着军政大权,但是他根本就不敢造反,这使得雍正夺皇位非常顺利。
另一个和雍正关系密切的大臣是隆科多。隆科多是年羹尧的舅舅,在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隆科多作为九门提督,把整个京城控制了起来。这使得驻扎在京城里面的那些皇子们,虽然也对雍正继承皇位很不服,议论纷纷,蠢蠢欲动,但是依然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造反。
在雍正当皇帝之前,胤禵和胤禩等人,是有着严密的布防的。胤禵主外,手里还掌握着兵权;胤禩主内,在京城里面严密监视着皇帝以及大臣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内外结合,一有风吹草动,就能够立刻行动。但是由于年羹尧和隆科多的存在,因此,雍正得以顺利当上皇帝。
但是雍正当了皇帝以后,这两个人却受到了雍正的严厉打击,不得善终。从这里可以看出,雍正对他的成长,确实并不怎么好。
包括另一个对雍正来说至关重要的大臣岳钟琪,雍正也是多次打击他。在雍正晚年的时候,甚至把岳钟琪抓起来,在监狱里面关了两年的时间,也不给他定罪,把岳钟琪吓得半死。
可见,雍正对臣下确实并不好。
不过,雍正对胤祥却一直都非常好,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打击过胤祥,自始至终他,他都对胤祥有各种各样的赏赐。那么为什么雍正对待胤祥,和对待其他大臣完全不一样呢?
事实上,雍正对年羹尧、隆科多也不是一开始就打击他们的。一开始,他对这两个人还是非常好的。他喊隆科多,喊的都是“隆科多舅舅”。事实上,他和隆科多并没有多大的血缘关系,而且他是皇帝,这样喊隆科多,显然就是对他极为尊重和喜爱。对年羹尧也一样,他多次表扬年羹尧,朝中很多人事敏感事情,他都会和年羹尧讨论。并且,他还对年羹尧说他想和年羹尧做那种古今最好的君臣关系。所有这些,都是雍正在刚刚当皇帝时的一系列表现。
雍正之所以是这样的表现,有人可能会说,这是雍正立足未稳,因此才极力拉拢大臣们。就像他刚上台时,并没有打击胤禩等人,反而给予他高官一样。
我们不否认雍正对隆科多、年羹尧很好,是拉拢他们的表现。但是我们也应该相信,雍正当初这样做,是真心要这样做。他想的是通过做这些事情,表现出他是一个好领导,同时也希望大家真心拥戴他。如果大家真心拥戴他,他也愿意做一个对臣下非常仁爱的好皇帝。
但是雍正所做的这一切,在臣下那里没有得到极好的回应。
比如隆科多和年羹尧,他们逐渐就骄傲起来,甚至有些轻视雍正表现出来的那些谦逊。雍正称隆科多是舅舅,隆科多就说,当年如果不是他控制了京城,雍正就当不了皇帝。雍正把人事关系拿来和年羹尧讨论,年羹尧就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号人物,大肆接受那些想当官人的贿赂,拉拢自己的势力。这些做法,显然不是雍正想要看到的,所以雍正才非常生气,才不断地敲打他们。
当雍正不断敲打他们的时候,他们不是非常警惕,反而觉得雍正在过河拆桥。他们心中引起了强烈反弹,因此最终他们和雍正之间的矛盾越闹越大,雍正不得不痛下杀手,严厉打击他们。
胤祥则完全不是这样的人。
雍正对胤祥很好,胤祥自始至终,做人非常谨慎。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他从来不会自己去揽功劳,他像雍正一样,兢兢业业干事情,以至于把自己的身体都搞垮了,真的是做到了任劳任怨。雍正给他大量赏赐,但他不领受,他都给雍正退了回去。他表示,自己不敢承受这么大的恩宠。
可以说,胤祥是最明白怎么给雍正当臣子的人。所以,他让雍正很放心,而雍正也和他的关系处理得极好。
(
参考资料:
一直以来,雍正都将他与十三阿哥胤祥之间的关系视为“千古君臣兄弟”的典范,并且对于胤祥是极尽封赏,就连胤祥的后代都得到了雍正的极度善待,这便与人们印象中雍正的“弑兄屠弟”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么, 历史 上的雍正为何与十三阿哥胤祥之间会建立如此亲密的关系,他们这对君臣兄弟之间的关系究竟好到了什么程度呢,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您就会明白了。
“九子夺嫡”中,胤祥是雍正最为“铁杆”的支持者。
其实,雍正与胤祥之间从小便建立起了非常亲密的关系。
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的时候,他的生母章佳氏便去世了,于是在康熙皇帝的安排下,胤祥被交由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抚养。
只不过,这一时期的乌雅氏将全部的精力都用来抚养自己的另外一个亲生儿子,即十四阿哥胤禵,因而对于胤祥的抚养并不伤心。与此同时,由于胤祥的生母章佳氏之前仅仅是没有得到正式册封的庶妃,在其去世后才被追封为敏妃,因而胤祥的出身非常的卑微,这就使得他自幼便经常遭受到太子胤礽、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等一众出身较为高贵的皇子的欺凌。可以说,胤祥的童年生活非常非常的凄凉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对于胤祥的主动关心与照顾,让胤祥倍感温暖,再加上雍正与胤祥一样,都有过被其他康熙后妃抚养的经历,于是两人之间迅速建立了同理心,关系也就此变得愈发的亲密,以至于胤祥在陪同康熙皇帝离开京城期间,都要与雍正时刻保持着书信往来。
然而,真正让雍正与胤祥结下患难之交的情谊,还是在康熙皇帝“一废皇太子”期间。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以“太子不孝,所行不善”为由,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而其他康熙皇子也就此开始为彻底扳倒胤礽,争夺储君之位而积极奔走,这其中就包括了胤祥。
由于胤祥自幼便与太子胤礽关系交恶,所以胤祥的表现是格外的积极,也正是因为如此,胤祥的行为被康熙皇帝所察觉。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不管康熙皇帝怎样责问,胤祥都将所有事情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对于他一直帮扶的雍正是只字不提。
就这样,对于胤祥失望至极的康熙皇帝将胤祥圈禁了起来,而也正是这一年多的圈禁,对胤祥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一方面,胤祥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并且还患上了严重的腿疾,“起白泡,破后成疮,时流稀脓水”,直至其去世,都没有好转,曾经文武双全的“拼命十三郎”,如今却成为了半个“残疾人”,确实让人唏嘘不已。
另一方面,胤祥就此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厌恶,不仅彻底退出了康熙朝晚年的政治舞台,并且直到康熙去世,他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封赏,生活上极为窘迫,以至于需要雍正的接济才能勉强度日。
只不过,雍正没有忘记胤祥对于自己的这份“恩情”,在他登基之后,给予了胤祥极高的封赏与极为丰厚回报,算是对于胤祥当年这份“义举”的感恩与补偿。
胤祥明事理,知进退,成为雍正最为倚重的兄弟大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登上了皇位。
而就在雍正登基后的第二天,雍正就将胤祥晋封为和硕怡亲王,并委以其总理大臣的重任,胤祥也就此成为权势、地位仅次于雍正的整个大清王朝的国家“二把手”。不仅如此,雍正还将胤祥的生母章佳氏追封为敬敏皇贵妃,就连其棺椁也被葬入到景陵地宫之中与康熙皇帝合葬。
雍正的这一系列举动让胤祥颇为感动,同时,胤祥也没有辜负雍正对于他的信任和器重,并且给予了雍正最为坚决有力的支持,甚至可以说雍正皇帝所取得的改革成绩,应该将其中一半的功劳记在胤祥头上。
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胤祥明事理、知进退,这样的精神和品质,才是真正值得人们去思考和学习的。
关于这一点,在两件事情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一件事情,便是胤祥多次拒受雍正的封赏。
雍正在册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的时候,希望按照他当年被康熙皇帝晋封为和硕雍亲王时的标准,赏赐给胤祥二十三万两白银,结果胤祥以不敢与雍正等同受赏为由予以了拒绝,最终在雍正的坚持下,胤祥只要求得到十三万两的赏赐。
之后,雍正准备将原来归属与自己的统领的镶白旗满洲第三参领下的全部人口和财产赏赐给胤祥,结果同样遭到了胤祥的拒绝,于是雍正只得给他添置亲军与侍卫数量,以示恩宠。
再后来,雍正希望再赏赐给胤祥家族额外的一个郡王爵位,让其人选一子来袭承,当然,雍正如此恩赏再一次毫无意外的遭到了胤祥的拒绝。
第二件事情,便是著名的“吞土受陵”事件了。
雍正将为自己陵寝选址的工作交给了胤祥。起初,胤祥在清东陵地区的九凤朝阳山下为雍正找到了一片上吉土壤,雍正予以了同意并且已经将大量的建筑材料运到了当地,但是在修建的过程中,发现此处为砂石土壤,并不适合修建陵寝,于是雍正在与胤祥商议后,决定另找一块吉壤。
于是,胤祥在经过了新一轮的挑选后,在河北易县的永宁山下,为雍正找到了陵寝新址,并称此地为:
雍正对此是非常满意,并且还专门在自己的陵区旁给胤祥划拨了一块中吉土壤,希望他们这对君臣能够在百年之后继续相互陪伴,谁料想,如此恩典依然遭到了胤祥的拒绝。
最终,胤祥在河北涞水县的云溪水峪地区挑选了一块地方作为自己的陵寝所在地,又命人前去该地取回一捧泥土,并且直接吞了下去,意思就是告诉雍正,自己已经同他选择的土地融为了一体,希望雍正能够成全。雍正在得知此事后非常的感动,同时也就此同意了胤祥的请求。
从上述的两件事情上我们不难看出,胤祥能够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并且做到了谦逊低调、沉稳内敛,这样的举动不仅使得雍正对其极度的放心,更是能够让他与他的家族在纷繁复杂的朝局中得以充分的保全。
正如胤祥在“吞土受陵”后所说的那句 “臣心安,子孙蒙福 ”,这或许就是胤祥一生最大的愿望了。
胤祥去世,雍正给予了其极高的身后殊荣。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胤祥因病去世,终年只有四十四岁,雍正对此是悲痛欲绝,为此他专门下旨罢朝三日,并且亲自前往胤祥的府上进行吊唁。
雍正遵照胤祥的遗愿,将其安葬在了涞水地区,并为其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数倍于亲王陵寝规格的庞大陵园,还将在雍正四年(1726年)由他亲书赠予胤祥的“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谥前,之后更是不顾劳顿来到此处,亲自主持了胤祥的安葬仪式。
而除了给胤祥修建了一座超规格的陵寝外,雍正还给予了胤祥极高的身后殊荣。
首先,雍正为胤祥上谥号为“贤”,赐予其配享太庙的殊荣,同时还将其名字由“允祥”重新改回了“胤祥”,使其不用避讳。
其次,雍正安排胤祥第五子弘晓袭承了和硕怡亲王的爵位,并就此确定了胤祥家族后世子孙可享受“隔代不降爵”的“铁帽子王”待遇。
再次,胤祥之前拒绝掉的额外郡王爵位,雍正还是予以了“兑现”,并将胤祥的第四子弘晈封为宁郡王。
纵观整个清朝时期,胤祥所享受到的身后殊荣,可谓是绝无仅有的,而这些也都是胤祥用他对雍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换回来的。
综上所述,雍正与胤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九子夺嫡”中,他们是最为亲密的战友和伙伴,而胤祥也是雍正最为坚定的拥护者与支持者,甚至为了保全雍正不惜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雍正登基之后,他们是“千古君臣兄弟”的典范,胤祥竭尽所能地辅佐雍正,而雍正也对胤祥及其整个家族予以了厚待。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人之间如此亲密无间的关系,不是一方刻意为之能够实现的,而是两个人共同努力、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结果。
而这也正如雍正在评价胤祥时所说的那样:
若论帝王家的兄弟情深,大概只有雍正和十三爷胤祥之间的兄弟之情最真挚,也最深厚了!“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伦至乐,宛如昨日事也!”
十三爷胤祥爱新觉罗·胤祥,出生于康熙二十五年,生母是章佳氏,生他的时候仅是一名宫女。胤祥小时候就很聪明,康熙皇帝非常喜欢他。从12岁开始,康熙每次出巡都带着胤祥,直到康熙四十七年胤祥失宠。
与《雍正王朝》中的形象不同, 历史 上的十三阿哥胤祥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论武功,胤祥精于骑射,百发百中。有一次跟着康熙皇帝去打猎,树林里突然蹿出来一只猛虎,十三阿哥胤祥表现得非常镇定,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就向这只猛虎刺去。论文采,胤祥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很拿手。有一次康熙南巡,在行宫里邀请众大臣欣赏胤禛和胤祥的书法,大臣们“无不欢跃钦服”,虽有阿谀奉承之嫌,但仍可看出胤祥的书法在康熙眼中还是拿得出手的。
从康熙四十七年开始,胤祥就突然不得宠了,或许是受到废太子事件的影响。在《雍正王朝》里,胤祥被康熙圈禁了十年,原因是出于保护这个十三儿,以免让他卷入九子夺嫡的漩涡之中。但是在真实的 历史 上,胤祥到底有没有被圈禁还存在争议,就算是被圈禁了,也是很短暂的一段时间。不过,从这一年开始,胤祥失宠倒是真的。废太子胤礽被复立之后,康熙给成年阿哥们封赏爵位,唯独十三阿哥胤祥没有被封爵,直到康熙去世,胤祥还是一个没有爵位的闲散阿哥。
雍正即位后,胤祥才真正得到重用。雍正一朝,胤祥负责处理了康熙和孝恭仁皇后的丧事,管理内务府,负责西北用兵的后勤供给,统领圆明园八旗禁卫军,负责审理重大案件,负责治理水患,负责勘察建造皇帝的陵寝,负责外国传教士事务,负责营田水利。可以说,家事国事天下事,十三爷胤祥都替雍正操劳着,并且处理得非常得体,雍正很满意。有人说,雍正一朝,十三爷胤祥是名副其实的“常务副皇帝”。
但是十三爷胤祥身体不好,从康熙年间就患有一种叫做鹤膝风的病,到了雍正年间病情加重,又因为日夜操劳国事,所以胤祥在雍正八年就英年早逝了,年仅四十四岁。
棠棣情深雍正常称自己的十三弟为“柱石贤弟”。尽管二人在朝堂上更多的是政治盟友关系,但是二人是因为兄弟和睦才结为政治盟友,又因合作融洽使得兄弟之情更深,这两种因素其实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最终形成了中国 历史 上罕见的“棠棣情深”。
雍正即位的第一天,就封自己的十三弟为和硕怡亲王。一朝之间,从一个没有爵位的边缘皇子到晋封为最高等级的亲王爵位,十三爷胤祥也是独一份了,可见雍正对十三弟的感情之深。
同时,雍正下令将原来归自己管理的佐领人丁统统划到十三爷名下,在亲王定额之上再增加十七名护卫,在怡亲王仪仗中额外增加豹尾枪、长杆刀,用以突出十三爷胤祥的皇恩殊隆。
到了雍正三年,雍正下令在亲王的爵位之外,再给十三爷加封一个郡王爵位,让他从自己的儿子当中任选一名授封该爵位。
十三爷胤祥为雍正选了一块“上吉之壤”的陵址,雍正认为这是十三弟的功劳,所以就在自己的“上吉之壤”旁边选了一块“中吉之壤”赐给他,后被十三爷胤祥坚决推辞掉。
十三爷胤祥去世后留下遗嘱,遗言自己的陵墓要从简不要奢华,雍正帝没有遵从,反而给十三弟建造了一个亲王当中最大、最奢华的陵墓,占地四十万平方米,陵园里修建了三十多座建筑。
胤祥死后,雍正帝特意将十三爷的名字从允祥改回了胤祥,这在清朝 历史 上是独一份。
雍正和十三爷的关系有多好、感情有多深,用雍正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后世常用“棠棣情深”来形容两人的兄弟情深。
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清康熙帝第十三子,与雍亲王胤_关系最密。胤_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雍正元年,命总理户部。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死后,上谥号为“贤”,雍正帝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成为雍正朝唯一位最终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
: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_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自此即全力辅佐风根治理国家,胤_亦对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1725年),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45岁。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爱新觉罗·胤祥_
十三阿哥胤祥和他的福晋们的生平
本文2023-12-03 20:51: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1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