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江西人还是福建人?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朱氏家谱字辈主要分江苏南京、北京市、江西婺源、江西赣州、四川达县、四川资中、江苏维扬7个宗祠的区别,具体如下:
1、江苏南京的字辈: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2、北京市的字辈: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猷。
3、江西婺源的字辈:一代鸿儒宗名哲万世贤声定显扬诗书礼邦永继长德泽乃可菏天祥百忍敦厚遵古训千秋懿行秉格言家盛宏烈振坤乾奇英献景福绵延。
4、江西赣州的字辈:明登承国选,才高应世传,文邦贤学士,圣殿荣封联。
5、四川达县的字辈:文志仕良德学尚贵元有光明方正思应礼义仁兴天开庭惠。
6、四川资中的字辈:登台兴朋世琪宗曾文正光远开志万派原能和联为付寿康。
7、江苏维扬的字辈:以之其瑞,立本荣传,汝学纯万,克绍兴邦。
扩展资料:
朱姓家谱
家谱的编修是部分家族的大事,朱氏家族的家谱一般20年或30年编修一次,称为做谱。编修家谱时,整个家族设立总局,总管家谱编修的人叫谱东,掌管财务的会计称银东,以下各支族设立分局,分局也设有谱东和银东。各房还要派人担任分录、汇抄、校对。
分局负责填写各户人丁口数目,出生、婚配情况,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总局将分局的材料进行汇编,请人执笔编纂,刻板印刷。领谱时,全族要摆宴庆贺,附近的家族和官府也会派人来祝贺。家谱每户一册,必须妥善保管。
-朱姓家谱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少有大志
朱熹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这个传说,说明朱熹自幼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
连环巧问
朱熹自幼受教于父,聪明过人,想象力强。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为官正直,体察民情
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朝廷派他前往视察灾情,他曾遍访于崇安各山谷之间。在视察中,朱熹发现“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难与图事”(《文集》卷10)。他说:“若此学不明,天下事决无可为之理”(同上)。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地方官不认真救济,到次年青黄不接之时,就在崇安发生了饥民暴动。这时,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动。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仓”的办法,并建议朝廷广为推行,作为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的口粮问题的机构。他规定“社仓”的任务,是在青黄不接之时贷谷给农民,一般取息20%,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贷粮,若发生小饥,息利可以减半,若发生大饥、则可免除利息。当然设立社仓的最大好处可以防止农民暴动。为此,朱熹于公元1171年在其家乡首创“五夫社仓”,作为试点,并上疏朝廷,建议按其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由于此法对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不利,因而未能广为推行,只有极少地方,如福建建阳和浙江金华等地实行了这个措施。
鹅湖论学
在南宋的理学家之中,陆九渊也是名气很大的人物。陆九渊与朱熹同时,小于朱熹9岁。二人在治学目标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认识途径却大不相同。从哲学观点上讲,朱、陆两家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理学内部的两个不同学派,由于观点不同,两家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争辩。朱陆二人的辩论方式,主要是通过书信的往来进行交锋,然而鹅湖之会却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为了调和朱陆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学者吕祖谦发起,邀请了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县境内) ,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为学之方”。这便是中国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5年过后(1180年),陆九渊来到白鹿洞书院拜访朱熹,请为其兄陆九龄撰写墓志铭,二人一见如故,十分友善,并且表现了互相仰慕之情。朱熹不仅接受了陆的请求,同时还邀请陆九渊为书院师生讲学,陆也欣然同意,他的题目是讲解《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听者深受感动,给师生们留下了良好印象。这件事说明朱、陆的观点虽有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态度上都具有宽豁大度的君子之风。
朱张会讲
张颍字敬夫,师从胡宏,学有专长,自成一派,号称湖湘学派,朱熹对他早有敬仰之心。朱熹和张蚪行了一次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最著名的会讲――朱张会讲,开创了会讲之先河。两人的讨论从太极之理上展开并最终趋于一致。朱、张会讲于岳麓书院,从各地赶来听者达数千人。在岳麓书院讲堂,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后被书院奉为校训。在经过两个月的岳麓讲学后,朱熹在张虻呐阃下游南岳衡山。在一路的游览中,眼前的无边风景,不时牵动他们的诗兴,他们一边游览一边唱酬。几天里,他们共得诗一百四十九篇,合编为《南岳唱酬集》。下了衡山,从岳宫到槠州一百八十里,朱熹和张蚓突褂姓议的问题进行了临别前的讨论。两人朝夕在船中,讨论《中庸》之义三天三夜未曾合眼。朱熹与张蚍质趾螅携弟子范念德、林择之东归,一路轮流更换唱和。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
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熹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的上方有什么?”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不若是,非人也。”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友刘子、刘勉子、胡宪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朱熹和郑樵
南宋朱熹年轻时,从建阳到泉州同安县赴任,路经莆田时,于夹T草堂见到了郑樵。年过五旬的郑樵对他以礼相待。席间,桌上只有一碟姜、一碟盐巴,朱熹的书僮看到心中暗暗不乐。朱熹取出一部手稿,请郑樵过目指正。郑樵恭敬地接过,放在桌上。接着,他燃起一炷香,室内顿时异香扑鼻。这时,恰好窗外吹来一阵山风,把手稿一页一页地掀开。郑樵一动不动地站立着,像被清风吹醉一般。等到风过去后,他才慢慢地转过身子,把手稿还给了朱熹。两人促膝而谈,一连谈了三天三夜、朱熹十分高兴,特地写了一幅对联表示感谢。联句是:云i会梧竹,山斗盛文章。
朱熹离开草堂后,步行到前次下马的地方上马。他的书僮不满地说:“这个老头子算什么贤人?他对相公太无礼了。无酒无肴,只有一碟姜一碟盐,亏他做得出来。”朱熹说:“那盐不是海里才有的吗?那姜不是山里才有的吗?尽山尽海,是行大礼啊!”
书僮:“相公的手稿,他连看都不看……”朱熹:“你没看到吗?我送他手稿时,他特地燃起一炷香,这是很尊重我啊;风吹开稿页那阵子,他把稿子看完了。他跟我谈了不少好意见,还能把手稿里的原句背出来,令人钦佩。”书僮:“相公老远跑来见他。可今天离开时,他送都不送一程。”
朱熹说:“他送到草堂门口,就已尽礼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做学问的人,每分钟时间都很宝贵啊。”
正说着,前面草丛里突然哗啦一声,一只五色雉鸟从头顶飞过。两人不由得回过头来,却见郑樵还站在远处的草堂门口前,保持原先送客的姿态,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朱熹笑着说:“你看,他还在门口站着,送客不忘读书,真是个贤人啊。”
追索其诗
朱熹有足疾,曾有一个江湖郎中来为他治疗。针灸以后,老夫子感到腿脚轻便了不少。朱十分高兴,重金酬谢的同时,还送给这个道人一首诗:“好多年走路靠一根瘦竹撑动,想不到针灸还真有神奇之功。扔开拐杖出门儿童看了发笑,这难道就是从前匍匐而行的老翁?”道人拿了朱熹手书的诗章,就离去了。没几天,朱熹足疾重新发作,且比没针灸前更厉害了。急忙派人去追寻道人,已不知道逃到那里去了。朱叹息道:“我不是想惩罚他,只是想追回赠的那首诗,唯恐他拿去招摇撞骗,误了别人的治疗。”
福建历史名人: 闽王无诸 汉初 生于战国晚期,卒于汉初 不详 开闽始祖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0年)刘邦即帝位,封无诸为闽越王。
无诸为闽越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 董奉 三国 220—280 长乐 神医 与华伦齐名于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病人多以在其宅周围种杏树以示报答。
3 严高 西晋 生卒不详 福州 开凿东、西湖 任原本(今福州市)首任太守,勤政爱民,以治城隘,开城北凿东、西湖,溉田数万亩,被后人爱戴。
4 王审知 唐 862—925 固始 开闽王 王审知为福建的经济、文化、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后人好评。
5 陈元光 唐 657—711 河东 开漳圣王 他开漳立州,为漳州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6 薛令之 唐 683—? 长溪 福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 官至太子讲学。
7 林鼎 五代 生卒不详 侯官 五代著名书法家 书法造诣深厚,影响后世,官至丞相。
8 朱熹 南宋 1130—1200 尤溪 著名理学家 进士、中国大儒集大成者,“闽学”创始人。
9 游酢 宋 1058—1123 建阳 卓越理学家 集理学、政治、教育、文学为一体。
10 杨时 宋 1044—1130 长乐 理学家 宋代著名理学家。
11 李侗 宋 1093—1163 南平 理学家 朱熹老师,平民布衣,著作多。
12 蔡元定 南宋 1135—1198 建阳 理学家 终身布衣。
13 刘勉文 南宋 1092—1149 武夷山 理学家 教育家,布衣。
14 胡安国 宋 1074—1138 崇安 理学家 进士、太学博士。
15 罗从彦 宋 1072—1135 罗源 著名理学家 教育家、布衣。
16 刘棠 宋 生卒不详 漳平 进士 学问造诣深。
17 邹应龙 宋 1172—1245 泰宁 广佑圣王 任四个部尚书,民间称之“广佑圣王”。
18 叶祖洽 宋 1046—1117 泰宁 状元 与邹应龙等3人被称为“五位科举名人”。
19 黄应南 宋 生卒不详 泰宁 省元 与邹应龙等4人被称为“五位科举名人”。
20 江廷宾 宋 1109—1166 泰宁 解元 与邹应龙等5人被称为“五位科举名人”。
21 肖舜咨 宋 生卒不详 泰宁 解元 与邹应龙等6人被称为“五位科举名人”。
22 陈普 南宋 1244—1315 宁德 著名政治家 理学家。
23 刘子羽 宋 1096—1146 崇安 北宋名战 战功卓著(年轻)。
24 留正 宋 1129—1206 泉州 丞相 魏国公,从政40年,清正廉明。
25 严羽 宋 逝于元初 邵武 一代诗歌宗师 被誉为宋、元、明之桂,诗话第一人。
26 蔡襄 宋 1012—1067 仙游 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植物学家。
27 吴夲 宋 979—1036 同安 医神 曾任御医,医术高,深受人民爱戴。
28 李钢 宋 1083—1140 邵武 抗金英雄 进士、金兵南犯,他冒死上 抗金,任宰相,后被贬,含恨去世。
29 宋慈 宋 1186—1249 建阳 杰出的医学家 一生经办刑案。
著《洗冤集录》。
30 柳永 宋 987—1053 武夷山 著名词人 北宋第一个专业的词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31 苏颂 宋 1020—1101 南安 宰相科学家 以制永运仪象台闻名于世。
33 陈文龙 宋 ?—1276 莆田 民族英雄 文官,抗元军,绝食而亡。
34 吴玠 宋 1093—1139 南宋抗金名将 曾大败金兵兀术部,官至四川宣抚使。
35 吴璘 宋 1100—1166 武夷山 南宋抗金名将 绍兴初与吴玠共抗金兵,管至太傅。
36 杨亿 宋 974—1020 浦城 进士 管至工部侍郎,性耿直,重气节。
32 浦寿庚 元 1205—1290 泉州 著名商业领袖 初为宋官,后入元,成为元商人。
37 卢奇 元 1306—1362 惠安 进士 诗人,做官清正廉明。
38 张以宁 元 1300— 古田 文学家 进士,诗人,有较大影响。
39 李贽 明 1527—1602 晋江 著名思想家 文史学家,其实想影响后世,官至国子监博士。
40 隐元 明 1592—1673 福清 明末高僧 携徒东渡日本扬法,为日本黄檗宗始祖。
41 黄道周 明 1585—1646 漳浦 著名学者、书画家、民族英雄 通天文,理数诸书,精诗文,书法,世人尊称圣人,官至尚书,抗清殉国。
42 曾鲸 明 1568-1657 莆田 著名人物画家 专门从事人物肖像创作,是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人物画家。
43 颜思齐 明 1589-1625 海澄 开台第一人 生性豪放,仗义疏财、身材高大魁梧、率众进台湾、开拓台湾。
44 张瑞图 明 1570-1641 晋江 著名书法家 进士、文学史家、书法影响后世。
45 叶向高 明 1559-1627 福清 明朝名臣 任明朝首辅大学士。
46 曹学佺 明 1574-1646 福州 明末名臣 著名官员、学者、藏书家、闽剧创始者、自缢殉国。
47 游朴 明 1526-1599 柘荣 进士 万历年进士、刑部郎中,廉史、爱民。
48 江日彩 明 1570-1625 泰宁 进士 官至少卿、引荐袁宗焕挂帅(四品)。
49 陈第 明 1541-1617 连江 旅行家 71-75岁游遍五岳、曾任游击将军。
50 冯梦龙 明 1574-1646 长州 著名作家 明末文学家,著《三言二拍》。
51 刘中藻 明 1605-1649 福安 名族英雄 崇祯年刑部尚书,清兵进攻时,他率兵坚守福安城4个月不降、自杀。
52 郑成功 明 1624-1662 名族英雄 战胜侵略台湾的荷兰统治者,一举 。
53 威继光 明 1528-1588 登州 抗倭英雄 与余大猷齐名,被后世推崇。
54 余大猷 明 1504-1580 晋江 抗倭英雄 明朝著名民族英雄,戎马47年,四为参将、六为总兵,身经百战、守海防,抗倭一生。
55 郑和 明 1371-1438 晋宁 航海家 官到四品、率明朝舰队七下西洋。
56 蔡新 清 1707-1799 漳浦 帝师 为官50年,任五部尚书,乾隆、嘉庆师傅。
57 林鸿年 清 1804-1886 福州 清代名人 道光间状元,任云南巡抚,福州下谊书院院长。
58 林则徐 清 1785-1851 闽侯 民族英雄 管至一品,两度受命钦差大臣,主张严禁鸦片,“虎门销烟”。
59 施琅 清 1621-1696 晋江 维护国家统一名将 初为台湾郑部将领,后降清。
任福建水师提督, 。
60 甘国宝 清 1709-1776 屏南 清朝名将 戎马一生,平匪患,保卫边防,威慑一方。
61 陈化成 清 1776-1842 福州 抗英英雄 著名将领,英舰船侵犯吴淞口时,他率军守炮台,痛击英军,英勇牺牲。
62 李光地 清 1647-1718 泉州 名臣 康熙年间名臣,政绩显著。
63 陈寿祺 清 1771-1834 福州 著名经济学家 清代经济学家、史学家。
64 陈梦雷 清 1650-1741 福州 进士 清代康熙年间进士,入翰林。
65 尹秉绶 清 1754-1815 宁化 书法家 清代名臣、扬州知府。
66 梁章钜 清 1775-1849 长乐 清代名臣 文学家,楹联大师。
67 黄乃棠 民国 1849-1924 闽侯 爱国华侨 与陈嘉庚共为华侨领袖
68 张享嘉 民国 1847-1911 福州 教育家 近代著名教育家,任京师大学总督。
69 沈葆桢 清 1820-1879 闽侯 洋务运动重臣 林则徐女婿,洋务运动重臣。
70 辜鸿铭 清 1857-1928 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 精通9国语言,对古汉语文化修养极深。
71 严复 清 1854-1921 福州 近代著名思想家 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天演论”一书。
72 林纾 清 1852-1924 福州 著名文学家 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画家。
73 林觉民 清 1887-1911 福州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907年考入日本庆应大学,入同盟会,参加同盟会起义,从容就义。
74 林森 民国 1868-1948 闽侯 中华民国主席 早年追随孙中山,入同盟会。
75 弘一 民国 1880-1928 “新文化运动”启蒙者,高僧 精通文学、音乐、美术、书法、诗词,原名李叔同,高僧。
76 上官周 清 1665-1749 长汀 著名画家 终生布衣,精诗文、书法、绘画。
77 黄慎 清 1687-1768 宁化 著名画家 活80余岁,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
78 华喦 清 1682-1762 长汀 著名画家 工诗善画、山水、花卉、人物皆精,“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79 陈衍 民国 1856-1937 福州 近代文学 清末诗坛“同光体”代表人物。
80 林白水 民国 1874-1926 闽侯 报界先锋 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被军阀杀害。
81 高鲁 民国 1877-1947 长乐 天文、气象家 现代中国天文、气象事业奠基人。
82 陈宝琛 清 1848-1935 福州 著名教育家 清末帝师,教育家,福建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83 萨镇冰 民国 1859-1952 福州 著名海军将领 曾任民国代(屏蔽字眼),解放后任福建省gov-ern-ment副主席,爱国人士。
84 陈绍宽 民国 1889-1967 福州 著名海军将领 解放后任福建省gov-ern-ment副主席,爱国人士。
85 陈嘉庚 现代 1874-1961 集美 著名华侨领袖 一生兴办教育事业,将全部资产用于兴建厦门大学,集美大学。
86 林旭 清 1875-1898 福州 “戊戌六君子”之一 反清英烈。
87 林语堂 民国 1895-1976 龙溪 中国文化大师 早年留学哈佛大学、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北京大学教授。
一生著作颇丰,对文学影响深远。
88 林祥谦 民国 1892-1923 闽侯 “工人运动”的领袖 “二、七”大 领袖之一,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被军阀杀害,31岁。
89 李周 清 1662-1795 惠安 石雕大师 康熙、乾隆年间惠安石雕史上第一位石雕大师(身材小)
90 吴清源 现代 1914- 闽侯 棋圣 少年围棋神童,曾横扫日本棋坛。
91 杨成武 现代 1914-2004 长汀 军事家 中国人民 上将、军事家。
92 叶飞 现代 1914-1999 南安 军事家 中国人民 上将、军事家。
93 刘亚楼 现代 1910-1965 武平 军事家 中国人民 上将、军事家。
94 冰心 现代 1900-1999 长乐 文学家 任中国文联副主席、著有大量文学作品。
95 陈景润 现代 1933-1996 福州 著名数学家 因发表《哥德巴赫猜想》论文名誉世界。
96 高士其 现代 1905-1988 福州 科普作家 中国现代科普文学奠基人。
97 林巧稚 现代 1901-1983 厦门 著名妇产科专家 中国妇产科学界的带头人。
98 林微因 现代 1904-1955 闽侯 著名诗人、建筑师 用现代科学之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文采好、诗歌佳。
99 郑振铎 现代 1898-1958 长乐 著名文学家 “五四”运动会时期创办《小说月报》,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
谢谢
大儒朱熹于晚年帅守漳州,在此倡明理学教化。漳州风气大变,此后名贤辈出,被称为海滨邹鲁。八百多年来,“紫阳过化”的美誉,依然与漳州联系在一起,成为不灭的历史记忆和鲜明的文化符号。
淳熙十六年(1189年),朱熹已60岁了,这一年朱熹开始自号“晦翁”。
二月,宋孝宗终于决定退位,43岁的太子赵惇,终于等到盼望已久的皇位,即位为宋光宗。
十一月,朝廷命朱熹知漳州。宋光宗即位后,朝廷已几次授命朱熹新的职务,朱熹一再请辞。这次任命,朱熹辞免一次后,考虑新君即位,不宜再辞,于十二月接受任命。
绍熙元年(1190年)二月,在朝廷的一再催促下,朱熹从武夷山出发,前往漳州就职。朱熹下福州、过莆田,一路优哉游哉,直至四月底才抵达漳州。这是朱熹第二次在闽南任职,上次出仕同安主簿,年仅24岁,此时已是垂暮之年。
朱熹到任时,正值春耕时节。他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符合漳州实际的劝农措施,推动春耕生产。
朱熹在深入民间中,发现当时漳州社会秩序松弛,“风俗薄弱,民不知礼”。朱熹大力推进社会管理教化,先后颁发了《论俗文》《晓论居丧持服律事》等一系列文告。宣传教育人们孝亲尊老敬贤,和睦相处,各守本分,各修本业,互相规诫。积极推广《家礼》,倡导人们及时婚娶,不得私奔,遭丧及时安葬,不得停棺。还要求仕宦人家安分克己,不可恃强凌弱。
朱熹还针对当时漳州存在的社会问题,大力加以整治。特别是当时漳州宗教很流行,非法组织“传经会”在此传播。朱熹对“传经会”加以禁绝,使之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朱熹还下令各类宗教不得干涉民间婚姻,不得以修道祈福为名,私建寺观,敛财掠物,还规劝误入“空门”的女子还俗。后来,政敌攻击朱熹,还据此无中生出纳女尼为妾一事。
朱熹每到一地,都非常关心教育。漳州当年的州学,就设在文庙。朱熹每月逢二日,必到州学视察,并亲自上课讲解;逢六又到下辖的龙溪县(今福建省龙海市)讲学。朱熹在漳州刊刻了很多书,《四书章句集注》首次刊刻就在漳州,朱熹还将其作为州学教材。
一些士子慕名而来,投入朱熹门下,陈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陈淳生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小朱熹29岁,是朱熹晚年得意弟子,人称北溪先生。朱熹逝世后,陈淳对朱子理学思想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与蔡元定、黄榦、真德秀并称为朱门四大弟子。
朱熹最喜漳州城南的白云岩,便在此修建书院,著书讲学。后人为纪念朱熹,在白云岩立百草亭,亭内塑朱熹雕像,像后树一石碑,上刻“紫阳夫子解经处”。白云岩书院留有朱熹一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很多名人对这一对联给予高度赞赏。
朱熹深入民间调查,深刻了解民间疾苦,他提出宽赋税、正经界的改革措施。
朱熹上奏朝廷,请求减免漳州“无名之赋七百万”“经总制钱四百万”,得到了朝廷的同意。
可正经界就没那么容易了。
早在36年前首仕同安时,朱熹就有将经界改革到底的决心。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土地兼并之风依然盛行,地主们吞并了大量耕地,可税额却没有随地划归,依然落在失地农民头上。朱熹的“正经界”,就是核实耕地、随地纳税。
朱熹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全面摸清了漳州税籍不正、田亩荒芜、田税亏欠、赋役不均的底子。
绍熙元年(1190年)六月,朱熹上状请示,恳请在漳州推行经界。
听说朱熹要施行经界,一些官僚地主坐不住了,各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反对阻挠经界之法。
泉州知州颜师鲁,家在漳州龙溪,就是反对者之一。宰相留正家在泉州,怕经界在漳州推行后在全国推广,也采取拖延态度。
一个多月后,转眼已到夏尽秋来。朱熹见毫无动静,又上一申状,全面指出拖延施行经界的害处。
在朱熹的催奏下,朝廷勉强同意在漳州先施行经界。朱熹立即上《条奏经界状》,就施行经界选择官吏、打量之法、图帐之法、均产之法、计产之法与废寺田产等方面,提出了全盘的改革方案,同时又尖锐地批评未全国统一实施、只在漳州一地先行这一做法。
改革要有拥护者,更要有推行者。朱熹首先选汰官吏,择用得力官员,每日相聚讲论经界之法。
正当朱熹调兵遣将,积极筹划,以便一鼓作气完成经界事宜时,朝廷上下反对经界的士大夫与漳州豪右,全部联合起来与朱熹相抗拒,连参知政事王蔺也和颜师鲁站在一起,反对在漳州推行经界。利益驱使利益既得者抱团结盟。
拖延是反对者们采取最简单却有效的办法,朝廷对朱熹《条奏经界状》提出的方案不表态,朱熹一条也无法执行。
绍熙元年(1190年)十月,宋光宗举行大型宴会,赐宴群臣,朱熹也在邀请之列。能够参加皇帝的赐宴,是一种荣誉。可朱熹因行经界受阻,不乐意参加,还上了一自劾状,以经界不行、漳州地震为由,请求将自己罢黜奉祠。其实,朱熹是通过此举向朝廷施压。
在朱熹的施压下,朝廷终于于十二月同意朱熹的改革方案。本来推行经界丈量土地最好的时间是秋收之后,现在已近春节,过后马上春耕,此时推行经界必然耽误农时,这等于给朱熹出了一道难题。
绍熙二年(1191年)正月,经过深思熟虑后,朱熹想对推行经界采取补救措施,奏请待秋后再推行,眼下先做好准备,向百姓宣传行经界的办法和步骤。
可是朱家发生的一场变故,全部打乱了朱熹的计划,使这场改革还未开展就结束了。
正月二十四日,朱熹长子朱塾卒于婺州金华其岳父潘景宪家中。朱塾求学于吕祖谦、吕祖俭后,与吕祖谦女婿的侄女潘氏结婚,当时朱塾22岁,潘氏仅14岁。朱塾卒时,潘氏29岁。潘氏后来活到96岁,守寡67年,是朱熹家族中守寡时间最长的人。
朱塾死讯传来,朱熹甚是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无论落在谁身上,都让人心痛。朱熹以归治子丧为由,请求祠官。三月,朝廷命下,改任朱熹为秘阁修撰,主管南京鸿庆宫。
直到四月二十九日,朱熹才全面完成交接手续,离开漳州。途经福州时,再次拜会赵汝愚。赵汝愚于绍熙元年十一月二度知福州。这时,黄榦赶来陪侍,朱熹在黄榦的陪同下回到武夷山。
朱熹离开不久,朝廷就以扰民为由停罢了行经界。
朱熹知漳州,虽在行经界中失败,但毕竟把理学文化传到了漳州,使漳州成为朱学的“过化之邦”。漳州后人怀念朱熹,亲切地称朱熹的办公地点漳州府衙为“紫阳古署”,还建立“朱文公祠”纪念朱熹。
(未完待续)
一、福建民俗的发展与演变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中原地区。福建的东南是茫茫大海,西北横亘着武夷山脉,西南有博平岭山脉,东北是太姥山脉,大海和高山峻岭严重地阻碍了福建与外地的联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福建处于与外邻相对隔绝的状态,这种半封闭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福建历史发展在隋唐以前严重滞后于中原,并使境内不同地区的民俗各具地方特色。现将福建民俗发展、演变的主要阶段分述如下:
(一)秦汉以前:土著民俗自成体系
考古发掘表明,早在距今约四至八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生活在闽南漳州一带。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福建各地都有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福建先民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如生活在闽江下游的“昙石山人”,合群而居,有简单的语言,用石斧、石锄、石镰等工具进行粗放的农作,用石锛、石刀和蚌刀、陶网坠等工具进行渔猎和采集;有了简单的手工劳动技术,能制作出相当精巧的陶器,并具备原始的纺织技术;在葬俗上,实行掘地而葬,有公共墓地,一般为单人葬,极个别为男女合葬,男子仰身直肢,女子侧身屈膝,有石器、陶器等随葬品,说明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还有拔牙习俗,反映了有原始巫术。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武夷山土著居民已经进入铜石并用时代,他们习于水性,擅长行舟,工于纺织。在宗教信仰上,他们奉龟为神话中的水母而加以崇拜。在葬俗上,实行悬棺葬,即死后将尸体安放于船形棺木内,再放置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祈求死者灵魂早日升天。上古三代时,福建境内至少居住着7支互不相属的土著部族,古文献称之为“七闽”。春秋末,楚灭越国,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称这个时期的福建土著为“闽越”,他们喜欢傍水而居,习于水斗,善于用舟,最重要的习俗是以蛇为图腾、断发纹身,盛行原始巫术。《说文解字》在解释“闽”字时说:“闽,东南越,蛇种。”所谓“蛇种”,意谓闽越人以蛇为先祖,反映他们对蛇的图腾崇拜。在相当长时期内,这种崇拜一直存在于闽越族的后裔中。如闽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称蛇种”,并不讳言。他们在宫庙中画塑蛇的形象,定时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条蛇,名叫“木龙”,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见蛇离船而去,则以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带疍民妇女,发髻上多插着昂首状蛇形银簪,其寓意亦为不忘始祖。
与原始宗教信仰相辅相成的巫术在闽越人中也相当盛行。闽越人流行断发纹身的习俗,《汉书·严助传》说:“(闽)越,方外之地,劗发纹身之民也。”这实际是原始巫术的“模仿术”,剪去头发、在身上纹上蛇的图案,用以吓走水怪。如《说苑·奉使》所称:越人“劗发纹身,灿烂成章,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闽越族的后裔一直保留着断发纹身的习俗。越巫在秦汉时名扬天下,汉武帝也深信不疑。他下令在皇宫中建越祝祠,设越巫,用越人的“鸡卜”,祈求长寿。
(二)三国至五代:汉族民俗传入福建并逐渐占主导地位
秦代汉初,中央政府虽然在福建设立闽中郡和闽越国,但由于均实行“以闽治闽”的方略,所以汉文化在福建尚未有大的影响。西汉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兵灭亡闽越国,为绝后患,模仿秦迁六国贵族于咸阳的策略,把闽越族的贵族、官吏、军队以及部分百姓强制迁往江淮一带。《史记·东越列传》载:“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汉武帝的迁民政策,给福建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尽管尚有一部分闽越人隐遁于山林湖泊之间,终因人口锐减,使原来就不发达的福建经济文化愈加落后。汉代以后,中原汉文化逐渐向东南沿海扩展。三国时,孙吴据有江东,以福建为后方基地,故重视对福建的治理和开发。孙吴政权多次出兵福建,对山越采取军事镇压政策,“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继而在福建设置建安郡和建安、南平、汉兴、建平、闽侯五县,后在侯官设立典船校尉;在霞浦设立温麻船屯。孙吴政权除了在福建驻扎军队,派遣官吏治理外,还将许多罪犯流放于福建,同时也有一些士民避祸闽中,从此,揭开汉文化大规模传入福建的序幕。西晋至五代,大量中原汉人不断向东南沿海迁徙。随着汉人大批入闽,汉文化在福建自北向南迅速传播,汉族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庆、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渐取代土著民俗而占主导地位。同时,一些汉族与土著通婚,闽越族的一些习俗也沉淀下来,成为福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宋元时期:保留中原古风,形成地方特色
宋代,福建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社会相对安定,生齿繁毓。据统计,宋嘉定年间(1208~1225年)福建人口有1599215户,比唐开元年间(713~742年)增长近15倍。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条件下,福建经济在短时间内跻身于全国发达地区行列,正如诗人张守诗句所云:“忆昔瓯越险远之地,今为东南全盛之邦。”反映福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经济的长足进步,文化也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教育事业十分发达。据统计,宋代福建有县学、州学56所,书院75所,还有数以百计的书堂遍布城乡,莆田有“三家两书堂”(李幼杰《莆阳比事》卷6)的记载,福州有“学校未尝虚里巷”(梁克家《三山志》卷40《土俗类二》)的说法。因读书风气十分浓厚,福州是“城里人家半读书(祝穆《方舆胜览》卷10《福州》),连山区泰宁也出现“比屋连墙,弦诵相闻”(何乔远《闽书》卷36《建置志》)的景象。由于教育发达,读书风气兴盛,故福建科举鼎盛,人才辈出。据统计,宋代福建进士多达7038人,占全国进士总数35093人的五分之一;宋代宰相共134人,福建籍宰相有18人,居全国第三位;被《宋史》收入的福建名人多达179人,居全国之冠。宋代福建涌现出一大批名扬中外的杰出人才,有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天文学家苏颂、法医学家宋慈、史学家郑樵和袁枢、书法家蔡襄、著名诗人杨亿、慢词大师柳永、诗论家严羽、文学家刘克庄,等等。时人周必复颇为自负地宣称:“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称七闽”(《南宋群贤小集》第13册《端隐吟稿序》)
宋代福建文化在繁荣昌盛之时,逐渐形成地方特色。在民俗方面,一方面由于古代福建交通闭塞,各个区域之间交往不多,处于相对隔绝状态,因而为古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中原古文化已在其发源地逐渐式微甚至湮没,而在福建却被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在福建旧志书中,有关福建民俗“隆古”、“近古”、“犹有古意”之类的记载随处可见。以传统岁时节庆为例,志载:“风化所被,古意犹存。至如岁时节序之相沿,大抵今昔不殊。”(清·康熙《罗源县志》卷3《俗尚》)另一方面,由于福建海岸线曲折,有许多天然良港,因此海上贸易发达。宋元时期,泉州港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从而带动福建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百姓商品意识较强,富有冒险性格和开拓精神,对外来文化和民俗采取较宽容的态度。这种情况与内地人民的淳朴、守成和不轻易冒险的民风形成强烈反差。
(四)明清时期:民风渐趋奢侈、颓废
明代中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市民阶层的形成,民风趋于奢侈。在福州,据记载:“夫婚嫁侈靡,珠玉莹煌,商财贿也。博戏驰逐,樗蒲百万,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游闲公子,饰剑履妖服,怒马扬扬过里门者,为富贵容也。”(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风俗》)泉州的奢侈之风更甚,耻贫夸富成为时尚,“习俗之趋尚为豪奢。”不但商贾、胥役之辈“美服食,仆妾舆马,置良田好宅,履丝曳缟,掷雉呼卢,以相夸耀,比比而然。”就是“家无担石”的贫寒之家,也“非色丝盛服不出。”“虽家非素封,亦耻居人后,”(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形成耻贫心理。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闽西、闽北地区,俭朴传统也不同程度受到冲击,嘉靖时(1522~1565年)建阳“市井者尚侈好浮。”(清·嘉靖《建阳县志》卷3《风俗》)乾隆时光泽“嫁女犹从厚,设宴必欲丰。少年衣装必尚华丽,城乡演剧,耗费无穷。”(清·乾隆《光泽县志》卷4《舆地志·风俗》)一些乡村百姓也染上奢侈之习,如尤溪“平民鄙俭崇奢,以服食相矜。”(清·乾隆《尤溪县志》卷3《风俗》)同时,随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加上倭寇侵扰,赋役繁苛,大量自耕农破产,其中一部分人无所事事,民间赌风、争讼盛行。《南安县志》载:“嘉靖被寇以后,一切失业细民,率趋赌博、椎剽、嚣讼之计,以幸旦夕。”《同安县志》亦称:“赌风盛行,匪自今日;赌弊最甚,莫如头家。”(转引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类似记载,在旧方志中随处可见,带有普遍性。
(五)近代至民国时期:新旧民俗并存
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厦门、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外国资本涌入福建,逐渐动摇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的农民沦为无产者,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有的弃农为商,做小本生意,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传统民俗的嬗变。中西文化发生碰撞,西方基督教由沿海深入内地,出现许多信奉基督、不祀鬼神的信仰群体,也有两者兼而有之的半洋半土的信徒,还有教会办的学校、医院、育婴堂等先后在各地出现。与此同时,厦门、泉州、福州等城市烟馆林立,吸食鸦片的陋习,严重地腐蚀着社会肌体。20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以及一些西方思潮的冲击下,城镇中的传统民俗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民俗。民国时,欧化民俗还波及乡村,《长汀县志》载:“盖邑人渐染欧化,踵事增华,奇技*巧之事,声色货利之食习,骎骎乎遍及各乡,尤以城市为最。”(民国《长汀县志》卷17《礼俗》)
这一时期,民间服饰、器用、交际、婚俗变化较大。在服饰器用方面,清末男女皆蓄发垂辫。辛亥革命前后,男子有剪辫之举,城里人学西方剪短发。女子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剪发者渐渐增多。官员在清代着官服,有钱人家长袍马褂,出门以坐骑、轿子代步。辛亥革命后,官员着中山装、长袍,出门或以轿车代步。富豪人家穿西装革履,使用怀表、座钟、留声机等洋货,煤油、火柴、肥皂、牙膏等舶来品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在礼仪方面,清代平民百姓见到达官贵人要下跪作揖,毕恭毕敬,官场更有各种繁文缛节。辛亥革命后,提倡平等,废除封建官场仪节,见面行握手、抱拳或举手礼;在婚姻礼俗方面,少部分人冲破封建旧俗,自由恋爱,婚礼也不似往昔之铺张;在教育方面,新型学校增多,还建立了女子学校。许多华侨热心家乡的办学、建厂、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一些民间陋习如停柩不殡、溺婴、弃婴、缠足、童养媳、迎神赛会等被明令禁止,虽然其中有的习尚因令行不止而远未消除,但已大有减少。在广大农村,传统岁时节庆、生产习俗、民间崇拜及其他民俗活动仍无多大改变。但总的趋势是封建性减弱,现代性增强,新旧民俗并存,传统民俗仍居主导地位。
(六)1949年以来: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的风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当家作主人,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福建民俗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福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移风易俗,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破除陈规陋习,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在人际关系上,根本改变旧社会穷人与富人、下级与上级的等级尊卑关系,确立平等、同志式的新型关系,大家以“同志”互称,友好相处,互助合作。***员、各级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消除了旧时的官僚腐败作风。人民群众衷心拥护中国***和人民政府的领导,踊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拥政爱民、拥军爱民,蔚然成风。在生产习俗上,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技术,旧时的求神治病、祷告祈雨等愚昧落后习俗基本上被破除。在生活习俗上,城镇居民多着列宁装、中山装,农民穿本地装,尚青、蓝色;出门旅行乘坐汽车、火车、轮船,旧时的坐轿、骑马现象明显减少,以至消失;生病求医成为城乡大多数人的共识,旧时“信巫不信医”的陋习基本破除,人民政府花大气力彻底杜绝吸食鸦片、卖*嫖娼、缠足等丑恶现象。在婚姻礼俗上,各级政府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提倡自由恋爱,婚事新办,逐渐蔚然成风;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婚事大操大办,受到抵制和舆论批评;法律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流行数千年的童婚、溺婴、纳妾等行为被明令禁止。在丧俗上,禁止停柩不葬,鼓励丧事从简。农村虽沿袭土葬,但风水堪舆、建醮普度亡魂之俗逐渐淡化。福州、厦门、漳州等城市推行殡葬改革,倡导火葬,取得成效。在岁时节庆上,仍保留传统节日,其内容已赋予新时代特色,更加丰富多彩。除表演舞龙、舞狮、演戏等传统节目外,还有看**,举行球类比赛、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铺张浪费、祭祀鬼神等旧俗逐渐淡化。遇公历元旦、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等欢庆节日,城乡一般要组织报告会、文艺演出、球类比赛、游园或参观等活动,气氛热烈而富有意义;在宗教信仰上,人民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时加强无神论教育,用科学知识破除鬼神迷信,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民间迷信活动大为减少。
这个时期,福建省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还十分重视对畲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工作,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本省少数民族的状况进行调查和民族采风,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少数民族优良风俗习惯得到继承发展,一些陋习也逐渐革除。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极“左”思潮影响,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将民俗现象不加分析地斥之为“四旧”,用行政或暴力手段予以破除,许多正常的民俗活动遭到批判和禁止,福建民俗被严重扭曲。传统节日除春节外,多被禁革,过春节也要“革命化”,除夕吃“忆苦思甜饭”,大年初一不准舞龙、舞狮,不准演唱传统戏剧;人们服饰单一,传统的旗袍等服装均被禁止。各地庙宇大多被摧毁或封闭,或改为仓库、学校,菩萨、神像均被捣毁,甚至许多文物、艺术品也被作为“四旧”加以破坏、烧毁,等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拨乱反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福建一些传统民俗得到恢复,同时形成一些新风尚。在生产方面,自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民自觉学习新技术,普遍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农机具和优良品种,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生产结构,实行多种经营,积极发展商品经济,出现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种养专业户。乡镇企业兴起,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村的经济结构,深刻地影响着广大农民的生活;在生活习俗方面,逐渐改变服饰单一的状况,款式、花样千姿百态,青年人更加讲究穿着打扮,美容店在城镇随处可见。饮食追求多样化,风味小吃得到恢复,软饮料和西式食品进入寻常百姓家。逐渐富裕起来的城乡居民讲究住房舒适、宽敞,城镇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乡村也建起水泥楼房。家用电器在城镇已经普及,在广大农村也渐渐多起来,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婚姻和生育的观念发生根本变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等新观念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计划生育成为新风尚。城市基本上废除土葬,普遍推行火葬,葬俗也日趋简朴。传统节日得到恢复,节庆活动的内容愈加丰富多彩,有些节日还举办商品展览会、物资交流会、经贸洽谈会,卡拉OK、舞会、电话拜年、喜庆电报、馈赠鲜花等新时尚渗透到传统节日中;在宗教信仰方面,信仰自由的政策重新得到确认,被破坏或禁废的寺庙迅速恢复开放,修葺一新,宗教活动逐渐纳入正常轨道。与此同时,封建迷信活动也死灰复燃,在个别地方有愈演愈烈之势。另外,曾被破除的陈规陋习诸如婚丧喜庆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变相买卖婚姻等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总之,陈规陋习的彻底破除,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真正形成,尚待时日。
二、福建民俗特征
民俗的形成一方面是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生活的内容与方式的变化以及自然条件相适应,总之是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只是民俗的变化往往滞后于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民俗一旦形成便世代相袭,并以传统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具有长久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此外,民俗还具有民族性、阶级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福建民俗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氛围中形成的,所以具有中国传统民俗的一般特征。同时,它又是在福建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等条件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许多方面必然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在丰富多彩的福建民俗事象中,表现比较突出的特征有:
(一)多源性
福建民俗的构成是多源的,主要有四个来源:
1秦汉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福建原始土著居民在秦汉之前有着自成体系的民俗,秦汉以后,闽越族与汉族逐渐融合。唐朝人丁儒在《归闲诗二十韵》(其二)对唐前期闽南地区民族融合的情况作过这样的描述:“漳北遥开郡,泉南久罢屯。归寻初旅寓,喜作旧乡邻。……土音今听惯,民俗始知淳。……辞国来诸属,于兹缔六亲。追随情语好,问馈岁时频。相访朝和夕,浑忘越与秦。……呼童多种植,长是此方人。”(清·康熙《漳州府志》卷29《艺文》)闽越族的部分习俗成为历史遗迹,还有部分民俗却沉淀传承下来,成为福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福建其它民俗。
2汉族民俗。汉代以后,中原汉族不断南迁,带来了汉族的民俗,并逐渐成为福建民俗的主体。志称:五代时,闽北多为江北避乱之民,所以“备五方之俗”(《八闽通志》卷3《地理》),闽西也“由唐历宋,风声气习,颇类中州。”(陈一新《赡学田碑》转引民国《长汀县志》卷17《礼俗志》)福建民俗中无论是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还是人生礼仪、岁时节庆,以及民间信仰和崇拜等等,都与中国传统民俗一脉相承。
3少数民族习俗。福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习俗是福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蒙古族和清代满族的一些习俗也沉淀在福建民俗中。
4外国民俗。宋元时期,泉州为世界著名港口,对外贸易繁荣。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其中一部分人定居泉州,府志载:“胡贾航海踵至,其富者赀累巨万,列居郡城。”(清·光绪《泉州府志》卷75《拾遗》上)他们有自己的学校--“番学”,信仰伊斯兰教,保留本民族的传统习俗。这些外来民族虽然后来基本上与汉族融合,但一些特殊习俗却保留下来,成为福建民俗的一部分。元代、明代和近代,随着基督教的传入,欧洲的一些民俗也传入福建。特别是近代以来,福建民俗受外国民俗的影响日益明显。
(二)融合性
福建民俗的融合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1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汉族民俗固然为福建民俗的主体,但福建汉族民俗实际上是融合了其它少数民族的习俗而自成体系的,如闽越族的一些习俗就被汉族所继承。自古以来,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别发达,这与闽越族“信鬼尚巫”的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又如闽越族妇女普遍参加生产劳动,这一习俗被入闽的汉族继承下来,在福建沿海地区,妇女参加生产、从事重体力劳动相当普遍。《闽书》载:“福州……田则夫妇并力而合作,女作多于男。女人能轿,取女轿三十户以应内宫之役。”(《闽书》卷38《风俗》)晋江的“妇女芒屩负担,与男子杂作;百工技艺,敏而善仿。”(清·乾隆《晋江县志》卷1《舆地志·风俗》)闽越族的部分后裔疍民及畲族,在保留其独特习俗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汉族民俗,并把它们与本民族的习俗融合起来。
2不同地区汉民俗的融合。中原汉人迁徙福建,前后持续千余年,他们以中州移民为主,还有不少是来自其它地区的汉人。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汉人,在具体习俗上还是有些差异,有的甚至差别很大,相继进入福建后,汉族民俗也逐渐融为一体。
3中外民俗的融合。商品经济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荣,使宋元时期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泉州港,“民夷杂处”,“市廛杂四方之俗。”(《西塘集》卷7《代太守谢泉州到任》)泉州汉民对外来文化博采广取,加以融合。以宗教信仰为例,宋元时期流传于泉州地区的,除道教、佛教、民间宗教及其他民间信仰外,还有从外国传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天主教方济各派、婆罗门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等。这些外来的宗教不但为侨民所信仰,在汉族中也拥有不少信徒。各种传统宗教与外来宗教和平相处,互相交融渗透。
(三)区域性
福建汉人的祖籍大多是中原地区,由于他们入闽的时间前后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所带来的中原汉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入闽后,又因与当地土著居民的融合程度不同,加上地区间交通不便、往来不多等原因,逐渐形成许多不能相互通话的方言区。连城、清流、大田等山区县,竟然没有本县通用的方言,甚至相邻的乡村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福建方言以纷繁复杂著称于世,在中国八大方言中,除了湘方言外,其它七大方言均有在福建的不同地区流行。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地区的文化特色,往往在语言上得到体现。民俗也因不同的方言区而存在着差异。以民间信仰为例。临水夫人和五帝的信仰主要在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方言区内流行,妈祖的信仰中心在兴化方言区,王爷、保生大帝的信仰主要流行于闽南方言区,扣冰古佛信仰主要流行于闽北方言区,定光古佛信仰主要流行于闽客方言区,等等。
在同一方言区内,不同府、县的民间信仰又有所差异。以闽南方言区为例:保生大帝、开漳圣王陈元光及其部将辅顺将军马仁、辅胜将军李伯瑶、辅义将军倪圣芳、辅仁将军沈毅的宫庙在漳州府属各县较多,广泽尊王信仰以泉州、南安最盛,清水祖师在安溪、永春、德化影响较大,青山公在惠安县拥有最多的信徒。其它方言区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各府、州、县都有自己的保护神。
在同一县内,每个铺、境、村落都奉祀一个或若干个特定的神灵作为保护神,旧称境主、福主、土主、社神等。以泉州为例,旧时泉州城分为36铺94境,铺有铺主,境有境神,共有大小神庙130多座,奉祀着100多尊神灵。境主神的神庙由居住在该境的百姓捐资合建,各种宗教活动也由该境的百姓参加,抬神出游一般不能越出本境地界。
(四)可塑性
民俗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其一般的内容与形式,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即所谓“约定俗成”。但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在操作上并非整齐划一的,有着一定的可塑性,一般可繁可简,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可能进行取舍选择。福建民俗繁简程度的差别相当大,一般说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各种仪礼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繁缛,达官贵人、富豪之家比贫穷之家讲究排场。以婚丧喜庆为例:自唐至清,“六礼”作为基本的婚姻礼俗普遍为百姓所接受,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差别很大,达官贵人、富豪之家严格遵循“六礼”,仪礼繁琐。而平民百姓则不那么严格,往往将纳采和问名合而为一,将纳征和请期合而为一,同时简化迎亲礼节。贫穷之家的婚礼则更加简化,甚至在除夕之夜草草合房者也大有人在。又如福建绝大多数地方盛行厚葬之俗,闽南地区更甚,俚语有“生在苏杭,死在闽南”之说。但闽南地区的不同市县,或同一市县的不同乡村、同一乡村的不同人家,丧葬礼俗的繁简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又如寿诞,富贵之家除了大摆宴席,祝寿请客外,还要演戏助兴。而寻常百姓之家无力大操大办,贫穷之家更不敢奢望举行寿诞之礼,能煮碗寿面招待客人就算不错了,不少人甚至终生没做过一次寿诞。类似的情况在福建的民俗中普
朱熹是江西人还是福建人?
本文2023-12-03 06:46:5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0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