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的古代姓氏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3浏览:2收藏

“谭”的古代姓氏是什么,第1张

谭本姒姓,子爵,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实齐之附庸也,入春秋卅九年,周庄王之十四年,鲁庄公之十年,见灭于齐桓公,而谭子奔宫,谭自为齐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焉。

一、 主要来源

1.出自嬴姓。黄帝之后皋陶有子伯益,为嬴姓。周朝时,伯益之后被封于谭国。公元前684年,谭为齐国所灭,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此说最为普遍,已为古史和民间谭氏家谱所佐证。

2.出自姒姓,即上古圣君夏禹的后裔。子爵,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见灭于齐桓公,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

二、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三、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于今广西大部分地区。

基本是没有你所说的四个字的!

泽慈,(谭莹之曾祖父),为世训三子,字绍文,生于清乾隆三年(1738),子四,奎、堂、坐、封。覃恩诰赠“朝议大夫”,妣赠恭人,诰命一轴。

注:“覃恩”是指帝王对臣子的封赏;“轴”是指古代装成卷轴的书或字画;“恭人”是指帝王对四品官之妻的赐封。

封昌,(莹之祖父),为泽慈四子,字受符,生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子三,钚、镧(兰)、链。覃恩诰赠朝议大夫,妣赠恭人,诰命一轴。

继镧(音兰,莹之父亲),封昌次子,字灿廷,号光轩,生嘉庆十六年(1811),子三,森、荧(莹)、泉。覃恩诰赠朝议大夫,妣赠恭人,诰命一轴。

谭莹,继兰次子,原名荧,字铭三,生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清光绪己卯中解元,选广东遂溪知县。配郁水塘(军山)陈氏,子一,劼。侧室刘氏,子一,励。

谭家劼,谭莹长子,字毖祜(甫),生清同治二年(1863),岁进士,诰授“奉政大夫”,民国元年当选为安仁县议会第一届议长。

谭家励,谭莹次子,字懋甫,号麒麟,少聪颖,谭氏书院中厅“神圣文武”四字,是他十二岁时所书,当地有神童之称。子一,然。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卒于民国年间,年仅30岁。

谭声然,谭莹之孙,家励(麒麟)之子,字欣然,号肇桂,1949年参加革命,任职湖北省交通厅,享受副厅级待遇。

谭远贻,谭莹之曾孙,武汉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教于南京大学、吉首大学、郴州师专、安仁一中、安仁二中等。其子谭水文,长女谭景秋,均为中学教师;次女谭艳秋,实业界人士。

谭石海,谭莹之曾孙,声然子,大学本科,出国援外多年,湖北交通厅处长,任京珠高速公路湖北段总经理。其子留学英国。

谭石康,谭莹之曾孙,声然子,大学本科,湖北交通设计院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谭泉,(谭莹之胞弟)字晴川,(1846-1927)岁进士。其子谭家勋,字恳甫,民国年间,被选为安仁县议员,修建“安仁文庙”有功,安仁县长何巍,赠送《惟德永年》金匾,悬挂厅堂。“谭氏书院”改名“崇文学校”后,他首任校长。恳甫之子谭中,华中美专毕业,是名老中学教师,年逾九旬,坚持挥笔作画,2005年荣获世界和平国际书画大展国画二等奖,并授予《世界和平文化使者》荣誉称号。谭中之子谭迪远,湖南大学本科毕业,为郴州铁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女谭芳远,为武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1,南宁市郊那洪村:国、能、兆、振、本、朝、恩、邦、藩、佩、贻、尔、永、式、家、云、祁、远、大、嗣、续、延、长、清、廉、正、直、万、世、荣、昌。

2,南宁市郊那告村:祥、绵、邦、作、晓、赵、喜、风、摊、日、亮、礼、士、运、腾、献、三、曾、显、培、清、丙习、明、振。

3,邕宁县苏圩镇仁德村覃氏班辈排字:福德玉殿世,南成启永元。春至开新景,荣茂树秀长。显达通明日,仁义广如天。

4,隆安县左谭乡古龙村覃氏班辈排序:喜、庆、贵、世、仲、汝、秉、明、思、仁、善、三、磷、绵、震。

5,蒙山县黄村镇明觉村覃氏班辈排字:钟元成保定,永庆祚宏昌,忠厚传家远,诗书世泽长。

6,田林县覃氏班辈排字:福应益世盛,绍席正安隆。

7,罗城桥头镇仫佬族覃氏班辈排字:立志朝文,君忠仕玉。

8,容县覃氏新拟派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克肇宽宏,丕振芳猷。

-覃姓

“谭”的古代姓氏是什么

谭本姒姓,子爵,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实齐之附庸也,入春秋卅九年,周庄王之十四年,鲁庄公之十年,见灭于齐桓公,而谭子奔宫,谭自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