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往事之江苏督军李纯之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3浏览:3收藏

北洋往事之江苏督军李纯之死,第1张

1920年10月11日晚,南京的江苏督军府内灯火辉煌,忽然府内传出几声枪响,众人大吃一惊,急忙循着枪声跑去,竟发现枪声出自督军李纯的卧室之内。众人冲入督军卧室, 发现46岁的督军大人倒在血泊之中,而副官毕正林则手提短枪,呆立一旁。大家料定是毕正林闯下的大祸,于是一拥而上把他的手枪夺下,又用绳索把他绑了起来。那么,深受督军李纯信任的副官毕正林为何要枪杀李纯呢?

李纯是直隶人,早年跟着姐夫谭清远开杂货铺,因生意不景气,两人便投到聂士成军中效力。谭清远很快升任管带,1891年便推荐李纯到天津武备学校学习,此时,同样毕业于天津武备学校的冯国璋正在留校任教。李纯毕业后,因成绩优良而留校担任靠班(班长),辅助训练学员。1895年底,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李纯被调入担任教练,从此加入了袁世凯的北洋系。1902年,袁世凯在保定编练常备军,将李纯任命为教练处(总办冯国璋)提调,因与袁世凯的小妾杨氏为同乡,再加上李纯善于逢迎,因此,备受冯国璋、袁世凯等青睐,逐渐成为袁世凯的亲信,1907年调任北洋陆军第六镇第十一协统领。这个北洋陆军第六镇可是大有来头的,它的前身是定武军,是清廷编练的第一支新军,后改为武卫右军,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带入山东,由冯国璋统领,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时又将其带到河北。1911年,李纯又升任第六镇统制,并随冯国璋南下参加汉阳之战。

袁世凯成为民国首任大总统后,第六镇被改为第六师,李纯则是首任师长。二次革命时,李烈钧在江西湖口誓师北伐,袁世凯下令李纯出兵湖口。战后,袁世凯论功行赏,把李纯封为江西督军,由马继增继任第六师师长。不久,马继增自杀,第十一旅旅长周文炳升任师长。不久,周文炳疯了,于是由第十二旅旅长齐燮元升任师长。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赴北京就任大总统,保荐李纯接任江苏督军之职,而由陈光远接任江西督军。

李督军是个好面子的人,在离开江西之前,暗示南昌人开会公开强烈挽留他。于是江西省议会和绅、商、学、农各界纷纷发表通电挽留李督,还有建议为李督建生祠、铸铜像、立去思碑的,80岁老翁欧阳霖更是各界推举为李督离赣时负责在车前拦车的卧辙代表。李督启行前,警务处派巡警通知沿街各商户设席为李督饯行,每席赏大洋四元,不过只有四家遵照办理。没奈何之下,商会副会长卢芳亲自出马,求爷爷告奶奶,勉强凑了30多席。不过,这些商户多是应付了事,有的只摆几个果盘,还有的只放几杯茶水或是剩菜。李督神采飞扬地缓步前行,商户们站在门口恭敬地向李督帅行礼,李督帅则对着商户含笑点头答礼。商会买了二十万串鞭炮,一路摆到江边,学校则放假让学生们在路两边排队欢送李督上船。冯国璋入京后,在对待南方革命派的态度上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而段祺瑞则主张以武力解决。冯国璋作为外来户,斗不过地头蛇段祺瑞,于是李纯便联络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为冯国璋之外援,时称长江三督。因主张和平,反对内战,因此李纯颇获时誉。

李纯在仕途上春风得意,但却有一件令他烦心的事,他与夫人纪氏自小青梅竹马,婚后两人琴瑟和谐,但两人成婚多年,多番努力,却一直没个一儿半女。在那个时代,达官贵人们三妻四妾者比比皆是,十几房、几十房婕太太者也不在少数。但李纯是个另类,他与妻子感情深厚,既不肯纳妾,也不肯休妻,因此,1907年他驻军保定时,夫妻二人便收养了一个父母双亡、名叫菱子的女孩。一开始,夫妇二人把菱子作为贴身侍女收养的,但菱子长得天生丽质,伶俐可爱,嘴巴又特别甜,极得李纯夫妇的宠爱,因此两人都把菱子当作亲生女儿看待。

没收养菱子的时候,李纯不过是北洋军中的一个低级军官,自从收养菱子后,李纯却官运亨通,不久即升任师长、九江镇守使等职,地位越来越高。并且,因为有了菱子,李纯夫妇两人的生活也多了更多的乐趣,关系更加和睦。由此,李纯夫妇都认为这是菱子带给他们的好运,因此对菱子更加宠爱。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随着菱子的年龄一年年增加,李纯觉得菱子到了嫁人的年龄,但每次李纯跟菱子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菱子都会不高兴地拒绝,并说:“菱子不嫁人,一辈子都要陪着大人。”李纯听后,对女儿的一片孝心非常感动。

事实上,菱子并非不想嫁人,而是因为她有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那就是养父李纯。为什么菱子会对李纯情有独钟呢?因为一、李纯是个成功的男人,成功的男人总是更有魅力,更容易俘获女孩子的芳心;二、李纯是个很帅的男人,长相英俊潇洒,据冯玉祥说,李纯“浓眉大眼,鼻头方下,相貌很雄武”;三、李纯是个专一的男人,在那个时代,像李纯这种身份的男人,基本上想找多少女人就可以找多少个,但李纯却对纪氏一心一意;四、李纯是个体贴的男人,李纯每到节日或外出归来时,都会带一些精致的小礼物给夫人和菱子。尽管菱子对李纯芳心暗许,但李纯却一直只是把菱子当女儿看待。

李纯在担任九江镇守使时,有一次检阅部队,发现一个十八九岁的新兵,长得眉清目秀,很是潇洒,并且十分干练,颇有自己年轻时的风采。李纯于是就问了问小伙子的情况,没想到小伙子竟然跟自己是老乡,名叫毕正林。能在江西遇到天津老乡可不是件容易事,于是李纯就把毕正林留在自己身边,并让师爷教他读书识字。毕正林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阅读报章和普通公文。毕正林不但为人八面玲珑,做事也很勤快,很讨李纯的欢心,于是就把毕正林升为随身马弁。毕正林感激李纯的知遇之恩,工作起来更加卖力,李纯的左右和亲眷都对毕亚林十分夸赞。李纯对自己的这个小老乡当然也是十分满意,便一步步地提携他。当李纯官至江西督军时,毕正林已升为上尉副官了,专门处理督军的私人事务和家庭事务,成为李纯的亲信。因为这层关系,毕正林可以经常出入李公馆,并深入内宅,并结识了菱子。两人年纪相仿,性格相似,很自然地开始互相接近。

李纯升任江苏督军时,仓促起程,于是便留毕正林在南昌负责负责押运财物,护送家眷。一路之上,毕正林和菱子有说不完的话,结常把菱子逗得哈哈大笑。

到了南京后,夫人便对李纯说:“夫君,菱子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女大当婚,应该给她选个好人家了。”李纯听夫人说完问道:“夫人这么说,想必是已经有人选了吧?不如说来我听一下。”夫人说:“我看菱子和毕正林两个性格相投,经常在一块有说有笑的,他俩应该挺合适的,不知大人意下如何?”李纯一想,两人确实挺般配的,并且两个人成婚后,还可以继续留在督署内作事,可谓是一举两得,于是就答应了下来。菱子虽然有一点点小失落,但因为毕正林年轻英俊,且与李纯有一些相像,于是也同意了这门婚事。不久之后,李纯夫妇就为两人举办了婚礼。

南京督军府内有两个大办公厅,外办公厅在前院,专供大的集会以及接待外来宾客,内办公厅在内院,专供督署各处办公以及督军个人接客休息之用,楼上则住着督军内眷。菱子与毕正林结婚后,婚房被安排在内办公厅的左后方。因此,菱子虽已结婚,但仍然可以到督署内宅陪督军夫人解闷。

菱子嫁人之后,褪去了少女的青涩之气,举手投足之间开始有了**的韵味,在李纯面前,也不像以前那么拘谨,甚至还会向李纯撒撒娇。次数多了,四十多岁的李纯便开始有了一种抨然心动的感觉。而菱子在嫁给毕正林之后,发现毕正林虽长相英俊,但却缺少真材实料,完全没有一点李纯那样的学识和气概,便逐渐有些失望。

这年夏天,纪氏夫人回天津省亲,于是菱子便经常跑到李纯房间对李纯撒娇卖萌。那个时代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在南京这个著名的火炉城市里,两个人穿得都比较清凉,终于有一天发生了不可描述之事。而这种事是会上瘾的,一旦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只要一有机会,两人便会偷偷幽会。为了制造幽会的机会,李纯甚至会借公事支开毕正林。时间久了,毕正林也有所察觉,但却敢怒不敢言。一方面,自己的一切都是李纯给的,这份恩情是自己无法报答的;另一方面,这种事如果抖搂出去,倒霉的肯定是自己,所以他只能打碎牙往自己肚子里咽。

这天,李纯把毕正林叫到跟前,对他吩咐道:“夫人马上就要回来了,她最喜欢丝绸,你就到上海去采办些丝绸回来吧。”毕正林接到任务后,收拾了一下就出发了。

按当时的交通条件,从南京到上海,再从上海回到南京,最快也要两天时间。但是,李纯却不知道,在无锡新开了一家丝绸店,不但质量好,花样多,而且价格也很公道,毕正林因为经常外出办事,所以知道这家店。因此,这次毕正林出门,并没有去上海,而是去了无锡。在给夫人购买礼物的同时,毕正林还给菱子买了很多小礼物。东西置办齐全后,毕正林便匆匆坐火车赶回了南京。

当毕正林赶回南京时,已是华灯初上之时,他把大包小包东西放在督署前院后,带着给菱子的礼物急匆匆地直奔自己的住房而去。到了门口,一推门,发现门被人从里面锁住了。于是一边拍门一边喊道:“菱子,我回来了,快给我开门啊。”只听门内一阵慌乱的响声,不久,房门打开,李纯从里面走了出来,瞪了毕正林一眼,一句话没说地离开了。

原来,李纯把毕正林打发走后,便急急地跑到菱子住处与菱子幽会,他原以为,毕正林到了上海,肯定会流连不舍,在那里多玩一两天,至少当天是回不来的。结果没想到,毕正林贪恋菱子,当天便返了回来。当李纯在屋内听到毕正林的叫门声后,慌乱之中打碎了一只茶杯。可是,屋内根本没有藏身之处,无奈之下,他只得厚着脸皮打开房门,当着毕正林的面匆匆离开。

毕正林呆立在门口,不知如何是好。虽然早就耳闻老婆与督军大人有一腿,但至少没抓过现行,可以用谣传来安慰自己,但现在一切都被证实了,以后如何是好呢?他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走进屋内,把给菱子的礼物放在床上,菱子却像没事人一样对毕正林说:“正林,你怎么现在才回来,还不赶紧把给夫人买的礼物送过去?督军都等不及了,刚才还过来看你回没回来呢。”毕正林勉强挤出一丝苦笑,到前院拿上买给夫人的礼物送到了李纯的房间,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

毕正林进了李纯的房间,对李纯行了个礼后说:“报告大人,我把给夫人的礼物送过来了。”李纯根本没想到毕正林还会过来,因此尴尬地说了句:“把东西放在那里吧。”毕正林不敢多说话,把从无锡买来的东西一一摆放整齐后便要离开李纯的房间。就在他走到门口的时候,他迟疑了一会儿,心想:督军大人肯定还在为刚才的事生气,如果自己不能想办法让他消消气,恐怕会有生命危险,毕竟督军大人杀掉自己跟杀死一只蚂蚁没什么区别。就在毕正林迟疑之际,李纯喊住了他,然后走到办公桌前,顺手撕下一张便笺,拿起笔匆匆写了几个字后吩咐毕正林说:“把这个送给军法处的杨处长,让他过来,就说我有急事找他。”

毕正林出了房间,急忙打开便笺,想看看上面写的什么。无奈识字不多,加上李纯写得很潦草,根本认不出几个字,只认出了一个杀字(李纯实际上写的是个柴字,与繁体的“杀”类似)。毕正林一看,冷汗直流,心说,坏了,坏了,督军大人果然要对自己下手了,不然他这个时候叫杨处长过来干什么?这可怎么办?想来想去,毕正林也没想出个好办法,最后一咬牙,想道,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他转过身,快步走进李纯的房间,只见李纯正靠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他二话不说,掏出枪,对着李纯的脑袋连开三枪,李纯当场毙命。

听到枪声的侍卫们急忙跑到李纯的房间,把毕正林五花大绑地捆了起来,随后通知了军务督办齐燮元。齐燮元对李纯与菱子的风流事也有耳闻,一听李纯被毕正林杀了,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他当即审问了毕正林,毕正林也把事情经过和盘托出。齐燮林是官场老油条了,他知道要是把这件事的实情公布出去,不但会影响李纯的声誉,对直系势力也是个打击,因此他决定隐瞒事情的真相,另编一大套光明正大的说辞对外公开发表。于是他训斥了毕正林一番,又命人拿来500大洋,对毕正林说:“按你所犯的罪行,把你枪毙一百次都不为过,但念你平素对督军大人鞍前马后,忠心耿耿,就放你一马吧。你拿着这500大洋,带着菱子连夜离开南京,以后对任何人都不要泄露今晚之事。”毕正林急忙叩头谢恩带着菱子连夜离开。随后,齐燮元又找来李纯的亲信秘书,让他按李纯的口吻,模仿李纯的笔迹伪造了一份李纯的遗书:“纯生不逢辰,清政凌替,因不忍坐视神州陆沉,始投笔从戎,原冀革命成功之后,跻国家于富强之域,讵料未增御海之力,反蹈阋墙之祸,蒿目时艰,五内如焚,徒以人微力薄,无补艰钜,痛心之余,惟有一死以谢国人。纯死之后,愿我袍泽,深体愚衷,一切听由中央处理,勿得无理滋闹,九泉有知,亦瞑目无憾矣。”然后齐燮元安排把这份遗书发出,并报北京政府备核。

李纯之死,在当时是一个惊天大案,关于其死因,官方的说法是忧国忧民而自杀,但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如果李纯真忧国自杀,他何不在袁世凯称帝时自杀?何不在张勋复辟时自杀?何不在南北战争时自杀?何不在五四运动时自杀?偏偏选在皖系惨败,直系大胜之机自杀?而民间的说法则五花八门,有说是因为义子贪污,导致舆论哗然,最后心情郁闷而自杀的;有说是三姨太与韩副官私通被李纯撞破,然后被韩副官杀死的;也有说是齐燮元谋代其位,因而设计将其谋杀的。

护法运动

1917-1918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又称护法战争。

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据此召集的第一届国会(俗称旧国会),一向被公认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象征。孙中山在被迫让出政权后,一直为维护约法和国会而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斗争。当1917年5月,国务总理段祺瑞利用督军团压迫国会接受对德宣战案之际,孙中山即与章太炎、岑春煊、唐绍仪联名致电段祺瑞及参众两院,要求他们遵守约法、尊重国会。段被继任总统黎元洪罢职后,唆使北洋督军叛变独立,以武力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孙中山又连续通电(或单独、或联名)西南各省,呼吁拥护约法和国会,起兵讨伐北洋群逆。7月1日,张勋拥清室复辟,3日,孙中山便在上海召集在沪陆海军及国民党要人讨论拥护共和、出师讨逆大计。决定在南方另行召集国会,组织临时政府。4日,孙中山致电参众两院议员,号召议员南下护法。当时控制广东的两广巡阅使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军阀为借助护法声浪,确保两广地盘,反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并向湖南扩张势力,表示欢迎孙中山来粤护法。7月6日,孙中山偕章太炎、朱执信、廖仲恺、陈炯明等率海琛、应瑞舰离沪南下,17日到达虎门,19日到达广州。在广东各界欢迎会上,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当今变乱,“实真共和与假共和之争”,认为“假共和之祸尤甚于真复辟”,只有打倒假共和,才能“得真共和之建设”。最早响应孙中山护法号召的是海军总长程璧光,他于7月4日发表讨贼檄文,痛斥张勋复辟。孙中山南下护法后,程即于21日与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联名通电,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惩办祸首三项主张,率第一舰队共十艘军舰,于8月5日到达黄埔,同行者有唐绍仪、汪精卫等。当时控制滇、黔两省的滇系军阀头目唐继尧也为对抗段祺瑞,确保地盘,并向四川扩充势力,于8月11日通电加入护法行列。由于段祺瑞打败张勋重新掌握政权后,拒绝恢复约法和国会,采纳梁启超建议,准备另行召集“临时参议院”,重新制定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选举新国会,以达到他取消国民党议员占优势的旧国会和废除临时约法的目的,从而引起旧国会议员的不满,他们响应孙中山择地另开国会的号召,纷纷南下赴粤。至8月中旬,到达广州的国会议员已达150余人。

8月18日,孙中山在黄埔公园宴请国会议员,商讨召开国会问题。考虑到来粤议员不足法定人数,决定效法法国大革命前夕第三等级代表举行国民议会的先例,召开“国会非常会议”(俗称“非常国会”)。25日非常国会开幕,31日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13条,规定中华民国为戡定叛乱、恢复《临时约法》,特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军政府设大元帅一人,元帅三人,由国会非常会议分别选举之。《临时约法》的效力完全恢复以前,中华民国之行政权由大元帅行使,大元帅对外代表中华民国,元帅协助大元帅筹商政务。军政府设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交通六部。为了适应护法戡乱的战争需要,军政府没有采纳《临临时约法》规定的内阁制,而采取中华革命党《革命方略》中提出的党、政、军权合一的大元帅制方案,实行军事、内政、外交合一的元首制,体现了孙中山为首的中华革命党人希望通过护法运动建立本党单独执政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的意图。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陆荣廷和唐继尧为元帅。10日,孙中山宣誓就职。同日,非常国会通过了军政府各部总长名单,外交:伍廷芳,财政:唐绍仪,陆军:张开儒,海军:程璧光,内政:孙洪伊,交通:胡汉民,军政府参谋总长:李烈钧,大元帅府秘书长:章太炎。军政府的人事安排,体现了中华革命党人主动与西南实力派以及国民党稳健派合组护法军政府的愿望。但是陆荣廷与唐继尧等追求的是建立护国战争时期军务院那样的合议制政府,按各方实力排定座次,实现他们称霸西南的野心。而军政府却采取了元首制,树立了孙中山在护法政权中的领导地位,他们反而成了配角。所以陆荣廷与唐继尧对军政府的组织原则及选举结果都非常不满,均不肯就元帅职。伍廷芳、唐绍仪、程璧光、李烈钧等国民党稳健派人士为求得与西南实力派的合作,也赞成合议制,故这四人也不肯就职。于是孙中山任命了一批中华革命党的骨干和原同盟会或国民党的激进分子代理各项工作。这样,军政府实际上成为中华革命党力图领导护法运动的资产阶级政府,从而决定了它必遭西南军阀的反对而难以长期存在下去。

军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护法运动高潮的到来,也标志着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段祺瑞继承袁世凯武力统一中国的衣钵,决心以北洋武力镇压西南护法,挑起第二次南北战争。其军事战略有两个重点:一是对湖南用兵以制两广,一是对四川用兵以制滇、黔。8月6日,段派出心腹大将傅良佐(-1926)代替谭延?为湖南督军;派其内弟吴光新(1881-)为长江上游总司令兼四川查办使。9月9日傅良佐率北洋军到湘后,即下令免除原同盟会会员、零陵镇守使刘建藩和驻衡阳湘军旅长林修梅的职务。18日,刘、林二人联名通电,宣告“自主”,与海军和西南护法各省一致行动。西南护法各省将湘督易人看作是北洋派进军西南的信号,桂系决定派出桂、粤联军80营援助湖南。10月3日孙中山正式下令讨伐段祺瑞等民国叛逆。湘省护法军组成以程潜为首的湘南总司令部,粤、桂、湘三省护法军的总目标是会攻长沙。此时,段祺瑞也向北洋军下达了讨伐令,傅良佐任命第八师师长王汝贤为湘南司令、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为副司令,分三路讨伐湘南。10月6日,北洋军和湘南护法军在湘潭西倪铺接战,护法战争正式爆发。南北两军在湘南激战了一个多月。11月14日,直系军阀王汝贤和范国璋不愿为皖系卖命,径直通电议和,撤离衡山前线。20日护法军轻取长沙。段祺瑞对湘用兵以制两广的计划宣告失败,桂系控制了湖南。与此同时,唐继尧为首的滇系为对抗吴光新率领的入川北洋军,也组成滇、黔联军,与孙中山派往四川的中华革命党组织的四川国民军(后改四川靖国军)相配合,与北洋军交战,于12月3日攻占重庆,赶走了段祺瑞新任命的四川督军周道刚(1875-)和四川查办使吴光新。在其它各省,由中华革命党和国民党人领导组建的护法武装也相继而起,纷纷宣布与西南各省一致行动。规模较大的有湖北襄郧镇守使、鄂军第九师师长黎天才等组织的“湖北靖国军”,在襄阳宣布“自主”;前陕西警备军统领郭坚组织“陕西护法军”,在凤翔宣布“独立”。此外,在山东、河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甘肃,乃至东北等省区,都先后组织了“护法军”、“靖国军”,宣布“独立”或“自主”,护法战争的烽烟席卷了全国大部分省区。这种形势使孙中山非常振奋,他多次召集军事会议,制定了护法北伐的进兵战略:令桂、滇两军肃清湘、川北军,出师合击武汉,其他各路护法军、靖国军也与桂、滇军会师武汉,然后占领南京,大举北伐,会攻北京。

北洋军在湖南的失败是直、皖两系矛盾分裂的结果,同时又进一步激化了直皖矛盾。直系首领、代总统冯国璋一直同皖系首领段祺瑞争夺北洋派正统地位及北京政府中央大权。护法战争打响后,冯企图借助西南军阀势力对抗皖系,因而暗中主和;且对皖系利用直系军队打头阵的部署深为不满,正因此,王汝贤、范国璋二将在前线擅自停战撤兵,打乱了皖系夺取湖南的战略部署。对此,段祺瑞极为恼火,愤而向冯国璋提出辞职。冯索性暗示号称“长江三督”的湖北督军王占元(1861-1934)、江西督军陈光远、江苏督军李纯于18日发表联名通电,主张南北双方罢兵休战,和平解决南北问题。11月22日,冯免去国务总理段祺瑞,任王士珍为国务总理,段祺瑞内阁再次倒台,直皖两系公开分裂。25日冯国璋颁布南北停战令。此举在护法阵营内部引起不同的反响。孙中山始终坚持护法,反对南北调和,在11月18日发表对时局的声明:“舍恢复约法及旧国会外,断无磋商余地。”以程潜为首的湘军将领则要求乘胜攻取岳阳,巩固护法军在湖南的胜利。然而以扩张实力和地盘为目的的桂、滇两系,在分别控制了湘、川两省后,便不顾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宗旨,很快和直系军阀妥协。陆荣廷在11月24日,即冯国璋颁布停战令的前一日,就表示赞成“长江三督”的主和通电,带头发起南北停战。28日又授意广西督军谭浩明(1871-1925)以湘粤桂联军总司令名义通令响应冯国璋的停战令,命护法军前敌各军停战。滇系军阀则采取两面派手法,一面慷慨陈词,表示坚决护法,敷衍孙中山;一面又与陆荣廷沆瀣一气,彼此呼应,下令驻川滇军停战。

直系的主和政策引起皖系与北洋主战派的强烈不满。在段祺瑞及其心腹徐树铮的策动下,吉、黑、奉、直、鲁、晋、陕、豫、甘、新、皖、浙、闽13省督军代表分别于1917年12月2日和1918年1月5日,连续召开两次天津会议,强烈要求冯国璋明令讨伐西南。冯被迫让步,于1917年12月15日任命直隶督军曹锟、山东督军张怀芝分别为第一、二路军总司令南下伐湘。18日任命段祺瑞为参战督办,皖系干将段芝贵为陆军总长,让皖系重掌中央军事指挥大权。1918年1月10日,又以参谋部、陆军部名义下达局部讨伐令,令北洋军进攻湖北荆州和襄阳。1月14日,吴光新率北洋军攻占荆、襄。桂系与湘军看到直系屈从主战派,也向岳阳发动进攻。1月27日护法联军攻克岳阳,俘敌1300余人。如联军乘北洋军兵力集中荆、襄之机直捣武汉,将会使护法战争出现重大转机。但桂系以保守湘境为满足,按兵不动,并提出“北不攻岳,南不攻鄂”为议和条件,从而丧失攻取武汉、会师北伐的大好时机。南军夺取岳阳后,北洋主战派气势更凶,胁迫冯国璋于1月30日下达对整个西南的讨伐令,命曹锟、张怀芝和张敬尧统率所部分路进兵。2月中旬,各路北洋军约10万人分别向湘鄂、湘赣边界进军。3月18日,北洋军“后起之秀”、署理第三师师长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山东蓬莱人)率部攻占岳阳。3月23日,冯国璋被迫重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段立即组织北洋军大举南攻,护法军在湖南战场接连失利。26日,吴佩孚占领长沙。北洋政府旋即任命张敬尧为湖南督军兼署省长,命吴佩孚等部分左、中、右三路向湘南进军。4月24日,吴佩孚率中路军占领衡阳,湖南大部分地区沦于北洋军之手。进攻湖南的第一路总司令曹锟及其部下、署第三师师长吴佩孚本为直系军人,挥师南下后连克岳阳、长沙、衡阳,战功最大,而段祺瑞政府竟把湘督兼省长一职授予皖派嫡系张敬尧,使曹、吴大为不满,直、皖矛盾再度尖锐。吴佩孚秉承曹锟意旨,占领衡阳后即停步不前。5月底,曹锟擅自回师天津。6月15日直系与桂系代表签订停战协定,息战言和。8月,吴佩孚通电主和,公开攻击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实亡国之政策”。直系将领纷纷响应。8月下旬段祺瑞被迫命令前线各军暂取守势。

桂、滇两系军阀不仅在护法战争中勾结直系罢兵议和,破坏孙中山护法宗旨,而且还拉拢国会中的政学会分子和国民党稳健派破坏护法军政府,排斥孙中山,企图攘夺护法运动的领导权。1918年1月,由桂系军阀发起,成立护法各省联合会议,试图成为与军政府抗衡的另一政权机关。2月,又由国民党稳健派人士出面,正式提出改组军政府的主张,并拟定《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七条,其中心用意在于改大元帅单独首领制为若干总裁合议制,以排挤孙中山。4月10日,滇系军阀唐继尧率先通电西南各省支持这一主张,提出护法各省现宜遥戴黎元洪或冯国璋为大总统,推岑春渲为国务总理,至于孙中山,“则宜游历各国,办理外交”。5月4日,在政学系及益友社操纵下,不顾孙中山和中华革命党议员的坚决反对,非常国会竟强行通过了《修正军政府组织法案》。当日孙中山即向非常国会提出辞呈,并发表大元帅辞职通电。他在电文中回顾护法以来的艰难历程,愤然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于法律及民意之下。……”20日非常国会选举唐绍仪、唐继尧、孙中山、伍廷芳、林葆怿、陆荣廷、岑春煊七人为政务总裁,以岑春煊为主席总裁。改组后的军政府完全由桂、滇军阀及其附庸政学会所控制,护法成为空名。孙中山看透了西南实力派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的面目,认识到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救国的目的,遂于次日离开广州,前往上海。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冯国璋字华符(也有作华甫的),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 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巩的祖父冯家遇,是冯国璋五个儿子中的老三,毕业于德国柏林工学院。冯家遇有6个儿子,很巧,冯巩的爸爸冯海岗也是老三,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毕业。所以冯国璋和冯巩是曾祖父和重孙子的关系。

冯国璋作为北洋三杰之一,是袁世凯的亲信。辛亥革命时冯国璋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又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了“二次革命”,出任江苏都督,代表北洋坐镇东南。袁世凯死后,他和江西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一起组成了“长江三督”,成为直系军阀的早期雏形。张勋复辟以后,冯国璋又出任了民国大总统。冯国璋对于权力很看重,让他出任民国大总统时,他还不忘南方地盘,以让江西督军李纯为江苏督军,陈光远为江西督军为条件才肯赴北京上任。冯国璋也很注重敛财,段祺瑞曾经批评他有“钱癖”。

冯国璋任总统时期,总想捞点外快,于是做了两件闻名全国的事情,第一是把家乡河间的百年古树全都伐了,运到北京出售,惹的家乡父老上京讨说法;第二是把中南海的鱼捞出来卖钱,这是清皇家每年放生的鱼。冯总统时期已经长到每尾数十斤上百斤,还有一尾鳍上有金牌的,云光绪帝所放。结果被冯国璋召集鱼商以8万元全部卖了,闹的舆论沸腾。到冯国璋去世时,留下了大笔遗产,现款、田地、股票价值高达300万大洋,还有大量房产。比如冯国璋故居,有厅堂屋阁四百余间,耗白银六十万两。

喜欢的朋友欢迎点赞,关注小编,每日分享历史知识,历史趣事,历史见闻。

绥远督军张绍曾。住英租界威灵顿道(今河北南路334号第五中药厂址)。

察哈尔都督蔡成勋 1924年底直系失败后,回天津寓居。1926年在今河北区日纬路84号,修建“蔡家花园 ”。后又在英租界新加坡道(今大理道 3号、5号)建寓所和家祠。

这两个是在塞北四省当过督军的。

住南开区的是江西督军李纯。在南开区白堤路南丰路附近,也称“津门庄王府”。

注(1)——民国期间以师长职务得加上将衔者,李纯是第一人。

注(2)——“余奉中央之命督理是邦,任重材轻,深虑陨越。今承各界欢迓,殊弗敢任。但今日得与诸君研究政治,共策进行,使苏省人民咸趋轨道,不胜厚望。忆自民国纪元以来,军民分治,遍处喧传,余意亦深韪之。盖军民两政,不容有所偏重,舍军政不足维持秩序之安全,舍民政无以敦促法令之行守。申言之,军政、民政适以相成者也。自今以始,本省事务关于军政或民政者,须资共济之功,无蹈交侵之弊;相处以诚,相助为理,庶几同德同心,足为地方造幸福焉。所愿共事诸君,尊崇法律,保障人权,以期利国富民。区区此心,当与诸君共勉之。余督赣省五年,感情极洽,所以能始终如一者,无非相见以诚耳。此次治苏方针,第一在力除隔阂。余初莅此间,情形未能尽悉,诸君皆生于斯、长于斯,凡是邦情形必深知之,时望相见以除壅蔽。如有要务,不妨面陈,其或晷刻忽促,难尽所言,即以书叙祥说,如有可采,无不收纳。甚望诸君遇事直言,勿存顾忌于其间。第二在重惩贪墨。官吏婪脏,法所不恕,本省官吏如有贿赂情事,诸君尽可直言,俾余有所觉察,无论其有无奥援,得实即依法惩办。从前赣省财政厅长贪赃枉法,经余电情政府置重典,此为赣省人民所共知,当亦诸君所共闻也。第三为民除害。凡有害于人民者,莫不以法屏除之;至有利于人民而为余力所能助者无不竭力维持。今余督苏,即以为民除害为重也。”

注(3)——“本督军奉令督苏,下车伊始,百务倥偬,驻宁各军队官佐及分防各处师旅团长,会集省垣,多已接晤,虽仓卒未暇深言,而精神之感契,已觉忻慰无量。其未得晤面之将校士兵,本督军深以为歉。驻省军队拟定期集合,亲临校阅,当面得以指示一切。其分防各属军队,地方重要,未克调离,睽隔迢遥,莫由循问,心尤念之,用特派遣专员前往慰劳,并赍带银元交该军队长官颁赏士兵,用致注念。附寄像片分赠官长,俾示士兵,如亲犒也。惟是谊同指臂,责重干城,辄述款诚,一倾肺腑。本督军督赣时,与苏省军队向联一致,所有将校概多同袍旧侣,军政内情已悉梗概。溯自改革以来,迭经世变,金陵重镇,首当其冲,诸将士服从命令,为国宣勤,俾地方得以安宁,人民享其幸福,有裨益于大局,斯诸将士之功也。至平时教育之精神,军纪之严肃,军声之优美,为直省之冠,斯诸将士之能服从尽职也。然此皆冯大总统熏陶涵育,有以致之。本督军以为我大总统旧部,自应遵守旧日规制,率循而弗变,更与诸将士共同勉力进行,期达优美之国军,以慰我大总统期望之意。本督军服务兵间将近卅载,待遇将士向无所长,惟自信‘诚信’二字,论功行赏,不敢以爱憎为赏罚。诸将士苟有异功,必有异酬,力之所及,决不敢壅遏而蔽贤;其有废弛营务,败坏军纪,为我军人所共弃者,军有专律,国有常刑,亦必执法以绳,决不敢姑息而废法。非敢云开诚布公,信赏必罚,耿耿此衷,可与诸将士共白耳。我军人为国家之军人,时时顾名思义,欲求无愧于国军,自以国家为准的。兹谨与诸将士约者数端:一崇服从尽军人之天职,二重教育以为军人骨干,三遵军纪期成节制之师,四遵法律期成法制之军,五卫国民无负国家养兵之意,六爱名誉为第二生命。凡兹所示,言虽数则,守可终身。更有与诸将士共戒者:现当四方多故,险象环生,本督军之所当尽心、诸将士所当尽力者,宁止于此。顾行远恒自迩始,源清方期流洁,若纪律不肃、学识不精、职守不讲、欲废荒嬉、散漫懈弛,而徒大言以欺世,谓‘吾眼光甚远、魄力甚雄’,相矜以名,其实无济,则为本督军所不取,亦非国家之所望于军人也。秋暑方厉,念于役之苦,操防之勤,而不获躬往拊循,辄草数言,录付记室,刊印成帙,分布传览,诸将士其共勉旃勿忘。”

注(4)——李纯至下属命令电文曰:“苏省淮、徐、海一带,本为多匪之区。近来劫掠居民,暴夺行旅,掳人勒赎,椎埋作奸,益复肆行无忌。迭据商民呼吁,均经随时严饬剿捕。而地方文武尽心搜缉,登时破获者固多,其玩忽因循敷衍塞责者亦所不免。军队长官不能平治内匪,地方有司不能惩戢盗风,坐视民生倒悬,商旅裹足,职守所在,何以自安?现在各镇守使管区,业经分别划定,其邳、宿二县特派七十四旅防剿。各道尹、县知事,身膺民社,尤属责无旁贷。所有江北一带土匪,应即责成各该文武将吏,各就所辖区域,督率所属军警,认真剿办。限文到一月内肃清,如逾限不能荡平,定分别酌予惩处,勿谓言之不预也。”

注(5)——颂词曰:“秣陵为六朝故都,而亦东南之雄镇也。国体改革,凡有事于兵争者,顾莫不驻兵其间,借以控制南北。吾民生息于兹,因兵事上之影响,其受祸又较他邑为酷。得名将而绥辑之,安堵不惊,秋毫无扰。回思前日之流离失所,不遑厥居,其仁暴之所施为何如,有不论肌洽[泱]髓而铭感于无极哉!故孙子谓:‘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也。’秀山督军,建节江南,凡所施政,一以民意为准。他如严申米禁、主持和议、惩缉盗匪,又无一不以恤民为归。吾苏民何幸,竟托庇于仁人之字,揆诸孙子生民司命之说,非其征欤!昔者,郭汾阳出镇咸阳,泣谕将士共雪国耻,人人皆感泣受约,一易从前暴掠之为,屯军河中,将校皆躬自为耕,以故军有余粮,野无旷土。汾阳功盖天下,而恒出以诚,守之以仁,虽谗惎者多,卒无损于毫末,以其身系唐室之安危者三十年。我督军李公,惠政所及,首在安民,吾苏民之安危系于公之一身者甚巨,方诸唐之令公,洵无愧焉。兹者代表民意,思有以志其惠政,垂诸将来,非谀也。盖吾民之所身受者永矢弗谖,仅仅为词以献之,亦公是公非之不容泯也。既为叙其缘起,用再缀以颂词,其词曰:‘治师之道,利于贞正,易筮丈人,得人斯庆;叔子清德,武惠厚行,泽被南疆,师中之圣。苏省滨海,形势夙雄,天堑扼险,保障江东;旌节所莅,号曰元戎,安民戢武,厥功乃崇。瞻彼中原,咸忧涂炭,顾我吴氓,群安里闬。是谁扶绥?树兹屏翰,江涛不惊,烽烟久断。伟哉李公,勋烈昭垂,百城表率,三吴藩维;继武前贤,汾阳可追,祝公千秋,身系安危。’”

注(6)——李纯答辞曰:“纯奉命督是邦,三历年矣。辄私心忖度,何者足稗士类?何者足振商贾?何者足惠编氓?何者足慰荐绅先生?兢惕恐惶,厥焉知未逮也。乃诸君子责我甚恕,爱我甚诚,五团体以代表邦人诸士榜额吾堂,何德堪此!而又援孙子知兵之意、郭令公救国之功来相比拟,纯何人,斯胡颜悚愧矣。虽然,窃有以窥诸君子之意焉。钟非考不鸣,水非激不动。诸君子盖欲藉古人之已事,勖今人以相师,纯对此敢不勉哉!夫王导非夷吾比也,温峤竟比以夷吾;陶侃非诸葛比也,梅陶竟比以诸葛。然网、陶二公治军,江南大治,晋室卒赖以转危为安,未尝不由天下期望之深,同时获藉之盛,而始奋发振励,以成伟业而就大功也。纯对此敢不勉哉!继自今尤愿诸君子本真正民意,于通商惠工、务材训农,与夫人民生计之所在,学校盛衰之所关,国家之所以可存而不可亡者,随时随事开寤所未知,辅相所未能,庶施之有程,持之有本,不徒三吴拜诸君子之赐,大局实嘉赖焉。斯纯所昕夕以冀,而与有荣光者也。”

注(7)——“十万急。滇唐蓂赓先生、黔刘督军鉴:和密。安福祸国,恶贯满盈,曹张两帅,率师讨贼。本月十六日开始攻击,彼军内溃,节节退却。现奉直两军正在乘胜进攻。鄂、赣方面,吴光新经鄂督扣留军署,其部队或解散,或输诚;张敬尧部,在鄂者归鄂改编,在赣者由赣遣散。妖氛迅扫,不日可告成功。知注特闻。李纯。巧。印。”

注(8)——“特万急。保定曹经略使、盛京张巡阅使,分送各省督军、生长、海军总司令、各司令、各区都统、各护军使、行营张督钧鉴:速生自京浦战事发生后,谣论纷起,人民恐慌。湘省之溃兵纷来,各处之土匪蜂起。为保安地方秩序、维护人民安宁起见,依照戒严法第二条第一项及第五条得临时宣告之规定,全省辖境按照警备地域,自七月十八日起宣告戒严。特闻,李纯。效。印。”

注(9)——10月,北洋政府国务院、陆军部电李纯:“龙军遣散无款,请拨江苏常熟、江阴左近新沙一千余顷,并自行借款筑堤。经国务会议议决照准,由内、财、陆三部派员履勘,祥定办法,并与地方官接洽办理。请查照转饬沙田局遵照,派员到时接洽办理。”李纯复电曰:“裁遣军队,移垦荒天,既树结束之先声,又化弃地为有用,荩筹硕画,钦仰莫名。兹准电咨,苟于遣军有利,地方无害,敢不协力相助。无如江、常两县滨临长江,潮流湍急,沙田之现状,视涨落为转移,沧海桑田,变迁无定,即其中偶有可耕之地,早经民人承种,沙田局招领多年,未经处分之地为树甚少。且人民之所以趑趄不前者,厥由于该地起伏五常,不敢为冒险之垦植,筑堤以障,不特仍无把握,且关两邑水利。该军请拨沙地,原为安居乐业起见,若遽予拨给新沙,无异驱诸水乡,将来迫于饥寒,仍不免流为盗贼。在遣军无丝毫之利,在苏省受无穷之患,甚非所以体恤遣军,顾全地方之道。纯心所谓危,期期以为不可。边省荒僻,待垦甚多,移屯实边,垂为美政,施之苏省,宁不背驰!三吴夙号番盛,户口殷繁,无寸土荒弃之虞,有人地稠密之苦,筹议生计,正拟移民,反道而行,何殊枘凿。夏间湘鄂搆兵,溃兵纷至,加以华工迭遣回籍,安插未竟,隐患滋虞,水深火热,何以堪此。前此苏省绅民见各报披露此案,群情恐慌,来电反对,积至盈尺。人民生计所关,愤激之心迄未能已,倘果派员履勘,势必激成暴动。纯为地方安全起见,据情转达,为民请命。务请院、部俯念地方重要,取消前议,移拨边荒,并免予派员来苏履勘,以安人心。临电不胜屏营之至。纯。支。”

注(10)——李纯第一封遗书致齐省长耀琳、齐帮办燮元:纯为病魔所迫,苦不堪言,两月以来,不能理事,贻误良多,负疚曷极。求愈无期,请假不准,卧视误大局,误苏省,恨己恨天,徒唤奈何。一生英名,为此病魔失尽,时有疑李督患梅毒,不能治愈,痛苦万状,而出于自杀者,即从遗书中屡言病魔,推想出来,其实于情理不合。尤为恨事。以天良论,情非得已,终实愧对人民,不得已以身谢国家,谢苏人,虽后世指为误国亡身罪人,问天良,求心安。至一生为军人,道德如何,其是非以待后人公评。事出甘心,故留此书,以免误会,而作纪念耳。李纯遗书。九年十月十日。

第二通电致全国各界:和平统一,寸效未见。杀纯一身,爱国爱民,素愿皆空。求同胞勿事权利,救我将亡国家,纯在九泉,亦含笑感激也。李纯留别。十月十一日。

第三关于身后的希望:纯今死矣,求死而死,死何足怨?但有四桩大事,应得预先声叙明白:(一)代江浙两省人民,叩求卢督军子嘉大哥,维持苏浙两省治安,泉下感恩。(二)代苏省人民,叩求齐省长,望以地方公安为重,候新任王省长到时,再行卸职。(三)苏皖赣三省巡阅使一职,并未受命,叩请中央另简贤能,以免遗误。(四)江苏督军职务,以齐帮办燮元代理,恳候中央特简实授,以维全省军务,而保地方治安。叩请齐省长、齐帮办及全体军政两界周知。李纯叩。十月十一日。

第四致齐帮办及皖张督军新安武军归皖督张文生管辖,其饷项照章径向部领,如十月十一日恐领不及,由本署军需课,代借拨二十万元接济,以维军心,而安地方。关于皖省,可告无罪。此致皖张督军、苏齐帮办查照办理。十月十一日。

第五处分家事遗嘱致伊弟李桂山中将桂山二弟手足:兄为病魔,苦不堪言,常此误国误民,心实不安,故出此下策,以谢国人,以免英名丧尽,而留后人纪念。兹有数言,挥泪相嘱:(一)兄为官二十余年,廉洁自持,始终如一,祖遗财产及兄一生所得薪公,并实业经营所得,不过二百数十万元,存款以四分之一捐施直隶灾赈,以减兄罪,以四分之一捐助南开大学永久基本金,以作纪念。其余半数,作为嫂弟合家养活之费。钱不可多留,须给后人造福。(二)大嫂贤德,望弟优为待遇,勿忘兄言。(三)二嫂酌给养活费,归娘家终养。(四)小妾四人,每人给洋二千元,交娘家另行改嫁,不可久留,损兄英名。(五)所有家内一切,均属弟妥为管理,郭桐轩为人忠厚,托管一切,决不误事。(六)爱身为主,持家须有条理,尤宜简朴,切嘱切嘱。兄纯挥泪留别。九年十月九日。

注(11)——关于李纯之死,颇多疑点。后传说是李妾与马弁私通,被李发现后,马弁将李纯击毙;也有传说其部下师长齐燮元心狠手辣,诡谲多变,时有谋取李位而自代之心,因而将其谋杀。

注(12)——大总统令曰:“英威上将军、苏皖赣巡阅使兼江苏督军、勋一位陆军上将李纯,奠定东南,勋勤夙着,比年邦家多难,该巡阅使坐镇江表,才略昭宣,群流翕洽,而于和平统一之大计,尤能多方赞导,悉力筹维。干国匡时,声施益懋。前以感疾日剧,屡电请假调理,只以时事艰难,东南大局,赖其主持,谕令在署医治,力疾视事,方冀调摄就痊,长资倚畀。乃本日据齐耀琳、齐燮元电呈:‘该巡阅使两月以来,卧病奄缠,每以时局纠纷,统一未成,平时述及,声泪俱下,近更疚忧愧恨,神经时复错乱。本月十一日,忽于卧室,用手枪自击,伤及右胁乳下,不及疗治,登时出缺。手写遗书,缕述爱国爱民素愿莫酬,不得已以身谢国,惓惓于苏省之治安,国家之统一,筹虑周密,语不及私。’披览之余,曷胜震悼!该故巡阅使年力未衰,猷为正远,乃以焦忧大局,报国捐躯,枉失长城,实为国家痛惜。着派齐耀琳即日前往致祭,给予治丧营葬费一万元,所有该故使身后事宜,着齐燮元、齐耀琳督饬所属,妥为办理。灵柩回籍时,沿途地方官,一体照料。生平政绩,宣付国史立传,并候特制碑文,刊立墓道,以彰殊绩。仍交陆军部照上将例从优议恤,用示笃念勋劳之至意。此令。”

北洋往事之江苏督军李纯之死

1920年10月11日晚,南京的江苏督军府内灯火辉煌,忽然府内传出几声枪响,众人大吃一惊,急忙循着枪声跑去,竟发现枪声出自督军李纯的卧室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