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列传第三十八翻译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3浏览:2收藏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八翻译,第1张

正月二十日,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县(今河南新郑县)东郭宅。始生六、七月,谙识“之”“无”二字。时父季庚四十四岁。母陈氏十八岁。�

大历八年癸丑(773) �

白居易二岁。五月,祖父(巩县令)鍠卒于长安。年六十八。�

大历十一年丙辰(776) �

白居易五岁。自五、六岁,便学为诗。弟行简生。�

大历十二年丁巳(777) �

白居易六岁。六月,祖母薛氏卒于新郑县,年七十。�

德宗建中元年庚申(780) �

白居易九岁,谙识声韵。父季庚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今江苏铜山县)令。�

建中二年辛酉(781)

�白居易十岁。是时,两河藩镇多叛唐独立。正月,唐发军讨成德节度使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二月,讨襄阳节度使梁崇义;八月,崇义败,死。平卢留后李纳以军助田悦;九月,讨李纳。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拒李纳;以功,授徐州别驾,充徐泗观察判官。�

建中三年壬戌(782) �

白居易十一岁,时两河用兵,乃离家(时居河南荥阳)避难于越中(今浙江一带地),约始于本年。�

建中四年癸亥(783) �

白居易十二岁。幼弟金刚奴(幼美)生。�

德宗贞元元年乙丑(785)

�白居易十四岁。时旅居苏、杭二州。父季庚加检校大理少卿,依前徐州别驾、当道团练判官,仍知州事。�

贞元二年丙寅(786)

�白居易十五岁。仍在越中。作《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为今存白氏最早之作。�

贞元三年丁卯(787)

�白居易十六岁。自云:“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

贞元四年戊辰(788) �

白居易十七岁。有《王昭君》诗二首。�

贞元五年己巳(789)

�白居易十八岁。在长安,“就宾贡之列”;献《中和节颂》。有《病中作》诗。唐、宋人记载,居易袖文谒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见《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句,为之叹服、延誉。其事当在去、今两年内,非如《旧唐书》本传所云“年十五六”,盖已十七八矣。按:顾况为著作郎在贞元三年六月至五年三月后不久;且以“长安物贵,‘居’大不‘易’”为谑,明为两人同在长安之证。故以谒顾况事系于本年。�

贞元七年辛未(791) �

白居易二十岁。自云:“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居徐州符离县(今江苏宿县符离集),与刘翕习、张仲远、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等联句,游宴。弟幼美夭于符离,年九岁。�

贞元八年壬申(792)

�白居易二十一岁。陆贽主试下,韩愈、李绛、崔群、冯宿、庾承宣等中进士第,后皆与居易为友。�

贞元九年癸酉(793)

�白居易二十二岁。父季庚除襄州(今湖北襄阳)别驾,约在此一、二年内。�

贞元十年甲戌(794)

�白居易二十三岁。在襄阳;《游襄阳怀孟浩然》诗,约作于此时。五月,父季庚卒于襄州别驾任,年六十六岁。�

贞元十四年戊寅(798) �

白居易二十七岁。方从乡试。�

贞元十五年己卯(799) �

白居易二十八岁。秋,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县)试《射中正鹄赋》、《窗中列远岫诗》,为宣歙观察使、宣州刺史崔衍所贡(送往长安应进士考试)。在宣州识杨虞卿。自兄幼文浮梁(今江西浮梁县)主簿任所,回洛阳省母。有《伤远行赋》。《李白墓》诗约作于本年。�

贞元十六年庚辰(800) �

白居易二十九岁。二月十四日,中书舍人领礼部贡举高郢主试下,试《性习相近远赋》、《玉水记方流诗》,以第四名中进士第。同中第者有陈权、吴丹、郑俞、戴叔伦、李□、王鉴、杜元颖、陈昌言、陆□、崔玄亮等共十九(一云十七)人。及第后东归省亲。有《与陈给事(京)书》(试前,请其鉴订诗文)、《箴言》、《哀二良文》及《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衍)》、《及第后忆旧山》诸诗。《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下邽弟妹》约作于本年。四月,外祖母白陈氏卒于徐州古丰县官舍,年七十。

贞元十七年辛巳(801) �

白居易三十岁。春,在符离。秋,在宣州。旋归洛阳。于滑州李翱家识唐衢,约在今年前后。有《祭符离六兄文》、《祭乌江十五兄文》及《和郑方及第后归洛下闲居》、《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诸诗。《□城北门文》约作于去、今两年,为濠州刺史杜兼作。符离主簿六兄某卒,年四十馀。乌江主簿从祖兄十五兄某卒,年三十馀。

贞元十八年壬午(802) �

白居易三十一岁。冬,吏部侍郎郑珣瑜主试下,试书判拔萃科,及第。同及第者有元稹、李复礼、吕频、哥舒恒、崔玄亮及王起、吕炅等八人。有《书判》百道。元稹二十四岁。元、白订交,约始于此时。�

贞元十九年癸未(803) �

白居易三十二岁。春,授校书郎。始假(租)居长安常乐里。冬十月,在许昌。有《养竹记》、《记画》、《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及《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起吕二炅吕四频崔十八玄亮元九稹刘三十二敦质张十五仲元时为校书郎》、《酬哥舒大见赠》、《早春独游曲江》、《思归》诸诗。《杏园中枣树》约作本年。�

贞元二十年甲申(804) �

白居易三十三岁。时为校书郎。二月,在洛阳。本年春,始徙家于秦,卜居渭上,距长安约百里。有《泛渭赋》、《八渐偈》。《西原晚望》诗约作于本年。�

顺宗永贞元年乙酉(805) �

白居易三十四岁。为校书郎。有《为人上宰相(韦执谊)书》(劝执谊速行改革)及《感时》、《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永崇观里居》诸诗。《寓意诗五首》约作于今、明年。�

宪宗元和元年丙戌(806) �

白居易三十五岁。罢校书郎。与元稹居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时事,成《策林》七十五篇。四月,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与元稹、韦敦 (处厚)、独孤郁、曹景伯、韦庆复、崔绾 、罗让、崔护、薛存庆、韦珩、李瑀、元修、沈传师、萧俛、柴宿及“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陈岵、萧睦等同及第。居易以对策语直,入四等(乙等),授周至县(今陕西周至县)尉。七月,权摄昭应县。在周至识陈鸿(《长恨歌传》作者)、王质夫,时同出游、唱和。有《驺虞画赞》及《春题华阳观》、《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谅)拾遗饮》、《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招王质夫》、《只癨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兼睹新诗吟讽通宵因寄八韵》、《周至县北楼望山(等首)》、《长恨歌》诸诗�

元和二年丁亥(807) �

白居易三十六岁。由周至尉调充京兆府考官,试毕,帖集贤院校理。十一月五日,由集贤院召试制书等五道,授翰林学士。娶杨虞卿从妹为妻。有《试进士策问五道》、《奉勅试制书诏批答诗等五首》、《唐河南元府君夫人荥阳郑氏(元稹之母)墓志铭》及《观刈麦》、《京兆府新栽莲》、《戏题新栽蔷薇》、《宿杨家》、《醉中留别杨六(汝士)兄弟》、《醉中归周至》、《寄题周至厅前双松》、《再因公事到骆口驿》、《曲江早秋》诸诗。《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约作于本年。弟行简中进士第。�

元和三年戊子(808) �

白居易三十七岁。与裴垍、王涯等同为制策覆考官。四月二十八日,授左拾遗,仍充翰林学士。有《初授拾遗献书》、《论制科人状》、《祭杨夫人文》及《初授拾遗》、《松斋自题》、《赠内》诸诗。《惜牡丹花二首》、《李都尉古剑》约作于此一、二年内。四月,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牛僧孺、皇甫湜 、李宗闵、李正封、贾□、王起等十一人及第;“军谋宏达材任将帅科”,樊宗师及第。僧孺、湜、宗闵三人对策中讥刺时政,忤犯权幸,裴均、李吉甫因此构嫌,深恶三人,皆不如常例授官,各出为幕职;并贬考策官杨於陵、韦贯之、王涯等为外官;裴垍、卢坦等亦解要职。居易上《论制科人状》,极言诸人不当贬黜;并云:如覆策不当,则本人也应黜责,言甚直切。其后吉甫子德裕与宗闵、僧孺等“党争”(世称“牛、李”党)数十年,相互倾轧,此起彼伏,即种因于此。而德裕始终排挤居易,甚至不欲观其诗文,当亦与此事有关。九月,淮南节度使王锷入朝,多进奉,赂宦官,谋为宰相。居易上《论王锷欲除官事宜状》,言王锷在淮南惟务差税,百计诛求;力谏不可与宰相。事遂未果。�

元和四年己丑(809) �

白居易三十八岁。屡陈时政,请降系囚,蠲租税,放宫人,绝进奉,禁掠卖良人等,皆从之。又论“裴均违制进奉银器一千五百余两”、“于□不应暗进爱妾”、“宦官吐突承璀不当为制将统领”等事,多见听。因而颇遭权幸者之忌。女金銮子生。弟行时为校书郎。《新乐府》五十首始作于此时。(居易平生为文之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使下人之病苦闻于上”,即体现于此类“讽谕诗”中。)有《奏请加德音中节目》、《论于□、裴均状》、《论吐突承璀职名状》、《论和籴状》、《故京兆贤妃韦氏墓志铭》及《题海图屏风》、《贺雨》、《同李十一(建)醉忆元九(稹)》、《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诸诗。《宿紫阁山北村》、《杂兴三首》、《凶宅》约作于本年前后。�

元和五年庚寅(810) �

白居易三十九岁。上疏请罢讨王承宗兵,论元稹不当贬,均不听。左拾遗任期满,五月,改官京兆府户曹参军,仍充翰林学士。有《请罢兵第二状》、《请罢兵第三状》、《论元稹第三状》、《奏陈情状》、《谢官状》、《故会王墓志铭》及《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和答诗十首》、《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登乐游园望》、《哭孔戡》、《初除户曹喜而言志》、《高仆射》、《曲江感秋》、《代书一百韵寄微之》、《金銮子晬日》诸诗。《秦中吟十首》、《寄唐生》、《感鹤》、《欲与元八(宗简)卜邻先有是赠》,约作于本年前后。�

吐突承璀讨王承宗军,师久无功,果如居易之言。七月,复承宗官,还其二州;罢诸道征讨军。降承璀为军器使。�

元和六年辛卯(811) �

白居易四十岁。四月,母陈氏卒于宣平里第,年五十七。居易罢官丁忧居渭村。女金銮子夭。十月,迁葬祖鍠、祖母薛氏、父季庚并葬母于下邽义津乡。居渭村三年馀,颇贫病;元稹时分俸济其困乏。崔群、钱徽、李建等亦时有书问馈赠。有《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及《春雪》、《白发》、《沐浴》、《自觉》、《重到渭上旧居》、《遣怀》、《渭上偶钓》、《病中哭金銮子》、《寄内》诸诗。《伤唐衢》约在此一、二年内作。�

元和七年壬辰(812) �

白居易四十一岁。居渭村,营农耕。有《归田三首》、《自吟拙什因有怀》、《秋日》诸诗。《村夜》、《采地黄者》、《溪中早春》约作于本年前后。�

元和八年癸巳(813) �

白居易四十二岁。夏,服除;仍居渭村,未补官。迁葬弟幼美于下邽义津原。有《唐太原白氏之殇(幼美)墓铭》、《祭小弟(幼美)文》、《唐故坊州鄜城县尉陈府君夫人白氏(居易之外祖母)墓志铭》及《效陶潜体十六首》、《村居苦寒》、《薛中丞(存诚)》诸诗。�

元和九年甲午(814) �

白居易四十三岁。居渭村。夏,弟行简参东川节度使卢坦幕。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有《记异》及《夏旱》、《别行简》、《九日寄行简》、《游悟真寺一百韵》、《雨夜有念》、《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群)翰林钱舍人(徽)》、《酬张十八(籍)访宿》、《酬卢秘书(拱)二十韵》、《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绅)助教》、《寄杨六(汝士)》诸诗。�

元和十年乙未(815) �

白居易四十四岁。居昭国里。六月,首上疏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之贼,以雪国耻。宰相(张弘靖、韦贯之)恶居易以宫官(太子左赞善大夫为宫官)而先谏官言事;忌之者(权豪贵近及掌军权之宦官等,素为居易诗中所讥刺揭露之辈)复诬言居易母看花坠井死,而作赏花及新井诗,有伤名教,遂贬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复上言:“所犯状迹,不宜治郡。”乃追诏改授江州司马。自此以后,居易避祸远嫌,居官常引病自免,不复谔谔直言。作诗态度,亦有所转变,“讽谕”之作渐少。十二月,与元稹书,畅论诗歌当继承国风、陈子昂、杜甫传统,以揭露民生疾苦为主旨,而不以嘲风雪、弄花草为能事。自编诗集一十五卷。有《自诲》、《与元九书》及《昭国里闲居》、《朝归书事寄元八》、《赠友五首》、《赠杓直》、《得微之到官后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别李十一后重寄》、《初贬官过望秦岭(等首)》、《蓝桥驿见元九诗》、《登郢州白雪楼》、《襄阳舟夜》、《再到襄阳访问旧居》、《舟中读元九诗》、《舟行》、《寄微之三首》、《放言五首》、《卢侍御与崔评事于黄鹤楼致宴宴罢同望》、《夜闻歌者》、《望江州》、《初到江州寄翰林张(仲素)李(肇)杜(元颖)三学士》、《谪居》、《江楼闻砧》、《湓浦早冬》、《放旅雁》、《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江州雪》、《夜雪》、《读李杜集后因题卷后》、《寄行简》诸诗。�

元和十一年丙申(816) �

白居易四十五岁。在江州司马任。夏,兄幼文自宿州携弟妹六、七人至。有《与杨虞卿书》、《答户部崔侍郎(群)书》及《送春归》、《忆微之伤仲远》、《四十五》、《访陶公旧宅》、《西楼》、《琵琶行》、《送幼史》、《泛湓水》、《上香炉峰》、《登香炉峰顶》、《咏意》、《夜宿江浦闻元八改官因寄此什》、《闻李十一(建)出牧澧州崔二十二(韶)出牧果州因寄绝句》、《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处厚)庾三十二(敬休)杜十四(元颖)李二十(绅)助教员外窦七(巩)校书》诸诗。�

元和十二年丁酉(817) �

白居易四十六岁。在江州司马任春,在庐山香炉峰、遗爱寺之间建草堂成,三月二十七日迁居之。四月九日,与元集虚、张允中、张深之及东西二林寺长老凑 、朗、满、晦、坚等凡二十二人聚于草堂。是日,游大林寺。女阿罗生。闰五月,兄幼文卒。有《祭匡山文》、《祭庐山文》、《草堂记》、《游大林寺序》、《祭浮梁大兄文》、《与微之书》、《代书》、《唐兴果寺大德凑公(神凑 )塔碣铭》及《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浔阳春三首》、《南湖早春》、《忆微之》、《雨夜赠元十八》、《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大林寺桃花》、《遗爱寺》、《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寄李相公( 绛 )崔侍郎(群)钱舍人(徽)》、《问刘十九(轲)》、《山中酬江州崔使君(能)见寄》、《刘十九同宿》、《早秋晚望呈韦侍御(词)》、《梦微之》、《秋日怀杓直(李建)》、《梦亡友刘太白(敦质)同游彰敬寺》、《兴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登西楼忆行简》、《题诗屏风绝句》、《题旧写真图》、《十二年冬江西温暖喜元八寄金石凌到因题此诗》、《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诸诗。�

元和三十年戊戌(818) �

白居易四十七岁。在江州司马任。春,弟行简自东川至。十二月,迁忠州刺史(明年三月,到忠州任)。有《上弘和尚石塔碑铭》、《江州司马厅记》及《浩歌行》、《自到浔阳生三女子因诠真理用遣妄怀》、《清明日送韦侍御(绶)贬虔州》、《闻李尚书(夷简)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对酒示行简》、《九日醉吟》、《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除忠州刺史寄谢崔相公(群)》、《初除官蒙裴常侍(次元)赠鹘衔瑞草绯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初著刺史绯答友人见赠》、《又答贺客》、《别草堂三绝句》诸诗。元和十四年己亥(819) �

白居易四十八岁。春,自江州启程赴忠州,行简同行。时元稹自通州司马迁虢州长史,三月十一日(一作十日),相遇于峡口,停舟夷陵(今湖北宜昌),留三日而别。二十八日,抵忠州任。有《东林寺经藏西廊记》、《三游洞序》、《忠州刺史谢上表》、《贺平淄青(李师道)表》、《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及《钟陵饯送》、《浔阳宴别》、《戏赠户部李巡官》、《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程)》、《重赠李大夫》、《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题岳阳楼》、《入峡次巴东》、《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澧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别言不尽者以诗终之因赋七言十七韵以赠且欲寄所遇之地与相见之时为他年会话张本也》、《题峡中石上》、《夜入瞿唐峡》、《初到忠州赠李六(景俭)》、《赠康叟(洽)》、《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归厚)使君》、《木莲树三首》、《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宗简)》、《竹枝词》、《寄微之》、《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皆叙贬官以来出处之意》、《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因以长句诗寄谢萧五(佑 )刘二元八(宗简)吴十一(上矩)韦大(处厚)陆□郎中崔二十二(韶)牛二(僧孺)李七(宗闵)庾三十二(敬休)李六(景俭)李十(渤)杨三(嗣复)樊大(宗师)杨十二(巨源)员外》、《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九日题涂溪》、《九日登巴台》、《征秋税毕题郡南亭》、《桐花》、《冬至夜》、《岁晚》、《负冬日》、《除夜》诸诗。

元和十五年庚子(820) �

白居易四十九岁。夏,自忠州召还,拜尚书司门员外郎。十二月,充重考订科目官。二十八日,由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代牛僧孺)。有《荔枝图序》、《续虞人箴》、《论重考订科目人状》及《奉酬李相公见示绝句》、《喜山石榴花开》、《和行简望郡南山》、《东坡种花》、《三月三日》、《寒日夜》、《代州民问》、《答州民》、《步东坡》、《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留题开元寺上方》、《别种东坡花树两绝》、《别桥上竹》、《宿溪翁》、《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商山路有感》、《棣华驿见杨八题兄弟诗》、《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重过寿泉驿与杨九别时因题店壁》、《恻恻吟》、《曲江亭晚望》、《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诰与王十一李七元九三舍人中书同宿话旧感赋》诸诗。�

穆宗长庆元年辛丑(821) �

白居易五十岁。在主客郎中知制诰任。夏,加朝散大夫,始著绯。又转上柱国。妻杨氏封弘农郡君。四月,充重考试进士官,复试礼部侍郎钱徽主试下及第进士郑朗等十四人。——时李宗闵婿、杨汝士弟皆及第。李德裕、元稹与宗闵有隙,因同李绅上言,以为不公。诏居易与王起重试,黜朗等十人;徽、宗闵、汝士皆远贬。自是,二李各分朋党,相倾轧,垂四十年。秋,田布起复,拜魏博节度使,命居易持节宣谕,布赠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值得拥有。

列传·卷一百零三

沈昫等

○姚南仲 刘乃 子伯刍 孙宽夫 端夫 曾孙允章附

袁高 段平仲 薛 存诚 子廷老 廷老子保逊 保逊子昭纬

卢坦

姚南仲,华州下邽人。乾元初,制科登第,授太子校书,历高陵、昭应、万年 三县尉。迁右拾遗,转右补阙。大历十三年,贞懿皇后独孤氏崩,代宗悼惜不已, 令于近城为陵墓,冀朝夕临望于目前。南仲上疏谏曰:

伏闻贞懿皇后今于城东章敬寺北以起陵庙,臣不知有司之请乎,陛下之意乎, 阴阳家流希旨乎?臣愚以为非所宜也。谨具疏陈论,伏愿暂留天睠而省察焉。

臣闻人臣宅于家,君上宅于国。长安城,是陛下皇居也,其可穿凿兴动,建陵 墓于其侧乎?此非宜一也。

夫葬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是以古帝前王葬后妃,莫不凭丘原,远郊郭。 今则西临宫阙,南迫康庄,若使近而可见,死而复生,虽在西宫待之可也。如骨肉 归土,魂无不之,章敬之北,竟何所益?视之兆庶,则彰溺爱;垂之万代,则累明 德,此非所宜二也。

夫帝王者,居高明,烛幽滞。先皇所以因龙首建望春,盖为此也。今若起陵目 前,动伤宸虑,天心一伤,数日不平。且匹夫向隅,满堂为之不乐;万乘不乐,人 其可欢心乎?又暇日起歌,动钟于内,此地皆闻,此非宜三也。

伏以贞懿皇后,坤德合天,母慈逮下,陛下以切轸旒扆,久俟蓍龟。始谥之以 贞懿,终待之以亵近,臣窃惑焉,非所以称述后德,光被下泉也。今国人皆曰: “贞懿皇后之陵迩于城下者,主上将日省而时望焉。”斯有损于圣德,无益于贞懿。 将欲宠之,而反辱之,此非宜四也。

凡此数事,实玷大猷,天下咸知,伏惟陛下熟计而取其长也。陛下方将偃武靖 人,一误于此,其伤实多。臣恐君子是非,史官褒贬,大明忽亏于掩蚀,至德翻后 于尧、舜,不其惜哉!今指日尚遥,改卜何害?抑皇情之殊眷,成贞懿之美号。

疏奏,帝甚嘉之,赐绯鱼袋,特加五品阶,宣付史馆。

与宰相常衮善,衮贬官,南仲坐出为海盐县令。浙江东、西道观察使韩滉辟为 推官,奏授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充支使。寻征还,历左司兵部员外,转郎中,迁 御史中丞、给事中、同州刺史、陕虢观察使。

贞元十五年,代李复为郑滑节度使。监军薛盈珍恃势夺军政,南仲数为盈珍谗 毁,德宗颇疑之。十六年,盈珍遣小使程务盈驰驿奉表,诬奏南仲阴事。南仲裨将 曹文洽亦入奏事京师,伺知盈珍表中语。文洽私怀愤怒,遂晨夜兼道追务盈,至长 乐驿及之,与同舍宿;中夜杀务盈,沉盈珍表于厕中,乃自杀。日旰,驿吏辟门, 见血流涂地,旁得文洽二缄,一告于南仲,一表理南仲之冤,且陈首杀务盈。上闻 其事,颇骇异之。南仲虑衅深,遂乞入朝。德宗曰:“盈珍扰军政耶?”南仲对曰: “勇珍不扰军政,臣自隳陛下法耳。如盈珍辈所在有之,虽羊、杜复生,抚百姓, 御三军,必不能成恺悌父母之政,师律善阵之制矣。”上默然久之。授尚书右仆射。 贞元十九年七月,终于位,年七十四,赠太子太保,谥曰贞。

刘乃,字永夷,洺州广平人。高祖武乾,武德初拜侍中,即中书侍郎林甫从祖 兄子也。父如璠,昫山丞,以乃贵,赠民部郎中。乃少聪颖志学,暗记《六经》, 日数千言。及长,文章清雅,为当时推重。天宝中,举进士,寻丁父艰,居丧以孝 闻。既终制,从调选曹。乃常以文部选才未为尽善,遂致书于知铨舍人宋昱曰:

《虞书》称:“知人则哲,能官人则惠。”巍巍唐、虞,举以为难。今夫文部, 既始之以抡材,终之以授位,是则知人官人,斯为重任。昔在禹、稷、皋陶之众圣, 犹曰载采有九德,考绩以九载。近代主司,独委一二小冢宰,察言于一幅之判,观 行于一揖之内,古今迟速,何不侔之甚哉!夫判者,以狭词短韵,语有定规为体, 亦犹以一小冶而鼓众金,虽欲为鼎为镛,不可得也。故曰:判之在文,至局促者。 夫铨者,必以崇衣冠,自媒耀为贤,斯又士之丑行,君子所病。若引文公、尼父登 之于铨廷,则虽图书《易象》之大训,以判体挫之,曾不及徐、庾。虽有至德,以 喋喋取之,曾不若啬夫。呜呼!彼干霄蔽日,诚巨树也,当求尺寸之材,必后于椓 杙。龙吟武啸,诚希声也,若尚颊舌之感,必下于蛙黾。观察之际,犹不悲夫!执 事虑过龟策,文合雅诰,岂拘以琐琐故事,曲折因循哉?诚能先资以政事,次征以 文学,退观其理家,进察其临节,则厖鸿深沉之事,亦可以窥其门户矣!

其载,补剡县尉,改会稽尉。宣州观察使殷日用奏为判官,宣慰使李季卿又以 表荐,连授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转运使刘晏奏令巡覆江西,多所蠲免。改殿中 侍御史、检校仓部员外、民部郎中,并充浙西留后。佐晏征赋,颇有裨益,晏甚任 之。

大历十二年,元载既诛,以乃久在职,召拜司门员外郎。十四年,崔祐甫秉政, 素与乃友善。会加郭子仪尚父,以册礼久废,至是复行之。祐甫令两省官撰册文, 未称旨;召乃至阁草之,立就。词义典裁,祐甫叹赏久之。数日,擢为给事中,寻 迁权知兵部侍郎。及杨炎、卢杞为相,意多丑正,以故五岁不迁。建中四年夏,但 真拜而已。

其冬,泾师作乱,驾幸奉天。乃卧疾在私第,贼泚遣使以甘言诱之,乃称疾笃。 又令其伪宰相蒋镇自来招诱,乃托喑疾,灸灼遍身。镇再至,知不可劫胁,乃叹息 曰:“镇亦尝忝列曹郎,苟不能死,以至于斯,宁以自辱膻腥,复欲污秽贤哲乎?” 歔欷而退。及闻舆驾再幸梁州,乃自投于床,搏膺呼天,因是危惙,绝食数日而卒, 时年六十。德宗还京,闻乃之忠烈,追赠礼部尚书。子伯刍。

伯刍,字素芝,登进士第,志行修谨。淮南杜佑辟为从事,府罢,屏居吴中。 久之,征拜右补阙,迁主客员外郎。以过从友人饮噱,为韦执谊密奏,贬虔州掾曹, 复为考功员外郎裴垍善其应对机捷,迁考功郎中、集贤院学士,转给事中。裴垍罢 相,为太子宾客,未几而卒。李吉甫复入相,与垍宿嫌,不加赠官;伯刍上疏论之, 赠垍太子少傅。伯刍妻,垍从姨也。或谗于吉甫,此以论奏。伯刍惧,亟请散地, 因出为虢州刺史。吉甫卒,裴度擢为刑部侍郎,俄知吏部选事。元和十年,以左常 侍致仕,卒,年六十一,赠工部尚书。伯刍风姿古雅,涉学,善谈笑,而动与时适, 论者稍薄之。

子宽夫,登进士第,历诸府从事。宝历中,入为监察御史。尝上言曰:“近日 摄祭多差王府官僚,位望既轻,有乖严敬。伏请今后摄太尉,差尚书省三品已上及 保傅宾詹等官;如人少,即令丞郎通摄之。”俄转左补阙。少列陈岵进注《维摩经》, 得濠州刺史。宽夫与同列,因对论之,言岵因供奉僧进经以图郡牧。敬宗怒谓宰相 曰:“陈岵不因僧得郡,谏官安得此言,须推排头首来。”宽夫奏曰:“昨论陈岵 之时,不记发言前后,唯握笔草状,即是微臣。今论事不当,臣合当罪。若寻究推 排,恐伤事体。”帝嘉其引过,欣然释之。

宽夫弟端夫,为太常博士,驳韦绶谥议知名。宽夫子允章、焕章。

允章登进士第,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礼部侍郎。咸通九年,知贡举,出为鄂 州观察使、检校工部尚书,后迁东都留守。黄巢犯洛阳,允章不能拒,贼不之害, 坐是废于家。以疾卒。

袁高,字公颐,恕己之孙。少慷慨,慕名节。登进士第,累辟使府,有赞佐裨 益之誉。代宗登极,征入朝,累官至给事中、御史中丞。建中二年,擢为京畿观察 使。以论事失旨,贬韶州长史,复拜为给事中。

贞元元年,德宗复用吉州长史卢杞为饶州刺史,令高草诏书。高执词头以谒宰 相卢翰、刘从一曰:“卢杞作相三年,矫诈阴贼,退斥忠良。朋附者咳唾立至青云、 睚眦者顾盼已挤沟壑。傲很明德,反易天常,播越銮舆,疮痍天下,皆杞之为也。 爰免族戮,虽示贬黜,寻已稍迁近地,若更授大郡,恐失天下之望。惟相公执奏之, 事尚可救。”翰、从一不悦,改命舍人草之。诏出,执之不下,仍上奏曰:“卢杞 为政,穷极凶恶。三军将校,愿食其肉;百辟卿士,嫉之若仇。”遗补陈京、赵需、 裴佶、宇文炫、卢景亮、张荐等上疏论奏。次日,又上疏。高又于正殿奏云:“陛 下用卢杞独秉钧轴,前后三年,弃斥忠良,附下罔上,使陛下越在草莽,皆杞之过。 且汉时三光失序,雨旱不时,皆宰相请罪,小者免官,大者刑戮。杞罪合至死,陛 下好生恶杀,赦杞万死,唯贬新州司马,镟复迁移。今除刺史,是失天下之望。伏 惟圣意裁择。”上谓曰:“卢杞有不逮,是朕之过。”复奏曰;“卢杞奸臣,常怀 诡诈,非是不逮。”上曰:“朕已有赦。高曰:“赦乃赦其罪,不宜授刺史。且赦 文至优黎民,今饶州大郡,若命奸臣作牧,是一州苍生,独受其弊。望引常参官顾 问,并择谨厚中官,令采听于众。若亿兆之人异臣之言,臣当万死。”于是,谏官 争论于上前,上良久谓曰:“若与卢杞刺史太优,与上佐可乎?”曰:“可矣!” 遂追饶州制。翌日,遣使宣慰高云:“朕思卿言深理切,当依卿所奏。”太子少保 韦伦、太府卿张献恭等奏:“袁高所奏至当,高是陛下一良臣,望加优异。”

贞元二年,上以关辅禄山之后,百姓贫乏,田畴荒秽,诏诸道进耕牛,待诸道 观察使各选拣牛进贡,委京兆府劝课民户,勘责有地无牛百姓,量其地著,以牛均 给之。其田五十亩已下人,不在给限。高上疏论之:“圣慈所忧,切在贫下。有田 不满五十亩者尤是贫人,请量三两家共给牛一头,以济农事。”疏奏,从之。寻卒 于官,年六十,中外叹惜。宪宗朝,宰臣李吉甫尝言高之忠鲠,诏赠礼部尚书。

段平仲,字秉庸,武威人。隋人部尚书段达六代孙也。登进士第。杜佑、李复 相继镇淮南,皆表平仲为掌书记。复移镇华州、滑州,仍为从事。入朝为监察御史。 平仲磊落尚气节,嗜酒傲言。时德宗春秋高,多自听断。由是庶务壅隔,事或不理, 中外畏上严察,无敢言者。平仲尝谓人曰:“主上聪明神武,臣下畏惧不言,自循 默耳。如平仲一得召见,必当大有开悟。”贞元十四年,京师旱,诏择御史、郎官 各一人,发廪赈恤。平仲与考功员外陈归当奉使,因辞得对,乃入近御座,粗陈本 事。上察平仲意有所蓄,以归在侧不言。及奏事毕退,平仲独不退,欲有奏启;上 因兼留归问之,声色甚厉,杂以他语。平仲错愕,都不得言因误称其名。上怒,叱 出之。平仲苍黄,又误趋御障后,归下阶连呼,乃得出。由是坐废七年,然亦因此 名显。

后除屯田膳部二员外郎、东都留守判官,累拜右司郎中。元和初,迁谏议大夫。 内官吐突承璀为招讨使,征镇州,无功而还。平仲与吕元膺抗疏论列,请加黜责。 转给事中。自在要近,朝廷有得失,未尝不论奏,时人推其狷直。转尚书左丞,以 疾改太子左庶子卒。

薛存诚,字资明,河东人。父胜,能文,尝作《拔河赋》,词致浏亮,为时所 称。存诚进士擢第,累辟使府,入朝为监察御史,知馆驿。元和初,王师讨刘辟, 邮传多事,上特令中官为馆驿使。存诚密表论奏,以为有伤公体。会谏官亦论奏, 上乃罢之。转殿中侍御史,迁度支员外郎。裴垍作相,用为起居郎,转司勋员外、 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改兵部郎中、给事中。琼林库使奏占工徒太广,存 诚以为此皆奸人窜名,以避征役,不可许。咸阳县尉袁儋与军镇相竞,军人无理, 遂肆侵诬,儋反受罚。二敕继至,存诚皆执之。上闻甚悦,命中使嘉慰之,由是擢 拜御史中丞。

僧鉴虚者,自贞元中交结权幸,招怀赂遗,倚中人为城社,吏不敢绳。会于頔、 杜黄裳家私事发,连逮鉴虚下狱。存诚案鞫得奸赃数十万,狱成,当大辟。中外权 要,更于上前保救,上宣令释放,存诚不奉诏。明日,又令中使诣台宣旨曰:“朕 要此僧面诘之,非赦之也。”存诚附中使奏曰:“鉴虚罪款已具,陛下若召而赦之, 请先杀臣,然后可取。不然,臣期不奉诏。”上嘉其有守,从之,鉴虚竟笞死。洪 州监军高重昌诬奏信州刺史李位谋大逆,追赴京师。上令付仗内鞫问。存诚一日三 表,请付位于御史台。及推案无状,位竟得雪。

未几,再授给事中。数月,中丞阙,上思存诚前效,谓宰相持宪无以易存诚, 遂复为御史中丞。未视事,暴卒。宪宗深惜之,赠刑部侍郎。存诚性和易,于人无 所不容,及当官御事,即确乎不拔,士友以是称重之。子廷老。

廷老谨正有父风,而性通锐。宝历中为右拾遗。敬宗荒恣,宫中造清思院新殿, 用铜镜三千片、黄白金薄十万番。廷老与同僚入阁奏事曰:“臣伏见近日除拜,往 往不由中书进拟,或是宣出。伏恐纲纪渐坏,奸邪恣行。”敬宗厉声曰:“更谏何 事?”舒元褒对曰:“近日宫中修造太多。”上色变曰:“何处修造?”元褒不能 对,廷老进曰:“臣等职是谏官,凡有所闻,即合论奏。莫知修造之所,但见运瓦 木绝多,即知有用。乞陛下勿罪臣言。”帝曰:“所奏已知。”寻加史馆修撰。

时李逢吉秉权,恶廷老言太切直。郑权因郑注得广州节度,权至镇,尽以公家 珍宝赴京师以酬恩地。廷老上疏请按权罪,中人由是切齿。又论逢吉党人张权舆、 程昔范不宜居谏列,逢吉大怒。廷老告满十旬,逢吉乃出廷老为临晋县令。

文宗即位,入为殿中侍御史。太和四年,以本官充翰林学士,与同职李让夷相 善。廷老之入内署,让夷荐挈之。廷老性放逸嗜酒,不持检操,终日酣醉,文宗知 之不悦。五年,罢职,守本官,让夷亦坐廷老罢职,守职方员外郎。廷老寻拜刑部 员外郎,转郎中,迁给事中。开成三年卒。廷老当官举职,不求虚誉,侃侃于公卿 之间,甚有正人风望。赠刑部侍郎。

子保逊,登进士第,位亦至给事中。

保逊子昭纬,乾宁中为礼部侍郎,贡举得人,文章秀丽。为崔胤所恶,出为磎 州刺史,卒。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其先自范阳徙焉。父峦,赠郑州刺史。坦尝为义 成军判官,节度使李复疾笃,监军使薛盈珍虑变,遽封府库,入其麾下五百人于使 牙,军中汹々;坦密言于盈珍促收之。及复卒,坦护丧归东都。后为寿安令。

时河南尹征赋限穷,而县人诉以机织未就;坦请延十日,府不许。坦令户人但 织而输,勿顾限也,违之不过罚令俸耳。既成而输,坦亦坐罚,由是知名。累迁至 库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会李锜反,有司请毁锜祖父庙墓。坦常为锜从事, 乃上言曰:“淮安王神通有功于草昧。且古之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以锜故累五 代祖乎?”乃不毁。因赐神通墓五户,以备洒扫。及武元衡为宰相,以坦为中丞, 李元素为大夫,命坦分司东都,未几归台。裴均为仆射,在班逾位,坦请退之,均 不受。坦曰:“姚南仲为仆射,例如此。”均曰:“南仲何人?”坦曰:“南仲是 守正而不交权幸者也。”寻罢为右庶子,时人归咎于均。旬月,出为宣歙池观察使。 三年,入为刑部侍郎、盐铁转运使,改户部侍郎、判度支。

元和八年,西受降城为河徙浸毁,宰相李吉甫请移兵于天德故城。坦与李绛叶 议,以为:“西城张仁愿所筑,制匈奴上策。城当碛口,居虏要冲,美水丰草,边 防所利。今河流之决,不过退就二三里,奈何舍万代安永之策,徇一时省费之谋? 况天德故城僻处确瘠,其北枕山,与河绝远,烽候警备,不相统接。虏之唐突,势 无由知,是无故而蹙国二百里,非所利也。”及城使周怀义奏利害,与坦议同。事 竟不行。未几,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在镇累年,后请收闰月军吏粮料,以助军行 营,人多非之。贞元十二年九月卒,年六十九,赠礼部尚书。

史臣曰:古之诤臣,有死于言者。其次,引裾折槛,不改其操,亦难矣哉!袁 高之执卢杞,存诚之戮鉴虚,有古人之遗风焉!平仲触鳞之气,纠其谬欤?文洽夺 章,以摅府愤;永夷绝食,不饮盗泉,节义之士也。南仲非葬之言,卢坦西城之议, 量之深也。如数子,道为时无君子,乃是厚诬。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四年,王承宗叛,诏河东、河中、振武三镇之师,合义武军,为恒州北道招讨。茂昭创廪厩,开道路,以待西军。属正月望夜,军吏请曰:"旧例,上元前后三夜,不止行人,不闭里门。今外道军戎方集,请如军令。"茂昭曰:"三镇兵马,官军也,安得言外道!放灯一如常岁。"使长男克让与诸军分道并进。克让渡木刀沟,与贼接战屡胜。茂昭亲擐甲胄,为诸军前锋,累献戎捷,几覆承宗。会朝廷洗雪承宗,乃诏班师,加检校太尉,兼太子太傅。

 自安、史之乱,两河藩帅多阻命自固,父死子代,唯茂昭表请举族还朝。邻藩累遣游客间说,茂昭志意坚决,拜表求代者数四。上乃命左庶子任迪简为其行军司马,乘驿赴之。以两郡之簿书、管钥、符印付迪简,遣其妻季氏、男克让、克恭等先就路。将行,诫之曰:"吾使尔曹侍亲出易者,庶后之子孙不为风俗所染,则吾无恨矣!"时五年冬也。行及晋州,拜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充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观察等使。十二月十二日,至京师。故事双日不坐,是日特开延英殿对茂昭,五刻乃罢。又上表请迁祖考之骨墓于京兆。在朝两月,未之镇。六年二月,疽发于首,卒,时年五十。废朝五日,册赠太师,赙绢三千匹、布一千端、米粟三千硕,丧事所须官给,诏京兆尹监护,谥曰献武。

 宪宗念其忠荩,诸昆仲子侄皆居职秩,仍诏每年给绢二千匹,春秋分给。克让、克恭官至诸卫大将军。小男克勤,长庆中左武卫大将军。时有赦文许一子五品官,克勤以子幼,请准近例回授外甥。状至中书,下吏部员外郎判废置,裴夷直断曰:"一子官,恩在念功,贵于延赏;若无己子,许及宗男。今张克勤自有息男,妄以外甥奏请,移于他族,知是何人!傥涉卖官,实为乱法。虽援近日敕例,难破著定格文,国章既在必行,宅相恐难虚授。具状上中书门下,克勤所请,望宜不允。"遂为定例。

 茂宗以父荫累官至光禄少卿同正。贞元三年,许尚公主,拜银青光禄大夫、本官驸马都尉,以公主幼,待年十三。属茂宗母亡,遗表请终嘉礼。德宗念茂昭之勋,即日授云麾将军,起复授左卫将军同正、驸马都尉。谏官蒋乂等论曰:"自古以来,未闻有驸马起复而尚公主者。"上曰:"卿所言,古礼也;如今人家往往有借吉为婚嫁者,卿何苦固执"又奏曰:"臣闻近日人家有不甚知礼教者,或女居父母服,家既贫乏,且无强近至亲,即有借吉以就亲者。至于男子借吉婚娶,从古未闻,今忽令驸马起复成礼,实恐惊骇物听。况公主年幼,更俟一年出降,时既未失,且合礼经。"太常博士韦彤、裴堪曰:"伏见驸马都尉张茂宗犹在母丧,圣恩念其亡母遗表所请,许公主出降,仍令茂宗即吉就婚者。伏以夫妇之义,人伦大端,所以《关雎》冠于《诗》首者,王化所先也。天属之亲,孝行为本,所以齐斩五服之重者,人道之厚也。圣人知此二端为训人之本,不可变也,故制婚礼,上以承宗庙,下以继后嗣,至若墨衰夺情,事缘金革。若使茂宗释衰服而衣冕裳,去垩室而为亲迎,虽云辍哀借吉,是亦以凶渎嘉。伏愿抑茂宗亡母之请,顾典章不易之义,待其终制,然后赐婚。"德宗不纳,竟以义章公主降茂宗。自是以戚里之亲,颇承恩顾。

 元和中,为闲厩使。国家自贞观中至于麟德,国马四十万匹在河、陇间。开元中尚有二十七万,杂以牛羊杂畜,不啻百万,置八使四十八监,占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四郡,幅员千里,自长安至陇右,置七马坊,为会计都领。岐、陇间善水草及腴田,皆属七马坊。至麟德以后,西戎陷陇右,国马尽散,监牧使与七马坊名额尽废,其地利因归于闲厩使。宝应中,凤翔节度使请以监牧赋给贫民为业,土著相承,十数年矣。又有别敕赐诸寺观凡千余顷。及茂宗掌闲厩,与中尉吐突承璀善,遂恃恩举旧事,并以监牧地租归闲厩司。茂宗又奏麟游县有岐阳马坊,按旧图地方三百四十顷,制下闲厩司检计。百姓纷纭论诉,节度使李惟简具事上闻,诏监察御史孙革往按问之。革还奏曰:"天兴县东五里有隋故岐阳马坊,地在其侧,盖因监为名,与今岐阳所指百姓侵占处不相接,皆有明验。"茂宗怒,恃有中助,诬革所奏不实。又令侍御史范传式覆按,乃附茂宗,尽翻前奏,遂夺居人田业,皆属闲厩,乃罢革官。长庆初,岐人论诉不已,诏御史按验明白,乃复以其地还百姓,贬传式官。

 茂宗俄授左金吾卫大将军。长庆二年,检校工部尚书,兼兖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兖海沂节度等使,加检校兵部尚书。太和五年,入为左津吾卫大将军,充左卫使,转左龙武统军卒。

 茂和,元和中为左武卫将军。裴度为淮西行营处置,用兵讨吴元济,建牙赴行营,奏用茂和为都押衙。茂和尝以胆气才略自赞于相府,故度奏用之。茂和虑度无功,淮、蔡不可平,乃辞之以疾。度怒甚,奏请斩茂和以励行者。宪宗曰:"予以其家门忠顺,为卿远贬。"后复用为诸卫将军,卒。

 陈楚者,定州人,茂昭之甥。少有武干,为义勇牙将,事茂昭,每出征伐,必令典精卒。随茂昭入朝,授诸卫大将军。元和十二年,义武军节度使浑镐丧师,定州兵乱,乃除楚易定节度,令驰传赴任。乱犹未弥,楚夜驰入州城。楚家世久在定州,军中部校皆楚之旧卒,人情大悦,军卒帖然。转河阳三城怀节度使。前后亟立战功,入为龙武统军。长庆三年卒。

 史臣曰:朝廷治乱,在法制当否,形势得失而已。秦人叛上,法制失也;汉道勃兴,形势得也。臣观开元之政举,坐制百蛮;天宝之法衰,遂沦四海。玄宗一失其势,横流莫救,地分于群盗,身播于九夷。河朔二十余州,竟为盗穴,诸田凶险,不近物情。而弘正、孝忠,颇达人臣之节,沂国力善无报,殆天意之好乱恶治欤!茂昭忠梗有礼,明祸福大端,近代之贤侯也!

 赞曰:田宗不令,祸*无应。谓天辅仁,胡覆弘正。茂昭知止,终以善胜。孰生厉阶,上失威柄。

 《旧唐书》 後晋·刘昫等史籍选要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八翻译

正月二十日,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县(今河南新郑县)东郭宅。始生六、七月,谙识“之”“无”二字。时父季庚四十四岁。母陈氏十八岁。�大历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