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蔡氏字辈
蔡氏字辈如下:
安徽:(宣城)百世其昌文章道德、(合肥)邦家有庆继善传心学遵经训立观其成崇仁尚义锐志富强群安华泰英杰荣光、(无为)洪武多孝顺加德必昌盛、(蚌埠)文长仕为德。
福建:(大宇)一用士玉君国成家宗祖传守子孙式光伯仲昭烈孝友忠贞创垂功伟大启迪知深长云眜承远泽奕世庆其昌、(美林)仰思乔日迪仁义礼智信纲常皆克己奕世少通卿。
扩展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蔡氏足迹已经遍布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北、安徽、山东、湖南、贵州地区。战国时,蔡姓族人由湖北蔡甸出发向南进入湖南常德,并沿沅江进入贵州,与当地土著混居,成为当今苗、土家、瑶、布依等族蔡姓先民。
秦汉时期,蔡姓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在豫东与鲁西一带形成了济阳蔡姓,这是蔡姓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名人辈出,影响深远。西晋末年,北方战乱,中原民众大量南迁。蔡姓开始大规模进入江浙地区。唐朝时期,中原两次大规模移民福建,蔡姓为主要姓族之一。
-蔡氏
蔡氏族谱是按照省份划分的,共分为12个,分别为:
蔡氏族谱: [湖北石首];
蔡氏族谱: [玉山];
[慈溪蔡氏宗谱]: 不分卷;
浦阳香溪蔡氏宗谱;
蔡氏世系源流;
沩宁蔡氏东宗谱: 十八卷:[宁乡];
德清蔡氏宗谱: 十二卷;
蔡氏重修宗谱: [丹阳];
乌砶蔡氏宗谱: 二十一卷:[暨阳];
德清城关蔡氏家谱: 不分卷;
蔡氏族谱: 不分卷:[武陵];
湖南攸县渌田蔡氏九修族谱: 十一卷:[湖南攸县]。
扩展资料:
蔡姓是以国为姓的。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将弟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建立蔡国,与兄管叔鲜、弟霍叔处共同监督被封在商朝旧都的殷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管理殷商遗民,史称”三监”。
武王死后,子成王姬诵继位,由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管叔、蔡叔对此不满,联合武庚及东方夷族进行反叛。后被镇压,武庚、管叔被杀,蔡叔遭放逐,不久,死于迁所。
其子胡,能够与父亲的反叛行为决裂,遵守文王的德训,与人为善。由于胡在鲁政绩卓著,周公奏请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祖,是为蔡仲。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蔡姓
拼音:Samala
姓氏起源:萨嘛喇
郡望:满洲
名人:萨嘛喇庆山
历史、文献:
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亦作萨玛喇或萨嘛拉,后改汉姓为蔡氏。
萨嘛喇氏(蔡)族谱
始居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后移居北京,隶属满洲镶蓝旗。清康熙26年(1687),始迁祖邦牛由京城拨至凤凰城实边,卡克都里佐领。配孟氏生五子,长子安巴说色居凤山乡梨树村;次子说色、三子何色居沙里寨蔡家堡子;四子科什突居草河乡秋千岭处;五子雅突居地不详,现在黑龙江的双城堡有其一支。
按字排辈为:“景运兴克昌,贵荣继德芳。世永延福寿,奕崇庆其光。”
蔡氏祖祠在两宋时期有西山书院、庐峰书院、启归书院、梓里书院等,而历史最长、规模最大、重修次数最多的就是麻沙祖祠。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民国之后,特别是五十年代,时政变革,书院侵败灭迹,裔孙散居各地,无力重建祖祠。世纪之交,建阳蔡氏宗亲联谊会多次发起兴建蔡氏大宗祠倡仪,深获海内外蔡氏宗亲的赞同和资助。终于在2003年春,向麻沙学区买回祖祠原址,翻修一新,建成现今的建阳蔡氏大宗祠。蔡氏大祠的大门首镶嵌“蔡氏大宗祠”五个大字,两边楹联是“五经三注第,四世九贤家”意在表彰建阳蔡氏一门之内四世出九贤,注经卫道的贡献。大门两侧红墙上镶嵌着宋理宗皇帝御书的“西山”“ 庐峰”巨字。宗祠内部分前后两堂,三直入进,十个开间,两个亭廊,前堂为“九贤堂”,供奉着蔡氏九儒神像,前堂左右还设有两个报德厅,后堂为“济阳堂”,正中有入闽始祖炉公像,还放有历代名祖和外迁归宗的祖先灵牌,进入大宗祠令人肃然起敬。宗祠代表着汉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完整的蔡氏字辈
本文2023-12-02 13:48:4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0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