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格物是什么意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2浏览:2收藏

儒家的格物是什么意思,第1张

问题一: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问题二:儒家明明德,格物和至善是什么意思 一、解词:

1、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2、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3、至善:最好的最高的境界。

二、解析:

《大学》指出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是从属于修身的目的的,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末。以这四者为方法的修身是对“明明德”的实践,属于“修己以敬”的修养工夫。由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先修己,后及人,由个人推广到社会。“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说来修己就是为了治人因此从修身、齐家发展到治国、平天下,后者是修身的终极。因而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这也是在“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到矣”的理论前提下提出来的。这个“本末”,我认为就象树一样有了根,充分吸收营养,才能长大,枝繁页茂,所以这个本末之说,是由自然之理上升到社会理性的。这样就可以说,事物本来就有先有后,有始有终,你不开始,那有结束,只有找住了根本,实质的东西,有主有从,先后有序,由始到终地去做,这样就离“道”不远了。

三、详解: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经)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

问题三:儒家思想所讲的格物是什么意思 您好。

格物主要是认知世界万物,了解自然百态,世事伦常,

由外及内,认知度完善了,正心的境界才会有所不同,

问题四: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问题五:格物在儒家学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格物是为了致知,如何才能格物呢,首先就得博览群书,胸有点墨,只有博学多识的人才能进行真正的格物,而格物格到可以因此致知的程度,那边是贤人了,再因此知行合一立下拯救国家民族苍生的功劳,而且又德行举世传颂,再拥有自己的学说,那便是圣人了。而每个儒者追求不是功名利禄便是格物致知的真谛了。成为圣贤是每个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

问题六: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意为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行为,“格”在这里有“穷究”的意思。

问题七: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意为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行为,“格”在这里有“穷究”的意思。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后来成认识论的重要问题。

问题八: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因此,王阳明讲出的“知行合一”,由于不把“格物致知”作为方法,而作为事实上的本体了,那么,目之为异端也不为过。因为按照王阳明的逻辑,要明明德于天下,则先要悟道,然后推仁于世。可是如果是这样,那还格什么物啊,这岂不是一悟即了吗?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这种先后顺序了。所以王阳明实际是推翻了《大学》的逻辑,也就是说,他的意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释解经文是错误的。这实际也是他自相矛盾之处。后来讲学,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讲孝道,过去的儒士认为,要格孝道这法,然后明心,《论语》也说这是君子之本,就是说这里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阳明的说法,只要“明心见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为解释道理,他就说人性本善。这里面的逻辑就不清楚了,有一点硬撑的感觉。同时,也有人问他,如>>

问题九:《大学》里的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  géwù

1:穷究事物的道理

例:格物致知

2:纠正人的行为

---------------------------------------------------------------

格”,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格,长条儿”,树木的长枝条,所以,从“木”,“各”声,由此派生出多义:1)“到”、“至”之意;2)因“到”、“至”而“感通”;3)“纠正”;4)“穷究”,此义即是“格物”之本义,也就是“推就事物的原理”之义。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从宋代 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中,含有关于人类认识的一些合理观点。

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他说,知在我,理在物,这我、物之别,就是其“主宾之辨”,认为连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训格为至、为尽,至:谓究至事物之理;尽:有穷尽之意。他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他认为格物的途径有多端,上至无极、太极,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

意念周天。

意念周天就是按照中医针灸学中任脉与督脉的路线来运行的。一是,先采气。采气的方法可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大自然的气,采花草树木的气,或是水里的气等等,然后加个意念收入肚脐里去。 闭上眼睛,对着空气,或者花花草草,心里不断说,宝贝——宝贝啊,请把你的生气集中到我身上吧,全世界的生气啊,到我身体里来吧。这是靠的催眠的作用。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言语不断对自己说。比如,你很强,你很强,你很强…………这是最简单的自我催眠,练习时间长了就能加强效果。让咱进入潜意识状态喽。潜意识有一种特有的频率波段,当你安静下来,不断重复使用言语自我催眠,就会进入潜意识状态,通过特有波段就会和世界上的生物产生练习,接下知道怎么办了吧,狠狠采他娘的气。恩,练习一段时间,你就熟练了。脐下三寸的地方,别管他是多少,不影响练功,就是肚脐眼下面一块空地儿。肚脐下面这个地方的气聚得差不多了怎么办要养气。通俗点讲叫聚集气,不让他们跑喽。你就想着肚子里有团气,想多了,想久了,你就能感觉到了。不要放哦。让这个气顺着背脊那儿(督脉)上去到头,再从前胸一直线(任脉)下去,这样反复不断想,反复不断地转。这些气就能起到初步疏通经脉的效果了。但是它也有缺点,有神经衰弱一类体质的人不适合练,练多了就会出现头晕头眩,气箍头顶等不良现象。并且意念周天的层次很肤浅,对于治疗浅层的病变有些效果,对于治疗深层疾病是不行的。

要记住哦,是最浅层次。

武道周天

它最开始也是聚气,但与意念周天方法不一样,此七非彼气。武道周天的叫内气。也是叫意守丹田,但是不一样。需要特殊的呼吸方法。升阳法就是,吸的时间长一点,呼的时间短一点。可以两吸一呼,三吸一呼,以此类推。这样呼吸之后啊,再意守丹田,丹田就生热了。男人精就转化成内气了,记住是转化,不是把物质的精气化成内气。继续下去,以后每天都来这么搞。这里有个忌讳,期间不要忍不住和女朋友(老婆,女生……)那啥,行房。通了任督二脉之后,你的xing福生活就来了。艰苦努力进行变化啊,那气就很足了,聚在丹田。

内气太多,他就往你ju花附近窜,那儿叫“尾闾”,你丹田足了,他就从背脊往上走,(就是督脉)上行过程中会出现“气冲三关”的现象。气到了“尾闾”、“夹脊”、“玉枕”这三个关窍时(就是背脊到头部),每过一关都会受到阻碍,啥时候你内气增加了,啥时候你就能冲破那关了。三关全通,然后一直到头顶。沿着任脉下来,再到丹田。恭喜你,你的任督二脉打通了,就是小周天打通了。打通你就变成高手了,没见小说写的那样,一通任督就成一流嘛。虽然夸张点,但也不差了,现在武术界把这叫成是暗劲高手。有内气人家打你,内气还能窜到你身体折磨你,你说是不是比那些练外功的傻大个厉害。自动的沿着任督二脉运行。气通周天对于入世法(普通人)来说已很不错了,他可以帮助你达到身体基本健康。

武术气功中的桩功,如马步桩、三体式、太极桩等都可以收到此种效果,不一定要打坐的。

练桩功能静心,静到极处精就动了,到丹田自愿产生化学变化去了,当然,练桩的时候,要自然而然地意守丹田。但想要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还要靠丹道周天的修炼。因为内气是后天的。你有了各种念头在里面,就成后天了。

庄子心斋听息法(入静妙诀) 原文:“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日: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浅释:颜回是孔夫子的学生,仲尼是孔夫子的外号。颜回问“心斋”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孔夫子说“你应该把心里的念头集中在一处,不要胡思乱想;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用‘听’字诀,但不是用耳听,是用心听;这还是粗浅的说法,就深一层工夫讲,也不是用心听,而是用气听;到了这样境界,耳听的作用早已停止了,神和气两者合而为一,心也不起作用了。气的本质是虚的,它要等待一件东西来和它相,只有‘道’这个东西常和太虚之气在一起,工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虚一样,就算是心斋。”,以上是孔夫子告颜回所问心斋工夫的做法。这种工夫是一连串做下去的,中间本无所谓阶段,但为学者容易入门起见,不妨在整个工夫中划分几个步骤,再详细的加以说明:第一步“若一志”。“若”字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可以说是念头。当起做工夫的时候,心中思想要专一,不要有许多杂念在里面打搅,杂念如果不扫除干净,工夫很难做得好。第二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等于“毋”,也可以作“勿”字解“之”字是代名词,指所听的对象而言;“以”字作“用”字解。念头归一了,就开始做工夫,用“听”字诀。普通所谓听,本是用两个耳朵听各种声音;此处所谓听,决不是听声音。人们就要生疑问了:既说是听,必有所听的对象,不听声音,又听什么?这个问题,在各家注解上都找不到明确的回答。今日特为指出,初下手就是听鼻中呼吸之气。凡呼吸系统正常而不生障碍的人,鼻中气息都没有声音,所以说“勿用耳听”;虽是没有声音,但自己却能够知道鼻中气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细,纵然是聋子,也会有这个感觉,所以说“听之以心”。

正气小成5第三步“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此处又引起问题了;心是有知觉的,还可以说得上一个“听”字;气是没有知觉的,如何也能够用它来听?心所听的对象是气,气所听的对象又是什么?若说用气来听气,这句话在埋论上讲不通,究竟怎样解释才好?答曰:听息的工夫做得时间长久,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气不能作为心的对象了,不能再说用这个心,听那个气,所以说“无听之以心”。此时身中的神和气虽然团结在一起,尚未达到混沌境界,还稍为有点知觉,继续做下去,并不需要很多时间,自然就完全无知觉了。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段暂时的过程中,与其说以心听气,使心和气相对立,不如说以气听气,使心和气二者之间泯去裂痕,所以说“听之以气”。此处虽仍旧“听”,实际上就是不要再着意于“听”,成语所谓“听其自然”、“听之而已”、“听他去罢”,这几个“听”字是此处最好的解释。第四步“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初下手做工夫,注重在“一”字诀;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注重“听”字诀;假使长久的抱住一个“听”字不肯放松,也嫌过于执着,再后就要用“止”字诀了,所谓“听止于耳”,就是教人不要再着意于听。此时,功夫已渐渐的入于混沌境界,身中是神气合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符即是符合之义)。这种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无觉的,外表上看来和睡着了一样,但内部的情况是不相同的。第五步“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以前由浅而深的境界,一步一步的都经过了,最后到了“虚”的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到的,不是用意识制造出来的,如果做工夫时候,心里常常想着要虚,反而不能虚了。全部工夫原是由后天返还到先天,所以第五步工夫,应该就先天境界去体会。若问如何叫作先天,这件事已越出疗养法范围之外,此处不必深谈。普通用静功疗病;只要做到身中神气合一的境界(即心止于符),已足够了。 [3]如何真正做到内视(揭开迷惘)

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内视

内视就是内观,是指意识内向,收视返听,排除环境刺激因素的干扰。“内”是指人体内部,是与体外环境相对而言的。古人称自然现象为外象、外景或外境;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为内象,内景或内境。“观”是指气功入静状态中自我保持的意念,也称“观心”或“照心”,特称为“正念”。与自意识活动相对应,后者又称为“动心”或“妄心”,特称为“妄念”。在练功过程中,静“观”的意念是必须保持的,否则,入静诱导将会导致昏沉或转化为睡眠。可以通过垂帘微闭来防止瞌睡。而“动心”是气功入静锻炼中必须制服的对象。排浊练神功的“守一适中,恍惚朦胧”就是正念静观的最佳保持。

内视的具体做法:(观光法)“观光”之法,是道家秘传的修炼法门,从前秘而不授,皆为师徒相传。观光的作用,就是为了炼性。吾人之性,原为虚无一光,在下生之前,来自宇宙。因此这时炼性的根本方法,谓之性功。有人以为道家所讲的“性”功就是道理,没有功夫,是未得明师传授性功之故。性之根,在于两眉中间之一窍。此窍来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称为“祖窍”。初先静坐片刻,用前面所讲的“听息”法。身心入静之后,即将两目,似观非观,止于“祖窍”之前。这个“祖窍之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观祖窍”之法,是为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会见光。但是这个境界是自然的,万万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会见光,但为幻境,非为真性。许多炼气功的人士,往往就是进入魔境,不自觉察,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须要用“若有若无,似看非看”的意思,在无意有意之间,不可着意,又不可无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心神微微放于“祖窍”,就能出现自己的性光。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不要管亿;开始似乎由外而来,现之后,此时以心神稍微收摄之,凝定之,即以意照于白光中,此为聚性之功;继之由点而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如愚昧最后终于成为一片,而无波动,如此真性聚矣,而吾人已入大静。光是性有表现,观光即知自大性的聚散。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生即定,光满性即满,光圆性即圆。王重阳祖师当初描摹其形状曰:“圆陀陀,光灼灼。”圆者,是言其没有不规则的形状,灼者,是言其没有黑色的漏洞,这样才能到达“性光”的最高境界。进入这一境界,生死可了。但是如果不是深入大定,而且具备极高功德,就不可能达到。观光的功夫,虽用“观”而其实不是在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修炼此功,须循序渐进,光小而到光大,由弱而到光强,从波动鸸以光定,从片片而光聚。亦有人修炼多日,两眼漆黑,而从未见光,故不可追求。“听息”与“观光”之道。虽似有为,其实无为;无为之中,无所不为。虽曰听息,其实无听;虽曰观光,其实无观。听息无息,息听于无;观光无光,光观于无。无息之息,谓之真息;无光之光,谓之真光。由此参悟真静。“观光”的方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叫“回光”;听息之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称“调息”。因此此入所讲的静功修炼法,古人又称为“回光调息”。《丘祖秘传大丹直指》论述“回光调息”说:“其法自两眼角收心一处,收到两眼中间,以一身心神,尽收此处,所谓‘乾坤大地一齐收来’是也”。

正气小成5回光之法,还有另外的含义。是在观光之后,还要将此光照入下丹田,进一步再去做炼气的功夫,这个须要和筑基的第二步功法――吐纳结合炼习,在吐纳法中再作论述。

静功之道(修武修道的基础)

道家修炼,归根结柢是要修炼内在的精、气、神三宝。因此外在姿式动作,并不重要。只求能够做到头脊正直、舒适自然,即是最大原则。静功的采取坐式、站式或卧式,或散步亦无不可。各种姿式的要点如下:坐式,可以平坐凳上,小腿垂直于地面,或者交叉亦可;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盘坐困难者可先在座下垫个枕头;两手相叠,大拇指相抱成太极图形状,置于丹田即可,或者手抚两膝亦可。站式,自然站立,双膝微屈,两手叠放丹田,或垂于体侧均可。卧式,一般为侧卧,一手曲肱枕头,拇指与食指分开,耳朵置于虎口处,以使耳窍开通;另外一手置于胯上,或放于丹田;两腿亦成一伸一屈之姿式,与两手刚好相反。

散步之时,应当选择在人少安静的地方,公园或者大一点的庭院之内,没有其他干扰,而且道路又比较平坦。缓步徐行,如飘云端。散步之时,可以用静功之中的听息法,但是不要闭眼睛。选择一种姿态式做好之后,开始炼功。对于外面动作,行修要点如下:(1)全身放松,无论采取何种姿势,均须全身放松。这个放松,不是软作一团,须要保持头脊正直,以利经脉通畅;但也不要成为硬挺,变得僵直呆板,反而不利于放松,亦会阻碍经脉的畅通。放松的做法,先要求双肩下沉。一般人平时身心紧张而不觉察,动作上就不符合放松的要求;现在我们做修炼功夫,先从动作上调整过来,自然就能进入放松的状态。(2)双目垂帘,垂帘即微闭之义。为什么需要微闭双目,因为睁开眼睛容易滋生杂念,全部闭上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炼功。微闭之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即睁三分闭七分。

具体做法从前皆是口传,在这是明白说出就是眼皮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3)舌顶上腭,兑为口,丹经上又谓之“塞兑”,即抿口合齿。舌顶上腭的做法,从前也是秘传,要把舌尖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因在人之上腭有两个小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故此炼功必须堵信如同婴儿哺乳之状。(4)鼻息自然,即自然呼吸,但忌粗短。随着静功程度的为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5)两手抱诀,两手的掐诀,,又称“子午决”,两手抱诀这时,左手食指和拇指画圆,右手拇指放在圆内,右手4指放在左手4指下面从拇指方向看,就是一个“太极图”的形状。如此相抱,则人身之阴阳二气,自然接通,片刻之后,两手感到热胀,奇妙无比,即是二气接通之效。道家没有男女之分。 [5]大道论修道筑基(最系统的整理)

道家独特之术。

炼精化气之前的身体状态:混沌虚无之境(入定)六感内敛心息相依连通后天、先天七识形成肾间动气(活子时、小弟弟举起)三分归元气合力浑然小周天胎定息成。筑基第一步功夫:修性(如何修性?需要入定,如何入定?需要入静,静到极处为定)静功入静状态,也叫进入混沌虚无(入定)(修静是为了修性。)入静之法:庄子心斋听息法达到六感内敛,“心息相依”心息相依到极致可以入虚无。(一刹那的时间形成)现象:虚无之中,六感内敛,丹田跳动,打开气机。先天之炁(元气)自虚无中来进入丹田和人的呼吸相交合形成元气的内息。随着丹田跳动,元气的内息完全取代外息,此时丹田的跳动形成节律,在丹田又形成特殊的“真”环境,类似于虚无的宇宙环境,也叫先天环境。先天环境形成,并且具有了虹吸、排化作用。此时人体内的元精在丹田虹吸的作用下,开始回归,自生殖器往丹田处流动。元精在元气的感召下,直接回归到了丹田。回归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归元,有了归元,道家的炼精化气才有了基础。明确的说,比如辟谷、马阴藏相(小弟弟回复到童子时的状态)、胎息节律是丹田使先天、后天的连通的同时,就已经萌动的很多功能。马阴藏相:即返还童子之下体。胎息的形成状态,是鼻息不入不出,只有丹田中内气活动。有一股内气在小腹里,宛转悠扬地运动。后来展到气充全身,各细毛孔里出入气息,形成了全体呼吸。通过心肾相交而至心肾之门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返回人之未生在胞胎内的呼吸状态。每天每次练功三分归元气:形成先天真环境后,丹田形成的三股气息。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基础、入静状态下修炼性功,观光法(用来内视的法门)性功圆满

正气小成5听息、观光

性功圆满,合乎先天,元神(潜意识)主事,识神(平时我们的思想)退位,到达先天境界(其实是在丹田形成先天环境)先天真炁(元气)动筑基第二步功夫:炼命(炼元气)炼精化气(后天转先天--返还童体的过程)元精受到元气吸引入丹田,通过意守丹田(升阳的差额呼吸法)生热,炼化精气得先天真气。 [6]筑基炼己经验谈! “万丈高楼平地起”,平地起就是打基础。打基础就是筑基。大家都知道修炼丹道也要筑基,所以自然认为筑基是丹道修炼的起点,是第一步。是不对的。古人常说“炼己筑基”,筑基前还有个炼己之功。

炼己是干什么呢?就是收心。因为我们的识心很乱,有七情六欲,燥动不安,象猿猴与野马一样难以训服,你要炼功,你得收服它,古人叫“收心猿锁意马”。你得能收住这个心意才成。因为我们平时思考问题的有七情六欲的这个心,叫识神。神就是主宰你的那个意识体。我们身上有两个神。除了这个识神,还有一个元神。识神与元神是互为阴阳的。阴阳是此消彼长的。识神是不永恒的,它随你生而生,你死了,它就消失了。不恒久,不是你真实的主宰。元神才是记载你累世信息的,才是合于这个宇宙自然规律的意识体。只有它才能长存不败,合道永真。所以,它是合于先天的,叫元神,是你真正的主宰意识体。但我们的元神是很弱小的。平时都是强大的,燥动的识神主宰着你。元神没有地位,只能潜在你的祖窍玄关之内,寂寂的不动。只有把你的识神收服了,收住了。元神才会怯生生的探出头来,你才会看到它。你才能叫出它来。并训练它,让它成长,育,壮大。洗尽污染,最后真正的主宰你,表现神通,体证自然的本质,才能合道永真。所以,要修本性元神,你得收心。把元神叫出来了,才叫先天修炼。佛家才叫禅。除此之外,“上药三品,神与气精”。内丹修炼的三品大药,除了元神,还有元精与元气。称之为“元”,它就是先天的。先天的精,藏于肾宫。在天人感通之时,元精就表现出来了,出现了活子时效应。只有在清宁无念,以元神知会它时,它才是先天精。而一旦活子时一起,炼己不纯,识心一觉,*心一动,元精就不呆在肾宫里了,就离开肾宫。包括五脏之精,都要离宫(离开五脏)而化为后天之精,就走失了,不能采炼了。所以,要在筑基的时候,能准确无误的采炼元精,就要炼己纯熟,心意清宁,水源至清,元神会之元精,成功才有保证。而元气呢?叫“炁”,先天一气,宇宙的初始态,是一阳未判的一气状态。人的先天一气禀受于父母。很少,会随着生长而消耗。要让元气充足,就要得宇宙虚空的先天祖气以充实自身。先天一气是虚无状态的。要与虚无先天感通交流,也得进入虚无状态。就要炼己收心,把识心收了,才能入虚无境,才能天人感通,先天一气才可以不采自入体内。才能补充人体亏空的精气。才能保证筑基成功。

综上所述,要炼丹道三品大药,前提就是收心入虚无。就要炼己。炼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静坐中,收心猿锁意马。让识心收住,归复于清宁虚无的心意清源的状态。古人叫虚极静笃态。这时才有先天清源生。另一个就是离不开道德修养。不重视道德修养,欲心就重,妄心就重。七情六欲愈来愈重,你就收拾不了它,你就主宰不了它。所以得存道德之心,行道德之事。德修好了,才能无私无欲,心念淡泊,心才收得住,才有可能返归先天。古人修德不容易。得侍候师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守清规戒律,使心欲不乱。学师父的品行道德,理解道德要义,才能自然谨守,欲心不起,妄心不起。现在人多数没有这个条件了。怎么办呢?同样要在日常生活中炼己,做好道德修养。该做的,要义不容辞,不该做的,势可为而不为,让心中无愧不憾。慢慢的,自然悉心不妄。心念淡泊。心就好收。收住了,炼己才有可能成功。功夫不好做,只有去做才有可能成功。做不到,强行跳跃,只能走上歧途,终不能窥得大道门径。所以,炼己一定要纯,心要收得住,要能时时进入虚无先天状态。这就是火候。

正气小成5大道本心论

修道必须要修炼道心,因为有道的基础之后(比如能够入定了,因为沟通了先天和后天)修炼道心就需要炼心。说到道心就要说到人的元神。现代心理学中的潜意识。平时的时候,人的潜意识都是潜伏在意识(识神)之下,不会出现。修道就是要让元神重新接管人的身体,因为元神与先天有关,与长生有关。修道人要壮大元神,当人的元神每壮大一分,就越能很好的控制人的意识,控制人的身体。壮大元神必须要经历的同样是炼心。每经过一次炼心,精神力量(主要为意识)就会强一分,元神也就会壮大一分。

炼心就是炼本心。

本心是每个人的原始冲动。每个人一出生总会有一些自己自内心最想做的事,这种最原始的冲动就是本心。有人喜欢玩游戏,有人喜欢写小说,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社交等等。而大道本心蕴藏在每个人的元神中。人受生之初,在母亲体内之时,得天地宇宙之中的先天之炁入体,一部分蕴藏在人的生殖器官和基因细胞中,一部分蕴藏在人的元神中与大道本心相连。大道本心管理着各种各样的本心。大道本心是原始本心,其他如无畏之心、不屈之心、学习之心等等都是衍生出来的本心,他们的壮大能够滋养着大道本心。他们的关系是总和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人的元神依靠大道本心统摄人的各种各样的本心,这些本心以神秘的先天能量与人体相勾连。人修道之后,拥有了先天气息,这些本心就会起作用。因为人的各种本心又控制了人体内各种各样的基因细胞,这些基因细胞只受这些本心控制,通过神秘的先天能量无形连接着,所以要控制基因细胞才能突破瓶颈。

因为基因细胞是与人的各位本心存在莫名的关系的,如果各类本心得到了增强凝练,就能控制越多的基因细胞,直到某一天,各类本心真正融入到大道本心中去,身体也就在自己的彻底控制之中了。本心的修炼得到基因细胞控制力的增强,身体控制力增强,力量就强了。这就是境界的提升。所以,它本质上就是本心的凝练,增强。本心都是与先天能量相关联,普通人身上没有先天气息,所以这些本心不起作用。修道人,特别是能入定的修道人,他们身上有先天气息,所有本心的修炼作用很大。修道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不断加强元神,增强大道本心的过程。俗话说的红尘历练,一朝顿悟就在于本心修炼的程度了!

道教·全真道及其宗教思想

金元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各种思想文化大交融的时期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宗教教派众多、相互渗透交流十分频繁的时期之一。作为中国土生地长的道教,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外来各种文化思想及教派的冲击,加上复杂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于是也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浪潮之中,这种动荡与变革的直接后果便是在中国道教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新的道派,最后形成了中国道教两个主要教派:正一道与全真道并存的局面。

北宋王朝一开始就面对着来自北方的民族的侵扰,北宋灭亡后,北方是金国的领土,在金国女真族贵族统治下,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太一教、真大道和全真道三个新的道教教派因此而兴起。太一教由卫州(今河南省汲县)人肖抱珍创建于金天眷初年(1138),该教尊“太一”为最高天神,取“元气浑沦,太极未判,至理纯一”之意,主要传行《太一三元法箓》,属道教符箓派,以济世、怯灾、互助为宗旨。《重修太一广福万寿观碑》载:“初,真人(肖抱珍)既得道,即以仙圣所授秘箓济人、祈禳诃禁,罔不立临,天眷初,其法大行。”一度信徒达到数万之众,广传于中原一带,声势浩大。金、元两代统治者曾多次授其掌教以“真人”称号,加以笼络,元亡后,该教失传。真大道,原名“大道教”,为乐陵 (今河北省沧州境内)人刘德仁于金熙宗皇统(1141—1149)年间所创,一开始就受到金代统治者的支持与重视,刘德仁被授于“东岳真人”称号,命居燕京天长观(今北京白云观址),据元田璞《重修隆阳观碑》载,刘德仁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金皇统二年(1142),他宣称“有老人须眉皓白,乘青犊车至,授玄妙道诀而别,不知所之”。真大道以“苦节危行”为宗旨,《崇玄广化真人岳公碑》云:“真大道以苦节危行为要,不妄求于人,不苟侈于己”。刘德仁本人对自己的要求也极严,他“避俗出家,绝去嗜欲,屏弃酒肉,勤力耕作,自给衣食,耐艰难辛苦,朴俭慈闵,志在刊物,戒行严洁”(吴澄:《天宝宫碑》),因此深受民众拥载,远近贫疾者,莫不前往求治,一时名声大噪,信徒曾广布“西出关陇至于蜀,东望齐鲁至海滨,南及江淮之表”(《崇玄广化真人岳公碑》)。信徒须恪守戒法九条,它们是:“一曰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宁清静;四曰远势力,安贫贱,力耕而食,量入而用;五曰毋事情奕,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上不殆,学者宜世守之。”(《宋濂文集·书刘真人事》)在宗教修习上,主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虚心实腹,守气养神”(元杜成宽《改建先天宫记》)。元以后,真大道逐渐衰微,共传了十二代。

比太一教、真大道兴起稍迟的全真道,并没有停留在济世、安贫、禁欲等朴素教义的阶段,它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宗教理论与实践,因而在中国道教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后世全真道的多部道书记载,全真道起源于东华帝君 (少阳),是由钟离权 (正阳)、吕洞宾 (纯阳)、刘海蟾、王喆(重阳)、马珏(丹阳)等人传承下来的。虽然全真道的一些理论,同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的内丹学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真正创立全真道的是金末元初道士王喆。

王喆,又称王重阳,生于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陕西咸阳人。原名中孚,字允卿,曾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自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早年他曾习武,应武举不第,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1159)自称于甘河镇酒肆中遇到仙人吕洞宾饮以神水,授以真诀,弃家入终南山修炼。金大定七年(1167)东行至宁海州 (今山东省牟平县),收马珏、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七人为徒,于山东沿海一带宣讲自己的主张,一时信徒云集,并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莱州五地建立起“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五个教团,创立了他的全真道教团。金大定十年(1170)王重阳死于开封。

王重阳悟道时间较晚,真正传教不到三年,但他对全真道的教义、修持方法以及宗教组织形式,都进行了大胆的创造。

王重阳的著述有《重阳全真集》十二卷、《重阳教化集》三卷、《重阳分梨十化集》二卷、《重阳金关玉锁诀》、《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重阳立教十五论》等。大都是采用诗歌体裁来阐明宗义的,有数千首之多。

全真派道教区别于原来道教的主要之点,在于它公开主张佛、道、儒三教是一家,所谓“天下无二道,圣人不两心”。据《全真教祖碑》称,其教主要宗旨为:“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故名其教为之 “全真”。

王重阳所称佛、道、儒三家为一家,不仅仅停留在教义溯源上,他的全真道从思想、修炼、到某些组织形式,都广泛地吸收了儒、佛两家的内容,这是佛道儒三种意识形态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相互斗争、相互影响,在道教内的一种反映。王重阳宣称:“三教者不离其道也,喻曰: 似一根树生三枝也”(《示学道人》诗)“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识心见性全真觉,知录通铅结善芽”(《答战公问先释后道》诗),“儒门释户道相同,三教从来一祖风;悟彻便令知出入,晓明应许觉宽弘”(《孙公问三教》诗),“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义理显时何有异,妙玄通后更无加”(《修行》诗)。因此,他“凡接人初机,必先使读《孝经》、《道德经》,又教以孝谨纯一。及其立说,多引六经为证据。其在文登、宁海、莱州,常率其徒演法建会者五,皆所以明正心诚意,少私寡欲之理,不立一相,不拘一教也” (《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同时“劝人诵《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孝经》,云可以修证” ( 《全真教祖碑》)。

王重阳将儒、佛两家中有益于道教的教规教义,吸收到全真道中,确立了自己严格的立教原则,他著《重阳立教十五论》,分十五题全面规定了全真道的教旨与教制,一直为全真道徒学道之指南。这十五条分别为:

①住庵,认为凡全真道徒均应出家投庵,身依心安,气神和畅;

②云游,即应云游访道,参究性命;

③学书,认为道书读诵当穷其本意,不贵记多念广。

④合药,认为道徒应精研药物,活人性命,他说:“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

⑤盖道,认为学道之人居处以茅庵草舍为足,不可求大殿高堂。说:“雕梁峻宇非上士之作为,大殿高堂,岂是道人之活计”。这一条在王重阳死后,随着全真道为元代帝王所推奉,因而发展和兴盛后,很快被其弟子置于脑后,盖起了宏大的全真道宫观。

⑥合道伴,指出道伴须详择明心、有慧、有志之人,相与修学。

⑦打坐,要求打坐者,“须要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动不摇,打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

⑧降心,即须令心常湛然不动,冥冥杳杳,无内无孔,无丝毫念想,乱心一生,当速剪除。

⑨炼性,要求紧肃理性于宽慢之中以炼性。

⑩匹配五行,做到匹配五气令聚于中宫。使三无攒于顶上,神气混合而结于大丹。

(11)混性命,即修炼性命。

(12)圣道,指出只有苦志多年,积功累行,方能入圣道。

(13)超三界,认为“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诸境即超 ,不着空见即超无 ”。

(14)养身之法,认为养身之法在于得道多养。

(15)离凡世,认为身暂寄于尘世,而心超出三界,有如莲之根在淤泥而花在虚空,就是得道。说“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乃大愚不达道理也”。

全真道与佛教禅宗一样,宣称“不立文字”,重在修炼的实践。它在承袭内丹学派思想的同时,又吸收了佛教禅学的观点,认为修炼成道的根本在于人心具有不变的 “真性”,“唯一灵是真,肉身四大是假”(王重阳《金关玉琐诀》),“万形至其百年则身死,其性不死也”(刘处玄《至真语录》),提倡识心见性的修炼方法,以达到“清净”境界。说: “道家留丹经子书,千经万论,可一言以蔽之曰:清净”,又说:“屏绝万缘,表里清净,久久精专神凝气冲,三年不漏下丹结,六年不漏中丹结,九年不漏上丹结,是名三丹圆备,九转功成”(《丹阳真人语录》)。所谓表里清净,即指“内清净者,心不起杂念;外清净者,诸尘不染着” ( 《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

在宗教组织形式方面,全真道也仿效佛教,建立了全真道一套完整的教团生活制度,如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不得婚嫁,不茹荤腥,过十分严格、俭朴的集体生活等。王重阳在创教之初,即在山东建立起“三教全莲会”、“三教平等会”等最初的教团组织。王重阳死后,全真道在社会逐渐立足并产生较大影响,其教团组织进一步演变,居住的茅庵许多变成了皇帝敕建的宫观,随即在宗教组织方面也形成了庞大的全真丛林制度。一些著名的宫观,建筑格局与规模均仿效王公贵族的宫殿楼阁,殿宇宏伟,金碧辉煌,层次严谨,气势雄浑。内部组织也仿效佛教,分十方丛林与子孙庙,十方丛林由方丈、监院领导,下有执事各司其职,如“三都”、“五主”、“十八头”等,分管殿堂、库房、厨房、宗教生活、对外接待等工作。规定有严格的宗教生活与清规戒律,如有冒犯,则要据情处罚。

继承王重阳担任全真道掌教的是马珏。马珏是王重阳到山东传教时第一个收留的弟子,号丹阳子,撰有《渐悟集》、《洞玄金玉集》、《神光灿》等,门人录其言,编有《丹阳真人语录》、《丹阳真人直言》等,主要内容在劝人抛弃人间的荣华富贵,除去酒色财气,戒绝荤腥,宣扬清净无为,才能修炼成功大丹,得道成仙。说“小童问道道无言,清净能持自妙玄;凭此家风常保守,自然有分做神仙”,他的“不用人间造孽钱”句,常被后人作为劝世名言引用。为全真道遇山派创始人。继马珏任掌教的是谭处端,号长生子,撰有《水云集》三卷,内收诗、词、歌、颂、语录共数百篇,内容主要是:“警悟世人,包藏妙用,敷扬真风,引人归善”。受佛教禅宗思想影响较深,曾说“凡人轮回生死不停,只为有心。得山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若一念不生,则脱生死”。为全真道南无派创始人。王重阳的另外几个弟子为郝大通、王处一、刘处玄、孙不二和邱处机。郝大通,号广宁子,撰有《三教入易论》、《示教直言》、《心经解》、《救苦经解》、《周易参同契简要释义》等,后合编为《太古集》四卷行于世。他自称“精研于《周易》”,著述大都以易明道。卷一是《周易参同契简要释义并序》;卷二为象数图,以乾象、坤象图为首,以至于十二律吕图;卷三仍为象数图,以乾坤生六子图始,三才象三坛图终;卷四为三十首七言《金丹诗》。为全真道华山派创始人。王处一,号玉阳子,撰有《云光集》四卷行于世,以诗词为体裁,内容较杂,主要宣扬全真教义,劝人看破尘世,归向清净无为。为全真道嵛山派创始人。刘处玄,号长生子,著有《仙乐集》、《至真语录》等,并有《道德经》、《阴符经》、《黄庭经》注释行于世。主要是宣三教合一、清净无为的全真教义,如说“禅道明释藏,禅定真无相,禅慧口难言,禅天无缺朗”,“无事不贪求,无争不辨休,无言只念道,无喜亦无忧”。受禅宗影响较深,认为“念道觉真安,命清胜炼丹”。不以长生不死为贵。为全真道随山派创始人。孙不二,是马珏之妻,也是最早皈依王重阳的弟子,撰有《孙不二元君法语》,收入《道藏辑要》胃集,内容有《坤道功夫次第》十四首五言诗和《女功内丹》七首七言诗,系以诗的形式叙述女子修炼内丹功法的书,被称为女子炼丹的主要著作。孙不二为全真道清静派的创始人。邱处机,号长春子,为王重阳的弟子中对开创全真道最有贡献的人。王重阳死后,他先在宝鸡磻溪穴居苦修六年,后至陇州龙门山苦行七年。然后继刘处玄后为全真道掌教,南宋、金先后礼聘不应。金宣宗元光元年。(1222)携十八高徒西行雪山,谒见蒙古成吉思汗,向成吉思汗献策,劝其敬天爱民,戒杀孝亲、清静离欲,深得成吉思汗赏识,被称为 “邱神仙”,掌管天下出家人,并免其信徒赋役,自由传教、建庙、收徒,因此全真道势力大振。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他东归到达燕京 (今北京),住大天长观(现白云观址)建“长春”等八个会社。后敕改天长观为“长春宫”,并授金虎牌护持教门,一时间数万人入道,开创全真道龙门派。邱处机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呜道集》、《磻溪集》等,另有门人录其言编成的《长春祖师语录》行世。其中《大丹直指》共二卷,为金元全真北派重要内丹著述,主要承袭了唐施肩吾的内丹之说,认为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父母未生之前,九窍未通,混沌纯一,是为先天性命;既生之后,性潜于顶,命藏于脐。因后天与先天不相亲,金木间隔,迷忘了本来面目,逐时耗散,致使病夭。修真者应先使肾水中所藏元阳真气与心中所生正阳之精,上下相交,升降相结,用意勾引,脱出真精真气,混合于下丹田,用神火烹炼,使气自周流于一身,气满神壮,结成大丹。说做到这样“非特长生益寿,若功行兼修,可跻圣位”。邱处机死后,埋于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北京白云观因之被称为全真龙门第一祖庭。其弟子李志常编《长春真人西游记》,详细记叙了邱长春西行见成吉思汗的情景及他东归中原的活动及逝世下葬情况。因其中记载了西行道路、山川风光、民风习俗等许多真实情况,被认为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

在北方全真道兴起之时,在南方南宋统治地区盛行的钟离权、吕洞宾传承下来的金丹学本来就同全真道有同源异流之缘。传至白玉蟾时,也开始创立了教团组织,但影响不大。白玉蟾自称得张伯端一系内丹和神霄雷法之传,蓬头赤足,云游东南。他著有《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另有彭耜编的《海琼玉蟾先生文集》,留元长等记其言编的《海琼问道集》、《海琼传道集》、《海琼白真人语录》等,认为内丹法分炼形、炼气、炼神三关,主张以凝神聚气入手炼神修性,初关炼形之要在于忘形养气,中关炼气之要在于忘气养神,上关炼神之要在于忘神养虚。强调“内炼成丹,外用成法”,“静则金丹,动则霹雳,道法之妙全在元神元气”。白玉蟾将丹法传给了王金蟾,王金蟾又传给了李道纯。李道纯号莹蟾子,为元初江苏仪征长生观道士,道书称他对儒、道、佛三教之学颇有心得,撰有《中和集》、《莹蟾子语录》、《全真集玄秘要》、《三天易髓》、《道德会元》、《清静经注》、《大通经注》、《洞古真经注》等大量著述,他认为佛、道、儒三教性命之学均可概括为“中和”二字,因此,应以“中和”为旨,对内丹之学自成一家。南宋亡后,北方全真道传至南方,势力强大,李道纯也自称其宗为全真道,于是被称为“南全真道”,由此,南方的内丹派也并入全真道。张伯端及其一系的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内丹派炼丹家,被尊为全真道的 “南五祖”。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天师道(正一道)在解释“道”的含义上,也开始受到佛学禅宗与儒家理学的影响,由原来认为外在于人的“道”,逐渐变为理解成存在于人的内心的“道”。这一点,在北宋末年元代初年颇有造诣的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著述中体现了出来,他说:心“何物哉杳兮冥兮,恍惚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强名曰道,强名曰神,强名曰心”(《虚靖真君语录·心说》)。到元末明初,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也说:“知道者,不观于物,而观于心也。盖心统性情而理具于心,气囿于形。皆天命流行而赋焉。曰虚灵,曰太极,曰中,曰一,皆心之本然也。是曰心为太极也,物物皆具是性焉”(《岘泉集·冲道》)。在这里,“道”、“太极”、“一”都成了 “心”。

从以上对宋金元道教思想发展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时期道教总的趋势是沿着佛、道、儒三教合流的轨迹行进的。

儒家的格物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