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氏排在百家姓第几位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练氏排在百家姓第几位,第1张

练氏一、练氏来源练姓原本姓东。尧帝时,风姓受命掌握东方青阳之令,因此改为东方氏。东方氏的第三代传人不訾,为舜帝七友中的东友。不訾始将复姓东方改为姓东。东不訾第六十四代孙东何,唐朝初年任总管府录事参军。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因军功,东何被唐太宗李世民授予“精练军戎”,封为岐山侯,赐姓练,从始东姓一支改为练姓。练何世居河南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为练氏一世祖。练姓后裔以“河内堂”为堂号。从第二世起,练氏以“舜友贤裔,岐山侯第,贞观恩及,赐姓启宇,诗书冠冕,诒谋济美”为世系派行诗。二、迁徙史略练氏在历史上大约经过五次迁徙后,才到达紫金。第一次迁徙为练何之孙,三世练友明,从河南河内(沁阳市)迁到福建建州。传至二十二世练诒嘉迁到江西新淦县。传至二十八世练渊文,字豪,于元朝复迁到福建武平县象洞乡。练渊文的第四代嗣裔练元龙,于明朝初年(约1370年),迁广东兴宁黄陂镇甘专村,是为练氏入粤一世祖。�据有关档案资料,到2000年,紫金县练姓人口5600多人,主要分布在乌石、瓦溪、龙窝、苏区、九和、柏埔、临江、好义、蓝塘、义容、附城等乡镇。三、迁入紫金概况紫金的练氏嗣裔均为从兴宁黄陂镇甘专村迁入。�二十八世练渊文的四代裔练元龙生五子:长子练思治、次子练思化、三子练思平、四子练思明、五子练思宁。除三房练思平系外,四房均有嗣裔迁入紫金。�(一)长房练思治系�十一世练穆,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由广东兴宁黄陂镇甘专村迁柏埔良洞村,后裔十五世一支练九仁迁临江镇大梨村,练九义移居博罗立居。�(二)二房练思化系�六世练珪,于明弘治年间(1489~1505年),从兴宁市坪洋镇金坑村迁入九和麦田立基。其后裔第九世练春榕,由九和麦田迁入紫金县城天后坪,十世练普其中一子练可教,留居九和麦田,十二世练九思迁居惠东石塘镇。�十二世练瑞琦,携弟瑞昌、瑞珍三人,携带父练可让骨骸,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0年)由兴宁黄陂甘专村迁瓦溪早禾坑,次子瑞昌居瓦溪井坑,三子瑞珍居九树公坑,后其裔孙分迁瓦溪高田三官寨、左坑、塘唇村及九和幸福石研槽村等地。�(三)四房练思明系�七世练廷桂,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从兴宁罗岗下岚村迁紫金中坝托盘寨立业。其长子八世练通,迁居紫金县古竹汤坑(今下洞村)下水口,其后裔十世练应纪又迁附城黄花。后有十三世练子琇,于康熙年间(1662~1722),迁连平县城东昌街开基。次子八世练达后裔十一世玖兴,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迁郁南县河口镇油麻坑开基。�九世练建道,于明万历年间(1574~1619年),由兴宁黄陂甘专村迁入瓦溪店前(鸡毛笼),其裔孙部分迁博罗、增城。�十世练应懋,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兴宁携带父亲练居伦骨骸偕母携子迁居紫金县乌石车洞。部分裔孙散居瓦溪高田、塘唇、田螺塘村,九和幸福石研槽、麦田村,苏区赤溪村。传至十四世练道章迁龙窝彭坊。十五世练文〖XC鸟JPG;%100%100六子及其侄(十六世)共十五人于清嘉庆初年,外迁广西苍梧县广平镇;十四世练启昌、启盛迁四川;民国有部分裔孙迁越南、泰国等地。�十一世练若清,携带父亲练一卿骨骸迁紫金县瓦溪田心村,后部分迁罗定。�十一世练若仁、练若义,携带父亲练一相骨骸迁瓦溪高车田心村,一支十四世练世良迁居好义竹坑。部分后裔散迁省内外各地。�十一世练奇元,于清代由兴宁黄陂甘专村迁瓦溪高车村,后复迁柏埔塘背村。�十世练宗富,从陆河县万輋镇迁入龙窝双下立居,后裔十五世练起麟移居惠东县高潭黄坑。练超麟其子于乾隆五年(1740年)迁中山县石门。�(四)五房练思宁系�十世练旭,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从兴宁黄陂甘专村迁入紫金县柏埔东方村,后裔十三世练子兴迁博罗义和镇。�十一世练孔学偕男练梦麒、练梦麟二子,由兴宁迁好义杨梅塘、小坑,后部分后裔迁惠阳大岚。�十二世练贞化,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从兴宁黄陂镇下翁村迁入义容夏棠。�六世练玄于明正德年间(1507~1521年),从兴宁扬兴寨迁入龙窝圩立居。�十三世练启玉,从兴宁大坪镇岭背河村,迁入上义,其孙练绍远于清乾隆年间迁广西北流县。四、堂号、祠堂与堂联(一)堂号�“河内堂”因练氏始祖练何向居河南河内(今河南沁阳)而得名。现居紫金县境内的练氏,其堂号均为“河内堂”。�“丹阳堂”因练氏后裔中的一支在五代时由河南迁入丹阳,其后人以“丹阳堂”为堂号。“建安堂”因另一支练因泰,在南唐时由河南固始县迁入闽省建州,封建安公,其后人以“建安堂”为堂号。�(二)祠堂、堂联�1、练氏通用堂联�岐山世泽,淦水家声。�注:上联是始祖练何封号。下联写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兵攻破南京,改号永乐。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榜眼、中丞练子宁聚义兵抗逆失败被俘,被诛九族,后人建忠烈庙祀奉,又建“金川书院”、“浩然堂”。练子宁是江西新淦人,新淦因淦水得名,故称淦水家声。�2、紫金县城练氏总祠�该祠名“明化第”,位于紫金山下,今紫城镇金山街23号,座东向西,建成于1936年。建有上三下三,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大门联:�明昭祖德,化起宗功。�凤翥岐山标紫邑,龙腾淦水汪神江。�上厅顶梁联:�聚千秋昭穆于一堂,为虞舜友,为岐山侯,从得姓受氏以还,瓜绵椒衍,时蔚起,南宫英俊,西部名臣,亿万年继继绳绳,早启文明昌后嗣;�联两粤宗盟而复祚,是清白遗,是忠贞裔,有肖子贤孙之责,木本水源,问伊谁,节并孝儒,直方左鼎,廿四史轰轰烈烈,应追功义迪前光。�大人岭拱庭前,堂构增辉,族衍家祥,丕振云礽光淦水;�状元峰围室后,兰桂竞秀,文经武纬,宏开统绪绍岐山。�下厅顶梁联:�受姓自贞观,佐大唐一统江山,精军简练,总握兵戎,功著奇勋昭百代;�派分源淦水,撑建明半边日月,劲节深知,光昭史册,名垂忠烈耀千秋。�3、乌石车洞祠堂�该祠位于乌石镇车洞村,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座南向北,上下各五间,1994年重修。�上厅顶梁联:�七友早流芳,越唐代,勋参李勣,功辅世民,锡土姓而赐岐山,赫濯衣冠垂奕祀;�三洲分远派,忆明时,节并孝孺,直方佐鼎,合忠良以光史乘,馨香俎豆祝千秋。�下厅顶梁联:�系出岐山侯,赫丕先代,文武奇勋,隆业骏发,标炳大册光世泽;�派分淦水县,昭著后裔,诗书长继,英才济美,显耀孙枝振家声。�4、龙窝官田祠联�脉发岐山遗社布;泽承淦水荫官田。�5、瓦溪井坑瑞昌祠�该祠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座东向西,上下三间。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2000年重修。�顶梁联:�赐姓自贞观,为帝友,作良臣,历宋元明清,英才辈出,科甲巍巍,忠烈芳标光谱牒;发源由闽峤,迁兴宁,移永邑,相阴阳山水,绪统宏开,衣冠济济,诗书世泽衍箕裘。6、瓦溪高布练天佑祠�天佑祠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200年,原系天佑本人自建房屋。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2003年重修。�顶梁联:�赐姓本贞观,迹著岐山,自闽汀至兴宁,乃武乃文,一脉渊源皆茂盛;�肇基来永邑,功垂淦水,由南芬越高布,寝炽寝昌,标香玉桂正荣华。�7、瓦溪早禾坑瑞琦祠�该祠位于瓦溪镇茶光村,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座北向南,上下三间。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1995年重修。�上厅顶梁联:�赐姓本贞观,封侯爵总军戌,佐大唐一统江山,赫赫奇勋昭百世;�支分原淦水,中探花官御史,撑有明半边日月,丕丕忠烈耀千秋。五、家规、家训(一)家规八则�崇祀以敦孝思,耕读以务本业,尊师友以习礼仪,孝弟以肃家风,戒争讼以敦和好,睦族以念同宗,择配以选良家,戒赌博以遏游荡。�(二)家训十则(选)�尊敬宗祖春秋祭祀尽物尽诚,祖茔祖庙尽力经营。�孝顺父母视膳问安必恭敬让,愉色婉容慎终如始。�友爱兄弟孔怀之情如手如足,劳则同分财不私蓄。�慈恤孤幼惠爱之恩视如子女,婚姻死丧不吝施与。�宜我家人阖民有章内外有纪,孝敬翁姑和协妯娌。�睦我族人敬老尊贤有恩无怨,吉凶庆吊礼意缱绻。�表正子孙朴耕秀读诲尔谆谆,斗牌赌博玷祖辱宗。�忠顺事上(略)。�诚信待友同声同应然若不欺,切勿交匪丧德丧仪。�亲我三族(略)。七、紫金练氏人物简介练学香(1844~1927年)清同治年间邑庠生,乌石车洞塘背村人。练学香考取功名后,做了私塾先生。他教学认真,学生成绩很好。时任永安任县令是广西人,任满回家时,力邀练学香到广西任教。练学香在广西教书10多年,当地娶妻成家。后来,举家迁回永安乌石老家,继续教书。�民国初年,桂系军阀一位叫莫仁清的团长任紫金县行营长官,他是练学香学生的学生。莫氏到紫金前,他的老师告诉他,他的师公练学香先生是他治内的一个先生,要他给予照顾。莫氏到任后,备上轿子把练学香请到县衙内,想请他到县衙内去做事。而练学香以只会教书,不会做官为由推脱。莫氏说,你既然不肯出来做事,也不勉强,只要是在我任内,县监牢中的人犯,你愿保那个,我就放那个。�消息传开后,邻近不少犯人家属带着银元来找练学香。求他作保,但他一个都不保。人家笑他给了他发财的机会他都不会利用,练学香说,我宁可穷死饿死,也不发这不义之财!在莫仁清任内的一年多时间里,练学香只保了一个确被人诬陷为偷牛贼的乌石埔头村姓翁的人家。该姓翁的人出牢后,拿了只鸡来感谢他,练学香还掏钱买了酒来款待,村里人都说:“练学香保人——赔钱。”�练学香一生忠直,晚年贫病交迫。他的为人品格,至今还备受世人称道。�练炳先字忠香,乌石车洞人。誉称“五子六先锋”。1854年与练普扬,字玉琼、庠生,率宗亲近百人起义,响应太平天国革命。�起义前,练炳先组织骨干力量在官山嶂下的坳头进行军事训练,打造兵器。事发后,永安县府派兵丁来捉拿练炳先和练普扬。练炳先他们躲到山上,避过官兵的追捕。当晚他们在乌石车洞村的水口社爷坛焚香祭旗,率众起义。练炳先为首领,练普扬为军师,起义队伍沿山路南下经过瓦溪塘唇、围澳,会合了练相霖(瓦溪高车人,号称“红头相”,后被大平军封将军,又称“飞将军”)后续起义队伍后,经蓝塘、古竹、博罗,然后北上投奔太平军将领李世贤部下的练业坤部。一路上不断有人来加入起义队伍。练炳先与太平军主力汇合后,跟随练业坤征战两广、江西、湖南、浙江、安徽等省。练炳先作战英勇,荣立六品军功。他和他所率领的四个弟弟练根香、练钦香、练庚香、练进香及他儿子练世宦,都被封为“先锋”,人称他父亲练玉建(也参加了起义军)为“五子六先锋”、“三代七英雄”。太平天国失败后,练炳先率部分族人辗转回乡。练炳先的房子“承启楼”被官兵烧光,他在山中躲避没被官军抓到。练普扬躲在外地亲戚家中,后被官兵抓去斩首。�练国中瓦溪高田人。现任广东省煤炭工业厅副厅长。�练富强九和幸福人。现任河源市地税局副局长。�练裕民柏埔塘背人。现任河源市龙川县检察院代检察长。

姓氏名称: 卢

拼音: lu[二声]

序号: 0167

介绍

介绍文件

介绍文件

卢姓起源

卢姓起源

上古卢人与卢字

在上古时代,我国西部地区有一支游牧部落。这支部落的人携带一种用柳枝等编织成的、特制的、盛食物用的器皿——卢器,转移各地,过着原始的群体游牧生活。

他们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解饥御寒,在原始的劳动条件下必须寻觅水草地,追逐和饲养利生的动物,以取为衣食之用。同时,他们也必须逃避和抵抗毒蛇猛兽,以便保全自己的生命。他们对于百兽之王——老虎十分崇拜。在初民崇拜图腾的时期,他们选取虎为图腾而顶礼膜拜。在原始人画图造字时,卢字取了虎字的上部。

古人用卢的繁体字(廑)。这个繁体字上面部分是虎字头,下面部分是“皿”。“皿”表示卢人特制的器皿,即前文所讲的卢器。

古代卢人经常在卢水流域和卢山地区活动。因为要追逐水草地进行游牧式劳动生产,所以他们迁徙的范围比较大,包括了我国西北、西南甚至中西部地区,可谓流动性强,而影响面宽。

沈括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指出:“夷人谓黑曰卢。”而黑也往往写作“乌”。今四川省雅砻江古时就称为卢水,岷江上游现在还有叫卢水的河流。其他不少地方的山、河、城乡和社区,直到今日还有许多取名为卢山、卢水、卢河、卢溪、卢沟、卢湾、卢县、卢氏县、卢城、卢园、卢家村、卢龙、卢奴、黑山、黑河、黑水、乌山和乌江的。

自从人类发明与使用火之后,卢人把柳条编制的卢器糊上泥土的浓浆,再反复用火烧烤,成为原始的陶器。这种陶器虽然原始,却可以用来蒸煮食物和贮存生活所需的水及其他东西,这种陶器经受烟薰火燎后,往往残留一种黑色的烟灰,所以古人自然而然把“卢”与“黑”联系在一起。初民造字时考虑到“廑”与“火”结合成“燎”(简体字“炉”),这包含着把糊上泥浆的卢器在炉中经火烧制的意思,也可以说用火把卢器烧制成原始的炉子。要制造炉子,火和卢都不能少。

卢姓来源之要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

神农炎帝世系

炎帝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华夏民族共同的远祖,同称“人文初祖”。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国语·晋语》叙炎帝与黄帝的关系曰:“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二帝用师,以相济也”,“男女相及,以生民也”。神农时代末期(军事民主制后期),部落之间争战不已,以致神农作为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无力平息。黄帝即于此时,继神农而崛起,取得盟主地位。所以人们认为,黄帝与神农(炎帝),都不只是一个人,而是部落的称号(因而也是“朝代”称号),或是部落首领通用的称号。当然,有可能是以最初一任部落酋长的名字(名号)命名部落的。

神农早于黄帝,一般认为,神农即炎帝。炎、黄二帝皆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一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说明在神农(炎帝)氏世衰力弱、德能不孚之时,黄帝继起。其最主要原因是,两大部落 (族)为争夺本族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发生争端,世代争战。黄帝联合四方部落,经过多次战争,才得以打败炎帝神农氏,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联合(大统一)。

《帝王世纪》较详细地记述了炎帝的诞生神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河南淮阳),又徙鲁(今山东曲阜)。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潜夫论·五德志》载:“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其德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说文》云:“神农居姜水,以为姓。”《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三皇本纪》曰:“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因以为姓。”

黄帝、炎帝是同出于少典氏之两兄弟(应为少典部落联盟的两个胞族部落),因其分别居于西北黄土高原之姬水、姜水流域,故得姓不同。姜水即岐水,在今陕西省岐山、武功县一带,属渭水支流,源出岐山,南向与横水合流,人雍河。上述炎帝姓姜,是因姜水而得;反之,也可能姜水因有姜姓(炎帝)部族人的长期居处而得名。郑樵说:“姓之为氏,与地之为氏,其初一也。皆因所居而命。得赐者为姓,不得赐者为地”,“姜之得赐,居于姜水故也。故曰因生以赐姓。”“姜”字从羊,与羌同音、义,表明他们是上古时代羌族的一支,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牧羊)民族;“姜”字又从女,作为部族人员的共名,即是部族的姓称,源于共同的始祖母,有着共同的血脉统绪。在神农氏父系氏族社会以前,曾经经历过长期的母系氏族社会。这个时期的重要遗产之一,就是氏族的共同姓氏称号。尽管到了后世,这一部族的许多分支,有许多氏称,但他们的祖姓是统(同)一的,是不会磨灭或被忘却的。周代,许多姜姓氏族(支族)人共同尊奉他们的始祖炎帝;春秋时期即使是已被周人视为“夷狄”的“姜姓诸戎”也不例外。

《礼记·月令》正义引《春秋说》云:“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百谷,曰神农。”看来炎帝只是帝号,而神农则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从实质上看,神农氏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其领袖号称炎帝。古书又载:“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作耒耜,故曰神农。”炎帝神农是一神而具两个功德。·有学者认为,神农氏在黄帝之前,是古代“三皇”之一,炎帝是神农氏的后裔。炎帝即赤帝,是日神之子,即火神。《左传》 “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汉书·食货志》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食与货是生民、养民之本,二者皆肇始于神农炎帝,其功堪称不朽。

陆贾《新语·道基》载:“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白虎通·号》云:“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沃、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他无疑是带领先民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拓荒者和创业者。据《绎史》卷四引《周书》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蕨实。”《易·系辞》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农业的发明的确颇具神话色彩,古人津津乐道,渲染已甚。其中最多的,是把神农的政治思想理想化了,加进后世儒生自己的观点。

《商君书·画策》篇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庄子·盗跖》篇载:“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越绝书》称:“昔者神农氏之治天下,务利之而已矣,不望其极。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表现神农氏的无私、英明与贤能。《纲鉴》载:炎帝“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描绘出炎帝领导下的原始社会生活。

《路史·后记》(宋罗泌著)记述炎帝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说他主张“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士丁壮而不耕,则受其饥;女当年而不织,则受其寒”,“耕不强者亡(无)以养其生,织不力者莫以盖其形”。

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耕田为土,凿地为井;正节气,立历日;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创制衣裳;日中为市,倡导贸易;削桐结丝,制作乐器;治木为弧矢,创造武器;“教之桑麻”,“耕而作陶”;制灶作具,以利民用。他无疑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亲手缔造了中华古国的文明。因他“始教天下种谷”,“教耕生谷,以致民利”,故后世尊他为神农。传说他的死也是辉煌而悲壮的:晚年巡视南方,尝百草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终因误尝断肠草而不幸身亡。传说他葬于今湖南酃县塘田乡的鹿原陂,后世称其墓为炎帝陵。

由于神农氏的发明和倡导,姜姓戎族开始从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转入定居耕种的农业生活。神农炎帝的确是开天辟地、功勋超卓的伟人。

炎帝族的活动范围遍及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炎帝子孙继承农业生产传统,又有新的创造发明。《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烈山氏又叫厉山氏,是炎帝之号;因炎帝起于烈山。烈山在今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

炎帝号为神农,“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生相养之原。”后人称颂神农,“其功如天”,“盛德不孤,万世同仁”。商周之际的大贤人伯夷、叔齐兄弟曾经哀歌:“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东汉张衡作《东京赋》慨称:“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晋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有“羲、农去我久,举世叹复真”的惋惜;他在《感士不遇赋》中更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的怨慨。可知炎帝时代曾令众多士人向往。《尸子》解释神农之神为:“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为之神。”

周武王灭殷纣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安徽亳州市)”,代表当时人们对炎帝功业的纪念和褒扬。

炎帝的世系,据《礼记·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曰:“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八世所传,《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系》载:“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曰听泼,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

《万姓统谱》载称:“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氏。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火德王,故曰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

《吕氏春秋·慎势览》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可能比较接近史实。如此,则上述所传八世,可能只是其中较著名而有影响者。

《万姓统谱》所载世系与《帝王世系》同,但注明“已上七代,袭神农氏之号,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诸侯相伐,黄帝征之,天下咸归焉。”

《汉书·律历志》说:神农氏“号炎帝”,“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

神农氏:部族首领称炎帝,姜姓,牛图腾。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烈山氏: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国语·鲁语上》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礼记·祭法》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

四岳氏:首领为伯夷,姜姓,传为共工之从孙,曾助禹平治水土。后繁衍出齐、吕、申、许四支后裔。

炎帝神农氏,名石年,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轩辕即黄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术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龙,术嚣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龙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尧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即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吕尚,即其后。

炎帝后裔

神农氏后裔繁衍发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时期,分建很多国家(方国)。传说神农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等。厉氏分衍出丽氏和赖氏。自柱开始称炎帝,其后的世系分衍:

帝柱生庆甲;庆甲生甲氏和帝临;帝临传帝承;帝承传帝魁;帝魁传帝明;帝明传帝直;帝直传帝厘;帝厘传帝居(亦称帝哀);帝居传节茎。节茎之后,有节氏、戏氏、克氏三支。克传帝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氏、露、赤狄和白狄;戏传器和小帝。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钜之后有封氏、钜氏、封父、富父氏;伯陵生蜂氏和逢氏,逢生殳氏、延氏和鼓,鼓生灵契,灵契生氐氏;祝庸氏胄胤更加发达:祝庸生术嚣,术嚣生条、勾龙(即后土);勾龙平水土有功,后人纪念,尊为社神;勾龙之后有勾氏、勾龙氏、共工氏、信、垂;共工氏衍生共氏、龚氏;信生夸父;垂生噎鸣(即伯夷)。

伯夷之后为太岳、骀氏、怡氏;太岳即四岳,其后裔于商、周时期受分封,于是有吕、申、隋、淳、向、薄、甘、州、文叔、岳氏、先龙。

炎黄之战

史载炎帝与黄帝本为同族(“兄弟”),皆生活于西北地区,炎帝在姜水流域(宝鸡城),黄帝在姬水流域(即岐山下之岐水)。他们原本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带的游牧民族。《帝王世纪》云:“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女登感于常羊而生炎帝,以姜为姓,这隐约说明炎帝出自羌族(牧羊部落)。

自神农氏发明农业后,开始半定居、半迁徙的农业生活。他们顺着渭水流域东下,来到黄河以南的大平原上,这个地区适于原始农业生产,于是神农氏成为最早定居的农业部落。他们开始建城立邑,初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再迁于鲁,都曲阜。故山东地区也有姜姓部落聚居。周初,武王分封姜子牙一族到山东建立齐国,有其历史原因和社会基础。

炎帝氏族传到帝榆罔时,开始衰落。部落内的蚩尤族为争权而发动战争,打败帝榆罔,夺得帝位,仍称炎帝,居于涿鹿。此时黄帝部落兴起,与榆罔一族联合,大败蚩尤族于涿鹿。黄帝取代炎帝,成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共同首领。

帝榆罔族人除了部分合并于黄帝部落,定居北方外,另一部分南迁于江汉之间,仍然袭称神农氏或炎帝族。他们成为南方部落联盟的首领。

《礼记·月令》说:“南方曰炎天,其帝炎帝。”

《后汉书·郡国志》曰:“炎帝神农氏,葬长沙”。

《舆地纪胜》称,葬于茶陵县南,茶乡之尾。

《路史·后纪四》云,炎帝柱之裔炎帝庆甲、来(即厘),“俱兆(葬)茶陵”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以后,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特派大臣在茶乡白鹿原访寻到炎帝陵,因加修葺,并立庙奉祀。

炎帝姜姓部族沿渭水、.黄河向东迁移,其中一支到山东境内,在黄河下游与淄水之间活动。随后定居下来,逐步派生出许多支氏,

吕尚受封于齐建齐国

吕尚又称姜尚、子牙、太公望、师尚父、齐太公。他在公元前11世纪,奉周武王(姬发)之命统兵征讨商纣王,从而成为灭纣辅周的大功臣。

在商朝末年,纣是一个朝野痛恨的暴虐君主,姬昌曾经受封为西伯,人们称他西伯侯。西伯侯因得罪了纣王,曾经被纣王囚禁在菱里(今河南省汤阴之北)。他获释后率兵灭了周围黎(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南)、邗(今河南省沁阳西北)、崇(今河南省嵩县之北)等小国。在丰邑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建立了他的统治中心。

西伯侯在世时未能完成其推翻商朝黑暗统治的宿愿,到临终时,他便嘱咐次子姬发作好准备,尽早兴兵伐商。姬发在即将亲率兵将征讨商纣时,向吕尚讨教有什么克敌制胜的妙法。吕尚对姬发说:“纣王因其暴虐,残害许多平民百姓,失去了民心,我们必定要与纣王相反,要抚爱百姓,以贤能英明来对付纣王的冥顽无道。倘若我们赢得民众的归心和拥护,一定可以取胜。”这就是吕尚提出的克敌制胜的“文经”谋略。另一方面则是他的“武纬”谋略。利用敌对阵营中的矛盾,使其产生内乱,相互削弱力量,甚至达到完全瓦解的地步。其次则是讲军力的运筹部署和用兵的韬略。

在灭商的过程中,吕尚曾经作为姬发大军的前锋,麾动虎贲、戎车冲人商纣军中。他率兵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西南)与纣王军队进行大决战。在激烈的战斗中,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纷纷起义,并反戈回击。商纣王走投无路,最后登鹿台自焚而死。姬发遂率军顺利占领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宣告了商朝最后灭亡。商灭后,姬发遂建立西周王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号称“宗周”。姬发死后,庙号武王。其子姬诵承袭王位,称为周成王。

周成王鉴于吕尚在辅周灭商中立有大功,遂封吕尚为齐侯。吕尚得到大片封赐的土地——齐。他在齐建立了诸侯国齐国,并选择营丘(今山东省临淄之北)为国都。吕尚封齐建国,“尊贤智,赏有功”遂使齐国,成为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强国。

受姓及创姓始祖——高傒

高傒是姜太公第十一代孙,身历数朝,世袭上卿之职,其妹又是齐襄公夫人,人称“高舅”。高俣为齐国重臣,因拥立齐桓公受封于卢邑,卢氏由此发祥。据记载,齐太公第七代孙是文公吕赤,文公有子名高,公子高的孙子吕(亻奚),“以王父(案祖父)字为氏”,故姓高,称高(亻奚)。高俣字敬仲,号祖望,颇有外交和治国才干。一生历僖、襄、桓、孝公四代。襄、桓时代,正是齐国多事之秋,高俣执政,齐襄公失德无道,骄奢*逸,被臣下连称、管至父所杀,二大夫拥立公孙无知为齐君。无知封连、管二人为正卿、亚卿,诸大夫心中不服,高、国二执政看事不可为,称病不朝,无知也不敢罢黜他。

齐国诸大夫对无知篡位极端不满,大夫雍廪与众大夫共谋除逆,复立先君之子。他们商议认为:“高敬仲,国之世臣,素有才望,为人信服。”策划使高俣置酒,以招连、管二人,二人必然信而赴宴,到时刺杀二贼,必能成功。此计告于高俣,高慨然许诺。高(亻奚)宴客,雍廪先人宫杀了无知,高府预伏的武士也杀了连、管二人。众大夫遂在高府议立新君;齐襄公有二子为公子纠和小白,皆因襄公无道,早已避祸各奔鲁国与莒国。高俣原与公子小白交情甚笃,与同宗国氏大夫商量,要暗中把公子小白从莒国召回。这时,鲁君知道无知已死,也要发兵护送先前逃来母舅家避难的公子纠回国即位;并令公子纠手下人管仲,先带一批军队拦住莒国至齐的通道,与护送小白回国的队伍发生战斗。小白被管仲射中带钩,装死躺下,被人 载在车中,快速驰人齐都。管仲上当,派人报鲁,鲁急送公子纠赴齐。等公子纠一帮人到时,小白早巳到达。因有高(亻奚)等人做内应,小白迅速登位为君,称齐桓公。

桓公即位后,发兵攻鲁,想杀管仲。鲍叔牙劝桓公说:“君将治齐,即高俣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桓公听从鲍叔牙建议,捐弃前嫌,以厚礼聘管仲为大夫,委以政事。《左传》庄公九年(公元前685年)载: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为相,说:“管夷吾治于高俣,使相可也。”高(亻奚)不争功贪位而识大体,忠心辅佐桓公。《国语·齐语》载:管仲向桓公建议,为增强军力,建立三军:桓公帅中军“五乡”(万人),国子、高子皆齐之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横)行天下”,大国也莫能当。

桓公得管仲,与鲍叔牙、隰朋、高(亻奚)等,发展渔盐之利,救济贫穷,齐国百姓倾心拥护。齐桓公即位以后,修援立之功,对高、国世卿,皆加赐采邑。他以卢邑赐予高(亻奚)。高氏家族,继续秉持国政,与国氏家族俱为齐国重臣。齐桓公在众臣的辅佐下,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春秋首霸。当时,鲁国因有庄公夫人(哀姜)与庆父(庄公弟)之乱,庄公死后,二人被杀,国绝无人,“旷年无君”。齐桓公派高俣到鲁国,执行“存鲁”之重大使命。《春秋》闵公二年(公元前 660年)载:“齐高子来盟”,即指高俣受齐桓公命,“将南阳之甲”3 000人至鲁,帮助鲁国“立僖公而城鲁”。他与僖公订盟,稳定了鲁国政局;同时,命令甲士帮助鲁人筑鹿门之城,以防邾、莒之变。鲁人以此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世人称赞高(亻奚)“能深执忠臣之义,勉其君于霸”。《左传》僖公十三年 (公元前647年)载,周襄王以齐相管仲有平戎扶周之功,欲”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谦谢曰:齐国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坚决辞让,只受下卿之礼。

《春秋》鲁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98年)载:“郑伯使其弟语来盟。”郑伯派人来齐寻盟,事如鲁隐公三年之盟于石门。鲁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1年),《春秋》载,鲁公“及齐高(亻奚)盟于防”,鲁庄公以国君身份,与齐国上卿(大夫)高(亻奚)订盟于防,

齐惠公卒时(公元前599年),高氏、国氏拥立惠公之子顷公(名无野)即位;恐崔杼(原来有宠于惠公)掌权不利于己,便驱逐崔,崔杼出走卫国。齐灵公时(公元前566年),齐国灭掉莱国,高厚与崔杼一起“定其田”(即划定其田产分配)。齐灵公因宠爱戎姬,更立太子牙,令高厚任牙之师傅。《春秋》鲁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74年)载:“齐高无咎出奔莒”。《左传》记述其因:齐灵公听信妇人谗言,“刖鲍牵,而逐高无咎。无咎奔莒。高弱以卢叛。”这是高氏以卢邑为根据地,对齐君不明所表示的第一次抗议。齐侯任用崔杼为大夫,令庆克佐之,“帅师围卢”。不久国佐之师自外回来,也参与围卢,卢邑终于投降。

齐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高厚率师伐鲁国国都北边,后又退还。同年冬,鲁君会合十二国之师,进攻齐国。其中晋将赵武、韩起“以上军围卢,弗克”,由此可见卢城之强固。次年(公元前554年),齐灵公去世,崔杼拥立前太子光为庄公,杀掉太子牙,又杀高厚,齐国因此大乱。齐景公元年(公元前547年),崔杼被灭族,庆封、庆舍先后专权,田氏与鲍氏、高氏、栾氏四家联兵击破庆氏。齐景公五年(公元前543年)九月,齐国公孙虿、公孙灶(二人皆高氏之族),“放其大夫高止于北燕”,据称是因为他“好以事自为功,且专”。高竖对此很不满,不久就又“以卢叛”,表示抗议。齐令闾邱婴“帅师围卢”。高竖提出条件说:“苟使高氏有后,请致邑”,即要求保存高氏的后嗣和宗庙祭祀,而后献城投降。得到允诺后,高竖终于将卢邑献出,出奔晋国;晋人建绵城以安置高竖家族。

齐平公元年(公元前480年)又有“高无丕出奔北燕”。可知高氏有一支就在燕地(可能即后之范阳)定居并传衍下来,成为其后兴起的卢氏的先祖。齐景公病重时(公元前490年),命国惠子、高昭子共同拥立荼为太子,而驱逐诸公子;景公死后,吕荼立,是为晏孺子。这时仍由高、国秉政,田乞伪装顺从而事奉高、国,背后却诽谤他们两家。不久,田乞、鲍牧与诸大夫调集武装,进入宫廷,且欲攻击高昭子。昭子闻讯,即与国惠子一起出兵救齐公(晏孺子)。兵败之后,田乞穷追,国惠子投奔莒国,高昭子遇害。田乞另立景公之子阳生,是为悼公。后田常弑悼公 (公元前481年)而立平公,自为齐相,专齐之政。直到齐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5年),田常的曾孙田和代齐而为诸侯,“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祠太公以下”(《风俗通义·六国》)。公元前379年康公卒,田氏代齐之后,吕氏绝社稷宗庙之祀,子孙因失国而离散。他们起先多在北方各地迁居,各以其先人所受封邑之名为氏,由姜姓高氏子孙更氏为卢,世代延续下来。

二、改姓和赐姓

西周时代,姜太公吕尚的子孙就有人取姓“卢蒲”,其后代把“蒲”字去掉,姓卢。

春秋时代,齐国国君桓公的后代有一支取“卢蒲”为姓的,后来改成姓卢;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北周之初祖籍河北范阳的雷姓人氏改为卢姓。据《魏唐书·卢祖尚传》所载,卢祖尚的祖先曾经改姓雷为卢。

隋代的章仇太翼,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杨广)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

唐代有姓闾的人,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唐高宗曾经

百家姓氏中有“韦”姓,其排名在第50位。 百 家 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和穆萧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粱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虞万支柯 咎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宣丁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魏加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姜詹束龙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郤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殴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仲孙 太叔申屠公孙乐正 轩辕令狐 钟离闾丘 长孙慕容 鲜于宇文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颛孙端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粱 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段干百里 东郭南门 呼延妫海 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 况後有琴 梁丘左丘 东门西门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续

姓氏源流韦姓源出1 出自彭姓,为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姓纂》记载:“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封于豕韦,苗裔以国为姓,家彭城(今江苏省徐州的古称)。”又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韦姓出自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夏朝中兴少康当政时,封大彭氏的别孙于豕韦(在今江苏省铜山县的附近),豕韦国又称韦国,商时称韦伯,周襄王时始失国,迁居彭城,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韦氏。史称韦氏正宗。这就是河南韦氏。由此可见,四千多年前韦氏和彭氏同出一祖。 韦姓源出2 出自韩姓,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韩信一族险遭灭门之灾,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儿子送往南粤(今广东、广西一带)躲避,韩信的儿子为了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 韦姓源出3 出自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有韦氏。据《汉书·西域传》所载,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今新 疆维 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有韦姓。 韦姓源出4 出自赐姓而来。据《唐书·桓彦范传》所载,桓彦因功受赐韦姓,其后人以韦姓自居。 韦姓源出5 出自其它源流有韦氏。清朝时广西庆远府、贵州贵阳府定番州、湖广施南古巴地和海南东方市及仫佬、苗、瑶、水等许多少数民族均有韦姓。 迁徙分布  韦(Wéi )姓的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依资料记载,其早期的播迁始于汉朝:汉楚王太傅韦孟徙居鲁国邹县(今属山东省);韦孟四世孙韦贤被封为扶阳节侯,又徙京兆杜陵,这样一来,汉代韦姓已是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韦姓人除避战乱者有南迁情况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时产生了,成为以后韦姓分支的主要源头。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陕西一带为盛,盛唐时韦姓名人如韦应物、韦庄皆出于“京兆”,另外,因韦姓显赫之家多居于陕西长安县,而设韦曲镇,可见唐朝韦姓的主要居住地为陕西,同时,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有韦姓南迁于此。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韦姓人又有南迁者,但数量较之北方留居者仍为少数,基本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韦姓以广西、河南等省区居者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韦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

栾姓简介:

栾音Luán,姓氏多源,主要有三:

1、出自姬姓,晋靖侯的孙子栾宾的后代。

2、春秋的时候,晋国大夫栾书的后代。

3、出自姜姓,齐惠公的儿子名坚,字子栾,他的子孙用他的名字的“栾”作为姓氏。

楼主问的是这一带吗?

安徽太和栾氏家谱,(清)栾氏合族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23年)始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续修,2000年栾治华再修,2005年栾氏合族重新编修计算机排版打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栾寨村、河南省项城县栾家楼。

迁徙分布

  (缺)呵呵,其实栾姓人口并不多,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所以在历史上并没有对其迁徙的详细记载,楼主所闻的那一支,可能是某一位栾氏祖先在乱世中迁徙过来的吧。

的吊灯,一架简单而实用的大衣柜,一个漂亮的米老鼠挂钟和一个小巧但是能放很多书的小书柜。菲儿没事的时候,就读童话故事给她们听,或者给她们弹优美动听的钢琴曲。

这次,菲儿又得了“小星星”奖,捧着奖状和奖品,高兴地回家了,刚走到卧室门口,就听见吊灯和挂钟正在抢功劳。

自持高明的吊灯说:“看!这次小主人得了奖,还不是我的功劳!要不是我每天晚上为小主人照亮卧室里的每个角落,小主人能在晚上好好学习吗?!”

米老鼠挂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生气地反驳吊灯:“哼!要不是我给小主人指示时间,小主人每天都上学迟到,她能学好吗?!”

只有大衣柜和小书柜总是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为小主人菲儿尽心尽力地做着自己份内的事。菲儿就把奖状送给了书柜,把奖品送给了衣柜。

吊灯和挂钟很是不服气,她俩商量好要好好捉弄小主人。从那以后……

那盏任性的吊灯总是在高兴的时候就为菲儿照亮了她的小房间,不开心的时候就一直不停的眨巴着她那明亮的大眼睛,让小主人菲儿很是无奈,即不能好好学习,也看不了她喜欢的书。米老鼠挂钟呢,她故意捣蛋,要么走走停停,要么指错时间,弄得菲儿很尴尬,总是上学迟到,把小主人菲儿急得直哭,可又拿她们没办法。

这天,小主人菲儿要搬家了,她想把她卧室里的东西都带上,可是爸爸说,吊灯和挂钟总是给你添麻烦,就别带她们了吧!虽然菲儿有点不舍,可也没办法。

任性的吊灯和捣蛋的米老鼠挂钟被遗留在旧房间里,她们再也听不到小主人菲儿讲的童话故事和弹的优美动听的钢琴曲啦!!!

练氏排在百家姓第几位

练氏一、练氏来源练姓原本姓东。尧帝时,风姓受命掌握东方青阳之令,因此改为东方氏。东方氏的第三代传人不訾,为舜帝七友中的东友。不訾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