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资料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技 体育 核心用户 五周年 NBA
拆分词条 司马迁
百科名片
司马迁画像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中文名: 司马迁
别名: 司马子长,太史公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龙门(今陕西韩城或说山西河津)
出生日期: 前145年或前135年
逝世日期: 前87年?
职业: 史官
主要成就: 编著《史记》,开创纪传体史学
代表作品: 《史记》
目录
司马迁简介
家谱世系
生平事迹“迁生龙门”
少年受业
壮年游历
司马迁和父亲洛阳相会
编著《史记》
大事年表
存世作品
星象成就
历史评价汉代
唐代
宋元
明清
现代
纪念建筑
相关争议出生时间
出生地点
贴吧相册 司马迁简介
家谱世系
生平事迹 “迁生龙门”
少年受业
壮年游历
司马迁和父亲洛阳相会
编著《史记》
大事年表
存世作品
星象成就
历史评价 汉代
唐代
宋元
明清
现代
纪念建筑
相关争议
出生时间 出生地点贴吧相册 展开 编辑本段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于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生于龙门(今山西河津),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做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受了“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于是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即《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编辑本段家谱世系
司马迁明代画像
[1]司马迁自称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周宣王时期,司马迁的祖上来到秦国。他的直系祖先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武将司马错。秦惠文王时期,司马错曾经在朝堂上与张仪辩论,辩论内容被收入《战国策·秦策》,后收入《古文观止》,名为《司马错论伐蜀》。辩论胜利后,秦惠文王派司马错等人出兵巴蜀,得胜而守之。六世祖司马靳为名将武安君白起副手,参与长平之战,坑杀赵卒四十万人,司马错、司马靳等军事之功为秦国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军事基础。 司马迁的父亲是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谈。司马谈是当时一位非常杰出的学者,著有《论六家要旨》一文,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秦至汉初以来阴阳、儒、墨、法、名、道各家思想的利弊得失,并对道家思想进行了高度肯定。该文是对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 司马迁世系: 卫系:?(无从可考) 赵系:司马蒯聩——司马浅——司马尚——司马卬 秦系:司马错→司马梗→司马靳(蕲)→司马欣(?)→司马昌→司马毋怿→司马喜→司马谈→司马迁→司马临、司马观、司马英(汉丞相安平候杨敞之妻)[2]司马迁说:“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笔者就此查阅了大量先秦史书,却不见卫国司马氏的记载。赵国除了司马迁介绍的司马蒯聩外,司马氏见于史书的还有司马浅、司马尚及秦朝末年的司马卬。秦国的司马氏较多,早期有名将司马唐、司马错、司马梗、司马靳和秦朝末年的司马欣、司马昌。因为卫国无司马氏的记载,疑为司马迁误把中山写成了卫。如卫国实为魏国,在“魏”者相中山,那就说得通了。中山国有司马赒、司马憙、司马子期8。此外散见于先秦史书中的司马氏还有宋国的司马牛、齐国的司马悍、楚国的司马翦,此三人是否为少梁司马氏我们不得而知 司马迁以移花接木之术巧妙地把自己的前辈世系依附在司马错的名下,借以炫耀自己祖宗的威望,同时也掩盖了自己真正的直系先祖。 战国初期进入秦国的司马氏与后来秦国夏阳(少梁)的司马氏同族并不同支。秦国名将司马错并非少梁人,他生在咸阳死在成都,应该是秦国咸阳人。秦国夏阳的司马氏就是魏系司马氏,也就是司马迁的直系先祖。 按照司马迁的“一族三分”说,我们现在可以重新排列一下少梁司马氏家族的世系。(横线为父子相承世系,虚线为辈分不清世系) 赵系:司马蒯聩……司马浅……司马尚……司马卬 秦系:司马唐——?——司马错——司马梗——?——司马欣……司马相如 魏系:?——司马赒——司马憙——司马子期——司马靳——?——司马昌——司马无泽——司马喜——司马谈——司马迁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司马迁生卒年代,史无明文。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一说生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大约卒于公元前86年(汉昭帝始元元年),一说卒于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又一说卒于公元前90年(汉武帝征和三年)。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迁生龙门”
司马迁是夏阳人。夏阳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而龙门山的南面就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岸边的龙门,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他每天看到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山上呼啸而去。
少年受业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10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壮年游历
司马迁半身像
[3] 司马迁大约20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以后,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主要职责是守卫宫殿门户,管理车骑,随从皇帝出行。他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得最南边是昆明。据司马迁自己说,他少年时期曾经“耕牧河山之阳”,也就是说他儿童时期曾经在家乡从事过一些农业劳动。后来他的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亲也到了长安,然后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拜了很多名师做老师。司马迁的家族,就是他这个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为史官,他有责任来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也有责任来搜集整理天下的遗文古事,更有责任通过叙事论人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借鉴。那么他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就是写一部史书,从
他父亲开始就已有这么一个理想,他的父亲做太史令之后,就开始搜集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但是司马谈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无论是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这样一个宏愿。 司马迁像集锦(12张)于是,司马迁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司马谈要求他儿子来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一次全国的漫游。司马迁从20岁开始的全国漫游,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他这个漫游,也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比如说,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写《屈原列传》写得那么有感情,他是亲自去考察过,他是在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比方说,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他也搜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并亲自去问别人,说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了解韩信为什么能够受胯下之辱而不发怒,不愿意去做出非法的事来,忍了。韩信那么高的个子,从一个流氓两个腿之间爬过去,如果按照他的个性,一刀就把他杀了。但是如果把他杀了,后来就不能够建功立业了。韩信后来帮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汉,封王封个侯,回了故乡,韩信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把你杀了,我就没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再比如说,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还和孔子故乡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揽衣挽袖,一步一揖,学骑马,学射。学行古礼,以此表达他对孔子的纪念。再比如说,在孟尝君的故乡薛城,他走乡串巷,考察民风,而且他考察这个地方的民风跟当年孟尝君好客养士有什么关系,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在漫游的旅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存留于人们口碑上的故事,获得了许许多多从古籍当中所得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他深入民间,广泛地接触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认识逐渐深入。 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了性情,从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学的表现力。所以说司马迁的这次漫游,正是司马迁走向成功的极为坚实的一步,是非常典型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司马迁和父亲洛阳相会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司马谈这时候却病了,经过汉武帝的允许留在洛阳养病,正好司马迁从长安匆匆赶去追随汉武帝,在洛阳见到了他奄奄一息的父亲司马谈。 司马迁在为《史记》写的“自序”里,详细记录了司马谈在“河、洛之间”对他说的那番语重心长的遗嘱。司马谈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颂周公,言其能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司马迁俯首流涕,对父亲发誓说:“我虽不聪敏,请容许我把您已记录编排过的有关过去的传闻,完整地书写出来,绝不敢有缺漏。”洛阳相会,就这样成为这一对钟情于历史学的父子之间的生死之别。
编著《史记》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中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但是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单于调拨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无力与李陵相抗衡。就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4]在单于准备退军之时,李陵手下有一名军候侯敢叛变,将李陵内部军情告发。告诉单于李陵后面没救兵,而且教单于部下制作连发连射的弓箭。单于于是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李陵寡不敌众,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腐刑。腐刑是个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希望出现一线转机。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50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5]
编辑本段大事年表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 司马迁生于龙门。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 6岁,在故乡读书。 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太史公自序》:“谈为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36年(建元五年) 10岁,在故乡。 《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按:司马迁10岁左右,即在故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 11岁。 窦太后死,汉地区冲突罢绌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一说司马迁出生于这一年。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 12岁。 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年朔二年) 19岁,从夏阳迁居长安。 汉武帝从主父偃建议迁民于茂陵。司马迁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公元前126年(元朔三年) 20岁,游历各地。 司马迁漫游江淮,到会稽,渡沅江、湘江,向北过汶水、泗水,于鲁地观礼,向南过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彭城,寻访楚汉相争遗迹传闻,经过大梁,而归长安,历时数年,为协助父亲著作史记做准备。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 22岁。 公孙弘为丞相,请为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司马迁得补博士弟子员。 公元前123年(元朔六年) 23岁,为郎中。 以考试成绩优异为郎中,即皇帝的侍卫官。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 24岁,为郎中。 司马迁侍从武帝巡视至雍,祭祀五。获白麟。司马谈始修《太史公书》。 《史记》原计划记事止于此年。 《史记》
[6]《太史公自序》:“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扣来司马迁修改下限述于太初末年。 公元前119年(元狩五年) 28岁,为郎中。 汉武帝游鼎湖,至甘泉(今陕西淳化县境内),司马迁以郎中身分侍从。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 33岁,为郎中。 随汉武帝祭祀五帝到雍(今陕西凤翔县),到河东(今山西夏县东北)。 有司与太史公司马谈、祠官宽舒议祭祀后祠。始立后土祠于汾阴(今山西万荣县)。冬十月,“武帝自夏阳东幸汾阴”,司马适随武帝回夏阳故乡。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 34岁,为郎中。 冬十月,司马迁以侍中身分侍从汉武帝巡行至西北的扶风、平凉、空峒。 太史公谈、词官宽舒等向武帝建议立泰 坛。太史公谈议泰 典礼。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 35岁,为郎中将。 汉武帝与公卿、诸生议泰山禅。司马迁受命为郎中将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到达邛(今四川西昌一带)、笮(今四川汉源一带)、昆明(今云南曲靖一带),安抚西南少数民族,设置五郡。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 36岁,为郎中。 汉武帝前入泰山封禅,太史公司马谈随行,至周南(今河南洛阳)而病危。司马迁自西南归,见父于周南。谈临终嘱司马迁继孔子而续《春秋》。 司马迁以郎中身分侍从汉武帝至泰山,又至海边,自碣石至辽西。又经北边、九原(今包头市西),五月回到甘泉。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 37岁,为郎中。 春,司马迁随汉武帝到缑氏(今河南偃师),又到东莱。四月,黄河决口,司马迁从武帝至濮阳瓠子决口处,与群臣从官负薪塞黄河决口。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 38岁,为太史令。 继父职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绅石室金匮之书。”与朋友挚峻书信往还,勉励其抛弃隐居生活,立志于事业,从而立德、立言、立功。 公元前107年(元封四年) 39岁,为太史令。 冬十月,司马迁随汉武帝至雍,祭祀五帝。经回中道,批出萧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经涿鹿,从代地(今河北蔚县)而还,经河东回长安。 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 40岁,为太史令。 冬,司马迁随武帝至南郡盛唐(庐江),望祭虞舜于九嶷山,自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过长江,登庐山,北至琅琊(今山东诸城),增封泰山,沿海而行。 公元前105年(元封六年) 41岁,为太史令。 冬,司马迁随汉武帝行至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三月,经夏阳至河东,祭于后土祠。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 42岁,为太史令。 司马迁与上大夫壶遂等制定《太初历》,汉武帝宣布废《颛顼历》,改用此历法。太初历对后代有极大影响。 冬十月司马迁随武帝祭泰山。 司马迁开始著述《史记》。 公元前103年(太初二年) 43岁,为太史令。 司马迁专心著述。 “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开汉元年) 46岁,为太史令。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武帝发兵讨伐匈奴。 李陵为将,请“自当一队”。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 47岁,为太史令。 三月,司马迁随汉武帝至河东,祭祀后土。 十一月,李陵战败被匈奴俘虏,司马迁因替李陵讲公道话,而被捕入狱,判死刑。 公元前98年(天汉三年) 48岁。 李陵被灭族。 司马迁为著作史记而忍辱苟活,自请宫刑。 《悲士不遇赋》约作于是年。 公元前97年(汉武帝天汉四年) 49岁,为中书令。 被赦出狱,任中书令。《汉书·司马迁传》:“迁既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发愤著史记。 公元前93年(太始四年) 53岁,为中书令。 任安(少卿)此年四、五月间有信给司马迁。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 55岁,为中书令。 《报任少卿书》作于是年。 完成《史记》。《报任少卿书》说:“仆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改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汉武帝患病,奸臣江充谎称宫中有人埋设木偶诅咒武帝,武帝命江充查抄。江充与太子有矛盾,勒逼皇后自杀,并要挟太子。太子杀死江充,武帝发兵讨伐太子,太子起兵反抗,兵败逃亡自杀。此即为历史上有名的巫蛊案。 公元前90年(征和三年) 56岁。 司马迁约死于这一年。死因不明。 一说司马迁死于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 又一说死于公元前86年(汉昭帝始元元年)。 《汉书·旧仪注》:“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郭沫若《关于司马迁的死》:“下狱死事,必世有流传,故卫宏、葛洪均笔之于书,谅不能无中生有,以歪曲史实”。[7]
编辑本段存世作品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 《悲士不遇赋》(约二百字,是否全文,无从考察) 《报任安书》(又名《报任少卿书》,全文约五千字,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8]
编辑本段星象成就
在两汉时 司马迁题跋像
[9]期的星象家中,首先要提出司马迁。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而不知他也是一位对天文星象精到造诣的专家。其实只要仔细读其《史记》的《天官书》《律书》《历书》就可明白称他为天文星家专家决非虚誉。像司马迁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学大师,绝对不会自划范围,限制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探索领域。古代的史官本来以星历之事为其本职之一,故精通星象之学也不足为奇。不过司马迁能用史学家的高赡远瞩的眼光,把星象学与历史问题结合起来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可是其他星象家和史学家皆望尘莫及的高明之处。司马迁并末用星象学去占测具体的人事变异,而是用来总结历史规律,这不能不说是他对星系学的创造性应用。 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遗业,完成《史记》及“推古天变”之任务,并明确表述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其结论表述在《天官书》中,即据春秋242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等星象,联系点天子衰微、诸候力政、五伯代兴及到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动荡,而总结出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三大变为一纪,三纪而大备的“大数”,最后才认为“天人之际续备”。这是司马迁星学之应用的最重要之范例,在整个星学历史上占有最高地位。 此外,司马迁又总结了战国以来的星象学的基本原则,表述如下(亦记载于《天官书》中): “我仔细检查史书的记裁,考察历史上的事变,发现在100年之中,五星皆有逆行现象。五星在逆行时,往往变得特别明亮。日月的蚀食及其向南向北的运行,都有一定的速度和周期,这是星象学所要依据的最基本的数据。而星空中的紫宫星垣和东西南北四宫星宿及其所属的众多星辰,都是位置不变的,它们的大小程度和相互向的距离也是一定不变的,它们的分布排列象征着天上五官的位置。这是星象学中作为‘经’亦即不变的依据。而水、火、金、木、土星则是上天的五位辅住,它们的出现隐伏也有一定的时间和周期,但其运行速度快慢不均。这是星象学中的‘纬’亦即经紫变动的部分。把这些固定的和变动的两种星象结合起来,就可以预测人事的变化了。”[10]
莽[莽,读音作mǎng(ㄇㄤ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古国,出自西周时期西域古莽之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列子·周穆王篇》记载:“西极之南隅,名古莽之国。”
周穆王西巡,夸父御车,行至西王母之所。途径莽国,受贡。后徐王造反,周穆王日弛千里而归,及时平灭了叛乱,稳定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期间,有莽国勇士随周穆王归,参与平叛。后留华,称莽氏,世为宗周之卫。
第二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西汉武帝时期侍中仆射莽何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汉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切断匈奴右臂,执浑邪王子,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夏天,经居延及小月氏攻祁连山浑邪、休屠二王,使他们遭到惨重打击。同年秋,匈奴单于因浑邪王屡为汉军所破,伤亡数万,怒不可遏,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便说服休屠王共同降汉。而休屠王因其部损失不大,估计单于不会杀他,后又中途反悔,浑邪王便杀了休屠王,其众四万余人降汉。汉武帝封浑邪王为列侯,其属下莽何罗亦被重用被。
休屠王之子日磾因父亲被杀,无所依归,便和母亲阏氏、弟弟伦随浑邪王降汉,被安置在黄门署养的马,时年仅十四岁。
汉武帝晚年深信巫术,有一次身患重病,绣衣使者江充深恐汉武帝驾崩,会遭太子所诛,便想乘机先灭太子,以除后患。于是上奏武帝道:“陛下疾病,乃是巫蛊作祟,必定有人暗中用巫蛊祝诅陛下所致。”汉武帝疑心生暗鬼,夜梦数千木人持杖击头,如是信以为真。就命江充担任治巫使者,江充藉机大作威福,使胡巫掘地寻捕巫蛊,烧热铁钳,苦刑逼迫招供,人民受刑,展转互相诬告,造成史上大冤狱,以致冤死者数万人。江充又奏宫中有蛊气冲天,汉武帝命他清理后宫,江充暗中先使胡巫于太子宫埋蛊,然后掘太子宫,获得数千桐木人,太子恐惧,不能自明,于是矫诏要斩江充,事败,皇后太子都畏罪自杀。后来有朝臣上书为太子洗雪冤情,汉武帝察知江充埋蛊的奸诈,下令诛杀江充三族。
当时,已升任侍中仆射的莽何罗兄弟与江充相善,及江充积极屠杀太子时,莽何罗之弟莽通用诛太子时力战得封。江充被诛,莽何罗兄弟深恐牵连问罪,遂阴谋反叛。莽何罗的行动,被金日磾察觉,遂暗中注视其动静。莽何罗觉察到金日磾注意他,因而迟迟不敢发难。
汉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农历6月,汉武帝出行住在林光宫,金日磾也随从,因小病卧行宫庐舍中。莽何罗便与其弟通、安成三人认为有机可乘,便假传圣旨,“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当夜发兵。
次日清晨,汉武帝还在睡觉,金日磾正去便溺,发现莽何罗匆忙从宫外闯入汉武帝寝宫内,顿时生疑,马上回身入宫,坐于汉武帝内房。须臾,莽何罗袖藏白刃,从东厢上殿准备行刺,突见金日磾,胆怯变色。但莽何罗反心已定,决意向汉武帝住定急冲,由于行动慌忙,碰到宝瑟(马桶)而摔倒,金日磾趁机冲上去抱住莽何罗,大叫“莽何罗反!”
汉武帝惊起,侍卫们拔刀欲杀莽何罗,汉武帝恐伤到日磾,制止了侍卫。金日磾将莽何罗擒住,用捽胡(摔跤手法)投掷殿下,被侍卫擒缚。
事后,汉武帝大肆搜捕莽何罗兄弟余党,莽氏一族纷散四逃,期间,有改姓氏为芒氏者。
第三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东汉朝明德皇后马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传说,该支莽氏起源于东汉时期。据史籍《前汉书·武帝纪·莽何罗》记载:“莽氏,本姓马,明德皇后恶其先人有反者,易姓莽。”
东汉时期有一位明德皇后,为汉明帝刘庄的皇后,本姓马氏,其祖先叫马可罗,后因叛逆罪而被皇帝所杀。这位明德皇后感到与祖姓同宗为“马”氏是一种耻辱,就把自己的姓氏改为莽氏。其家族亦因而皆弃“马”氏为莽氏。
注:
按此传说,马可罗当为著名的历史人物,但查阅相关于汉史之古籍,未尝见有关“马可罗”的记载,且历代史书仍称明德皇后为“马皇后”、“马太后”,且西汉时期前有莽何罗谋反,后有王莽篡汉,怎么可能再用“莽”字为姓氏呢,岂不表明还要谋反吗?这显然与中国封建时代的大忌之韪相悖。所以,此说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四个渊源:源于布朗族,出自辽国契丹王族耶律氏,属于汉化改姓以为氏。
据云南施甸布朗族文献《由旺蒋姓宗支叙》中的记载:“吾祖籍镇南京,姓耶律氏,名阿保机,先宋登帝于辽,位传十二世至阿育祖……传于太子,被金人所刻。后裔改称为莽……数代亦发数枝,分尼鹤庆、邑林、腾越。后至大明洪武十五年……受恩于洪武十五年,钦授永直郎,延至正统,封受武略将军之职,改莽姓为蒋。由始至今,年远代深,阐明裕后矣。”
这段记录说明,云南的布朗族与辽、宋时期契丹族人有密切关系,曾有一支契丹耶律氏族人迁徙云南地区定居,改姓氏为莽氏,后陆续分衍落业至平安、平戛、猛板等地区。其中有木瓜榔乃莽氏九代驻守之故地(今云南保山戛土舍),在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被明太祖朱元璋钦授永直郎,世袭数代。后又在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6~1450年)被明英宗朱祁镇封受武略将军,此后,这支莽氏族人又以“将军”之谐音汉字“蒋”改成了蒋氏。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初年(公元1573年),保山县戛土舍蒋思孝随明军征缅甸有功,钦授猛板千夫长世职。清朝乾隆年间,戛土舍沦陷于缅甸。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中英勘界,清 收复猛板部分地区,为形势需要,仍设土职,遂以蒋思孝的第八世孙原猛板土官蒋金龙为土千总,世守猛板。
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莽那特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莽格努特氏,源出元朝忙忽惕氏后裔,世居喀喇沁。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满语为Manggenut Hala。所冠汉姓为莽氏、牛氏、何氏等。
②蒙古族有莽那特氏。至明末清初,有元朝后裔莽那特·吉尔布什,本蒙古喀尔喀太子,世居西喇木楞(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又称潢河)。清太祖佟·努尔哈赤时期,莽那特·吉尔布什携子莽果尔归附后金政权,清太祖大喜,授其三等子爵,为额驸,赐号“青卓理克图”,隶属满洲镶黄旗。莽那特·吉尔布什后仕至兵部尚书,晋一等子爵。其子莽那特·莽果尔之后族衍有莽果氏。莽那特·吉尔布什的后裔子孙中,有冠汉姓为莽氏者。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莽吉绰氏,满语为Manggico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所冠汉姓为莽氏、吉氏、洪氏等。
②满族莽那特氏,满语为Mengnat Hala,原莽那特·吉尔布什家族姓氏,世居喀尔喀图呼尔扎(今蒙古国库伦),后冠汉姓为莽氏。
③满族莽果氏,亦称蒙棍氏,满语为Manggo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所冠汉姓为莽氏、莫氏、白氏等。
④满族莽佳氏,亦称迈佳氏,满语为Manggiya Hala,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后改汉姓为莽氏、麦氏。
据史籍《满汉大臣传》记载:
①满族莽努特氏,满语为Mangnut Hala,源于元朝忙忽惕氏部落的后裔,世居喀尔喀(今我国新疆东部,以及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等地),所冠汉姓为莽氏、牛氏、何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莽人,属于以民族群体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莽人,是一个至尽尚未识别族属的民族群体,分布在我国和越南、老挝等三国而居的民族共同体。由于居地隐蔽僻远,迄今为止有很少学者去调查研究。从1990年开始,有学者先后到莽人地区实地调查了七次,颇有所获。
1957年,我国莽人散居在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镇乌丫坪办事处和南科办事处西南部,沿中越边境线我方一侧的原始森林中,包括雷公打牛、落邬、坪河上、坪河中、坪河下、河头、管木、纳西、边界、龙树、草果坪、南科等十二个小居住点。当时小的村落只有五、六户,大的村落也不过十来户。
1957年春天,在当地人民 和人民 驻军部队及相邻民族的帮助下,原来的十个小居住点合并为今天的雷公打牛、坪河中寨、坪河下寨、南科寨等四个自然村,九十六户,五百七十五人(1995年末统计数)。
从莽人的图腾姓氏看,它始于何时,目前难于完全说清楚。但现在莽人所行的图腾姓氏中,多少会反映出一些图腾姓氏的来源。
如今,莽人中有以自己的民族群体为姓氏者,称莽氏。
二分布:
今吉林省的吉林市、长春市,北京市的顺义区高丽营镇,云南省的保山县、红河州金平县金水镇等地,均有莽氏族人分布。
三名人
莽英伦:(公元1927~2002年),著名建筑学家。
据莽英伦的碑文记载,他生前“主持施工了我国第一个无外脚手架百米烟囱,第一个万吨软地质浮筏式基础,第一个采用交叉作业法,为我国积累了宝贵的建筑技术文献。”
莽英伦是一位工程技术专家。“无外脚手架百米烟囱”,使用的肯定是滑模法施工,这种方法适用于比如烟囱这样的施工面规则的项目,其“脚手架”置于建筑内面,可随建筑一同升高,是建筑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一项技术。
一生中,只要做过一件有益于于社会进步的事情,就会将人生的价值体现出来!
莽克荣:(公元1936~今),北京人。著名音乐教育家。
河北省廊坊师范高级教师,中国音协河北分会会员。
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曾就职于河北省音乐教育研究会理事。
中文名: 司马迁
别名: 司马子长,太史公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龙门(今陕西韩城或说山西河津)
出生日期: 前145年或前135年
逝世日期: 前87年?
职业: 史官
主要成就: 编著《史记》,开创纪传体史学
代表作品: 《史记》
目录
司马迁简介
家谱世系
生平事迹“迁生龙门”
少年受业
壮年游历
司马迁和父亲洛阳相会
编著《史记》
大事年表
存世作品
星象成就
历史评价汉代
唐代
宋元
明清
现代
纪念建筑
相关争议出生时间
出生地点
贴吧相册 司马迁简介
家谱世系
生平事迹 “迁生龙门”
少年受业
壮年游历
司马迁和父亲洛阳相会
编著《史记》
大事年表
存世作品
星象成就
历史评价 汉代
唐代
宋元
明清
现代
纪念建筑
相关争议
出生时间 出生地点贴吧相册 展开 编辑本段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于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生于龙门(今山西河津),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做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受了“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于是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即《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编辑本段家谱世系
司马迁明代画像
[1]司马迁自称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周宣王时期,司马迁的祖上来到秦国。他的直系祖先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武将司马错。秦惠文王时期,司马错曾经在朝堂上与张仪辩论,辩论内容被收入《战国策·秦策》,后收入《古文观止》,名为《司马错论伐蜀》。辩论胜利后,秦惠文王派司马错等人出兵巴蜀,得胜而守之。六世祖司马靳为名将武安君白起副手,参与长平之战,坑杀赵卒四十万人,司马错、司马靳等军事之功为秦国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军事基础。 司马迁的父亲是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谈。司马谈是当时一位非常杰出的学者,著有《论六家要旨》一文,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秦至汉初以来阴阳、儒、墨、法、名、道各家思想的利弊得失,并对道家思想进行了高度肯定。该文是对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 司马迁世系: 卫系:?(无从可考) 赵系:司马蒯聩——司马浅——司马尚——司马卬 秦系:司马错→司马梗→司马靳(蕲)→司马欣(?)→司马昌→司马毋怿→司马喜→司马谈→司马迁→司马临、司马观、司马英(汉丞相安平候杨敞之妻)[2]司马迁说:“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笔者就此查阅了大量先秦史书,却不见卫国司马氏的记载。赵国除了司马迁介绍的司马蒯聩外,司马氏见于史书的还有司马浅、司马尚及秦朝末年的司马卬。秦国的司马氏较多,早期有名将司马唐、司马错、司马梗、司马靳和秦朝末年的司马欣、司马昌。因为卫国无司马氏的记载,疑为司马迁误把中山写成了卫。如卫国实为魏国,在“魏”者相中山,那就说得通了。中山国有司马赒、司马憙、司马子期8。此外散见于先秦史书中的司马氏还有宋国的司马牛、齐国的司马悍、楚国的司马翦,此三人是否为少梁司马氏我们不得而知 司马迁以移花接木之术巧妙地把自己的前辈世系依附在司马错的名下,借以炫耀自己祖宗的威望,同时也掩盖了自己真正的直系先祖。 战国初期进入秦国的司马氏与后来秦国夏阳(少梁)的司马氏同族并不同支。秦国名将司马错并非少梁人,他生在咸阳死在成都,应该是秦国咸阳人。秦国夏阳的司马氏就是魏系司马氏,也就是司马迁的直系先祖。 按照司马迁的“一族三分”说,我们现在可以重新排列一下少梁司马氏家族的世系。(横线为父子相承世系,虚线为辈分不清世系) 赵系:司马蒯聩……司马浅……司马尚……司马卬 秦系:司马唐——?——司马错——司马梗——?——司马欣……司马相如 魏系:?——司马赒——司马憙——司马子期——司马靳——?——司马昌——司马无泽——司马喜——司马谈——司马迁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司马迁生卒年代,史无明文。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一说生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大约卒于公元前86年(汉昭帝始元元年),一说卒于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又一说卒于公元前90年(汉武帝征和三年)。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迁生龙门”
司马迁是夏阳人。夏阳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而龙门山的南面就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岸边的龙门,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他每天看到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山上呼啸而去。
少年受业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10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壮年游历
司马迁半身像
[3] 司马迁大约20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以后,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主要职责是守卫宫殿门户,管理车骑,随从皇帝出行。他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得最南边是昆明。据司马迁自己说,他少年时期曾经“耕牧河山之阳”,也就是说他儿童时期曾经在家乡从事过一些农业劳动。后来他的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亲也到了长安,然后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拜了很多名师做老师。司马迁的家族,就是他这个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为史官,他有责任来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也有责任来搜集整理天下的遗文古事,更有责任通过叙事论人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借鉴。那么他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就是写一部史书,从
他父亲开始就已有这么一个理想,他的父亲做太史令之后,就开始搜集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但是司马谈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无论是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这样一个宏愿。
司马迁像集锦(12张)于是,司马迁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司马谈要求他儿子来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一次全国的漫游。司马迁从20岁开始的全国漫游,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他这个漫游,也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比如说,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写《屈原列传》写得那么有感情,他是亲自去考察过,他是在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比方说,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他也搜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并亲自去问别人,说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了解韩信为什么能够受胯下之辱而不发怒,不愿意去做出非法的事来,忍了。韩信那么高的个子,从一个流氓两个腿之间爬过去,如果按照他的个性,一刀就把他杀了。但是如果把他杀了,后来就不能够建功立业了。韩信后来帮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汉,封王封个侯,回了故乡,韩信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把你杀了,我就没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再比如说,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还和孔子故乡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揽衣挽袖,一步一揖,学骑马,学射。学行古礼,以此表达他对孔子的纪念。再比如说,在孟尝君的故乡薛城,他走乡串巷,考察民风,而且他考察这个地方的民风跟当年孟尝君好客养士有什么关系,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在漫游的旅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存留于人们口碑上的故事,获得了许许多多从古籍当中所得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他深入民间,广泛地接触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认识逐渐深入。 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了性情,从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学的表现力。所以说司马迁的这次漫游,正是司马迁走向成功的极为坚实的一步,是非常典型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司马迁和父亲洛阳相会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司马谈这时候却病了,经过汉武帝的允许留在洛阳养病,正好司马迁从长安匆匆赶去追随汉武帝,在洛阳见到了他奄奄一息的父亲司马谈。 司马迁在为《史记》写的“自序”里,详细记录了司马谈在“河、洛之间”对他说的那番语重心长的遗嘱。司马谈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颂周公,言其能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司马迁俯首流涕,对父亲发誓说:“我虽不聪敏,请容许我把您已记录编排过的有关过去的传闻,完整地书写出来,绝不敢有缺漏。”洛阳相会,就这样成为这一对钟情于历史学的父子之间的生死之别。
编著《史记》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中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但是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单于调拨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无力与李陵相抗衡。就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4]在单于准备退军之时,李陵手下有一名军候侯敢叛变,将李陵内部军情告发。告诉单于李陵后面没救兵,而且教单于部下制作连发连射的弓箭。单于于是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李陵寡不敌众,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腐刑。腐刑是个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希望出现一线转机。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50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5]
编辑本段大事年表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 司马迁生于龙门。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 6岁,在故乡读书。 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太史公自序》:“谈为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36年(建元五年) 10岁,在故乡。 《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按:司马迁10岁左右,即在故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 11岁。 窦太后死,汉地区冲突罢绌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一说司马迁出生于这一年。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 12岁。 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年朔二年) 19岁,从夏阳迁居长安。 汉武帝从主父偃建议迁民于茂陵。司马迁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公元前126年(元朔三年) 20岁,游历各地。 司马迁漫游江淮,到会稽,渡沅江、湘江,向北过汶水、泗水,于鲁地观礼,向南过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彭城,寻访楚汉相争遗迹传闻,经过大梁,而归长安,历时数年,为协助父亲著作史记做准备。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 22岁。 公孙弘为丞相,请为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司马迁得补博士弟子员。 公元前123年(元朔六年) 23岁,为郎中。 以考试成绩优异为郎中,即皇帝的侍卫官。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 24岁,为郎中。 司马迁侍从武帝巡视至雍,祭祀五。获白麟。司马谈始修《太史公书》。 《史记》原计划记事止于此年。 《史记》
[6]《太史公自序》:“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扣来司马迁修改下限述于太初末年。 公元前119年(元狩五年) 28岁,为郎中。 汉武帝游鼎湖,至甘泉(今陕西淳化县境内),司马迁以郎中身分侍从。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 33岁,为郎中。 随汉武帝祭祀五帝到雍(今陕西凤翔县),到河东(今山西夏县东北)。 有司与太史公司马谈、祠官宽舒议祭祀后祠。始立后土祠于汾阴(今山西万荣县)。冬十月,“武帝自夏阳东幸汾阴”,司马适随武帝回夏阳故乡。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 34岁,为郎中。 冬十月,司马迁以侍中身分侍从汉武帝巡行至西北的扶风、平凉、空峒。 太史公谈、词官宽舒等向武帝建议立泰 坛。太史公谈议泰 典礼。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 35岁,为郎中将。 汉武帝与公卿、诸生议泰山禅。司马迁受命为郎中将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到达邛(今四川西昌一带)、笮(今四川汉源一带)、昆明(今云南曲靖一带),安抚西南少数民族,设置五郡。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 36岁,为郎中。 汉武帝前入泰山封禅,太史公司马谈随行,至周南(今河南洛阳)而病危。司马迁自西南归,见父于周南。谈临终嘱司马迁继孔子而续《春秋》。 司马迁以郎中身分侍从汉武帝至泰山,又至海边,自碣石至辽西。又经北边、九原(今包头市西),五月回到甘泉。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 37岁,为郎中。 春,司马迁随汉武帝到缑氏(今河南偃师),又到东莱。四月,黄河决口,司马迁从武帝至濮阳瓠子决口处,与群臣从官负薪塞黄河决口。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 38岁,为太史令。 继父职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绅石室金匮之书。”与朋友挚峻书信往还,勉励其抛弃隐居生活,立志于事业,从而立德、立言、立功。 公元前107年(元封四年) 39岁,为太史令。 冬十月,司马迁随汉武帝至雍,祭祀五帝。经回中道,批出萧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经涿鹿,从代地(今河北蔚县)而还,经河东回长安。 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 40岁,为太史令。 冬,司马迁随武帝至南郡盛唐(庐江),望祭虞舜于九嶷山,自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过长江,登庐山,北至琅琊(今山东诸城),增封泰山,沿海而行。 公元前105年(元封六年) 41岁,为太史令。 冬,司马迁随汉武帝行至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三月,经夏阳至河东,祭于后土祠。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 42岁,为太史令。 司马迁与上大夫壶遂等制定《太初历》,汉武帝宣布废《颛顼历》,改用此历法。太初历对后代有极大影响。 冬十月司马迁随武帝祭泰山。 司马迁开始著述《史记》。 公元前103年(太初二年) 43岁,为太史令。 司马迁专心著述。 “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开汉元年) 46岁,为太史令。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武帝发兵讨伐匈奴。 李陵为将,请“自当一队”。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 47岁,为太史令。 三月,司马迁随汉武帝至河东,祭祀后土。 十一月,李陵战败被匈奴俘虏,司马迁因替李陵讲公道话,而被捕入狱,判死刑。 公元前98年(天汉三年) 48岁。 李陵被灭族。 司马迁为著作史记而忍辱苟活,自请宫刑。 《悲士不遇赋》约作于是年。 公元前97年(汉武帝天汉四年) 49岁,为中书令。 被赦出狱,任中书令。《汉书·司马迁传》:“迁既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发愤著史记。 公元前93年(太始四年) 53岁,为中书令。 任安(少卿)此年四、五月间有信给司马迁。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 55岁,为中书令。 《报任少卿书》作于是年。 完成《史记》。《报任少卿书》说:“仆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改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汉武帝患病,奸臣江充谎称宫中有人埋设木偶诅咒武帝,武帝命江充查抄。江充与太子有矛盾,勒逼皇后自杀,并要挟太子。太子杀死江充,武帝发兵讨伐太子,太子起兵反抗,兵败逃亡自杀。此即为历史上有名的巫蛊案。 公元前90年(征和三年) 56岁。 司马迁约死于这一年。死因不明。
司马迁资料
本文2023-12-02 22:16: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0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