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夸夸我的姓崔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作文夸夸我的姓崔,第1张

崔氏源流

   一、崔姓来源

   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初年,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为官太师,也称师尚父,又俗称姜太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为诸侯国,建都营丘。姜太公有一子名(亻及),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齐丁公有嫡子名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却让位于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遂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为崔季子。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述为:“姜姓本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姓。”姜姓部族是羌人的一支,姜、羌二字古音相同。羌字从羊从人,表示族名;姜字从羊从女,表示族姓,他们都生活在我国西部地区。《说文》云:“羌,西戎牧羊人也……西方羌从羊”;《风俗通》谓:“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而姜姓部族原来也居住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一带。《水经注·渭水》说:“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这里所记的姜水和姜氏城,可能就是姜姓部族最早活动的地区。由于姜、羌同源,故《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近代人章炳麟也指出:“姜姓出于西羌”,追其祖先都应是以牧羊为主或以羊为图腾的部族。然而,姜姓部族很早就从羌人中分离出来,他们的居住地在羌人的东部,其经济生活也由游牧转变为以农业为主。据传姜姓部族的始祖为神农氏,或称炎帝。《说文》释“姜”字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帝王世纪》述:“炎帝神农氏,姜姓也……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关于神农氏开始从事农业的故事在古代流传极广,可知以炎帝神农氏为始祖的姜姓部族,实为羌人中最先进入农业经济阶段的一支。

   在中国古史传说中,最早、最显赫的氏族即姜姓炎帝族与姬姓黄帝族。炎帝族的姜姓部落和黄帝族的姬姓部落原来十分接近,两族还有亲属关系。《国语·晋语》曰:“昔少典氏娶于有(足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姜、姬两姓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他们不但世为婚姻之族,而且不断争斗,其中最著名的是蚩尤与黄帝之战,或曰炎黄之战,战争的结局以炎帝族失败与黄帝族胜利而告终。在史前时代,姜姓部族辗转四迁之地甚多。在历史的进程中,炎帝的许多子孙分为很多支系,变易为其他姓氏。

   姜姓较主要的一支即吕氏,据《吕氏世系表》载:“共工氏从孙伯夷,佐尧掌四岳,佐禹治水,封为吕侯,为吕姓之始。”《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吕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为诸侯,号共工氏,有地在弘农之间,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偏(通遍)掌四岳,为诸侯伯(通霸),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赐氏曰吕,封为吕侯。”可见,吕姓,源自姜姓,是由古部族名和古国名、古邑名等而得姓。炎帝的后裔,共工氏从(堂)孙伯夷,是帝颛顼之师,帝尧时辅政,掌管礼仪,帝舜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并告诫他说:“伯夷啊,由你做秩宗,早晚都要小心恭敬,只有为玖清明才能正直。”伯夷牢记帝舜教诲,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吕之臣”(吕,据许慎《说文解字》:“吕,脊骨也,象形。”《新唐书·宰相世系》:“吕者,膂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心吕之臣意即心腹之臣)。为嘉奖伯夷,帝舜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形成吕氏部族。伯夷的后代,早年活动于甘青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也是当时强大的部落之一。吕与申,皆为四岳部落之后,属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主要分支。《诗经·大雅·崧高》称:“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这里的甫就是吕,《尚书·吕刑》在《礼记·表记》中引作《甫刑》,就是明证。)

   原始社会末期,吕部族由羌人分出,与亲族申部族由甘肃东部东迁。在申人迁至今陕西甘泉县之北的上申川时,吕人同时迁至上申川之北的吕川,即今志丹县东北的杏子河。杏子河发源于靖边县的白云山,东流注于延河,后流入黄河。吕人正是顺着延河河谷,东渡黄河,与申同时迁至今山西中部的吕梁山。今山西乡宁县东南4公里地有吕乡废城,是吕进入山西的落脚点。有人考证:“吕氏旧地,疑当在是”。这里接近舜都蒲坂及夏都安邑,伯夷便在此接受帝舜的赐封,建立侯爵国吕国,世称吕侯。吕人在夏、商时世有其国,后又东迁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今存古吕城遗址。《元和郡县志》记载:“霍邑西南十里有吕乡。”霍邑在今山西霍县西南。商朝末年,吕国成为周人的同盟。西周中期,吕国南迁至宛,即今河南南阳。

   商周之际,吕侯支孙吕尚(据《竹书纪年·帝系名号归一图》,又称臧丈人、吕牙、吕望、吕消,后来人们又从其祖姓称他为姜尚、姜子牙、姜太公)在灭商建周的过程中建立了盖世功勋,成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他是“东海上人”,《吕氏春秋》说他“东夷之士”,《战国策》又说他是“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而《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史臣纂录古书及其国典籍而成的史书)则说:吕尚为“魏之汲邑(今河南卫辉)人”,西晋《太公吕望表》、东魏《太公碑记》、宋《太公舟人》诸文,均称吕望为汲入。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太公钓鱼台管理处曾为研究吕尚的籍贯,从豫南吕姓封地《西周时吕国南迁至宛即今河南南阳),到古称东海郡的山东郯城,最后来到河南卫辉。他们遍查各地,均未能查到说明吕尚籍贯的史实资料,更末发现任何历史遗迹,而关于吕尚为汲人,确有多方面的论证依据。

   吕尚青年时期,家境穷困,曾在朝歌 (今河南淇县)屠牛卖肉,后又到孟津(今河南孟州南)司厨卖饭,他还在商朝做过官,因感商纣王昏残无道,辞官而去。他曾游说诸侯,却无人欣赏,失望之余,遂隐居下来,此即《孟子》所言“太公避纣(乱),居于东海之滨”。后来,吕尚听说西伯姬昌(周文王)在西岐崇贤尚老,就千里跋涉,迁徙至今陕西。这时的吕尚已届古稀之年,但他谙识典籍,见闻广博,胸怀治国之道,心藏用兵之术,兴世强国之心不衰。相传,吕尚到陕西后,垂钓于渭滨,与姬昌出游狩猎相遇,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机。姬昌听了吕尚侃侃而谈的治国安邦之策,赞赏不已,遂同载而归,并高兴地对吕尚道:“我先君太公曾预言:‘当有圣人到周,周因而能兴盛,此即指先生吧我的太公期望先生好久啦!”姬昌尊吕尚为“太公望”,并立为掌管军事的“太师”。

   吕尚辅佐西伯操练兵马,励精图治,西伯攻灭密须(今甘肃灵台西)、黎(今山西黎城)、崇(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建丰邑(今陕西长安县沣河以西),多出自他的谋略。西伯死后,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迁都于镐(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姬发继位后的第九年,在吕尚和周公的协助下,率军东征,进攻商朝,会盟孟津,当时有800多个大小不等诸侯背殷投周。吕尚认为虽然灭亡殷商的条件基本成熟,但殷纣的实力还不可轻视,建议暂缓出兵伐纣。又过了两年,殷纣王杀比干、囚箕子之后,招致天怒人怨、众叛亲离。于是周武王以吕尚为国师,率部伐纣,由孟津渡河,大战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周军在吕尚指挥下,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纣王之军如堤溃岸崩,纷纷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城中,登鹿台自焚。根据吕尚的建议,周武王悬纣王首级示众,到社庙前,祀告天地,宣布伐纣战争的最后胜利。武王灭商之后,在各国拥戴下建立了周朝,他派人封比干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朝歌,散发鹿台所藏钱财和巨桥国库所积粟米赈济贫民,又派人视察传国之宝——九鼎。接着,吕尚又带兵东征商的亲族同盟军——淮夷、徐夷、莱夷以及奄、齐、郯、薄姑等17国。

   周武王称王天下后,大封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谋士。吕尚受封东夷族齐国故地,仍称齐国,他即是齐太公。齐国为侯爵,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齐国地处泰山以北,多处近海,地处僻远,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差,受中原影响较小,东夷人的风俗习惯更为浓厚。齐太公在打败了东夷人莱侯的进攻,安定了封国后,对于东夷人的风俗采取了保留与因袭的态度。齐太公没有强制性也推行周朝的制度和礼仪文化,对于东夷人的传统习俗不是加以革除,而是加以因袭,只是对其君臣之礼略加简化。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方面,重视发展经济,利用靠近大海的条件,因地制宜,在注意发展农业均同时,还注意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齐民争为渔盐之利,齐文化更多地表现出许多工商社会文化的特点。齐国很快成为经济、军事强国。

   周武王灭商后不久便病逝,其子成王姬诵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辅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等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商王纣子武庚乘机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郡,起兵反周。周公率领大军东征,齐太公参与了平叛。周成王策命齐太公对五侯九伯有征讨其罪的权利:“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关,北到无棣,在此范围之内的五等诸侯,九州方伯,若有罪,皆得以征讨他们。”齐国从此代替天子征讨不服从者,成为东方大国。

   姜太公有个儿子叫(亻及),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周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齐丁公有个嫡子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或许出自宽厚与世无争的秉性,或许厌倦了纷争的人世,看破了红尘;或许惧怕相互倾轧,争权夺利,担当兄弟反目为仇相互残杀,骨肉相残,杀庶逐弟的罪名,姜季把父亲传给他的齐国国君的位子拱手让给了弟弟姜乙,自己甘愿要了一个名叫崔的地方为食邑,过一种田园生活,崔邑即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其后,姜季子就在这里定居并繁衍生息,他的子孙逐渐以邑为姓,改姜姓为崔姓。

   据有关资料,现在彝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崔姓分布。唐时新罗国有人姓崔,今朝鲜半岛崔姓是该地的主要姓氏之一。清代高丽人崔姓共分四个支派,出易州、瓜克山、刚城府、得州等地,今为朝鲜族第一大姓。清代满洲人有姓崔的,世居辽阳。清代满洲八旗姓崔佳氏者后改为崔,如今满族仍有崔姓。

   二、崔姓迁徒史

   崔氏发源于山东省境内。其后在汉晋南北朝、隋唐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一直称盛于清和、博陵两部之间的武城安平两地。其间,崔氏还繁衍到了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

   东汉末年的时候,军阀混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余避乱入朝鲜,后发展成为朝鲜族大姓;唐朝846年,崔升奉唐武宗之命,去新罗平乱(因那里有饥荒),889年,又因哀奴之乱,去东征,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后来就定居在药城(现名忠州),汉族崔姓有12000多人。

   西晋至唐代,崔氏还分布于今山西、浙江、江苏、广西、安徽、陕西、甘肃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时被列为北方氏族之首。唐代以后崔姓大批南迁,主要分布于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宋代时,崔氏最集中的地方在清河和博陵。

   宋代以后,崔氏分布地更广,有的于清代以后移居东南亚一些国家。

   崔姓移居台湾,多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康熙帝时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归顺后,清在台湾设府置县,招徕东南沿海居民到台湾垦殖,以开发、建设台湾的这一阶段。现居台湾的崔姓居民大多是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而去的,现分布在台湾全省各地。

   1949年,大陆解放,崔氏一些成员随蒋介石迁移至台湾,其中较有名气的有崔书琴、崔垂言、崔百城等人。

   此外,还有一些崔氏成员在中国近代时期移居香港和澳门,其中最具盛名的是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会长、澳门基本法协会会长崔德祺。

   自明末以来,东南沿海省份的一些崔姓人士为谋生的需要,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海外崔姓主要聚居地在今朝鲜半岛。

   三、崔姓家谱介绍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家乘、世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即用以记载宗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举凡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人口兴衰、人物掌故、风物人情都可以入谱,可以说是宗族的发展史。家谱大致包括13项内容: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敕、象赞;别传、墓志;祠堂记、祠规;家规、宗约;家训、家范;义田记、义庄记;墓记、墓图;艺术、著作等,一般30年左右续修一次。一位对谱牒研究有素的学者认为:“如果说,国家编正史、州县纂方志、家族修谱牒,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三大支柱的话,那么就数量之多,影响之广来说,当首推谱牒。”前代学者,如顾炎武、王夫之、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在治学中,也都重视使用家谱资料,以补正史之不足。在历史上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族人流亡或迁徙,首先要携带的就是家谱。

   《盱南崔氏族谱》(建昌崔氏)为清雍正年间崔仁懋等编。该支崔氏奉崔伦为始祖,崔伦自唐代乾符年间由抚州青泥徙居南城之北港(即今崔坊),是为建昌崔姓一世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各族支派皆其后裔。此家谱共16卷,卷一为谱序,卷二至十六为世传。

   安徽太平崔氏《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为民国十八年(1929年)崔森编,该谱记唐代崔群之后世居宣州,至元代寿一公始由宣城洪林桥迁太平东乡黟山之阳,为始迁一世祖。传至第四世,分为东分、西分两派。传至第八世,东分有(火+汉-氵),生五子:琬、珊、武、文、曼,遂为五房,此谱载蟆下五房之世系,故称“五房支谱”。卷首外纪统谱世系(自汉代崔篆至唐代崔篆至唐代崔群)、内纪统谱世系(崔群到寿一之父省五)、人物类志,卷一敦五堂世系总图考,卷二至九二房至五房世系图考,卷十艺文,卷终墓图。

   民国十三年(1924年)崔铸编的《仟源崔氏悼叙堂支谱》(共10卷,首一卷,终一卷)为《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中第九世崔滚一支,这支谱,属东分。“悼叙堂”即滚公支堂名。卷首新序,卷一旧序、簪缨考,卷二至九世系图及世传,卷九至十墓图、契据、艺文,卷终为本支祠产及历置公产及创修支谱跋。 安徽无为《濡须崔氏宗谱》(八卷),为崔筱云等编,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戟堂活字本。该谱记载:南宋绍兴年间有舜民自铜陵迁无为,是为始迁祖。但该支自舜民以后世系不详。此谱以明宣德至嘉靖人崔彪为大房之祖,崔志清为二房之祖。

   湖南宁乡《崔氏七修族谱》共25卷,末一卷,崔黼编,为民国二年(1913年)默荫堂活字本。该谱以南宋时崔比为始迁祖,崔比自江西迁来宁乡。所存各卷为乐吾房、举臣房、赞明房、让吾房、爱台房、斗宇房、养心房、少州房、少溪房之系图,以及世传、墓图,卷末为存族编(辑名存而传阙者)、收族编(辑远徙各处者)。宁乡《崔氏八修族谱》系民国二年谱之重修本。宁乡崔氏支系又有崔荫樾等纂修的《博陵崔氏四修云岫支谱》(10卷),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戟堂木活字本。该谱以南宋人崔比第76代孙崔守曾为宗祖。崔守曾于明万历四十七年筑别墅于宁乡板石衡,题曰“云岫”。卷一谱序,卷二系图,卷三至九行传,卷十墓图、字据等。

   家谱可为研究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提供有力佐证。如明朝初年的洪洞迁民,正史中虽然也有记载,但不甚详细,而家族谱 (尤其今河南、山东等地家谱)中记载得较为详备。

   另据河南省孟津县大崔沟《崔氏家谱》记载:崔氏本居山西洪洞,迁于河南,相传;五门河北横岭,一居巩县白沙,一居孟津油坊街,一居洛阳太古庄,一居大崔沟,崔沟祖茔在村后北岭……今河南省巩义市《白沙崔氏源流》记载:白沙崔氏始祖崔思义,兄弟四人,原籍山西省潞安州等籍长子县:兴宁村。元末战乱迭起,人民离散。明太祖定鼎后,河南一带,地广人稀,官府组织移民。其长兄思仁守祖业于山西,其三弟、四弟思礼、思智分别迁居河南温县南部驼坞村、遂平县沙河店。二弟思义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迁居巩县白沙村,成为白沙崔氏始祖。始祖下分五门,今已繁衍二十四世。1995年统计,白沙计有崔氏后代 6000余人。今河南省洛宁县、沈丘县、郸城县、宜阳县、洛阳市郊、偃师市、永城市、濮阳市区和山东省鄄城县等地的崔姓家谱,都记有明初洪洞迁民事,均将其支系自山西东迁之人奉为其始祖。

   朝鲜半岛崔氏与李、朴同是大姓之一,朝鲜崔姓也修有家谱。如朝鲜朔宁《崔氏世谱》,三编,总目一卷,崔鹤九编,1913年朝鲜铜活字本,4册。该谱以崔天老为始祖,崔善甫为一世祖。分甲乙丙三编,各编又分上下,皆世传。末册版心刻“朔宁崔氏谱总目”,内载行状、墓志等。

  崔氏源流

  一、崔姓来源

  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初年,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为官太师,也称师尚父,又俗称姜太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为诸侯国,建都营丘。姜太公有一子名(亻及),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齐丁公有嫡子名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却让位于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遂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为崔季子。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述为:“姜姓本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姓。”姜姓部族是羌人的一支,姜、羌二字古音相同。羌字从羊从人,表示族名;姜字从羊从女,表示族姓,他们都生活在我国西部地区。《说文》云:“羌,西戎牧羊人也……西方羌从羊”;《风俗通》谓:“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而姜姓部族原来也居住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一带。《水经注·渭水》说:“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这里所记的姜水和姜氏城,可能就是姜姓部族最早活动的地区。由于姜、羌同源,故《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近代人章炳麟也指出:“姜姓出于西羌”,追其祖先都应是以牧羊为主或以羊为图腾的部族。然而,姜姓部族很早就从羌人中分离出来,他们的居住地在羌人的东部,其经济生活也由游牧转变为以农业为主。据传姜姓部族的始祖为神农氏,或称炎帝。《说文》释“姜”字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帝王世纪》述:“炎帝神农氏,姜姓也……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关于神农氏开始从事农业的故事在古代流传极广,可知以炎帝神农氏为始祖的姜姓部族,实为羌人中最先进入农业经济阶段的一支。

  在中国古史传说中,最早、最显赫的氏族即姜姓炎帝族与姬姓黄帝族。炎帝族的姜姓部落和黄帝族的姬姓部落原来十分接近,两族还有亲属关系。《国语·晋语》曰:“昔少典氏娶于有(足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姜、姬两姓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他们不但世为婚姻之族,而且不断争斗,其中最著名的是蚩尤与黄帝之战,或曰炎黄之战,战争的结局以炎帝族失败与黄帝族胜利而告终。在史前时代,姜姓部族辗转四迁之地甚多。在历史的进程中,炎帝的许多子孙分为很多支系,变易为其他姓氏。

  姜姓较主要的一支即吕氏,据《吕氏世系表》载:“共工氏从孙伯夷,佐尧掌四岳,佐禹治水,封为吕侯,为吕姓之始。”《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吕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为诸侯,号共工氏,有地在弘农之间,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偏(通遍)掌四岳,为诸侯伯(通霸),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赐氏曰吕,封为吕侯。”可见,吕姓,源自姜姓,是由古部族名和古国名、古邑名等而得姓。炎帝的后裔,共工氏从(堂)孙伯夷,是帝颛顼之师,帝尧时辅政,掌管礼仪,帝舜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并告诫他说:“伯夷啊,由你做秩宗,早晚都要小心恭敬,只有为玖清明才能正直。”伯夷牢记帝舜教诲,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吕之臣”(吕,据许慎《说文解字》:“吕,脊骨也,象形。”《新唐书·宰相世系》:“吕者,膂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心吕之臣意即心腹之臣)。为嘉奖伯夷,帝舜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形成吕氏部族。伯夷的后代,早年活动于甘青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也是当时强大的部落之一。吕与申,皆为四岳部落之后,属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主要分支。《诗经·大雅·崧高》称:“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这里的甫就是吕,《尚书·吕刑》在《礼记·表记》中引作《甫刑》,就是明证。)

  原始社会末期,吕部族由羌人分出,与亲族申部族由甘肃东部东迁。在申人迁至今陕西甘泉县之北的上申川时,吕人同时迁至上申川之北的吕川,即今志丹县东北的杏子河。杏子河发源于靖边县的白云山,东流注于延河,后流入黄河。吕人正是顺着延河河谷,东渡黄河,与申同时迁至今山西中部的吕梁山。今山西乡宁县东南4公里地有吕乡废城,是吕进入山西的落脚点。有人考证:“吕氏旧地,疑当在是”。这里接近舜都蒲坂及夏都安邑,伯夷便在此接受帝舜的赐封,建立侯爵国吕国,世称吕侯。吕人在夏、商时世有其国,后又东迁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今存古吕城遗址。《元和郡县志》记载:“霍邑西南十里有吕乡。”霍邑在今山西霍县西南。商朝末年,吕国成为周人的同盟。西周中期,吕国南迁至宛,即今河南南阳。

  商周之际,吕侯支孙吕尚(据《竹书纪年·帝系名号归一图》,又称臧丈人、吕牙、吕望、吕消,后来人们又从其祖姓称他为姜尚、姜子牙、姜太公)在灭商建周的过程中建立了盖世功勋,成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他是“东海上人”,《吕氏春秋》说他“东夷之士”,《战国策》又说他是“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而《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史臣纂录古书及其国典籍而成的史书)则说:吕尚为“魏之汲邑(今河南卫辉)人”,西晋《太公吕望表》、东魏《太公碑记》、宋《太公舟人》诸文,均称吕望为汲入。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太公钓鱼台管理处曾为研究吕尚的籍贯,从豫南吕姓封地《西周时吕国南迁至宛即今河南南阳),到古称东海郡的山东郯城,最后来到河南卫辉。他们遍查各地,均未能查到说明吕尚籍贯的史实资料,更末发现任何历史遗迹,而关于吕尚为汲人,确有多方面的论证依据。

  吕尚青年时期,家境穷困,曾在朝歌 (今河南淇县)屠牛卖肉,后又到孟津(今河南孟州南)司厨卖饭,他还在商朝做过官,因感商纣王昏残无道,辞官而去。他曾游说诸侯,却无人欣赏,失望之余,遂隐居下来,此即《孟子》所言“太公避纣(乱),居于东海之滨”。后来,吕尚听说西伯姬昌(周文王)在西岐崇贤尚老,就千里跋涉,迁徙至今陕西。这时的吕尚已届古稀之年,但他谙识典籍,见闻广博,胸怀治国之道,心藏用兵之术,兴世强国之心不衰。相传,吕尚到陕西后,垂钓于渭滨,与姬昌出游狩猎相遇,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机。姬昌听了吕尚侃侃而谈的治国安邦之策,赞赏不已,遂同载而归,并高兴地对吕尚道:“我先君太公曾预言:‘当有圣人到周,周因而能兴盛,此即指先生吧我的太公期望先生好久啦!”姬昌尊吕尚为“太公望”,并立为掌管军事的“太师”。

  吕尚辅佐西伯操练兵马,励精图治,西伯攻灭密须(今甘肃灵台西)、黎(今山西黎城)、崇(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建丰邑(今陕西长安县沣河以西),多出自他的谋略。西伯死后,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迁都于镐(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姬发继位后的第九年,在吕尚和周公的协助下,率军东征,进攻商朝,会盟孟津,当时有800多个大小不等诸侯背殷投周。吕尚认为虽然灭亡殷商的条件基本成熟,但殷纣的实力还不可轻视,建议暂缓出兵伐纣。又过了两年,殷纣王杀比干、囚箕子之后,招致天怒人怨、众叛亲离。于是周武王以吕尚为国师,率部伐纣,由孟津渡河,大战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周军在吕尚指挥下,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纣王之军如堤溃岸崩,纷纷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城中,登鹿台自焚。根据吕尚的建议,周武王悬纣王首级示众,到社庙前,祀告天地,宣布伐纣战争的最后胜利。武王灭商之后,在各国拥戴下建立了周朝,他派人封比干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朝歌,散发鹿台所藏钱财和巨桥国库所积粟米赈济贫民,又派人视察传国之宝——九鼎。接着,吕尚又带兵东征商的亲族同盟军——淮夷、徐夷、莱夷以及奄、齐、郯、薄姑等17国。

  周武王称王天下后,大封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谋士。吕尚受封东夷族齐国故地,仍称齐国,他即是齐太公。齐国为侯爵,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齐国地处泰山以北,多处近海,地处僻远,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差,受中原影响较小,东夷人的风俗习惯更为浓厚。齐太公在打败了东夷人莱侯的进攻,安定了封国后,对于东夷人的风俗采取了保留与因袭的态度。齐太公没有强制性也推行周朝的制度和礼仪文化,对于东夷人的传统习俗不是加以革除,而是加以因袭,只是对其君臣之礼略加简化。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方面,重视发展经济,利用靠近大海的条件,因地制宜,在注意发展农业均同时,还注意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齐民争为渔盐之利,齐文化更多地表现出许多工商社会文化的特点。齐国很快成为经济、军事强国。

  周武王灭商后不久便病逝,其子成王姬诵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辅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等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商王纣子武庚乘机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郡,起兵反周。周公率领大军东征,齐太公参与了平叛。周成王策命齐太公对五侯九伯有征讨其罪的权利:“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关,北到无棣,在此范围之内的五等诸侯,九州方伯,若有罪,皆得以征讨他们。”齐国从此代替天子征讨不服从者,成为东方大国。

  姜太公有个儿子叫(亻及),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周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齐丁公有个嫡子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或许出自宽厚与世无争的秉性,或许厌倦了纷争的人世,看破了红尘;或许惧怕相互倾轧,争权夺利,担当兄弟反目为仇相互残杀,骨肉相残,杀庶逐弟的罪名,姜季把父亲传给他的齐国国君的位子拱手让给了弟弟姜乙,自己甘愿要了一个名叫崔的地方为食邑,过一种田园生活,崔邑即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其后,姜季子就在这里定居并繁衍生息,他的子孙逐渐以邑为姓,改姜姓为崔姓。

  据有关资料,现在彝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崔姓分布。唐时新罗国有人姓崔,今朝鲜半岛崔姓是该地的主要姓氏之一。清代高丽人崔姓共分四个支派,出易州、瓜克山、刚城府、得州等地,今为朝鲜族第一大姓。清代满洲人有姓崔的,世居辽阳。清代满洲八旗姓崔佳氏者后改为崔,如今满族仍有崔姓。

  二、崔姓迁徒史

  崔氏发源于山东省境内。其后在汉晋南北朝、隋唐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一直称盛于清和、博陵两部之间的武城安平两地。其间,崔氏还繁衍到了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

  东汉末年的时候,军阀混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余避乱入朝鲜,后发展成为朝鲜族大姓;唐朝846年,崔升奉唐武宗之命,去新罗平乱(因那里有饥荒),889年,又因哀奴之乱,去东征,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后来就定居在药城(现名忠州),汉族崔姓有12000多人。

  西晋至唐代,崔氏还分布于今山西、浙江、江苏、广西、安徽、陕西、甘肃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时被列为北方氏族之首。唐代以后崔姓大批南迁,主要分布于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宋代时,崔氏最集中的地方在清河和博陵。

  宋代以后,崔氏分布地更广,有的于清代以后移居东南亚一些国家。

  崔姓移居台湾,多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康熙帝时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归顺后,清在台湾设府置县,招徕东南沿海居民到台湾垦殖,以开发、建设台湾的这一阶段。现居台湾的崔姓居民大多是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而去的,现分布在台湾全省各地。

  1949年,大陆解放,崔氏一些成员随蒋介石迁移至台湾,其中较有名气的有崔书琴、崔垂言、崔百城等人。

  此外,还有一些崔氏成员在中国近代时期移居香港和澳门,其中最具盛名的是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会长、澳门基本法协会会长崔德祺。

  自明末以来,东南沿海省份的一些崔姓人士为谋生的需要,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海外崔姓主要聚居地在今朝鲜半岛。

  三、崔姓家谱介绍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家乘、世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即用以记载宗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举凡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人口兴衰、人物掌故、风物人情都可以入谱,可以说是宗族的发展史。家谱大致包括13项内容: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敕、象赞;别传、墓志;祠堂记、祠规;家规、宗约;家训、家范;义田记、义庄记;墓记、墓图;艺术、著作等,一般30年左右续修一次。一位对谱牒研究有素的学者认为:“如果说,国家编正史、州县纂方志、家族修谱牒,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三大支柱的话,那么就数量之多,影响之广来说,当首推谱牒。”前代学者,如顾炎武、王夫之、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在治学中,也都重视使用家谱资料,以补正史之不足。在历史上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族人流亡或迁徙,首先要携带的就是家谱。

  《盱南崔氏族谱》(建昌崔氏)为清雍正年间崔仁懋等编。该支崔氏奉崔伦为始祖,崔伦自唐代乾符年间由抚州青泥徙居南城之北港(即今崔坊),是为建昌崔姓一世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各族支派皆其后裔。此家谱共16卷,卷一为谱序,卷二至十六为世传。

  安徽太平崔氏《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为民国十八年(1929年)崔森编,该谱记唐代崔群之后世居宣州,至元代寿一公始由宣城洪林桥迁太平东乡黟山之阳,为始迁一世祖。传至第四世,分为东分、西分两派。传至第八世,东分有(火+汉-氵),生五子:琬、珊、武、文、曼,遂为五房,此谱载蟆下五房之世系,故称“五房支谱”。卷首外纪统谱世系(自汉代崔篆至唐代崔篆至唐代崔群)、内纪统谱世系(崔群到寿一之父省五)、人物类志,卷一敦五堂世系总图考,卷二至九二房至五房世系图考,卷十艺文,卷终墓图。

  民国十三年(1924年)崔铸编的《仟源崔氏悼叙堂支谱》(共10卷,首一卷,终一卷)为《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中第九世崔滚一支,这支谱,属东分。“悼叙堂”即滚公支堂名。卷首新序,卷一旧序、簪缨考,卷二至九世系图及世传,卷九至十墓图、契据、艺文,卷终为本支祠产及历置公产及创修支谱跋。 安徽无为《濡须崔氏宗谱》(八卷),为崔筱云等编,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戟堂活字本。该谱记载:南宋绍兴年间有舜民自铜陵迁无为,是为始迁祖。但该支自舜民以后世系不详。此谱以明宣德至嘉靖人崔彪为大房之祖,崔志清为二房之祖。

  湖南宁乡《崔氏七修族谱》共25卷,末一卷,崔黼编,为民国二年(1913年)默荫堂活字本。该谱以南宋时崔比为始迁祖,崔比自江西迁来宁乡。所存各卷为乐吾房、举臣房、赞明房、让吾房、爱台房、斗宇房、养心房、少州房、少溪房之系图,以及世传、墓图,卷末为存族编(辑名存而传阙者)、收族编(辑远徙各处者)。宁乡《崔氏八修族谱》系民国二年谱之重修本。宁乡崔氏支系又有崔荫樾等纂修的《博陵崔氏四修云岫支谱》(10卷),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戟堂木活字本。该谱以南宋人崔比第76代孙崔守曾为宗祖。崔守曾于明万历四十七年筑别墅于宁乡板石衡,题曰“云岫”。卷一谱序,卷二系图,卷三至九行传,卷十墓图、字据等。

  家谱可为研究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提供有力佐证。如明朝初年的洪洞迁民,正史中虽然也有记载,但不甚详细,而家族谱 (尤其今河南、山东等地家谱)中记载得较为详备。

  另据河南省孟津县大崔沟《崔氏家谱》记载:崔氏本居山西洪洞,迁于河南,相传;五门河北横岭,一居巩县白沙,一居孟津油坊街,一居洛阳太古庄,一居大崔沟,崔沟祖茔在村后北岭……今河南省巩义市《白沙崔氏源流》记载:白沙崔氏始祖崔思义,兄弟四人,原籍山西省潞安州等籍长子县:兴宁村。元末战乱迭起,人民离散。明太祖定鼎后,河南一带,地广人稀,官府组织移民。其长兄思仁守祖业于山西,其三弟、四弟思礼、思智分别迁居河南温县南部驼坞村、遂平县沙河店。二弟思义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迁居巩县白沙村,成为白沙崔氏始祖。始祖下分五门,今已繁衍二十四世。1995年统计,白沙计有崔氏后代 6000余人。今河南省洛宁县、沈丘县、郸城县、宜阳县、洛阳市郊、偃师市、永城市、濮阳市区和山东省鄄城县等地的崔姓家谱,都记有明初洪洞迁民事,均将其支系自山西东迁之人奉为其始祖。

  朝鲜半岛崔氏与李、朴同是大姓之一,朝鲜崔姓也修有家谱。如朝鲜朔宁《崔氏世谱》,三编,总目一卷,崔鹤九编,1913年朝鲜铜活字本,4册。该谱以崔天老为始祖,崔善甫为一世祖。分甲乙丙三编,各编又分上下,皆世传。末册版心刻“朔宁崔氏谱总目”,内载行状、墓志等。

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名单三

国家级二等奖

低年级组

段 旭(辽) 孙佳雯(辽) 张皓淳(辽)

马行睿(辽) 米 萌(辽) 孙丹媛(辽)

张茹雪(辽) 周诗雨(辽) 方秋皓(新)

周语桐(新) 薛琪玟(新) 何靖如(黑)

刘思远(黑) 张宁远(晋) 史艺文(晋)

武文轩(晋) 马腾飞(晋) 原景萍(晋)

李捷妮(粤) 谢 跃(粤) 蒋晨曦(川)

何宵婕(川) 刘蔚丹(川) 黄曼妮(川)

刘紫姮(苏) 胡文韬(鄂) 熊睿琦(鄂)

陈宇航(闽) 李馨雨(闽) 伊星谕(闽)

潘静智(闽) 罗华鸿(闽) 何梓涵(闽)

杨珍洁(闽) 宋立毅(闽) 林珈媛(闽)

林梦婷(湘) 周一鸣(浙) 庞沐珧(苏)

沙 佑(苏) 吴若尘(苏) 王 丰(苏)

田家钰(晋) 吴阳芷(浙) 卢丹琴(浙)

吴肖艺(浙) 何烨凡(浙) 徐璐宁(浙)

赵琳琳(浙) 黄欣星(浙) 陈哲恺(浙)

陈羽畔(浙) 金哲羽(浙) 曾凡英(浙)

杨思哲(浙) 郭行知(浙) 刘时杰(浙)

张佳敏(浙) 付燕红(浙) 何方琛(浙)

周韬韫(浙) 刘玉琪(浙) 宗 央(浙)

孔星怡(浙) 金 津(浙) 曹佩昀(浙)

吕胡兵(浙) 颜项轩(浙) 徐冰瑶(浙)

陈 恬(浙) 郑 骞(浙) 江佳凯(浙)

孟京瑄(京) 徐青怡(陕) 黄美琪(陕)

张 犇(鲁) 王迪亚(鲁) 夏子薇(桂)

段 洋(皖) 冯 浩(皖) 吴晓雅(豫)

权子谦(豫) 曹旭东(桂) 田 甜(贵)

孙凯耀(贵) 姚菡莉(青) 丁鹏宇(青)

高淳惠(赣) 方雨亭(赣) 王昌兴(赣)

姜 海(闽) 刘曼伊(新) 成茂晨(新)

牛 蕊(粤) 魏思航(粤) 马 钰(粤)

张一帆(川) 高正涵(川) 匡健文(川)

谢心笛(晋) 时若冰(晋) 胡昊天(青)

殷雨坤(桂) 蔡希贞(桂) 金卫华(苏)

欧璟文(苏) 孔穆荣(苏) 周驰越(苏)

江梅涵(苏) 王若君(赣) 刘耀华(赣)

丁 琦(赣) 王青煦(赣) 段丽芸(贵)

王鹏辉(贵) 徐佳蔚(京) 张时纯(京)

姚谦明(京) 马睿文(京) 龙惠梅(沪)

王仕谦(沪) 韩思远(沪) 盛鑫月(沪)

项以超(皖) 郭 威(皖) 周邵晗(黑)

林姗姗(琼) 吴丝雨(琼) 陈海东(浙)

杨雨晴(浙) 李盈晶雁(晋) 曹正一鹭(浙)

中年级组

邓伊婷(辽) 张睿麟(辽) 张梦涵(辽)

马晓倩(辽) 孙煜朋(辽) 初悦雷(辽)

李星彤(辽) 胥天玉(辽) 陈雨诺(辽)

翟羽新(辽) 赵芷含(辽) 施 昱(辽)

缐美伶(辽) 王煜贺(辽) 梁 悦(辽)

申镜如(辽) 赵彬彤(辽) 林 雪(辽)

牛婧涵(辽) 于世琛(辽) 常旭瑶(辽)

吴泽一(辽) 栾舒琪(辽) 郭智宸(辽)

关博文(辽) 潘佳蓉(辽) 宋子睿(辽)

李国靖(贵) 代崇睿(贵) 李永康(贵)

袁雨菡(贵) 罗炜程(贵) 何潇柠(贵)

熊媛媛(贵) 彭锦峰(贵) 胡益轩(贵)

刘卿妤(贵) 戴睿宸(贵) 敖昕莹(贵)

吴子仪(贵) 刘茂庆(贵) 魏清云(贵)

黄晓艺(黑) 张宇欣(黑) 刘欣洁(黑)

李 玲(黑) 刘庆恬(黑) 杨婷婷(黑)

王美荣(晋) 张睿馨(晋) 李光照(晋)

何中厚(晋) 郝若碧(晋) 魏文姣(晋)

郝辰彬(晋) 晁 越(晋) 郎斯婷(晋)

崔蔚然(晋) 田雨佳(晋) 王羿超(晋)

张宇航(晋) 王昭雯(晋) 班海涛(晋)

王俊睿(晋) 杨婷婷(晋) 陈 宇(晋)

连 清(晋) 刘嘉影(粤) 章良裕(粤)

胡海彤(粤) 周念慈(粤) 罗雅馨(粤)

段 炼(粤) 安 健(川) 张芯蕊(川)

张心怡(川) 罗海嘉(川) 陈宇欣(川)

吴雨欣(川) 汤耀佳(川) 谷雨菲(川)

刘思妙(川) 蒋京轩(川) 张月潇(川)

林园园(川) 潘禹骢(沪) 陈淑媛(苏)

李英松(苏) 吴咏诗(苏) 翁浩宇(苏)

毛喆文(苏) 於佳琦(苏) 周雨曦(苏)

陆 妍(苏) 李亦嘉(鄂) 石化雨(鄂)

余心怡(鄂) 杨碧佳(鄂) 王珣琳(鄂)

蔡海睿(鄂) 王海瑞(赣) 黎 洁(赣)

赵辰扬(赣) 陈家伟(赣) 张可欣(赣)

陈鑫朔(闽) 黄 怡(闽) 黄璟泠(闽)

林诗钧(闽) 姜昕宜(闽) 宋铭庚(闽)

杨钧涵(闽) 郑积鑫(闽) 林 薇(闽)

肖雯莉(闽) 黄婧嘉(闽) 章书旗(闽)

刘竞辉(湘) 邹汪屹(湘) 唐汇智(湘)

侯静宜(湘) 李斯涵(湘) 杨敦毅(湘)

周斯怡(湘) 朱泽枫(湘) 喻冰清(湘)

罗众焱(湘) 文萱妮(湘) 谭睿洁(湘)

石新秀(湘) 华 娟(湘) 谢晓欣(湘)

何雨衡(湘) 王子仪(湘) 刘 洋(湘)

张 杰(湘) 龙 优(湘) 周子萌(湘)

齐展鹏(湘) 董 进(湘) 王泽宇(湘)

廖鸿俊(湘) 谷小雪(鲁) 姜子依(鲁)

陈学智(鲁) 张 楠(鲁) 王以洁(浙)

林可为(浙) 楼 都(浙) 王芷玥(苏)

高 添(苏) 林 晨(苏) 张 鹭(苏)

洪光平(苏) 翟羽佳(苏) 高俊彦(苏)

孙 超(苏) 胡可欣(苏) 马 宁(苏)

黄宇星(苏) 刘 澳(苏) 何 畅(苏)

马春苗(苏) 李诚乐(苏) 严子涵(苏)

顾振邦(苏) 卢欢畅(苏) 孙心彤(苏)

李佳蓉(晋) 秦 萌(晋) 黄超今(浙)

陈海鹏(浙) 吴燕玲(浙) 蒋怡然(浙)

詹雅媛(浙) 李谷雨(浙) 王晨辉(浙)

黄萱萱(浙) 赵隽然(浙) 张展生(浙)

余心怡(浙) 陈田田(浙) 徐灵骁(浙)

曹 阳(浙) 陈雪灵(浙) 楼辰璐(浙)

戴清梅(浙) 陈滇婵(浙) 洪荐英(浙)

王锦诗(浙) 高 芬(浙) 余梦萱(浙)

何佳璐(浙) 江子诫(浙) 汪 澜(浙)

潘高峰(浙) 刘若兰(鲁) 徐 颖(鲁)

黄光敏(鲁) 赵丽霞(鄂) 萧雨田(鄂)

宋慧鱼(鄂) 卫瑾欣(鄂) 王如璟(京)

刘彦青(京) 侯凤淇(京) 张梓坤(京)

吴奕天(沪) 刘 笑(沪) 徐闻玉(沪)

程 峰(沪) 郭淳熙(赣) 李晋彧(赣)

贾廷威(赣) 张爽怡(赣) 管小惠(粤)

曾 娴(粤) 张蓓蓓(粤) 詹一力(粤)

朱志鹏(黑) 季 静(黑) 高永霖(黑)

易浩之(贵) 闻嘉仪(贵) 仲硕然(贵)

岳恒尧(新) 陈莉宁(新) 郭 越(新)

张文毓(晋) 王可欣(晋) 高冰倩(晋)

王 魏(晋) 黄皓藓一(贵) 程天方圆(湘)

邢 涛(浙) 欧阳佳玉(湘) 刘冬海月(浙)

高年级组

王生平(辽) 郑鹏飞(辽) 孙 傲(辽)

刘文馨(辽) 马世杰(辽) 王金伶(辽)

张博雅(辽) 王婷婷(辽) 鲁 帅(辽)

孙 楚(辽) 崔佳俊(辽) 罗 玥(辽)

邹雅文(辽) 邵冰冰(辽) 付 雅(辽)

罗健侨(辽) 郑 慧(辽) 赵月渟(辽)

于 雪(辽) 初乾儒(辽) 刘柏言(辽)

陈思嘉(辽) 郑百惠(辽) 孙 硕(辽)

文镜淇(辽) 顾 静(辽) 林小楠(辽)

张钰佳(辽) 李晓熹(辽) 戴思洋(辽)

刘靖雯(辽) 郑 洋(辽) 马晓宁(辽)

刘萱萱(辽) 侯佳宏(辽) 贾小惠(辽)

陈力硕(辽) 洪俊武(辽) 贺宛渠(辽)

岳红丽(辽) 王 青(辽) 王舰行(辽)

周文楠(辽) 万依林(辽) 樊 珏(贵)

罗 丽(贵) 李宇琪(贵) 曹烈鑫(贵)

高家玮(晋) 冀旭霞(晋) 吴雨静(晋)

王小瑞(晋) 王焱冰(晋) 秦 融(晋)

陈雅锋(晋) 郭墨馨(晋) 和紫铉(晋)

赵俊霞(晋) 高嘉欣(晋) 古旭妍(晋)

冀嘉欣(晋) 郭 蓉(晋) 张 睿(晋)

吕 赟(晋) 冯满芳(晋) 栗羽佳(晋)

王 霞(晋) 马 烨(晋) 肖剑丹(粤)

吴艺雯(粤) 陈慧莹(粤) 张瑞意(粤)

李鹏威(粤) 练泳妍(粤) 张筱曜(粤)

刘宝瑜(粤) 梁宝莲(粤) 黄诗敏(粤)

陈颖桐(粤) 李耀杰(粤) 钟静梅(粤)

庄杜娟(粤) 林 斐(粤) 郭月儿(粤)

何 美(粤) 林创燕(粤) 韩 婷(川)

梁兰月(川) 宗茂梅(川) 任思琪(川)

龙飞燕(川) 陈 曦(川) 慕 乘(川)

钟 怡(川) 伍潇宇(川) 胡唯伊(川)

刘珏仪(川) 徐天羿(苏) 吴静怡(苏)

杨皓渊(苏) 吴诗晨(苏) 董雨汀(鄂)

李京琪(鄂) 聂小萱(鄂) 张秋玲(鄂)

李怡欧(贵) 杨润郁(贵) 王隆鹏(贵)

周馥美(贵) 赵恒锋(贵) 范怡宁(贵)

王泽沛(贵) 王姝淇(贵) 宋衍达(贵)

陈琬竹(贵) 刘俊威(贵) 肖雯卯(贵)

朱圣雄(贵) 丁晓月(贵) 李雅茹(贵)

周俊宏(贵) 张伟俊(贵) 罗新哲(新)

赛亚拉(新) 陈艺园(新) 迪 娜(新)

苏文睿(新) 曹 源(黑) 宋婉荣(黑)

刘含悦(黑) 邹 涵(黑) 杨 烁(黑)

马春跃(黑) 宋金钊(黑) 王香楠(晋)

唐 媛(晋) 史建华(晋) 常旭琪(晋)

李金珊(晋) 田耀玮(晋) 赵轩庆(晋)

刘晋君(晋) 王佳琪(晋) 刘冬平(晋)

范敬茹(晋) 李 妍(晋) 李博洋(晋)

任佳卉(晋) 赵安安(晋) 张宇昕(晋)

王 艾(晋) 闫小玉(晋) 辛 宇(晋)

何羽婧(鄂) 张楚阳(鄂) 罗晚晴(鄂)

刘怡璟(鄂) 周缘媛(鄂) 陈欣智(鄂)

颜心蓓(鄂) 李钰华(鄂) 索绪麟(鄂)

周 浩(鄂) 张 烁(鄂) 周淇琦(鄂)

张星怡(鄂) 钟 微(赣) 张颖娟(赣)

吴韵雯(赣) 彭予兴(赣) 付佳敏(赣)

黄 澜(闽) 王 宸(闽) 杨 宇(闽)

陈 鑫(闽) 林琰尧(闽) 肖晨鑫(闽)

王 何(闽) 张子书(闽) 郭唐星(闽)

林承啸(闽) 肖晨枫(闽) 王延澍(闽)

吴昭彬(闽) 余怡萍(闽) 赵 欣(闽)

刘欣妍(闽) 林心诺(闽) 毛 琳(闽)

杨再坤(闽) 林 颖(闽) 王伟民(闽)

张梵楠(闽) 张彩云(闽) 陈欣缘(闽)

唐杰业(闽) 方 雯(闽) 吴 哲(闽)

林艳艳(闽) 金思静(闽) 黄欣婷(闽)

谢梨梨(闽) 李晓莹(闽) 朱燕蓉(闽)

王 杉(闽) 陈 奇(闽) 邓建锋(闽)

林梓捷(闽) 陈子睿(湘) 谢瑾仪(湘)

彭舜康(湘) 鲁礼馨(湘) 樊心妍(湘)

刘雪纯(湘) 何雨婕(湘) 李 庆(湘)

杨 倩(湘) 熊捷明(湘) 徐沛咏(湘)

黄萩蓝(湘) 李义真(湘) 周雅琦(湘)

黄语香(湘) 彭璐祎(湘) 杨晓轩(湘)

吴青林(湘) 杨逐浪(湘) 洪远梦(湘)

王汝峰(湘) 石慧霞(湘) 贾维静(湘)

姚 舜(湘) 王 欢(湘) 石璨蓉(湘)

刘紫璇(湘) 申瀚文(湘) 黄奕韬(湘)

文雅萱(湘) 熊艺颖(湘) 黄师颢(湘)

田 婷(鲁) 梅冰沁(浙) 吕品回(苏)

杜思予(苏) 贾祝薇(苏) 许明粲(苏)

金 帅(苏) 李汉邦(苏) 郁 聪(苏)

张志桢(苏) 张冠玥(苏) 周雨欣(苏)

林茜雅(苏) 胡晓茜(苏) 陶敬宇(苏)

王安然(苏) 张梦园(苏) 金 凡(苏)

黄青青(苏) 沈 琴(苏) 洪 雨(苏)

唐世煜(苏) 徐 勇(苏) 姜 芬(苏)

唐孟哲(苏) 张佳慧(苏) 朱新亚(苏)

齐泽尧(苏) 朱佳翌(苏) 阴 悦(苏)

王 鑫(苏) 王 岚(苏) 林叶子(苏)

周欣朗(苏) 周莫娇(苏) 张浩宇(晋)

沈廷钧(晋) 刘楷阳(晋) 马舒琦(浙)

张怡蓉(浙) 俞 越(浙) 王 婷(浙)

吴硕冰(浙) 俞诚佩(浙) 胡周蝶(浙)

张碧琳(浙) 郑彦琪(浙) 肖典强(浙)

朱安锐(浙) 李钰洁(浙) 洪一荻(浙)

季陈懿(浙) 丁紫珊(浙) 潘梦琴(浙)

王宇婕(浙) 郭煦瑞(浙) 罗 燕(浙)

王雨晨(辽) 代晓溪(辽) 王国显(辽)

郭金婷(辽) 盖 民(辽) 盖金梦(辽)

于 越(辽) 李也桐(辽) 李思颖(辽)

杜 桢(辽) 程思涵(辽) 由小晨(辽)

刘晓玥(辽) 王海涵(辽) 王子瑶(辽)

郑天晴(辽) 陆天宇(辽) 富 博(辽)

安悦慈(辽) 高士金(辽) 唐嵘帅(辽)

黄璐萍(浙) 楼天婧(浙) 周 源(浙)

朱晓芮(浙) 邵煊涛(浙) 陶丹炀(浙)

董海萍(浙) 蓝巧燕(浙) 曹婉婷(浙)

王紫薇(浙) 吴燕翔(浙) 马颖峰(浙)

姚 锋(浙) 应晓勃(浙) 范 羽(浙)

陈静颖(浙) 周 全(浙) 徐肖甜(浙)

李思雨(浙) 曾 臻(浙) 胡幸鑫(浙)

盛安澜(浙) 董柔池(浙) 邱宇珩(浙)

胡尔倩(浙) 黄梨颍(浙) 王若芸(浙)

尚文杰(京) 白虹蕾(京) 宋庆辉(京)

韦易平(京) 施正轩(沪) 严诗瑶(沪)

纪 意(沪) 张睿秀(沪) 牛亦楠(黑)

李依雯(黑) 齐纷飞(贵) 扈成行(贵)

吴 阳(桂) 刘 迅(桂) 何冰妮(粤)

雷 庭(粤) 张丽俊(粤) 叶书倪(粤)

肖少飞(鄂) 闫亦杰(鄂) 赵惠民(豫)

曹雪琛(豫) 郝 芳(赣) 于磊明(赣)

李啸颖(滇) 胡晓彦(吉) 魏梦王莹(苏)

周博远(琼) 唐林灵銮(闽) 欧阳升平(闽)

金瀚坤(吉) 练索亦放(贵) 吴玥杜昕(贵)

陈馨儿(浙) 王斓宇珂(贵) 穆合塔尔(新)

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名单二

国家级一等奖

低年级组

王金鹏(辽) 任微和(辽) 吕弈汶(辽)

孟柏伶(辽) 王胤萱(辽) 唐筱岳(辽)

田家钰(晋) 梁芸静(闽) 徐润苗(闽)

孟维尔(闽) 柳 凯(闽) 刘 琳(粤)

詹文潇(川) 邹 睿(湘) 焦俣豪(晋)

王芊雯(浙) 王嘉禾(浙) 吴雨纯(浙)

俞郑凯(浙) 黄楚楚(浙) 朱羽倩(浙)

陈 实(浙) 姚嘉沂(浙) 周曹睿(浙)

郑 珂(浙) 邵颖越(浙) 李嘉祥(鲁)

姚 雪(京) 薛 婧(沪) 甘志好(浙)

桑 林(浙) 张子佩(晋)

中年级组

曾诗琪(辽) 孙翠鸽(辽) 李 爽(辽)

王紫璇(辽) 赵城玉(辽) 赵紫笙(辽)

罗 刚(辽) 于槟国(辽) 汪子涵(辽)

邵 瑜(辽) 孟 欣(辽) 韩泓宇(辽)

罗于诏(贵) 王铭晟(贵) 张利强(晋)

李昕昀(晋) 董雨奇(晋) 马财聚(晋)

陈唯豆(闽) 张嘉炜(闽) 漆洪伟(赣)

杨争祺(赣) 杜斯菡(闽) 陈书婷(闽)

胡若昕(闽) 鲍雨晴(闽) 王书宁(闽)

凌心雨(闽) 袁宇洋(川) 朱羿澄(川)

张浩楠(川) 陶幽竹(川) 顾 健(苏)

高珺琦(苏) 黄缤弘(苏) 黄逾凡(苏)

王靖尧(鄂) 叶少帅(鄂) 刘梦曦(湘)

徐莹玥(湘) 汤潇漪(湘) 石星宇(湘)

任楚楚(湘) 李 音(湘) 汤雨晴(湘)

薛婉倩(湘) 陈尼娜(湘) 蒋珂滢(湘)

沈嘉雨(浙) 李菊菱(浙) 吴佳琳(鲁)

张 宁(鲁) 朱 静(鲁) 余亦豪(苏)

施 颖(苏) 谢璐璟(苏) 董元晨(苏)

张天洋(苏) 刘焱天(晋) 张利红(晋)

张端怡(京) 楼浩翔(浙) 吴全翀(浙)

卢汉茜(浙) 陈雯雯(浙) 张 硕(浙)

张成超(浙) 陈 雨(浙) 刘雨茜(浙)

张晓艺(辽) 夏祎浛(辽) 杨森喆(辽)

段梦楠(辽) 朱思齐(辽) 于 慧(辽)

王茂家(辽) 卞 策(辽) 魏莹莹(辽)

温家铭(浙) 吕承东(浙) 商萧吟(浙)

伊子豪(浙) 金唯一(浙) 刘檬檬(浙)

谢靓丽(浙) 周俊君(浙) 吕榕轩(浙)

应 凯(浙) 沈嘉豪(浙) 张慧欣(浙)

戴怀远(黑)欧阳艺轩(沪)何宇正秋(新)

高年级组

高晓坤(辽) 赵环宇(辽) 张宇瑶(辽)

王诗文(辽) 王一菲(辽) 吴 玥(辽)

康峻宁(辽) 刘 松(辽) 孟宁静(辽)

盖如爽(辽) 王 宁(辽) 杨梦迪(辽)

张书萌(辽) 祝天成(辽) 谷健维(辽)

王若溪(辽) 浦 月(辽) 李佳妍(辽)

王 悦(辽) 夏丝雨(辽) 张彩薇(辽)

张 研(辽) 商 莹(辽) 赵雅萍(辽)

侯文龙(辽) 栾 苗(辽) 董佳宜(辽)

徐林野(辽) 贾 琼(辽) 张万宇(辽)

刘宇思(辽) 李 悦(辽) 宛柯伶(辽)

范梦琪(贵) 陈俣瑾(贵) 王正洋(贵)

辜 苏(贵) 刘文敏(贵) 陈晓宜(贵)

刘若兮(贵) 郭瑾钰(新) 蒋思源(新)

宋苏欣(黑) 徐厚达(黑) 董 贺(黑)

张春意(晋) 张家仁(晋) 王丹翎(晋)

刘子雯(晋) 靳滨聿(晋) 高亚星(晋)

王启嘉(晋) 陈江涛(晋) 李佳欣(晋)

郭文捷(晋) 赵怡帆(晋) 米 澜(晋)

金惠杰(晋) 白 琳(晋) 郭 恺(晋)

郭贺佳(晋) 孙睿彩(晋) 李 晟(晋)

贾子龙(晋) 隋 愿(晋) 谢家华(闽)

林凯黎(闽) 肖芳晶(赣) 施雨婷(闽)

杨芷涵(闽) 张舒宁(闽) 杨 欣(闽)

林 易(闽) 陈志亨(闽) 魏梦婕(闽)

范陈龙(闽) 邱宇思(闽) 林劭晨(闽)

曹 阳(闽) 高郑婷(闽) 胡馨予(粤)

谭斯敏(粤) 杨俊篮(川) 范瑗瑗(川)

程菲茨(川) 段怡婷(川) 华宏霖(苏)

朱鸣洋(苏) 陆星亮(苏) 王永珩(鄂)

王思婧(湘) 徐雁频(湘) 范雅琳(湘)

龙书培(湘) 李琦莹(湘) 潘衍天(湘)

余 睿(湘) 刘轶青(湘) 邓皓琨(湘)

喻小晨(湘) 许皓翔(湘) 刘梓祺(湘)

肖一衡(湘) 应宜汝(浙) 帅明月(鲁)

潘 越(苏) 徐 芮(苏) 王立人(苏)

杨 慧(苏) 欧阳昆(苏) 李 潇(苏)

洪苏媛(苏) 杨淑贤(苏) 崔德昊(苏)

聂君淼(苏) 郑松昊(苏) 马雨辰(苏)

谢紫悦(苏) 沈 楚(苏) 任柳瑛(苏)

李嘉瑶(辽) 王芷芊(辽) 刘楷文(辽)

田韵诗(辽) 刘可欣(辽) 孔垂媛(辽)

张雪霏(辽) 王振霖(辽) 肖春颖(辽)

桑钰林(辽) 贾睿琪(辽) 栖开颜(辽)

李蕙洁(辽) 张 妮(辽) 于晓涵(辽)

冯可欣(苏) 喻卓恒(苏) 徐 璐(苏)

周晗笑(苏) 张弘韬(苏) 赵婷钰(晋)

牛子孺(晋) 崔 璟(晋) 韦 翔(浙)

卢宏涛(浙) 任泽华(浙) 赵心彤(蒙)

杜灵梅(浙) 赵 倩(浙) 胡昀瑶(浙)

俞 成(浙) 胡嘉敏(浙) 黄 静(浙)

张禹衡(浙) 朱子杭(浙) 楼梦旦(浙)

钟佳佳(浙) 周琳佳(浙) 周兴旺(浙)

楼玲敏(浙) 高垚攀(浙) 潘 虹(浙)

傅志鹏(浙) 王 超(浙) 张祎明(浙)

张 望(浙) 柯丹宁(浙) 金桃源(浙)

陈思艺(浙) 吴俊椋(浙) 周一萌(浙)

王 琳(浙) 宋少凯(晋) 孔婉茹(豫)

徐小劲龙(浙) 邓谢淑婷(湘)

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名单一

[ 2009-4-28 17:15:00 | By: xiaoyuluntan ]

16

推荐国家级特等奖

低年级组

任哿萱(浙) 王若岚(川) 洪心怡(浙)

骆 翔(浙) 熊恪峥(新) 邹澄贝(鄂)

雷又君(晋) 钟冉微(浙) 叶诗宇(闽)

邱锐琪(鲁) 田雨骐(辽) 申屠豪杰(浙)

中年级组

孙昕阳(辽) 胡诗若(辽) 祁 临(辽)

赵振博(辽) 史 超(辽) 孙华隆(辽)

于芳霁(辽) 张芷瑜(辽) 曾水宣(辽)

祝鹏博(辽) 孙佳辉(黑) 倪佳慧(苏)

董良钊(闽) 陆文欣(闽) 张立周(湘)

黄泽宇(湘) 张 颖(苏) 张乐天(苏)

何 叶(浙) 陈 喆(浙) 郑子萌(浙)

朱欣莹(浙) 王桦焱(浙) 许凌俊(浙)

邵高荣(浙) 朱 慧(吉) 翟淑华(皖)

冯晓媛(桂) 王明阳(京)

高年级组

卢一诺(辽) 刘 明(辽) 衣泳萱(辽)

李佳音(辽) 周 帅(辽) 卞 童(辽)

于 淼(辽) 陈思洁(辽) 邵本一(辽)

胡小庆(辽) 孔明悦(辽) 马银潇(辽)

孙千婷(辽) 项 峥(辽) 王子玥(贵)

辜 苏(贵) 杨 真(贵) 范红艳(晋)

桑泽宇(晋) 张佳欣(晋) 桑文苑(晋)

王妍妮(晋) 徐志华(晋) 弓婷华(晋)

许露珉(闽) 李烁杰(闽) 林彦敏(闽)

陈 杰(闽) 徐钰婷(闽) 贾天信(粤)

沈智彦(苏) 陶 辉(赣) 许 晴(川)

徐韦佳(川) 李夏娆(湘) 石慧敏(湘)

杨 岳(湘) 吴蕙婷(湘) 谢 宁(湘)

谭馨怡(湘) 严 辰(苏) 何晨昊(苏)

李雪琛(苏) 王一宇(苏) 刘乃卿(苏)

陈致远(苏) 陈钰瑶(浙) 吴宇闻(浙)

汪 可(浙) 黄 霞(浙) 羊宏宇(浙)

莫凌锋(浙) 于佳廷(甘) 卢 巍(滇)

夏云海(新) 徐佩瑶(青) 郑 宇(沪)

李伟杰(鄂) 刘 宁(浙)

   崔氏源流

   一、崔姓来源

   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初年,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为官太师,也称师尚父,又俗称姜太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为诸侯国,建都营丘。姜太公有一子名(亻及),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齐丁公有嫡子名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却让位于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遂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为崔季子。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述为:“姜姓本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姓。”姜姓部族是羌人的一支,姜、羌二字古音相同。羌字从羊从人,表示族名;姜字从羊从女,表示族姓,他们都生活在我国西部地区。《说文》云:“羌,西戎牧羊人也……西方羌从羊”;《风俗通》谓:“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而姜姓部族原来也居住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一带。《水经注·渭水》说:“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这里所记的姜水和姜氏城,可能就是姜姓部族最早活动的地区。由于姜、羌同源,故《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近代人章炳麟也指出:“姜姓出于西羌”,追其祖先都应是以牧羊为主或以羊为图腾的部族。然而,姜姓部族很早就从羌人中分离出来,他们的居住地在羌人的东部,其经济生活也由游牧转变为以农业为主。据传姜姓部族的始祖为神农氏,或称炎帝。《说文》释“姜”字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帝王世纪》述:“炎帝神农氏,姜姓也……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关于神农氏开始从事农业的故事在古代流传极广,可知以炎帝神农氏为始祖的姜姓部族,实为羌人中最先进入农业经济阶段的一支。

   在中国古史传说中,最早、最显赫的氏族即姜姓炎帝族与姬姓黄帝族。炎帝族的姜姓部落和黄帝族的姬姓部落原来十

作文夸夸我的姓崔

崔氏源流   一、崔姓来源   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初年,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为官太师,也称师尚父,又俗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