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周姓的由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1收藏

百家姓周姓的由来,第1张

周姓有什么来历?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

周姓,源出于姬姓。周人的始祖农神姬稷本来居住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诗经大雅》中的《生民》描述的就是姬后稷的诞生和开创农业建立家业的历史。后来到了古公姬父时代,因避西方族众的攻扰,古公率族人迁居到岐山脚下的周原地区(今陕西岐山县),建立了国家,因地处周原,故称周国,古公称周太王。周姓的主要来源为周王朝最后一任国王周赧王姬延的后裔改姓和周公姬旦的后裔改姓,其他支派的周姓源自外族的改姓。

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按人口统计,周姓现时为中国第九大姓。周姓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从周姓发源的。相传周人的祖先后稷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夏末时公刘又迁往幽地居住。商朝后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这时古公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古公的曾孙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国约800年。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谓赧王是周家后代,称为周氏,史称正宗。春秋时,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在周朝执政,他企图杀死周庄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区贺鲁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讳,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时后梁赐I姓周。据考,周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东南60里)。

源自姬姓

这是汉族周姓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一、农神后稷的裔孙古公姬父

周姓

(即周太王)为狄所攻扰,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的周原地区,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传至第43任王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周朝皇族,迁为家人,举族迁往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称赧王为周家,其后代以周为姓,称周氏。又有春秋时期,周公姬旦的后裔周公姬黑肩,他的后代也称周氏。据史籍《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王朝姬轩辕氏执政时期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王朝时期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也是出自姬姓,他们的后裔子孙都以先祖名字中的“周”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该支周氏族人在古代分散于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庐江(今安徽合肥)、浔阳(今江西浔阳)、临川(今江西临川)、陈留(今河南开封)、沛国(今江苏沛县)、泰山(今山东泰安)、河南(今河南洛阳)等地。[1]

二、出自周平王姬宜臼的后裔,属于以王朝名称为氏。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建立西周王朝。到了周幽王姬宫な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后,西周灭亡。西周灭后,周平王姬宜臼继位迁都洛阳史称东周,经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东周王朝在周郝王姬延五

周迁徙(钱文忠 百家讲坛)

十九年(秦昭襄王赢则四十九年,公元前256年),为秦昭襄王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六十六年。周平王姬宜臼有一个儿子叫周烈,受封汝坟侯。到了他十九世孙周邕时,秦昭襄王灭了周王朝,从此周姓失去侯位,但后代子孙依然还在,遂多以故朝名称为姓氏,称周氏。

到了大汉王朝建立,这些故王族又重新恢复了周氏的侯位,汉高祖刘邦将周邕的孙子周仁重新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从此迁籍安城(今河南汝南王岗镇)。从此周氏作为汝南望族,经汉、魏、晋、隋、唐,历时千载,英才辈出,青史不绝。

三、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

百家姓中,周姓起源于哪个朝代。周姓是最早吗。 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人类最早生活在母系社会里,中国人的姓氏追根溯源,也都与母系社会有关,与女娲有关。姓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个女,后边一个生,合在一起意味着姓最初是女性的专利,所以中华姓氏中一批最古老的姓氏都是有女字旁。比如:姬、姜、赢、姒、妊、u、住⒁Α

请问百家姓中“周”姓的来源?周姓人口哪里比较广?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周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周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黄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根据史料考证,周姓是一个姓源复杂的姓氏,周姓的形成和发展,它的起源主要有四个大支系,其中主要的一支周姓源于姬姓。周姓的祖先是后稷,当时主要定居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一带,传到周武王时,武王灭商朝建立了周朝,立国800余年。周朝被秦所灭以后,周武王的后代便以国为姓,即以周为姓。据《河图运录法》记载,周姓还出自于黄帝时期,黄帝的臣子周昌、周书等,他们的后代以周为姓,形成了又一支系的周姓。另外,据《逸周书》记载,商代时有太子周任,食邑于周地,他的子孙后代以封邑周而得姓。此外,周姓还有少数民族的改姓和赐姓所形成的支系。据史料考证,今河南省上蔡县是历史上周姓的郡望,周氏以汝南为郡号,周氏后裔最初主要在河南一带发展和繁衍。秦汉时期,聚居在河南的一部分周氏后裔开始迁移到江苏省沛县定居,并形成当地的名门望族。西晋永嘉年间,周氏后裔迁徙到安徽定居。唐代以后,又陆续迁入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清康熙乾隆年间,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周氏后裔,逐渐迁移到台湾定居。据《富春周氏宗谱》记载,南宋庆元至嘉泰年间,南宋大臣周必大晚年时,率家人从杭州迁入富阳新义芳地定居生活。周必大是富阳周氏的始迁祖。 800多年来,周氏后裔在浙江省富阳市,逐渐形成了新义芳地、东坞山、新登官塘和宜家弄四个支系。现如今,子孙繁衍了39代,周姓已成为富阳市的大姓,周氏后裔达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富阳市东坞山和新登镇官塘等地。在富阳历代周姓名人中,曾任台湾兵备道的周凯,深受人们的称颂。千百年来,周氏后裔在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据《元和姓篡》记载,唐代元和年间,周氏郡望多达18个地方,并形成了众多的支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周姓名人辈出。据统计,周姓在二十四史中单独列传的有276人,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众多的周氏名人。秦末有张楚大将周文,西汉有周昌、周勃、周亚夫等名将,三国时有吴国名将周瑜,晋有御史中丞周处,北宋有哲学家周敦颐,元代有音韵学家周德清,明代有画家周文清、周天球,清代有梗人,测字师周亮工等,现代则有著名文学家周树人和周建人,当代则有周姓的杰出代表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周姓是当今中国众多姓氏中的第9大姓,周姓不仅分布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而且还远徙于欧美、东南亚及许多国家和地区。

-转载。

周这个姓氏的由来 周姓悠久历史 文王以国为氏

曾经统治中国达874年之久的周文王、周武王这一家人,究竟是不是现在姓周的最早祖先?周朝与周姓之间又有什么连带关系?

根据《姓纂》的记载:“帝喾生后稷,至太王, 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原本姓姬的周文王,当初也跟其他有封邑的人一样,拿封地的名称当作自己的姓氏,而世代沿用下来。

由此,可以获得这样的结论:周文王是周姓的鼻祖,周姓 的血缘,可以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

文王以国为氏。当时周国的位置,就在现在陕西省的岐山县一带。后来周家父子取得天下,国都设在镐。镐的位置,是在现在陕西省长安县的西方。到了懿王的时候,国都迁往槐里。槐里在今陕西省兴平县的东南方。由此可见,周姓的最初发源之地,应该是在陕西这个地方,以后才逐渐繁衍到其他地方去的。周姓的繁衍,应该是自西而东,也就是从陕西逐渐地迁移到河南。

以周文王父子为周氏的始祖,是历来被普遍采信的说法。不过,周姓之见诸史书,并不始自周文王,早在黄帝的时候,就有过周姓的出现。

据《姓氏考略》的记载,黄帝有一位大将叫做周昌,商代也有一名太史叫做周任。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分散在汝南、庐江、浔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等地。

这段记载,虽然指出财周氏的姓源并不仅仅为周文王的一脉,然而却提供了一个可贵的事实――周姓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汉族姓氏。

“文王之治”,是传统上的一个政治崇高境界,所以周文王不但被共认为周姓汉族的始祖。更是5000年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对历史的影响之大,真可以说是无与伦比。这正是数千年来每一位周姓人的共同荣耀。

有谁知道姓氏中周姓的来源吗?主要分布在哪现在? 周姓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种: 一、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氏的。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 周姓 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迁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属河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成周氏。 三、是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氏,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间,唐玄宗名叫李隆基,为了避讳,把姬氏改为周氏。 五、是鲜卑族复姓中有贺鲁氏,后改为周氏。 六、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魏献帝的次兄晋乃氏改为周氏。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 七、周氏除上述来源外,北周、唐、后梁时又有因改姓、赐姓而姓成的,还有冒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最初发源地在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秦汉时期,周姓主要以河南、陕西为 周姓始祖 中心地带繁衍生息,后逐渐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秦时,有河南临汝的周姓人迁往江苏沛县。西汉时,有河南叶县周姓人迁往河南平舆县。汉末,此支中又有迁往安徽庐江的,河南周燕在汉时迁往山东任太守。可见,这一时期,周姓已活动于陕西、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且以河南为主要支流。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大规模的南迁使得周姓人也卷入其中,于是湖北、江西、江苏等地有了周姓人活动的足迹。如晋代,有周访任江西浔阳梁州刺史。南朝宋有周毅在江西临川郡任太守之职。隋唐时,周姓有了大范围的分布与发展。唐初,随着陈元光入闽开基福建漳州,周姓族人有加入者,此为周姓最初入闽者。唐僖宗时,又有周姓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而后移居广东者。这一时期,周姓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地区。宋元时期,周姓人最为显著的特点仍是南迁,以致于此期周姓名人多出于南方,如哲学家周敦颐、词人周邦彦、音韵学家周德清等。明清时期,是周姓发展中一个比较兴盛的时期,台湾、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也有了周姓人居住。据记载,明初周正行五兄弟从江西迁到贵州麻阳。清初有福建人周延郡入台,广东人周朝德居于台湾。此时,周姓可谓遍布 周氏宗祠 祖国的山山水水。今日周姓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所占比例相对高于其他地区。周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一。 山东省沂源县侯家官庄村,周姓是最大的家族本村是县城所在地--南麻镇最大的村 清朝年间山东大旱灾周姓人逃荒来辽吉黑三省也有很多人,辽宁省岫岩玉都岭沟乡周家铺,苏子沟乡周家子等等都是周氏村庄,周氏家族繁衍居住的地方。

百家姓 "周“的起源 由于《姓苑》、《元和姓纂》、《周姓史话》等书的影响,一般认为周姓起源除了上古周国和改姓以外,主要有三个,一是汝南周氏(周平王少子烈后裔),二是山东周氏(周公旦后裔),三是沛国周氏(周赧王后裔)。其实除此以外,尚有第四大主源,即吴国周氏。

吴国周氏出自吴泰伯之后。泰伯、仲雍避居荆地之后建立句吴国,武王建立周朝以后,封周章为吴国君,为吴国受封之始。吴国灭亡后,王室子孙避难改姓,其中有吴、周等姓,逐步迁江西、河南、陕西等地。南之有周自此始。

关于吴国周姓的起姓,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说起源于仲雍之一子。有周姓族谱说,泰伯王后无出,以弟仲雍子季简作承祧,遂成后世“兼祧”之典,仲雍另一子,为周姓始祖。二是说起源于周章。究竟是周章的嫡子还是庶子,排行第几也不清楚。三是说起源于吴亡以后的吴姓子孙。其中第三种到底起源于何支何人却不太明确。中华周氏网-专注于周姓研究的门户网站江南的周姓,多以泰伯或仲雍为始祖。已经知道的有以下几支:

常熟海虞周氏。清人周厚基修的《海虞周氏宗谱》,称常熟周姓一支出于仲雍、周章之后,宗谱从仲雍起一代代本支都记得明明白白,周厚基自己是仲雍第116世孙。云南丽江有一支周姓,也是常熟周姓的分支。

湖北咸利恩周氏。修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咸利恩周氏族谱》记载:“……武王生焉,兴周灭纣,封我祖于吴,不幸时遭越乱,以国作姓,改姬为周,九十余传而至我祖信……”。可见这支周姓出于吴国子孙。

长沙南门周氏。泰伯之后,出自江苏吴县洞庭西山,后居苏州葑门外。该支以懿冈公为分支祖,懿冈之曾孙顺宗于清康熙间徙居湘潭县城外,顺宗之孙玉斌兄弟于乾隆间再徙长沙南门内。1917年纂有支谱,堂号汝南。

陕西商洛周氏。出自周术,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二月续修的《陕西商镇周姓家谱》说:“周氏系姬姓,家于商山者,自f里先生始,溯先生之世系而尚论之,因为荆蛮吴仲雍之乱,先生官秦博士,避乱于商山,迄今经七十余世,历时两千年。”“东汉三国时为七世至十二世,十三至十九世在晋,二十至二十二世在隋,二十三至二十五在五代,六十世时一支迁西荆州(注:北朝,府治在邓州),后又迁爬楼山(注:在商州),商州城内外所有周姓均是其后,又有一支东迁河南省邓州厚朴。”

修于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的《陕西商县周家磨周姓家谱》也说:“荆蛮吴雍之后,姓周名讳术,字元道。秦会稽洞庭山f里村人,因以为号。今苏州府西三十里即其地。官秦博士,避始皇乱,隐于商山。汉高祖混平定天下,以礼为罗,茹芝不出。帝所不能致者四人,先生其一也。配沙氏,生子凤翔。”该谱还记载了凤翔之后的世系,凤翔妻马氏,生子二,长洁,次浩。嗣后,不知何代何祖徙居南秦州之流峪口。至五十八代祖清,已至明初,清之孙镛徙居商州城之东上街。

其他记录不太详细的还有许多。如福建罗源周氏族谱称,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大统宗谱》、《锡山周氏世谱》、《句吴周氏世谱》、浙江的敦本堂《周氏宗谱》、乌程《南浔周氏家谱》,还有海内外许多周姓亲组织的“至德堂”也都是出自这锭世系。

江西瑞昌周氏的族谱也可以作为佐证。宣统元年瑞昌尚书祠重梓《周氏大成宗谱》云:泰伯,文身断发,避居吴越之界,传十九世至汉而有术公、昌公。术公字符道,商山四皓之一,号f里先生,京师号曰霸上先生。昌公仕汉高帝,官御史,传十三世而有瑜。瑜公字公瑾,汉宪帝兴平元年与孙策交契,建安十三年领都督赤壁大战。

周王朝分西周和东周,而周姓则有南周和北周之分。泰伯、仲雍之后裔和季历支系姬烈士之后裔,固居江南,故均称南周。北周则出自季历之后裔。有联句曰“两朝八百载歧阳启姓东西一脉,三相九>>

周姓起源于什么时候,发源地在哪?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

1、周姓缘源

周姓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种:

一、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氏的。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迁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属河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成周氏。

三、是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氏,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间,唐玄宗名叫李隆基,为了避讳,把姬氏改为周氏。

五、是鲜卑族复姓中有贺鲁氏,后改为周氏。

六、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魏献帝的次兄晋乃氏改为周氏。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

七、周氏除上述来源外,北周、唐、后梁时又有因改姓、赐姓而姓成的,还有冒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发展。从东汉末年到晋代,都有中原周氏南迁的记载。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从清朝康乾年间始,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

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按现在人口统计,周姓为中国第九大姓。周姓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从周姓发源的。相传周人的祖先后稷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夏末时公刘又迁往幽地居住。商朝后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这时古公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

古公的曾孙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国约800年。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谓赧王是周家后代,称为周氏,史称正宗。春秋时,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在周朝执政,他企图杀死周庄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区贺鲁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讳,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时后梁赐氵内姓周。

据考,周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东南60里)。

2、迁徙分布

周姓的最初发源地在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秦汉时期,周姓主要以河南、陕西为中心地带繁衍生息,后逐渐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秦时,有河南临汝的周姓人迁往江苏沛县。西汉时,有河南叶县周姓人迁往河南平舆县。汉末,此支中又有迁往安徽庐江的,河南周燕在汉时迁往山东任太守。可见,这一时期,周姓已活动于陕西、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且以河南为主要支流。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大规模的南迁使得周姓人也卷入其中,于是湖北、江西、江苏等地有了周姓人活动的足迹。如晋代,有周访任江西浔阳梁州刺史。南朝宋有周毅在江西临川郡任太守之职。隋唐时,周姓有了大范围的分布与发展。唐初,随着陈元光入闽开基福建漳州,周姓族人有加入者,此为周姓最初入闽者。唐僖宗时,又有周姓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而后移居广东者。这一时期,周姓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地区。宋元时期,周姓人最为显著的特点仍是南迁,以致于此期周姓名人多出于南方,如哲学家周敦颐、词人周邦彦、音韵学家周德清等。明清时>>

唐河县地图唐河县豫西南南阳盆地东部,东邻桐柏、泌阳,西接新野、南阳,北与社旗毗连,南同湖北枣阳接壤。地处北纬32°21′—32°55′,东经112°28′—112°16′,东西长743公里,南北宽63公里,总土地面积25124平方公里。

  该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1878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165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52℃,历年月平均气温最低14℃,最高280℃。全年无霜期233天,≥0活动积温5500℃,≥10℃活动积温4939。年平均降水量91011mm,4—9月降水6892mm,占全年的757%。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唐河县辖2个街道、12个镇、7个乡:滨河街道、文峰街道、源潭镇、张店镇、郭滩镇、湖阳镇、黑龙镇、大河屯镇、龙潭镇、桐寨铺镇、苍台镇、上屯镇、毕店镇、少拜寺镇、城郊乡、桐河乡、昝岗乡、祁仪乡、马振抚乡、古城乡、东王集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城关镇 面积:2628平方千米 人口:82万人 代码:411328100 

  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006年,辖4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新春街居委会、新民街居委会、新安街居委会、新华街居委会、常花园村、郭庄村、焦庄村、谢庄村。

  2007年1月4日,正式撤销城关镇,分别成立滨河街道办事处和文峰街道办事处。

  源潭镇 代码:411328101 

  2006年,辖42个村委会:马湾村、代店村、齐湖村、竹元村、田庄村、党坡村、刘岗村、张建庄村、小李店村、姬庄村、党老庄村、良于庄村、党庄村、崔庄村、白庙冯村、夭庄村、刘庄村、闫庄村、张楼村、袁楼村、三王庄村、贾营村、春树李村、齐庄村、仝庄村、北门村、仓库村、源中村、袁庄村、宋沟村、王湾村、何庄村、蔡庄村、龚岗村、徐岗村、春坡村、焦岗村、曹岗村、李湾村、张岗村、马埂村、源潭村。

  张店镇 代码:411328102 

  2006年,辖31个村委会:张店村、牛庄村、北马庄村、曾庄村、乔庄村、桃元寨村、马坡村、胡集村、黑龙庙村、吴宅村、牛园村、秦刘庄村、马店村、后岗村、同堂村、同乐村、王营村、陈岗村、韩赵湾村、乔岗村、白秋村、杨营村、岗村、付岗村、南马庄村、孙店村、李宅村、宋庄村、牛三门村、牛二门村、牛五门村。

  郭滩镇 代码:411328103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王张营村、杨店村、谢庄村、乔湾村、许岗村、杨桥村、蒿庄村、李楼村、孟庄村、柴湾村、李庄村、郭滩村、后湾村、前湾村、董营村、张关营村、马岗村、乔岗村、刘庄村、后岗村、老岗村、吴庄村、马庄村、大树赵村、罗滩村、荆北李村、板桥王村、穆庄村、遂王村、清河村。

  湖阳镇 代码:411328104 

  2006年,辖3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南街居委会、北街居委会、东街居委会、武岗村、仝湾村、马洼村、叶山村、周安村、张湾村、荆爬沟村、马湾村、郭庄村、前胡村、陈树元村、大王庄村、大桥符村、亢寨村、候大庙村、曲沟村、陈楼村、邢庄村、常庄村、新店村、杨寨村、活水沟村。

  黑龙镇 代码:411328105 

  2006年,辖22个村委会:黑龙村、王楼村、三官庙村、栗树程村、郑营村、谢庄村、湖东村、湖西村、张庄村、郝庄村、李店村、尚庄村、广佛寺村、许庄村、小李营村、尹田村、石灰窑村、赵庄村、赵郎庄村、杨庄村、水泉村、朱庄村。

  大河屯镇 代码:411328106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大河屯村、五里埠村、牛庄村、刘楼村、粪堆王村、褚庄村、王老庄村、李湾村、秦岗村、郝马庄村、马庄寨村、邢李庄村、郝楼村、乔庄村、肖庄村、赵寨村、申冲村、下岗村、付庄村、法云寺村、陈庄村、车厢店村、前张湾村、后张湾村。

  龙潭镇 代码:411328107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龙潭村、太山村、小张庄村、岗陈村、白庄村、高营村、王谢庄村、找子庄村、严营村、小井杨村、小河陈村、中徐村、史桥村、杨庙村、段庄村、赵河村、李油坊村、钟庄村、吊桥村、龚庄村、何庄村。

  桐寨铺镇 代码:411328108 

  2006年,辖37个村委会:桐寨铺村、雷庄村、栗园村、陈园村、唐岗村、东张营村、高营村、高庄村、司庄村、史庄村、戴河村、刘堂村、肖堰村、大许冲村、王庄村、李岗顶村、李营村、赵中铺村、范庄村、王茨园村、刘斌桥村、邱观村、十八里党村、曹庄村、张庄村、碾盘桥村、惠老营村、东崔庄村、赵冢村、大毛庄村、周庄村、宋营村、刘圪瘩村、李松庄村、阚营村、新庄村、李营寨村。

  苍台镇 代码:411328109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宋湾村、三皇镇村、后湾村、陈排湾村、丁湾村、常寨村、苍台村、朱李湾村、栗湖赵村、于湾村、郭庄村、赵桥村、五里陈村、郜河村、高彭村、谢家庄村、丁岗村、邵庄村、康庄村、闫庄村。

  上屯镇 代码:411328110 

  2006年,辖32个村委会:杨背村、茨元村、刘元村、马屯村、叟刘村、杨岗村、房湾村、河套村、赵吉屯村、长秋村、下屯村、高庄村、南冯庄村、柳庄村、郭店村、常湾村、马营村、张清寨村、三基屯村、卜其王村、熊庄村、小陈庄村、甘河湾村、丁岗村、上屯村、靖湾村、北冯庄村、五美屯村、井岗屯村、齐庄村、关庄村、白湖村。

  毕店镇 代码:411328111 

  2006年,辖22个村委会:西古城村、肖棚村、郑岗村、靳岗村、王西甫村、张心一村、常赵庄村、张延令村、沙河铺村、陈马庄村、大姚岗村、杨家柳村、凤凰树村、洪庙村、老谢庄村、大阮庄村、仝岗村、柿树元村、老店村、夏庄村、王李棚村、毕店村。

  少拜寺镇 代码:411328112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少拜寺村、黄庄村、李岗村、彭寨村、大田庄村、小河李村、小河刘村、郝常庄村、七台村、杨楼村、邢庄村、后牛沟村、南田庄村、涧岭店村、东坡村、董岗村、胡洼村、邓岗村、韩庄村、枣庄村。

  城郊乡 代码:411328300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陈庄村、后洼村、大井村、王岗村、杨庄村、周庙村、太山村、曾沟村、果园村、谢冲村、朱庄村、秦冲村、王庄村、刘洼村、刘庄村、常岗头村、吕湾村、冯岗村、权庄村、谢岗村、段湾村、景庄村、邢庄村、南张湾村、牛庄村、七里井村、大张庄村、徐庄村、四里桥村、七里沟村、八里岗村、刘马洼村、仝营村、北张湾村、小罗湾村、牛园村、方庄村。

  桐河乡 代码:411328301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桐一村、桐二村、桐三村、桐四村、陈庄村、李营村、范营村、邱庄村、吴庄村、申老家村、官园村、砚河村、小郭庄村、耿庄村、大郭庄村、沈桥村、年庄村、清河村、李司庄村。

  昝岗乡 代码:411328306 

  2006年,辖26个村委会:昝岗村、赵建庄村、苏店村、前杨店村、蔡岗村、丁庄村、房云寺村、大树李村、黄楼村、徐庄村、白坡村、白岗村、刘马店村、二宅村、胡庄村、满岗村、闽营村、申菜园村、王屯村、赵岗村、沟西村、枣林屯村、付洼村、朱店村、大方庄村、岗柳村。

  祁仪乡 代码:411328307 

  2006年,辖26个村委会:祁仪村、许河村、常庄村、尚冲村、临泉村、南岗村、杜门楼村、王油坊村、王田村、兴堂村、孙庄村、元山村、张马店村、万庄村、大张庄村、古沟村、罗山村、板苍村、寨桥村、老河村、前棚村、郭楼村、蒋岗村、油坊岗村、孙岗村、朱元村。

  马振抚乡 代码:411328308 

  2006年,辖23个村委会:马振抚村、姚湖村、郭桥村、关地村、前庄村、姚岗村、栗棚村、八里冲村、牛寨村、双河村、郝庄村、胡营村、简庄村、贾庄村、冷近沟村、李庄村、二烈村、绵羊山村、下冲村、逯岗村、上刘庄村、太章村、王庄村。

  古城乡 代码:411328309 

  2006年,辖26个村委会:付湾村、郭其茂村、黄店村、柳树庄村、大许冲村、风凰台村、罗岗村、王惠村、魏庄村、姚老庄村、杜庄村、方庄村、温庄村、小常庄村、古城村、张冲村、米庄村、倪河村、徐岗村、曲百科村、前王岗村、长桥村、井楼村、夭庄村、黄宅村、阚庄村。

  东王集乡 代码:411328311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草场村、前岗村、藏岗村、李庄村、王寨村、李华村、黄棚村、王集村、郝庄村、牛庄村、王庄村、邱坡村、郝店村、罗庄村、安店村、郑沟村、杨庄村、朱庙村、安庄村。

严嵩之死:

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明·嘉靖以来首辅传卷四载:“嵩死时寄食墓舍,不能有棺椁,亦无吊者”。寥寥数语,向后人勾勒出,明朝嘉靖皇帝的一代权臣严嵩死时的凄凉景象。遍查嘉靖以来的正史和野史传说,均无严嵩死后葬于何地的记载,严嵩墓也成为千古之谜。

严嵩墓在严嵩老家江西分宜县的界桥族谱中虽有严嵩“白田蛇形山墓”、“祖茔枣林山”、“百棺出殡”之说的记录,都因无确切证据而困扰史学界。特别是这些记录的内容与《四库全书》的正史记载相差甚远,未免牵强附会。

改革开放后,在盛世修志的工程中,抢救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当务之急。息县在普查登记历史文物、名人墓葬和碑记的大背景下,严嵩墓“浮出水面”。

在1982年的全国第一次抢救历史文化遗产中,息县文化馆参加编修《息县文化志》的几位同志在历史文物馆藏中发现了一本1962年的《文物记录日记》。内容有“严嵩墓——城西南三里王岗(村)后边”;“严嵩墓志碑——现在何庄的群众家”的记录。

根据考查发现,1956年春,息县城关南大街居民张家义纠合其它4人星夜扒开严嵩墓,墓室内存青石墓志铭刻两块,每块约50公分见方。一块为墓志铭内容,下注:“江西分宜子严世蕃”;一块为阴刻“严氏嵩公志铭”的篆书,内侧为严嵩家谱,为阴刻小楷。

家居息县的河南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顿席珍在接受调查时证实说:“1954年7月,有一天早饭后,我去郊外钓鱼,途经城西三里处的公路南侧一坟地时,看见有一古墓,墓向东南,墓前立一石碑,高一米左右,上书‘明故严嵩之墓’,左下方有‘奉祀男世蕃’五个字”。

据息县印刷厂王乃揆回忆说:“息县城西三里王岗路侧有一块白石(汉白玉)墓碑,高约一米余,上书“明故严嵩之墓”。1954年,息县公安局组织劳教人员将石碑运到管教工厂,将字迹磨去,作为印刷石版用,1957年移交县报社印刷厂”。

据此推断,严嵩死后葬在河南息县已无悬念。那么,严嵩作为一代权臣,为什么没有终老故乡,却客死在距分宜千里之外的息县呢

根据历史记载,严嵩25岁考中进士即入朝为官,终于在他62岁时入阁为相,成为嘉靖王朝重权在握的宠臣长达20年,然而在他暮年的82岁和85岁时,连遭两次“处分”。第一次是在嘉靖41年(1562年),嘉靖皇帝根据御史邹应龙对严嵩父子的弹劾,“亟放归田,用清政本”的奏请内容,将年届82岁的严嵩革掉相位之职,让其归田回乡;第二次是嘉靖44年(1565年)严嵩因受其子(世蕃)罪所累,被削藉为民,并将其子严世蕃斩首,抄没全部家产。此时,他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

此时严嵩深知自己的命运操在别人手里,已是无力回天,稍有不慎,性命休矣! 同时他更明白,当年重权在握,主政朝纲20年,得罪的人会少吗此期间,他对不同政见者,诸如绵衣卫沈炼、兵部员外郎沈继盛、兵部侍郎曾铣、前任内阁首辅夏言等均在他为相时获死刑。此一时彼一时,以目前处境,严嵩可谓四处杀机,险象环生。当查抄官军在严嵩家搜查出黄金三万二千两、白银二百二十万两及各种金银玉器等物时,严嵩已是命悬一念,任人宰割了。此时查抄头领江西巡按成守节却从众多金银器皿中踢出一只金碗,继而扔向严嵩说:“严大人,给你留碗饭吃吧!”好在成守节是奉旨办差,皇上并未让他诛杀严嵩,也是严嵩命不该绝,总算留下一条性命。成守节留下一只金碗,是奉旨成命,还是顺水人情,今天不得而知。但在息县却留下一个严嵩抱着金碗,沿途乞讨的民间传说。

可以想象而知,从一朝权臣堕落为平民,这种反差及由此产生的,比如族人的轻视,仇家的唾骂等等。更为人担忧的是,不知哪一天,皇上又来个第三次“处分”,那还有好果子吃吗何况年已八十有五,与其每天在此惶恐中受辱,不如寻觅一个安静的去处,终老天年。严嵩主政20年,他不可能没有提拔重用的亲朋好友或门生之类的人。严嵩想到了在息县的门生王时中。终于选择离家出走。他的门生王时中,曾同朝为官,曾任工部大臣。我们当地人把在京做官的统称“天官”,这个人姓王,人们叫他王天官。《息县志(1985年版)》第395页载:“王天官墓,位于县城西南王岗庄菜地”。

严嵩墓所在地的王岗村民,也就是王天官的后人们,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又一代伴随着严嵩的灵魂,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但他们却不能与严氏的后人进行现实的沟通,造成了历史的遗憾。1565年,当严嵩得知严世蕃被斩首,自己被削藉为民的“处分”时,他老泪纵横,无颜在家乡居住,他与族人商量,决定到息县投靠自己的门生,先于他还乡的王天官。在族人的帮助下,携孙子严鸿从家乡的袁水入赣江,穿鄱阳,又逆水而上,到黄州下船,再雇一独轮车,从陆路的新洲、麻城,经大别山之关隘的小界岭,一路上风尘扑扑,历尽艰难,终于到达息县的王天官家。王天官不负恩师期望,将其安顿在家,让他那一颗不安的心终得宽慰。谁知嘉靖驾崩,穆宗即位,一班朝臣对严嵩专权20年的怨恨,一朝爆发,欲治死罪,然而,被命前往分宜缉拿严嵩的官兵却空手而归。朝中有人指出,严嵩与息州的王天官私交甚好,这个“老奸臣”一定在他那里。朝中即命总兵带一队官军,星夜策马赶到息州王天官家。总兵说明来意后,王天官坦然回答道:总兵大人来得正好,我正愁严大人无处安置,那你就把他带走吧。王天官带领总兵到一墓前,钻进墓道,墓室里豆光闪烁,床上挺一老者,发须没面,形如枯槁,老者闻声呼曰:送饭的来啦。其声如洪钟,倒把总兵吓了一跳,因为严嵩在朝中是出了名的大嗓门,故总兵一听便知,这真的是严嵩了。总兵只好应道:“请严大人‘回朝’呐”。“噢,终于盼到这一天了”。严嵩欲起,无奈动弹两下,怎么也起不来。总兵见此情景,这严大人年老体弱,已入墓室,实乃活死人一个,路上车马一颠,必死无疑,如此进京,如何说得清楚,只好向王天官讨教。王天官早已胸有成竹,给总兵写下:嵩死时寄食墓舍,不能有棺椁,亦无吊者。总兵别无他计,谅严嵩也难捱时日,便依王天官的意思急就奏章,上朝复命去了。

原来,1565年3月,严嵩携孙子严鸿投王天官,因其年纪大,一路颠簸,赶到河南息县王天官家已是重病染身,王天官虽好生侍奉,未见好转,沉疴渐重,不久于人世。所以在得知皇上派人缉拿严嵩时,便将严嵩从居室移至新挖的墓室,真乃煞费苦心了。就在嘉靖皇帝驾崩后的翌年(穆宗元年)也就是1566年4月20日,明一代权臣严嵩在弥留之际,突然坐起,满面红光,似有言语。王天官趋前询问,恩师有何吩咐严嵩让人拿来笔墨,在那宣纸上写下:“平生报国惟忠赤,生死从人说是非”的遗言,后掷笔于地,撒手人寰,享年86岁。

明一代史官王世贞之父王杼死于严嵩之手,心怀怨恨,把自己的情感带进历史。他在严嵩传上写下:“嵩窃政20年,人咸指目为奸臣”云云。把流言写进史书,而又以“奸”定论,只记嵩死时情景而不记墓地,实是为难严氏后人,造成了明朝正史均无严嵩死于何地的记载。

严嵩死后,王天官为尽师生之谊,以其子严世蕃的名义,并遵循江西分宜的地方习俗,在其家乡王岗村为严嵩筑一大墓穴,墓壁设环与棺木的链条相扣接,将棺木吊在穴内空间,是为悬棺葬。王天官死后亦葬于此,两墓南北相距50米。王墓在南为前,嵩墓在北为后,呈投师怀抱之状。师生之谊,可见一斑。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古城乡 辖26个行政村(辖古城、井楼两个集镇),144个自然村,3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4万人。

行政村包括:

付湾村、郭其茂村、黄店村、柳树庄村、大许冲村、风凰台村、罗岗村、王惠村、魏庄村、姚老庄村、杜庄村、方庄村、温庄村、小常庄村、古城村、张冲村、米庄村、倪河村、徐岗村、曲百科村、前王岗村、长桥村、井楼村、夭庄村、黄宅村、阚庄村。

全乡版图面积1168平方公里,耕地125万亩。

  杨艳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一、研究的缘起

  在东方网、大洋网等多家网站笔者读到同样的一则消息:一本由成吉思汗17世后人编写的成吉思汗后裔族谱,日前在陕西蒲城县孙镇潘庄村被发现。这本族谱厚约 8厘米,共有287页,全部由宣纸制成。据史料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本姓孛耳只斤氏,其后裔为何姓王,又怎么落户蒲城的?从这本族谱中我们可知一二。

  这本族谱在民国年间曾被修订,中间记录了21代数以千计的族人的姓名,上溯元末“朱元璋起自濠江泗,扫荡群雄……顺帝之四子帖木花儿由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的“始祖以王为氏,历明及清”至民国六百余年的铁木真后裔的动荡变迁。

  族谱的持有者王继灵对记者说,他的曾祖母张氏携祖父王凤成随部分家族成员是由河南省镇平县入陕于蒲城孙镇潘庄定居的。

  据悉,河南镇平这支自称元朝后裔的王姓蒙古族分布极广,其后人散布至福建厦门、陕西蒲城及广东、浙江等地,陕西蒲城县孙镇潘庄的“王”族就已繁衍成30户一百二十多口人的大家族。那么,镇平县的蒙古族是否是王室后裔呢?如果是,是哪一支王室后裔?是元顺帝的直系后裔还是其他王室贵族的后裔?

  于是,作者以此则消息为线索,本着沥清事实的目的,查阅了大量前人的调查资料,并且亲自走访了这支蒙古族的发源地河南省镇平县,发现对晁陂王姓和砚台王姓蒙古族源流进行考证是探讨镇平县蒙古族源流的关键。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北侧。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镇平县有14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为蒙古族和回族,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282%、194%。镇平县蒙古族主要聚居于晁陂镇街南街北村和王岗乡砚台村,两地蒙古族人口共计14 676人,占全县蒙古族总人口的6378%,其余散居县城各地的蒙古族也主要源于晁陂王姓和砚台王姓。

  二、专家的推测与结论

  自20 世纪80年代至今,对河南省蒙古族做过详细调查并写有论著的主要有中南民族大学的匡裕彻教授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任崇岳教授。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民间传说中镇平蒙古族源流的两个说法:晁陂镇传说的先祖元顺帝四子帖木花儿和王岗砚台乡传说的先祖司脱王,他们结合元史进行了几点合理的分析。

  首先,镇平县蒙古族先祖可能不是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第四个儿子帖木花儿,而是忽必烈第九子脱欢的第四子帖木儿不花,很有可能因为“妥欢”与“脱欢”谐音又同是第四子而致讹。

  其次,民间传说中的帖木花儿和司脱王为一人,可能是历史上的淮王帖木儿不花。司脱王被封为平南王,而帖木儿不花曾袭封镇南王,元代是没有平南王封号的,或误以为镇南王即平南王。

  第三,族谱上有关帖木花儿的各类战事资料与帖木儿不花作战史实的地址和国破后的下落相符等等。

  最后,匡教授认为,在《元史》中记录的二十多个帖木尔不花或铁木儿不花中,淮王帖木儿不花的事迹与传说中的司脱王、帖木花儿相似,从而推测:司脱王、帖木花儿即淮王帖木儿不花,有关司脱王和帖木花儿的传说应是帖木儿不花事迹的讹传和延伸。按此推测,镇平县这两支蒙古族应该是同源同流。

  三、笔者的看法与补充调查

  (一)晁陂镇王姓蒙古族源流

  晁陂镇位于镇平县城之西,为河南省蒙古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至2004年12月31日止,全镇共48 435人,其中蒙古族12 481人,占全镇人口的2577%;以其街北村为例,街北一村共2 262人,其中蒙古族1 42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317%;街北二村共1 693人,其中蒙古族793人,占全村总人口4684%。

  1晁陂镇王姓蒙古族族人的说法

  王元常,男,81 岁,晁陂供销社退休职工,自称成吉思汗第19 世孙,元字派(辈)这位81 岁的蒙古族老人对笔者说:“我是元顺帝第19 代孙,元顺帝兵败出逃,他的第4 个儿子帖木花儿经过河南,留在了晁陂,然后隐姓埋名与汉族同风同俗。”

  王建林,66岁,男,退休厂长,蒙古族,兆字辈。他说:“我们晁陂蒙古族是元顺帝后裔,与王岗砚台的蒙族不是一支。砚台的是司脱王(音译)的后代,也是保元朝的。司脱王是元顺帝爷爷的第三个兄弟。我们是君臣关系。宗派四十字从第19 世元字辈起字是后来重新排的。”

  作者在晁陂镇走访了街南村与街北村总计20 人,他们对其族源的看法虽然口径有细微之差,但却大体一致。均认为自己是元顺帝的第四个儿子帖木花儿的后代,并且都表示出了对祖祭的地方———王氏祠堂的认同。

  2族谱和祠堂碑的记录

  《镇平蒙族(王氏)族谱》修于1943年,系引墓碑所述。墓碑是自元末明初王氏先祖来到晁陂镇隐姓埋名,后清康熙年间重新对外恢复族籍时所立,于咸丰六年(1856年)重刻。族谱记录:“顺帝之四子帖木花儿由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为我元室支族南迁之始祖以王为氏维列在编泯亦隐自高异也历明及清五百余年。”族谱记载与晁陂蒙古族族人的回答基本一致,认为其先祖为元皇室后裔元顺帝四子帖木花儿。族谱还记载了后世子孙散居地址一览表,其后人除分布镇平县外,在河南省内传至内乡、新野、邓县等地,在河南省外传至甘肃城县、陕西蒲城、安徽霍邱、湖北郧阳及广东和浙江等地。其中陕西一支证实了网上所提陕西蒲城王氏确为六世王辂之后。祠堂碑一则记录了族源:“晁陂王姓蒙古族始祖帖木儿不花,系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镇南王脱欢之弟四子……几经辗转隐居晁陂……子孙繁衍昌盛,距今六百二十年。”碑二抄录原族谱。碑三书宗派四十字,与村民所背相同。碑四为蒙古族发源简介等。

  此四碑所立时间为1996年2月8日。祠堂碑记与族谱中所记录除始祖名字不同外其余基本一致。对于祠堂碑记载的始祖和族谱所记不同,笔者认为,晁陂王氏祠堂为1996年2月8日重建,匡教授的学术研究在1984年已有成果,想必是晁陂王氏后人采纳了匡教授的结论。

  3笔者的看法

  结合前人的分析和史料,笔者认为晁陂镇王氏蒙古族的先祖可能是帖木尔不花,而不是民间传说中的顺帝四子帖木花儿,认同匡裕彻教授对于帖木花儿实为帖木儿不花的推测。笔者遍查《元史》都没有帖木花儿其人,元顺帝根本没有叫帖木花儿的第四子,史料记载元顺帝只有以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为首的三个儿子,帖木花儿可能是后来汉族的文人写作时不了解元姓而造成的误传,这也只是推测。但是,对于镇平蒙古族源流问题,笔者认为,匡教授将镇平蒙古族的始祖统一为是淮王帖木尔不花值得商榷。首先,镇平蒙古族不只晁陂一支,如前文所述,该县蒙古族是由两支组成,一支是晁陂王氏蒙古族,另一支是王岗砚台王氏蒙古族。其次,镇平蒙古族族人均认为晁陂蒙古族与砚台蒙古族不是一支。晁陂的王建林说:“我们与王岗砚台的蒙古族不是一支。砚台的是司脱王(音译)的后代,晁陂和砚台的先祖是君臣关系。”此外,这两支蒙古族分别有各自的族谱、宗派,详细记载了其先祖的来历,我们姑且不论族谱记录是否确凿,但是它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证实晁陂和王岗砚台两支蒙古族同源异流。所以,不能以淮王帖木儿不花一人来代传说中的司脱王和帖木花儿。因此,我们要探寻镇平蒙古族的源流,只对帖木花儿很可能是帖木儿不花做分析和推测是不够的。

  (二)王岗乡砚台村王氏蒙古族源流

  砚台村分前砚台与后砚台,为王岗乡所属。王岗乡位于县境西北部,总面积4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至2004年12 月31日止,总人口22 838人,其中蒙古族2 195人,主要分布在砚台村。砚台村除前砚台村村头几家张姓汉族外,其余均为蒙古族。

  1砚台村本地族人的看法

  王学芳,50 岁,蒙古族,男,王岗乡文化站站长。他说:“我们的祖先是司脱王,和晁陂元帝之后不一支。我们的祖先到这里基本和汉族的祖先来这里是同时的。我们有自己的宗派字辈,我们的先祖是从邓县的九重来到镇平砚台的。”王令海,50岁,蒙古族,男,砚台阳安寺蒙族小学教师。他这样告诉笔者:“听说,我们的先祖有三兄弟由邓县九重入镇平,一个在花栗树坟村(自然村),一个在前砚台村(营),一个在后砚台村(营)。”砚台被访的十数族人均认为其先祖是司脱王。

  2砚台王氏祠堂和族谱世系的记载

  砚台王氏祠堂立碑三块,碑一为裕后;碑二为思孝言录;碑三为本支原世。碑一记载:“王公讳廷玉,明初人也,由邓入镇,卜宅于兹,生子讳本,本子五。”碑为本五子之三王恕之后所立。祠堂碑文上记载的祖先自王廷玉开始,王廷玉以上的祖先并未追溯。族谱世系记载如下:“探马哈儿生子称海,称海生子谨只儿,谨只儿生长子伯颜、次子马扎儿台,马扎儿台生长子脱脱木儿、次子也先贴木儿,脱脱生长子哈剌章、次子三宝奴,哈剌章改名王成,王成长子诏、次子诰、三子谟”。砚台王氏是三子王谟的长子王廷玉之后。祠堂碑记和族谱的记录:砚台王氏的祖先是脱脱王的儿子哈剌章,他改名王成,生了三个儿子,长子王诏迁河北,次子诰迁陕西,三子谟生三子,次子廷元、三子廷贞皆留九重一带。长子王廷玉从邓县九重里来到镇平繁衍世系。问题在于:砚台王氏的先祖脱脱是元史上的哪一个脱脱?对于从王成以下的世系和子孙人名都统一一致。然而,是否哈剌章改名王成?王岗乡砚台村蒙古族族人的说法是司脱王,而族谱和碑志所记录的先祖名叫脱脱王。最后,如果证实砚台蒙古族自有流派,则与晁陂一支蒙古族同源而异流。

  3笔者的解释

  首先,元史上不同时期主要有三个脱脱,第一个脱脱是康里氏脱脱;二是扎儿氏脱脱;三是蔑儿乞氏脱脱,他的叔父是伯颜。排除距元亡最远的扎儿氏脱脱(1265 - 1308年),容易混淆的是年代较近的康里氏脱脱与蔑儿乞氏脱脱,但据元史记载康里脱脱于“泰定四年薨,年五十六”,泰定四年是1327年,可以推出康里脱脱生卒年份大概是(1272 - 1327年)。所以以1368年元亡的史实来看,蔑儿乞氏脱脱(1314 - 1355年)的年代更为符合。其次,他的儿子哈剌章在元国破的时候值年三十岁。假设是哈剌章改名王成,是第一代,按照族谱记载,这一支蒙古族繁衍至今已有25代,若以25岁为一代计算,大概正是从1368年元末明初到现在约六百二十余年时间。再者,从史实上看,蔑儿乞氏脱脱曾为元相,后来被贬鸩死云南,平反后其子哈剌章和三宝奴被召回朝,元末兵败,哈剌章和三宝奴出京北逃。所以,传说中脱脱王的长子哈刺章在北逃过程中改名王成,隐居邓县九重是极有可能的。第三,为何民间称其始祖为司脱王而不是脱脱王,使得匡教授未能从史料中查证到司脱王其人,这也可能是匡教授将晁陂和砚台两地的蒙古族始祖认定为淮王帖木儿不花的主要原因。笔者试图从田野调查中解开司脱王之谜。有幸的是,笔者详查河南省内乡县蒙古族源流时,在其脱王后裔世系表中发现了一则民歌:“封荆王加郑王,元代尊称讳脱王。思脱王想脱王,元季贤相美名扬”,并且这则民歌在镇平县以及邓县的蒙古族中广为流传。由此,笔者大胆推断:司脱王这个名字,极可能是民歌中“思脱王”一词在民间的音译误传。

  四、结论

  在考证了晁陂镇和王岗乡砚台村王氏蒙古族的源流之后,笔者认为:镇平县蒙古族主要由晁陂和砚台两支王姓蒙古族组成,晁陂蒙古族的先祖可能是淮王帖木儿不花,而不是传说中的元顺帝之四子;砚台蒙古族的先祖可能是元末丞相脱脱王之子哈剌章。在做出推测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一段历史源流确无确凿史料证实砚台王廷玉就是蔑尔乞氏脱脱的后人,以及晁陂一支的先祖就是帖木儿不花,族谱碑铭也都是后人编纂,包括现有最早的碑文实证也是大明宣德元年岁次丙年所立(现实物被毁,碑文源于大清光绪三十四年祖传家谱上)。所以,对于镇平蒙古族的族源我们只能结合元史与野史做相关推测,而不能下定论。但是,可以确定:镇平县的这两支蒙古族留居河南是在元末明初,确为元王室遗胄,即同源;但他们又各自有自己的始祖,因而属于异流。

百家姓周姓的由来

周姓有什么来历?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 周姓,源出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