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贾姓源自何处?《贾氏族谱》有何祖训?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3浏览:3收藏

许昌贾姓源自何处?《贾氏族谱》有何祖训?,第1张

许昌贾姓源于子姓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及《新唐书》的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的弟弟唐叔虞,因“桐叶封弟”的缘故,在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后被封于故唐地,包括以前夏王朝建都的地区(今山西夏县),并赏给怀姓九宗。自此,唐叔虞成了后世唐、何、杨、温、韩等许多姓氏的始祖。

到周夷王姬燮继位后,改称唐侯为晋侯,是为后世的晋国历代君主。姬姓贾氏的始祖叫贾公明,号为贾伯,是唐叔虞的少子姬公明。以周康王继位时(公元前1020)算起,到被晋武公所灭,贾公明及其子孙统治了贾国共计三百四十二年。贾氏族人大多尊奉贾公明为得姓始祖。

《贾氏族谱》祖训:

1、谱法立继,孤子不立,长子不立,必取兄弟之仲子继之,即远宗亦挨次取继,重本支也。

2、谱法为人承继者,于本生父母名下或兄弟几人,犹挨派书名,但于本名下详注为与某伯叔承嗣,使不忘所生也。

3、谱法取侄承嗣,于本名下则直书生子某人,不言其取某子为嗣,冀其若己出焉,广慈孝也。

4、谱法异姓之子不书,随母冒姓者不书,若出继异姓,与随母嫁者,犹书,冀其归宗也。

5、谱法于为僧为道者亦书,冀其反正也。

6、谱法于为人贱下与流入匪类者,删而不录,恐其辱先也。

7、谱法录配娶,所以重嫡体,妻必录,妾止录其有子女及守节者。妻之始娶书曰“配”,再娶者书曰“继”,妾则直书侧室某氏,以别之。娶同姓者不书,恶无礼也。

8、谱系凡妻生前被出,与死后改适者,不书。恶义绝也。

9、谱图茔墓非徒志先人所归藏,亦欲子孙不忘拜扫,且防他人久而侵占之弊,杜后患也。

10、谱记像赞,欲后世子孙知衣冠之盛,丰采之懿,忠孝之美,阴隲之积,以效法之,励后人也。

11、族中以长门长子长孙为宗子,家庙祭奠,使主祀焉。崇大宗也。

12、族中择一辈尊年高者,立为族长;选族中人品端方者二人,立为族正。族人有不循礼法者,族正辅族长庙中处分之,肃家法也。

13、族中祭田,择一家道殷实人品端方者,管理收租以备蒸尝,延血食也。

西游记———取经传奇

封神演义———神魔大战

镜花缘———畅游奇幻国度

水浒传———绿林好汉的故事

聊斋———灯下说鬼

民间传说———故事的宝库

上古神话———童话的摇篮

红楼梦———不朽的爱情悲剧

唐诗的故事———杰作的背后

戏曲的故事———人生如戏

寓言———古人的智慧

三国演义———英雄之歌

编辑推荐

这套丛书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经典文学改写。最具代表性、可读性、故事性和一套书。增进你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语文学习的最佳宝典。让我沉浸在中国经典文学的传统文学里,吸收其中的精华,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量。每个故事生动又有趣,老少咸宜。

读者透过简洁扼要的文字内容,不仅能提升阅读文学的乐趣,还能在这些传统文学里浸泡,于是乎所谓的文化传承或者共同记忆,因此产生。 ——林文宝教授

融通古典资料用现代人的心眼与语言,活泼,流畅而富含意义的写出来,这不是容易的事,但管家琪**做得很好。因此,我被吸引了! ——颜昆阳教授

图书简介

《镜花缘:畅游奇幻国度——典藏文学》

内容提要

《镜花缘》是清代一部著名的传奇小说。描写不得志的秀才唐敖,随大舅子林之洋的商船,畅游海外奇幻国度,从充满哲学意味的无继国、黑齿国、白民国,到充满想象力及趣味性的聂耳国、翼民国;这些光怪陆离、荒诞有趣的故事,尽有这虚无缥缈的镜花水月中。

这一年,唐敖进京赴试,中了探花,竟然被检举为判乱分子;失意后,游梦神观,带着神仙的嘱托,展开了人生这段如梦似幻的奇遇……

目录

[推荐序]=林文宝

中国经典大家读

[总序]=管家琪

十二个历久弥新的好朋友

[前言]

《镜花缘》邀你一起入镜

楔子

第一章 小山的父亲

第二章 东口山

第三章 络红蕖

第四章 君子国

第五章 廉锦枫

第六章 大人国、劳民国、聂耳国、无肠国、犬封国和鬼国

第七章 尹红萸

第八章 毗骞国、无继国和深目国

第九章 卢紫萱和黎红薇

第十章 魏紫栅

第十一章 白民国

第十二章 司徒娬

第十三章 徐丽蓉

第十四章 穿胸国和厌火国

第十五章 寿麻国、结胸国、长臂国、翼民国、豕喙国和伯虑国

第十六章 姚芷馨和恭蘅香

第十七章 枝兰音

第十八章 智佳国

第十九章 阴若花

第二十章 小蓬莱

第二十一章 海外寻亲

尾声

《封神演义:神魔大战——典藏文学》

编辑推荐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充满传奇色彩的《封神演义》,有着天马行空的幻想。喜好女色的纣王、可怕的炮烙、哪咤现出莲花身……每一篇,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十分精釆,作者给你最大的阅读惊奇!

内容提要

《封神演义》是明代长篇神魔小说。成书年代大约在隆庆、万历年间,比《西游记》要稍晚一些,一般都认为这本书的创作显然受到《西游记》很大的影响,作者则有“许仲琳”和“陆西星”两种说法,但还没有定论。

若要问这本长达一百回的小说到底在讲些什么?文学大师鲁迅说得非常精辟,无非就是“藉商周之争,自写幻想”。一般认为,作者是以商周之争的历史事件、甚至是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再吸收很多民间传说,并加上自己的虚构,所演绎而成的作品。

尽管在一般人的评价中,都认为《封神演义》的思想与艺术成就远逊于《西游记》,但《封神演义》中还是有不少极富幻想、极富可读性的篇章,哪咤的故事(一般俗称《哪咤闹海》)更可以说是全书的精华,不可不看。

此外,像雷震子的故事、姜子牙的故事等等也都非常有趣。

目录

推荐序

中国经典大家读

总序

十二个历久弥新的好朋友

前言

极富幻想的《封神演义》

第一章 纣王进香

第二章 妲己进宫

第三章 云中子除妖

第四章 可怕的炮烙

第五章 姜皇后遇害

第六章 西伯侯姬昌被囚

第七章 哪咤出世

第八章 太乙真人收石矶娘娘

第九章 哪咤现出莲花身

第十章 姜子牙下山

第十一章 姜子牙火烧琵琶精

第十二章 姜子牙反出朝歌

第十三章 雷震子救父

第十四章 姜子牙隐居磻溪

第十五章 文王重用姜子牙

第十六章 比干遇害

第十七章 姜子牙兵伐崇侯虎

第十八章 黄飞虎被逼反商

第十九章 张桂芳奉诏西征

第二十章 哪咤相助

第二十一章 申公豹的阴谋

第二十二章 姜子牙二上昆仑山

第二十三章 冰冻岐山

尾声

《戏曲的故事:人生如戏——典藏文学》

编辑推荐

自从元代开始有戏剧脚本刊刻以来,戏剧文学就一直在中国文学领域发出耀眼的光芒。戏剧文学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天地里,一枝令人不容忽视的奇葩。

本书精选京戏、昆曲、黄梅戏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包括窦娥冤、赵氏孤儿、西厢记等十篇脍炙人口的戏曲,作者用流畅的文笔、高明的说故事技巧,写下令人动容、悲喜交织的人生际遇。

内容提要

自从元代开始有戏剧脚本刊刻以来,戏剧文学就一直在中国文学领域发出耀眼的光芒。戏剧文学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天地里,一枝令人不容忽视的奇葩。

在这本书里,我们精选了出自京戏、昆曲、黄梅戏等十个颇具代表性的故事,有悲剧,也有喜剧,只不过所谓喜剧并不同于现代戏剧中那种荒唐搞笑的方式,悲剧又不全然是绝望悲凉,其中又还蕴藏着希望。这显然是因为受到长期儒家思想的影响,相信祸福相倚,讲究中庸之道,所以喜剧和悲剧也就不是那么地截然分离了。

目录

推荐序=林文宝

中国经典大家读

总序=管家琪

二十个历久弥新的好朋友

前言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窦娥冤

天仙配

梁祝

中山狼

汉宫秋

牡丹亭

赵氏孤儿

琵琶记

白娘娘和小青

西厢记

《红楼梦:不朽的爱情悲剧——典藏文学》

编辑推荐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史上最优秀的作品。曹雪芹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素材,创作出这部广为流传深受欢迎旷世钜作。二百多年来,贾宝玉、林黛玉及薛宝钗之间的情感纠葛家喻户晓。本书主要呈现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深度刻画惟妙惟肖的人物,写封建社会,婚姻大事无法自主的悲哀,将人的至情至性描写得淋漓尽致,值得广大读者来阅读。

内容提要

本书所呈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爱情悲剧。

如果误以为《红楼梦》就「只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那当然是大错特错,但是相信也不会有人否认,他们俩的故事在《红楼梦》中确实是极为重要的一段,甚至可视为全书的主干。

《红楼梦》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举凡建筑和园林艺术、服饰、器皿、饮食、医药、音乐、美术、戏曲游艺、哲理宗教、礼仪典章制度以及岁时习俗等,在书中不但都有触及,还都描述得条理分明、巨细靡遗。

至于人物,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四百多个人物,(相当于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作品中创造出的人物数量的总和!)其中像林黛玉、贾宝玉这样,无论形象或个性都非常鲜明生动的人物,据保守估计至少也有几十个!《红楼梦》气势之恢宏,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芹溪、芹圃、雪芹。他的身世不凡,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世家,他的曾祖、祖、父三代供职清廷内务府,世袭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雍正时,其父辈不幸被革职抄家,乾隆朝又遭巨大变故,曹家遂彻底走向没落。由于曹雪芹亲身经历过一个没落贵族世家的种种沧桑,所以才能如此细腻传神地呈现出旧社会中封建制度的方方面面。

曹雪芹所要写的,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大家庭,原本荣华富贵,后来因家庭成员获罪以至被抄家,逐渐走向没落,终于繁华成空的大悲剧;这个大悲剧是由许多重要人物各自的悲剧所组成的,而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只是其中之一,不过正如前面所述,他们俩的悲剧是《红楼梦》中极为重要的。

因此,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作为主力呈现,似乎「窄化」了《红楼梦》,但应该也可适度传达出《红楼梦》的主要精神吧。

他们俩的悲剧,肇始于在封建社会中,婚姻大事向来是由父母决定,子女本身并没有资格决定。贾宝玉的父亲命他娶薛宝钗,他就非娶不可,尽管实际上他心里喜欢的是林黛玉。婚姻大事无法自主,最终导致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悲剧;而这个爱情悲剧与贾府的由盛而衰也恰好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红楼梦》最初是在十八世纪中叶开始流传,问世不久便风靡全国。尽管书中对于封建制度有很多批判,可是本书在当时的封建士大夫中仍然广为流传,甚至还出现了「开谈不讲《红楼梦》,虽读诗书也枉然」这样的谚语。

《红楼梦》的价值和意义是多方面的:

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

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史上,首度「作者以生活素材,特别是以自己的真实经历、真实感受为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许多学者都认为,就因为这一点,《红楼梦》可以说也已进入了近代小说的领域。

就因为《红楼梦》如此地丰富,如此地博大精深,研究《红楼梦》才会成为一门学问。不过,有一点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红楼梦》,作者其实都不止曹雪芹一个人,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者,那就是高鹗,他的年代略晚于曹雪芹。

曹雪芹刚开始创作《红楼梦》时,年纪很轻,还不到二十岁。他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过了五次的增删修改,但是在他去世的时候,《红楼梦》实际上只有八十回,成为残稿。一直到曹雪芹死后不到三十年,高鹗等人才整理、补足并刊刻付印了由不知名作者所续写的后四十回,成为一百二十回本。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悲剧故事,就是按照前八十回的线索所完成,一般认为与曹雪芹创作的部分应该是相当一致的。

目录

推荐序=林文宝

中国经典大家读

总序=管家琪

二十个历久弥新的好朋友

前言=管家琪

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

贾家谱系

第一章 宁国府和荣国府

第二章 黛玉初进荣国府

第三章 刘姥姥串亲

第四章 宝钗进京

第五章 元春探亲

第六章 黛玉葬花

第七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第八章 宝玉读书

第九章 潇湘惊梦

第十章 「通灵宝玉」失踪

第十一章 宝玉的病

第十二章 黛玉之死

第十三章 宝玉成亲

尾声

《西游记:取经传奇——典藏文学》

编辑推荐

这套丛书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经典文学改写。最具代表性、可读性、故事性和一套书。增进你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语文学习的最佳宝典。让我沉浸在中国经典文学的传统文学里,吸收其中的精华,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量。每个故事生动又有趣,老少咸宜。

读者透过简洁扼要的文字内容,不仅能提升阅读文学的乐趣,还能在这些传统文学里浸泡,于是乎所谓的文化传承或者共同记忆,因此产生。 ——林文宝教授

融通古典资料用现代人的心眼与语言,活泼,流畅而富含意义的写出来,这不是容易的事,但管家琪**做得很好。因此,我被吸引了! ——颜昆阳教授

内容提要

仙石迸裂,两目金光,花果山上,“美猴王”诞生了!

七二十变幻化神奇,金箍棒伸缩自如,护卫师傅踏上西方取经之路,力克蜘蛛精、白骨精……一场又一场的恶战。

《西游记》人物刻画生动,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妙、变幻莫测的世界!

善良懦弱的三藏+本领高强的悟空+好吃懒做的八戒+沉默踏实的沙和尚=妙趣模生的《西游记》

目录

[推荐序]=林文宝

中国经典大家读

[总序]=管家琪

十二个历久弥新的好朋友

[前言]=管家琪

变幻莫测的《西游记》

第一章 美猴王

第二章 拜师学艺

第三章 如意金箍捧

第四章 大闹阎王殿

第五章 齐天大圣

第六章 大闹天宫

第七章 捉拿大圣

第八章 收服大对

第九章 取经人

第十章 师徒见面

第十一章 小龙马

第十二章 高老庄收猪八戒

第十三章 流沙河收沙和尚

第十四章 猪八戒招亲

第十五章 偷吃人参果

第十六章 三打白骨精

第十七章 大战黄袍怪

第十八章 猪八戒巡山

第十九章 大破莲花洞

第二十章 三借芭蕉扇

第二十一章 大战犀牛怪

第二十二章 功德圆满

《民间传说:故事的宝库——典藏文学》

内容提要

36篇民间传说,有许多有趣、也有很有意思的稗官野史;也有像是童话、笑话之作;其中蕴含了中国人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从丰富多彩一年三节的故事、花生为什么会长在土里、到为什么大家喜欢乌鸦,一代又一代地口耳相传,深植人心!

传说中,每一个名山大川、湖泊水溪,都有一个精灵,有一个故事……《民间传说》让你跨越时空,从中及取丰富又多彩的鲜活的传说故事。

目录

推荐序=林文宝

中国经典大家读

总序=管家琪

二十个历久弥新的好朋友

前言

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

一年三节的故事

驴屎当成银豆子

腊八粥的传说

粮食树——稻谷是怎么来的

有趣的十二生肖系列故事

老虎称大王

名师出高徒——乐山大师的故事

猜灯谜的由来——无宵节的故事

从天上求来的彩石——雨花石

破除迷信的大英雄——西门豹

大战河伯的子羽

碧螺春的故事

善良的孙叔敖

虎跳峡的传说

黄河源头的传说

好鼻司

金花火腿的故事

香山杂酒的故事

哭倒长城的孟姜女

花生为什么会长在土里

徐霞客的大包袱

泼水节的传说

日月潭独木舟的传说

土地公和土地婆的故事

为什么大家不喜欢乌鸦?

崇祯皇帝测字

白鼻猫

……

《三国演义:英雄之歌——典藏文学》

编辑推荐

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

仁义忠勇与奇谋智略的风云际会;

且走进三国,听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之歌。

动荡的乱世,一幕幕群雄角逐的悲壮场面,

刘备的仁义、关羽的高傲、张飞的豪爽、

曹操的奸诈、孔明的智能,

这些千古风云人物……

跃然纸上,令人掩卷难忘。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巅峰之作;在所有历史小说之中,无论是就影响力之大或是流传面之广,《三国演义》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甚至直到今日,许多公司在训练行政管理人员时,都会将这本书列为“必读书目”之一。

《三国演义》成书的关键时期是处于民族矛盾、阶级之间又充满矛盾的宋元时期,所以,打着“复兴汉室”旗帜的刘备,象征着汉族政权,盘踞北方的曹魏则象征着“正统政权的篡夺者”;“尊刘贬曹”也就成了《三国演义》主要的中心思想。

本书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贯中”是他的字,他的本名叫罗本,别号“湖海散人”,具体生卒年不详,一般认为他大约生活在1330-1400年左右。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是在基本的正史之上,赋予文学的想象,并且是在大量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从事再创造。有趣的是,书中最精彩、最脍炙人口的部分都不是正史,而都属于虚构。

在呈现历史小说波澜壮阔的风格之余,人物描写生动成功是《三国演义》的一大特色。其中,曹操(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诸葛亮(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和关羽(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更被清初学者毛宗岗评为“三绝”。其它如张飞的勇敢鲁莽、赵子龙的浑身是胆、周瑜的器量狭小、吕布的见利忘义、鲁肃的憨厚老实等等,也都跃然纸上,令人掩卷难忘。

目录

推荐序

中国经典大家读

总序

十二个历久弥新的好朋友

前言

奇谋狡计的三国演义

第一章 桃园结义

第二章 曹操献刀

第三章 温酒斩华雄

第四章 王允的连环计

第五章 白马坡

第六章 过五关斩六将

第七章 官渡大战

第八章 三顾茅庐

第九章 初出茅庐

第十章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十一章 张飞喝退曹军

第十二章 群英会

第十三章 草船借箭

第十四章 火烧赤壁

第十五章 华容道

第十六章 孔明三气周瑜

第十七章 单刀赴会

第十八章 水淹七军

第十九章 刮骨疗毒

第二十章 三国鼎立

《唐诗的故事:杰作的背后——典藏文学》

内容提要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伟大文学的创作,总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本书从万千传世杰作中,精选四直余则精彩动人的唐诗及故事,不管是“去想衣裳花想容,春风佛槛露华浓”的千古名句;或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绝唱,《唐诗的故事》提供你读诗的乐趣及无尽的想象。

唐诗,千百年来,穿越时空,显露无比的张力,抒情、咏史、叙事、让人浅斟低唱、回味再三。

目录

推荐序=林文宝

中国经典大家读

总序=管家琪

十二个历久弥新的好朋友

前言=管家琪

中国文学的瑰宝——良好诗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题李凝幽居/贾岛

早梅/齐已

吧花/杜牧

终南望余雪/祖咏

赠汪伦/李白

春望/杜甫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鞭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游子吟/孟郊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杜牧

题红叶/韩氏

无名/无名氏

赠孟浩然/李白

腊日宣诏幸上苑/武则天

遗怀/杜牧

回乡侧书/贺知章

……

《寓言:古人的智慧——典藏文学》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63篇中国有名又深刻的寓言。以一种超时空的文字魅力,稀释人性致密的纹理。“北风和太阳争论到底谁的本事大?”——这是故事的开始。

阅读经典寓言,让我们发现古人不朽的智慧,所映射出鲜活世界的璀璨光芒。

此外,本书里所呈现的也是这些经典寓言的原始精神,并未加上现代人某些观点的诠释或批判。比方说,“愚公移山”的故事着重的是一种做事的执著和坚诚,如果批评愚公妄想移山是一种“破坏大自然”、“没有环保概念”则大不可必。

目录

推荐序=林文宝

中国经典大家读

总序=管家琪

十二个历久弥新的好朋友

前言=管家琪

寓言的原始精神

北风和太阳

混沌

骑驴找驴

取暖的好办法

隐身树叶

爱强辩的人

世间哪有扬州鹤

远水救不了近火

道听途说

买鞋

永远到不了南方的马车

苛政猛于虎

伯乐与千里马

跟狐狸借狐狸皮

贪得无厌的女孩

州官放火

鹬和蚌的故事

竹蒿进城

卖兵器的人

狙公和猴子

快刀斩乱麻

寻找宝剑的方法

驴子的本事

杞人忧天

纸上谈兵

千里送鹅毛

解铃还需系铃人

南柯一梦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看门人的故事

坐在树下的农夫

……

《聊斋:灯下说鬼——典藏文学》

内容提要

《聊斋》是本具有异常丰富文学想象力的书,作者借狐仙鬼怪的故事来反映人生百态,或是宣传道德教化、揭露科举制度弊端、严厉批判地方恶霸,或是歌颂纯真爱情,故事丰富、谐趣,也很吓唬人!喜爱看千奇百怪故事的朋友,千万别错过!

《聊斋》结合了仙、狐、鬼、怪妖魔的神气,装扮成美丽的女鬼聂小倩、披着人皮的恶鬼、骗人的妖术……骇人之余,却寓意深远。

目录

[推荐序]=林文宝

中国经典大家读

[总序]=管家琪

十二个历久弥新的好朋友

前言

中国文言短篇小说之王《聊斋》

种梨

王六郎

崂山道士

石清虚

陆判官

妖术

长清僧

酒友

尸变

考城隍

画壁

香玉

席方平

姬生

画皮

梦狼

三仙

聂小倩

《上古神话:童话的摇篮——典藏文学》

内容提要

本书搜集改写中国几千年来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神话故事,篇篇精彩隽永。从耳熟能详的奇异的龙狗、盘古开天的故事,到感天动地的白马之恋……这些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相信你一定会喜欢。

古老的传说,皱折为人间和天庭的捷径,幻化成美丽的神话,永世流传!

目录

推荐序=林文宝

中国经典大家读

总序=管家琪

十二个历久弥新的好朋友

前言=管家琪

令人回味无穷的上古神话

奇异的龙狗

故事的开始

小泥人

戎芦

聪明的旅人

一要塌啦!

仙山的故事

炎帝的故事

炎帝的女儿

黄帝大战尤

太阳,别跑!

天梯的帮语

彭祖的故事

白马之恋

永远的遥望

猛志固常在

龙须草的故事

蒂俊的故事

玄鸟的后代

上古的农业天才

尧的故事

舜的故事

射日英雄

装志未酬身行死

大禹治水的故事

尾声

◆关于作者

管家琪 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民生报》记者,现专职写作,以童话及少年小说创作为主。已出版童话、少年小说、翻译和改写的作品百余册。其中长篇少年小说《小婉心》获台湾1992年图书金鼎奖。短篇小说集《珍珠奶茶的诱惑》获台湾1995年“好书大家读”年度短篇少年小说优选及1996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

清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历经十载写就的旷世奇书《红楼梦》,以然是家喻户晓,引来好几代人的赞叹,但红楼梦包罗万象,却不仅仅说的是宝、黛、钗之间的爱情故事。 《金粉世家》的作者是“鸳鸯蝴蝶派”、被称之为“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先生。《金粉世家》以民国为背景,主要叙述国务总理之子金燕西与书香门弟**冷秋清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与《金粉世家》中文学架构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以爱情为主线,红楼梦是贾家经历了虚假浮华后“落的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金粉世家中象征着金钱与权利的“金铨”去世后,鸟字辈凤举、鹤荪、燕西等子孙,道是“树倒猢孙散”、“飞鸟各投林”。无论是皇亲国戚的贾家,还是国务总理的金家,“亏空”是两家败落的导火索,而掀翻这场绝世美梦的却都是一场政治权变的风波。 《金粉世家》与《红楼梦》人物特征也是有点极为相似的地方,当然曹雪芹在《红楼梦》的人物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此处单就人物特征一方面予以探讨: 金燕西与贾宝玉。都是生在“温柔宝贵乡”,长在“诗礼簪缨”之家,家长姐妹众多,整日在“脂粉"当中厮混。在性格方面则是厌学、贪玩、天真、活泼的形象,两者虽不好读书,但对诗词都有些天赋,虽然是富家子弟但无纨绔品行。宝玉是众姐妹的护花使者,好打报不平,多愁善解,是个名至实归的多“情根”。但燕西与宝玉相比,多了几分霸气,少了几分才气。 白秀珠与林黛玉。为什么不是冷清秋与林黛玉?提及冷清秋时,大家就会顿悟。白与林皆为任性、傲漫、刻薄之人,且好耍大**脾气。虽白不能与林的才学相提并论,但对爱情却也是情有独钟。林对爱情执消极太态度,属“自作孽型”;白对爱情执积极态度,但有点过头,属“阴谋爱情型”。 薛宝钗与冷秋清。大家着眼!薛、冷共性是知书达礼、温柔贤惠,但为人处事较为则有些固执、冷淡,这可能就是张恨水为什么让清秋姓冷的原故,曹雪芹说薛宝钗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她吃的一副中药也映射着她的性格,即“冷香丸”,可见薛生性冷淡。张恨水先生饱读“四大名著”,但写冷清秋的时候可能就得济于此吧。清秋与宝钗相比,尤显可爱一些,应对婚姻的不幸呢,清秋可能比宝钗可能更理智一些。 甄英莲与小怜。甄英莲即“真应怜”,小怜与甄英莲一样身世都让人可怜,都是被卖人的“牙子”几经倒手,父母年岁皆不自知。至于二者不同之处,一个是婚姻的不幸,一个是爱恋的不幸罢了。 柳香莲与柳春江。柳香莲为自刎而死的尤三姐,先是一疯,而后遁入空门;柳春江为出家的小怜疯颠一时后抱恨身亡。虽是二柳,但柳香莲是侠义心肠的花花公子,柳春江则是书生益气的热血青年。贾琏与金凤举。都是浪荡无品行之辈,都是家有娇妻在室,而余心不足,偷娶一房美妾。不过要论贾琏可是要比凤举坏的多的多。 王熙凤与白玉芬。白玉芬绝对是个王熙凤式的人物。一个是用贾府的“公家”银子放高利贷;一个是拿自己的钱炒期货。前者加快了贾家的衰亡,后者虽无伤及金家,然而后者对挑起金家与白家的事端,却是“功不可不没”。但《金粉世家》中的白玉芬显得是过于计较而聪明不足,有的也只是小聪明,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可算是“脂粉中的英雄”。 茗烟与金荣。茗烟是贾宝玉的贴身小厮,金荣是金燕西的得利仆人,却生的是一双势利眼,最大的好处是对主子忠心耿耿,最大的恶习就是仗势欺人。虽如此,二人还是有些可爱之处。 大家要问,都说《金粉世家》是民国版的《红楼梦》,这不成翻版了,依我看来张恨水先生没有那么傻,这些人物虽有相同之处,但从剧情中可以看出有些人物是有相当大程度与难度的“嫁接”,也有相得异彰之处。所以《金粉世家》肯定程度上受了《红楼梦》的影响,就像《红楼梦》受了《金瓶梅》与《儒林外史》的影响一样。但也有传承与发展的一面。然而,《金粉世家》要与《红楼梦》相比,显然《金粉世家》无论是从著作本身的内涵,还是文学的成就而言,可能只有《红楼梦》的冰山之一角,但这一角在现代文学中也大放了光彩,我想这个说法应该还是客观公正的吧?最后,建议列位看官!不辞辛劳的把《红楼梦》完完整整的看一遍,大家一定会觉的受益匪浅。《 红楼梦》 、《 金粉世家》 “织锦”式艺术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始终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去组织生活和安排情节。两部长篇巨著都是以贵族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在琐细繁杂的家庭事情中,从来没有孤立的存在,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它们彼此牵连,交互影响,而且有个积微见著、曲折发展的过程。所以要理出头绪,辨明是非,常常是极其困难的。但艺术就是克服困难,克服困难就创造。在这方面,曹雪芹与张恨水都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华。他们一方面分别给人物选择了大观园、乌衣巷——金府这样的典型环境,把主要人物都引进来,从而展开了贵族生活方方面面的描写,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封建社会的艺术图画;另一方面尽量选择那些把各种矛盾和冲突都扭结在一起的生活插曲,从而在性格与性格的斗争、性格与性格的对比、性格与性格的联系中突现人物形象。比如,在封建社会中,父打子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在《红楼梦》 中宝玉挨打却集结了封建贵族家庭卫道者与叛逆者之间、嫡庶之间、夫妻之间、母子之间、主奴之间以致贾府与其他官宦之间的种种矛盾。宝玉在挨打之前,本来就因为与黛玉口角而不快,又要在大热天出来应酬贾雨村这样的官吏,再加上金钏的暴死和王夫人的数落,已有十二分的窝囊和伤感。不料一头撞在素日最惧的贾政身上,又“倒抽了一口气”,紧接着就是忠顺亲王府索人,贾环告状,宝玉又找不着焙茗送信,偶然遇到个老婆子偏又耳聋,不如人意的事轮番而至,结果凑成了这顿饱打。宝玉挨打是小说前半部矛盾冲突的高潮。如果说.金钏儿投井,贾雨村临门,是高潮的导因,忠顺王府索人是高潮的诱因,那么,贾环的飞短流长、造谣中伤则是高潮的直接发因。后来,由于王夫人和贾母哭闹书房.才使这场风波平息下来。可见,宝玉挨打作为“在全书中居于“主眼的场面”③ .各种人物登台亮相,充分显示足自己的面貌和性格。又如,年关借钱还债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事,但在《金粉世家》中凤举借钱还债却揭示了他与佩芳之间那种貌合神离的夫妻关系。佩芳瞒着丈夫将一万块钱由其弟出面放私债,恰被凤举从中介人帐房柴先生那里借来挪用。当次日凤举按老规矩交给佩芳六张一百元的票子作散花钱时,佩芳发现这些票子就是自己昨晚拿出去放债的票子,顿时呆了,其气、其怒可想而知,但又不便发作,只能硬逼着其弟去把钱追回,结果逼得风举走投无路。这件事发生在池们夫妻之间.是不足为怪的。它既是他们之间金钱关系的真实反映,也是他们性格的必然表现。 围绕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结构作品,曹雪芹和张恨水在创作实践中或者是从人物引出情节,或者是从情节引出人物,或者两种情况交错出现,但归根结底都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于是我们看到《 红楼梦》 《 金粉世家》 的结构显出这样的特点:人物性格是以其连续性和丰富性展现的,而情节却往往以其时断时续的形式甚至跳跃的形式同前发展。那些装着人物性格的精彩细节接踵而来.使人应接不暇;而故事情节却如游龙一样,东露一鳞,西露一爪,让人难以捉摸。但是,这却决不是情节游离在性格之外,而是融汇在生活之中,在情节的骨架上形成了很大的“海绵空间”,从而大大加强了作品的艺术容量。在这里,细节浓缩着生活,生活稀释着情节,性格就在细节的浓缩与情节的稀释中走完了自己的路。例如,贾宝玉和林黛玉、金燕西和冷清秋分别作为《红楼梦》 、《 金粉世家》 中两个最主要的人物,书中有专门描写他们爱情的章节,却没有专门描写他们性格史的章节。要说出他们的性格发展史,就得把《 红楼梦》 《 金粉世家》的全部内容复述一遍。即使是并不算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史也贯穿在全书之中,如《 红楼梦》 中小红与贾芸的故事,在二十四回里,用小红遗帕这件小事给人留下一个悬念,接着用丫头们之间的愚愚絮语岔开。到二十六回里,小红与贾芸在蜂腰桥相遇,四目相对,语言留情,接着却又写贾芸去见宝玉,以下又转入“潇湘馆春困发幽情”的描写。第二十七回.本来写宝钗去找黛玉,却因一双玉色蝴蝶而被逗引到了滴翠亭前,听到了小红与坠儿的谈话,接上了红、芸二人的故事,可是紧接着就是凤姐在山坡上招手叫小红去取工价银子,故事又中断了。这种时续时断的描写,显示了曹雪芹根据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组织安排情节结构的匠心。它使人感到生活在《红楼梦》 中,很少奔泻直下,一览无余;而总是如小桥流水,曲折多弯,转眼之间,隐而不见,忽然又柳暗花明,尽收眼底。《 金粉世家》 写小怜与柳春江也是如此。小怜本是佩芳的使女。第十五回写她陪同八**梅丽去夏家作女侯相,被柳春江一见钟情。第十六回写她接到柳春江的求爱信后,意欲拒绝,殊不知信中“一个漂泊无依的女子”一句话引起了柳春江一番怜香惜玉之意,决意打听个究竟。第十七回,接着写柳春江前后几次到金家,都没有会见到小怜,想必是小怜有意躲避,只得罢了。不料一个星期后。柳春江在包厢看戏时突然见到了她,这才发现昔日“座上名妹”,乃是“人前女侍”。小说接着写燕西与佩芳谈办美术作品展之事,便把小怜与柳春江的故事岔开了。直到第二十一回又写到小怜跟柳春江私自结合,跑了。那么,他们结合后到底怎样呢?小说一直按下不表,到第九十六回才接写小怜与柳春江从日本回来后看望旧日的主人。此时金府已是一蹶不振了。《金粉世家》 中的故事就是这徉相互穿插,曲折多致。这些故事与主要情节线索汇聚交织,在其汇合点上就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网眼。张恨水就是用这些网眼透视着人物性格,而人物性格又推动着情节向前发展,直至奔向悲剧的结局。 为了把《 红楼梦》 《 金粉世家》这两幅艺术巨锦编织得更加精巧、完美,曹雪芹、张恨水还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法。 散点透视。这两部巨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善于展示整体生活的各个侧面,它们在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线索的同时,又旁及其他上下人物,大小事件,种种头绪,万千气象,使之交相联结,百面贯通,好象一个有着许多侧面的立体雕塑,使人如登高纵目,远山近水纷呈眼底,又如行于山阴道上、诸壑竞秀,旁顾侧视,目不暇接。之所以如此,除了作者立意高,视野亦随之开阔外,便是不断变换着观察和叙述的角度,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层次。这恰如我国传统绘画所讲究的“散点透视”法。散点透视没有固定的角度,可以上下左右、内外前后自由地移动,因而大大突破了画面通常的空间限制,在结构上有着充分的灵活性。这祥,画家就可以依据内容表现的需要,自由地决定构图上的添减藏露。以表现更加丰富和更有连续性的内容。曹雪芹、张恨水娴熟地运用这种方法,他们不象有的作家只把目光专注在几个主要人物的行踪上,而是不断地移动于大观园、乌衣巷的内外上下。除了主要人物的活动外,他们还写到贫苦农民乞哀告怜、纨绔子弟争风斗殴、宗法大家**偷情、幽尼佛寺贪脏枉法、街头巷尾求情借贷与行侠仗义,以及滴翠亭里丫环语私,蔷薇架下女伶谈情,老仆醉骂,厨房纷争(《红楼梦》 );写到公子哥儿组织诗社,纨绔子弟另筑香巢,豪门家族儿孙无望,妯娌不和,夫妻反目,下人欺主(《 金粉世家》 )等等。这些事件和人物各有头绪线索,又从不同角度对主要的事件和人物发生着直接和轻重不等的影啊,最后又都汇聚到主要线索中来,补充和丰富着全书的思想内容,就象榕树主干四周远近不同、形态各异的气概一样。这就使《 红楼梦》 《 金粉世家》 具有了大得超乎寻常的情节、人物以及生活的容量,它们虽然写的是一个家族,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世界。 人物穿插。设置穿插人物,让穿插人物的活动和主要情节的演进形成纬线和经线的关系,是《红楼梦》 《 金粉世家》 的又一特点。《 红楼梦》 中最重要的穿插人物要算刘姥姥。她在第六回中作为牵头领线的人物首次出场,实为贫困所迫去攀荣府这个久不往来的“亲戚”。此时贾府诚如凤姐所说:“外面看着,虽是烈烈轰轰,不知大有大的难处”。一年以后,她又来到荣府,带着枣儿、倭瓜并些野菜还情.却意外地成为贾母的客人,在富丽堂皇的大观园里做出许多可笑的事来。这是大观园极盛时期。从脂批得知,曹雪芹还安排刘姥姥在全书临近结束时第三次出场,即在贾府惨败之后,搭救了处在危难之中的巧姐。刘姥姥这一穿插人物既引出了《红楼梦》 的故事.使小说很自然地进入了对典型环境的描写,也使她成为贾府兴衰的目击者和客观见证人。《 金粉世家》 中小怜作为全书的穿插人物同样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做使女时,她目睹了金家的繁华富贵,背主逃走一年后,她再次来到金府,看到的却是衰败不振的景象。金府的兴衰变化,通过她的眼光折射出来.是最真实,也最具说服力的。即便是她与柳春江的幸福的结合,也是对主人公金、冷爱情悲剧的一个补充、对比和反衬。可见.在《金粉世家》 中,小怜以其“使女”的身份和地位.在情节结构中发挥了重要的“穿缀”作用。 前伏后应。《 红楼梦》 中的伏笔撅拾皆是,每每被脂砚斋指出,并且赞不绝口,说它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充分显示了曹雪芹“胸中大有丘壑”的构思才能。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实际上就是把前后情节联系起来,以收到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效果。《红楼梦》 第五十三回写乌进孝交租,作者细致地开列了一张租单。别看这张租单跟我们在历史档案馆里看到的没有多少区别,但它在书中发挥的伏应作用却大得惊人。小说一开始铺张扬厉、笔墨淋漓地写出了贾府的几大场面,秦可卿出丧,贾元春归省,贾宝玉挨打,除夕祭宗祠,既写出轰轰烈烈的回光返照,又写出各种矛盾的初现端倪。而这张交租单的出现,便揭示了前面所写的经济挥霍的来源,落实了第一回“水旱不收,盗贼蜂起”的背景,直逼入那个造成贾府危机的根本原因-----农村破产,同时还笔直地通向贾老太太的粥锅里去了,为第七十五回写到“老祖宗”吃的红稻米粥也是“‘可看 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为出现的粮食危机埋下了伏笔。可见这张交租单呼应了前面的情节,也勾连了以后的情节。伏笔和照应,总是结合在一赴使用的。前面有“伏笔”,后面必定要有“照应”。《 金粉世家》 在这方面的精到之处也很多,如第四回写燕西赁房办诗社,第三十六回写金、冷月夜宿西山,第一百回写金户失火,等等,都是高明的伏笔,自然巧妙,不见痕迹,无意阅过,当是闲笔,一经点眼.方知深有匠心。 《 红楼梦》 《 金粉世家》的结构特色当然不止上述这些.但是,即此也可看出二者“织锦”式艺术结构的奥妙。 一部作品采取什么祥的结构形式,归根结底.总是由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决定的。而一个有经验的作家,为了表达生活和思想情感的需要,也总要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形式。《水浒》 所要揭示的是“官逼民反”的主题,它用无数英雄“逼上梁山”的事实来反复揭示这一主题。这些英雄,出身于不同的阶级,来自不同的地方,由于不同的原因,走过了不同的道路,但他们终于一个接一个在梁山聚义厅找到了归宿。因而《水浒传》采取的是“链状”结构形式。《 三国演义》 所展示的是中国历史上从汉末到魏晋那一段合久必分、三足鼎立、风云变幻、终于又合而为一的历史画卷.因此,它基本上是采取了魏、蜀、吴三股绳交叉着拧在一起的结构形式,即“辫状”结构。《红楼梦》 的艺术结构同样是被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决定的。它要表现的是一个封建贵族家庭-----贾府的衰败过程。而这个家族的衰败是由多种矛盾促成的,既包括贾府内部主仆之间、嫡庶之间、派系之间、奴仆之间、正统与叛逆之间的矛盾,也包括贾府与外部社会(如与宫廷、与其他官宦、与市民、与农民之间)的矛盾。作者笔触所致,几乎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所有的矛盾。要反映如此丰富、广阔的生活内容,如果象《 水浒》 那样采用“链状”结构,叙完一个故事再叙另一故事,那显然是不行的;如果象《三国演义》 那样,采用“辫状”结构,让三股绳齐头并进那显然也是不适宜的;唯有采用“织锦式”结构方式,把千丝万缕同时抓在手上,先用界线之法结出若干个网眼,然后用这些网眼联接生活的方方面面,才是最佳的选择。也正是因为如此,《红楼梦》 这样一部洋洋洒洒,浩无涯 的长篇巨制,才结构得如此严谨而不失和谐,缜密而不失自然,有如天然浑成,实在令人惊叹!《金粉世家》 同《 红楼梦》 一样,表现的也是一个豪门贵族家庭-----金府的衰败过程。从全书的描写来看,金府就象一座年久失修的老屋。它的最后败落,似乎是因为“大殿倒了正梁”-----金铨突然中风而死,其实是整个机体逐渐腐烂的结果,亦即金府内部以及内部与外部多种矛盾促成的结果。要把金府的衰败过程及种种矛盾展示出来,张恨水自然地采取了“用作《红楼梦》 的办法”,他就象曹雪芹一祥,沿着金、冷爱情悲剧这根主线,将金府诸种矛盾汇聚笔端,尽管千头万绪,但却从容不迫,纵横交织,或千里伏线,或千 万染,笔似游龙,变幻莫测,最后织成了一幅经纬分明的艺术织锦。由此可见,《红楼梦》 对张恨水之影响,《 金粉世家》 对《 红楼梦》 之承传。这两株文学大树绿荫交汇,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然而,它们又毕竟是两株独立支撑的大树。尽管其整体结构是相同或相似的,但细加考察,同中之异又是极其明显的。 首先是开篇的不同“凡响”。对于一部长篇巨制夹说,怎样开头是在艺术结构上具有关键性的问题,我国古代文论中谈到文章的作法,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所谓“凤头”,就是要漂亮,吸引人,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红楼梦》 与《 金粉世家》 都有“凤头”之妙,但“妙”法却不相同。《金粉世家》 开篇写一位三十附近的中年妇人在街头卖字,这即是小说女主人公“冷清秋的下场,’ ,扰全书的结构意义而言,是为“倒叙”。倒叙的艺术魅力在于通过悬念的方式,造成人们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对所发生的事物产生片惑力和吸引力。一个妇人为什么在街头书春呢?人们一看这个开头,心就给“悬”住了。没等到这个悬念得到释解,接着又出现她为什么不去东湖大阳胡同王家馆地并突然搬家的悬念。这些问题,读者都是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的。作者就正是利用这些悬念.使读者不断闪现期待的心情,萌发追求情节的愿望,一步一步地把他们引入自己所描绘的动人的艺术“胜境”之中。《红楼梦》 的开头,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它以前五回 冠全书,采取“回风舞雪,倒峡逆波”的艺术手段,在读者未窥全豹的情况下,先给全书内容描绘出一幅朦胧的缩影,以此作为全书情节发展的纲要,描绘人物形象的蓝图。其中第一回由《石头记》 的缘起和甄士隐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两部分组成,表述了作者写作《 红楼梦》 的思想动机;第二回由贾雨村的作官而又削职,引出了冷子兴的演说荣国府,在读者面前挂起了一张人物谱系表,是贾府人事结构的纲要;第三回、第四回分别以林黛玉进贾府和贾雨村判断葫芦案为线索,介绍了贾府具体环境,也为贾府的败落展示了更深刻、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以“金陵十二钗册子”和“红楼梦十二支曲”为中心,预示了贾府全面崩溃的必然趋势.是全书主要人物性格刻划和命运结局的纲要。两相比较,不难看出:《金粉世家》 的开头.以冷清秋“燕市书春”为楔子,相当于说话人的“入话”,它虽能一下子把读者拉入情节,但却没有起到 全书的枢纽作用;《 红楼梦》 以前五回为开头,既有人物的活动和故事情节.又 全书的悲剧结局,同时也可以使读者看到全书的总体设计,以后的许许多多情节、事件都在这里埋下了根蒂。这是曹雪芹的一大创造,在古今中外的小说结构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其次是布局营造的不同“匠心”。一部长篇小说有了总的构架以后,还有个如何布局并具体营造的问题。这正如古人所说的.文学作品的结构好比“工师之建宅”, “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用何木,梁用何材”须反复筹划。《 红楼梦》 与《 金粉世家》 在严整缜密中错落有致.于浑然繁富间显出清晰脉络,表明其作者都是深具匠心的艺术大师。但在具体筹划和营造方面,其匠心却又不同。《红楼梦》 的从前五回的独特设计到第六回由一个芥豆之微而入贾府正文、且伏刘妪二进、三进及巧姐之归着的精心构思;从紧接着通过丧、喜两件大事以尽贾府表面之盛的无限机话到贾府大量的日常饮食起居、生日宴筵、社会交往等的玲珑穿插;从贯串小说始终的所谓“万法俱全”的大小章法,到关系着整个贾府结尾,主要人物命运的全部艺术描写,都足以说明,曹雪芹在以“十年辛苦”构筑这部啼血之作时,可谓是惨淡经营!但是,这种种体现了作者深刻匠心的艺术布局,由于统一在“天然图画”的总体设计之下,因而正如脂批所指出的,“种种说法,总在人意料之外,且不曾见一丝牵强,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是也。”《 红楼梦》 布局营造的特点正在这里:它处处深藏匠心,却又不见匠心;处处讲求技巧,却又不露穿凿,仿佛什么都天造地设,信手拈来一般。而《金粉世家》 自以女主人公的悲剧下场揭开小说的“序幕”以后,便基本上是按着时间的顺序将故事的发生、发展及其结局写下去的。时间跨度仅一年多.但这一年多来,金府发生了多少事啊!作者便正是把金府中发生的一些“大事”和一些日常生活小事相间地写,有时“大事”中又生发一些事件来;故事在连续不断地发展下去,金府中所发生的一切情况也都在暗中推移,就象一年四季的暗中推移一徉,到“风云不测一醉泰山颓”以后,就进入萧瑟的秋天,金府的一切景况就大不如前了。这是 金粉世家》 的大体布局,也是这本书在情节安排上的基本特色。 探讨〈〈红楼梦〉〉与《 金粉世家》 结构上的同与异,似乎不应该也用不着去评判其艺术上的高与低,因为它们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又出自不同的作家之手,自有不同的风格和追求,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它们之间不存在内在的联系。从它们结构上的“同”的一面,我们即可看到,《红楼梦》 这株古典文学大树是如何荫及到后来的文学创作,《 金粉世家》 是怎样继承《 红楼梦》 的创作传统的;从它们结构上的“异’,的一面,我们又可看到.张恨水对《红楼梦》 的继承,并没有以此代替自己的创造,而是适应着读者和时代的需要,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张恨水就是如此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和定位。

由于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和父亲林如海相继去世,贾母为造成林黛玉成为“贾家人”的事实,派贾琏协助林黛玉处理完林如海的后事,把林如海的灵柩送回苏州祖籍安置,并依旧把林黛玉接回贾府居住。这就使得贾府实际上已经“托管”了林家的财产。其后因贾母逝世、贾府势败,王夫人反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合,导致林黛玉上吊自尽,使得林家的财产无端落入贾府,而贾府也在事实上无耻的鲸吞了林黛玉家的财产。

有这样一个论点,认为林黛玉作为一个女孩,是无权继承林家产业的。林家虽无子,但有族人,族人才是继承林家财产的合法人选。认为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而现在,就贾府为何能够“托管”林黛玉家的家产进行解说。

其一,林黛玉家的族人是无权继承林家财产的。

从小说的描述看,关于林黛玉家的情况,总共有两处:

一处是第二回对于林如海家族的介绍,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女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

另一处是第五十七回紫鹃骗贾宝玉说林黛玉要回苏州老家之后,为了劝解贾宝玉,紫鹃说的大实话:“那些顽话都是我编的。林家实没了人口,纵有也是极远的。族中也都不在苏州住,各省流寓不定。”

首先,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家族制度是讲究“五服”的,也就是说,宗族兄弟支系之间,超过五代就算远亲了。而所谓远亲,就是没有继承权的意思。从上述论述来看,林如海的堂族肯定是超过了“五服”的远亲,是没有权利继承林如海家的财产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我们所说的“远房”。关于这一点,小说也写得很明白:“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林如海的五世祖就已经出来做官离开了苏州,那么到如海这一代,与所谓苏州祖籍的家族已经脱离了至少五代以上了。

其次,中国古代的家族制度,还有关于“迁出”的规定。虽为同宗同族,一旦迁离,就演变为同宗的两个支系的家族了,谱系可以记载,但财产的划割是很清晰的。也就是说,一旦迁出的支系,就意味着在物质利益上脱离了旧有的宗族,而只保留一种同宗的名义。从上述沦看,林如海家本身就是从苏州迁移到扬州的,而林如海的几个堂族也都迁出了祖籍苏州,因此,他们之间只扯得上宗族关系而扯不上财产关系。

随便举个例子,贾雨村还和贾府同宗呢,难道他也可以继承贾府的财产?再说近一点,包括和宁荣二府扯得上关系的贾瑞、贾芹、贾芸等人,其实也都因为是旁支而失去了继承贾府财产的权利了。

我们要注意:

1、宁荣二府的血亲关系尚未出“五服”。小说第二回明确写道,宁荣二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到贾赦贾政贾敬(贾珍之父)是第三代,到贾珍贾琏贾宝玉是第四代,到贾蓉贾兰是第五代。这是贾府有别于林家的情况。

2、宁荣二府作为一个家族始终居住在一起,尚没有分开。这同样和各支已经流落分散在各省的林家的情况不一样。

3、即使如此,我们也要看到,宁国府和荣国府的财产是分开的。也就是说,他们虽然亲如一家,但其实是两家人,各有各的财产。贾蓉不可能继承荣国府的财产,而贾宝玉也不可能继承宁国府的财产。不然,何以办秦可卿葬礼时贾珍要求凤姐过去帮忙呢?

也因此,拿贾家宁荣二府的情况来说林黛玉不可能继承家产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尽管林家的其他族系根本不具备继承林如海财产的条件,但关键还要看作为一家之长的林如海的意见,如果他坚持要让自己某个没有见过面隔了多少辈的“远房侄子”来继承自己的家产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可是,实际情况是:

其二,林如海是愿意由林黛玉来继承家产的。

尽管小说没有明确的描写,但通过细节分析,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的。

一是小说第二回写道:“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年死了。虽有几方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这说明林如海在儿子死后是把林黛玉当作儿子来养的,也为了这个原因,林如海破例为女儿请了家庭教师贾雨村,这在当时的社会为一个女孩请老师是不大可能的。

二是在第三回接林黛玉去贾府时,林如海先是对贾雨村有“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之语,后又有对林黛玉“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的话。这些话,传达出的意思是极为丰富:

1、表明林如海对林黛玉的未来是极为担忧,而且有所考虑的。考虑的结果就是让她依靠外祖母家贾府。这其中,林如海既没有选择自己的妾也就是林黛玉的姨娘,也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所谓“族人”,而是直接相中了贾府。

2、林如海再一次表明了不再续弦,也就是不再打算生子的意愿。这已经在暗示着林如海要把林黛玉作为自己的唯一继承人了。

而这就顺理成章的引出了:

其三,林如海死前决定以“财产相托”的方式将林黛玉托付给了贾府。

这是很好理解的,假若林如海要让族人来照顾林黛玉,那么他的财产就应该交由族人管理,同理,当他决定将女儿林黛玉交付给贾府的时候,为了不让女儿受气,他肯定是会把财产交给贾府“托管”的。这样的理解,同样可以在小说中看出来:

一是小说第十二回写道:“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这段话,可作这样的理解,林如海病重,接林黛玉回去托付后事。另外,还有婉转探贾母口风的意思,老太太您看,女婿我要不行了,您外孙女该怎么办?以贾母的睿智和历练,她不可能看不出这层意思。于是,贾母坚持要大管家贾琏陪林黛玉去,而且明确必须把林黛玉带回来,这表明贾母已经同意在林如海死后正式接纳林黛玉。

二是第十四回写随贾琏去的小厮昭儿回来保信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已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以及第十六回“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方进京的。”这两段话表明,林如海的后事是由贾琏主办的,根本没有林家族人什么事,或者说林家本就没什么人。而“诸事停妥”则表明财产的后事早已经办妥了。因为作为一家之主的林如海死后,他的女儿的去向、他的安葬以及财产都是最主要的事情,既然林黛玉是回贾府的,林如海的葬礼是贾琏办的而且亲自护送回苏州的,就说明财产肯定也是贾琏处置的。贾琏不把财产处置到贾府处置到哪里,这无论从贾府接纳林黛玉还是从贾府自身的利益(缺钱)出发,都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三点,大家可能还有疑虑,那么再举出三点理由:

其四,林黛玉本人也是愿意让自己家的财产托管给贾府,为自己日后嫁给贾宝玉奠定物质基础的。这点几乎不用论证,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感情真挚细腻,深广坚固,不可能改变,厮守终生是他们的心愿,在这种思想下,作为林如海唯一女儿的林黛玉的意见也是会起到关键作用的。

其五,以林如海对贾政的赏识和相知,林如海愿意把女儿托付给贾府是非常正常的。贾政和林如海是相互欣赏的。林如海称赞贾政“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绝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而贾政最喜欢的就是读书人,因为自己不是科举出身,自然很仰慕是科举而且是探花的妹夫林如海了,所以林如海举荐贾雨村,贾政非常重视而且卖力的帮忙。所谓“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

其六,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在小说第十六回,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件就是贾元春册封为皇贵妃,另一件就是贾琏处理完林如海的事情带林黛玉回来了。在我看来,这样的描写决不是巧合。它实际在暗示着,以贾府“国戚”的权势,要“托管”林家的财产是易如反掌的,不要说还有林如海本人同意,林黛玉也愿意,林黛玉也住在贾府等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林如海的远房族人即使有人想反对,恐怕也是不敢不能的。

有鉴于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贾府托管林黛玉家的财产都是顺理成章而且势所必然的。

家谱:

1、第零代:罗艺;

2、第一代:罗成、罗松;

3、第二代:罗通、罗仁、罗焕;

4、第三代:罗章;

5、第四代:罗昌、罗英 ;

6、第五代:罗增;

7、第六代:罗昆、罗参;

8、第七代:罗文锦;

9、第八代:罗珍;

10、第九代: 罗让;

11、第十代:罗弘信;

12、第十一代:罗兆威;

13、第十二代: 罗廷规、罗周翰、罗周敬、罗山、罗门 ;

14、第十三代:罗英(与第四代同名);

15、第十四代:罗芳、罗延惠;

16、第十五代:罗惠。

代表人物:

1、罗艺

原是北齐驾下勋爵,见北齐国破,不肯臣隋,统兵杀到幽州,结连突厥可汗,同心反叛。隋朝累战不克,只得颁诏招安,将幽州割与罗艺,统雄兵十万镇守幽州。

2、罗成

罗艺之子,与秦琼是表兄弟,精通枪法,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有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与秦琼、程咬金等于贾家楼结义,居末位。先后助瓦岗军攻破长蛇阵、铜旗阵,反王大会时夺得状元魁。

瓦岗离散后,罗成与秦琼等去了洛阳,秦琼与程咬金被徐茂公带走,罗成因病留在洛阳。李世民攻打洛阳时,罗成临阵倒戈加入李世民,将王世充连同前驻守洛阳的反王一并擒获。

刘黑闼反唐时,李

许昌贾姓源自何处?《贾氏族谱》有何祖训?

许昌贾姓源于子姓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及《新唐书》的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