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等待疗愈的伤口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3浏览:3收藏

《原生家庭》: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等待疗愈的伤口,第1张

思渔读书 第 529

每天一本女性必读书目

一起向幸福出发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疗;

不幸福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等待疗愈的伤口。

《原生家庭》 写到 七种家庭模式

比如有一种 天下无不是型 的父母,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是为你好!

还有 虐待型 的父母常说: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很多人觉得,我供你吃喝,养你长大,说你两句怎么了?

但很多父母不知道, 比起身体上的虐待,有的时候语言上的虐待更为伤人!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们一辈子都在等孩子说一声:谢谢!你辛苦了。

而孩子们一辈子都在等父母说一句:对不起!我错了。

长大后的你,如果总是无缘无故的暴躁,发脾气,在感情中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

在人际关系中自卑内向,紧张焦虑。

或者你常常觉得,自己对不起别人,背着内疚和自责过日子。

来看看这本书吧!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作者是美的心理治疗师 苏珊·福沃德。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福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愿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充满了爱和光亮,而不是这样或者那样的伤害。

我是王思渔,专注 情感 挽回,婚姻修复,想要解决婚姻困扰,夫妻关系修复,在后台找我。

圣经中有段经文这样写道:“ 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

由此可见,言语能给人带来巨大伤害,其中父母的言语暴力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很可能是终身的。

为了让家长认识到言语暴力对孩子的伤害,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曾制作一组海报。

他们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语言视觉化的互动装置,家长可以看到伤害性话语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烙印。

你脑子让猪吃了吗?

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天天毛手毛脚

你上辈子是闯祸精啊?

家里有你,真倒大霉了!

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

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这些孩子的父母或许性格迥异,肤色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有毒”父母。

在这里,我要着重说下何为“有毒”父母。

“有毒”父母这个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她的著作《原生家庭》里提出的。

她认为“有毒”父母加之于孩子的情感伤害,就像是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

有“有毒”的父母,就会有“中毒”的孩子。

苏珊·福沃德说:“ 中毒的成年子女所表现的症状都惊人地相似:自尊心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毁灭式行为。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 ”

著有《为何家会伤人》的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这本书写的推荐序中说到:“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来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来自你与父母的关系。”

他在北大学习时深受该书的影响,甚至认为出版这样的书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因为很多家庭正深陷毒素的漩涡中而不自知。

苏珊·福沃德教授为了打破中毒家庭的恶性循环,结合多年接触有毒家庭的真实案例及摸索出的治疗方法,写出了这本《原生家庭》。

当然,作为一名享誉全球的心理学家,她的著作远不止于此,还著有《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情感勒索》等,她的作品一度登上《纽约时报》图书排行榜榜首长达44周,全美销量超200万册。

在这本书里,苏珊·福沃德教授列举了七类“有毒”父母,我选出三类比较普遍的“有毒”父母,与大家分享,分别是:

1言语虐待型父母

2操控型父母

3不称职的父母

言语虐待型父母在“有毒”父母中所占比例较大。

还记得那组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的海报吗?

父母的恶言恶语直接印在孩子的身体上,视觉冲击力极强。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一句贬损的话,虽然没印到孩子的身体上,但却印进了孩子的心里。

这类言语虐待型父母属于直接地、公开地用恶毒语言贬损孩子。

另一类言语虐待型父母的行为没这么直接,他们会通过长期的取笑、挖苦、取侮辱性的绰号或是拐弯抹角的羞辱来对孩子发起攻击。

书中举了一个关于菲尔的例子。

菲尔是一名牙医,个子很高,虽然看起来自信,但开口说话时声音总是如蚊鸣一般,他为自己这种没来由的羞怯感感到懊恼。

在苏珊·福沃德的引导下,菲尔才道出了那段痛苦的童年经历。

他对童年最深的记忆就是父亲没完没了的取笑。菲尔的父亲经常说:“这孩子绝对不是我们的儿子,你看看他那张脸,我敢打赌他们在医院抱错了,为什么不把他送回去,把我们的孩子抱回来呢?”

六岁的菲尔实在不堪其辱,有一天终于鼓起勇气问爸爸:“爸爸,为什么你总是看我不顺眼?”

他回答道:“我不是看你不顺眼,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逗大家开心的。难道你看不出来吗?”

父亲的一句玩笑,让成人后的菲尔成为别人眼里的笑话。

我们已见证了言语虐待的威力,那么什么样的话语属于言语虐待呢?

作者一言以蔽之: 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或作为人的价值进行语言层面的攻击,那就属于虐待了。

苏珊·福沃德在书中这样写道:

“毫无疑问孩子会因为朋友、老师、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贬损受到伤害,而 最容易带来伤害的还是父母,毕竟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所以,如果你无所不知的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那你就是蠢的‘;如果父亲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一定没用。孩子们不会从其他角度审视这些评价并提出质疑。”

她还说:“ 如果孩子在年少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负面评价,并让这些评价进入到他的潜意识中时,他们的大脑就会“内化”它们,将“你是”变为“我是”,而这往往为孩子奠定了自卑心理的基础。 ”

言语虐待型父母培养出的中毒孩子,往往容易自卑,缺乏主见,害怕与人合作,自我认知感较差。

有时言语虐待父母在面对心智成熟孩子的质询:你为什么要这么损我?

他们给出的答复是:这都是为了你好。

然而,他们长大后过得到底好不好,时间会给出答案。

在网上看过一段视频,大意是母亲连番质问孩子是否知错,孩子最后哭着承认自己的错误。

父母要求孩子改错无可厚非,只是她不仅要女儿心服口服地承认错误,还要立马更正。

在母亲的咄咄相逼下,孩子最后悲愤交加的喊道: “我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你们为什么还要来弄我,我想不通啊!”

这件事一度登上知乎热榜,其中有一位知友这样写道:“视频里的小女孩“认错”认的不是错,她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她认的就是权威和强力。”

很多父母潜意识认为孩子懵懂无知,因此他们要对自己唯命是从,而这也合乎中国的孝道。

著名作家武志红在为《原生家庭》一书所写的推荐序里写道:

“ 孝道是孩子无条件地遵从父母的规则,这是“非如此不可”的,必须做的东西。

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但孝道让我们只看到前者,而否认后者的存在。”

苏珊·福沃德教授认为孩子应该拥有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犯个错而已又不是世界末日。

毕竟,这是他们尝试新事物并建立自信心的途径。

然而有毒的父母强加给孩子的是无法企及的目标、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朝令夕改的规矩。

如果父母持有孩子是自己附属品的意念,那他们就不会尊重孩子的个人意志。

这类“有毒”父母的掌控欲很强,他们美其名曰是要孩子有家教, 实际上是以牺牲孩子的感受为代价来满足内心深处怕被人提及的控制私欲。

同样面对孩子犯错,发脾气,我们来看看国外的一位父亲是如何引导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并解决问题的。

通过可以看出,这位父亲不仅允许孩子发脾气,甚至还给她支招。

这印证了儿童心理学者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的育儿理念: 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发脾气才是。

这位父亲全程蹲下身子,抬起头,以极富爱怜的目光和温柔的语气与孩子对话,这让孩子充分感觉到来自父亲的爱与尊重。

该父母管教下的孩子,他们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会较同龄人更加的独立和自信。

苏珊·福沃德教授认为 在子女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活时,所有父母都应该停止对他们的控制。在正常的家庭里,这种控制权的交接往往在子女的青少年时期便开始了。

不过,大部分操纵型父母是不愿看到孩子长大并渐渐离开他们独立生活的。

由于害怕不再被孩子需要,许多操控型父母会尽力维持孩子的无力感,并希望它永不消失。

他们善于通过批评或者不断地否定,让孩子变得不敢尝试或独自面对生活的作难。

当然,我们不否认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是这“爱”的外面被“自私”包裹。

操纵型父母常说的话是:“这都是为了你好”“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正因为我这么爱你”

对于以上说辞,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真实含义:“ 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太怕失去你,所以我宁可让你生活在痛苦中。”

不称职的“有毒”父母,他们甚至不能称之为父母,他们没有尽到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很多的新闻都曾报道:年轻的父母将患有疾病的婴儿丢在医院或别人家的门口,然后一走了之,彷佛孩子不是自己的一样。

在《原生家庭》中,例举了称职父母必须履行的五项基本职责:

1他们必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

2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

3他们必须满足孩子对爱、关怀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的需求。

4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感情上的伤害。

5他们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令人倍感无奈的是,不称职的有毒父母大多连清单上的第一条都没做到。

励志型畅销书《风雨哈佛路》的作者莉丝·默里的父母就属于不称职的有毒父母。

莉丝·默里在这本书里道出了自己极其恶劣的原生家庭环境:

她从小在贫民窟长大。

政府给予她家的救济金,大部分被父母用于吸毒。因此每个月前半个月尚能填饱肚子,后半个月就要靠自己讨生活。

她和姐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想尽各种办法挣钱填补家用,换取食物。

为此,她们做过兼职,捡过垃圾,甚至还偷过东西。

因为没机会洗澡,莉丝·默里的头上长满了虱子,在学校受尽嘲笑。

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角色一度出现互换,不称职的父母“以自己尽力了”为由推卸父母本该承担的责任。

而孩子一旦失去了父母这一积极角色的榜样,他们的情感将难以健康发展。

还有一类不称职父母,除了能保证孩子必要的物质需求外,他们忽视孩子的存在。

苏珊·福沃德痛心地指出:那些集中精力于自己身体和情感维护的家长向他们的孩子传递了一条明确的信息:“ 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 ”

这些孩子多数无人陪伴,缺少关爱和照料,开始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就好像他们根本就不存在。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就曾警告称:从小被忽视,被溺爱,被指责的孩子极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因此他们比健康家庭教育出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

到这里,若你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可能就要接受一个事实:你的爸妈可能是“有毒”父母,他们没有能力爱你。

不过,必须说明的是:往往“有毒”的父母会培养出“有毒”的子女。

也就是说,你的“有毒”的父母也曾受到上一辈父母的“毒害”,他们也是受害者。

苏珊·福沃德做过一个形象地比喻:

“有毒”的家庭就像是高速公路上发生的连环车祸。

这个“毒”(也就是错误的感受、规则、交流、观念)从很早以前就埋在祖先的大脑里,然后如同“传家宝”一样,一代又一代的传下来。

《原生家庭》这本书使我们认识到“为何家会伤人?”的真相:因为家中存在着”有毒“的思想观念,而这一观念影响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进而给孩子带来持续性的伤害。

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书中所提到的种种有毒父母的表征来警示自己。让孩子成长在一个推崇个性、个人责任和独立家庭环境里,并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满足感和自尊心。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踩住刹车,努力排“毒”,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一起构建健康的家庭氛围。

如何排毒呢?可以先从管住自己的舌头做起。

因为, “ 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 ”

该干嘛干嘛,父母的婚姻你左右不了,他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当然,也有照顾你们到十八岁的义务。

有的父母离婚再婚,会带着现任一块来关心孩子,甚至因有歉意做得比以前更好。但有的父母因怨恨对方,却迁怒到孩子身上,遇上这种父母就只有自强自立了。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美 苏珊·福沃德  克雷格·巴克

1  原文:阴影: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他不会消失,而是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2 为什么中国好面子?因为在孩子的时候,我们是没有面子的,父母对孩子做什么都是对的时候,便可以肆无忌惮地否定孩子、攻击孩子,孩子的尊严荡然无存,等长大有力量有力气,就会过度捍卫自己的面子。

3 一切没有完成的重大愿望都会成为诅咒的力量,吃奶的饥渴感最后化为对吃的执着。

4 为什么中国人有私德而缺乏公德,因为私德的核心是孝道,是孩子无条件地遵从福的规则,这是“非如此不可”,必须做的东西,而公德的核心是良知。“破坏公德就是过度孝顺的阴影。”

5 “有毒的父母,中毒的孩子”

6 许多虐待孩子的家长是带着严重的情感缺陷和需求不满步入成年的,在情感层面上他们还只是孩子。他们会将子女视为自己父母的替代品,并在他们身上寻找父母从未给予自己的情感满足。

7 惩戒孩子某种具体的不良行为,体罚也算不上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威慑作用只是暂时的,但它所引起的孩子的愤怒情绪、复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视却异常强烈。很明显,身体虐待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体伤害远远超出了其短暂的约束效果。是惩戒孩子某种具体的不良行为,体罚也算不上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威慑作用只是暂时的,但它所引起的孩子的愤怒情绪、复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视却异常强烈。很明显,身体虐待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体伤害远远超出了其短暂的约束效果。

8 破裂的关系、缺失的自信、强烈的无力感、难以抗拒的恐惧以及无名的怒火

9 完美主义的“3p”阶段:完美主义、拖延、心理瘫痪

10 在你童年时,可能有人和你反复说过感觉麻木是最安全的;可能你因为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被惩罚过;又或者你的感受太痛苦了,为了继续生活下去,你只能将它们深藏在心里;可能你要说服自己你根本没有在意;也可能你要向父母证明他们不能伤害到你。

11 所有感受甚至那些最强烈的恐惧、快乐或痛苦,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观念。理解你的观念和感受之间的关系,是停止自我毁灭性行为的重要一步。

12 观念衍生出规矩,内心的感受令你必须遵守这些规矩,于是你的行为就产生了。想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你就要根据这个公式倒推回去,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感受,从而改变规矩。当你意识到行为产生于观念和感受时,你就会明白自己某些行为的原因。

13 自我界定:将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分开,以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父母的愿望和需求作为衡量的标准。对父母的过度责任感中,向父母证明自己并非自私、也没有忘恩负义实在太重要了。

14 你对他人的反应取决于他人对你的认同感,只有在没人反对你、批评你、厌恶你的情况下,你才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你的感情相对于激发这些感情的事件来说往往过于激烈。你可能会把一个小小的建议看作人身攻击,把有建设性的微小批评看作个人的失败。没有了别人的肯定,连维持最起码的情绪稳定都会十分艰难。

15 少做反应,多做回应,使用非辩护性回应

16 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你的父母之后,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17 只要你对父母的情感很强烈(无论顺从或抵触),你就仍然赋予了他们在情感上折磨你的权力,使得他们可以继续控制你。

18 你必须卸下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担的责任,归还给承担责任的人。

2021112  读书感悟

这应该算是我看的第三本关于原生家庭的书籍,却是带给我感触最深的一本,被这本书的一些观点和话术深深的触动着。书中的桑迪好像另外一个我。书中太多内容能够感同身受,童年时期,为了能够让自己不要那么痛苦,于是麻木自己的感情,为了能够继续生活下去,只能将它们深藏在心里,说服自己没有那么在意,其实这是为了保护自我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体现。感悟第二深的是“所有感受甚至那些最强烈的恐惧、快乐或者痛苦,都来自我们内心的观念,理解观念与感受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行动:承认自己对自己的大部分看法都来自父母的说法——来自他们的界定。使用非辩护性回应:是指用一种有节制而温和的方式坚定的表明自己的立场。

在这部振聋发聩的心理疗伤经典中,苏珊·福沃德博士指出现在很多的父母已经“中毒”:控制子女、言语虐待、身体虐待等,这些行为无意间深深伤害了子女,甚至很多人至今还无法走出这种伤害的阴影。苏珊结合自己多年家庭心理治疗经验,通过大量的经典案例分析了中毒的父母的种种症状,讲述危害,分析原因,指出对策。帮助受过或者仍然在承受中毒的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治愈童年的创伤,重塑全新的自己。

苏珊·福沃德博士 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其著作《强迫的爱》和《抑郁的爱》为《纽约时报》第一畅销书,她还著有《对天真的背弃》《金钱魔鬼》《情感讹诈》等书。她是媒体访谈节目的宠儿,曾在美国广播公司主持谈话节目长达6年,并成立了加州第一家私人性虐待诊疗中心。

克雷格·巴克 影视编剧兼制片人,他曾为全美许多杂志和报纸就人类行为问题撰写过文章。

回想起世界上所有关于家庭的理念里,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什么是“爱”?既然“爱”是让人轻松愉悦,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的,为什么我们在家庭里却总是感到愤怒、难过、焦虑和悲伤?那么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那份“爱”,真的还能叫作“爱”吗?

不少人都发现自己在两难的境地中挣扎,弄不清是自己受了虐待还是“神经过敏”。 

在健康的家庭里,父母是经得起变化所造成的一部分的焦躁情绪的,他们会容忍孩子身上展露的多样性,能够理解并且承认“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但是对于中毒的父母来说,当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开始对中毒的父母这种长期的负面行为模式不满,父母对孩子童年时那种上传下达的交流方式不再有效时,他们更倾向于把孩子的反叛和个性当作对自己的攻击和权威的挑战,他们通过强化孩子的无助感和依赖性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

父母中毒越深,对孩子的影响和控制就越深,孩子就不得不先抛下自己所需要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首先去讨好从小就在他们眼里宛如神明般的父母,并且无法把父母拉下“神坛”。

如果父母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打压孩子,未成年的孩子都会不由自主地增加依赖性,相信自己是“没有长大的”或者“不孝顺”的。这样一来,他们也更加相信自己需要父母的保护和供养。

诸如此类的否定的话会二次打烂我们的信心,挫败我们重构记忆的尝试,使我们怀疑起自己的记忆和认知。这样一来,我们感知事实的能力和信心又会遭到极大的挫败,重建自信心会更加困难。

孩子也有权成为“孩子”。他们有权利贪玩调皮,随心所欲,不负责任地度过自己的童年,虽然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的确也有权利要求孩子逐渐培养孩子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来适应未来的独立生活,培养他们走向成熟,但这也决不应该以牺牲童年为代价。

一个需要自己去承担维系家庭的责任的孩子,其本身作为孩子的需求被忽略了,所以只能不断去否认自己的需求以应付孤独感和缺乏的感情。

当父母造成的伤害是由于不作为,孩子成年后与这种中毒家长的关系就很难被发现。无论他们是“没有恶意”还是“已经尽了心”,这种推卸责任的父母实际上都严重阻碍了孩子的积极发展。

“正常家庭”的伪装对孩子尤其有害,这是在逼迫孩子否认自己情感和感知能力的可靠性。如果一个孩子不得不经常在自己所想和所感觉的事情上撒谎,那么培养自信心会显得尤为艰难。

这种孤独感使一家人都在泥沼之中越陷越深,由于家庭规模相对都不会太大,家人之间共守秘密会催生一种极度扭曲的忠诚感,对于父母强烈而不分是非的忠诚会演化成孩子的天性,并为长大后的决策埋下了不健康的种子,这种不分是非的忠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束缚性,在孩子离开家后,也时常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对于孩子来说,亲子关系作为最初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导他们: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会伤害自己,也会不断地撒谎和欺骗,所以这类瘾君子家庭的成年子女对接近外人具有恐惧感,那些本来应该存在于正常人际关系之中的毫无防范、彼此信任、开诚布公都早已被破坏得片甲不留。

父母把批评作为控制手段最容易加之于孩子身上,不管孩子做什么,他们总能找到批评的理由,孩子成了父母遭遇挫折时的出气筒,替罪羊。

在焦虑不安、担惊受怕的父母的过度控制下,这些孩子也经常会感到焦虑不安、担惊受怕,并且永远不可能真正成熟。当他们进入青春期甚至成年以后,许多人还是受到父母的干涉和操纵,无法脱离被父母引导和控制的需求。

中毒的父母没有办法应付和面对这种情绪,于是永远不割断父母对子女的那根风筝线——一定要牢牢掌控住孩子才足以安心。一旦孩子表现出独立的决心或者意愿,他们便觉得被出卖和遗弃了。

起初我们都在满足父母的小小愿望,选择他们喜欢的专业,在离他们近的城市工作,认识他们喜欢的人……以为总有机会等到属于自己选择的时刻,然而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取悦父母越来越难,这就像一场赛跑,父母是设置终点线的那个人,并且一直不断移动,不断往前推,我们没有办法到达终点。

在一些控制欲特别强的父母面前,孩子的生活仿佛和自己的生活已经融为一体了,并成了自己生活的延伸。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想要摆脱这令人窒息的控制,便会耗掉过多的成本——即做一切和父母的意愿不同的事情,包括拒绝自己原本渴望的东西。

这看起来你似乎真正成了自己的主人,掌握了自己的主动权,然而反叛的过高愿望压倒了你的自由意志,导致了适得其反的结果,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反叛,也难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

在这里我们要分开看父母已经造成的伤害和他们的去世这两件事,伤害已经造成,并不随着死亡而结束,如同父母的控制也不随着他们的去世而结束一样。

这种直接而恶毒的辱骂漠视了孩子的感情,对孩子不断攻击,影响了他们正在培育中的自我形象。

玩笑话我们也会说,但是出自父母之口,对一个不谙世事、没有分辨能力的孩子来说,它的频繁程度、残酷性都使得这个玩笑具有虐待性。

一个孩子如果连在父母面前说话都感到无法安心而被处处指责不懂幽默、无能,那么成年后的他/她将如何应付形形色色的人的语言呢?

这样追求完美的家长在事业上不一定是个失败者,也有可能是个成功者,但是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宣泄压力的场所,而是把自己最亲密的家庭成员作为出气筒。由于自身的成功抑或失败,他们便喜欢寄希望于孩子身上,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第二人生”,如果孩子能够十全十美,那么家庭也会十全十美,自己也会更加完美。他们把追求生活安定的重担放在孩子身上,这样便可以回避他们作为父母无法提供这种生活的事实。

喜欢打孩子的父母大多数都缺少控制冲动的能力,每当他们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无处发泄时,年幼而容易犯错的孩子变成了他们发泄的出口,这种打孩子行为几乎就是对压力一触即发的反应。

从身体上喜欢虐待孩子的父母大多数也是来自于充满暴力的家庭,他们在成年并组建家庭后,大多都是在重现自己小时候的场景。

许多人本身小时候就从未被父母爱过,后来又成为他人的父母,所以他们有巨大的情感缺陷和未被满足的渴望。从情感上来说,他们依然是孩子。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看成自己的代理父母,因为自己的父母从来没有满足过他们巨大的情感需求空缺。

他们打孩子,然后又祈求孩子的谅解,甚至希望得到孩子的宽恕。父母对于孩子,既无法传达出自己的迷惘和痛苦,还想从孩子那里得到慰藉,这种角色倒置使得孩子更加无法理解事情的真相。

孩子是一个脆弱而易受攻击的对象,他们不仅不会还手,还会因为受到恫吓而安静下来。可是父母真正的愤怒根源根本不在此,如果不去解决,下一次发泄仍然会落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身上。这些怯懦的父母也不愿去面对自己的问题,而在每一次短暂的发泄中得到安慰,把痛苦整个扔给孩子。

大多数的性骚扰事件都发生在熟人之间,如果你觉得亲生父母不会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那就大错特错了。

父母中作为帮凶的一方,可能是由于胆小怕事,也有可能是出于对配偶的依附性,或者想“维持”家庭现状,往往会姑息施暴者,或者干脆因旁观受惊表现出消极无能,这样似乎就能抹杀掉自己在虐待中起到的默不作声的帮凶角色。

这种不称职的家长一心想要保住自己家庭的虚假完整,因此就要否定一切破坏家庭安定的事实,尤其是这种无法说出去的丑闻。

受虐待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常常既有欢乐也有痛苦,时断时续的恐怖时光和柔情时光并存。这是因为父母在虐待孩子的同时也会继续做出爱的承诺,孩子的天地还很狭小,父母仍然是孩子获得爱和安慰的唯一来源。

每一个童年受到性侵害的孩子都免不了地感到肮脏、受伤和怪异,他们无法面对自己成年以后的性欲,因为性行为和童年的性侵害太过于相似;他们也无法正确处理自己和伴侣的性关系,因为童年时那种不健康和扭曲的亲密关系从未给出他们明确的指导和正确的指向。

小时候,我们的家庭体系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家庭里的气氛直接影响了我们成长的轨迹,这个时候我们的辨别能力也不足够,对父母又给予了过高的信任,于是我们很多观念都直接套用于我们的父母的世界观。

但是也请别忘记,我们的父母也是从自己父母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中毒的家庭体系就像在高速公路上的一连串的汽车相撞,造成的损害如果不能自我消除掉一部分,就会积累并传递给下一代,你的整个家庭上上下下几代甚至十几代积累下来的情感、规则、原则及信念都蕴含于此。

“心理分离”是指个体脱离原本所依赖的家庭而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心理。

健康的家庭和中毒的家庭体系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家长对于子女的心理分离有多大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即家庭成员在表达自己的个性方面有多大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鼓励每个家庭成员拥有自己的发展轨迹,鼓励孩子树立起责任心,也鼓励孩子表达。

这种过高的责任感会使得我们所做的每项决定都要围绕着家庭而非自己的利益或偏好进行,我们的情感,我们的行为都不再属于自己,而完全成为家庭的附庸。

而在不健康的家庭里,中毒的父母对于每一次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挫折都诚惶诚恐,他们想办法发泄着自己的恐惧和失落,丝毫不忌讳家中有年幼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手法相当拙劣,但是对此他们已经轻车熟路,有着不少的小诡计。

否认是中毒父母的首选和最为娴熟的应对家中情况的方法,他们否认目前的糟糕情况,而且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轻描淡写。

在父母关系并不融洽的家庭里,中毒父母会忘记孩子本身的角色,而试图将孩子当作武器或者结成同盟来对抗另一方,让孩子变成畸形的同盟关系中的一方。

它们存在于父母的做事方式中,流转在父母之间相互对待的行为里。或者在父母会在对待我们的态度中暗示我们这些规矩。

这些从未真正说出口的规矩和观念的渗透才是最可怕的,如杀人于无形,一点点地切割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为了心里更为坦然一些,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去原谅我们的父母,是没有必要,甚至是有点危险的。

原谅有两层含义:放弃复仇的欲望;赦免负罪方的责任。

虽然在短时间内通过报复,我们会获得极大的快感,但是这只会为以后的矛盾继续埋下种子,我们是无法安心生活的,必须要时时刻刻警惕报复的阴影带给我们的后患,这无疑会消耗掉我们过多的精力和情感。

无条件地赦免一个人的罪行,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其实是很难做到也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的。

这种长期的负面情绪就像一个从高空落下的物体,本来是应该像皮球一样重重地弹起,这个时候却一股脑地砸到了地上,我们大地本身就需要承载全部的压力和痛苦。 

在这种中毒的亲子关系中,如果你不再去把自己的悲伤、愤怒宣泄给伤害你的人,那就只有落到自己身上来承受,这只会让我们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我们对于别人的不幸充满正义,对自己的不幸却忍痛吞咽下苦果,那么何必要对自己过于严苛呢?

我们有权利为自己遭遇的痛苦和不幸而生气,也有权利因为没有得到过自己渴望的父母的爱这一事实而感到悲伤,有权不再对自己遭遇的伤害轻描淡写,我们不需要这种「原谅」,不需要「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承认这一事实很难,也很痛苦,但我们也要承认自己伤痕累累的童年。

我们的目的不是去「原谅」,而是为了得到情感和精神的宁静和康复。

如果你一生中的重大决定都是依据父母会如何想的,那么到最后你也会失去自己最后的自由之地。

既然我们在一个家庭里彼此联结,那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和情绪变动就变得很自然也很正常,但是这并不意味我们需要为这些情绪负责。

错误的观念,也带给我们很多痛苦的情绪。在我们和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因为触发了内心深处的观念,才会有相应的情绪,虽然我们自己可能察觉不到这点。

一旦我们厘清了是否是观念以及什么样的观念在影响我们,我们表现出来的情绪究竟来源于哪里,这时候做决定就会清晰得多。

对抗型就不那么容易分辨了,对抗型的孩子看起来已经摆脱了父母的束缚和控制,但是由于情绪的激烈程度,对于父母的反应的重复性和期待性,以及行为还是主要针对父母而非出于自己的本愿都表明,对抗型的孩子和父母之间千丝万缕的纠缠关系仍然无法被斩断。

情感上的独立是你真正理解并且接受自己的情绪,忠于自己,成为自己,这样自己不仅独立了,也和家庭有了健康的联结,并且使父母也成为了他们自己。

当你抛开了父母或其他人想强加给你的观念、情感和行为,可以不受约束地选择自己的观念、情感和行为时,那你就算开始正视自己的情感,并且开始「自我界定」。

表明立场即表明自己可以做什么,愿意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商量,哪些事情不可以商量,这样一来,可以明确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明白哪些事情对我们才是重要的。

不要小看这一次回溯,我们现在很多的痛苦都是因为过去太多虚假的事实被内化在了心里,控制了我们的现在,除非我们能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责任进行评估,否则我们将背着耻辱和自怨自艾的包袱继续生活。

我的父母没有承担起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使我的童年承担过多责任而充满痛苦。

这样的父母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虐待你,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烦恼、病痛和考虑,但是这是一种假仁假义的暴力,同样也属于情感的冷暴力,作为父母他们不够关心我们,不够体贴我们,无论是有心无力还是根本不关心,这都是标准的不称职。

别对惹你生气的人进行口头攻击和人身攻击,这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可能还会留下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在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作为后,我们先是愤怒,继而悲伤,再后来是无力和绝望,最后是遗忘和平淡,这如同失恋或任何一段亲密关系结束一样,有着它自己的周期。

每次我们不得不「坚强」面对生活,或者去关心其他人,或者假装忘记发生过的坏事,就好像从根部把我们铲掉一点,如此一来,总有一天,最后的一铲子会让我们倒下,让我们的情绪崩溃。

开始会很困难,中间我们也会因为做不到完美而想到放弃。回到旧有的习惯也许看上去会很轻松,但是你内心弱小的孩子是没办法一直等你的,要知道他/她还在等你的解救,你要去解救他/她,相信你自己是有力量的。

这些毒素如果你不主动把它给清除掉的话,就会传给下一代甚至身边的人。

要去这样挑战父母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我们好像已经忍让了太久而忘了还要挣扎和自救,我们不敢正视父母,害怕承认很多东西从前未曾从父母身上得到、将来更不可能得到的事实。

首先,我们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面对父母可能产生的一切反驳、否认、责难和愤怒等各种情绪。

其次,我们自己是无法承受大量的负面情绪的,所以一个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会很有帮助。

再者,你需要好好演练一番,像我们都看过或参加过的辩论赛一样,我们需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和对方可能的反应都列出来,反复练习。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要在认清童年的不幸责任不在于自己后,才能展开行动。

无论父母的反应是沉默的、激烈的甚至最终无法继续下去对峙的,要知道尽力对父母直言已经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在不伤害到自己和对方的情况下,尽力把这次心里话说完,同时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中止或结束这次谈话。

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咨询你父母的医生,和医生讨论一下情感压力可能造成的后果,通过父母本身的情况来判定,保证我们的父母不会有健康上的太大问题。

无论如何,要体验到对峙产生的长远益处需要花些时间,也许是几个星期,也许是几个月,最终你能发现对峙给你带来的不是兴奋也不是失落,而是逐步提高的自信和不断积累的心理能量。

 无论出现了什么情况,你都是一个成功者,因为你说出了自己的恐惧,而这种伴随你的恐惧让你在父母面前夹着尾巴做人太久了,说出来就是消灭它的第一步,你已经非常棒了。

爱并不是和折磨还有痛苦混合在一起的,我们被这样给予了「爱」,只不过我们是这样被教的,「爱」真正的意义是尊重、关爱和接纳。

父母的道歉,以及表示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也给孩子传达了这样的讯息,即犯错是每个人的权利,只要能够承担责任。通过道歉,你和孩子都塑造起了关爱他人的行为模式。

一个人要成为父母,是没有经过任何的考试测试的,其实这会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我们也成了父母,我们就应该意识到,教育孩子不是单方面哪个父母的责任,如果父母一方已经在开始向孩子输出毒素,那我们作为另一方,绝对不可以再沉默下去。

你可以在这件事情上更加强势一点,因为伴随暴力而来的伤害非常具有破坏性。

理智上,我们知道童年都没有得到的爱与关怀现在更难以得到,但是要想真正地放手,心理上还是很难接受的。

你也可以继续等父母批准你成人,但是这种权利实际上在你的手中,等你放弃斗争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太多事情要去担心和实践,根本没有时间再花费在与父母的纠葛上。

成为一个真正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都需要在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各方各面中踉跄而行,感受焦虑,经历恐惧,偶尔内疚,偶尔迷茫。

        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原生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极大的影响每个人的世界观,对自己的认识 ,和他人的相处方式都会受到影响。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孩子从出生到对事物有一定认知的这段时间,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父母及家人是唯一的陪伴对象。将来成长为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习惯和价值观,如何为人处事……都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们将这样的生长环境称为——原生家庭。

      美国的作家苏珊福沃德、克雷格巴克在(原生家庭--如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的书中说到:有毒的父母,养出有毒的孩子。

        苏珊福沃德是享誉国际的心理医师,还写过《金钱魔鬼》《情感勒索》等畅销书。而另一位作者克雷格•巴克,也写过 《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书中告诉我们:

什么样的父母会给人带来伤害

1不称职的父母:推卸自己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什么是不称职的父母呢,就是把刚生下来的孩子,丢给自己的亲戚管教,推卸了养育的责任不称职的父母还会让孩子早点辍学,出来打工,然后让孩子上交赚来的钱。当孩子生病了,他们的态度是不理不睬,任由孩子自生自灭。但等到自己生病了,这些父母就会用孝道的名义,来逼着还年幼的孩子照顾自己。

就如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何以为家》

      小主人公赞恩,一个生活在脏乱差的平民窟的小男孩,从出生起,就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甚至连他确切哪一天出生都不知道。他每天都在为房东家工作,搬水送货,换煤气,卖果汁,不管他瘦弱的身体能否承受,反正他都得做。 因为除了他自己,家里还有7个弟弟妹妹,都靠他一个人照顾,比起父母,他才是真正的养家之人 后来赞恩得知妹妹难产而死,怒火中烧的赞恩拿起刀就去找阿萨德,捅伤了他,被判处5年刑罚。

    在缺失父母爱的小孩,成年后会成为一个内心有着焦灼婴儿的成年人,表现为内在有强烈的无力感,漂浮感,低价值感,孤独感。成人后会使用飞蛾扑火的方式存在于关系中。在关系里,会成为被虐待的一方。

2操控型父母:喜欢控制孩子的生活

      操控型父母就是对小孩的控制欲特别强,喜欢控制孩子的生活,时刻要让孩子 在她的掌控之中,害怕不再被孩子需要,所以会竭尽力去维持孩子的无力感并希望这种无力感伴随终生。这样的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不管是生活饮食还是结婚就业,都要加以操控。

      父母在操纵着孩子的一切成长空间还美其名曰“这都是为了你好”的词条进行肆无忌惮的对孩子的操纵。这让“操纵”听起来更可怕了,这种可怕可能会使孩子带着原声家庭的影响度过这一生。这听起来非常的痛苦。 操控型父母的子女成年后,对自我的身份认知会有些模糊。他们很难把自己视为脱离父母存在的独立个体,也不懂得区分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他们有着深深的无力感。这种健康有益的关系剥离会被人为地滞后多年,甚至永远都无法实现。可能有人会说,父母老去了,我们就可以自由了,自己独立了。

      被控制的子女会成为巨婴。就如《都挺好》电视剧中的苏明和赵美兰的弟弟一样是成为巨婴。当母亲赵美兰去世后,苏大强开始放飞自我,从一个没有自我乖宝宝变成了没人可管的超级巨婴。

3言语虐待型父母:用语言来贬低孩子

      父母经常用语言来贬低孩子,会对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和个人价值方面进行负面的攻击。 很多父母习惯性地挑剔孩子。例如在学习考的9o几分,不仅没被夸奖,还被会父母的痛斥:“你怎么这么蠢,为什么不能仔细点考个100分。”另外,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注重外在的打扮的时候,言语虐待型父母,也会在旁边冷嘲热讽:“长的这么丑,有什么好打扮的。

      言语虐待型父母虽然没有对孩子施加身体的暴力,但却使用了精神的暴力,让孩子受到严重的心理伤害。

      言语虐待型父母一方面会摧毁孩子正当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也会对孩子的生存方式及成就价值产生负面的预期,最终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

      父母也有他的父母,在以前没有谁学过怎么做父母。每人都被家庭这个在熔炉锻造出来,小孩是自己父母的影子,父母又是爷爷奶奶的影子。小孩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性格特点,都是在家庭体系中形成。所以说,原生家庭决定了小孩长大的模样。如果碰上有毒的父母,有毒瘾的家庭体系,那么将承受更多的伤害。

      对于这种现况,作者告诉我们解决的方法。

     第一: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要允许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

      学会发泄愤怒和悲伤时,心中就不会有很多负面情绪,不会郁郁寡欢。父母曾给你琮来的负面影响也会随之而减,曾经的伤害也能得到修复。这样内心和情绪也会真正平静。 

    第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表达愤怒和悲伤。

      很多方法都可以表达愤怒和悲伤有的女孩子喜欢对着一个布娃娃发泄,男孩子可能就喜欢用运动来发泄,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是合法的,不伤害别人和方式 都可以把愤怒和悲伤发出去。

   第三: 坚定的表明自己的立场。

     对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有一些小事情,自己都会有一个想法和信念。一些事情你要想自己拿主意,一些事情可以商量,都 要勇敢的表达出来。当父母提出你不希望的要求,或干涉到生活时候,就要表明立场,说出自己的想,让他们明白,你是有主见的,有目标想法的成年人。

    这里作者提到:学会发泄愤怒和释放悲伤。并且坚定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大胆地说出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信念。当事态严重时,可以选择写信或者是面谈的方式。勇敢地和父母对峙。

      所有的伤痛都不一样,所以方法也各有千秋。找出适合自己调理情绪的方法。父母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他们的伤痛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像做外科手术一样,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原生家庭的定义在于你是否有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定义原生家庭快乐与不快乐,你回忆你的童年时光,你就能有一种很好的感受!

原生家庭的影响,表面看上去只是童年短短几年,实际上却让你今后几十年都难以得到真正快乐和幸福。

谁都想拥有好的原生家庭,我们无法决定命运,但如何过好这一生,全凭你心。有人因为它心怀愤懑,陷入桎梏;也有人凭借自己的努力,把原生家庭欠自己的,都拿了回来。

如果你父母没有眼界和格局,那么他们会在很多事情上对你的教育出现缺漏、失衡。寒门再难出贵子,这才是现实。

比如只会让你好好学习,却没有足够的眼光和判断让你选择更好的学校和专业。

比如只会让你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却从来都不知道该怎么让你去锻炼能力提升自己。

岩岩说,她是个从小缺爱的女孩,可以说,她来这世上是多余,在父母眼中是多余,因为父母的重男轻女。

岩岩父母感情不好,父亲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又懒惰。岩岩如今依然每年春节都不想回家,一回家就是听到父母吵架。

这个家永远是硝烟不断,没有人关心过她的心里是怎么样。她从小就羡慕别人家的父亲有责任心,有担当,羡慕别人家的父母恩爱有加。

直到现在,已经30多岁的她还是孑然一生,什么人也不敢相信,什么人都不敢去爱,也不敢接受别人的爱。岩岩至今不敢有结婚的念头,很害怕会走上母亲的路子,怕会遇上像他爸爸那样的男人。

岩岩说,她的防备心特别强,连相信人的能力都没有。她说“我不想成为妈妈那样的女人 不想嫁爸爸那样的男人。”

因为,原生家庭带给她的童年的阴影,是这辈子难以治愈,难以磨灭的痛,也许会伴随一生。这辈子,她也许就会不快乐了。

原生家庭的痛,刻在性格里,是一辈子难以打开的结。

《原生家庭》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说,很多父母的负面行为是持续存在的,始终支配着孩子的生活,这些就是“伤害型父母”。

一个人小时候在原生家庭受到的伤害,就算过了几十年,也依然记得。但是他的父母却误以为:他还小,还不懂事,不会记得的。其实不是的,一个人童年受伤的心,就已被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长大后,他们习惯了把所有负面的情绪都隐藏起来,不得不假装坚强。每当看见别人的家庭充满了温馨和爱意,那是多么羡慕和自卑。

童年缺爱的孩子,自卑,缺乏安全感。所以,原生家庭不被爱,缺爱的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多少也会是有些忧伤的。

岩岩感叹说,“如果我的父亲可以教会我什么是责任感,我想我真的应该不会像现在这般懦弱无能,自卑自负,不懂爱情。”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善待。

原生家庭缺爱的人,很想去爱,却无法相信有人真的会爱我。自卑觉得自己能拥有普通的东西就好。

因为童年没快乐,想找个人好好爱,寻求那份偏爱,可事与愿违!心中的苦谁懂?甚至有人终其一生可能都走不出困局,用自己的童年的糟糕的经历为了一个圈,怎么也出不来!一个人在年幼的时候,渴望父母的关怀是本能,但有些孩子很难从父母身上得到安全感。

原生家庭成长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原生家庭造成的创伤,就像一个好不了的伤疤。不揭开的时候疤痕很明显,存在着提醒着。揭开了又鲜血淋漓,痛苦着煎熬着。

不被爱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找爱,一生都在拯救自己!一生都在完善那个自卑、脆弱、敏感的小孩。

特别是小时候看到同龄孩子那么幸福,有父母疼爱,心里总想不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会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

《原生家庭》: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等待疗愈的伤口

思渔读书 第 529 期 每天一本女性必读书目 一起向幸福出发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