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黄氏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2浏览:3收藏

寻找黄氏家谱,第1张

黄香(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辑成《二十四孝子》一书,作为做人的楷模,黄香名列其中。子黄琼曾孙黄琬相继拜相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黄氏史料

  1、出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3、据《东夷源流史》所载,远古颛顼时代,黄人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黄国,以国为姓。陆终。上古时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之子。后其继任祝融。周代时,其后被封于黄(今河南省潢川西十二里),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氏称黄姓。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

  4、出自他姓改姓。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

  5、出自回族中的黄姓来源有二:

  ① 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数蒲姓回族为避元代“反色目”的诛杀而改黄姓。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放将黄姓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姓。

  ② 元代黄姓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改姓伊斯兰教其后裔融于回族并姓黄。黄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6、黄渊始祖主要流行于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云南威信谱在“渊”字条下明言:“世谱录渊公为一世始祖。”又引《十朋谱》之语:“渊公字好善,迁居黄岗之地,子孙多以公为始祖。”

  [编辑本段]六、黄姓迁徙

  1、黄姓的原始祖先——黄夷的流徙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2、黄国人的迁徙

  上古黄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据说就是因黄国江夏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亡国后,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家园,顽强生活。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代,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后来,黄歇改封于吴 (今江苏省苏州),他的13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苏。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赠太尉孝子黄香及子宰相黄琼与曾孙太尉黄琬都世居江夏,中华黄氏第一状元黄凤麟,也出在江夏郡黄州,故其天下黄姓共以“江夏”为郡号。

  3、两汉到两晋的迁徙

  汉代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黄氏也是从晋代开始大批人居福建。《闽书》载:“永嘉二年 (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在福州三山榴花洞,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据说,后来的侯官黄氏、莆田黄氏、军城黄氏和四安黄氏等,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4、隋唐五代时期的迁徙

  唐高宗时,陈政、陈元光开漳州,中原58姓将官随其入籍漳州,漳州黄氏即为其中之一。台湾《江夏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彦丰者,于晋永嘉年间(300年)八姓衣冠人闽居候官黄巷,垦荒致富,唐朝进士开国公谥忠义桂州刺史黄岸入莆,黄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南后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文状元者7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士俊;武状元者3位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黄旸、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鸣俊、黄士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黄典、黄乐)其子孙蕃昌为闽中著姓大族。又有浯州牧马监陈渊,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12姓入闽,复居福州黄巷。今广东南雄黄氏,多为这支入闽后徙莆田始祖封开国公桂州刺史谥忠义黄岸次子黄典的后代。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事后梁太祖朱全忠义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于建阳之东。唐末五代时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审知兄弟人据八闽,中原黄姓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渡江南下入闽,前往投奔。如宋人黄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乱,从王审知入闽为判官,因家焉。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闽邑之黄巷,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再如黄振龙,“九世祖黄碣(新唐书、十国春秋有传)自光州固始从王氏入闽,因仕焉居,言路有直声,后迁至中丞。”

  5、宋元时期的迁徙

  黄姓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据《黄氏渊源》载,宋代,军城黄氏初祖黄中庸其先江夏人也,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其玄孙翰林院馆阁校勘黄安石重修《江夏军城黄氏家谱》,呈奏皇帝,得到了“军城黄氏,忠孝两全(唐忠臣黄碣宋孝子黄廓),江夏无双,四代联登,簪缨世济,积学多才”的御批。宋代还有莆阳黄巷迁潮始祖黄詹(一名黄汝詹),子孙散处广东各地,居潮州者为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

  ① 金华黄氏:始祖是黄香裔孙黄苾。自江夏迁婺(金华府)之浦阳(今浙江金华市浦江县)。 黄苾,是东晋时人,黄香的第十代孙。最初在兖州(今山东郓城县)做官,后来升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按察,故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当时,金陵镇守长官吴英,很赏识黄苾的才干,便招他为婿。后因金陵一带战乱频仍,黄苾夫妻便隐居于浦阳。以后子孙繁衍兴旺,成为东南大族浦阳黄氏。黄峭山名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实登,号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据福建《麟峰黄氏家谱·旧序》,唐末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九月,以王潮为福建观察使,“潮始人闽”。黄惟淡也于此时带领家族随王朝、王审知兄弟自光州固苎迁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迁居邵武,苎籍邵武平洒乡(今邵武市水北乡旧县村),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② 客家黄氏 (属邵武分支)宁化客家黄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开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字惟枋,号从章。又名黄宁,或黄朝化,都是因迁居地“宁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913年)正月十一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黄氏大分析时,黄化即领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宁化县,落籍宁化石壁村,开拓新的基业。黄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进士,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黄化的后裔,在闽粤为官任职的不少,子孙极为兴盛,遍布闽、粤两省各地。黄化被尊为闽粤客家黄氏的始祖,为许多黄氏家谱所尊称的著名的“宁化公”。

  6、明清时期的迁徙

  ① 迁往台湾的黄姓:明末清初,闽粤一带的黄氏,有一部分迁往台湾,人丁兴旺,与陈姓、林姓、郑姓,成为台湾的四大姓,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美称。后来,黄氏又播迁到了海外。早在明代以前就开始东渡海峡,迁徙人台。尔后,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开拓宝岛,艰苦创业。台湾的发展历史进程,将深深地铭记下他们不朽的功绩。明朝天启末年(1625—1627年),福建大旱,郑芝龙便舟载饥民数万人人台,其中有大批黄姓成员。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迁台黄氏,是明末南安人黄正束,他在明崇祯十年 (1637年)移居今台湾马公,后支分澎湖湖西。这以后,黄姓之人台者,便源源不断,到了清代的前期和中叶,便形成丁高潮。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的嘉应、潮州、惠州等地,散居于台湾各地。他们往往成为后世台湾黄姓各支派的人迁始祖。据《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节选《桃源蓬莱黄氏族谱》记载,福建永春县桃源蓬莱黄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黄毓盼,第十五世的黄宗选、黄宗琅、黄宗瑶,第十六世的黄文令、黄绍养、黄绍禁,第十七世的黄克凉、黄克甚、黄克读、黄克炉,第十八世的黄鸿钗、黄鸿胖、黄开仓等大批族人,都先后渡海徙居台湾。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即记载,该族第十一代有黄贻鼐,第十二代有黄微熔、黄素官、黄光辉,均居台湾,还有金墩后裔新加坡已故总统黄金辉,金墩安平黄恩瑞曾孙菲律宾前总统办公厅主任、农业部长黄严辉。潘湖迁台湾淡水艋岬潘湖、台北龙山金湖(金墩潘湖之简称)种德堂大宗祠。光绪《临海黄氏家谱》(抄本)所载,福建泉州临海黄氏,在清乾隆年间便有人开始迁往台湾。此后,该族子孙多有徙居台湾淡水、基隆等地者。如第六代有儒生黄王艺,于雍正时游学台湾邦寮浪桥,后来就落籍台湾;第八代有黄佳和迁往基隆、黄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黄豆附徙台湾、黄牒居淡水、黄情迁鹿港;第十代有黄公体、黄蜂、黄熙等迁居台湾,台湾黄姓,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东沿线地区为多。

  ② 移居海外的黄姓 东南亚印支半岛、南洋、欧美澳等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他们在拓荒,在建设,在创造奇迹。越南 黄姓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黄国灭亡后不久就开始了。当时有大批黄姓遗民被楚国强迫迁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区,加入了越人队伍。随着越人的不断南迁,黄姓也随之迁入越南。不断南迁的黄姓中,有秦汉山越黄氏,有六朝唐宋的黄洞蛮,有明清岭南壮、瑶等族黄姓。越南人中的黄姓,绝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后裔。这些越人黄姓后裔,又从越南继续扩展,至今已广布于印支半岛各国。 在历史上,还有一些黄姓中国人,由于政治避难、经商等原因迁居越南。明亡后,许多黄姓遗民不甘事清,纷纷外逃避难,如清代金湖黄伯柳与黄进怀徙越南郡宅福逢埔安南郡金塔里。1679年,中国龙门副将黄进与总兵杨某等,率3000余众、战船50余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们进入东浦(当时属柬埔寨)地区,清代金湖黄伯流徙柬埔寨高绵南荣城金塔大佛色里。从此,这批人及其后代便在东浦定居下来。当今,黄姓已繁衍成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国的200余个姓氏中,黄姓是人口数排在第八位的大姓。 泰国。是中国黄姓移民较早、人数很多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泰国黄姓现有30余万,在泰国华人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泰国黄姓华侨、华人,清代金湖黄高拱徙暹罗国即今泰国望国街不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组织“泰国黄氏宗亲会”,还积极参加当地华侨华人的社会活动与社团组织。南洋。大约是在元朝末年,黄姓移居南洋。当时一位名叫黄森屏的官员奉命出使婆罗国(今文莱)。他到达婆罗后,便在婆罗国留居下来。之后,他以杰出的才干被推为文莱华人的领袖。后来,成了整个婆罗国的统治者——苏丹(实即国王)。他去世后,葬在文莱,子孙世代留居于此,且极为显赫。黄森屏生有一女,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渤泥(即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后,黄森屏的女儿便继位为文莱国王。自此以后,文莱国王按女性血缘世系传递。第一位渤泥女王黄氏去世后,王位传给了她与阿合曼苏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纪,文莱国王已传20余代,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性直系后裔。历史上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明代开始,迁徙南洋的黄姓大增,如金湖黄伯枰高升第六子配金陵宋氏徙居南京金陵府衙湖口黄宅子二长钟瑞徙缅甸次钟端分泰国文莱黄厝,公元19世纪,由于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殖民列强的大炮轰开,因而出现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黄姓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数迅速增长,仅据菲律宾殖民政府1893年和18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当时移居菲律宾的近10万华人中,来自福建晋江、同安、南安、龙溪等地的黄姓华侨就有数千人之多,在当时旅菲华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仅次于陈姓。至今,菲律宾黄姓人口已发展到了5万余名。此外,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有大量的黄姓华人华侨。近代以后,南洋黄姓华侨华人为了联络同宗,都纷纷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在菲律宾,建有黄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黄姓华侨还在新加坡建立了统一的“南洋黄氏总会”。移居欧美澳黄姓移居美洲的历史,始于19世纪50年代。在早期的美洲华侨各姓中,黄姓人数最多,主要来自广东,其次是福建。广东华侨,又主要来自新宁、新会、开平、恩平四地,故称“四邑人”。在1850年成立的美国华侨社团“四邑会馆”中,黄姓人数最多;1854年由广东兴宁华侨创建于三藩市(即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的宁阳会馆中,黄姓人数在26姓中排名第一;在1876年由开平、恩平两地侨民在旧金山成立的合和会馆中,黄姓在7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华裔各姓宗亲中,黄姓宗亲人数仍然是最多的。

全国·梁氏世谱三十二篇

(民国)梁焕奎编纂 民国 四年(1915)梁氏五橘堂刻本 二册国图(二部)

注:散居河南汝阳、江苏江宁、广西 临桂、湖南湘潭等地

六甲粱氏四修族谱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6、17 上图:3216

河北正定·梁氏族谱 (明)梁桥编 清康熙十九年(1680)刊本 四册中央民大

江苏赣榆·梁氏族谱不分卷 务本堂钞本 三册 江苏赣榆县档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梁氏第八次统修族谱十八卷 (清)耿荣安 梁体和编修清光绪三十年(19C)4)三箴堂活字本 十八册 国图注:封面、书口题《梁氏宗谱》

江苏江都·梁氏支谱一卷 (民国)梁瀚修民国 二十一年(1932)排印本 一册吉林大学

江都邗江·梁氏支谱不分卷 梁瀚修民国 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一册上图:927366

浙江鄞县·甬上梁氏谱稿十卷 (民国)梁秉年 梁锡钻纂修民国九年(1920)稿本 一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梁氏家乘十卷

(民国)梁秉年初修民国 十一年(1922)排印本 吉林大学 美国

浙江鄞县·清源梁氏宗谱四卷 (民国)梁怀廉 梁睿祺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追远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浙江奉化·梁家墩梁氏宗谱四卷 (民国)朱绍莱纂修民国 五年(1916)追远堂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浙江黄岩·霓岙山东梁氏宗谱□□卷 (民国)陶梦松纂民国二年(1913)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首、卷1、2)

浙江平阳·平邑仪山八岱梁氏宗谱林公素纂修民国 二十八年(1939)木活字本一册 上图:3221

浙江鄞县·甬上梁氏家乘十卷梁秉年修民国 十二年(1923)铅印本二册

上图:JP581浙江嘉兴户南阳梁氏房谱不分卷

(清)梁文让修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写本 一册 增补至清道光间

上图:923154

安徽桐城·梁氏宗谱二十五卷末三卷

(民国)梁星五 梁耀祖等编民国 十三年(1924)大景堂木刻本安徽图(存卷1)

江西·信丰梁氏五修族谱不分卷 梁星垣修 民国 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二册 残本

上图:3230

江西·萍乡南源梁氏族谱不分卷 (清)梁柄魁修清光绪六年(1880)瑞露堂木活字本三册 残本上图:3219

福建泉州·诗山风坡梁氏宗谱十三卷 (清)梁成风等修清光绪十年(1884)刊本一册 台湾

福建浦城·梁氏合修族谱十卷 (清)梁以松梁以柏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豫章集贤堂木刻本 福建师大注:梁胜铭等创修于清同治七年

福建浦城·梁氏合修族谱十二卷

(民国)梁让德 梁清祥三修民国 二十六年(1937)浦城陈锦春印刷局石印本福建师大

河南登封·梁氏家谱不分卷 (清)梁学庠梁以化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梁氏木刻本河南图

河南·鄢陵粱氏家乘四卷 (清)梁瀚修民国三年(1914)石印本河南大学

湖北新洲·梁氏宗谱八卷 (民国)梁耀云修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湖北新洲县新集乡李垮村

湖南·梁李族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梁树荣 梁炜纂修民国十二年(1923)五经堂木刻本七册 河北大学注:该族散居耒阳、常宁等地。谱创修于明万历间,此为七修

湖南长沙·梁氏支谱不分卷清同治间钞本 五册 日本 美国注:记事增至清光绪间

湖南长沙·梁氏支谱不分卷清安定堂钞本 四册 中山大学

湖南长沙·梁氏族谱九卷首一卷 (清)梁昌复等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梁氏安定堂木活字本 六册南京大学

湖南长沙·梁氏三修族谱十二卷 (清)梁运熙梁运丁纂清宣统三年(1911)安定堂木刻本十二册 河北大学

湖南浏阳·梁氏族谱不分卷清学府堂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记事至清咸丰间

上图:3223

湖南浏阳·浏东梁氏族谱清宣统二年(1910)学府堂木活字本三册存卷3、9—11

上图:3215

湖南湘潭·中湘梁氏五修族谱十四卷

(民国)梁佑庶 梁启(崔凹)纂修民国 二十一年(1932)本仁堂刻本十四册广东中山图注:封签作《乌石梁氏五修族谱》。谱首修于明万历十八年

湖南湘潭·中湘梁氏五修族谱十四卷梁佑陧等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本仁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存卷1、2、4、6—14书签题为乌石梁氏五修族谱 上图:3228

湖南湘潭·中湘后所梁氏三修族谱清同治六年(1867)本仁堂木活字本三册存卷6、9、10

上图:3226

湖南湘潭·中湘后所梁氏四修族谱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本仁堂木活字本四册 存卷7—10 上图:3227

湖南湘潭·梁氏三修族谱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2 记事至清光绪间上图:3224

湖南会同·粱氏七修合谱二十四卷 (民国)梁锡源编修民国十九年(1920)安定堂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

湖南常德·梁氏七修族谱三十六卷,首三卷梁赵奎修 1950年木活字本三十五册 存卷1— 10,12—35,卷首 上图:3229

湖南常德·梁氏族谱 (清)梁方柱等修清同治二年(1863)青云堂木活字本十八册存卷1、2、4、7—9、12— 16、18、20—23,卷首 四修本

上图:3225

湖南常德县梁氏五修族谱 梁基雍修民国 三十二年(1943)文明堂木活字本七册 存卷2、6、8、10、11、13,卷首 版心刻夏阳堂 书中参用四修谱旧序上图:3217

广东·粤东梁氏源流钞本 一册 首图

广东·梁氏族谱不分卷民国 九年(1920)广州正文堂刻本一册 广东中山图注:版心、扉页作《千乘侯祠全书》

广东·番禺黄埔梁氏家谱十卷

(清)梁寿曾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刊本 十册 美国

广东南雄·梁氏族谱一卷刊本广东恩平县档

广东佛山·梁氏家谱一卷

(清)梁礼昭订清光绪十一年(1885)写本广东佛山市博

广东中山·大榄梁氏族谱三卷

(民国)梁卓勋编民国 十四年(1925)中山聚文印务局铅印本 三册广东中山图

广东南海·梁氏支谱六卷首一卷

(清)梁九图纂清咸丰五年(1855)刻本 四册 广东中山图 广东佛山市博

广东南海·梁氏家谱四卷

(清)梁颖稣总纂清光绪二年(1876)刻本 七册广东中山图广东南海·梁氏家谱六卷外集三卷

(民国)梁乐章总纂民国 十三年(1924)广州东华印务局铅印本广东中山图日本 美国

广东·南海梁氏家谱四卷

(清)张彬文 张秀之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四册 日本

广东·南海芦排梁氏家谱四卷

(清)梁纶修清宣统三年(1911)广州金璧斋刻本四册 科图 广东中山图中山大学

日本 美国

广东南海·石扶村头乡梁姓族谱不分卷

(民国)梁智镛编民国 十四年(1925)刊本 一册 美国

广东·南海泮塘梁衣德堂族谱不分卷

(民国)梁当年辑民国 十八年(1929)广州近安印务局铅印本 一册 中山图美国 注:又名《梁肇基公族谱》、《梁氏族谱》

广东南海·梁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梁德焕纂修民国 二十三年(1934)孝友堂铅印本一册广东中山图

广东·南海西樵梁氏家谱六卷外集三卷梁乐章纂民国十三年(1924)广州铅印本 九册

上图:92甲42——50

广东颐德·梁耀枢谱系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美国

广东顺德·歇马乡梁氏族谱十卷

(清)梁锡蓉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广州宝珍楼刻本八册广东中山图广东顺德·梁氏家谱不分卷

(清)梁焕章 梁启元纂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广东颗德·上澈乡粱氏族谱:梁瑞廷等编清光绪十三年(1887)永馨堂刻本一册存卷1

上图:JP580

广东台山·梁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梁榆材等修民国 十四年(1925)刊本美国

广东新会·梁氏家乘一卷

(民国)梁承熙等纂民国 二十七年(1938)刊本广东新会县档

广东新会·梁氏宗谱不分卷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注:记事至民国十四年。

广东阳江·鼍城梁氏家谱二卷

(民国)梁鸾翔等纂修民国十三年(1924)广州留香斋印务局铅印本广东中山图(存卷1)

广东东莞·粱氏崇桂堂族谱十八卷

(清)梁梁玉主修清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 十八册 广东中山图注:梁友文首修于明洪武三年

广东东莞·弼教乡梁氏族谱二卷

(清)梁朝锡修清同治三年(1864)刻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广东东莞·梁氏崇桂堂族谱十卷

(清)梁活阶 梁朝泰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东莞蟹溪勤贻堂刻本 十册中山大学

广东云浮·泷东云浮梁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梁树勋等纂修民国 九年(1920)蕃昌堂铅印本美国(存卷2)

广东·四会姚沙梁氏宗谱十卷广东佛山市档

海南琼州·梁氏家谱梁开樘修民国 二年(1913)善善堂刻本 一册存卷1、2,卷首

上图:徐汇

海南·琼南梁氏家乘三卷

(民国)梁国栋纂民国 二年(1913)刻本 一册 上图

广西容县·梁氏家乘不分卷 (民国)梁兆符撰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广西容县灵山乡仁勇村

广西·容县水里梁德宏公族谱不分卷

(民国)梁延新编辑民国 三十八年(1949)铅印本广东容县松山乡松山村

四川江津·梁氏族谱四卷附录二卷

(民国)梁映辉 梁进之等纂民国 十七年(1928)江津县梁氏宗祠石印本 五册四川重庆市图

陕西·三原梁氏恫谱一卷

(清)梁崔 梁承政等修清嘉庆九年(1804)修 清刻本辽宁图

梁氏宗谱不分卷清萃凤堂木活字本 二册 残本 记事至清光绪间

上图:3222

粱氏宗谱民国 敦厚堂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

上图:3220

粱氏宗谱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一册 残本

上图:3218

粱氏族谱一卷 (明)梁纪纲纂修明万历刻本 一册 国图

圣堂梁氏族谱四卷 (明)梁瑶光撰明万历十二年(1584)刊本广东恩平县档

梁氏族谱一卷续四卷

(清)梁允植纂清康熙十九年(1680)梁氏刻本 四册 国图

粱氏族谱四卷 清光绪十八年(1892)梁氏青云堂木活字本 三册国图粱氏家谱清宣统间钞本 一册 国图

粱氏宗谱不分卷 (清)梁兴化纂修清钞本国图

  黄香(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辑成《二十四孝子》一书,作为做人的楷模,黄香名列其中。子黄琼曾孙黄琬相继拜相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黄氏史料

  1、出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3、据《东夷源流史》所载,远古颛顼时代,黄人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黄国,以国为姓。陆终。上古时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之子。后其继任祝融。周代时,其后被封于黄(今河南省潢川西十二里),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氏称黄姓。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

  4、出自他姓改姓。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

  5、出自回族中的黄姓来源有二:

  ① 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数蒲姓回族为避元代“反色目”的诛杀而改黄姓。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放将黄姓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姓。

  ② 元代黄姓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改姓伊斯兰教其后裔融于回族并姓黄。黄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6、黄渊始祖主要流行于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云南威信谱在“渊”字条下明言:“世谱录渊公为一世始祖。”又引《十朋谱》之语:“渊公字好善,迁居黄岗之地,子孙多以公为始祖。”

  [编辑本段]六、黄姓迁徙

  1、黄姓的原始祖先——黄夷的流徙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2、黄国人的迁徙

  上古黄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据说就是因黄国江夏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亡国后,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家园,顽强生活。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代,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后来,黄歇改封于吴 (今江苏省苏州),他的13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苏。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赠太尉孝子黄香及子宰相黄琼与曾孙太尉黄琬都世居江夏,中华黄氏第一状元黄凤麟,也出在江夏郡黄州,故其天下黄姓共以“江夏”为郡号。

  3、两汉到两晋的迁徙

  汉代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黄氏也是从晋代开始大批人居福建。《闽书》载:“永嘉二年 (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在福州三山榴花洞,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据说,后来的侯官黄氏、莆田黄氏、军城黄氏和四安黄氏等,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4、隋唐五代时期的迁徙

  唐高宗时,陈政、陈元光开漳州,中原58姓将官随其入籍漳州,漳州黄氏即为其中之一。台湾《江夏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彦丰者,于晋永嘉年间(300年)八姓衣冠人闽居候官黄巷,垦荒致富,唐朝进士开国公谥忠义桂州刺史黄岸入莆,黄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南后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文状元者7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士俊;武状元者3位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黄旸、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鸣俊、黄士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黄典、黄乐)其子孙蕃昌为闽中著姓大族。又有浯州牧马监陈渊,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12姓入闽,复居福州黄巷。今广东南雄黄氏,多为这支入闽后徙莆田始祖封开国公桂州刺史谥忠义黄岸次子黄典的后代。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事后梁太祖朱全忠义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于建阳之东。唐末五代时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审知兄弟人据八闽,中原黄姓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渡江南下入闽,前往投奔。如宋人黄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乱,从王审知入闽为判官,因家焉。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闽邑之黄巷,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再如黄振龙,“九世祖黄碣(新唐书、十国春秋有传)自光州固始从王氏入闽,因仕焉居,言路有直声,后迁至中丞。”

  5、宋元时期的迁徙

  黄姓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据《黄氏渊源》载,宋代,军城黄氏初祖黄中庸其先江夏人也,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其玄孙翰林院馆阁校勘黄安石重修《江夏军城黄氏家谱》,呈奏皇帝,得到了“军城黄氏,忠孝两全(唐忠臣黄碣宋孝子黄廓),江夏无双,四代联登,簪缨世济,积学多才”的御批。宋代还有莆阳黄巷迁潮始祖黄詹(一名黄汝詹),子孙散处广东各地,居潮州者为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

  ① 金华黄氏:始祖是黄香裔孙黄苾。自江夏迁婺(金华府)之浦阳(今浙江金华市浦江县)。 黄苾,是东晋时人,黄香的第十代孙。最初在兖州(今山东郓城县)做官,后来升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按察,故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当时,金陵镇守长官吴英,很赏识黄苾的才干,便招他为婿。后因金陵一带战乱频仍,黄苾夫妻便隐居于浦阳。以后子孙繁衍兴旺,成为东南大族浦阳黄氏。黄峭山名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实登,号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据福建《麟峰黄氏家谱·旧序》,唐末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九月,以王潮为福建观察使,“潮始人闽”。黄惟淡也于此时带领家族随王朝、王审知兄弟自光州固苎迁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迁居邵武,苎籍邵武平洒乡(今邵武市水北乡旧县村),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② 客家黄氏 (属邵武分支)宁化客家黄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开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字惟枋,号从章。又名黄宁,或黄朝化,都是因迁居地“宁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913年)正月十一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黄氏大分析时,黄化即领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宁化县,落籍宁化石壁村,开拓新的基业。黄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进士,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黄化的后裔,在闽粤为官任职的不少,子孙极为兴盛,遍布闽、粤两省各地。黄化被尊为闽粤客家黄氏的始祖,为许多黄氏家谱所尊称的著名的“宁化公”。

  6、明清时期的迁徙

  ① 迁往台湾的黄姓:明末清初,闽粤一带的黄氏,有一部分迁往台湾,人丁兴旺,与陈姓、林姓、郑姓,成为台湾的四大姓,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美称。后来,黄氏又播迁到了海外。早在明代以前就开始东渡海峡,迁徙人台。尔后,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开拓宝岛,艰苦创业。台湾的发展历史进程,将深深地铭记下他们不朽的功绩。明朝天启末年(1625—1627年),福建大旱,郑芝龙便舟载饥民数万人人台,其中有大批黄姓成员。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迁台黄氏,是明末南安人黄正束,他在明崇祯十年 (1637年)移居今台湾马公,后支分澎湖湖西。这以后,黄姓之人台者,便源源不断,到了清代的前期和中叶,便形成丁高潮。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的嘉应、潮州、惠州等地,散居于台湾各地。他们往往成为后世台湾黄姓各支派的人迁始祖。据《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节选《桃源蓬莱黄氏族谱》记载,福建永春县桃源蓬莱黄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黄毓盼,第十五世的黄宗选、黄宗琅、黄宗瑶,第十六世的黄文令、黄绍养、黄绍禁,第十七世的黄克凉、黄克甚、黄克读、黄克炉,第十八世的黄鸿钗、黄鸿胖、黄开仓等大批族人,都先后渡海徙居台湾。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即记载,该族第十一代有黄贻鼐,第十二代有黄微熔、黄素官、黄光辉,均居台湾,还有金墩后裔新加坡已故总统黄金辉,金墩安平黄恩瑞曾孙菲律宾前总统办公厅主任、农业部长黄严辉。潘湖迁台湾淡水艋岬潘湖、台北龙山金湖(金墩潘湖之简称)种德堂大宗祠。光绪《临海黄氏家谱》(抄本)所载,福建泉州临海黄氏,在清乾隆年间便有人开始迁往台湾。此后,该族子孙多有徙居台湾淡水、基隆等地者。如第六代有儒生黄王艺,于雍正时游学台湾邦寮浪桥,后来就落籍台湾;第八代有黄佳和迁往基隆、黄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黄豆附徙台湾、黄牒居淡水、黄情迁鹿港;第十代有黄公体、黄蜂、黄熙等迁居台湾,台湾黄姓,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东沿线地区为多。

  ② 移居海外的黄姓 东南亚印支半岛、南洋、欧美澳等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他们在拓荒,在建设,在创造奇迹。越南 黄姓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黄国灭亡后不久就开始了。当时有大批黄姓遗民被楚国强迫迁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区,加入了越人队伍。随着越人的不断南迁,黄姓也随之迁入越南。不断南迁的黄姓中,有秦汉山越黄氏,有六朝唐宋的黄洞蛮,有明清岭南壮、瑶等族黄姓。越南人中的黄姓,绝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后裔。这些越人黄姓后裔,又从越南继续扩展,至今已广布于印支半岛各国。 在历史上,还有一些黄姓中国人,由于政治避难、经商等原因迁居越南。明亡后,许多黄姓遗民不甘事清,纷纷外逃避难,如清代金湖黄伯柳与黄进怀徙越南郡宅福逢埔安南郡金塔里。1679年,中国龙门副将黄进与总兵杨某等,率3000余众、战船50余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们进入东浦(当时属柬埔寨)地区,清代金湖黄伯流徙柬埔寨高绵南荣城金塔大佛色里。从此,这批人及其后代便在东浦定居下来。当今,黄姓已繁衍成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国的200余个姓氏中,黄姓是人口数排在第八位的大姓。 泰国。是中国黄姓移民较早、人数很多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泰国黄姓现有30余万,在泰国华人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泰国黄姓华侨、华人,清代金湖黄高拱徙暹罗国即今泰国望国街不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组织“泰国黄氏宗亲会”,还积极参加当地华侨华人的社会活动与社团组织。南洋。大约是在元朝末年,黄姓移居南洋。当时一位名叫黄森屏的官员奉命出使婆罗国(今文莱)。他到达婆罗后,便在婆罗国留居下来。之后,他以杰出的才干被推为文莱华人的领袖。后来,成了整个婆罗国的统治者——苏丹(实即国王)。他去世后,葬在文莱,子孙世代留居于此,且极为显赫。黄森屏生有一女,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渤泥(即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后,黄森屏的女儿便继位为文莱国王。自此以后,文莱国王按女性血缘世系传递。第一位渤泥女王黄氏去世后,王位传给了她与阿合曼苏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纪,文莱国王已传20余代,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性直系后裔。历史上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明代开始,迁徙南洋的黄姓大增,如金湖黄伯枰高升第六子配金陵宋氏徙居南京金陵府衙湖口黄宅子二长钟瑞徙缅甸次钟端分泰国文莱黄厝,公元19世纪,由于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殖民列强的大炮轰开,因而出现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黄姓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数迅速增长,仅据菲律宾殖民政府1893年和18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当时移居菲律宾的近10万华人中,来自福建晋江、同安、南安、龙溪等地的黄姓华侨就有数千人之多,在当时旅菲华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仅次于陈姓。至今,菲律宾黄姓人口已发展到了5万余名。此外,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有大量的黄姓华人华侨。近代以后,南洋黄姓华侨华人为了联络同宗,都纷纷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在菲律宾,建有黄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黄姓华侨还在新加坡建立了统一的“南洋黄氏总会”。移居欧美澳黄姓移居美洲的历史,始于19世纪50年代。在早期的美洲华侨各姓中,黄姓人数最多,主要来自广东,其次是福建。广东华侨,又主要来自新宁、新会、开平、恩平四地,故称“四邑人”。在1850年成立的美国华侨社团“四邑会馆”中,黄姓人数最多;1854年由广东兴宁华侨创建于三藩市(即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的宁阳会馆中,黄姓人数在26姓中排名第一;在1876年由开平、恩平两地侨民在旧金山成立的合和会馆中,黄姓在7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华裔各姓宗亲中,黄姓宗亲人数仍然是最多的。

全国·梁氏世谱三十二篇

(民国)梁焕奎编纂 民国 四年(1915)梁氏五橘堂刻本 二册国图(二部)

注:散居河南汝阳、江苏江宁、广西 临桂、湖南湘潭等地

六甲粱氏四修族谱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6、17 上图:3216

河北正定·梁氏族谱 (明)梁桥编 清康熙十九年(1680)刊本 四册中央民大

江苏赣榆·梁氏族谱不分卷 务本堂钞本 三册 江苏赣榆县档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梁氏第八次统修族谱十八卷 (清)耿荣安 梁体和编修清光绪三十年(19C)4)三箴堂活字本 十八册 国图注:封面、书口题《梁氏宗谱》

江苏江都·梁氏支谱一卷 (民国)梁瀚修民国 二十一年(1932)排印本 一册吉林大学

江都邗江·梁氏支谱不分卷 梁瀚修民国 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一册上图:927366

浙江鄞县·甬上梁氏谱稿十卷 (民国)梁秉年 梁锡钻纂修民国九年(1920)稿本 一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梁氏家乘十卷

(民国)梁秉年初修民国 十一年(1922)排印本 吉林大学 美国

浙江鄞县·清源梁氏宗谱四卷 (民国)梁怀廉 梁睿祺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追远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浙江奉化·梁家墩梁氏宗谱四卷 (民国)朱绍莱纂修民国 五年(1916)追远堂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浙江黄岩·霓岙山东梁氏宗谱□□卷 (民国)陶梦松纂民国二年(1913)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首、卷1、2)

浙江平阳·平邑仪山八岱梁氏宗谱林公素纂修民国 二十八年(1939)木活字本一册 上图:3221

浙江鄞县·甬上梁氏家乘十卷梁秉年修民国 十二年(1923)铅印本二册

上图:JP581浙江嘉兴户南阳梁氏房谱不分卷

(清)梁文让修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写本 一册 增补至清道光间

上图:923154

安徽桐城·梁氏宗谱二十五卷末三卷

(民国)梁星五 梁耀祖等编民国 十三年(1924)大景堂木刻本安徽图(存卷1)

江西·信丰梁氏五修族谱不分卷 梁星垣修 民国 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二册 残本

上图:3230

江西·萍乡南源梁氏族谱不分卷 (清)梁柄魁修清光绪六年(1880)瑞露堂木活字本三册 残本上图:3219

福建泉州·诗山风坡梁氏宗谱十三卷 (清)梁成风等修清光绪十年(1884)刊本一册 台湾

福建浦城·梁氏合修族谱十卷 (清)梁以松梁以柏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豫章集贤堂木刻本 福建师大注:梁胜铭等创修于清同治七年

福建浦城·梁氏合修族谱十二卷

(民国)梁让德 梁清祥三修民国 二十六年(1937)浦城陈锦春印刷局石印本福建师大

河南登封·梁氏家谱不分卷 (清)梁学庠梁以化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梁氏木刻本河南图

河南·鄢陵粱氏家乘四卷 (清)梁瀚修民国三年(1914)石印本河南大学

湖北新洲·梁氏宗谱八卷 (民国)梁耀云修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湖北新洲县新集乡李垮村

湖南·梁李族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梁树荣 梁炜纂修民国十二年(1923)五经堂木刻本七册 河北大学注:该族散居耒阳、常宁等地。谱创修于明万历间,此为七修

湖南长沙·梁氏支谱不分卷清同治间钞本 五册 日本 美国注:记事增至清光绪间

湖南长沙·梁氏支谱不分卷清安定堂钞本 四册 中山大学

湖南长沙·梁氏族谱九卷首一卷 (清)梁昌复等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梁氏安定堂木活字本 六册南京大学

湖南长沙·梁氏三修族谱十二卷 (清)梁运熙梁运丁纂清宣统三年(1911)安定堂木刻本十二册 河北大学

湖南浏阳·梁氏族谱不分卷清学府堂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记事至清咸丰间

上图:3223

湖南浏阳·浏东梁氏族谱清宣统二年(1910)学府堂木活字本三册存卷3、9—11

上图:3215

湖南湘潭·中湘梁氏五修族谱十四卷

(民国)梁佑庶 梁启(崔凹)纂修民国 二十一年(1932)本仁堂刻本十四册广东中山图注:封签作《乌石梁氏五修族谱》。谱首修于明万历十八年

湖南湘潭·中湘梁氏五修族谱十四卷梁佑陧等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本仁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存卷1、2、4、6—14书签题为乌石梁氏五修族谱 上图:3228

湖南湘潭·中湘后所梁氏三修族谱清同治六年(1867)本仁堂木活字本三册存卷6、9、10

上图:3226

湖南湘潭·中湘后所梁氏四修族谱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本仁堂木活字本四册 存卷7—10 上图:3227

湖南湘潭·梁氏三修族谱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2 记事至清光绪间上图:3224

湖南会同·粱氏七修合谱二十四卷 (民国)梁锡源编修民国十九年(1920)安定堂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

湖南常德·梁氏七修族谱三十六卷,首三卷梁赵奎修 1950年木活字本三十五册 存卷1— 10,12—35,卷首 上图:3229

湖南常德·梁氏族谱 (清)梁方柱等修清同治二年(1863)青云堂木活字本十八册存卷1、2、4、7—9、12— 16、18、20—23,卷首 四修本

上图:3225

湖南常德县梁氏五修族谱 梁基雍修民国 三十二年(1943)文明堂木活字本七册 存卷2、6、8、10、11、13,卷首 版心刻夏阳堂 书中参用四修谱旧序上图:3217

广东·粤东梁氏源流钞本 一册 首图

广东·梁氏族谱不分卷民国 九年(1920)广州正文堂刻本一册 广东中山图注:版心、扉页作《千乘侯祠全书》

广东·番禺黄埔梁氏家谱十卷

(清)梁寿曾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刊本 十册 美国

广东南雄·梁氏族谱一卷刊本广东恩平县档

广东佛山·梁氏家谱一卷

(清)梁礼昭订清光绪十一年(1885)写本广东佛山市博

广东中山·大榄梁氏族谱三卷

(民国)梁卓勋编民国 十四年(1925)中山聚文印务局铅印本 三册广东中山图

广东南海·梁氏支谱六卷首一卷

(清)梁九图纂清咸丰五年(1855)刻本 四册 广东中山图 广东佛山市博

广东南海·梁氏家谱四卷

(清)梁颖稣总纂清光绪二年(1876)刻本 七册广东中山图广东南海·梁氏家谱六卷外集三卷

(民国)梁乐章总纂民国 十三年(1924)广州东华印务局铅印本广东中山图日本 美国

广东·南海梁氏家谱四卷

(清)张彬文 张秀之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四册 日本

广东·南海芦排梁氏家谱四卷

(清)梁纶修清宣统三年(1911)广州金璧斋刻本四册 科图 广东中山图中山大学

日本 美国

广东南海·石扶村头乡梁姓族谱不分卷

(民国)梁智镛编民国 十四年(1925)刊本 一册 美国

广东·南海泮塘梁衣德堂族谱不分卷

(民国)梁当年辑民国 十八年(1929)广州近安印务局铅印本 一册 中山图美国 注:又名《梁肇基公族谱》、《梁氏族谱》

广东南海·梁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梁德焕纂修民国 二十三年(1934)孝友堂铅印本一册广东中山图

广东·南海西樵梁氏家谱六卷外集三卷梁乐章纂民国十三年(1924)广州铅印本 九册

上图:92甲42——50

广东颐德·梁耀枢谱系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美国

广东顺德·歇马乡梁氏族谱十卷

(清)梁锡蓉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广州宝珍楼刻本八册广东中山图广东顺德·梁氏家谱不分卷

(清)梁焕章 梁启元纂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广东颗德·上澈乡粱氏族谱:梁瑞廷等编清光绪十三年(1887)永馨堂刻本一册存卷1

上图:JP580

广东台山·梁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梁榆材等修民国 十四年(1925)刊本美国

广东新会·梁氏家乘一卷

(民国)梁承熙等纂民国 二十七年(1938)刊本广东新会县档

广东新会·梁氏宗谱不分卷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注:记事至民国十四年。

广东阳江·鼍城梁氏家谱二卷

(民国)梁鸾翔等纂修民国十三年(1924)广州留香斋印务局铅印本广东中山图(存卷1)

广东东莞·粱氏崇桂堂族谱十八卷

(清)梁梁玉主修清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 十八册 广东中山图注:梁友文首修于明洪武三年

广东东莞·弼教乡梁氏族谱二卷

(清)梁朝锡修清同治三年(1864)刻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广东东莞·梁氏崇桂堂族谱十卷

(清)梁活阶 梁朝泰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东莞蟹溪勤贻堂刻本 十册中山大学

广东云浮·泷东云浮梁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梁树勋等纂修民国 九年(1920)蕃昌堂铅印本美国(存卷2)

广东·四会姚沙梁氏宗谱十卷广东佛山市档

海南琼州·梁氏家谱梁开樘修民国 二年(1913)善善堂刻本 一册存卷1、2,卷首

上图:徐汇

海南·琼南梁氏家乘三卷

(民国)梁国栋纂民国 二年(1913)刻本 一册 上图

广西容县·梁氏家乘不分卷 (民国)梁兆符撰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广西容县灵山乡仁勇村

广西·容县水里梁德宏公族谱不分卷

(民国)梁延新编辑民国 三十八年(1949)铅印本广东容县松山乡松山村

四川江津·梁氏族谱四卷附录二卷

(民国)梁映辉 梁进之等纂民国 十七年(1928)江津县梁氏宗祠石印本 五册四川重庆市图

陕西·三原梁氏恫谱一卷

(清)梁崔 梁承政等修清嘉庆九年(1804)修 清刻本辽宁图

梁氏宗谱不分卷清萃凤堂木活字本 二册 残本 记事至清光绪间

上图:3222

粱氏宗谱民国 敦厚堂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

上图:3220

粱氏宗谱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一册 残本

上图:3218

粱氏族谱一卷 (明)梁纪纲纂修明万历刻本 一册 国图

圣堂梁氏族谱四卷 (明)梁瑶光撰明万历十二年(1584)刊本广东恩平县档

梁氏族谱一卷续四卷

(清)梁允植纂清康熙十九年(1680)梁氏刻本 四册 国图

粱氏族谱四卷 清光绪十八年(1892)梁氏青云堂木活字本 三册国图粱氏家谱清宣统间钞本 一册 国图

粱氏宗谱不分卷 (清)梁兴化纂修清钞本国图

1778 全国伍氏合族总谱十卷首二卷

(民国)伍瑶光 伍润三等纂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科图 广东中山图 广东台山县档(存三

卷) 广东恩平县档(存卷4下、10上)

美国

注:该族散居广东、广西等地。

1779江苏常州伍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伍承焕撰

清光绪二十年(1894)敦睦堂刻本

北图 辽宁大连市图

注:伍云陛创修於清雍正八年。

1780江苏常州伍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民国)伍世璜重修

民国十八年(1929)常州伍氏务本堂木活字本

北图 人民大学 辽宁图 上海图 江

苏 常州市图 日本 美国

注:伍云陛创修於清雍正八年。

1781浙江兰溪伍氏宗谱十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游埠区伍家圩村

1782安徽桐城伍氏家乘二十四卷

(清)伍受糈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恩远堂活字本 三十六册

美国

注:一名《伍氏宗谱》。

1783湖南伍氏八修族谱□□卷

(清)伍永魁纂

清咸丰元年(1851)刻本

湖南图

注:该族散居新化、湘乡等地。

1784湖南湘潭良湖伍氏四修族谱十八卷

(民国)伍声外等纂

民国十五年(1926)泽荫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1785湖南湘潭中湘伍氏五修支谱十二卷

(民国)伍蔚阳 伍体仁等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湘潭石中坝安定堂刻本

十二册

北图 广东中山图

注:伍伯远首修於清道光四年。

1786湖南邵阳伍氏十修宗谱□□卷首三卷

民国十四年(1925)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3)

1787湖南新化伍氏九修宗谱□□卷首四卷

(清)伍发雁修 伍德温 伍芬苑等纂

清光绪十八年(1892)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2)

1788广东伍氏阖族总谱不分卷

(民国)伍铨萃 伍勋蕃等总纂

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1789广东番禺伍氏家谱不分卷

钞本 一册

注:广东中山图

记事至民国二十三年。

1790广东顺德伍氏族谱不分卷

(清)伍桂山汇纶

清道光五年(1825)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注:扉页作《碧溪家谱》。

1791广东顺德伍肇基堂族谱十卷

(清)伍景尧总纂

清光绪九年(1889)刻本

广东中山图(存卷1)

1792广东新会南村伍氏家谱不分卷

(清)伍学扬 伍于海纂

清道光十八年(1838)钞本 三册

广东中山图

注:一名《伍氏族谱》。

1793广东新会伍氏家谱不分卷

(清)伍学良修

清同治九年(1870)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1794广东新会伍氏族谱不分卷

(清)伍廷珍 何贤成合修

清光绪六年(1880)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注:封签作《重订化版伍氏族谱》。

1795广东梅县伍氏续修族谱六卷首一卷

(清)伍永旋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7)东四家庙木刻本 七册

河北大学

1796广东梅县伍氏十修族谱三十卷首一卷

(民国)伍蕙溪 伍燮堂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刻本 三十四册

河北大学

1797广西桂林瑞长伍氏宗谱四卷

民国初年忳取堂刻本

广西图(存四册)

注:其中记事止民国八年。

1798贵州普定伍氏族谱八卷

(民国)伍典册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汉口大新印刷公司

铅印本四册

历史所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间。

1799 伍氏宗谱不分卷

(清)伍步月纂

清乾隆间木活字本

四川图(存五册)

1800 阳源伍氏族谱十卷

(清)伍凤韶重修

清光绪二年(1876)木刻本

福建将乐县档(存卷1、4、7、9)

1801 胥城伍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伍富兴等纂修

民国四年(1915)树德堂活字本 十二册

人民大学

1802 安定伍氏宗谱

(民国)伍承乔等续修

民国十年(1921)石印本

  珠玑巷

  资料来源:珠玑巷网

  target=_blank>http://wwwzhujixiangnet/

  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流水见人家。又见珠玑巷,又见古祠堂,又仿佛见到祖先坚强而伟岸的身影。

  珠玑巷,好大一棵树,海内外千百万苗裔是她多情的绿叶;珠玑巷,好醇一杯酒,在无数后裔心中窖藏民千百年的陈年佳酿,香远情浓;珠玑巷,好长一首歌,多少年,多少代,深沉咏唱,唱得梅花飘落,唱得月光长泻。

  作为古代中原与江南绅黎向岭南迁徙的聚居地,珠玑巷是一块历史的碑石,写满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壮烈情怀;作为岭南诸氏族的发祥地,珠玑巷是一块永恒的磁石,凝聚了千百万中华儿女的心。

  你看吧,你看吧!就算在天涯海角,就算在茫茫旅途,多少华夏子孙还在回望

  古巷的沧桑

  珠玑巷是一个具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巷。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间。明末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云:“珠玑巷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予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

  史料记载

  珠玑巷又名沙水镇,在沙水河西侧。从史料看,本来珠玑巷只是沙水镇的一部分。

  阮元编的《广东通志》云: “珠玑巷在沙水寺前”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抄录诸族谱中,多称:“沙水村珠玑巷” “沙水珠玑巷”。可见珠玑巷原属沙水镇。据考察,原来珠玑巷大体在沙水镇的南端,即从《珠玑古巷》门楼起向北走经石塔到石桥这一段,约长二百米。再向北走则是其他巷、里、坊。如今之“珠玑楼”,过去并不属珠玑巷。据乾隆十二年建楼碑记载,(此石碑现仍镶于“珠玑楼”)“珠玑楼”原为沙水镇翔凤坊之楼,早塌,乾隆十二年重建时才题名为“珠玑楼”。

  《南迁记》中记述沙水镇还有“儒林里” “沙水塘”等旧址。后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富庶,来这里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珠玑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沙水镇的里、巷、坊,都象翔凤坊那样,逐步被珠玑这个名称所代替,整个沙水镇也叫珠玑巷了。但历代行政区域,一直沿用沙水这个名称。宋嘉定中称沙水驿,后又改沙角巡检司,清名沙水塘,民国为沙水圩。民国29年实行新县制,全县划为2个区28个乡,第一区均平乡改为珠玑乡。以珠玑为行政区域从此始。今名珠玑镇,辖110多个自然村,3万余人口。

  南迁氏族发祥地

  相

寻找黄氏家谱

黄香(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