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的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3浏览:2收藏

锡伯族的资料,第1张

在祖国的西北、东北、内蒙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些能骑善射的人们,他们时而跃马扬鞭进行跑马竞赛,时而开弓搭箭开展射箭比赛,时而三五成群较量一番摔跤,时而兴致勃勃练习几回举重……他们就是锡伯族。

锡伯族有172万多人,分布在新疆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市、巩留县等。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以及内蒙东部也有分布。

锡伯语跟满语很接近。新疆的察布查尔、霍城、巩留、塔城等地的锡伯族,至今仍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和当地的汉族、满族基本相同。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沿用至今。

早期的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现在,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经营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牧业也比较发达,还有许多青年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本民族的干部不断成长,有了各类专业人才,办起了医院和学校。

过去,锡伯族的家族大多是三代同堂,也有多至四五代的。锡伯族十分注重礼节,晚辈对尊长要行"打千"礼。由男性族长组成的"哈拉"会议,处理家族内部的重大事情,执行族规。现在,尊老爱幼的良好传统仍世代相传,而"哈拉"会议则已经逐渐淡化,乡规民约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已由各级党政部门组织制定和实施。本民族内部及与周围其他民族的团结进一步加强。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木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其来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1764年4月18日,沈阳等地的锡伯族官兵及亲属共3 275人受朝廷调遣,去新疆屯垦戍边。历经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锡伯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远古时代的神秘传说:在锡伯族民间传说中说,锡伯族先民——鲜卑,古时南迁时,在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里。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来到南方大泽(呼伦贝尔草原)。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锡伯族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瑞兽)的习俗。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

鲜卑兽――类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长翼。是北方鲜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传说东汉鲜卑人南迁时,曾引导他们走出大兴安岭,平安到达南方大泽。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先民曾以此为准钩绘出图案。

1956年包尔汉、冯家升发表论文认为鲜卑郭洛是一种瑞兽,相当于蒙语中的动物(驱),即特殊的五爪虎。后来又有人说鲜卑郭洛是一种飞马。

西迁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

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2000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节”,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参考资料:

锡伯族简介

  出自锡伯族荷叶尔氏。

  有可能成为汉姓赫的女真、满族名字

  [荷叶尔氏] Heyer Hala 本锡伯姓氏,世居不详,后改汉字姓何、赫、贺。

  [贺在尔氏] Hejair Hala 本锡伯姓氏,世居不详,后改汉字姓贺。

  [赫尔济氏] Hergin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和和济,满语“纲纪”,世居长白山。

  [赫尔苏氏] Hersu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

  [赫尔诺络雅苏氏] Hernuoloyasu Hala 见于《八旗满洲姓氏通谱》,世居不详。

  [赫济哩氏] Hegiri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辉发。

  [赫佳氏] Hegiya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何佳,世居雅兰、讷殷等地,后改汉字姓赫。

  [赫鲁克氏] Heruk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八旗满洲姓氏通谱》。世居察哈尔。

  [赫尔氏] Heru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黑龙江志稿·人物志》,又作和里,世居察哈尔,著名人物有:平金川前五十功臣、云骑尉萨哈吉岱。

  [赫勒氏] Hele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八旗满洲姓氏通谱》,世居巴林。

  [赫齐拉氏] Hecila Hala 见于《八旗满洲姓氏通谱》,世居雅兰(俄罗斯滨海地区雅兰河)。

  [赫舍里氏] Heseri Hala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何舍里,满族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纥石列。金旧部“纥石烈”,以部为姓。世居哈达、辉发、佛阿拉、伯都讷、长白山、多尔济河、黑龙江色钦及穆理哈村、塔散堡等地。多冠汉字姓何,还有高、康、赫、张、芦、贺、索、英、郝、黑。希福巴什克后裔汉字姓“康”,见在辽宁省凤凰城;一等公索尼后裔汉字姓“何”。著名人物有:金朝右丞相、金源郡王纥石烈志宁,宰相、金源郡王纥石烈良弼;清朝康熙孝诚仁皇后,康熙平妃,道光常妃,辅政大臣索尼、孝诚仁皇后之父卡布喇等。蒙古亦有此姓,世居库昆地方。

  [赫书氏] Hesu Hala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乃金旧姓“和速嘉”,以姓为氏。世居叶赫、吉林乌拉。后改汉字姓赫、书等。著名人物有:金末总帅禾速嘉兀底。

  [赫舒哩氏] Hesuri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松花江后改汉字姓何,著名人物有:云骑尉登库。

  [赫锡特氏] Hehite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八旗满洲姓氏通谱》,世居克鲁伦。

  [赫锡赫理氏] Hehiheri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尼马察等地。后改汉字姓赫。

  [赫叶勒氏] Heyel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何雅礼,世居沈阳,后改汉字姓赫、贺、何等。著名人物有:吉林世管佐领挠那。

  [赫宜氏] Heye Hala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何叶,和衣、赫叶,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旧姓“霍域”,世居舒勒赫、屯昂阿、锦州等地。后改汉字姓何。清朝著名人物有:骑都尉祈萨穆,伊犁将军兼都统德英阿,吉林世管佐领杭鳌。

  [赫哲氏] Heje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无考,后改汉字姓赫。

  Hala--哈拉。满语。氏族的意思。

中文名 锡伯族

外文名 Sibe people [1]

总人口 190481人( 2010年)

分布地区 辽宁、新疆、黑龙江、吉林、内蒙

语 言 锡伯语

文 字 锡伯文

民族语言分类 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信 仰 萨满教、 喇嘛教

锡伯族概况

人口及分布

锡伯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锡伯族总人口为188828人。其中,有近12万人分布于辽宁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等地,有4万1千多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以及伊犁河流域的霍城、巩留两县,其余的散居于吉林省的扶余、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的双城、内蒙古东部、北京、上海和全国各大省市。

地理状况

锡伯族分布的一大特征是:大都居住于河流江畔、沃野平原。如,分布在辽宁省的锡伯族,主要散居在辽河、浑河及太子河流域,这里有辽河平原。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锡伯族主要散居在嫩江、松花江、拉林河、呼兰河一带,这里有闻名的松嫩平原。分布在吉林的锡伯族多在松花江中游及松嫩平原一带居住。分布在新疆伊犁的锡伯族大都沿伊犁河而居,这里有伊犁河冲积平原。这些平原面积广阔,地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灌溉,是宜耕宜牧的好地方,依河傍水,又是兼营渔业的好地方。东北锡伯族居住的地区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冷夏暖,雨量充沛,适合各种植物的生长。这里的锡伯族多种植玉米、大豆、高粱、谷子、芝麻、烟草、棉花等作物及白菜、大蒜、南瓜等蔬菜。

新疆锡伯族聚居的察布查尔自治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面、伊犁河以南的河谷盆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部乌孙山区海拔1600米以上,气候寒冷湿润,是原始森林区,生长着耐寒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夏季牧场。丘陵地带和倾斜平原土地肥沃,乌孙山顶终年积雪,融化的雪水灌溉着这里的土地,是小麦、油料的产地,也是春秋两季的牧场。中部是河谷阶地平原,海拔590-650米,土壤多为草甸土和灌溉沼泽土,土层较厚,地势低平、水草丰美,是该县的水稻产区,沿伊犁河南岸为次生林区,是该地区良好的冬季牧场。

锡伯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锡伯”是本民族自称。汉文则有犀毗;师比、鲜卑、矢比、席百、席比、锡伯等不同译音和写法。关于境锡伯一词的含义,诸说不一,一说为瑞兽或带钩,即(《汉书·匈奴传》)所称“犀毗”;一说为地名。海拉尔迤南室韦山一带,注称为锡伯,居住在这一带的人因以得名;本民族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是鲜卑遗民,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集中分布于辽宁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等地,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以及伊犁河流域的霍城、巩留两县,基余的散居于吉林省的扶余、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京等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锡伯族人口数为188824。居住在东北的锡伯族通用汉文和蒙古文;居住在新疆的锡伯族使用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文。有锡伯文。

族源与变迁锡伯族与古代鲜卑有渊源关系。最初游牧在大兴安岭东麓,至十六国时(304年~439年)。慕容等部南迁至黄河流域并建立了政权,后融于汉族。少数鲜卑人仍然居住在嫩江、绰尔河、松花江一带,保持了原来的生产方式。这部分鲜卑人就是今曰锡伯族的先民。也有说锡伯族来源于匈奴,或室韦,或女真。清代以前,他们繁衍生息在以伯都讷(今吉林扶余县)为中心的东至吉林,西至呼伦贝尔,北起嫩江、南抵辽河流域的广阔地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捕获物基本上平均分配,人人有份。

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锡伯族被满洲统治者征服,编入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满洲。在100多年中,锡伯族人民从自己长期聚居的地区分散到许多地区,随着频繁的驻防、调防,不仅移居东北三省,而且奉遣远戍云南、新疆。1764年有1016人被征调到新疆戍边,携同随军家属2千多人,从此,锡伯族分居东北、西北两地。青年人充当“披甲”,服役当差,闲散附丁和家属则从事农副业生产。八旗制度使锡伯族处于清朝的直接统治之下,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都发生了急剧变化,由原来流动性较大的渔猎经济转向稳定的农业经济。

社会经济

早期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的锡伯族人民,后来移居到嫩江、松花江流域。过着渔猎生产生活方式。在清初,被编入八旗,封建生产关系得以形成和发展。旗地为“公有”,按旗官和披甲等级,进行分配,数量不等。原为“俸禄”和“军饷”性质。乾隆三十二年(767),新疆锡伯族也被编为八个牛录(旗),于伊犁河流域屯田驻守。嘉庆七年(1802),在锡伯营总管图尔根支持下,经过艰苦奋战,从察布查尔山口引水,自崖上开凿大渠,终于引来伊犁河水灌溉良田,故取名为“察布查尔渠”,意为“粮仓”,锡伯族人民先后定居在大渠南北。其后,又与八旗兵一起,先后在伊犁、博尔塔拉、塔城等地开凿一些水渠,开垦了10余万亩良田,并使当地一些兄弟民族学到许多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为开发和保卫边疆作出了贡献。19世纪80年代,旗制开始瓦解,旗地逐渐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锡伯族人民曰益贫困,沦为雇工和佃农。以察布查尔三、四两区为例,只占总人口5%的地主、富农,占有土地总面积的30%,并占有全部草场和大量牲畜;而占总人口58 %的贫雇农,只占有土地总数的14·8%,几乎没有牲畜。锡!白族人民世世代代要求废除跟丁制度,清丈土地,发给地契,合理使用草地,并为此作过斗争,但都遭到残酷镇压。

解放后,锡伯族人民进入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政治上享有了与各族平等的权利。1954年建立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工农、I匕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仍以农业为主,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科学种田柑农业机械得到普及。工矿企业进一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生机勃勃。

文化艺术

锡伯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采。有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民歌、宴歌、神活、寓言及念说。在人民群众中有影响深刻的叙事长诗《率乡曲》、《喀什喀尔之歌》、《三国之歌》,以及文字优美的散文性书信体裁的《辉番卡来信》等。民歌强烈地反映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愤恨和反抗’歌倾了劳动人民纯真的爱情和建设自己幸福生活的理想。锡伯族人民能歌善舞。歌曲旋律雀美、热情奔放。舞蹈尤以“贝伦”最为有名。乐器有“东布拉”、“苇笛”、“墨克讷”审一-刺绣等工艺美术也丰富多采。还有多种多样的群众性娱乐、体育活动,如射箭、赛马、摔跤、打秋干等。

解放后,在党和各级====和重视的关怀下。锡伯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新生。锡伯族人民文化教育程度较高,不少知识分子兼通数种民族语言,很多人除从事教育工作外,还差翻雪出版事业。体育活动在锡伯族中有广泛的群众性,尤擅长骑马、射箭,涌现出许多优秀射箭运挈员,在历届全国运动会都名列前茅。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增长率提高,出现了人丁兴旺的景象。

风俗习惯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房都是座北朝南,用土坯筑成,通常是3间。房前屋后是果园、菜园和畜圈。

锡伯族的家庭,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仍保持着相当完整的封建家长制。家庭以上有族长。尊重父母和长辈。族内同姓不婚,但姑舅、姨婶之间的子女可以婚嫁,并有与外族通节现象。老年人还保持着清末以来的旗装式样,特别是老年妇女,爱穿旗袍,扎裤脚。饮食,以米、麦为主食,经常食用烙制的发面饼。忌食狗肉,忌穿狗皮、狐狸皮制品;在屋内不准吹哨,家中有病人、妇女生育,在大门口挂红布条或一束草,禁止外人入内。饲养家畜、家禽。通行墓葬,每个家族都有固定坟地。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曰

锡伯族人民因为不断迁徙,因此吸收了不同的外来文化,信奉萨满教、喇嘛教。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他们也信奉“关公”、“周仓”等神。最有趣的是盛童訾内太平寺(俗称“锡伯家庙”),本为喇嘛寺,但除了供奉三世佛、十八罗汉外,又塑有关公、周孚等偶象。西迁的锡伯族也曾信奉喇嘛教。同时也供奉孔子、关帝、娘娘等神位。祭祀祖先也占有重要地位。

锡伯族的节曰与汉、满族大略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但是,过节的方式不大一样。如端午节,他们有泼水、叨羊、赛马或郊游等活动。此外,农历四月十八曰是锡伯族从东迁往新疆的纪念曰,每年都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锡伯族的传说故事

菱花和巴吐嘎热的故事

传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今沈阳市新城子区石佛寺乡锡伯族聚居的拉塔湖村。叙说的是锡伯族巴吐家小伙子嘎热,与相邻的汉族杨家姑娘菱花相爱,一对恋人同破坏爱情的石龟精进行英勇斗争,最后消灭了石龟精,二人也战死了。歌颂了锡伯族青年为爱情不畏强暴和民族团结的精神。

宝奶奶的破枕头的故事。

传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今沈阳市新城子区锡伯族聚居的北四家子村。讲的是一个定亲而未结婚的锡伯族姑娘,尽心侍候瘫痪在床的邻居宝奶奶,直到宝奶奶死去,她从宝奶奶贵罡的破枕头中得到一笔丰厚的遗产-金银首饰,但她却把金银全部分送给穷苦的人们。歌颂了锡伯族人高尚善良的品德。

关于灰土岗与回头岗的传说。

沈阳新城子区兴隆台锡伯族镇所属新民村,此地原称“灰土岗”,锡伯族人又称“回头岗”。传说,在清康熙年间,从伯都讷(今吉林扶余)南迁盛京的锡伯官兵队伍中有个呼尔哈(何)氏名叫色伦保的青年人,常在此地北望祖宗故地伯都讷,并想念未婚妻瓜尔佳·欧吉娜一家,后瓜尔佳·欧吉娜一家来盛京给欧吉娜和色伦保完婚,同时有鄂、赵、卜三家一起跟来,这五家姑表亲在此地团聚。故将“灰土岗”改名“回头岗”,每年大年三十晚上,锡伯人都向北遥拜祖宗故地。

喜利妈妈的传说。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锡伯部落人出动围猎,留下名叫喜利的姑娘,照看老年人和儿童。围猎人一直不归,喜利姑娘战胜各种困难,消灭旱魔,保护了老年人和18个孩子,并把孩子们抚养成人,都组成了家族,保护了锡伯部落人繁衍兴旺。玉帝认她为女儿并封为“喜利妈妈”,后来演变成“喜利妈妈”,成为锡伯族人家世代供奉的女祖宗。传说反映了远古的锡伯人,战胜困难、打垮恶魔、生息繁衍中女人的地位和作用。

色普铿额的传说。

传说,色普铿额·瓜尔佳氏,是清末爱国将领,他曾率旗兵抗击过帝国主义的侵略。因清政府的腐败,对外妥协投降,他空怀壮志,只得把心血用在公益事业上。他和回族爱国将领左宝贵等在沈阳地方修桥、筑路,在灾年为贫苦人施粥解难等等。老百姓都知道色大人为民办好事,尊重他。据说,他家住在沈阳市新城子区尹家乡小营子村,至今当地群众仍然流传他的故事。

锡汉通婚的传说。

旗民不通婚,是清朝对八旗满洲人规定的法令,编入八旗满洲中的锡伯人也必须遵守这个法令。传说,清末有名锡伯姑娘骑马打猎,因马惊不慎落水,被一名汉人小伙子救出,从此二人相爱,但姑娘的父亲是一位旗兵将领,不允两族通婚,逼迫女儿喝下大烟汤死去。汉人小伙子赶到,揭开姑娘棺材探看,见姑娘未死,有余气,便偷偷背回家调养。后二人逃往他乡,结为百年之好。传说反映了锡伯族对旧制度的反抗、民族团结和相互融合。

  今天的鲜卑族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鲜卑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锡伯”是本民族的自称。口语称siwe,书面语称sibe。历史上有“须卜”、“室韦”、“失韦”、“失比”、“西伯”、“席伯”、“席北”、“史伯”、“锡窝”等不同译音,都是siwe的同音异写。锡伯族的祖先是东胡系的拓跋鲜卑。早在东汉以前就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以“嘎善洞”为中心的地带,以“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公元48年以后从大兴安岭迁移到呼伦贝尔地区。此后又往南迁徙。386年,拓跋鲜卑的大部分进入中原,建立北魏政权,而另一部分以“室韦”为号,在嫩江左岸的绰尔河、洮儿河等河流域活动,其中的一部分室韦成为锡伯族的祖先。

  在唐代,绰尔河流域的锡伯族先祖归属于唐。辽代,受契丹统治,多数人开始从事农业。辽亡金兴,锡伯族先祖又处在女真统治之下。元代,开始被蒙古族统治。元、明至清初,锡伯族处在蒙古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的统辖之下。1593年,锡伯族出兵随科尔沁、叶赫、哈达等组成九部联军(3万人马),与努尔哈赤交战兵败,从此,锡伯族开始部分地归属满洲。1636-1648年间,锡伯族军民同科尔沁蒙古一起被清政府编入旗兵,成为蒙古八旗的一部分。1692年科尔沁蒙古统治者将所属锡伯族军民进献给清政府,从此锡伯族摆脱了蒙古统治阶级的统治,开始被满族统治阶级控制,并被编入满洲八旗,移防黑龙江、吉林各地。176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伊犁地区的驻防力量,抽调3000多名锡伯族军民迁徙到伊犁。从此,锡伯族形成了东西分居、小聚居大分散的局面。

  锡伯族军民迁到察布查尔地区后,一直担负着屯垦戍边的繁重任务。从1765年组成锡伯营到伊犁辛亥革命,锡伯族一直是战时从征,平时生产,过着准军事化的生活。200多年来, 为保卫边疆、平定内乱、抵御外侮、建设边陲做出了很大贡献。 察布查尔锡伯族长期以来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与习俗

  瓜尔佳氏,满州八大姓之一。始兴于东北女真部落,全兴于清朝。世居辽东。

  瓜尔佳氏家族起源于苏子河畔及长白山麓,分苏完、苏克苏浒河等部。一六四四年五月初,皇叔多尔衮攻克北京,八月二十二日随顺治帝入关,时称“从龙入关”,为大清强盛屡建奇功。历史上有扶助努尔哈赤起兵的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以及后来的郎坦(主持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和鳌拜等重臣。(另有抗战时期的金州瓜尔佳氏关向应)。清朝基业稳固后,康熙二十六年,响应康熙帝令:“平时为民,战时为军”。我等一支从北京臭皮胡同(今北京东城区交道口地区南头条,寿比胡同),迁居到今辽宁所属凤凰城、岫岩、金州、新宾、沈阳等地屯垦戍边,旗封正红旗。我祖上八世(瓜尔佳.翁窝图),定居于乐善屯(现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红旗村)。另有大部瓜尔佳氏留居北京,末代皇帝溥仪之母乃清末大臣荣禄之女瓜尔佳氏(后因吸食鸦片而故),有清史为证。本部太高祖贝勒松阿力,系属苏克苏浒河部,我乃翁窝图之后,十九世,汉字姓关名庆忠。我部族谱清晰,族人旺盛,渴望本族豪杰多展才华,为续写本族之荣耀家史多做贡献。  本家族有史可鉴之先辈:太高祖贝勒松阿力/二世嘎哈/三世福力丹瓜拉/四世堪展/五世兀蒙厄完朱胡/六世礼邦阿/七世达郎阿/八世翁窝图/九世和山/十世兀达纳/十一世福明阿/十二世得令/十三世常庆/十四世富新/十五世恩佩/十六世荣桂/十七世继顺/十八世应甲  凤城瓜尔佳氏宗谱旧序一八八三年《瓜尔佳氏宗谱原序》 盖闻水流万里势必荆乎本源,木分千枝无不发于干,所以玉牒垂白帝王之世系,绘为图,竹版耀青,臣宰之世系著为册。于是飨之者深,上不掩祖宗之雍雍保之者远,下不失子孙之绵绵也。 维我始祖乃苏克苏浒河贝勒,本姓瓜尔佳氏,旗属正红,驻防牙尔虎处,为人具大,智勇、英明、宏毅。曾佐太祖武皇帝开创基业。稽考功绩,堪称厥伟,爵当褒赏封,积成卷轴。更且联姻皇室,妙选东床。嗣因世祖章皇帝定鼎中原,从而随龙入关,移住燕京臭皮胡同。 及至圣祖仁皇帝充实边疆,复将我八世祖于康熙二十六年,由京师拨回奉天府,遂卜居于东边凤凰城厢红旗界。旧有之红旗堡,古名乐善屯,其地祥云蔼蔼,卡巴岭高耸东北,秀水洋洋,蜊蛄沟模斜西南,揆诸形势安若磬石,生聚教养,百有余年矣。 前于乾隆四十四年,曾经我先祖苏德力、福德力、福明阿、阿昌阿、吾凌阿等由京师抄录宗谱一份,以笃本支于绵远。凡我后裔无不虔诚奉祀,以表追远之忱。但迄今世远年,湮生齿繁,到处迁移,宗支渐紊,若不从事修整,则恐继历年久而伦次或失,辈行莫辩,因而阖族共议。乃于光绪九年五日戊午朔,重修宗谱,详订册书,满汉对译,期无讹误。又恐后世子孙繁衍日久,散居各地,伦次莫寻,乃拟定就二十字,用冠名头,按辈顺序延用,庶不致雁行失序,尊卑分兹。列其字之顺序如下:裕联荣继广,庆善培永昌,文明振盛世,保元允呈祥。由十四世起用裕字,按辈使用,世世毋替。上以按祖宗之香烟,下以绵子孙之伦纪,此所谓木有本而水有源也。凡我后裔慎勿漠而视之。(从三十四世到五十三世又补定二十字:宗贤启鸿运,懋仁崇议芳,宪德沛卓智,哲胤绍泽长。)[瓜尔佳]

  拼音---Guaerjia

  郡望---满洲

  名人---瓜尔佳费英东, 瓜尔佳鳌拜

  文献---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一作瓜尔嘉,后改汉姓为关、白、石、(包)鲍、汪等氏;近人关天培、关向应,即属其族裔。

  锡伯族,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查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在祖国的西北、东北、内蒙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些能骑善射的人们,他们时而跃马扬鞭进行跑马竞赛,时而开弓搭箭开展射箭比赛,时而三五成群较量一番摔跤,时而兴致勃勃练习几回举重……他们就是锡伯族。

  ●民族历史

  1956年包尔汉、冯家升发表论文认为鲜卑郭洛是一种瑞兽,相当于蒙语中的动物(驱),即特殊的五爪虎。后来又有人说鲜卑郭洛是一种飞马。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远古时代的神秘传说:在锡伯族民间传说中说,锡伯族先民——鲜卑,古时南迁时,在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里。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来到南方大泽(呼伦贝尔草原)。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锡伯族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瑞兽)的习俗。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

  ●生活习俗

  早期的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现在,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经营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牧业也比较发达,还有许多青年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本民族的干部不断成长,有了各类专业人才,办起了医院和学校。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木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鲜卑兽――类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长翼。是北方鲜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传说东汉鲜卑人南迁时,曾引导他们走出大兴安岭,平安到达南方大泽。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先民曾以此为准钩绘出图案。

  ●民族节日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其来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1764年4月18日,沈阳等地的锡伯族官兵及亲属共3 275人受朝廷调遣,去新疆屯垦戍边。历经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锡伯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四一八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艺术文化

  绘画艺术 锡伯族民间,绘制人物画像是一种风俗。锡伯族民间画师技艺高超,所绘人像逼真生动。另外,锡伯族民间还有绘制萨满图、灶神像、家谱图等的传统。�

  绣花艺术刺绣、贴花、剪纸是锡伯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尤其绣花更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女红。荷包是锡伯族吸烟的男子必备的物品之一,按传统,一对恋人中,女方要缝制精致的荷包送给情人。荷包通常要绣上花卉、蝴蝶、飞禽等美丽的图案。此外,锡伯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在门帘、枕头套、枕头顶、衣服边角、鞋面上等处绣上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做工精细,展现她们的聪慧和多才多艺。

  ●其它介绍

  

参考资料:

锡伯族简介

  关于锡伯族在《 蒲桥集》/汪曾祺 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伊犁河南岸是察布查尔。这是一个锡伯族自治县。锡伯人善射.乾降年间,为了戍边.把他们由东北的呼伦贝尔迁调来此。

  来的时候,戍卒一千人、连同家属和愿意一 同跟上来的亲友,共五千人,路上走了一 年多——原定三年,提前赶到了。朝廷发下的差旅银子是一总包给领队人的,提前到,领队可以白得若干。一路上,这支队伍生下了三百个孩子!

  这是一支多么壮观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人情气味的队伍啊。五千人,一个民族,男男女女,锅碗瓢盆,全部家当,骑着马,骑着骆驼,乘着马车、牛车,浩浩荡荡,迤迤逦逦,告别东北的大草原,朝着西北大戈壁,出发了。落日.朝雾.启明星,北斗星, 搭帐篷,饮牲口,宿营。火光,炊烟,茯茶.奶子。歌声,谈笑声,哪一个帐篷或车篷里传出一声啼哭,“呱——”又一个孩子出生了,一个小锡伯人,一个未来的武士。

  一年多。

  三百个孩子。

  锡伯人是骄傲的。他们在这里驻防二百多年,没有后退过 一步, 没有一个人跑过边界,也没有—个人逃回东北,他们在这片土地扎下了深根。

  锡伯族到现在还是善射的民族,他们的选手还时常在各地举行的射箭比赛中夺标。

  锡伯人是很聪明的,他们一般都会说几种语言,除了锡伯语,还会说维语、哈萨克语、汉语。他们不少人还能认古满文

  在故宫翻译、整理满文老档案的,有几个是从察布查尔调去的。

  英雄的民族!

  锡伯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和继承了许多优秀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其中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数量有限,但在内容上深刻地反映了锡伯族西迁200余年来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和叙事歌。

  田野歌。

  也被称为“街头歌”,锡伯语称“塔拉依舞春”。这是锡伯族最富特色的民间歌曲,而且又为广大锡伯族群众认为是本民族固有的民间歌曲。它咏唱的对象包罗万象,从天、地到日、月,从人类到禽兽。这类歌曲无固定的歌词,多在节假日亲朋聚会或田间劳动时由男女即兴编词对唱。它的特点在其曲调发展手法、曲式结构和歌词格律等诸方面。它几乎全部是由两个不对称的乐句构成,下句后半部的下方严格五度(或四度)模仿;两乐句终止均由其结音下方二度或三度上行级进至结音而终止,终止式的五度模仿尤其严格。

  生活习俗歌

  这类歌曲的曲式结构较田野歌稍大,有部分四乐句的单乐段形式出现。主要是反映锡伯族丧葬、婚姻、劳动、游乐、礼节、信仰等方面的风俗。如丧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说亲歌》、《哭嫁歌》、《劝嫁歌》;劳动方面有《四季歌》;游乐方面有《刁羊歌》;礼节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林妈麽歌》等。在婚娶习俗歌曲中一般都有固定的歌词。

  儿歌

  此类歌曲曲调简明,多是教育儿童努力学习、学唱字母、射箭口诀等内容。是本民族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的体现。正是这种传统才促使这个西迁时只有3000余人的民族,虽然与其他民族杂居了漫长的200多年,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传统艺术。

  叙事歌

  叙事歌多是记述锡伯族1764年西迁来新疆的历史事件的歌曲。这与锡伯族人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及由此构成的特定生活内容有极大关系。一般旋律极精练,比较完整的有五部:《喀什戈尔之歌》、《拉西贤图》、《叶钦娜》、《海兰格格》、和《三国之歌》。《喀什戈尔之歌》是记述了伊犁四营部分官兵于19世纪20年代奉命赴南疆平定英、俄唆使的张格尔之乱的历史过程。《拉西贤图》全诗近千行,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口语化的特点增强了民间音乐的色彩。《叶钦娜》是一部古老的反映锡伯族渔猎生活的叙事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诗歌的每一句都以“叶钦娜”一词起头,并以“顶针格”的修辞手法使上下节联成一体。《海兰格格》是一部对情人的追恋歌,也称为悼恋歌。“格格”是旧时锡伯族对少女的美称,也可作为丈夫对妻子的昵称。“海兰格格”意为“可惜的姐姐(或可惜的**)”。《三国歌》是根据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三国演义”编唱的,已流传有百余年历史,是汉锡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等不下二十余种。其中不乏有罕见的特殊调式。

锡伯族的资料

在祖国的西北、东北、内蒙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些能骑善射的人们,他们时而跃马扬鞭进行跑马竞赛,时而开弓搭箭开展射箭比赛,时而三五成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