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18年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2浏览:2收藏

1912-1918年,第1张

1912年(民国元年)

1月7日 鲁东革命军1000余人聚集于青岛,公推赵魏为光复青州总司令,兵分三路,化装潜入青州,计划1月19日宣布青州独立。1月18日,赵魏被青州满营侦探瑞增杀害,革命军复推王长庆为总司令,撤出青州。

1月22日 夜革命军进入安丘县,该县张公制、刘梅皋、刘剑秋等起而响应,随革命军进驻县衙,计划宣布独立。

1月24日 潍县城内始设电话,线路通县署、西大营和团防局。

1月27日 王麟阁、 班麟书等发动高密县独立,逐走知县王鉴清。驻丈岭清军张树元部派兵镇压,独立失败。王、班等退守诸城,后被沂州巡防营攻破,班麟书等100余人殉难。

2月3日 革命军司令王长庆率兵100余名, 在开明绅士臧汉臣、同盟会员王凤翥等配合下,占领诸城县城,赶走知县吴勋,组织山东军政分府,宣布诸城独立。 臧汉臣被推举为临时民政长,王凤翥为副民政长。2月24日夜,清军攻城。25日晨城破,臧汉臣等300余人牺牲。

春 各县选举成立县议会和区议事会、董事会。

6月 在潍县东关第一公学召开同盟会潍县分会成立大会,到会者700多人,选举张树�、于均生为正副会长。10月5日,该分会改为国民党潍县分部。

山东省都督周自齐派彭仲豪等到昌邑县城宣传“新政”,城内劣绅梁怀思、夏俊魁,伙同卸职千总许殿魁等,纠集县署吏役数十人,残杀彭仲豪及县议员和民主革命积极分子28人。省都督府派兵将梁怀思抓获,押赴济南正法,并为被害者建祠立碑。

夏 各县国民党、共和党、社会党、自由党先后成立支部进行活动。

9月 孙中山在刘冠三陪同下乘火车由济南去青岛, 路经高密县时下车,会见高密县部分同盟会员和教师学生,勉励大家“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本年 教育部废止“癸卯学制”,颁布“壬子学制”。次年又颁布“癸丑学制”,全称“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学校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

安丘县连续发生佃农抗租、商民抗税斗争。县城西关刘宝珍等率全城硝户砸硝磺局。

1913年

2月12日 撤青州府, 设胶东道。潍坊辖区各县属胶东道。挂五色旗。改用公历。

7月 “鲁东讨袁军支队司令” 张同普与赵惠斋、刘德铭等在益都组织机关部,称“桃园军”(谐“讨袁军”)联合民团数千人,购买军火,准备起义反对袁世凯军阀统治。26日,事泄失败,张、赵、刘及革命党人秦明堂、牟师夏等被捕殉难。

8月 孙中山发动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战争失败。 袁世凯强行解散国民党,各县国民党组织停止活动。

本年 诸城、高密一带“小刀会”首领郭进臣在柴沟千佛阁与曹志成等秘密组织武装起义,事泄未成。

泰古轮船公司在羊角沟设机构。“闽江”、“沙市”两客货轮由烟台、龙口至羊角沟定期通航。

1914年

1月7日 乐道院美国传教士开始在潍县常疃一带传授结发网技术。发网逐渐发展成为潍县主要出口手工艺品之一。

7月15日 昌邑县吴家漫附近潍河决口,淹没庄稼、房舍。洪峰流量达11800立方�米/秒。�

8月 各县普降大雨,山洪暴发。潍河、弥河、汶河、渠河等大小河流泛滥、决口,房屋、庄稼淹没无数。

9月25日 德国人撤离坊子煤矿。28日,日本铁道联队抢占坊子煤矿。

9月26日 侵华日军侵占潍县车站,拘捕铁路工人。

1915年

3月24日 日本政府非法宣布坊子煤矿归其所有。

春 大旱。安丘县一带饥荒严重,各地农民掀起“吃大户”运动。沙里沟村饥民李万清率领农民在慈母山起义。

驻昌邑县丈岭日军到大迟家骚扰掳掠, 村民迟乃明等率众抗击,杀死日军5名。

小刀会会众100余人在高密县柴沟五龙庙起义。夏,截获诸城县向省解送的6车田赋银两。

5月9日 潍县学生及“乐聚轩”戏班义演募捐,支援反日反袁斗争。

本年 日商在益都火车站设“铃木洋行”和“小林洋行”,贩卖毒品、枪支、弹药、铜元等,并垄断蚕丝业。

潍县的嵌银制品“西湖景”挂屏和核雕作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优等奖。

1916年

5月9日 中华革命军东北军第三支队吕子仁部攻打高密受挫。夜间王麟阁自青岛率众往援,驻城袁军逃跑,吕部进城安民,高密县恢复自治。

5月17日 中华革命军东北军第二支队马海龙率兵百余名攻克诸城县城, 县长黄维谦弃城逃跑, 诸城宣布独立。公举邢九龄为县知事。6月初,廖仲恺到诸城县视察。

6月2日 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居正奉孙中山之命, 由青岛率部200余人进驻潍县城南杜家庄。5日晚,向潍县城内袁世凯驻军张树元部发起进攻,未克。转攻东关,先得后失,退至擂鼓山。驻火车站日军出面调解,双方停战议和。25日,张树元部及代知事张汝钧退出潍县城,驻庞家庄。东北军入城。

同月 朱霁青、赵中玉、尹德山等在潍县,刘冠三等在高密县分别起义反袁。

12月14日 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居正所部,在潍县、高密、昌乐等县先后编遣就绪,由居正通电宣告取消东北军名义。

1917年

2月日军在胶济铁路沿线大肆收购制钱,各县货币紧张,改换铜币,铜元流通。

8月14日北京政府对德宣战。 法国来潍县成立“侨工事务局”,招募华工。每县2000余名。1920年,这批华工陆续回国。

10月18日北京政府外交部照会日本政府:未经中国政府批准不得擅自开采坊子煤矿。翌年4月4日再次向日本政府发出照会。5月2日又一次照会。

本年 日本在坊子设“民政署”,侵犯中国主权。翌年11月撤销。

潍县陈介祺所藏“十钟”被日商盗运出国,后转入英国博物馆。

1918年

秋 各县奉命建立警备队。

本年 日照人马惠阶等集资3万元, 创办“坊子电灯公司”。1921年又集资10万元,在潍县城南关后伙巷建“坊潍电灯公司”,用75千瓦发电机发电,供城内照明。

山东省实业厅在益都设“蚕丝劝业场”,后改称蚕种制造所。1929年改称蚕业试验场,并出刊《鲁桑培植浅说》、《养蚕浅谈》、《制丝浅谈》等书。

安陵邑故城。安陵邑又称左关、丘关,战国齐邑。《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云:“安陵邑,战国齐地,在今山东胶南东北。”《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其位置在今灵山卫附近。齐国三量之一的陈纯釜铭文中称“处兹安陵亭”。郭沫若先生指出:此安陵即灵山卫故城。据考察,灵山卫北有一山,名曰安陵山,山附近曾发现古代建筑遗址。又,灵山卫以北有地名曰辛安,是否与安陵故城有关,尚待考证。

灵山卫古城。明清时期,灵山卫为我国北方海域的海防要隘。据《灵山卫志》载:“灵山卫,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设立以防海也。”这里山陡水深,形势险要。西北群山环抱,东与大海旋绕,灵山岛屏列于前,齐长城带围于后,左有二崂,右有大珠,山路盘曲,有一夫守关、万夫莫开之势。时灵山卫辖有前、后、左三所。前所即夏河寨备御千户所,建有城池,故址在今胶南市琅琊镇驻地夏河城;后所即胶州守御千户所,附于胶州城;左所在卫城内。同时还于沿海设烽火墩台30座,临海城堡12处,军屯30个。军户驻于屯中,烽烟告警则为战,海上平静则事农。军屯耕种收入为军费,并上缴都督府一部分钱粮,为国家军饷开支。

历史上,灵山卫城曾历经三次营造。第一次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右丞相魏国公徐达,派遣指挥佥事朱兴来此建造土城,以防倭寇。建成后,城周为三里,围墙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二尺五,东西南北各有城门,护城河深为二丈五尺,宽二丈。第二次于永乐二年(1404年)指挥佥事郭崇又大兴土木,城池周长扩建为五里,外包以青砖,四门加城门楼,增铺所十余所。第三次于弘治元年(1488年),分巡副使赵鹤令檄指挥使张某再次重修,四方设门,东曰朝阳,西曰阅武,南曰镇海,北曰承恩。

经三次营建,灵山卫城城池整齐,规模宏大。《卫志建置志》载:“四门洞达,街为十字,均齐方正,形若棋盘,巷口有石若棋子,中有界河自北水门入,由南水门出,汇于城南,渐次归海。”城中分东、西、南、北四街,建有卫署、学宫、经历司、仓廒等。城东有演武场,建有将台、厅堂。城外还有社稷坛、风坛、云坛、雷坛、雨坛、先农坛、城隍庙、关帝庙、玄武庙、三官庙、三司庙、马神庙、观音阁、福寿寺、朝阳寺等宗教教建筑;有文林坊、柱史坊等坊表建筑;有通济桥、长平桥、迎鹤桥、小石桥等桥梁建筑。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灵山卫裁并后,古城日渐荒废。卫城于道光年间开始倒塌,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只留下四门和部分城墙,1960年代初期还保留西门和部分残墙,现已全部拆除,只有城南还留有烽火台遗迹。

咸丰七年(1857年),灵山卫古城旁出土了“齐国三量”。由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潍县陈介祺收藏。为左关征收税赋的量器,均是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之后所铸(古文田通陈)。一为子禾子釜,又称丘关釜,铭文9行108字;一为陈纯釜,又称左关釜,铭文6行4字;一为左关,又称左关,铭4字曰“左关之 ”。“齐国三量”和灵山卫附近出土的大量青铜剑、戈、矛、镟等,说明当时该地所处的军事战略地位。

宋金陈家岛海战遗址。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大规模南侵,其海军以工部尚书苏保衡为浙东道水军都统制,益都尹完颜郑家奴为副统制,用降人作向导,在胶西赶造战船,伺机南下袭击宋都临安。是月,金军战船由胶西海口出发,泊于唐岛湾。宋将李宝与其子公佐、海州魏胜等率水师至石臼山准备迎战。时金军中有数百名汉族水手降宋,李宝从中得知金军虽众,但不谙海道。某日夜深,南风骤起,宋军战船迅速起锚北上,士兵握刃待战。驾驶金船者多为汉人,见李宝水师,遂将金兵骗入船中,金兵对宋师突然来到一无所知。宋战船乘风疾驶过石臼山,至陈家岛逼近敌船,鼓声振荡,金兵大惊,忙逆风升帆开船,船弥亘数里,被风浪卷集到一处,阵营大乱。宋兵火箭齐发,因金船帆皆以油涂,中箭后大火蔓延,烧毁数百艘。李宝令壮士跳上敌船,短兵相接,杀敌无数。金军副统制完颜郑家奴及雄州刺史阿瓦等毙命,3000余名金兵逃至陈家岛后投降。都统制苏保衡见大势已去,乘船逃窜。是役,宋兵缴获诏书、印记、征南行程历、器甲粮斛等数以万计,重不能举者毁之以炬,大火燃烧4昼夜不熄。陈家岛海战为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海战。

灵山岛位于灵山卫古城正南,距大陆约10公里,岛形狭长,南北约5公里,东西约15公里,面积约72平方公里,灵山岛最高峰歪头山海拔513米,是我国北方第一高岛,在全国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有“中国第三高岛”之称。因古籍中有“未雨而云,先日而曙,若有灵焉”的记载,故名灵山岛。灵山岛现有居民3000余人,分12个自然村。灵山岛山高海阔,气象万千;峰峦起伏,植被茂密,郁郁葱葱。

灵山岛为典型的火山岛,火山喷发降落之角砾岩,历经风化剥蚀,形成锯齿状山脊,发育成大小山头56座之多,其中高峰七八座,如灵山、歪头山等。而灵山岛东南受到海水侵蚀,形成造型奇特的海蚀地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老虎嘴、象鼻山、石秀才等。

灵山岛上渔家村落风情别致,或居于崖边,或位于海畔,或半藏于山涧。梯田、绿树、碧海、红瓦、蓝天交相辉映,从海上望去,宛若翡翠浮在海面,故有“灵岛浮翠”之美誉,为古“胶州八景”之一。坐落在城口子村的浮翠亭,为灵山岛之标志性建筑;附近的望海楼,相传为金完颜兀术之妹出家为尼时所居,如今又在遗址上重建。

灵山岛上有“拔母”古树数株。相传是明代初年从四川迁来的王姓人家在祖坟上栽种的。如今奇树形若翠伞,杆若鹤胫,皮若鲸鳞,枝同龙爪,曾引起林学专家的关注。现灵山岛的林地覆盖率已达到70%,成为我国北方水域难得的“海上绿洲”。

唐岛位于灵山卫东南海中,海拔195米,面积约075平方公里,距大陆岸线最近点04公里。据清乾隆《胶州志古迹》载:“唐太宗征高丽曾驻师于此”,故名唐岛。岛上有饮马池,常年有水。有古炮台1座,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与西部之大珠山古镇口炮台东西分列,呈拱卫之势,同属灵山卫管辖。

小珠山位于灵山卫街道西北部,西越隐珠东北,北跨黄岛区辛安西南,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主峰大顶海拔724米,是胶南境内最高点。小珠山高峻雄伟,气象万千。小珠、大珠互为映衬,被誉为“双珠嵌云”。山上奇石和名胜古迹很多,主峰大顶与白石顶南北对峙,上有天门、天桥。大顶之后有垂背石、船石、直楼,其前面有万人井、四角石、瀑布石、穿心石、纱帽石、尖顶石、仙人迹、朝阳寺,又有龙泉、龙祠。现在寺、祠仅存遗迹。大顶之东有卧单石、黄牙石、五顶山,并有两处天然洞穴。大顶西侧的钟楼,古朴别致。横额雕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今保存完好。小珠山还有太平庵、白云寺、陈氏双烈祠等遗迹,北麓有蜿蜒的齐长城遗迹。

朝阳寺又叫天齐庙,坐落在小珠山东南侧半山中,黄石圈村北,石岭子村西。山下五里,即明清海防重镇灵山卫。朝阳寺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重修于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寺庙结构宏伟。1960年代,惨遭拆除,今仅剩断壁残垣。

原朝阳寺占地5亩。院内有各类祠庙10座,建筑多用青砖青瓦,廊台画栋,飞檐斗拱。主庙朝阳寺前有一座隆起的山脊,呈东西走向,该山突兀陡峭,似一长龙卧踞小珠山前。山顶嵯峨处,依次建有王灵宫殿、观音老母庙和尼姑庵塔,这两庙一塔独立于山顶或山边,与一涧相隔的北侧七座祠庙遥相对应。涧内巨石峥嵘,树木参天,山泉叮咚,两山之间有一座石板桥,立于涧上,是连接前山与后庙的惟一通道。

朝阳寺的庙宇祠堂,分别建在两座山梁上,其建筑或依次相接,或随山势凸立于旁侧;或顺地势凹坐于周边;或倚立于陡崖峭壁处,其装飞逸雄峻、肃穆而庄重。多佛众神,神态各异,喜怒哀乐,栩栩如生。与朝阳寺并连向东依次排列为龙王殿、雹叱殿、牛王殿。龙王殿前有一龙王泉,前面七八米是踞于涧旁的观音阁,阁上有碑铭:“明崇祯四年建”。今院内尚存三株云楸,三棵银杏,皆为千年古树。大者树干需几个人合抱,浓荫遮天蔽日。当地民谣:“唐王重修,不记云楸。”

龙王泉为一泓天然水泉。水深米许,宽不足米,泉外有两片水湾,皆为泉水溢之。龙王泉水冬暖夏凉,四季常温。泉中有一族长冠子的鳝鱼,形如蛇状,身体呈白色略有黑斑,遇到下雨阴天,就三三两两从泉中顺沟露脊游向水湾。当地民谚:“白龙(白鳝)出泉,天将下雨。”

求雨是当地较隆重的祭祀仪式。每遇大旱,周边十里八乡的百姓,云集而来,在龙王殿前设祭坛,供三牲,燃烛香。在和尚导引下,一身著蓝偏衫的农夫进入龙王殿,先叩大礼念祷词,然后

从庙中抱出一尊镶有龙纹的花瓷瓶,小心翼翼地步入泉边。三叩首后,由和尚提水装瓶,装满水后将一束柳枝插入瓶颈中。农夫抱瓶送回家中,等降雨后再将水送回泉内。送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以谢龙恩。

朝阳寺每年有两次大型庙会,名扬方圆几百里。一是春天的四月初八,樱桃裂嘴笑的时候;另一是秋天的十月十五,庄稼上场入囤之后。为赶庙会,远方人们要早一天起身赶路,落脚住宿,第二天占个好位置。时进出朝阳寺仅一条道。来寺进香求愿的、赶会听戏的,游览观光的,山路上行人如织,车辆驴子日夜穿行。天长日久,小路被轧成一道浅沟,浅沟被山洪一冲,沟状愈深。后独木轮车过不去了,只能牵着驴攀爬。驴子多了排泄物也多,从此这沟就叫“驴屎沟”。当年去朝阳寺,必经驴屎沟,沟由寺而成名。如今寺庙已毁,驴屎沟仍在。

灵山卫历史悠久,历史上人才辈出。明初,因所居皆军户,以武将著名。阳武侯薛禄,在“靖难之变”中英勇善战,首夺九门,得到燕王朱棣的重用,且得以赐名,后转战北方,屡立战功。朱棣即位分封功臣,赐诰券三代侯爵。明仁宗即位后,又加封太子太保。灵山卫显姓望族中,明清时期先后出过进士、举人、贡生300余人。其中苏丛,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巡按江南,剪除豪强,推荐贤能,辩明冤狱,兴利革弊。焦复亨,名重一时,领袖胶州文坛60年。宋之钊,有“莱郡一人”之称。苏濬,著有《群玉斋诗集》。苏潜修,编撰《灵山卫志》八卷,为后世留下了研究灵山卫古城的翔实资料。

进士府坐落在灵山卫镇北门里村委会北侧。今村委会大门即为原进士府正门,院落即为王进士府

第。进士府是清康熙丙辰科(1676年)进士王请试的府第,如今大部分房屋已拆除,仅存西北角二进偏院落。偏院大门朝西,3间抱厦,是原府邸的西北角门。迎大门立砖砌影壁,绕过影壁是坐北朝南正房。房为硬山,青瓦覆顶,层砖叠涩出檐,青砖砌墙,石灰勾缝,一排6间,界墙分为两个院落。

吴式芬故居对联诠释(转自碣石山的博客)

清代山东海丰吴氏家族,自顺治至宣统260年间,科甲如林、方伯联第、著述等身、政绩卓然。世称“进士世家”、“尚书门第”,素有“七侍郎八巡抚九封光禄,三翰林五资政十朝邦禁”之美誉。其故居位于旧无棣古城西南,占地7000平方米,院内古木参天,气势古朴典雅。南院始建于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原为明代户部尚书王佐之宅第,由吴氏十三世吏部尚书吴绍诗购置后重新扩建,现明代建筑犹存,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南院以“宝砚堂”为主体,“宝砚堂”因吴氏珍藏苏东坡“雪堂宝砚”得名。吴式芬故居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有数十副名人显贵撰写的楹联,现对有关场所悬挂的楹联作一简要评析。

四省承宣三掌节钺;九封光禄两列史晟。这副楹联悬挂在“尚书第”的廊柱上。“节钺”指的是符节和斧钺,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三掌节钺”,简单地说,就是曾经三次掌管朝廷“生杀”大权的人。掌管节钺的人是吴氏家族振兴的重要人物——吴绍诗和他的两个儿子吴垣、吴坛,都曾经同期或先后在刑部任高官。他们家族中有九位光禄大夫,当时有2人载入清史。

庭台似点菊花斑;院雨记听蕉叶香。位于仪仗厅门柱,院内有高大的古树,落下斑驳的似菊花的影子,雨打在芭蕉叶上,也像闻到了香气。通过所见、所闻的景物描写,在感官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二联均为吴式芬的朋友何绍基题所题。何绍基是清书法家,湖南道州人。工经术词章,尤精说文考订之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与吴式芬交往密切。

忠贞世胄;恭定家风。在乾隆年间,吴氏家族中吴绍诗和吴垣、吴坛,这三人都深谙律法,备受皇帝器重。在编写《大清律例》的过程中,他们均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进而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那时已有亲属回避制度,但乾隆破例让他们父子同在刑部任职,并在吴绍诗改任之后,让吴坛接替刑部侍郎的职位,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吴绍诗去世后,乾隆赐谥号“恭定”。乾隆感动于吴氏一门的忠贞,挥笔为海丰吴氏写下“忠贞世胄,恭定家风”,悬挂于双虞壶斋。

新添十竹皆紫玉;恰对九峰如画屏。是在吴式芬故居东南隅南墙上的对联石刻,由曾任湖广总督的吴荣光为赞颂海丰吴氏撰写的。“紫玉”比喻吴氏后人,“画屏”泛指吴氏先贤。十竹:指吴氏十六、十七世上的10名英才:吴衍曾、吴嗣曾、吴熙曾、吴扶曾、吴怡曾、吴侍曾、吴续曾、吴式芬、吴式群、吴式敏。“九峰”分别是吴氏十至十五世的一、二品官员:吴永孕、吴自治、吴自肃、吴瑛、吴绍谟、吴绍诗、吴垣、吴坛、吴之勷。以上人员均为清朝五品或以上官吏。

澹如秋水间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位于东南小院石刻。这是出自《草庐目录》中的一名句。当时吴绍诗在刑部任职时为清官廉吏、誉满朝野。书写者王士祯是清顺治、康熙年间的文坛领袖、曾任刑部尚书。赞颂吴绍诗平易如秋水,温和似春风。

欲招蓑笠同云水;间拂尘埃勘鼎钟。这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穆在与吴式芬的10余年交往中,对吴式芬由衷地赞颂,暗喻他质朴如钓翁、稳重似钟鼎,清白一世,不染尘埃。张穆,山西平定人,清代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诗人和书法家,善言地理,兼好金石碑版。

梅影写窗香有迹;竹声敲户绿无痕。吴式芬自撰联,位于吴式芬舍房中堂门柱上。为表现居所内外幽静的氛围,选取户外的梅,和户内的窗两个物体,用“写”来作联系。

宏览载籍博游文艺;校核仁义原本山川。上款是渐甫仁兄大人荣寿,落款是子苾吴式芬。吴式芬为李鸿章贺寿时所送,现在悬挂在仪仗厅的中堂。1855年2月,李鸿章带兵占领安徽含山,杀死太平军千余人,取得重大胜利,时刚逢32岁生日,得清政府赏赐知府衔。吴式芬时任浙江学政,他虽比李鸿章大20余岁,很佩服李鸿章的军事才能,遂尊称仁兄撰联祝贺。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聪颖特达文而又儒。吴式芬的亲家陈介祺书,悬挂于宝砚堂。鲁迅先生指出:“论收藏,莫过于潍县的陈介祺。”郭沫若和商承祚先生也都认为陈介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宗师。陈介祺家藏万印与吴氏家族家藏万卷曾并称齐鲁,他不仅是我国最为著名的收藏家、著作家和书法家,也是一位创作和篆写楹联的高手。该联是对吴氏家族成员九世好学深思、累遗典籍的赞美。

居心平易无城府;作事从容有纪纲。书写者许翰,位于南客厅,说明吴式芬日常相处平易近人,办理公务遵守法度。许翰,日照人,清代杰出的校勘学家、金石学家和书法家。一度借住在吴式芬位于北京宣武城南坊的双虞壶斋。吴式芬病逝后,许瀚遵照吴式芬的遗嘱,在海丰吴家大院和家乡,专心校订吴式芬的遗稿。他废寝忘食,拖着病体,历时10余年,整理完毕吴式芬的遗著。临终之前,许瀚特意嘱咐后人,将自己撰述文稿全部赠与吴式芬的亲家陈介祺。许瀚的《哭吴子苾阁部联》,很好的印证了他们深厚的友谊:“平生金石盟心,才几时,江城剪烛,沂驿传书,那期白马素车,酹酒为君订遗稿;世事云烟过眼,从今后,拔剑歌哀,衔碑语苦,纵复高山流水,抱琴何处觅知音。”

大文师吏部;古画爱军将。在吴式芬故居院内,有一副左宗棠书写的楹联,书法苍劲老道。该对联的原意是写作宏大的文章须学习韩吏部(韩愈),论古画,还是爱好李大将军李思训的作品。这里整体是褒扬海丰吴氏家族官员的文韬武略。

旧书不厌百回读;嘉树新成十亩荫。上句出自苏东坡的诗句,对句并书写者是吴式芬次子吴重憙的亲家王懿荣。该联现悬挂在仪仗厅内中堂的立柱上。王懿荣是发现甲骨文,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京时,因不能保护好皇帝感到失职和耻辱,王懿荣投井以死报国。吴式芬故居素有“十亩治园”之称,经过几百年的绿化,当时已是绿树成荫。也是对吴氏家族兴文宣教、以德化民的赞扬。

甘露卿云于斯为瑞;珠辉玉照盖代之华。慈禧太后赐的“寿”字两边对联。因吴重憙护驾慈禧太后“西游”有功,颇得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器重。吴重憙去给慈禧太后过寿,慈禧太后曾回赠给吴重憙一个较大的“寿”字。

此句出自唐代碑刻《九成宫醴泉铭》,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属陕西)。魏徵撰文。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卿云,甘露:祥瑞的象征,此名寓意为吴氏家族声名显赫,代有有作为和才学。为嘉庆时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书画家、滨州籍老乡杜锷撰书。现悬挂在吴式芬舍房中堂。

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吴式芬舍房东厢房门两侧,这副对联是纪晓岚的后代纪家骙撰写。纪家骙,山东师范学堂时期学生名录优级师范,1910年春毕业后曾在吴家大院做总管。是说做人遇到事情的时候胸襟要放开,避开纷扰,抓住主要矛盾。察言观色,多多思考和接纳别人的意见。

名士云集古风溯秦汉;紫气东来文光冲斗牛。位于吴式芬故居南院东便门。吴式芬凭借的是自己的真诚、学识、耐心和宽广的胸襟,在与文人们的交往中,吴式芬对于金石、音律、诗文、书画、经史等都有非常深的研究,可谓“硕学通儒”,他的人品和博学都令人折服,能够在当时领衔士林。所以人们都愿意接近他,愿意与他谈论诗文、互瞻家藏。吴式芬故居位于海丰塔下,荷花湾畔,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挑战创作极限,一生写就八种日记书百卷;不胜仕途高寒,六旬辞却四品官阶加三级。吴式芬,清道光十五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西南安府知府,广西、河南按察使,直隶、贵州、陕西布政使,提督浙江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后赠光禄大夫。吴式芬一生笃好金石文考古,从政之暇,即搜集金石器物,撰写了《捃古录》,《捃古录全文》两部金石学专著,与陈介祺合著了《封泥考略》。吴式芬博才多艺,一生著书甚多,现原稿多数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该联是对吴式芬一生的高度总结和评价。

以上两联均由无棣县原文史办主任、楹联协会主席于长銮撰文。

据我所知,清史稿没提到过这个人。但是曹鸿勋的家乡潍县编的地方志《潍县志稿》有介绍。

曹鸿勋(1846一1910年),字竹铭、仲铭,号兰生,潍县西南关人。因其祖父为道光举人,并曾出任过广东鹤山知县(见《潍县志稿》),曹鸿勋也算出身“书香门第”。但中有“代沟”:曹鸿勋之父曹棠文墨平平,无缘科举,只有做些小买卖(烤火烧、煮地瓜,上市叫卖,也曾开过售衣小铺)养家糊口。但曹父老实持重,“君子固穷”,乐善好施,故在西南关一带有很好的口啤。曹鸿勋出生时,其祖父已病逝十二年,他的学识,未受祖父直接影响。因此与其说曹氏出身“书香门第”,倒不如说其出身贫寒之家。然而贫寒的家境,使曹鸿勋自幼养成了勤俭朴素,善学好问,克己上进的坚韧性格。在吃穿上,他与穷人家的孩子比,在学习和劳动上,他与勤奋之人比。父母喜欢他,邻里百家也喜欢他。

也许因为家境贫穷,曹鸿勋幼年时就产生了改变窘境的强烈愿望。当时,在儒教盛行,科考之风浓郁的潍县,长辈向少儿灌输的主要是“学而优则仕”,曹家也毫不例外:某某面壁十年,得中举人;某某《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高中进士;潍邑的郭家、陈家、张家、丁家四大家族人才辈出,中举中进士者比比皆是。城里的陈官俊、陈介祺父子都是进士出身;陈官俊官至工部、礼部、吏部尚书,曾是道光皇帝及道光长子奕纬的老师;陈介祺三十三岁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还因“皇恩浩荡”,赏戴花翎,加侍讲学士衔,倍极显赫,人人敬仰……这些启蒙的说教,都给幼时的曹鸿勋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要读书进取,立志走科举之路。

童年的曹鸿勋有一个梦,朦胧中,他似乎看到京城宽阔的大街,富丽堂皇的大殿,鸣锣开道,威风凛凛穿街而过的八抬大轿;又,他似乎坐了“公车”,走进考场,无论监考官怎样放射出警惕的目光,他都不觉紧张,仍然笔下生风;再,他似乎又看到,金榜高挂,“曹鸿勋”之名赫然其中,人们向他投以羡慕的目光……老家也变了,破旧的茅屋变成了宽敞的瓦房,开阔的街门上,升挂起了大灯笼,灯笼上的“曹”字,格外醒目,“进士及第”的匾额熠熠生辉!父母都穿上了新鲜的衣服,微笑着迎接一帮帮赶来祝贺的人群;“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城里的丁、郭、陈、张四大家族的头面人物都来了……一切都变了,父亲再也不用去卖火烧、地瓜。

为寻找这一梦境,曹鸿勋开始了孜孜不倦的追求。

求学之路

曹鸿勋天资聪颖,这在他刚人塾时即被启蒙老师丁象廷所发现。曹氏背《三字经》、《百家姓》以及其他,总比别的学生来得快。有时老师刚刚布置下,他旋即背熟。老师检查时,大多学童还在“苦读”,而曹鸿勋却能以清亮的童音,抑扬顿挫,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丁象廷大为惊异:教学多年,从未见过这般学生,潍县真地出“神童”了!曹鸿勋的字也端方清秀,这为同塾的其他学童所不及。由于学习进度差别太大,丁先生不得不“分层次教学”,对曹氏单独起炉灶。上生课,先叫曹鸿勋;对课,也比别的学生对得深,而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但是,靠父亲的肩挑叫卖,难以使全家丰衣足食,有时竟至于断炊,曹鸿勋常常饿饭,读书成了他忘记饥饿的“良方”。这种状况终于被丁先生发觉,出于“爱生”,同时也出于同情,丁先生不时留曹鸿勋吃午饭。对此,曹氏一直感激不尽。

为了不辍学业,稍长,曹鸿勋即找机会搞“勤工俭学”。当时潍县知县张楷枝正指挥绅民修筑东关(即“东城”)城墙,加固城防,主要用于防民变,尤其是防御正在“作乱”的“长毛(太平天国军)”和捻军,东关西城墙还可防洪,阻止白狼河水入侵。修城者可“以工代赈”,以土换米。曹鸿勋十几岁就参加了“以工代赈”的行列,他白天背土上城换米,聊补家中无米之炊,读书学习则放在晚上。为保护衣服,他背土常光着膀子,见者无不叹息。同样,为了学业,曹鸿勋还给大户人家的子弟当过“伴读”,差一点成为书童。当年潍县东关有一酆姓大户,望子成龙,一心想让族中培养出支撑门户的科举人才。可偏偏子侄不肖,不是贪玩就是脑笨,或者玩而且笨。听人说曹鸿勋为读书“神童”,酆氏便请曹鸿勋为本家子弟做伴读。曹鸿勋在酆家,一方面带动酆氏子弟学习,一方面抓紧自学。受曹氏的影响,酆氏子弟耍心有所收敛,学习有所进步。曹氏的书法此时已不亚于酆家的塾师,酆氏子弟争相摹写。酆氏主人看好了曹鸿勋的字,便让曹氏为之题写六折屏风,可惜没写落款。曹氏做了一段时间伴读,仍去继续自己的学业。

曹鸿勋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又有老师的精心辅导,故学业大进,同塾学子,皆自愧不如,而一般的塾师已难以满足曹氏的求知欲望。恰在这时,有人将其介绍给另一塾师陈恩德(字受甫)。在潍县,陈恩德是颇有学识的塾师,许多人想拜其为师而不得,曹鸿勋出其门下,不能不说是一种缘份。而陈氏,对曹鸿勋已早有耳闻。

陈恩德为师, “严”字当头,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他决不轻易放过。在这一严师指导下,曹鸿勋的学习又有长足的进步:三年之内读完了《四书》、《五经》及《集注》,对与科考有关的其他书目如朱熹的《大学衍义》等也广有涉猎,读书之多,记忆之牢,理解之深,均超出了陈恩德的预料。这种缩短学制,加大课堂容量,广泛博览的现象,在潍县还从未听说过。难怪陈恩德每谈及此,常发自内心地赞叹:“吾为师多年,所教之徒颇多。单论聪明颖悟,精于学业一项,唯曹鸿勋一人而已!”

一个偶然的机会,曹鸿勋结识了著名学者陈介祺。陈介祺(1813—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潍县城里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书法家。父陈官俊,嘉庆间进士,曾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陈介祺幼时随父在京读书,十九岁即以“诗文名都下”。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陈介祺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无不深入研究。当时,清廷腐败,陈氏不愿与投机钻营之徒为伍,无心高官厚禄,咸丰四年(1854年),借母丧丁忧归里,再未出仕。

回潍后,陈介祺悉心金石研究和收藏,终成一代金石大家。他先后收藏古印玺近万方,所藏西周青铜器毛公鼎,迄今仍为我国传世铭文最多的重器,世人尊之为“国宝”。陈氏是我国陶文最早的发现者、收藏者和研究者。他对封泥有开拓性研究,与人合著的《封泥考略》,是我国研究封泥最早的专著。《清史稿》称,陈氏所藏之钟彝金石为“近代之冠”。他对金石文物的考释与研究,大多融汇在他的五十多种著作中。陈介祺的墨拓艺术,被后人推崇为“拓法古今第一”。其金石书体,别具一格,丰富了我国的书法艺术。

曹鸿勋学习之余,曾为潍县城东南角的文昌阁写过春联,字迹俊秀,笔力雄健,不想陈介祺发现了此联,并为之吸引。人阁内叩问,方知春联为十几岁的学生曹鸿勋所书。陈氏爱才,不久即约见了小自己三十多岁的曹鸿勋,见曹氏谈吐高雅,一表人才,便收之为徒,后又收为义子。此后,曹氏便在陈介祺的家馆读书。较长时间,为曹鸿勋任课的是陈介祺聘请的塾师,学者、翰林王之翰。陈家优越的学习条件,浓郁的学术氛围,为曹鸿勋创造了一个极佳的学习环境。陈氏的收藏,使曹氏大开了眼界;陈家的藏书,曹氏也有了借阅的资格:而王之翰的辅导,又使曹氏“超常规”发展,学业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即便如此,曹鸿勋仍苦读自律,孜孜不辍。一次,遵陈介祺之嘱,他白天忙着陪陈家来客,中午陪喝了几杯酒,而客人日暮方归。送走客人,草草吃了晚饭,曹鸿勋便伏案夜读——他要把白天的损失补上。不过,实在太疲乏了,不知不觉中打起了磕睡,不想碰歪了油灯。灯芯之火,烧及头发。曹鸿勋猛然惊醒,头发已烧焦一缕。他大为懊恼,顿足捶胸,自责不迭,直至双膝跪地以示惩戒,良久不起。事后,陈介祺听说了此事,不无感慨地语王之翰曰: “曹生渴学如此,日后定成大器,绝不在你我之下!”人们似乎看到,一个不可多得的科

举人材,将从陈氏家馆呼之欲出。

蟾宫折桂

在科举一途,曹鸿勋可谓一路顺风。同治二年(1863年),他十八岁时参加县考,名列第一(县考第一者称“案首”),崭露头角;二十岁中秀才,二十三岁补廪。同治十二年(1873年),他以“拔贡”的身份进京赶考,得一等一名,并得以进入刑部,成为七品之官,正式步人仕途,时年二十八岁。进京赶考的川资多由陈介祺、郭虞琴兄弟、知县靳昱等捐助。因是“一等一名”,曹氏在京城已小有名气。两年之后(光绪元年,即1875年),曹鸿勋于顺天府考了恩科而中举。光绪二年(1876年),为庆祝光绪帝承嗣大位,京城举行了一次恩科大考,224名贡生参加了殿试,曹鸿勋赫然其中,结果,他以一甲一名及第,高中状元,圆了童年之梦!

曹鸿勋中状元,轰动了京城,除文章超群外,仅那一手好字即足以使众举子瞠目结舌!曹氏的试卷书法,举子们看中,考官们看中,连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也拍手叫绝。于是,不断有人向他求字,故宫、颐和园内也多处留有曹氏墨迹。曹鸿勋中状元的喜讯传到潍县,潍县城一片欢腾。前文提到,潍县史无状元,曹鸿勋破了潍县“天荒”,潍人岂能不喜岂会不奇人们奔走相告,都说新巷子飞出了“金凤凰”!曹家父母之喜乃骨肉之喜,而陈介祺诸位的欣喜却是“伯乐”之喜,他们呕心沥血培养出的爱徒高中,使本来就翰墨飘香的陈家大院更加熠熠生辉!“陈介祺慧眼识千里(马)”,成为学界的一段佳话。

1912-1918年

1912年(民国元年) 1月7日 鲁东革命军1000余人聚集于青岛,公推赵魏为光复青州总司令,兵分三路,化装潜入青州,计划1月19日宣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