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合作是最大的竞争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3浏览:1收藏

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合作是最大的竞争力,第1张

        我所在的学校为随迁子女入学学校。我在从事班主任工作及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要做好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很难。主要原因是随迁子女所处家庭,多数经济压力较大,父母忙于生计,给予孩子的陪伴及助力有限;有些孩子,因为父母外出工作无法履行亲职,与祖父母一起生活。

        面对这样的教育难题,我开始思考。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不是孤立的个体,他所在的家庭系统,已经花了六七年时间塑造了现在的他。如果学校教育一味在学生身上用力,便会出现“教育反弹”现象。因为,凭教师一己之力,很难撼动孩子所处的家庭系统。于是,出现了5+2=0的教育模式,教育者辛辛苦苦的付出,常常收获甚微。

        针对自己遇到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基于思考,我开始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在合作中共同成长。下面将从理论支撑、组建措施、初步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1佐藤学的从参观教学到参与学习。

        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写道,“教师和家长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如果仅仅由教师单方面地向家长主动伸手,或家长单方面地协助教师,都是不能实现这一课题的。只有双方都各自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将合作变成现实。”接着,作者以小千谷小学为案例,向读者呈现了从参观教学到参与学习,教师和家长携起手来,形成家校“学习共同体”,这一教育路径。佐藤学先生的“学习共同体”思想,是我尝试做好随迁子女教育的主要理论支撑。

2结构家庭治疗理论。

        以米纽庆为代表的结构家庭治疗的理论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人们不是一个个孤岛,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行动着反应着的成员。当家庭群体的结构被改变,处于此群体中的诸成员也相应地被改变。虽然,结构家庭治疗理论是心理治疗理论,但对我做好随迁子女教育有很大启发。受教育者,不是孤立地存在,他所在的家庭系统塑造了他,如果他所在的家庭群体结构没有改变,但凭老师一己之力改变他,堪称奇迹。基于对结构家庭治疗理论的理解,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当孩子所处的家庭系统,通过学习,出现良性改变时,孩子自然随之改变。

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的具体措施。

1通过入学问卷调查,了解班级孩子家庭教育概貌。

        2017年8月30日,我再一次成为一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这是我工作的第7个年头。6月,我将第一届毕业生送走,内心最大的遗憾是,六年,在我班级的不少随迁子女,带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走进了中学。我反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尽了全力?能不能在这一轮带班中,减少这种遗憾?

        8月29日我打扫干净一5班教室,晚上熬夜做好与家长第一次见面的PPT,为每位孩子准备一张问候式的席卡,如:李梓轩,遇见你,真高兴!一份阅读年龄测试问卷,一份家庭教养方式问卷,一封《致家长的第一封信》,一本《弟子规》。通过PPT及《致家长的一封信》,和第一次见面的家长,沟通我的教育理念,并为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入学适应提供具体建议。通过问候式的席卡,增强孩子对学校及教师的亲近感。通过阅读年龄测试问卷及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的填写,数据收集,分析反馈,了解班级孩子家庭教育的概貌。这是有效教师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的前提条件。

2线上家校“学习共同体”,一5班一起成长。

        一5班一起成长,是我们班级家长群名称。基于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理论,我希望通过家长群的建设,组建线上“学习共同体”。一开学,便在群文件里分享班级共读推荐、亲子阅读推荐及一年级父母阅读书目推荐。在班级落实共读。通过微信小程序,知识圈打卡,鼓励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根据打卡情况,线上进行过程性监控。通过微信小程序,手边读书,教师录入班级图书,家长录入家庭藏书,家长和孩子,可以在线上申请借阅,共享读书。

        因为,随迁子女家庭所面临的经济压力是现实因素,让年轻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放弃工作,来学校参与学习,是不可能的。但是,线上家校“学习共同体”的组建,便打破了时间及空间限制,更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

        根据入学调查问卷的反馈,我和几位家庭教育做得比较优秀的家长沟通,鼓励他们成为家校“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带动者。他们组建了一5班学习共同体群,邀请班级其他家长自愿加入。在群内分享自己阅读家庭教育类书籍的心得,以及在处理该年龄段孩子共性问题,比较好的教育方法。一年级上学期,家长们共读了史家小学卓立校长的《欢迎来到一年级》,根据书中的建议,为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提供了助力。

3线下家长会、家访、家长课堂、综合性学习,促进家校“学习共同体”发展。

        根据日常班主任工作及家校“学习共同体”遇到的比较典型的共性问题,确立家长会主题,如,2017年9月为“入学适应”,充分利用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调动家长利用彼此的教育心得。

        本学期,我利用放学时间进行家访。家访时,我会特地为孩子和家长各选一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他们。运用结构性谈话技巧,画出每位学生的家谱图。这样,有利于我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孩子所处的家庭系统运作模式,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家校“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今年端午节时,邀请李尚融家长走进班级,手把手教孩子们包糯米粽。为了准备这节课,李尚融妈妈还特地向身边的朋友学习,三角粽和四角粽两种不同的包法。

        我自2018年2月份参加区小语教研员郑玉茹老师主持的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我们班级为课题组的实验班。课题组紧扣部编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结合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家校读本,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让家长参与教学,促进孩子综合素养发展。

4通过写带班日记,让家长“看得见”孩子成长。

        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如何为家校“学习共同体”,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那便是,让家长“看得见”孩子成长。孩子的成长,是坚持家校“学习共同体”的动力来源。

        如何让家长“看得见”孩子的成长呢?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快餐”,但我担心家长在“静待花开”的过程中,放弃了家校“学习共同体”。于是,从2017年8月30日开始,我坚持每天在上写带班日记,主要记录孩子在学校的点滴成长,我自己的阅读分享及教育实践反思等。每天写好后,分享至朋友圈。家长已经习惯了,通过阅读我的带班日记,了解孩子在学校“看得见”的成长。孩子“看得见”的成长,为家校“学习共同体”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的初步教育效果。

1家校“学习共同体”,让孩子生活在良好的的助力系统之中。

        家校“学习共同体”,能有效改变一旦学生遇到挫折,教师把责任推卸给家长、而家长把责任推卸给教师的状况。家长和老师在家校“学习共同体”中,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会从各自的教育只能出发,为孩子提供助力。这样就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助力系统。而不是在互相指责及推卸中,让孩子处于困境,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面对问题。

2家校“学习共同体”,增强家长教育效能感。

        这一届孩子的家长基本都是八零后,通过手机阅读等,多数都拥有碎片化“教育理念”。这些碎片化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不能有效地支撑家长。这会极大地影响家长的教育效能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满了焦虑。在家校“学习共同体”中,家长和教师共读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能避免碎片化,形成的教育理念,能有效支撑家庭教育,增强家长教育效能感。

3家校“学习共同体”,逼迫教师迅速成长。

        随着家校“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和发展,家长整体教育理念地提升,对教师的专业性,有更高的要求。自2017年至今,我逼迫自己挤出点滴时间来阅读教育教学经典作品,每天坚持写带班日记,逼迫自己更快地专业化成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正如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一切有关生命的问题还是得依靠合作的能力来解决,每一项人生使命都不得不在人类社会的框架里,通过谋求人类幸福来实现。”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便是依靠合作来解决随迁子女的教育难题的尝试,事实证明,合作是最大的竞争力。

在电脑登录微信,然后发到文件传输助手就可以了。下面我就演示一下详细的操作步骤❥(ゝω・✿ฺ)

(电脑型号:惠普 (HP) 暗影精灵8Pro,手机型号:一加11,软件及版本号:微信8031,电脑版微信 39643 )

1、在电脑桌面打开电脑版微信。

2、进入扫码登录页面。

3、打开手机微信,点击+号,再点击扫一扫;

4、对准电脑版微信的二维码进行扫码。

5、扫码成功后,在手机上点击登录。

6、这样电脑版微信就登录成功了。

7、点击进入文件传输助手。

8、鼠标按住要发送的PPT,将其拖拽到输入框位置后松开鼠标左键。

9、跳出提示,点击发送。

10、在手机端的文件传输助手就可以看到发过来的PPT了。

以上就是电脑ppt发到微信上的教程了,学会了的小伙伴快去试试吧✧。٩(ˊᗜˋ)و✧。

爱家谱以家谱为核心,以互联网为纽带为全球华人提供专业的家谱、宗亲等服务。爱家谱的产品覆盖PC、微信、APP等,爱家谱拥有数字云谱、宗亲活动、文史专家、宗亲众筹、在线祭祀、命理推算、宗亲商业等产品及服务。

川西都江堰(灌县)吴家大冬水吴氏家族世系排行:“春仁启碧玉,泗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方明昌。金光照江海,鹏征星宇开,福利寿喜旺,荣华富贵祥。”

四川都江堰大观、街子交界处没头河吴氏一脉世系排行:(九十一世起:)来元应芳升,伯肇永维兴,国家光玉(裕)泽,文士庆庭登。

四川巴中吴氏一脉世系排行:叨进守仲朝、从道国怀裔;廷思文宗学、正大永耀锡;登自希修献、新成化克必;维君青任和、万载立先师;应佐乘时运、章培善继宜;崇仁洪广益、尚直达昌奇。

潮州府潮阳县贺陇(河陇)吴氏(十七世起):文、克、至、盛、承、先、恢、统

广东省普宁市船埔镇种德堂吴氏字辈(清朝属惠来县龙溪都梅田楼,当地第七世起排):敦宗正穆,俊秀用章,纪常名鼎,奕季联芳。

扩展资料:

吴氏人口分布: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吴姓大约有23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7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吴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600年中吴姓人口总增加率为35%,净增加了60万。浙江为吴姓的第1大省,约占吴姓总人口的198%。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148%)、江苏(133%)、福建(13%),这四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的61%;其次分布于广东和安徽,这两省的吴姓又集中了164%。

宋、元、明期间,吴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和四川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闽粤两大块吴姓人口聚集地区。

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合作是最大的竞争力

        我所在的学校为随迁子女入学学校。我在从事班主任工作及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要做好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很难。主要原因是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