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太原的崛起离不开晋国赵氏家族?
太原的崛起是晋国赵氏促成。自晋景公时赵氏先内乱后遭清洗,到晋悼公擢升赵武为卿,晋平公时赵武主政,赵氏卿族在晋国的势力越来越大。
晋悼公之死是晋国彻底衰落的起点,之后的国君再也难以驾驭众多权势熏天的卿族。春秋后期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法制、文化等方面都在悄然发生着巨变,各诸侯国在不停的混战中也各自求变。晋国君权衰落的同时,各卿族势力无休止地延伸,这导致了几大卿族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斗争。
赵鞅是赵文子赵武的孙子、赵景子赵成的儿子。爷爷赵武带领赵氏卿族重回权力顶峰,但是父亲赵成基本乏善可陈。赵鞅继任为赵氏的宗主后,晋国赵氏再次内斗,晋阳赵氏和邯郸赵氏火拼。由于赵氏的内乱,又导致了晋国卿族的大混战。大混战的结果是晋国范氏与中行氏势力彻底被清除。在赵盾带领下赵氏强大起来,在赵武的带领下赵氏在遭受磨难后起复,在赵鞅的带领下赵氏再历艰险立于不败之地。赵鞅为最后三家分晋而赵氏取得一席之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至此我们有必要看看赵鞅为宗主时赵氏在晋国的领地,看看春秋后期随着赵氏的起起落落,其在晋国的势力范围的变化,并可以由此看到晋阳在赵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赵氏的祖先赵造父因为给周穆王驾车有功而得到了赵城为封地,这是《史记赵世家》的记载。赵城在山西洪洞县以北的赵城镇一带。《左传》记载在晋献公时曾经把所伐“耿”地赐给赵夙,耿地在山西河津县东南。晋文公时又以赵衰为“原”大夫,原地在河南济源西北。晋景公时赵氏遭难,封地应该是都被收回再另行分配了。因为后来复立赵武后《左传》里有记载说“复与赵武田邑如故”。就是又把封地还给了赵氏。
温
有一个地方很重要,是赵氏的祖传领地,也是赵氏宗庙所在地。赵鞅的爷爷赵武说过,“温,吾县也。”“温”在现在河南温县的西南。这里是赵氏宗庙所在地。《左传昭公元年》的冬天晋国举行了烝祭,就是冬天最隆重的祭祀。
然后赵武到“南阳”,这个“南阳”是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一片地区。这片地区是晋文公平定了王子带之乱后周襄王赏赐给晋国的,包括:温、原、阳樊、攒茅四地,晋国把这四邑合起来称为“南阳”。赵武要在这里为自己的先祖赵衰举行(礻会)(kuài)祭,是一种祈求消灾去病的祭祀。赵武在南阳的温举行了赵氏的冬烝,说明赵氏的宗庙在这里。很可能这时候赵武已经生病,这一年的冬天,赵武在温地去世了。
绛
赵氏还有一个重要的领地应该是绛。晋平公时晋国为杞国筑城墙,在《左传》里记载役夫里有个老人,记不清自己的年岁,于是就召来他所属县的大夫问这个老人的相关情况。原来这个老人是绛县人,“则其属也”正好是赵武的下属,绛县应当是赵武领地。后来赵鞅时卿族互斗,说“范氏、中行氏伐赵氏之宫”,据学者推测是在晋都新田遗址东北部分的呈王城。晋都城新田也叫新绛,区别于翼城的故绛,新绛在现在的山西侯马一带。
有一件很有名的文物“侯马盟书”,这是和赵鞅有很大关系的。尽管侯马盟书自发现以来关于盟书的年代和涉及人物、事件名家都众说纷纭,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侯马盟书上记载的正是赵鞅为赵氏宗主时,赵氏灭范氏、中行氏的斗争,主盟人正是赵鞅。当时为了讨伐逃出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和晋君还有晋国的几家卿族宗主盟誓。前后推测,现在山西侯马一带的绛地应该是赵鞅的领地。
赵鞅时筑了晋阳城,而赵氏的小宗邯郸赵氏世居于邯郸,这是卿族赵氏最大的两支势力。赵鞅驱逐范氏和中行氏的晋国卿族之乱就起源于赵氏大宗和小宗邯郸赵氏之间的族内厮杀。
赵氏孤儿是赵世家留下的唯一香火了,(前598年-前541) 世人尊称赵孟,春秋时代晋国的执政大夫。赵氏为晋国世族,其曾祖赵衰为晋文公时大夫,曾辅佐文公成就霸业。其祖父赵盾,作为晋国的执政大臣,历事襄公、灵公、成公三朝。其父赵朔在晋景公时,继任大夫之职。其子赵成,字景叔,谥赵景子,其孙赵鞅。 晋景公三年(前597),担任司寇的晋国大夫屠岸贾,图谋作乱以控制晋国政权,决计首先消灭赵氏势力。于是就借口赵穿(赵盾的族弟)曾刺杀晋灵公,其责任在于赵盾,便背着晋景公擅自发兵攻打赵氏于下宫,诛杀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灭了赵氏全族。 赵朔的妻子是晋景公的妹妹,当时怀有身孕,逃进王宫躲避。过了不久,生下一男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氏孤儿赵武。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当时,屠岸贾曾进宫搜索孤儿,赵朔妻把孤儿藏进裤档里,祝告说:“赵家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果然在搜索的过程中,孤儿就没有出声。后来,孤儿终于被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朋友程婴辗转救出宫来。公孙杵臼为此献出了生命,程婴带孤儿藏匿到山中。(今山西盂县有藏山,相传即为当时程婴藏孤之处;今山西忻州市西郊和垣曲县中条山也各有一处藏山。按:灵公、景公尚都于绛,即今山西翼城县,藏孤之处不宜距国都过远,当在今晋南境内,故似应是垣曲县中条山的藏山)。 15岁时,在年高望重的晋大夫韩厥等人的努力下,晋景公为赵氏昭雪,平反了冤狱,发兵攻灭屠岸贾,并尽灭其族,立赵武为大夫,恢复了赵氏的土地封邑。
起源于嬴姓,也就是秦始皇嬴政那个姓,形成于西周时期。
嬴姓的祖先叫伯益。伯益第13世孙里有一个叫造父的,他的工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驾驶员”,是为那位特别爱玩的周穆王赶马车的。造父“车技”高超,赶马车的速度非常快,为此得到周穆王的封赏。造父被周穆王封到赵城(今山西省赵城县)后,其子孙后代就姓赵了。
扩展资料赵姓迁移过程:
1叔带(造父的第七代子孙)时,率领子孙迁往晋国,后来建立赵国,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在赵国灭亡时,赵姓已分布以下地区:赵城造父、耿、原、晋阳、代、邯郸、武城、真定,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都有赵姓。赵国的疆域包括今陕西一部分,赵武灵王时开疆拓土,疆域扩充至河套地区,赵亡前赵姓的活动范围还包括今陕西、内蒙古。
2秦始皇灭赵国后,把代王赵嘉派往西戎,赵姓随之迁往甘肃,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居住在天水(今属甘肃),形成一个望族;赵王迁被秦始皇流放到今湖北房县,子孙在今湖北繁衍。
3秦朝末年,秦国宗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建立南越国,又把赵姓活动范围推广至今两广和越南北部。
参考资料:
赵姓-
称号国君姓名在位年数在位年份赵烈侯赵籍9(前408年──前400年)赵武侯 13(前399年──前387年)赵敬侯赵章12(前386年──前375年)赵成侯赵种25(前374年──前350年)赵肃侯赵语24(前349年──前326年)赵武灵王赵雍27(前325年──前299年)赵惠文王赵何33(前298年──前266年)赵孝成王赵丹21(前265年──前245年)赵悼襄王赵偃9(前244年──前236年)赵幽缪王赵迁8(前235年──前228年)代王嘉赵嘉6(前227年──前222年)
赵成(?—前527年):嬴姓赵氏,名成。西周时期嬴姓部落首领,大骆之子,非子的兄弟。周孝王以非子一族善于饲养繁殖马匹,欲封其族于犬丘,赵成的外公申侯从中阻挠,最终周孝王封赵成为大骆的继承人。
为什么说,太原的崛起离不开晋国赵氏家族?
本文2023-12-03 15:44:5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0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