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许氏家族的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2浏览:3收藏

谁能告诉我许氏家族的历史,第1张

姓氏源流

许(Xǔ 许)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为炎帝的后裔,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2、出自尧帝时许由的后代,以祖名讳为氏。据文献史料及考古发掘所证,许由相传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居住在箕山。他死后被葬在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动于颖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其后人在许由死后取其名讳为氏,称为许姓。

3、出自其他源流有许氏。清代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西南)土司及满、黎、瑶、彝、土家、阿昌、回、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均有许姓。

得姓始祖:许由。许由亦称许繇,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老了以后,曾打算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逃到了箕山下面,自己农耕而食。后来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就到颖水河边去清洗耳朵,表示不愿听到这件事。许由死后被葬于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许由的后代子孙便以其名讳为姓,称为许姓,许由则被纪念为许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许姓最初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时,源于姜姓后裔文叔一支,被郑、楚所逼,多次辗转于叶(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荆山(今属湖北省)、容城(今河南省鲁山东南)等地,后被楚所灭,子孙有流落于今湖南省新晃、芷江一带者。这可以说是许姓第一次的繁衍迁徙。秦汉时期,许姓已遍布河南、河北两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后形成许姓历史上最大望族:汝南郡望。此郡望又分支出高阳郡、太原郡、会稽郡等许姓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名门望族。据载,汝南郡的祖先秦末高逸之士许猗,其玄孙许德任西汉安定(今甘肃省平凉、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一带地区)、汝南(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淮河以北一带)太守,在汝南平舆县定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为避北方战祸而南徙的人群,许姓迁居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地。汝南一支后裔许猛任曹魏幽州刺史,许式任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地区)太守,许茂任高阳(今属河南省)太守,许王圭任南朝桂阳太守,许彦任相州刺史,许永慧萧齐时被封为晋陵县侯,许宗之任北魏定州刺史,许懋任梁朝天门太守。隋唐时期,社会趋于稳定,不管是居于北方的许姓,亦或是迁居南方的许姓,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许姓人口日益增长。上述汝南许姓一支后裔也有新的发展,如许逊任平原(今属山东省)太守,许弘周任楚州刺史,许远任睢阳太守,许岘任袁州刺史。宋元至明清之际,许姓主要特点为南迁及移居海外。宋元时的南迁,促使许姓在南方长于北方的发展趋势,清代移居台湾的许姓,多出汝南一郡,集居于台北、屏东、高雄等地。至此,许姓可谓枝遍天下,广播各地。今日许姓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上述七省许姓约占全国汉族许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许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三。

三、历史名人

许行: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许姓著名人物,是战国时楚国人,主张“贤者与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一种理想,有学生数十人。

许慎:汝南召陵(今河南省郾城)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中国古代首部字典作者,著有《说文解字》十四卷并叙目共十五卷。

许劭:汝南平舆(今属河南省)人,三国曹魏时名士,喜评人物,其评曹操为:“清平之贼,乱世之英雄。”

许衡:元朝理学家。元世祖即位后,与刘秉忠等定朝仪官制,为元统治者策划“立国规模”。与刘因、吴澄并称为元朝三大理学家。

许劭:三国魏大名士。好评论人物,每月更换一名,时称汝南“月旦评”。曾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这句话几乎称为曹操一生的定论,“一代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词。

许浑:唐代诗人。其诗作中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为世人传唱。

许孟容:唐代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官至吏部侍郎、东都留守等职。

许敬宗:唐初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历任著作郎、中书舍人、侍中、中书令等职。助武后逐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等。参与编撰了《武德实录》、《贞观实录》、《晋书》等。

许道宁: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宋代画家,擅画林木、平远、野水三景。

许道宁:宋代画家。以擅写林木、平远、野水三景闻名。张士逊曾赠诗有“李成谢世范宽死,惟有长安许道宁”之句,以赞其作。

许叔微:真州(今江苏省仪征)人,宋代医学家,著作有《伤寒发微论》等。

许夫人:元初畲民起义女英雄。1278年,她联合黄华起义。当时,元军已入福建,宋臣蒲寿庚降元。抗元将领张世杰转战至闽西南,在她的支持下,讨伐蒲寿庚及元军,屡次获胜。

许有壬:汤阴(今属河南省)人,元代著名政治家,他历官七朝近五十年,官至中书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

许天赐:闽县(今福建省闽侯)人,明朝弘治年间进士,为官刚直不阿,著有《黄门集》。

许孚远:明代浙江省德清人,官至南京兵部左侍郎,著有《敬和堂集》。

许自昌:明代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好奇文异书,作传奇《水浒记》、《灵犀佩》等,另著有《樗斋诗钞》、《樗斋漫录》、《捧腹编》等书籍。

许鸿磐:清代山东省济宁人,历任安徽同知、泗州知州,作品有《方舆考证》、《西辽记》等。

许宗扬:清代广西省人,太平军将领。曾随石达开赴皖,随韦昌辉杀杨秀清,后不详。

许景澄:浙江嘉兴人,清末外交大臣,曾出使法、德、意、奥、荷等国,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许雪秋:广东省海阳(今潮安)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曾任职中华革命军东江都督。

许广平:广东番禺人,鲁迅夫人,建国后,任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中华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等职。

许地山:原籍福建,生于台湾,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著作有《缀网劳蛛》、《空山灵雨》、《印度文学》、《中国道教史(上)》、《大藏经索引》等。

许世友:河南省新县人,著名军事家,少年时曾在少林寺学习武术,早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后入中国***,一生极负传奇色彩,酒量过人,领导并指挥了许多著名战役,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于1979年中共对越南发动的边境战争中,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指挥了东线的战斗。1985年10月22日因患有肝癌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80岁。去世后,当时的国家***DXP根据本人“死后尽孝”的意愿,特批许世友将军土葬,DXP的批示为,“下不为例”。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秦末隐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许猗。

高阳郡:东汉桓帝时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十六国许据的5世孙高阳太守许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许氏,为文叔直系后裔。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东汉末年大名士许劭之后。

会稽郡: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之后。

2、堂号

洗耳堂:尧帝时有一位高士叫许由。尧老时,想把天下禅让给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认为尧说的话污了他的耳朵。许氏因以“洗耳”为堂号。

得仁堂:伯夷、叔刘在周灭商后,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孔子夸他"求仁而得仁"。许氏因以“得仁”为堂号。

训诂堂:汉代时有许慎字叔重,博览经籍,当时人夸他说“五经无双许叔重”。他著有《说文解字》,集古今经学和训诂的大成,到现在还是研究文字学必备的工具书。

此外,许姓的主要堂号还有:“高阳堂”、“汝南堂”、“世德堂”、“永吉堂”、“高丽堂”、“敦叙堂”、“敦本堂”、“麟振堂”、“惜阴堂”、“希范堂”、“怀义堂”、“绍鲁堂”、“承文堂”、“聚族堂”、“长兴堂”等。

五、宗族特征

1、以许猗为源头的汝南许姓,不但是众多郡望的主干,而且也是许姓历史上迁徙的主源,就其本支来说,冠冕累世,簪缨不绝,辉煌至极。

2、许姓禀承先人贤德高洁的品质,仁德克俭、惜阴勤勉,涌现出众多名人佚事。

3、许姓字行规整鲜明,透出许姓族人独有的特征,如许步云所参与修纂的《许氏家谱》,内有浙江许姓一支字行为:“龙凤麟彪,聪明智慧,簪缨继美,耕读贻谋。”许引之主修的《许氏家谱》,内有河北许姓一支字行为:“立崇文新金学,乃身宝儒以道德。”许秀堂所修《许氏支谱》,内有江苏许姓一支字行为:“永林鼎瑞,昌秀敏宗,贻俊泽辉。”

〖许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万卷毕览;

五经无双。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许善心,字务本,少年时聪明,被称为神童。在南朝陈曾任散骑常侍,入隋官至通议大夫。博学多闻,家中藏书万卷,无不遍览。接替父亲许亨未完成的《梁史》续修。下联典指东汉·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跟从贾逵学习,曾任太尉南阁祭酒等职。博通经籍,时人评论他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著有《说文解字》,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为后代研究文字及编辑字书最重要的根据。又著《五经异义》,专主古文经学。

汝南世泽;

二龙家声。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许劭与兄许虔齐名,时称“二龙”。

孝宣求剑;

飞琼鼓簧。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西汉宣帝皇后许后,名平君,昌邑人。宣帝刘询出生数月,其父母便因“巫蛊之祸”同时遇害,他被寄养在祖母史良娣家,生活在民间,而许平君也是民间女。当朝中公卿商议立皇后时,宣帝下诏要寻找原来舞过的剑。大臣了解他的意思,便奏请立许后。下联典出传说中的古代仙人许飞琼,为西王母侍女,西王母常令她鼓震灵之簧。

系承炎帝;

源出许昌。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许姓的出处和源流。

评推月旦;

绪衍箕山。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许劭,字子将,与从兄许靖并有名。好评论乡党人物,每月更换其品题,俗称“月旦评”。曾评论曹操为“清平之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大喜。下联典出尧让位于许由,相传尧把君位让给他,他逃到箕山下,耕凿而食;尧又请他为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到。

彻钟泰岱;

绪衍箕山。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尧高士许由耕于箕山。

忠孝世泽;

节义家声。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许远,与张巡合力拒贼,血守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兵粮俱尽,城陷被执,不屈死。

鲁斋道学;

旌邑仙传。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元·许衡,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人。与姚枢、窦默等人讲程朱理学。曾任京兆提学,在关中大兴学校。元朝建立,他与刘秉忠等制定朝仪官制,后主持国学,以儒家六艺(六经)为教学内容,对汉、蒙文化的融合及交流,起过一定作用。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著作有《鲁斋遗书》等。下联典指东晋道士许逊,字敬之,汝南人,向吴猛学道。后举孝廉,曾拜旌阳令,有感于皇室纷乱,弃官周游江湖,传说宁康年间在南昌西山,精修成仙,并且全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鸡犬也随之升天。宋代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

绳其祖式;

世泽绵长。

——佚名撰台湾省金门县许氏家庙联

金门县现有五个乡镇,37个行政村,157个自然村。但当地人民仍习惯以“乡”做为村庄住民的认同体,这可能是受到明清时期的“都→保→乡”地方层级旧制观念的影响,因为当时的“乡”,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地方聚落单元。例如,旧属19都古贤保古坑乡,就是指今日的古岗这一个自然村。 金门与厦门过去同属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管辖,当地方言都还能保留闽南方言古音,例如一般人都把“乡”读成“香”它闽南话读音与拜拜所用的“香”相同。金门家庙多且密度高,更有几个乡是“一乡数庙”的情况,例如琼林就有蔡氏家庙七处,西园有黄氏家庙四处,北山也有李氏家庙四处,盘山有翁氏家庙三处。这些家庙除代表大宗、小宗之区分外,也代表当地姓氏家族的兴盛繁衍景况于一斑。金门家庙大门之左右两扇门板题字(板门联),在后埔(金城镇)是以题“祖德”、“宗功”者较为普遍,但在金沙镇则以门神装饰绘画者较为多见。何培夫认为门神耸立寺庙大门,首当其冲而地位显要,其设置目的不外乎辟邪逐厉、迎祥纳福与安宅镇殿。在民风古朴的金门浏览众多家庙建筑,能够让人同时欣赏到生命礼俗中的善与美,它涵括了各种传统的、庄严的、亲情的、艺术的、宗教的事与物。

孙支挺秀;

祖德流芳。

——佚名撰台湾省金门县许氏家庙联

同上。

-----------------------------------------------------------------

〖许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出岫且从龙;

萦空宁触石。

——许康佐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唐代礼部尚书许康佐《日暮碧云合》诗句联。

-----------------------------------------------------------------

〖许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兄弟六登科甲;

父子四为尚书。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巡抚许进,上联说许进八子六登科甲。下联说许进及子许诰、许论、许赞等四人,皆为尚书。

-----------------------------------------------------------------

〖许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宝树春回双月旦;

锦江瑞霭百花潭。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东汉末汝南平舆人许靖及从弟许劭。下联典出许靖,字文休,举孝廉,任尚书郎。后入蜀汉,历官广汉太守、太傅。“锦江”,地名,在四川,流经成都市。“百花潭”,地名,在成都西郊锦江岸边。

化日光天新气象;

清风明月旧襟怀。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晋代文学家许询,字玄度,高阳北新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南)人。幼年聪慧出众,人称神童。后司徒府召为掾属,不就。曾为道士,隐居永兴。早卒。有才藻,善为文。精名理,善清谈。好游山水,身体矫健,曾与王羲遍游会稽名山。与孙倬同为东晋著名玄言诗人。简文帝称“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实际上则是以玄言哲理敷衍成篇,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对当时东晋诗坛影响极大。今存《竹扇诗》1首及《白尘尾铭》、《墨尘尾铭》等文。

掬泉洗耳辞尧禅;

解字成文费段笺。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尧予许由天下不受,又授其为九州长,愤而洗耳于颖水之滨。下联典出东汉经学家、文学家许慎著《说文解字》,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为其注释,有《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古经典;

山雨满楼唐律诗。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诗人许浑,其诗作中有“山雨欲来风满楼”名句。

知人其能九德贵;

闻过则喜百世师。

——许信臣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道光进士许信臣撰书联。

训诂传经千古业;

说文解字万世师。

——许慎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河南省偃城许慎祠联。

但有余闲惟学帖;

即逢佳客莫谈天。

——许庚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书法家许庚自题联。许庚,字文恪。

-----------------------------------------------------------------

〖许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应侯顺德,贻厥孙谋。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许氏家庙联(1)。庙祀开漳功臣、昭应侯许天正(下同)。

摸索贤才,自明幽暗可识;

品题才物,咸惟月旦公评。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大臣许敬宗(592-672),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阴附武后,谋逐褚遂良,杀长孙无忌等。下联典出东汉名士许劭(150-195),字子将。汝南人。初为郡功曹,深受敬重。他好评论人物,每月更换一名,时称汝南“月旦评”。曾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

闽海敉平,翊黄宣威昭圣德;

漳州建制,弘扬教化应民心。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许氏家庙联(2)。

整理鲁迅全集;岂止妇女运动旗手;

争夺闽中宝地,实为畲民起义英雄。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中国妇女运动先驱许广平(1898-1968),广东番禺人,笔名景宋。参加过“三·一八”反帝大示威。1927年考入中山大学,担任鲁迅的助教,同年10月与鲁迅绘声结婚,后长期协助鲁迅工作。编辑出版了600万字的《鲁迅全集》。1941年曾被日本宪兵总部逮捕,备受酷刑而坚贞不屈。解放战争时期献身于和平民主和妇女运动,曾任《民主》周刊编辑。建国后,任过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等。1960年加入 中国***。下联典指元初畲民起义女英雄许夫人,至元十五年(1278年),联合建宁(今属福建)人黄华起义。此时,元军已入福建,宋臣蒲寿庚降元。抗元将领张世杰转战至闽西南,在她的支持下,讨伐蒲寿庚及元军,屡次获胜。十七年,陈桂龙、陈吊眼在漳州起义,被元军镇庄,退至畲洞与她联合。壮大了力量。十九年,黄华再次起义,又得到她的支持。她领导的畲民起义,保卫了漳、泉、邵武、建宁各地山寨。

三十年前遗爱犹存,行道兴歌思蔽芾;

千百岁后明禋弗替,秋风洒泪荐馨香。

——明·叶向高撰福建省福清市许姓宗祠“许公祠”联

原位于现在西涧寺附近的“许公祠”,属于历史名人专祠。据传,该祠是叶向高为纪念当时任县官的恩师许梦熊批取他为秀才,与陈仕贤共同建造的。叶向高还亲笔为该祠写下的这副对联,此联该祠惜现已不存。

入颍阳、守睢阳、令旌阳,赫赫神仙之府;

汉太傅、唐右傅、明少傅,堂堂宰相之家。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绩溪县家朋村许氏宗祠联。上联典指许由、许远、许逊。许远,字令威,唐代杭州盐官人。安史之乱中,被玄宗任为睢阳太守,至德年间,遭安禄山部将尹子奇围攻,他与真源令张巡协力守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坚持数月,兵粮俱尽后被俘送至洛阳,安庆绪兵败时被杀。下联典指许靖、许敬宗、许存仁。许敬宗,字延族,唐代大臣,杭州新城人。隋代大业年间举秀才,曾在李密军中任记室,后成为秦王(李世民)府十八学士之一。太宗时历官著作郎兼修国史、中书侍中;又助武后赶走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显庆年间任中书令,与李义府同掌朝政。曾主编《文馆词林》。许存仁,名元,字存仁,明代金华人。太祖朱元璋亲自任他为应天府教授,入宫教诸王子,历官博士、国子祭酒,在明太祖身边十余年,从文化、历史到人才选调,多参与议论。

萃子姓于一堂,缅先人祖有德宗有功,为烈为光,春露秋霜明祀典;

衍云礽播诸代,愿吾辈孙也贤儿也肖,能文能武,鸳班鹭序集南洋。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许氏南洋宗祠联。

许姓的辈份里没有“言、长、成、正”字的,请查正自己是什么辈。许姓辈份为20个,按顺序为:

、连、

先、

绍、

德、育、秀、碧、

繁、

昌、仁、义、传、

家、

远、福、

寿、

志、

安、

康。

2018年12月广州雅旭是恒大团体地财富务的主要承包商之一,在装修装饰工程上,许家钦实际上是最大的总包。

查阅工商资料、国度企业信用系统等发明,名为许家钦的自然人还与河南亿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河南蓝基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关联。个中,许家钦持有河南亿钦20%股权,而且任河南蓝基雅监事。这两家公司官网均显示,其与恒大团体为相助同伴干系。

来历:河南亿钦官网

兄弟二人 甩卖豪宅别墅

许家印兄妹三人。许家钦生于1955年9月1日,年长许家印三岁。几十年前,贫无立锥的许家印与哥哥一起,在故乡河南太康县的聚台岗村抬着罐子卖醋,为家里换回一些地瓜片、鸡蛋和麸子。

此前有媒体报道,许家印与许家钦是同母异父。在一本1985年修订的《太康许氏家谱》世系表中,许家印父亲许贤高、胞兄许家钦、儿子许庭见、侄子许庭森的名字位列个中。

许家的豪华祖坟一直是许家钦在管,许家印很少归去。河南报业团体旗下“大河网”曾报道,2018年12月中旬,许家印携老婆丁玉梅回到故乡探望长者乡亲,一起吃忆苦思甜饭。许家印还给村里每户人家发了3000元红包,一共发了300多万,他沿途旅行恒大投资十几亿建树的学校、医院后,又捐了65亿元用于建树老家。

太岳堂许氏源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太祖大经公,迁入肖县南彰山今许堂,九八年叙家谱,从十六世始叙四十世:锡敬成继崇,同辅致昭明,树德培本厚,孝念奉先宗,辰宇浩强峰,霖纲显暑松,升泰福良展圣惠耀琪颂。

  一、姓氏源流

  许(Xǔ 许)姓源出有三:

  1、源于姜姓,出自周成王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许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姜姓与姬、媙等二十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三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与姜姓同为神农氏后裔的还有齐、甫申、吕、纪、许、向等姓。

  据史籍记载,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西周灭商后,周成王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为太岳之嗣,也称为许文叔。许国地在今河南许昌市,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公元前576年许灵公被迫南迁叶地,为楚国的附属;公元前534年许惮公又被迁城父;公元前538年又迁荆山;公元前529年复迁叶地;公元前506年再迁容城。战国初期终于被楚国所灭,迁于容城,后子孙分迁中原及江南各地,以国名为氏,称为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相传炎帝是上古部落首领少典的儿子,少典娶娇氏而生炎帝。由于炎帝居于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他本人也是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一作厉山氏。后来炎帝向东发展,势力达到中原地区,这样就与黄帝的势力发生冲突,他们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部)进行了一场战争,结果炎帝战败,于是便退出了中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炎帝即神农氏,传说他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时代人们过着采集渔猎生活,神农氏用木制作未、耜,教民从事农业生产。他还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

  据载,炎帝的后世子孙伯夷,是唐尧时期的四岳,他的裔孙文叔参与了周武王的伐商战争,西周建立时大封诸侯,文叔被封于许(今河南许昌东部),世称许侯,是西周在中原的诸侯国之一。

  春秋时期郑、楚等国势力强大,许国不断地遭到这些诸侯国的进攻,由于力量弱小,无力抵御,只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如公元前654年,楚国伐许,许侯无力抵抗,遂肉袒谢罪,楚国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时,又一次进攻许国,许侯只好再次肉袒谢罪,使其退兵。在这种情况下,许国所能做的惟有迁徙,以避其锋芒。公元前576年即许灵公时被迫迁到了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部);公元前533年又迁其国于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部);公元前529年再次迁回叶;公元前524年又迁到了容城(今河南鲁山东南部)。后来几乎每三至五年就迁徙一次,可见当时其所面临的局势之险恶。

  许国迁到容城后,虽然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喘息机会,但是当时周王室衰弱,无力阻止诸侯纷争,象许国这样的小国仍不能避免被吞没的命运。到战国许元公在位时,便被楚国攻灭了,一说为魏国所灭。

  许国灭亡后,国室宗亲四散逃走,他们虽散居异乡,却不忘故国,便以国为姓,这是许姓的主要来源。

  2、源于姜姓,出自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许由之后,属于以祖先名字为氏。

  据文献史料及考古发掘所证,许由相传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居住在箕山。他逝世后被葬在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动于颖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其后人在许由逝世后取其名讳为氏,称为许姓。

  许由,又作许繇,尧帝年老后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避而逃至箕山之下,农耕而食。后来尧帝又请他出来作九州长官,他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

  据说,许由之所以这样做,是受了古代隐士巢父的影响。尧帝先是想请巢父接替自己的君位,巢父不接受。尧又想让位于许由,巢父便教许由隐居躲避。不过后世的许姓人中到底哪些人是许由的后代,却不得而知,其世系也需要进行详细的考证。许姓以汝南(今河南鲁山、平舆、叶县一带)、高阳(今河北高阳东旧城)为郡望,他们都是许国之后裔,故许姓的起源实际上应以出之姜姓为主。

  3、出自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清朝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土司及满族、黎族、瑶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均有许姓。

  二、得姓始祖:许由。

  许由亦称许繇,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老了以后,曾打算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逃到了箕山下面,自己农耕而食。后来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就到颖水河边去清洗耳朵,表示不愿听到这件事。许由逝世后被葬于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许由的后代子孙便以其名讳为姓,称为许姓,许由则被纪念为许姓始祖。

  三、迁徙分布

  许姓最初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时,源于姜姓后裔文叔一支,被郑、楚所逼,多次辗转于叶(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荆山(今属湖北省)、容城(今河南省鲁山东南)等地,后被楚所灭,子孙有流落于今湖南省新晃、芷江一带者。这可以说是许姓第一次的繁衍迁徙。秦汉时期,许姓已遍布河南、河北两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后形成许姓历史上最大望族:汝南郡望。此郡望又分支出高阳郡、太原郡、会稽郡等许姓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名门望族。据载,汝南郡的祖先秦末高逸之士许猗,其玄孙许德任西汉安定(今甘肃省平凉、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一带地区)、汝南(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淮河以北一带)太守,在汝南平舆县定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为避北方战祸而南徙的人群,许姓迁居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地。汝南一支后裔许猛任曹魏幽州刺史,许式任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地区)太守,许茂任高阳(今属河南省)太守,许王圭任南朝桂阳太守,许彦任相州刺史,许永慧萧齐时被封为晋陵县侯,许宗之任北魏定州刺史,许懋任梁朝天门太守。隋唐时期,社会趋于稳定,不管是居于北方的许姓,亦或是迁居南方的许姓,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许姓人口日益增长。上述汝南许姓一支后裔也有新的发展,如许逊任平原(今属山东省)太守,许弘周任楚州刺史,许远任睢阳太守,许岘任袁州刺史。宋元至明清之际,许姓主要特点为南迁及移居海外。宋元时的南迁,促使许姓在南方长于北方的发展趋势,清代移居台湾的许姓,多出汝南一郡,集居于台北、屏东、高雄等地。至此,许姓可谓枝遍天下,广播各地。今日许姓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上述七省许姓约占全国汉族许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许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三。

  四、许姓迁徒史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郑、楚等国势力强大,许国不断地遭到这些诸侯国的进攻,由于力量弱小,无力抵御,只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公元前654年,楚国伐许,许侯无力抵抗,遂肉袒谢罪,楚国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时,又一次进攻许国,许侯只好再次肉袒谢罪,使其退兵。在这种情况下,许国所能做的惟有迁徙,以避其锋芒。公元前576年,即许灵公时被迫迁到了叶(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公元前533年,又迁其国于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公元前529年,再次迁回叶;公元前524年,又迁到了容城(今河南省鲁山东南)。公元前523年,许悼公患疟疾,太子止献药,悼公饮后非但没有治好病,反而送了性命。太子止见闯了大祸,于是便逃到了晋国。此外,楚国有许伯,郑国有许瑕,晋国有许偃、赵国有许钧、许历、魏国有许绾,他们都是因各种原因从许国流亡到各国的,由于无法归国,便定居于当地。后来几乎每三至五年就迁徙一次,可见当时其所面临的局势之险恶。许国迁到容城后,虽然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喘息机会,但是当时周王室衰弱,无力阻止诸侯纷争,许国这样的小国仍不能避免被吞没的命运。

  这一时期分布在各国的许姓人大都是许国灭亡后被迫迁去的,他们通常仍可保留贵族的身份。但在战国后期由于社会变革加快,社会分化剧烈,有一部分许姓人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贵族地位,如赵人许历,便是一例,所以他们必须以自己的才干重新博取功勋,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此外,除了以上诸国外,齐、韩、燕等国也有许姓分布,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其中也有处于社会下层的人。通观这一时期的各国许姓,人数并不很多。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二:一是许国本来就是小国,人口有限;二是许国灭亡后,许姓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基础,他们的活动不为史书记载,故今天便很难了解其全部情况了。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除了高阳地区有许姓分布外,在今山东、河北、河南、陕西、辽宁、山西、湖北、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陕西、河南、河北的人数为最多,也最为集中。在这些地区也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集中于某一区域,如陕西主要集中在关中,河南则集中在洛阳及豫南一带,河北主要集中在冀中平原。

  隋唐时期

  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故唐代以后的许姓名人也多出于此地。

  宋元时期

  辽国地处我国北方,其境内许姓分布较少。金国消灭北宋后,占据了淮河以北广大地区,这里主要是汉族聚居区,所以金朝统治时期许姓分布要比辽广泛得多。元朝的统治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民族复杂,故境内分布有大量的许姓人。此外,这一时期许姓的民族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在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不少许姓人。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人口迁徙相对比较频繁,有的是政府行为,也有因躲避战乱,从而构成了这一时期姓氏分布的又一显著特点明清以来的许姓状况。明清时期是许姓人口的大发展时期,见之于记载的许姓人数大大地超过了前代。此外,文化素质也大大地提高了,出现了一批学者,考中进士的人数也空前增加。还有一个特点,即这一时期在少数民族中涌现了大批许姓,人数之多远远超过了以前历代的总和。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秦末隐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许猗。

  高阳郡:东汉桓帝时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十六国许据的5世孙高阳太守许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许氏,为文叔直系后裔。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东汉末年大名士许劭之后。

  会稽郡: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之后。

  2、堂号

  洗耳堂:尧帝时有一位高士叫许由。尧老时,想把天下禅让给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认为尧说的话污了他的耳朵。许氏因以“洗耳”为堂号。

  得仁堂:伯夷、叔刘在周灭商后,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孔子夸他"求仁而得仁"。许氏因以“得仁”为堂号。

  训诂堂:汉代时有许慎字叔重,博览经籍,当时人夸他说“五经无双许叔重”。他著有《说文解字》,集古今经学和训诂的大成,到现在还是研究文字学必备的工具书。

  此外,许姓的主要堂号还有:“高阳堂”、“汝南堂”、“世德堂”、“永吉堂”、“高丽堂”、“敦叙堂”、“敦本堂”、“麟振堂”、“惜阴堂”、“希范堂”、“怀义堂”、“绍鲁堂”、“承文堂”、“聚族堂”、“长兴堂”等。

  六、宗族特征

  1、以许猗为源头的汝南许姓,不但是众多郡望的主干,而且也是许姓历史上迁徙的主源,就其本支来说,冠冕累世,簪缨不绝,辉煌至极。

  2、许姓禀承先人贤德高洁的品质,仁德克俭、惜阴勤勉,涌现出众多名人佚事。

  3、许姓字行规整鲜明,透出许姓族人独有的特征,如许步云所参与修纂的《许氏家谱》,内有浙江许姓一支字行为:“龙凤麟彪,聪明智慧,簪缨继美,耕读贻谋。”许引之主修的《许氏家谱》,内有河北许姓一支字行为:“立崇文新金学,乃身宝儒以道德。”许秀堂所修《许氏支谱》,内有江苏许姓一支字行为:“永林鼎瑞,昌秀敏宗,贻俊泽辉。”

  七、许姓典故、趣事

  〖许允娶妻〗

  许允,许据的子孙,在三国魏影响颇大,许允的妻子阮氏贤而丑,当初许允与其成婚时,交礼完毕,见了其面,竟然大吃一惊,不愿入洞房。后来在别人的劝告下,许允勉强入了新房,但稍作停留,便又要离去,其妻急忙拦住。许允问:“妇有四德,你占多少”其妻回答说:“我所缺乏的只有‘容貌’一条,我还听说君子有百行,请问夫君占有几行”许允说我全都占有了。阮氏反问说:“君子有百行,以德为首,今君好色而不好德,如何能说全都占有了呢”许允无言以答,知道其妻贤明,肃然起敬,从此夫妻相互敬爱,人皆称赞。

  〖许攸不受帝位〗

  许由一作许繇,相传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年老后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逃至箕山之下,农耕而食。后尧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他死后葬于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四千多年以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因此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许攸之死〗

  许攸青年时与曹操、袁绍关系密切。初平中(190—193),跟随袁绍前往河北,成为其主要谋士。袁、曹官渡之战时,许攸因袁绍不听劝谏,遂投奔曹操,帮助曹操取得了这一关键战役的胜利。许攸自以为功高,又是曹操故交,时常称呼曹操的小名,并时常当众臣之面对曹操说:“你如果没有我不可能夺得河北。”曹操虽然点头称是,但内心十分反感,后借故除掉了许攸。

  〖许绾智劝魏王〗

  许绾,魏国大夫。魏王欲建造一座高台,取名中天台,意为直插云天的高台。为了避免大臣谏阻,下令曰:“敢谏者死。”许绾得知此事后,不顾安危,求见魏王。许绾对魏王说:“听说大王将要兴建中天台,臣愿意为大王助一臂之力。”魏王见许绾不但不反对此事,而且愿意出力,十分高兴,便问他有何高见。许绾说:“臣听说天离地:有一万五千里之高,即使按一半计,这座台也要高达七千五百里,其占地至少也要八千里。魏国全部土地也不够建台之用,大王一定要建此台,必须兵伐诸侯,以攻占其地。如果仍然不足,还要攻伐四夷,尽占其地,才可以满足需要,否则就不能称中天台。八千里之外,才能作为农业耕地,其收入足够大王建台之费用。请大王立即采取行动,兵伐诸侯。”魏王听了这些话,无言可答,建台之事只好作罢。许绾机智地阻止了魏王建台行动,使魏国的财力免遭耗费,使姓免受劳役之苦,受到后人的赞扬。

  〖贞洁娘子〗

  许义方的妻子刘氏,常常以正派贞洁自诩。有一次,许义方出发在外一年多,刘氏在家独守闺房。

  一天,许义方处理完事务后突然回到家里,对妻子说:“我出门在外,一年有余,你在家中独居无聊,岂不经常和邻居亲戚们走动走动吗?”

  刘氏告诉他:“自从郎君外出后,我就像没了头魂一般,每天只是闭门自守,从来没出过家门。”

  许义方听了,连连叹息不已。又问妻子平时如何自寻乐趣,刘氏答道:“哪里有什么乐趣?只不过经常作点小诗以寄托情性罢了。”

  义方闻之甚喜,便让妻子把诗取来观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开卷第一首诗的题目就是:《月夜招邻僧闲话》。

  ——宋·范正敏《遁斋闲览》

  八、历史名人

  许 行: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许姓著名人物,是战国时楚国人,主张“贤者与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一种理想,有学生数十人。

  许 慎:汝南召陵(今河南省郾城)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中国古代首部字典作者,著有《说文解字》十四卷并叙目共十五卷。

  许 劭:汝南平舆(今属河南省)人,三国曹魏时名士,喜评人物,其评曹操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许 衡:元朝理学家。元世祖即位后,与刘秉忠等定朝仪官制,为元统治者策划“立国规模”。与刘因、吴澄并称为元朝三大理学家。

  许 劭:三国魏大名士。好评论人物,每月更换一名,时称汝南“月旦评”。曾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几乎称为曹操一生的定论,“一代奸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词。

  许 浑:唐代诗人。其诗作中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为世人传唱。

  许孟容:唐代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官至吏部侍郎、东都留守等职。

  许敬宗:唐初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历任著作郎、中书舍人、侍中、中书令等职。助武后逐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等。参与编撰了《武德实录》、《贞观实录》、《晋书》等。

  许道宁: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宋代画家,擅画林木、平远、野水三景。

  许道宁:宋代画家。以擅写林木、平远、野水三景闻名。张士逊曾赠诗有“李成谢世范宽死,惟有长安许道宁”之句,以赞其作。

  许叔微:真州(今江苏省仪征)人,宋代医学家,著作有《伤寒发微论》等。

  许夫人:元初畲民起义女英雄。1278年,她联合黄华起义。当时,元军已入福建,宋臣蒲寿庚降元。抗元将领张世杰转战至闽西南,在她的支持下,讨伐蒲寿庚及元军,屡次获胜。

  许有壬:汤阴(今属河南省)人,元代著名政治家,他历官七朝近五十年,官至中书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

  许天赐:闽县(今福建省闽侯)人,明朝弘治年间进士,为官刚直不阿,著有《黄门集》。

  许孚远:明代浙江省德清人,官至南京兵部左侍郎,著有《敬和堂集》。

  许自昌:明代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好奇文异书,作传奇《水浒记》、《灵犀佩》等,另著有《樗斋诗钞》、《樗斋漫录》、《捧腹编》等书籍。

  许鸿磐:清代山东省济宁人,历任安徽同知、泗州知州,作品有《方舆考证》、《西辽记》等。

  许宗扬:清代广西省人,太平军将领。曾随石达开赴皖,随韦昌辉杀杨秀清,后不详。

  许景澄:浙江嘉兴人,清末外交大臣,曾出使法、德、意、奥、荷等国,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许雪秋:广东省海阳(今潮安)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曾任职中华革命军东江都督。

  许广平:广东番禺人,鲁迅夫人,建国后,任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中华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等职。

  许地山:原籍福建,生于台湾,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著作有《缀网劳蛛》、《空山灵雨》、《印度文学》、《中国道教史(上)》、《大藏经索引》等。

  许世友:河南省新县人,著名军事家,少年时曾在少林寺学习武术,早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后入中国***,一生极负传奇色彩,酒量过人,领导并指挥了许多著名战役,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于1979年中共对越南发动的边境战争中,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指挥了东线的战斗。1985年10月22日因患有肝癌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80岁。去世后,当时的国家***邓小平根据本人“死后尽孝”的意愿,特批许世友将军土葬,邓小平的批示为,“下不为例”。

  九、许姓各支始祖

  许必珍:字席儒,由江西南昌县瓦砾街,明洪武间官湖南省有政声,明永乐二年占籍於湖南长沙县旧善邑八都后建家庙於此,士人遂呼许家湾,至今称巨族公,葬家庙后上首园山癸山丁兼丑未向有碑有图说。子三。是为湘西许氏始祖。

  许君枑:行良二,原贯吴西吉安府吉水县民籍,元初游学於楚爱其山水秀丽风俗淳美因徙居於潭之姜畲黄泥井今永陂汑黎塘桥田山墓庐俱在卽其下屯处也,傅流至今是为我族之始祖,生没葬地旧谱未详。子一。是为湘潭许氏始祖。

  许通一:字觉富,原籍豫章吉水元至正年间游于楚爱潇湘山水秀丽风俗淳美因携妻絜子来长沙府湘潭县地名洙洲白石港,明洪武元年徙居新康五十八都卽今宁邑四都九区长冲社路遂入籍焉。元顺帝元统年卽至元二年丙子正月十六日辰时生,明建文三年辛巳二月初四日辰时没,葬宁邑四都九区长冲尾南岳冲住屋上首雷打岭龟形山亥巳向有碑墓华表,清乾隆乙丑年许江有业售崔惊伯契批其有许宅觉富坟山田塅中两小蕊上齐横沟左右下齐田边为界同治七年又价买崔寅楼加丈禁一契在横沟上加扦二丈五尺周围砌石为界契存祠。元配:鲁氏,元元统三年卽至元元年乙亥八月初六日午时生,明洪武三十一年茂寅七月十八日未时没,葬合夫冢丑山未向共碑。生子一:颜。湘潭颜家坝许氏始祖。

  许觉富:号通一,原籍江右吉安府永丰县宋德佑二年现子正月十六日辰时生,元至正无年辛巳二月初四日申时没,元元贞年来湖广长沙府湘潭县洙洲白石港至元元年徙居新康五十八都后改名宁乡四都九区卽今宁乡麟峰乡十四保长冲社路,遂占籍焉,葬本县本乡十三保长冲尾南狱冲住屋上首雷打岭龟形山亥山巳向有墓有华表有宁潭嗣孙竖立石碑有石图周围一围有许江有售崔管业契批南狱冲住屋上首田段中二小乳许觉富公夫妇坟二家不入契内为据清同治七年崔寅楼于来脉上加迁丈禁有契存湘潭潮瑞公祠抄契附刊。元配:鲁氏,宋德佑元年乙亥八月初六日午时生,元至元五年已卯七月十八日未时没,葬与公合冢丑山未向共墓共碑共批。生子:子颜。是为沩宁许氏始祖。

  许 荆:字孟和,会稽人也,东溪司曹武公五世藻仕潢历官桂阳太守。东阳一世祖:许志,字大节,登后唐天成戊子科进士授庆元府庆支员外郎由前塘迁于治南通儒坊今为东阳第一世祖。巧溪一世祖,许骥,行正四,居策山外婆家复迁金华婺东巧溪而居焉。是为浙江金华许氏始祖。

  十、许氏歌

  无邑兮鄦都;言午兮许男。

  尚祖兮上古;伏羲兮华胥。

  雷泽兮履迹;成纪兮降登。

  怀崩兮娲继;观物兮作卦。

  日食兮屠鳌;炼石兮驱尨。

  少典兮皇夫;姜氏兮皇女。

  赤色兮火德;火德兮炎帝。

  蒙峪兮降卋;龙泉兮沐浴。

  斫木兮作耜;揉木兮作耒。

  天地兮八卦;八八兮成爻。

  疗疒兮尝艸;天台兮误食。

  炎居兮帝承;帝临兮帝朙。

  帝直兮帝来;帝衰兮榆罔。

  八卋兮帝传;榆罔兮干戈。

  神农兮数终;五帝兮历始。

  三卋兮不仕;四岳兮助尧。

  伐挚兮兴夏;拔舜兮纳贤。

  东岳兮伯夷;由降兮崩喾。

  封鄦兮始侯;赐许兮兴族。

  天下兮圾乎;洗耳兮颍水。

  穷达兮皆乐;寒暑兮一也。

  由子兮皐陶;大理兮刑服。

  助禹兮平水;东流兮九河。

  舜崩兮禹立;立政兮先卒。

  伯益兮继政;余子兮英六。

  禹崩兮丧毕;益贤兮让启。

  归耕兮颍水;以德兮事夏。

  桀*兮夏终;汤兵兮商兴。

  妲妃兮滑商;干戈兮牧野。

  夷齐兮逃嗣;文叔兮从周。

  称霸兮诸侯;名齐兮申鄘。

  五卋兮尚礼,穆游兮赠骏。

  幽王兮戏姬;周都兮东迁。

  春秋兮失序;诸侯兮纷争。

  庄公兮败郑;家运兮始衰。

  穆后兮才佳;作驰兮述愁。

  僖公兮面缚;背祖兮降楚。

  昭公兮盟扈;灵公兮御荆。

  悼公兮送榇;子止兮弑君。

  元公兮无力;即崩兮国亾。

  族人兮四奔;家统兮四散。

  楚臣兮许行;耕后兮得食。

  西汉兮叔重;说文兮解字。

  曺魏兮仲康;戎阵兮西凉。

  晋中兮季义,至性兮孝友。

  盛唐兮仲晦;遥夜兮清瑟。

  两宋兮知可;辩证兮伤寒。

  元初兮姽嫿;卫夏兮抗狄。

  朙初兮武毅;驱狄兮复夏。

  满清兮胤泰,撰谱兮俎祖。

  民国兮崇智;放帝兮共和。

  新华兮卋友;抗日兮安民。

  千秋兮四千;相传兮皕代。

  子孙兮五洲;七十兮万计。

  滔滔兮族脉;长流兮不绝。

  复兴兮家业;列祖兮共望。

  许者,“言”、“午”二字所成也。言者,有言子者、言午者之分。言子者,言密;言虚者也。言午者,言朙;言实者也。故,为许氏子弟者,应以“言朙”、“言实”、“不伪”、“不讳”为立足之本。今,吾不才,提笔於闲宁之中,实录我许氏五千年史,以告先祖;以示后人。

2008年暑假笔者与张江华老师对万承土司的历史进行了田野考察,期间发现了许多万承土司与土目家族的墓碑,这些墓碑对于研究桂西壮族土司时代的社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试图对收集到的万承土司家族的墓碑作初步的分析。

  一、万承土司的世系

  本文论述的万承土司位于左右江流域之间,历史上其管辖的范围包括今广西大新县境内的龙门乡、昌明乡、五山乡、福隆乡以及隆安县的平山乡和布泉乡,其领域有“六坊九甲”之称,六坊即练坊(今头咘屯、模练屯)、盘坊(今达马屯、伏内屯)、上坊(今谭巴屯、仙屯)、武坊(今六干屯、武安屯)、义坊(今南模街)、后坊(今弄内屯、弄乙屯),九甲即上甲、外甲、令甲、北甲、盛甲、中甲、下甲、立甲、田甲等,六坊位于龙门街附近,此外的九甲是偏远之地,治所在今龙门乡政府所在地。大新县境内历史上还存在着下雷、安平、养利、恩城、全茗、茗盈等土司社会。与广西西部的其他土司一样,桂西地区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天然屏障使这些土司在历史上长期得到维持,他们之间不相归属,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历代中央王朝由于鞭长莫及,也只能藉由这些土著势力、采取间接的方式保持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在大新县的八大土州中,养利土州的“改土归流”开始得最早,始于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其余土州的“改土归流”始于清朝光绪末年,万承土州延续得最晚,民国18年(1929年)才设置万承县。1951年4月,养利、万承合并成立养利万承联合县,同年9月养利万承联合县与雷平县合并成立大新县,县城设在桃城[1]。作为“改土归流”最晚的万承县就这样在新中国的行政区划中融入大新县,随后在以县为基本单位修史志的过程中万承县的历史也就记入《大新县志》了。

  从地理上看,万承土司处在左右江之间,其东部是广西西部各土司的势力范围,在其东部的末梢巍峨的龙虎山是万承天然的屏障,在西部的龙益屯处则仅有狭窄的紫云洞通向养利州,有“一夫当道,万夫莫开”的优势。目前316省道线也只能从中开出一条隧道通过,其内部的“六坊九甲”则形成一个够得上自给自足的峒场。这种地理上的优势使得万承土司历史上较少受到外界的冲击。

  万承土司是许姓,许氏家谱对此的表述是:“原籍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白马镇锦字街金鸡巷,于宋皇佑五年随狄武襄公南征有功,世守广西太平府万承土知州,带原品守备职衔。”许氏家族获得了万承地区的最高地方权力后,在其下一层形成了以冯、赵、李、黄四大家族为“第二权力圈”的土目家族,这四大姓的族谱都对这一权力圈的形成进行了解释。如李氏家谱记载:“始祖李祥光原籍山东省青州府白马县(即今益都县)人氏自宋皇祐年间与冯廷宗赵公通黄显达许俊随狄青将军征剿侬智高平服功奉诣设州治建都完成加封许俊为世袭州收封冯李赵黄为世目即今谓炼内盆盛田坊头目也。”另外赵家族谱及冯家在万承落户的先祖冯廷宗的墓碑也有相同的表达。据许氏家谱记述,许氏土司从许万户到许建藩承袭州职共有26人,具体是:许万户—许朝烈—许弥高—许福庆—许显佐—许元隆—许承暑—许潜安—许俊—许国安—许永诚—许奎—许荣宗—许莹—许世忠—许文钰—许大政—许祖兴—许嘉镇—许鸿业—许天爵—许修义—许可钧—许绍纲—许荣—许建藩。这26六个土司之间并非都是亲子关系,也就是说万承土司的权力继替可以在叔伯侄之间相传。

  二、万承土司的墓碑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谓的土司并非指承袭州职的土司本人,而是指整个土司家族,目前我们收集到的许氏土司家族墓碑共有10个,分布如下:

  位于龙门乡武安村六干屯的2个明代墓碑①:

  明故太土官考翠峰许公讳世和之墓

  元命已未年捌月拾柒日未时生寿阳肆拾捌岁于嘉靖贰拾伍年柒月初柒子时故

  嘉靖肆拾参(按:应为“叁”)年岁次甲子拾壹月丙子初叁壬寅日甲辰时安葬寅山申向孝男知州土官许文钰立

  明故太土官妣黄氏讳妙容之墓

  元命庚申年参(按:应为“叁”)月贰拾柒日戊时生寿阳陆拾岁于嘉靖已丑年拾壹月初参(按:应为“叁”)日寅时故

  嘉靖肆□□岁次丙子拾贰月辛丑参(按:应为“叁”)拾戊子日壬子时安葬坐寅向申□甲庚侄男知州土官许文钰冠带孝孙许国连立

  位于龙门乡宝山村板娜屯的2个清代墓碑②:

  清故妻岑夫人之墓

  吾崔岑氏系归顺州知州岑公继纲长女也,崇祯拾壹年戊寅玖月拾肆日庚时亡,我家事无。育子十二,长子鸿图年二十九已亡,有孙,二鸿基,三鸿熏,四鸿猷,五鸿业,六鸿谟,七鸿功,八鸿庆,九鸿纪,十鸿纲,十一鸿硅,十二鸿璋。抚育女十三,长女遂葺未□,二女遂瑶适茗盈州知州李缵鼎,三女遂雯适上映州知州许弘祚,四遂婧适龙英州知州赵振刚,五遂英年至十八岁殇葬山右旁,六遂贞,七遂宁,八遂暇,九遂仙,十遂文,十一遂妩,十二遂乐,十三遂春,余皆未字。吾妻殁于康熙贰拾年辛酉拾贰月拾肆日已时计享阳寿肆拾岁,卜于康熙贰拾叁年甲子拾月拾伍日未时安葬于娜村山名四禄龙甲龙□首坐寅向申内局丙寅丙申分金外局庚寅庚申分金勒以永记。

  康熙贰拾叁年甲子拾月拾伍日未时原万承州知州今致仕许嘉镇皆葬万承州知州事嫡男鸿业,二男鸿基,三男鸿熏,四男鸿猷,六男鸿谟,七男鸿功,八男鸿度,九男鸿纪,十男鸿纲,十一男鸿硅,十二男鸿璋。

  侄男鸿艺,鸿德,鸿典,鸿策,鸿韬,鸿略,鸿裔,鸿烈,鸿达。

  嫡男长孙嗣琳,长男长孙嗣荣,长男次孙嗣爵,三男长孙嗣琮,三男次孙嗣璜,四男长孙嗣瓒合建立

  清上殇许五女子之墓

  呜呼五女英甚可原念汝母愈可哀汝之母非浓情哀五女焉舐犊邪忆余童年文定汝母迨完□而汝母之年两纪有五春入余门冬生汝兄鸿业既生汝姊字龙英郡候再生汝莹受聘于明江黄郡候呜呼噫噫思汝童年能知母之孝而汝尝言孝能知母之顺而汝尝言顺能知□之慈惠逮下而汝亦尝言慈言惠及少长而孝顺于余内庭者鉴鉴有据即慈惠亦大众可观余每藕喜以为女中白眉奂日未尝不为我国闯生色胡不恤汝以母服未□于归未永远乐人间去汝生于康熙丙午年拾月初四酉时殁于康熙癸亥午九月十二日戊时癸午年十有八岁算可远耶呜呼五女宛甚可哀原念汝母不容不哀汝母子哀今世之人也哀今世之罕见其人也纵世有人而于余罕见不容不哀汝母子之甚也哀子甚哀母元甚哀母甚哀子不得不若哀虽实甚而于溺情舐犊余庶几其免于诚乎今卜□汝于绿嵩山之阳生寅□中庚寅庚申分金之原元正附母茔之侧俾汝母子神灵相依而永远仝享祀用是作志铭于墓曰哀子及母哀毋及子处汝胞兄念虑何几。

  康熙贰拾叁年叁月初三日辰时万承州致仕父嘉镇主万承州事胞兄鸿图鸿基鸿熏鸿猷鸿谟鸿功鸿度鸿业,弟鸿纪鸿纲鸿硅鸿璋,侄嗣策嗣爵嗣琳嗣英嗣豪合立

  位于福隆乡营旺村内坟屯的2个清代墓碑[2]:

  赵氏墓碑文

  太太赵太夫人,英阳世爵大夫讳□□之女也。正配万阳许世爵奉直大夫子讳许祖兴,号调鼎,袭万承州知州事。有男五,长男嘉镇,袭州职,年老致仕;二男嘉铨,钦授功加左都督仍带馀功十次;三男嘉福;四男嘉禄,官至守备,年至四十七岁而亡,生男孙一人;五男嘉寿。女二人,长女适田州知州岑廷铎;次女适思明府知府黄戴乾。长男嘉镇生男孙十三人,正媳岑氏生嫡孙鸿业,现袭州职;长孙鸿图年至二十九而亡,生有曾孙二人;四孙鸿猷;六孙鸿谟;七孙鸿功;八孙鸿度;九孙鸿纪,十孙鸿纲;十一孙鸿硅;十二孙鸿璋;十三孙鸿参。女孙十三,长孙女遂茸适思明州黄玉中;二遂媛瑶适茗盈州知州李缵鼎;三遂雯适上映州知州许弘祚;四遂婧适龙英州知州赵振刚;五遂英年至十八岁殇;六遂贞;七遂宁;八遂暇;九遂仙;十遂文;十一遂妩;十二遂乐;十三遂春俱年幼。二男嘉铨生男孙五,长孙鸿志,十九岁殇;二鸿德;三鸿艺;四鸿韬;五鸿略。女孙八,长女遂琳适下冻州知州赵乖龙;二遂昭适太平州知州李开锦;三遂玄适下雷州知州许绍武;四遂嫌;五遂婷;六遂婵适结安州知州张天祚;七遂娟;八遂伸俱年幼。三男嘉福,生男孙二,长孙鸿典;二鸿烈。女孙五,长女遂严适龙州知州赵国梁;二遂威适向武州官弟黄嘉德;三遂争适太平州官弟李友棣;四遂孕未适;遂缵适安平州官兄李子宴。四男嘉禄,生男孙鸿慈,女孙三,长女遂姬适安平州官李长略,三遂罗,四遂周,俱年幼。五男嘉寿,生男孙三,长孙鸿策,二鸿训夭,三鸿裔。女孙二,长女遂慈,二遂威,俱年幼。我太太夫人生于辛亥年五月十二日寅时,享阳七十四岁,于康熙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一已时寝故。是岁丁卯年十月念五寅时卜葬于金龙山,系艮入首,坐丑向未辛丑辛未分金嘱予为千万世铭因铭之日。

  天地之英,聚而成形。夫人懿德,永受其祯。

  皇清康熙贰拾陆年丁卯拾月拾伍日寅时孝长男承袭知州事许嘉镇。

  长男嫡孙袭州职许鸿业,长男二孙功授随征官许鸿基,长男四孙许鸿猷,长男六孙许鸿谟,长男七孙许鸿功,长男八孙许鸿度,长男九孙许鸿纪,长男十孙许鸿纲,长男十一孙许鸿硅,长男十二孙许鸿璋,长男十三孙许鸿参,长男之长孙曾孙长孙许嗣□,二孙许嗣□,长男之二孙曾孙长孙许嗣永,二孙许嗣祥,三孙许嗣□,长男之三孙曾孙长孙许嗣琮,二孙许嗣□,长男之四孙曾孙长孙许嗣□,二孙许嗣汪。二男授左都督府许嘉铨,二男二孙许鸿德,二男三孙许鸿艺,二男四孙许鸿韬,二男五孙许鸿略。三男许嘉福。五男许嘉寿,五男长孙许鸿策,五男三孙许鸿裔。仝建立

  原柳州协中营中厅驻柳州游击署司佥书事眷晚侄周朝瑞首撰。

  黄氏墓碑文

  母黄氏,原广东人明援寿官黄公谓德政女

谁能告诉我许氏家族的历史

姓氏源流 许(Xǔ 许)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为炎帝的后裔,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许氏与齐氏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