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姓 茅氏家谱 茅姓起源 茅姓名人 茅姓的来源 茅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3浏览:3收藏

茅姓 茅氏家谱 茅姓起源 茅姓名人 茅姓的来源 茅姓简介,第1张

一、姓氏源流

茅(Máo)姓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上古周期时,周公第三子茅叔封于茅,并建立了茅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到春秋时,茅国被邹国所灭,茅国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茅。又“茅”与“茆”通。

二、迁徙分布

茅姓出自姬姓,发源地是今天的山东省金乡县西南。周公旦是西周时周文王的儿子,他的第三个儿子名叔,叔受封于茅邑,世称茅叔,茅叔建立了茅国。后来茅国被与其接壤的邹国所灭,茅国的王族子孙就相约以原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就有了茅姓。茅焦是秦始皇时的一个客卿,当时秦皇太后与嫪毐私通,蓄谋作乱,事情败露后,秦始皇把太后打入阳宫,并且下令,凡为此事进谏的人一律处死。茅焦则冒死进谏,晓以利害,秦始皇悔悟了,于是,把太后接回咸阳。茅姓现今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三、历史名人

茅 蒙:字初成,传为秦代名闻天下的神仙。传说他道成时白日乘龙飞升。街巷中家喻户晓。老幼都传唱他留下的神仙歌谣,内容是:“神仙得道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这歌谣既是表达茅蒙得道飞升时意气风发的心情,也是茅蒙的预测:茅氏家族既有仙根,后罪子孙中当出数位神仙人物,这其中必有一位名叫盈的仙真根苗。并告诫修仙者要贵生养德,定下心来下苦功修持济世,如果漫无目标求仙寻仙,改改年号好企望长生久视,即为帝王亦是徒劳!时事就这么偶然而又必然地被这位神仙言中。后来秦始皇听到那首神仙歌谣,竟然没有深悟其中之涵意,反而真的就自作多情地将年号改腊 “嘉平”,并在天上迎请方士,遍访仙山,寻找灵丹妙药,以期成长生久视的神仙。

茅 焦:秦朝时齐人。秦大后与谬毒私通,事发,始皇车裂谬毒,迁太后阳宫,下令:敢以大后事谏者杀。先后杀谏者27人。齐客茅焦冒死进谏,始皇觉悟,下殿接之,爵以上卿。即迎大后归咸阳,复为母子如初,尊立茅焦为仲父。

茅 坤:字顺甫,号鹿门。明朝归安人。好谈兵,自负有文武才能。选唐宋八大家文钞行于世。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等。

茅 维:明浙江省归安人,字孝若。茅坤子。工诗,亦善作杂剧。与臧懋循、吴稼登、吴梦旸称四子。不得志于科举,以经世自负,尝诣阙上书,希得召见。陈当世大事,不报。有《嘉靖大政记》、《论衡》、《表衡》、《策衡》、《十赉堂集》。

茅元仪:明湖州府归安人,字止生,号石民。茅坤孙。好谈兵,天启初,为孙承宗幕僚。崇祯初,上《武备志》,为翰林待诏。后任副总兵,守觉华岛,旋以兵变论戍漳浦。边事急,再请募死士勤王,权臣不许,悲愤纵酒卒。有《暇老斋笔记》、《野航史话》、《石民集》等,所辑《武备志》网罗历代军事著作,附大量插图,尤具资料价值。

茅大芳:明代将官,忠心朝廷而被杀,当时人们都称赞他忠义。

茅鸿儒:又名兆儒。清浙江钱塘人,字子鸿。工诗词,喜远游。画山水花鸟有文人气。有《东篱草堂诗钞》。

茅星来:字岂宿,号钝臾。清朝归安人。工文辞,才气勃发而有义据。后专攻经史及程朱书,年70以诸生终。著有《近思录集注》、《钝望文钞》。

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考入清华官费赴美国留学,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工科教授兼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大学教授兼校长、杭州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院长、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处长、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一届评议员、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交通部技正、行政院水利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部土木系教授、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交通部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第二次高等考试典试委员。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第三届委员。民国38年(1949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并任中国交通大学校长,上海科学技术联合会主席。从1950年起,历任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铁道研究所所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1954年起,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至第五届代表。人大常委会第一,至第五届委员、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6年起,任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起,为中国科协副主席及全国政协历届科技组组长。1959年起,为九三学社副主席。1960年起为北京市科协主席,1982年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84年被选为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名誉会员。著有《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桥梁——古桥与今桥》、《力学概论》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东海郡:汉代设置。一在今山东省郯城一带;一在今江苏省邱州市东海县以东、淮河以北地区。据《世本》记载:“周公第三子茅叔封于茅,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陈留、晋陵。

陈留郡:秦始皇置陈留县,汉代改置陈留郡。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地区。

晋陵郡:又名常州,今江苏常州市一带。

2、堂号(缺)

============================================================

茅姓宗祠通用联

〖茅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三茅仙术;

四世义门。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咸阳人茅盈,字叔申,十八岁时弃家赴恒山修道,后隐居句曲,人称“茅君”。他二弟茅固官执金吾,三弟茅衷官五官大夫,都弃官渡江,到东山找他修道,后都得仙而去。据说老君任茅盈为司命真君,茅固为定箓真君,茅衷为保生真君,世称“三茅君”。下联典指宋代泰州人茅信卿,全家百余口人四世同居。每天早上,家长坐堂上,以下按长幼而立,垂手听从活计安排,完成了再复命。有懒隋者,受鞭打惩罚也无怨言。不论严寒、酷暑,都是如此,太守霍仲顺报告给朝廷,旌表其门为“四世孝义之门”。

同堂四代;

脊令三君。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茅姓名人茅信卿,秦州人。四世同居,举家百余口。每旦家长坐堂上,卑幼各以序立,拱手听命,分任以事。毕则复命。州守霍仲顺闻于朝,旌旗其门曰“四世孝义之门”。指西汉道人茅盈及其弟子茅固、茅衷三人修道于恒山,都得道成仙。相传太上老君拜茅盈为司命真君、茅固为定箓真君、茅衷为保生真君。

杀鸡奉母;

破瑶安民。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陈留人茅容,字季伟,四十多岁时在地里耕种,到树下避雨时,别人都蹲着,只有他正襟端坐。名士郭泰见了,感到惊异,晚上便住进他家。第二天一早,茅容杀鸡给母亲吃,自己则以青菜与客人一起吃。郭泰向他行礼,赞为“贤人”,又劝他读书学习。后来,茅容果然成为贤德之士。下联典指明代归安人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善古文,又好谈兵。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广西兵备佥事,曾攻破瑶族十七寨,使一方得以安宁。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等。

广平世泽;

孝义家声。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宋·茅信卿,四世同居,治家有方,朝廷表彰为“四世孝义之门”。

华山乐道;

南亩供亲。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秦人茅蒙师鬼谷子,受长生之术,遂入华山修炼,道成,乘龙白日升天。下联典指后汉·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郭泰宿其家。第二天杀鸡供母,自以蔬菜与客共饭,郭泰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

〖茅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老群拜司命;

始皇封上卿。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道人茅盈,字叔申,咸阳人。相传,太上老君拜他为司命真君。下联典指秦代谏官茅焦,齐地人。任始皇谏官。为始皇迁母于雍地事,劝谏者被杀了二十七人,他冒死又谏,历数始皇罪恶并指出其对秦王朝的危害。终于使始皇警醒,被拜为上卿。

春光无限好;

重任在双肩。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佚名化用当代铁路梁专家茅以升《为〈人物〉青年专号题词》集字联。题词全文是:“双重重任在双肩,应是青年胜老年。无限春光无限好,时来又见养花天。”茅以升,江苏镇江人。他于1920年在美国获工学博士学位。任过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

-----------------------------------------------------------------

〖茅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东来紫气歌盛世;

海宴河清庆新春。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鹤顶格嵌典茅姓名门望族居住地之一“东海”郡的嵌字联。

博通儒学推知至;

壮烈忠义誉大芳。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国子助教茅知至,仙游人。操尚介洁,博通坟典。介六经孔孟之道貌岸然,以开明人心。著二十一史绎,注十三经旁训,以阐发奥旨。后荐于朝,补国子助教。后归隐。下联典指明代副都御史茅大芳,泰兴人。博学能诗文。洪武中为淮南学官,擢秦府右长只,辅导尽职。建文初迁副都御史。靖难兵起,寓书淮南守将,忠义激烈,闻者壮之。燕师入南京,不屈死。

经史俱擅称博士;

文武双全号奇才。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博士茅镛,字庭韶,仙游人。性嗜学,通经史。正德、嘉靖间,纂修孝宗、武宗实录,镛皆被征与修。书成,授博士。下联典指明代博士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人。善古文,又好谈兵。累官广西兵备佥事。后迁大名副使。尝提兵戌倒马关,总督杨博视其营垒,叹为奇才。有《白华楼藏稿》等。

奇勋屡立专祠祀;

大节克全事建文。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名人茅诚的事迹。下联典指明代副都御史茅大芳,泰兴人事典。

一、姓氏源流

甄(Zhēn)姓源出有三:

1、来自舜帝,以官名为姓。据《通志·氏族略》载,上古的时候,舜帝品德高尚,处处以身做则。他听说东夷部落的烧陶技术落后。于是就到东夷部落去烧陶。在舜的指点之下,东夷部落很快掌握了烧陶的主要技术,而且成了著名的陶器产地。由于经济的发展,东夷部落的所在地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城邑,这就是甄城。舜的子孙有的留在甄城做甄官,掌管制陶业。后来甄官的后代便以这一官名为姓,称为甄姓。

2、以封地为姓。据《元和姓纂》载,上古部落首领皋陶的儿子仲甄在夏朝做官,后来被分封到甄,他的子孙于是根据祖先的封地和字,将自己的姓氏定做甄。

3、出自他族改姓。《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三字姓的郁都甄氏,入中原后改为甄氏。

得姓始祖:仲甄。“甄”字的本意,也就是古代做瓦器之人的意思。甄氏得姓也确实是跟瓦器有关。根据《元和姓纂》记载,甄姓的鼻祖是皋陶次子仲甄。他们的祖先就是当时为虞舜做瓦器的陶人,而根据考证皋陶“甄”字的本意,也就是古代做瓦器之人的意思。根据考证皋陶是虞舜时造律的大臣,如果甄氏是少子仲甄的后代,则是以王父字为氏。那么,甄氏的得姓,至今也已有4000多年了,是一个古老的中国姓氏。故甄氏后人尊仲甄为甄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甄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无极是中国河北省一个普通的传统农业县,位于省会石家庄市东侧。西汉置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便是甄姓同胞的故乡。“甄”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根据《二十五史》记载,到了中央集权的汉族统一国家。西汉时期,甄氏先民已在无极形成封建社会的门第阀阅——甄氏家族。这个家族历经秦汉统一、三国角逐、魏晋兴替和隋唐盛衰,前后八个时代,绵延八百年,俨然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随着历史的发展,无极甄氏家族有若干支脉向四方藩衍移徙,宋代甄舜河率族南迁就是一例。舜河子孙秉承先祖遗风,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代有贤哲,辈有英才,不少人远涉重洋,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产生过众多富商巨贾,涌现出一批有识之士、社会名流,为中华民族物昌盛富强贡献了力量,据了解,现在美国、加拿大、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委内瑞拉、墨西哥、英国、哥斯达黎加、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澳门等地区,有舜河子孙四万多人,广东省开平、新会、台山、恩平等地有四万三千多人。在美、加、新、澳及香港等地,建有甄舜河堂、甄氏联合会、甄汤中山会馆等宗亲组织,广东省开平市设舜河侨刊社、舜河纪念堂、出版不定期刊物《舜河侨刊》,发行国内外。甄舜河公(公元1195-1274年)开创南迁四邑(今广东省台山、开平、新会和恩平四市全称)之举,在甄族发展史上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历经沧桑,繁衍生息,奠定基业,子孙众多。济翁迁居河南卫辉府(汲郡),到南宋时,裔孙廷宣任国史修撰,出仕南京安庆府知府事,卜宅居住于此。子善庆于绍熙癸丑(公元1193年)科考取进士,任广东南雄府推官,卒于任上。善庆翁有子景福、景贤,长子景福扶善庆翁灵柩携眷回安庆府(今属安徽省)居住,次子景贤翁(即舜河父亲)则定居南雄珠矶里。新宁德行都(大部分在今开平市城区内),位于潭江和新宁河交会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一个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好地方。甄族在此定居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又开始向各地分支。舜河子孙住地多在广东南海之滨,是知名侨乡,受海外文化影响较早,百多年来很多人远涉重洋,在海外成家立室,开创基业,并取得较大成就。甄舜河家族移居美国和香港地区的人数最多,其中尤以美国西部的三藩市(旧金山)、洛杉矶(罗省),东部的纽约、波士顿,北部的芝加哥等市较为集中。三藩市甄舜河堂每年春节都举行宗亲宴会,参加人数有一千多人。香港、澳门地区的甄舜河子孙有两万多人。此外,旅居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委内瑞拉、墨西哥、哥斯达黎加、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甄姓侨民也不少。美国的三藩市、洛杉矶、芝加哥,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哥斯达黎加,菲律宾,新加坡等国以及香港等地都建有甄氏宗亲会组织。舜河子孙定居海外的总人数达四万多人。目前,国内舜河子孙有四万三千多人。其中,台山市约二万五千人,分布在汶村、海宴、广海、深井、挪扶、北陡、三合、水步、四九、冲蒌、端芬、白沙、下川和台城等十多个镇;开平市有一万二千多人,分布在三阜城区和沙塘、金鸡等镇;恩平市有四千多人,分布在平石、沙湖、那吉等镇(广东省其他县、市和省外地区的舜河子孙未计算在内)。(余略)

三、历史名人

甄 鸾:字叔遵(535-566),无极(今湖北省无极县)人,北周数学家,官司隶校尉、汉中太守。信佛教,擅长于精算,制天和历法,于天和元年(566年)起被采用颁行。曾注释不少古算书,著有《五经算术》等。

甄 琛:后魏侍中。无极人。为官清廉,被称为“清白将军”。

甄 彬:梁代中山人。有操行,乡里称善。曾以苎麻抵押于人,赎苎麻时,从中得金五两,如数奉还。梁武帝布衣时闻之,即位后官以益州录事参军,兼郫县令。

甄 宇:东汉太子少傅。建武时,每到腊月,朝廷都要给博士发放羊,甄宇每次都拿瘦的。朝会的时候,皇帝问:“‘瘦羊博士’何在?”于是在京城中,甄宇被号为“瘦羊博士”。

甄 后:即甄宓,三国时中山郡无极人,汉太保甄邯后裔,本袁绍次子熙之妻,姿貌绝伦。曹操破绍,曹丕纳为妇。丕称帝,失宠赐死,追谥文照皇后。相传每晓妆,有一绿蛇盘成髻形于后,后仿为之,号灵蛇髻。

甄 济:字孟成,唐代定州无极人。少孤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服其仁,环山樵夫不敢伐木。官至侍御史。

甄 谊:明代同知长沙府事,西安人。发展农业,兴办学校,政绩很好。后来在顺天府任职。

甄 权:隋唐年间医学家,许州扶沟(今河南省扶沟)人。因为母亲生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隋文帝开皇初年,甄权为秘书省正字,后来称自己有病而被免职。当时的鲁州刺史库狄□苦于风患,手不能拉弓,无医能为他医治。甄权说:“保持射箭的姿势,一针扎下去,就可以射箭了。”于是甄权针刺其肩隅穴,果真一针下去,刺史当即就能射箭了。深州刺史喉闭水米不下已三日,甄权以三棱针剌其手指,气息即通,第二天饮食如故。甄权治病,多如此类。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亲临其家,问他饮食起居,访询用药之道,并授予他朝散大夫一职,赐他寿杖衣物。当年甄权逝世,享年103岁。他一生著述很多,绘有《明堂人形图》,撰有《针经钞》、《脉经》、《针方》、《脉诀赋》、《药性论》等,可惜今已失传。其中部份内容可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尤其是甄氏的《明堂人形图》在当时流传广泛,唐代名医孙思邈即根据其所绘图形重新绘制修订为《人体经络俞穴彩图》(已佚)。

甄立言:唐代医学家、太常丞。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医学家,唐高祖武德中年升为太常丞。他精通本草,善治寄生虫病。御史大夫杜淹患风毒发肿,唐太宗命令立言去为他医治。立言回奏说:“从今天开始,第十一天的午时他必死无疑。”果然如其所言。当时有一个叫明律的尼姑,六十多岁,患有心腹鼓胀,身体嬴瘦,已经二年了。立言为他诊脉后说:“你的腹内有虫,应当是误食头发而致。”就让患者服雄黄,不一会,吐出一条虫,如人小手指粗细,唯独无眼,以火烧之,还有头发的味道,尼姑的病也就痊愈了。立言不久逝世。甄立言著有《本草音义》七卷、《本草药性》三卷、《本草集录》二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均己散佚,部份佚文尚可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见到。他的《古今录验方》如《外台秘要》所引进“消渴小便至甜”是我国有关糖尿病的最早记载。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中山郡:战国时期设置中山国。秦代时改为鹿郡。汉高帝的时候在此设置中山郡,治所在卢奴,即今天的河北省正定县。汉景帝以后改为中山国。

2、堂号

还金堂:梁朝时期的甄彬家庭贫困,曾经把一束苎麻典当,后来把苎麻赎回来的时候发现里面夹着一块重有5两的黄金。他马上将黄金送回了当铺。皇帝知道后,为了表彰他的诚实,将他任命为益州录事参军兼婢县令。

中山堂:因为甄氏的郡望为中山,所以得此堂号。

此外,甄姓的主要堂号还有:“舜河堂”等。

============================================================

甄姓宗祠通用对联

〖甄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樵夫却步;

苎束还金。

——佚名撰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无极人甄济,字孟成,少年时为孤儿,好学而以文雅著称,在青岩山住十几年,远近的人们都佩服他的仁德,甚至樵夹都不到山上砍柴,猎人也不到山上打猎。曾在范阳安禄山署中枉掌书记,后觉察到安禄山要谋反,便用计脱身。肃宗时,历官秘书郎、侍御史。下联典指南朝梁中山人甄彬,有德行,为乡人所称道。曾以苎麻抵押给人,后来赎回苎麻时,从中发现五两金,马上送还给人家。梁武帝很阜就听说过他的事,代齐建梁后,任他为益州录事参军兼郫县令。

望征直节;

家世儒宗。

——佚名撰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甄济,天宝中以左拾遗召,安禄山求济于帝,授范阳掌书记,察禄山有反谋,佯病求归。禄山反,召之不应,肃宗召置三司署,使通贼官罗拜,以愧其心。下联典指东汉·甄宇,清静少欲,习严氏《春秋》,建武中征拜博士。

灵蛇示髻;

瘦羊传名。

——佚名撰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魏·甄后每晓妆,辄有一绿蛇盘髻形于脑后,宫人仿之,号灵蛇髻。下联典指东汉·甄宇建武中拜博士,每腊日,诏赐博士每人一羊,宇独取其瘦者,为帝所嘉,人称“瘦羊博士”。

-----------------------------------------------------------------

〖甄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舜祖衍迁枝叶茂;

河源溯远水流长。

——佚名撰甄姓宗祠通用联

甄氏祖先是古汉族的名门蓍姓,舜河祖随着汉民族的南迁大潮,在岭南创业,繁衍分支,子孙后代散布世界各地,他们为发扬光辉的华夏文化,创造璀璨的岭南文化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甄氏祖先和后裔的光荣。(另参见上题头《三、迁徙分布》相关内容)

 荆姓,中国姓氏中的一种,其姓氏渊源有很多种不同的渊源。下面我为您收集整理了荆姓的起源与家谱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荆氏

 分布地区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广陵邑。秦朝时期置为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广陵并入江都。

 历史来源

 荆(Jīng )姓源出

 1、源于芈姓,出自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2、源于芈姓,出自为居于秦国的楚氏避秦庄襄王嬴楚之讳所改,属于以国名为氏,或避讳改姓为氏。

 3、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末期齐国庆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得姓始祖

 熊绎。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上记载,楚国的旧国号是荆,荆姓是未改号为楚之前的姓氏,又说周代楚国的别称为荆,国民以国为氏。西周初年,楚国的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期才改为楚国,荆国的子孙以国为姓,称为荆氏。荆陵是楚国的别号,春秋时代的楚国在尚未崛起诸侯以前,号称荆。荆楚二字往往被连在一起使用,就是指春秋时期的楚国。故荆氏后人奉熊绎为荆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荆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八十七位,人口约二十八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7%左右。当代荆姓的人口大约有23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9%,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二百六:十六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荆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内蒙古、山西、河南、黑龙江,这四省区大约占荆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河北、吉林、山东、陕西、辽宁、江苏等地。荆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黑龙江、内蒙古东北、吉林大部、河北:西南、山西南部、陕西中部和东南、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重庆北端,荆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以上,最高可达17%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2%,居住了大约47%的荆姓人群。在内蒙古中部、宁夏大部、甘肃东南、陕西北部和西南、晋冀鲁辽大部、吉林南端、河南北部和东部、江苏西北、安徽北部、鄂渝中部、湖南北段、四川东北,荆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5%--0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4%居住了大约36%的荆姓人群。

 今黑龙江省的兰西县、齐齐哈尔市、五大连池市、哈尔滨市,河南省的洛阳小浪底市、巩义市、郑州市、延津市、焦作市武陟县、新乡县、开封市、南阳市、漯河市舞阳区、平顶山市,山东省的莒县、龙口市、聊城市莘县、淄博市桓台县、蓬莱市、临沂市、枣庄市、莱阳市、潍坊市高密、东营县、菏泽市、金乡县、临清县、聊城市、威海市石岛、日照市岚山区,吉林省的长春、延边地区、白城市,河北省的沧州市、泊头市、黄骅市,山西省的阳泉市、平陆县、临猗县、永济市、太原市、石鹿县、朔州市,陕西省的安康县、杨凌县、洛川县,辽宁省的`沈阳市、抚顺市、丹东市、鞍山市,江苏省的徐州市、镇江市、沛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重庆市的合川县,湖南省的辰溪县,湖北省的麻城市,安徽省的涡阳县,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均有荆氏族人分布。

 堂号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

 邠庆堂:宋朝的将领荆嗣,累立战功。宋太宗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阵,拜都指挥使。宋真宗时,为邠庆、环庆副部署,嗣起行伍。他一生经一百五十余战,未尝败北。

 此外,荆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受祉堂”、“临保堂”、“笃庆堂”、“保庆堂”、“留余堂”、“垂裕堂”、“留青堂”、“裕后堂”、“永恩堂”、“启佑堂”、“宝善祠”、“广宗堂”、“培源堂”、“昌后堂”等;分堂“谷贻堂”、“留青堂”等。

 家族名人

 荆轲:(~公元前227年),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刺客。

 荆浩:五代后梁画家,沁水(今属山西省)人。他擅画山水,常常携带笔墨摹写山中古松,画云中山顶时,能画出四面峻厚的气势。著有《笔法记》,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荆嗣:宋代名将,累立战功。历官天武军校、田重进部将,太宗时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阵,拜都指挥使。真宗时,为邠庆、环庆副部署,嗣起行伍,一生经150余战,未尝败北。

茅姓 茅氏家谱 茅姓起源 茅姓名人 茅姓的来源 茅姓简介

一、姓氏源流 茅(Máo)姓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上古周期时,周公第三子茅叔封于茅,并建立了茅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