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姓的起源与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3浏览:29收藏

阚姓的起源与家谱,第1张

  阚姓,出自姜姓,以封地名为氏。阚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2017年人口在《百家姓》中排第294位,人口约25万人。下面是我整理的阚姓的起源与家谱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阚氏

 分布地区

 天水郡:天水在西汉时称上县,属陇西郡,汉武帝时置天水郡,天水属大水郡所辖;东汉时天水郡改为汉阳郡;三国时为蜀魏相争之地。以后归属虽有变化,但天水之名始终末变。

 会稽郡: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郡治吴(今苏州)。原越地称大越,隶会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山阴县名始此。

 历史来源

 「阚」源出

 阚(Kàn阚)姓源出有二:出自姜姓,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大夫名止,被封于阚(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世称阚止,他的后代以封邑为姓,形成阚氏。出自姞姓,以国名为氏。上古时有阚国(今山东省嘉祥县北),是黄帝吉姓子孙的封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阚氏。

 得姓始祖

 阚止。根据《尚友录》的记载,阚氏是春秋时期齐国卿士阚止的后代,望族出于会稽。《姓氏考略》记载,阚是春秋时代鲁国的一个地名,故地就在今天山东省汶上县西南的南旺湖中。这个地方,正是我国阚氏家族的发源地,他们的祖先“以地为氏”而姓了阚。《春秋三传》记载,鲁桓公十一年,桓公便曾与宋文公会于阚地。当地的居民有人以地名为自己的姓氏。阚氏后人奉阚止为阚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阚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有位高官叫“止”,受封享用阚地的`物产,人们就称他为阚止。他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阚地就在现今山东汶上县一带。而阚的先人,追溯上去就是姜太公,即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的姜尚。姜尚也是齐国的创建人。所以阚姓是源自姜姓的。而姜姓始祖正是神农炎帝,炎帝出生于陕西歧山西南的姜水之演,就以姜为姓,阚屯正是炎帝的传人。据《尚友录》的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名止,受封于阚地(在今山东省坟上县境),人们就称他为阚止,他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姓阚。其中一支沿京杭运河南迁至眙盱,扬州,江浙,闽台。又有一小支,从眙盱沿淮河上溯向西,散居于淮河两岸。一支于明朝末年,随军驻扎北京南口镇,因屡立战功,朝廷降旨家族坟地可种45棵万年松,现后人多居于昌平区南口镇北虎峪村,约有200人,一支于民国左右北上,来到北京,现散居于北京通州区,又以通州区胡各庄乡黎辛庄居多,约有150人左右,之后有部分外分。而阚止的后代,大部分现都居住在山东境内,其中:新太的汶南、放城、土门,莱芜的寨子、丈八丘、录家以及泰安、荷泽、博山、高密、临沂、沂源、沂水、平阴居多。新中国成立前后有部分人外迁之东北及山西一带。根据《姓氏考略》记载:音瞰。齐邑,鲁昭公在乾侯取阚是也。齐大夫食采者氏焉。望出天水、会稽。

 阚姓宗祠通用对联

 〖阚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陌刀无敌;朝议辄咨。——佚名撰阚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阚棱,善用陌刀,长丈余,临阵无敌。下联典指三国吴·阚泽,官中书令,朝中之议,有疑辄访之。

 〖阚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擅经传之学;决廷议之疑。——佚名撰阚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敦煌人阚驷,字玄阴,聪敏过人,博通经、传,过目成诵,曾注王朗的《易传》,另撰有十三部州志。北凉王沮渠蒙逊很看重他,任他为秘书考课郎中,负责点校经籍,勘定了诸子百家三千余卷,后官尚书。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山阴人阚泽,字德润,家中贫困,以教书为生,博览群书,兼通历数。举孝廉后,历官钱塘长、中书令、侍中、太子太傅,封都乡侯。朝中每次言论大事,有关经典的疑问,往往都向他咨询。

姓阚的历史名人+主要事迹 春秋:阚 止

汉朝:阚 乐

三国:阚 泽 字德润。三国时吴国山阴人。少时家贫,帮人抄书为业,每抄完一篇,朗读一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

后来不但成为学者,而且精通历法数学,并举孝廉。进拜太子太傅。每次朝廷大议,经典所疑,都请教于他。以儒学勤劳,封为都乡侯。

晋朝:阚 适 西域长史文书事郎中

南梁:阚道德 梁始兴忠武王碑阴提名吏

北魏:阚  阚 之祖

阚 玖 阚 之父

阚  字玄明,敦煌人。十六国时期北方著名学者,生年大约在375年至382年之间,卒年大约在444年,但因史书记载简略,

所以后人知之甚少。后人研究时,因“yīn”与“驷sì ” 相像,所以也叫阚驷。

博通经传,聪敏过人,三史群言,经目则诵,时人谓之宿读。官秘书考课郎中,给文吏30人,典校经籍,刊定诸子3000余卷,

为中国文化史的整理作出了贡献。其博通经史,主要著作有《王朗易传注》和《十三州志》。

《王朗易传注》有重义理的今文经学倾向。

《十三州志》是一部以两汉版图为基础,涵盖全国疆域,属于总志类性质的地理著作.受到后人的高度重视。

后魏:阚 爽 高昌太守

阚伯周 阚义成之父 高昌王

阚首归 阚义成之兄 高昌王

阚义成 高昌王

唐朝:阚 棱 伏威邑人 左领军将军,善用双刀,无人能敌,战功赫赫 越州都督

阚司仓

五代:阚  统军使

宋朝:骇 洞 开封人官尚书郎

阚 沫 宋兴国军人登第

元朝:阚文兴 万户府知事

阚姓的近代名人 (1900~1944),原名庆福,号伯涵;祖籍安徽合肥,生于广西柳州。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一三一师师长,抗日英烈。阚维雍中学毕业后,考入广州医科学校,未几辍学回柳州。1919年,阚维雍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堂工兵科,毕业后避居家乡。1924年李宗仁任广西绥靖督办兼第一军军长时,任阚维雍为军部机要参谋。后任南宁军校教官。又先后任工兵、交通,通讯班主任、交通队、工兵队上校队长等职。并历任第七军工兵营营长,第五十七师参谋处处长,第四十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六团团长,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直属通讯团团长,交通处处长,第十九师参谋长等。1932年,阚维雍入南京陆军工兵学校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入侵桂南,阚维雍以第十九师副师长,第三十一军参谋长率部抗日。1942年任第一三一师少将师长,担任桂南防务。1944年6月,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三一师师长的阚维雍奉命率部从南宁急驰桂林抵御日军,途经柳州,顺便探家。他草草交代全家举迁避开战乱外,就谈到他这次保卫桂林的光荣使命。连日的急行军,阚维雍双脚起了血泡,妻子极为心疼,劝他在家休息一天,但他说:“大敌当前,怎敢贻误军机,我是一师之长,不带头行军,怎能保证按期到达桂林,又怎能团结全师官兵,万众一心,共同战斗。国家多事之秋,正是军人尽职之时。”就这样,阚维雍探家不到半小时, 还没坐热就匆忙离去,这一别就是与妻子女儿的永别。198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阚维雍为革命烈士,颁发了烈士证书。 中央党史办公室还为之立传,载入青史。阚维雍编著有《越语入门》一书。 (公元1934~今),河北唐山人。著名现代教育家、交通专家。1954年北京八中毕业,考入唐山交大土木系,1958年毕业后分配在北方交通大学土木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及选线教研室主任,1998年办退返聘。从教四十一年。他在校为大学本科四年级及研究生讲授的主要课程有:“交通道路工程规划与决策技术”、“铁路公路选线设计”、“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工程建设项目评估学”等。曾先后主持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七项,其中“七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中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子课题”单线铁路技术改造决策专家系统”获国家教委1995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它完成的有“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工程建设用地综合评价和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铁道部项目“铁路建设方案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等。近年来出版发行主编的科技专著有《铁路设计理论与技术》、重载铁路工程、《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约百万字、四部,合编正式研究教材《铁路规划与机助设计》一部。先后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多篇获各级学术团体优秀论文证书。阚吉泰:(公元1941~今),山东沂水人。著名农保专家。现任职丹东市无纺厂厂长,发明无纺保暖防水蔬菜大棚毡。他发明的无纺保暖防水蔬菜大棚毡可用于蔬菜、花卉、养殖大捆起防雨雪保暖作用,目前蔬菜大棚用的草帘和纸背,不防水,保温差,使用寿命短、重量重,不能搞自动卷帘,以无纺保暖防水蔬菜大棚毡取代草帘,其优点是保温比草帘提高4-6℃,提前蔬菜上市,防雨雪,使用寿命长达8~12年,抗腐蚀易保管、重量轻、省工省力、价格低,经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新疆、宁夏等实地考查,深受菜农欢迎。1994年获当代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银奖。发明第二个专利为防火电热毯制造方法,阻燃性好,成本低,工艺简单,无毒无味等。 (公元1958~今),湖北武 。著名建筑专家、发明家。现任武汉大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阚小勇发明了“具灭菌功能的卷纸盒架”>>

中国姓阚的人有多少? ■阚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有位高官叫“止”,受封享用阚地的物产,人们就称他为阚止。他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

■阚姓的历史名人有:

1阚 泽:字德润。三国时吴国山阴人。少时家贫,帮人抄书为业,每抄完一篇,朗读一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后来不但成为学者,而且精通历法数学,并举孝廉。进拜太子太傅。每次朝廷大议,经典所疑,都请教于他。以儒学勤劳,封为都乡侯。

2阚 :字玄阴,后魏时敦煌人,自小聪敏好学,博通经传,三史群言,经目则诵,在学界就已出名,时人谓之宿读,后来在朝中做尚书官。他整理校定了前代学者的著作三千多卷,为中国文化史的整理出了一份力。他注王朗《易传》,又撰《十三州志》行于世。官秘书考课郎中时,给文吏30人,典校经籍,刊定诸子3000余卷。留下文化遣产,为中国文化史的整理作出了贡献。

3阚 棱:伏威邑人,唐朝猛将,其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陌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伏威据江淮,以战功显,署左将军。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棱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从伏威入朝,拜左领军将军、越州都督。公反,棱与南讨,青山之战,与陈正通遇,阵方接,棱脱兜鍪谓众曰:“不识我邪?何敢战!”其徒多棱旧部,气遂索,至有拜者。公破,棱功多,然颇自伐。公被禽,乃诬与己谋;又伏威、王雄诞及棱赀产在丹阳者当原,而赵郡王孝恭悉籍入之,棱自诉,忤孝恭。遂以谋反诛。

4阚思颖:女红军,又名甘棠,四川省南溪县人。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1926年加入 。

阚姓的字辈排行 山东日照阚氏字辈:“京广永兴常保全,忠孝道德先,吉祥方为贵,文明义宗传”。山东汶口阚氏字辈:“守应春明周子廷兴永修常学世绩洪光绪振志清昌兴家立业锡恩久道懋心传继善长”。山东新泰阚氏字辈:“怀敬修成兆士吉,洪光绪振志清昌,兴家立业锡恩久,道懋心传继善长”。山东高密阚氏字辈:“金玉志相成”。山东沂水阚氏字辈:“怀敬修成昭世绩,洪光绪振志清昌,兴家立业锡恩久,道懋心传继善长”。(东蒙阚氏)山东苍山阚氏字辈:“金俊荣伟宝”。山东泽阚氏字辈:“合景世绩……”山东高唐阚氏字辈:“立洪士中驰传家宝”。山东平邑阚氏字辈:“宗士泽传”安徽肥东阚氏字辈:“曾公培毓家道严宏永承先业”。安徽明光、五河阚氏字辈:“时维廷事应启文昌克开乃绪广德成家鸿儒学步明道守先善传福兆瑞锡荣怀赞襄仁义志念方刚松竹长茂耀祖安邦”。安徽合肥阚氏一支字辈:“怀敬修成绍士吉洪光绪振志庆昌兴家立业希恩久道繁新传积善长”。安徽合肥阚氏一支字辈:“宗功培毓家道延宏”。四川宜宾、南溪阚氏字辈:“根天曲水与应梦金帮雪良永汝朝宗雨思文道国集德光中远世代昌恩泽”。四川雅安一支字辈:“应登士文成攀廷有玉英朝宗连险达定国用扬名”河南信阳阚氏字辈:“万世文长金富贵继千秋”。河南南阳阚氏字辈:“万银金清龙”。湖北阳新阚氏字辈:“盛时昌龙鸿远细显”。湖北荆门阚氏字辈:“大敦光本学启明昌”。浙江安吉阚氏字辈:“文学克继敦全中”。北京通州阚氏字辈:“朝洪友学……”江苏淮安阚氏字辈:“会学华仁义道德”。黑龙江宾县阚氏字辈:“朝贵洪星英友学”。北京昌平阚氏字辈:“尚之思进宗永成,来恒玉世绍纯洪,宝禹西光庭吉庆,普禄兆寿炳文同”。阚氏一支字辈:“文(龄梦)清玉瑞世昌成大器资料有待补充。

中国姓阚的人多吗? 阚(Kàn 阚)姓源出有二: 出自姜姓 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大夫名止,被封于阚(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世称阚止,他的后代以封邑为姓,形成阚氏。 出自姓 以国名为氏。上古时有阚国(今山东省嘉祥县北),是黄帝吉姓子孙的封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阚氏。 得姓始祖 阚止。根据《尚友录》的记载,阚氏是春秋时期齐国卿士阚止的后代,望族出于会稽。《姓氏考略》记载,阚是春秋时代鲁国的一个地名,故地就在今天山东省汶上县西南的南旺湖中。这个地方,正是我国阚氏家族的发源地,他们的祖先“以地为氏”而姓了阚。《春秋》三传记载,鲁桓公十一年,桓公便曾与宋文公会于阚地。当地的居民有人以地名为自己的姓氏。阚氏后人奉阚止为阚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阚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有位高官叫“止”,受封享用阚地的物产,人们就称他为阚止。他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阚地就在现今山东汶上县一带。而阚的先人,追溯上去就是太公望,即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的吕尚。吕尚也是齐国的创建人。所以阚姓是源自姜姓的。而姜姓始祖正是神农炎帝,炎帝出生于陕西歧山西南的姜水之演,就以姜为姓,其后人因功受封吕国,以吕为氏;阚屯正是炎帝的传人。据《尚友录》的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名止,受封于阚地(在今山东省坟上县境),人们就称他为阚止,他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姓阚。其中一支沿京杭运河南迁至眙盱,扬州,江浙,闽台。又有一小支,从眙盱沿淮河上溯向西,散居于淮河两岸。一支于明朝末年,随军驻扎北京南口镇,因屡立战功,朝廷降旨家族坟地可种45棵万年松,现后人多居于昌平区南口镇北虎峪村,约有200人,一支于民国左右北上,来到北京,现散居于北京通州区,又以通州区胡各庄乡黎辛庄居多,约有150人左右,之后有部分外分。而阚止的后代,大部分现都居住在山东境内,其中:新太的汶南、放城、土门,莱芜的寨子、丈八丘、录家以及泰安、菏泽、博山、高密、临沂、沂源、沂水、平阴居多。新中国成立前后有部分人外迁之东北及山西一带。根据《姓氏考略》记载:音瞰。齐邑,鲁昭公在乾侯取阚是也。齐大夫食采者氏焉。望出天水、会稽

谁知道姓阚的家谱? 阚姓族谱--阚姓历史名人世代关系以春秋时期阚止算起 25世(阚)元之公 26世(阚)弦公―官齐大夫 ┌───────┐ 27世(郝王时同 乐毅谋代齐) 贡公 鳌公―为周吉王 28 世(阚)善良公―事始皇有大功 卒谥勇南王 29世先之公―为秦佐善兵机 ┌────────┐ 30世(阚)加贞公 加亨公 加元公―汗高祖时封清洁校尉 卒谥护国侯 ┌────────┐ 31世(阚)孝文帝时延尉徒官蒲州―侃公 仪公 32世(阚)和公 曾任军前校尉 ┌────────┐ 33世(阚)为左将军―齐公 由公―潮州太守 44世(阚)储公―永康年间进世 官苏州太守 ┌─────────┐ 颖45世(阚)愿公 颖公 灏公―廉官衢州 愿───────┘──┘ 补充: 二┌─────────┐ 公 46世(阚)为 凤阳县 丞―翼公 冀公― 汉献帝 时为部前黍 俱 谋 韩信 将军 首将 武略多战 迁 长 ┌──────────────┐ 沙 47世(阚)黄母生―爽公 源公 浩公―居蜀仕魏 泽公―东 吴中 书令(甘母梦月 飞入怀中 生泽) ┌─────────────┘ ┌─────────┐ 48世(阚)珩公 公 为 汉阳 丞,亦名梅公┘ ┕为 蜀郡 太守,居 九江 补充: wikizupulu/docphpaction=view&docid=1215 你从这个网页上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因为字比较多,粘贴比较麻烦,我就粘贴了一部分,你可以仔细研究一下的啊!

现在中国有没有姓(阚)的,分别都是在那个城市,这个姓的历史? 5分 阚姓,出自姜姓,以封地名为氏。阚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80位。

阚(kàn )姓源出有:

源流一:出自姜姓,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止,被封于阚(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世称阚止,齐简公时任丞相,后代以封邑为姓,形成阚氏。

源流二:出自姓,以国名为氏。上古时有阚国(今山东省嘉祥县北),是黄帝吉姓子孙的封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阚氏。

源流三: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阚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阚是鲁国的一个地名,即第一个渊源中提到的古阚国之地。

源流四:是出自蚩尤,《皇览・冢墓记》记载,蚩尤冢高七丈,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因而说蚩尤姓阚,其后代亦姓阚,并于每年十月祭祀蚩尤。《续夷坚志》记载,华州有蚩尤城。相传蚩尤阚姓,所以叫做阚蚩尤城,周围阚姓比较多。 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今山东阳谷县境内)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亘天,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钜野县(今济宁市)重聚,大小与阚冢等这一记载与《史记》是一致的。

得姓始祖:阚止。根据《尚友录》的记载,阚氏是春秋时期齐国卿士阚止的后代,望族出于会稽。《姓氏考略》记载,阚是春秋时代鲁国的一个地名,故地就在今天山东省汶上县西南的南旺湖中。这个地方,正是中国阚氏家族的发源地,他们的祖先“以地为氏”而姓了阚。《春秋》三传记载,鲁桓公十一年,桓公便曾与宋文公会于阚地。当地的居民有人以地名为自己的姓氏。阚氏后人奉阚止为阚姓的得姓始祖。

阚氏或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八十位门阀。阚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有位高官叫“止”,受封享用阚地的物产,人们就称他为阚止。他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阚地就在现今山东汶上县一带。而阚的先人,追溯上去就是太公望,即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的吕尚。吕尚也是齐国的创建人。所以阚姓是源自姜姓的。而姜姓始祖正是神农炎帝,炎帝出生于陕西歧山西南的姜水之演,就以姜为姓,其后人因功受封吕国,以吕为氏;阚屯正是炎帝的传人。据《尚友录》的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名止,受封于阚地(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境),人们就称他为阚止,他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姓阚。其中一支沿京杭运河南迁至眙盱,扬州,江浙,闽台。又有一小支,从眙盱沿淮河上溯向西,散居于淮河两岸。一支于明朝初年,迁徙于今滦县境内,现聚居于两个村庄。一支于明朝末年,随军驻扎北京南口镇,因屡立战功,朝廷降旨家族坟地可种45棵万年松,现后人多居于昌平区南口镇北虎峪村,约有200人,一支于民国左右北上,来到北京,现散居于北京通州区,又以通州区胡各庄乡黎辛庄居多,约有150人左右,之后有部分外分。而阚止的后代,大部分现都居住在山东境内,其中:新泰的汶南、放城、土门,莱芜的寨子、丈八丘、录家以及泰安、菏泽、博山、高密、临沂、沂源、沂水、平阴居多。新中国成立前后有部分人外迁之东北及山西一带。根据《姓氏考略》记载:音瞰。齐邑,鲁昭公在乾侯取阚是也。齐大夫食采者氏焉。望出天水、会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有部分阚氏族人外迁之东北及山西一带。河南阚氏族人的一支随 军迁至台湾省桃源县散居,安徽阚氏族人的一支则随 军迁至台湾省嘉义市散居。

历史名人:

阚泽,字德润。三国时吴国山阴人。少时家贫,帮人抄书为业,每抄完一篇,朗读一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后来不但成为学者,而且精通历法数学,并举孝廉。进拜太子太傅。每次朝廷大议,经典所疑,都请教于他>>

全国有多少姓阚的 阚姓因仕宦等原因,部分人从今山东汶上迁徙,逐渐融入全国各 地。其中一支沿京杭运河南迁至眙盱、扬州、江浙,又有一小支,从眙盱沿淮河上溯向西,散居于淮河两岸;另一支于元朝大德年间外迁蒙阴下东门村,到明朝洪武 年间又分迁到蒙阴寨子(今钢城区)、莱芜丈八丘、泰安西庄、泰安汶口东崔村(今宁阳)、沂源草埠官庄(今鲁村官庄)、益都(今青州)、沂水界湖(今沂 南)、沂水埠口、新泰放城阚家庄、泗水贺庄及东北、口外(张家口)、山西临汾乡宁县古山庄、山西屯留县苏村、河南洛宁王范庄等 地;一支于明朝末年,随军驻扎北京南口镇,因屡立战功,朝廷降旨家族坟地可种45棵万年松,现后人多居于昌平区南口镇北虎峪村,约有200人;一支于民国 左右北上,来到北京,现散居于北京通州区,又以通州区胡各庄乡黎辛庄居多,约有150人左右,之后有部分外分之唐山乐亭、滦县、迁西等地居多,约3000 人。此外山东境内阚姓还分布在荷泽、济宁、枣庄、德州、聊城、济南、章丘、博山、淄川、周村、辛店、临沂、日照、平阴、青岛、烟台、高密、莱州等地。民国 末年,河南阚姓一支随国军迁至宝岛台湾省桃源县散居,安徽阚姓一支也随国军迁至宝岛台湾省嘉义市散居。

姓阚的历史名人+主要事迹 阚  字玄明,敦煌人。十六国时期北丹著名学者,生年大约在375年至382年之间,卒年大约在444年,但因史书记载简略, 所以后人知之甚少。后人研究时,因“yīn”与“驷sì ” 相像,所以也叫阚驷。 博通经传,聪敏过人,三史群言,经目则诵,时人谓之宿读。官秘书考课郎中,给文吏30人,典校经籍,刊定诸子3000余卷, 为中国文化史的整理作出了贡献。其博通经史,主要著作有《王朗易传注》和《十三州志》。 《王朗易传注》有重义理的今文经学倾向。 《十三州志》是一部以两汉版图为基础,涵盖全国疆域,属于总志类性质的地理著作.受到后人的高度重视。

阚 作为姓氏怎么读? 阚三声,因为我就姓阚,我都不知道为啥字典里都说是四声

新野县面积1062平方公里,人口86万。西汉初置县,历史上境内曾设过棘阳、淯阳、朝阳、义阳、百宁、黄冈、新都、交木、惠怀等县,还曾设过州郡或侯国。

姓氏资源

新野是姓氏文化资源富县,现有姓氏300余个,均为单字姓,无复姓和多字姓。历史上源于新野、得姓于新野或望于新野的姓氏有:岑、邓、阴、来、曹、庾等。

岑氏 受封于西周,得姓于岑亭,望于新野,今海内外岑姓华人皆奉东汉开国元勋之一的岑彭为得姓始祖,岑彭官拜征南大将军,征讨公孙述时遇刺于四川武阳,初葬于华阳东林山,2008年其遣蜕迁回故里新野下庙村新隆重礼葬,如今海内外岑氏已在岑彭故里举办过两次拜祖大典,每年来新野的寻根团组都有30来个。岑氏名人有唐代贞观名相岑文本,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清代的岑毓英、岑春煊父子。岑春煊民国早期几乎与袁世凯、孙中山齐名,为中华民国军 主席总裁(相当总统)。美国里根、布什总统顾问岑显利直认自己是岑彭后裔,访华期间曾专程来新野考察寻根。

邓氏 得姓于邓国。公元前678年邓国为楚国所灭,国人有以故国为姓者,邓国之都在今衰阳邓城镇,西汉时,有名邓况者,世居新野,渐成望族,东汉初新野人邓禹,辅佐光武帝刘秀,实现中兴,为东汉开国二十八名元勋之首,24岁时即被封侯,邓禹因此而被如今海内外邓氏共奉为得姓始祖。他们自豪地说,天下邓姓出新野,全球凡有华人聚居处,必有邓高密之后人。历史上邓氏名人众多,曾出了两位皇后,其中的和熹皇后邓绥,垂帘十七年,辅佐三帝,被史家称为“皇后之冠”。其它如邓廷桢、邓世昌、邓恩铭、邓中夏、邓稼先、邓颖超,就连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祖籍也是新野,也是邓禹后人。我一九九三年提出了 祖籍在新野这一观点,后来,李保铨先生据此丰富成了一篇鸿文,在南阳日报发了整版的长篇报道,在学术界影响较大。邓禹故里清咸丰年间官立之“汉高密侯邓元公故里”碑,至今保存完好。新野邓氏族谱自邓禹至今中间不断代。

阴氏 阴氏乃春秋时管仲之后人,西汉时,阴氏在新野繁衍成巨族,有阴子方者,岁末以黄羊祭祀灶神,因此而获福祉,他预言,后人必将富贵。新莽时,阴家出了个貌若天仙的女子,即阴丽华,她沉鱼落雁、倾国倾城,非但秀外,而且惠中,当时尚未称帝的刘秀曾向人感慨说,为官当作执金者,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阴丽华果然被刘秀册立为皇后,身后赠谥光烈。后来阴家又出了一位皇后,一门二后,宠荣无比,应了阴子方之言。相传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之民俗,即始于阴子方。另外,以四川丰都为代表的中华鬼文化宣称,阎罗王(阴世之王)即新野人阴长生。新野历代县志对阴长生均有记载。

庄氏与严氏 东汉初高士严子陵,本姓庄,乃新野人,后隐居江南会稽之富春山下岑彭简介,拒不出仕,连刘秀也拿他没有办法。严子陵后来成为历代隐人高士的楷模。新野县志对严子陵也有记载。新野至今仍流传着“庄严一条根,新野连富春”之说。

来氏 东汉初新野人来歙,是光武帝刘秀的表叔,官拜太中大夫,在关西陇右一带少数民族中甚受拥戴,后为国捐躯。今华人来氏,至少有一支是来歙的传人,分布于江南多省。

宋氏 乃东汉名臣宋弘之后人。宋弘在东汉建武年间至大司空。他仪容伟岸,私操高尚,曾以“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之说拒绝刘秀之姐湖阳公主的暗恋与追求,为后世所称道。

曹氏 新野土著,世为望族。东汉末的十常侍之一曹节,官声虽然不佳,家门却是望族,相传是汉初名相曹参之后人。历代衙神祠民间俗称萧曹庙。敬奉的是萧何和曹参。成语“萧规曹随”,说的即是他二人。南北朝时的名将曹景宗,新野人,文武兼资,某次御筵赋诗,他以一首“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五言诗,豪气干云,令满朝文武对他顿时刮目相看。他的后人曹铭,廉冠一时,明史有传。

庾氏 南北朝时的新野人庾信,是当时词赋大家,与徐摛齐名,世称“徐庾”,是诗词发展史上由五言到七言时期承前启后的人物,李白、杜甫都对其推崇倍至。庾信雄于为赋,其《春赋》、《小园赋》、《枯树赋》、《哀江南赋》皆千古绝唱。当代伟人 直至去世前不久,已目不能视,仍请人读《枯树赋》给他听。庾信故里在今新野上港乡宅子村。民谣“陂汪汪,下田良,樊氏失业庾氏昌”,此庾氏即指庾信家门。

白氏 今新野王集镇白滩村村民,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之传人,有家谱为证。

郭氏 五代时的名将郭言,祖籍太原,落籍新野,善征战,多军功,《五代史》有其传。

齐氏 新野望族,名人甚多,最著名者如齐慎,乃晚清抗英名将,四任提督,被朝廷绘像于大内紫光阁,赠谥勇毅巴图鲁,是唯一入《清史稿》的新野人。

钱氏 2012年博鳌论坛例会期间,台湾前“外长、监察院院长”钱复会见郭庚茂,称自己的曾祖父钱绳祖在新野当过县令,自己的爷奶是在新野结婚的,自己的父亲是在新野出生的、自己先辈曾在新野居住了十几年,自己能算半个南阳人。新野有两通保存完好的古碑,证实了钱复之说。钱复夫妇已两次来新野寻旧怀古,第二次还带了长子钱国维和长媳胡家琪一同回来,其虔诚之意,在海峡两岸传为美谈。我们特意编写了《线绳祖在新野》画册。

新野如今尚有北宋时理学大师程颢、程颐之传人聚居。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之后人,如今在新野施庵镇已繁衍成相邻的五个岳庄,总人口有数千人。

新野施庵镇大营村之牛氏,乃唐代后期宰相牛僧孺之后代。

新野如今有许多姓氏,都称自己祖上是洪洞大槐树移民,但多系口传,无可信之硬件支撑其论点,此中恐有真有讹,尚有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待做。

新野之稀有姓氏

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有艾氏、边氏、钞氏、池氏、戈氏、海氏、呼氏、虎氏、淮氏、吉氏、简氏、阚氏、蓝氏、廉氏、蔺氏、骆氏、母氏、那氏、年氏、钮氏、肜氏、山氏、闪氏、厍氏、水氏、台氏、庹氏、卫氏、腰氏、喻氏、乐氏等。此中那氏与钮氏,系由满族之叶赫那拉氏和钮古禄氏汉化而成。

已有谱牒的姓氏

约有近百部岑彭简介,但多数是某姓中某一支的支谱,如张、李、王、赵、陈、曹、刘、黄、徐、魏、周、朱 等当代人口大姓,跨县跨省的统谱不多,也有不少是明清以来甚至民国以来的短线谱系,仅有20来代人甚至更短。其共性是侧重记载血缘脉络的连延,对姓氏文化的精髓发掘研究尚较肤浅。

新中国成立后,祠堂的祭祀功能消失了,大都被改作学校、仓库、工厂等。到上世纪末,常州的祠堂已所剩无几。古代的一些祠堂更是由于战乱,抗日,文革等原因,变成残垣断壁,蒿草丛生。

从本世纪初,常州的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保护修缮祠堂的紧迫性,于去年9月28日发起并成立了常州祠堂文化研究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两次祠堂文化学术研讨会,对家谱修缮的热潮中,重修宗祠也在这股热潮中也应时而生,他们纷纷自筹资金,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修复祠堂。研究会正在汇编关于常州本土祠堂文化的书籍,修缮祠堂的善举自古有之。

最先发轫的是武进礼嘉的孙觌后人。孙觌北宋大观三年进士,翰林学士,后来官至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人称两部尚书。2003年孙觌后人开始重修宗祠,当时思想还不十分解放,顾虑影响,将它改称“纪念堂”,只是因为宗祠已少掉了一部分,略显局促。紧随其后的是横林赵氏宗祠的重修,《赵氏宗谱》的主编赵祖兴是一位热心人,他奔走呼号要重修赵氏宗祠。赵氏宗祠是文化名人赵翼、赵元任的祖祠,赵翼曾在祠内主修赵氏宗谱,明朝的石柱础依然可见。宗祠修成三大三进,保持了明代建筑的风格。祠内还保存明清石碑和墓志铭多块,有古井一口。自此,新一波宗祠重修迅速热遍常武地区:2004年潞城大树下村王氏宗祠动工,樟村陆氏宗祠启动修复,很快横林丁氏宗祠、横林梅里张氏宗祠、中沙礼嘉王氏宗祠、横林余巷冯氏宗祠、芙蓉奚氏宗祠、遥观孙氏宗祠,以及三河口阚氏宗祠、横山桥陈氏宗祠、雪堰殷氏宗祠等也都在原祠的基础上修了小祠堂或纪念馆。常州宗祠的重修都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还原了以历史风貌。这一大批宗祠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江南宗祠特有的娟秀婉约的水乡风格温润着江南人的心灵。

细细数来,常武地区重修的宗祠已有10多家:从最早的横林赵氏宗祠,到潞城的三槐堂王氏宗祠、礼嘉王氏宗祠、丁堰樟村陆氏宗祠、横林梅里张氏宗祠、红梅白氏宗祠(在运河边)、芙蓉奚氏宗祠和岳氏宗祠等都在这一波修缮热中重新焕发出青春。有不少都已在最近被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市区的瞿氏宗祠作为瞿秋白故居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那些修复的祠堂,多是延续了以前的风格,在工料上和以前的能衔接起来,木架结构予以保留,更换其中糟朽的材料,但仍是木材,但是也有的修复,没有按照老规矩来,把木架改成了钢筋水泥结构,原本按照老法做的话,因为保留了旧时的材料和工艺,仅仅是修复,还能被评为文保单位,但是一用钢筋水泥,那就再也评不成文保单位,只是外观比平常建筑好看而已,在修复祠堂时,我建议应考虑到与传统的衔接和时代的连接,尽量采取和原来工艺和旧式材料,少用新材料,如果是新修的祠堂,或者是原来的早就毁灭的,在另外的地方建的祠堂,那也要在外观上起码延续常州祠堂的整体风格,可用新式材料和工艺,但要让人一看便知是祠堂而非是别的建筑。

修缮祠堂不仅是对中国历史遗迹的补救,而且也是对家族祖先长辈的缅怀和尊敬。因此上致机关政府,下到平民百姓都有责任和义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曾经担任过武进区湖塘镇龙潭村村委书记的徐汉法一挥手响应者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将占地面积达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8平方米在常武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宗祠就竖起来了,本来他们只是想把多年未修的家谱重修一下,但是宗祠还保留着,经历了岁月沧桑风霜雪雨的磨励,已经衰败破落,看在眼里的徐汉法便下定决心将祠堂修复一新。

阚姓的起源与家谱

  阚姓,出自姜姓,以封地名为氏。阚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2017年人口在《百家姓》中排第294位,人口约25万人。下面是我整理的阚姓的起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