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勋臣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2浏览:2收藏

明朝的勋臣有哪些,第1张

很多

比如明初有

01封王

徐达 常遇春 邓愈 沐英 汤和 李文忠

02封公

李善长 蓝玉 傅友德 康茂才 金朝兴 郭英 冯胜 丁德兴 冯国用 耿再成 胡大海 廖永安

茅成 俞廷玉 俞通海 张德胜 赵德胜 顾时 陈德 郭兴 王志 吴良 吴祯 华高 杨璟 吴复

曹良臣 薛显 仇成 张赫 濮英 韩政 周武 丁普郎

03封侯

孟善 耿炳文 陆仲亨 唐胜宗 周德兴 华云龙 郑遇春 陈桓 谢成 李新 费聚 俞通源 俞通渊

廖永忠 曹震 胡海 叶升 张龙 张铨 朱亮祖 张翼 王弼 赵庸 陈文 韩成 花云 桑世杰

孙兴祖 汪兴祖 王胜 何真 梅思祖 黄彬 胡美 曹兴 陆聚 纳哈出 张温 朱寿 蔡仙 张子明

04其他

何文辉 花茂 缪大亨 武德 宁正 王铭 叶旺 袁兴 袁义 郑用 刘成 郭云 栾凤 徐司马 丁玉

成祖靖难之后又大封一批功臣

武统治时期,朱元璋下诏建立英雄祠,并亲自确定英雄的等级,以徐达为第一,其后是常遇春、邓禹、唐河、慕英、胡大海、冯等人。徐达成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不仅因为他是朱元璋是他少年时代的同乡和好伙伴,但更重要的是,他为朱元璋做出了巨大贡献明朝的建立。明朝开国功臣徐达,濠州永丰乡人。徐达小时候家里穷,跟朱元璋饶过牛。他们从小就很亲密。元顺帝十三年夏,朱元璋回乡招兵。徐达积极响应,应征入伍,成为朱元璋手下的领袖。当时朱元璋属于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而郭子兴心胸狭隘,贪财无度,遇事缺乏决断。知道郭子兴可以成不了大事,朱元璋要打豪强,开疆拓土,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一年,徐达和朱元璋一起征服了很多地方,而朱元璋美国军队获得了动力。十五年,徐达因攻打攻州战功卓著,升任镇督。同年六月一日,朱元璋、徐达、唐河、李善长、冯等人率领三万大军,乘船渡江,杀向南岸,一举攻克太平城。元军奋起反击,徐达、邓禹各引精锐骑兵埋伏在城南山上。他们突然从后面进攻,元军大败而逃。接着,徐达率领数千人出太平城,攻取溧阳、溧水,从南包围庆忌。356年3月,朱元璋攻陷庆忌,改名应天府。他决定以此为中心,建立根据地,然后制作远方地图。应天以东的镇江仍在元军手中,对应天构成极大威胁。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派兵攻打镇江。徐达不负使命,一举攻占镇江。然后分兵掳掠金坛、丹阳等郡。朱元璋任命他为大军统帅,驻守镇江。同年4月,徐达、常遇春等将领在朱元璋亲自指挥下占领宁国。七月,徐达派大将赵德胜攻打常熟,生擒张士诚夏侯_的弟弟张士德活着。358年10月,徐达联合邵荣等人攻占宜兴。就这样,朱元璋先后攻占了应天周围的许多城市,堵住了张士诚东有美西入侵,西有守徐守会的策略。1960年5月,徐守辉被部下陈友谅杀害。陈友谅自称皇帝,占据江西、湖广大片地区,是起义部门中最强大的。陈友谅与张士诚结盟,自东向西进攻朱元璋,并乘胜前进。朱元璋命令将领们埋伏在应城内外各个险要的地方,诱导陈友谅进入伏击圈。结果陈友谅大败,逃到江州。363年7月,朱元璋率军来到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战争的第一天,徐达冲锋陷阵,打败了敌人美国前锋部队,杀死1500多人,并夺取了一艘大船。鄱阳湖之战持续了一个多月,朱元璋最终以火攻敌,陈友谅被箭射死。1964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自立为吴王,设百官,设中书省,以李善长为右国,徐达为左国,常遇春、于同海为平章吏部。朱元璋有过三个得力干将,第一个是徐达。朱元璋在江淮血战平江消灭陈友谅后,实力大增,下一个目标是消灭吴栋的张士诚。张士诚中国的领土被炎帝分为两部分

朱元璋命令徐达渡河反击,击退了张士诚美军进攻并俘虏了3000多人。然后,徐达回到江北,攻打高邮,迅速攻克高邮。三六六年四月,徐达攻打许仪夜里在张士诚的水寨,和许仪乘船逃走了。徐达进兵围城,淮安守将梅思祖等人在开城投降,牺牲四州。随后,徐达侵占兴化,使淮东成为朱元璋的领土。朱元璋夏侯_对江南的进攻分为两步。第一,攻下湖州、杭州,断其两翼。第二步,从北、西、南三面包围平江。七月,徐达为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领兵二十万。他从太湖出发,直奔湖州。同时分兵攻打杭州、嘉兴。眼见湖州危机,张士诚不断派兵增援。眼看援军大败,索性出去自救,却在枣林被徐达大败。九月,张士诚派徐志坚乘独木舟增援,亦被击败。到11月,湖州、杭州、嘉兴已被攻克。朱元璋第一个战略目标实现后,他开始实施第二个战略,即夺取平江。徐达率军前进,包围平江。张士诚城内外无援军,城内粮草匮乏,数次突围未果。朱元璋几次派人投降,但张士诚不肯投降,誓死守城。1367年2月,徐达因平江之围久,派人向朱元璋请示。朱元璋亲笔写了一封信:从今以后,军中一切由将军亲自决定。到9月战争结束,平江的粮食耗尽,他们只能以干草鼠为食。徐达指挥大军猛烈攻城,张士诚崩溃。许达张士诚自杀未遂,被护送到天堂。后来,张士诚在狱中自缢身亡。平江被攻破后,徐达下了军令状:掳掠百姓者财产死了,拆房子的死了,离开营地20英里的死了。他命令他的部队分开驻扎,以安抚民心。随后,徐达率众将领回天命,朱元璋亲自在冀门口迎接,奖赏将士,徐达进为国公信。在攻克威震天边塞,消灭张士诚之后,朱元璋决定北伐灭袁。367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攻虏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北伐中原。徐达率领浩浩荡荡的北伐,从淮安和先入山东。北伐军经过的地方,张步驱逐了路虎,为元朝恢复了中华战役。许多州县相继投降,北伐军一帆风顺。十一月,徐达统率大军攻克沂州,然后据朱元璋的指示,命韩正镇守黄河天险,张兴祖攻打东平、济宁,率军攻克益都。十二月,大军抵济南,守城袁投降开城。徐大福回到益都,攻打登州、莱州。北伐军出征三个月后,山东基本平定。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明,国号洪武。新王朝建立,自然要奖励功臣,设置官员。朱元璋任命的左右丞相,一个是李善长,另一个是徐达。朱元璋立长子朱彪为太子,立李善长为太子,立徐达为少府太子。这年二月,北伐军沿黄河西进进入河南,先后攻克永城、贵德、徐州,直抵陈桥。元资本

7月,徐达召集临清将领部署具体行军策略。随后,常遇春先是攻下德州,接着又接连攻下路畅、津门。镇守天津的丞相袁从海口出逃,大部分人都感到震惊和不安。明军推进到河西,打败元军,推进到通州,在大雾中伏击元军。元军守军大败而亡。当通州七月二十七日半夜,元顺帝惊慌失措,带着皇后和王子们逃离建德门。八月二日,徐达率军到祁华城下,兵士在城下填壕攻城。徐达登上祁华门城楼,与守城的、左丞相、右丞相等人一同护送至。这些人宁死不屈,徐达下令处死。徐达允许其他愿意投降的人,没有一个人被乱杀。徐达下令没收城中财宝,并派1000名士兵守卫宫殿。同时,严禁所有士兵扰民。由于许达大多数人很快安顿下来,市场里的商店照常营业。朱元璋接到攻克大都的喜讯后,向天下宣布大赦,下令将大都改为北平府。他命令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攻占山西、陕西等地,从而清除了元朝残余势力。三六八年九月,徐达率领大军进入山西。12月,太原、大同被攻占,山西全部成为明军的势力范围。洪武正月建安三年,徐达再次被任命为北大将军,出兵西北。四月,经潼关至定西,元军大败。十一月,徐达凯旋回京,朱元璋亲自到龙江迎接。然后,徐达被提升为魏国公。洪武四年春,朱元璋命徐达镇守北平。第二年,为了彻底消除北方边疆之患,徐达又奉命出征,沉重打击了元朝残余势力。吴鸿第六年,徐达留在北平。十一月,元军入侵大同,被徐达击退。洪武十四年,徐达率军至黄河北端,大败元军,凯旋而归。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从洪武开始镇守北平四年。之后10余年间数次率军出塞,使元朝残余势力不敢轻易南下,有效地防守了大明北部边境。朱元璋由衷地称赞徐达是万里长城。谦虚光明磊落明朝建立期间,开国功臣徐达开辟江汉盆地,清剿淮楚之地,攻占浙西,横扫中原,声名鹊起,闯过长城,先后降服诸侯,俘虏将领无数,但他从来不居功,尤其在皇帝面前毕恭毕敬,谨小慎微。朱元璋经常召见徐达,设宴畅饮,总是与平民兄弟相称,而徐达总是谦虚谨慎,小心处理,不逾越君臣尊卑之序。按照朝廷的礼仪制度,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当上了宰相,带着相当大的威赫卫队出征。然而,他经常乘坐普通的汽车和马匹外出,回到家中,他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从不铺张浪费,也不摆歌舞宴炫耀自己的高贵。朱元璋曾对徐达说:一个将军打了几十年仗,辛辛苦苦,从来没有安宁过。把我以前住的老房子给你,你就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朱元璋他称吴王时的宅邸。徐达坚决不服。有一天,朱元璋带着徐达来到老吴王宓,旨在把徐达灌醉,然后把他抬到床上,给他盖上被子,想用这种方式逼他接受赏赐。徐达醒来后,惊慌失措,赶紧下床向朱元璋谢罪。看到徐达如此谦逊,朱元璋很高兴,就不再勉强他了

当胡想和徐达交朋友而遭到冷落时,他试图收买徐达并要福寿捏造罪名陷害徐达。但福寿忠于他的主人,并没有t吃那个,所以胡可以没办法。长期的军旅生涯造就了许达的身体渐渐支持不住,最后他积劳成疾。384年10月,徐达病重于北平,朱元璋派使者召回徐达到应天。次年二月二十日死于应天府,终年五十四岁。许达夏侯_死后,朱元璋立他为中山王,封他为武宁。葬于中山,享宗庙,列明朝开国功臣之首。

宗人令:明代宗人府的负责长官。掌皇族属籍等事。

布政使:布政使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别称藩司,俗称藩台,尊称方伯。

国公:共89个

明太祖洪武时期封国公(含追封)

魏国公徐达

鄂国公常遇春

韩国公李善长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杞国公陈德

信国公汤和

陕国公郭兴

许国公王志

江国公吴良

海国公吴祯

巢国公华高

芮国公杨璟

蕲国公康茂才

颍国公傅友德

郓国公韩政

安国公曹良臣

永国公薛显

黔国公沐英

皖国公仇成

凉国公蓝玉

沂国公金朝兴

营国公郭英

恩国公张赫

乐浪公濮英

越国公胡大海

泗国公耿再成

蔡国公张德胜

梁国公赵德胜

曹国公李贞

济阳郡公丁普郎

河间郡公俞廷玉

郧国公廖永安

东海郡公茅成

虢国公俞通海

济国公丁德兴

天水郡公严德

姑孰郡公陶安

------------------------------------------------------------

明成祖永乐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淇国公丘福

成国公朱能

潞国公张武

靖国公陈珪

漳国公郑亨

滕国公孟善

夏国公顾成

漳国公王聪

蔡国公徐忠

郧国公张信

莒国公李远

兴国公郭亮

荣国公张玉

英国公张辅

定国公徐增寿

沂国公袁容

景国公李让

茂国公李彬

邠国公吴允诚

鄞国公薛禄

荣国公姚广孝

滨国公薛贵

梁国公吴成

郓国公宋锳

-------------------------------------------------------------

明仁宗洪熙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宁国公王真

-------------------------------------------------------------

明宣宗宣德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梁国公吴成

郓国公宋锳

-------------------------------------------------------------

明英宗正统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融国公柳升

泾国公蒋贵

-------------------------------------------------------------]

明景宗景泰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颍国公杨洪

忠国公石亨

裕国公张軏

-------------------------------------------------------------

明英宗天顺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凉国公吴瑾

峄国公刘安

安国公孙忠

-------------------------------------------------------------

明宪宗成化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蠡国公梁珤

凉国公蒋琬

保国公朱永

涞国公孙镗

容国公赵辅

郯国公孙继宗

宁国公周能

-------------------------------------------------------------

明孝宗弘治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沔国公陈友

阜国公王源

昌国公张峦

-------------------------------------------------------------

明武宗正德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宣国公周寿

-------------------------------------------------------------

明世宗嘉靖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昌国公张鹤龄

-------------------------------------------------------------

明穆宗隆庆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无)

-------------------------------------------------------------

明神宗万历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安国公李伟

-------------------------------------------------------------

明熹宗天启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宁国公魏良卿

-------------------------------------------------------------

明思宗崇祯时期封公爵(含追封)

瀛国公刘效祖

转自http://hibaiducom/%D0%C7%BA%BA%CC%F6%CC%F6/blog/item/73d62ede152a9e14622798adhtml

1、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魏国公徐达(洪武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长子辉祖嗣爵。成祖削爵幽之私第。永乐五年卒。)\x0d\\x0d\注:看似善终,但有赐蒸鹅,病疽毒发死之说。\x0d\\x0d\2、太保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鄂国公常遇春(拔开平,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丧至龙江,亲出奠,命礼官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议上,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制曰“可”。赐葬钟山原,给明器九十事纳墓中。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长子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后因过而安置茂于龙州,洪武二十四年卒。)\x0d\\x0d\注:暴病薨,儿子跑不了。\x0d\\x0d\3、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军国事兼领国子监事曹国公李文忠(洪武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亲为文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父贞前卒,赠陇西王,谥恭献。长子景隆袭爵,至永乐末乃卒。)\x0d\\x0d\注:毒死\x0d\\x0d\4、同参军国事右御史大夫领台事兼太子谕德卫国公邓愈(洪武十年,讨吐番还。道病,至寿春卒,年四十一。追封宁河王,谥武顺。长子镇嗣,改封申国公,其妻,李善长外孙也,善长败,坐奸党诛。)\x0d\\x0d\注:病薨,儿子跑不了。\x0d\\x0d\5、议军国事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信国公汤和(洪武二十七年,病浸笃不能兴。帝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_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和不能对,稽首而已。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明年八月卒,年七十,追封东瓯王,谥襄武。诸子皆早世,不得嗣。)\x0d\\x0d\注;善终\x0d\\x0d\6、大都督府同知西平侯沫英(洪武二十五年六月,闻皇太子薨,哭极哀。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呕血。至是感疾,卒于镇,年四十八。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长子春嗣爵,世镇云南。)\x0d\\x0d\注:病薨\x0d\\x0d\7、太师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兼太子少师韩国公李善长(洪武二十三年,谓善长元勋国戚,知胡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会有言星变,其占当移大臣。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x0d\\x0d\注:满门抄斩\x0d\\x0d\8、右丞相忠勤伯汪广洋(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言刘基为惟庸毒死,广洋宜知状。帝问之,对曰:“无有。”帝怒,责广洋朋欺,贬广南。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赐敕诛之。)\x0d\\x0d\注:诛死\x0d\\x0d\9、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诚意伯刘基(洪武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孙_,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嗣伯。正德八年加赠基太师,谥文成。嘉靖十年,刑部郎中李瑜言,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达。下廷臣议,制曰:“可。”)\x0d\\x0d\注:失宠后被政敌下蛊死\x0d\\x0d\10、翰林学士承旨宋濂(洪武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知事叶以从葬之莲花山下。蜀献王慕濂名,复移茔华阳城东。家属悉徙茂州。正德中,追谥文宪。)\x0d\\x0d\注:流配\x0d\\x0d\11、洪都知府叶琛(祝宗、康泰叛,愈脱走,琛被执,不屈,大骂,死之。追封南阳郡侯,塑像耿再成祠,后祀功臣庙。)\x0d\\x0d\注解:烈士\x0d\\x0d\12、御史中丞章溢(溢遭母丧,悲戚过度,营葬亲负土石,感疾卒,年五十六。帝痛悼,亲撰文,即其家祭之。长子存道,战死。)\x0d\\x0d\注:病逝\x0d\\x0d\13、同参军国事加太子太师宋国公冯胜(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洪武二十七,赐死,诸子皆不得嗣。)\x0d\\x0d\注:赐死\x0d\\x0d\14、同知大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师颖国公傅友德(洪武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帝不悦。寻副宋国公胜分行山西,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是冬再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偕召还。又明年赐死。子忠不得嗣。嘉靖元年,云南巡抚都御史何孟春请立祠祀友德。诏可,名曰“报功”。)\x0d\\x0d\注:赐死\x0d\\x0d\15、中书平章政事德庆侯廖永忠(洪武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子权,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爵除。)\x0d\\x0d\注:赐死\x0d\\x0d\16、参知政事兼太子副詹事南雄侯赵庸(洪武二十三年,以左副将军从燕王出古北口,降乃儿不花。还,坐胡惟庸党死。爵除。)\x0d\\x0d\注:族诛\x0d\\x0d\17、湖广行省平章营阳侯杨_(镇北平,练兵辽东。洪武十五年八月卒,追封芮国公,谥武信。子通嗣,二十年帅降军戍云南,多道亡,降普定指挥使。二十三年,诏书坐_胡惟庸党。)\x0d\\x0d\注:死后追罪\x0d\\x0d\18、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临川侯胡美(洪武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x0d\\x0d\注:赐死\x0d\\x0d\19、苏州卫指挥使都督同知江阴侯吴良(洪武十四年卒于青,年五十八。赠江国公,谥襄烈。子高嗣侯。)\x0d\\x0d\注:病薨\x0d\\x0d\20、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康茂才(洪武三年复从大将军征定西,取兴元。还军道卒。追封蕲国公,谥武康。子铎以父功封蕲春侯。)\x0d\\x0d\注:病薨\x0d\\x0d\21、凤翔卫指挥使丁德兴(卒于军。赠都指挥使。洪武元年追封济国公,列祀功臣庙。子忠世袭。)\x0d\\x0d\注:战死\x0d\\x0d\22、秦王左相都督佥事长兴侯耿炳文(燕王称帝之明年,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劾炳文衣服器皿有龙凤饰,玉带用红_,僭妄不道。炳文惧,自杀。子璇,永东初,杜门称疾,坐罪死)\x0d\\x0d\注:自杀\x0d\\x0d\23、前军都督府佥事武定侯郭英(永乐元年卒,年六十七。赠营国公,谥威襄。孙_得嗣侯。)\x0d\\x0d\注:善终\x0d\\x0d\24、都督同知兼燕王左相淮安侯华云龙(洪武七年,有言云龙据元相脱脱第宅,僭用故元宫中物。召还,命何文辉往代。未至京,道卒。子中袭。子中李文忠之卒也,中侍疾进药,坐贬死。二十三年追论中胡党,爵除)\x0d\\x0d\注:病薨?儿子跑不了。\x0d\\x0d\25、山东行省平章政事东平侯韩政(洪武十一年二月卒,帝亲临其丧。追封郓国公。子勋袭。二十六年坐蓝党诛,爵除)\x0d\\x0d\注:病薨。儿子跑不了\x0d\\x0d\26、佥大都督府事安襄侯仇成(洪武二十一年七月,有疾。赐内_,手诏存问。卒,赠皖国公,谥庄襄。子正袭爵。)\x0d\\x0d\注:病薨\x0d\\x0d\27、佥大都督府事凤翔侯张龙(以老疾请告,洪武三十年卒。孙杰,永乐初,失侯。)\x0d\\x0d\注:善终\x0d\\x0d\28、大都督府佥事安陆侯吴复(洪武十六年十月,金疮发,卒于普定。追封黔国公,谥威毅。子杰嗣。)\x0d\\x0d\注:病薨\x0d\\x0d\29、都督佥事东川侯胡海(洪武二十四年七月,病疽卒,年六十三。子观未嗣,卒。)\x0d\\x0d\注:病薨\x0d\\x0d\30、大都督府佥事督海运事航海侯张赫(病卒,追封恩国公,谥庄简。子荣为水军右卫指挥使。)\x0d\\x0d\注:病薨\x0d\\x0d\31、行省平章政事广德侯华高(初,有言高殖利者,故岁禄独薄。至是贫不能葬。帝怜之,命补支禄三百石。以无子,纳诰券墓中。赠巢国公,谥武庄。)\x0d\\x0d\注:病薨\x0d\\x0d\32、大都督同知济宁侯顾时(洪武十二年卒,年四十六。葬钟山。追封滕国公,谥襄靖,_祭功臣庙。子敬嗣侯。二十三年追论胡惟庸党,榜列诸臣,以时为首。)\x0d\\x0d\注:死后追罪\x0d\\x0d\33、吴王左相兼佥大都督府事靖海侯吴祯(洪武十一年,奉诏出定辽,得疾,舆还京师。明年卒。追封海国公,谥襄毅,与良俱肖像功臣庙。子忠嗣侯。二十三年追论祯胡惟庸党,爵除。)\x0d\\x0d\注:死后追罪\x0d\\x0d\34、行省右丞永成侯薛显(洪武二十年冬,召还,次山海卫,卒。赠永国公,谥桓襄。无子,弟纲幼。二十三年追坐显胡惟庸党,以死不问,爵除。)\x0d\\x0d\注:病薨\x0d\\x0d\35、秦王武傅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巩昌侯郭兴(洪武十六年巡北边。召还,逾年卒。赠陕国公,谥宣武。二十三年追坐胡惟庸党,爵除。)\x0d\\x0d\注:死后追罪\x0d\\x0d\36、署河南行都督府府事临江侯陈德(洪武十一年卒。追封杞国公,谥定襄。子镛袭封。二十三年,追坐德胡惟庸党,爵除。)\x0d\\x0d\注:病薨,儿子跑不了。\x0d\\x0d\37、同知都督府事领山西都司卫所军务六安侯王志(洪武十九年卒。追封许国公,谥襄简。子威,二十二年嗣侯。明年,坐事谪。卒。志亦追坐胡惟庸党,以死不问。)\x0d\\x0d\注:病薨\x0d\\x0d\38、云南布政司事汝南侯梅思祖(洪武十五年卒,赐葬钟山之阴。二十三年追坐思祖胡惟庸党,灭其家。)\x0d\\x0d\注:病薨,灭门。\x0d\\x0d\39、秦王左相宣德侯金朝兴(洪武十五年,进次会川卒,追封沂国公,谥武毅。十七年论平云南功,改锡世侯券,增禄五百石。长子镇嗣封。二十三年追坐朝兴胡惟庸党。嘉靖元年,命立傅友德、梅思祖及朝兴庙于云南,额曰“报功”。)\x0d\\x0d\注:病薨\x0d\\x0d\40、都督府同知延安侯唐胜宗(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诛,爵除。)\x0d\\x0d\注:族诛\x0d\\x0d\41、同知都督府事吉安侯陆仲亨(洪武二十三年,治胡惟庸逆党,家奴封贴木告仲亨与胜宗、费聚、赵庸皆与通谋,下吏讯。狱具,帝曰:“朕每怪其居贵位有忧色。”遂诛仲亨,籍其家。)\x0d\\x0d\注:族诛\x0d\\x0d\42、都督府佥事平凉侯费聚(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败,语连聚。竟坐党死,爵除。)\x0d\\x0d\注:族诛\x0d\\x0d\43、理福建军务河南侯陆聚(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x0d\\x0d\注:族诛\x0d\\x0d\44、同知大都督府事督金吾诸卫荥阳侯郑遇春(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x0d\\x0d\注:族诛\x0d\\x0d\45、江淮行省中书左丞宜春侯黄彬(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x0d\\x0d\注:族诛\x0d\\x0d\46、佥大都督府事靖宁侯叶升(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坐交通胡惟庸事觉,诛死。凉国公蓝玉,升姻也,玉败,复连及升,以故名隶两党。)\x0d\\x0d\注:族诛\x0d\\x0d\47、理广东军务永嘉侯朱亮祖(洪武十三年九月召亮祖至京,与其子暹俱鞭死。御制圹志,仍以侯礼葬。二十三年追论亮祖胡惟庸党,次子昱亦坐诛。)\x0d\\x0d\注:鞭死\x0d\\x0d\48、节制凤阳留守司江夏侯周德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骥乱宫,并坐诛死。)\x0d\\x0d\注:诛死\x0d\\x0d\49、大都督府佥事定远侯王弼(洪武二十五年从冯胜、傅友德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同召还,先后赐死。爵除。)\x0d\\x0d\注:赐死\x0d\\x0d\50、太子太傅凉国公蓝玉(洪武二十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_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具,族诛之。)\x0d\\x0d\注:族诛\x0d\\x0d\51、亲军都指挥使冯国用(卒于军,年三十六。太祖哭之恸。洪武三年追封郢国公,肖像功臣庙,位第八。子诚积战功云南,累官至右军左都督。)\x0d\\x0d\注:战死\x0d\\x0d\52、同知枢密院事廖永安(为吴所囚。太祖壮永安不屈,遥授行省平章政事,封楚国公。被囚凡八年,竟死于吴。吴平,丧还,太祖迎祭于郊。洪武九年又改封郧国公,谥武闵。)\x0d\\x0d\注:烈士\x0d\\x0d\53、中书省平章政事俞通海(役中流矢,创甚,归金陵。太祖幸其第,问曰:“平章知予来问疾乎?”通海不能语。太祖挥涕而出。翼日卒,年三十八。太祖临哭甚哀,从官卫士皆感涕。追封豫国公,侑享太庙,肖像功臣庙。洪武三年,改封虢国公,谥忠烈。通海父廷玉官佥枢密院事,先卒,追封河间郡公。通海无子,弟通源嗣其官。)\x0d\\x0d\注:战死\x0d\\x0d\54、江南行省参知政事胡大海(被叛将刺杀,洪武三年追封越国公,谥武庄,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一子同死,一子犯法,太祖手刃之,大海遂无后。养子德济镇陕西,卒。)\x0d\\x0d\注:被刺\x0d\\x0d\55、枢密院判官耿再成(处州苗帅李_乱。贼攒槊刺再成。再成挥剑连断数槊,中伤坠马,大骂不绝口死。胡深等收其尸,藁葬之。后改葬金陵聚宝山。追封高阳郡公,侑享太庙,肖像功臣庙。洪武十年加赠泗国公,谥武壮。子天璧,七年出海捕倭,深入外洋,溺死。)\x0d\\x0d\注:烈士\x0d\\x0d\56、佥枢密院事张德胜(没于阵。追封蔡国公,谥忠毅,肖像功臣庙,侑享太庙。子宣幼。养子兴祖嗣职。)\x0d\\x0d\注:战死\x0d\\x0d\57、佥江南行枢密院事赵德胜(弩中腰膂,镞入六寸,拔出之,叹曰:“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言毕而绝,年三十九。追封梁国公,谥武桓,列祀功臣庙,配享太庙。)\x0d\\x0d\注:战死\x0d\\x0d\58、中书省平章政事南安侯俞通源(洪武二十二年诏还乡,赐钞五万,置第于巢。未行,卒。子祖,病不能嗣。逾年,追论胡党,以通源死,不问,爵除。)\x0d\\x0d\注:病薨\x0d\\x0d\59、都督佥事越_侯俞通渊(建文元年随大军征燕,战没于白沟河。次子靖嗣官。)\x0d\\x0d\注:战死\x0d\\x0d\60、晋王武傅兼山西行都督府佥事张兴祖(洪武四年,役中飞石死。蜀平,诏都督兴祖殁于王事,优赏其子,追封东胜侯,予世券。兴祖子幼,以疾卒,爵除。)\x0d\\x0d\注:战死\x0d\\x0d\61、行枢密院同知丁普郎(大战鄱阳湖。自辰至午,普郎身被十余创,首脱犹直立,执兵作斗状,敌惊为神。时七月己丑也。追赠济阳郡公。)\x0d\\x0d\注:战死\x0d\\x0d\62、行枢密院事桑世杰(力战死,太祖念其功,赠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尉、永义侯,侑享太庙。子敬以父死事,洪武二十三年,封徽先伯。坐蓝玉党死。)\x0d\\x0d\注:战死,儿子跑不了。\x0d\\x0d\63、指挥副使茅成(征吴中叉死。赠东海郡公,祀功臣庙。)\x0d\\x0d\注:战死\x0d\\x0d\64、吴王府参军胡深(战陈友定,突围走,马蹶被执,遂遇害,年五十二。追封缙云郡伯。主)\x0d\\x0d\注:战死\x0d\\x0d\65、领大都督分府事孙兴祖(洪武三年,帅六卫卒从达出塞,次三不剌川,遇敌,力战死,年三十五。太祖悼惜之,追封燕山侯,谥忠愍,配享通州常遇春祠。长子恪封全宁侯,坐蓝玉党死。)\x0d\\x0d\注:战死,儿子跑不了。\x0d\\x0d\66、左副指挥韩成(鄱阳湖代太祖死,追赠高阳侯。子观至都督。)\x0d\\x0d\注:烈士\x0d\\x0d\67、行省左丞宣宁侯曹良臣(洪武五年从副将军文忠北征,战死。事闻,赠良臣安国公,谥忠壮,列祀功臣庙。子泰袭侯,坐蓝玉党死,爵除。)\x0d\\x0d\注:战死,儿子跑不了。\x0d\\x0d\68、西安卫指挥加都督佥事濮英(洪武二十年,随大将军冯胜北征。殿后见执。敌思挟为质。英绝食不言,乘间引佩刀剖腹死。事闻,赠金山侯,谥忠襄。明年进赠乐浪公。封其子_为西凉侯,二十六年,坐蓝玉党,戍五开死。)\x0d\\x0d\注:烈士,儿子跑不了。\x0d\\x0d\69、广西行省参政兼靖江王相蔡迁(洪武三年九月卒,诏归葬京师,赠安远侯,谥武襄。太祖亲制文祭焉。)\x0d\\x0d\注:病薨\x0d\\x0d\70、都督佥事晋王府相永平侯谢成(洪武二十七年坐事死,没其田宅。)\x0d\\x0d\注:诛死\x0d\\x0d\71、中军都督府佥事崇山侯李新(洪武二十八年以事诛。)\x0d\\x0d\注:诛死\x0d\\x0d\72、理四川军务景川侯曹震(蓝玉败,谓与震及朱寿诱指挥庄成等谋不轨,论逆党,以震为首,并其子炳诛之。)\x0d\\x0d\注:诛死\x0d\\x0d\73、佥都督府事鹤庆侯张翼(洪武二十六年坐玉党死。)\x0d\\x0d\注:诛死\x0d\\x0d\74、理河南军务会宁侯张温(以居室器用僭上,获罪,遂坐玉党死。)\x0d\\x0d\75、都督佥事总制云南诸军普定侯陈桓(坐玉党死。)\x0d\\x0d\注:诛死\x0d\\x0d\76、都督佥事督漕运舳舻侯朱寿(坐玉党死。)\x0d\\x0d\注:诛死\x0d\\x0d\77、山西行省参政领卫事晋王相怀远侯曹兴(坐玉党死。)\x0d\\x0d\注:诛死\x0d\\x0d\78、江西行省参政翰林学士陶安(洪武元年九月卒于官。疾剧,草上时务十二事。帝亲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子晟,以贪贿诛。其兄昱亦坐死。发家属四十余人为军,后死亡且尽。所司复至晟家勾补,安继妻陈诣阙诉,帝念安功,除其籍。)\x0d\\x0d\注:病逝,家属流配。\x0d\\x0d\79、行枢密院院判花云(骂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并祀之。赐儿名炜,累官水军卫指挥佥事。)\x0d\\x0d\注;烈士\x0d\\x0d\80、处州总制孙炎(骂贼,遂与道同、文刚皆见害,时年四十。追赠丹阳县男,建像再成祠。)\x0d\\x0d\注;烈士\x0d\\x0d\81、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王_(洪武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梁王,不果,遇害,时十二月二十四日也。梁王遣使致祭,具衣冠敛之。建文中,_子绅讼_事,诏赠翰林学士,谥文节。正统中,改谥忠文。成化中,命建祠祀之。)

扬王陈公:逸其名。明太祖朱元璋母淳皇后之父(即朱元璋的外祖父),洪武二年追赠扬王。

徐王马公:逸其名。明太祖朱元璋妻马皇后之父。洪武二年追赠徐王。

中山王徐达:开国功臣之一。封魏国公,追赠中山王,谥“武宁”。

开平王常遇春:洪武二年卒于军,追封王,谥“忠武”。

岐阳王李文忠:初封曹国公,追封岐阳王,谥“武靖”。

宁河王邓愈:追封岐阳王,谥“武顺”。

东瓯王汤和:初封中山侯,进封信国公,追封王,谥“襄武”。

黔宁王沐英:初封西平侯,追封王,谥“昭靖”。

定远王沐晟:初袭侯,永乐六年七月以征安南功进封黔国公,正统四年卒,追封王,谥“忠敬”。

东平王朱能:靖难第二号功臣。永乐元年九月封成国公。永乐四年卒于军,追封东平王,谥“武烈”。

平阴王朱勇:朱能之子。永乐六年七月袭成国公。正统十四年没于土木堡,追封平阴王,谥“武愍”。

定襄王朱希忠:朱勇玄孙。嘉靖十五年袭成国公。万历元年卒,追封定襄王,谥“恭靖”。十一年追夺王爵。

河间王张玉:靖难功臣之一,战死于东昌,追封荣国公,谥“忠显”。洪熙元年追封河间王,改谥“忠武”。

定兴王张辅:张玉之子,靖难功臣之一。初封信安伯,进封新城侯,再晋英国公。正统十四年殁于土木,追封定兴王,谥“忠烈”。

宁阳王张懋:张辅之子。景泰元年袭爵。正德十三年卒,追封宁阳王,谥“恭靖”。

忠勇王金忠:本名也先土干。永乐二十一年以其部属归附,封王,赐姓名。宣德六年八月卒。

宣平王朱勇:抚宁伯朱谦之子。景泰二年袭伯爵,成化三年二月进封侯,成化十五年进封公,弘治九年二月卒,追封宣平王,谥“武庄”。

   导读: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建立 庙,并亲自确定 的位次,以 为第一,下面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等人。 能够成为 功臣第一人,不只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老乡、少年时代的好伙伴,更重要的是他为朱元璋建立 立下了赫赫战功。>   从放牛娃到朱元璋的得力 >   功臣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徐达小时候家境贫寒,与朱元璋一块放过牛,两人从小就很要好。>  元朝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夏天,朱元璋回到家乡招募士兵,徐达积极响应,应募参军,在朱元璋手下当了头目。>  当时,朱元璋属于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但郭子兴这个人心胸狭窄,贪图财物,遇事缺乏决断。朱元璋知道郭子兴成不了大事,他就想打出濠州城,开拓新地盘,发展势力。>  这一年,徐达随朱元璋相继攻克了许多地方,朱元璋的军队声势大振。至正十五年(1355年),徐达因攻打和州(今安徽和县)立下战功,被提升为镇抚。同年6月1日,朱元璋与徐达、汤和、李善长、冯国用等人率3万大军,乘船渡江,杀向南岸,一举攻克了太平城(今安徽当涂)。元军反扑,徐达、邓愈两人各率一支精锐骑兵埋伏于城南山中,从背后突然出击,元军大败而逃。接着,徐达又带领数千人出太平城,攻占了溧阳、溧水,从南面对集庆(今南京)形成包围之势。1356年3月,朱元璋攻占了集庆,改名为应天府,决定以此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再作远图。>  应天东面的镇江还在元军手里,对应天威胁很大。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出兵攻打镇江。徐达不负使命,一举攻占了镇江。然后又分兵掠取金坛、丹阳等县。朱元璋又任命他为统军元帅,驻守镇江。同年4月,徐达又与常遇春等将领在朱元璋亲自指挥下,进占了宁国。7月,徐达派前锋将领赵德胜攻常熟,活捉了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  1358年10月,徐达与邵荣等人联兵夺取了宜兴。这样一来,朱元璋相继攻占了应天周围的许多城池,在东面挡住了张士诚西犯的门路,在西面对徐寿辉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战略。>  1360年5月,徐寿辉被部下陈友谅杀害,陈友谅自称皇帝,占有江西、湖广大片地区,是起义各部中实力最强的一支。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东西夹击朱元璋,进逼应天。朱元璋命诸将分头埋伏于应天城内外各险要地点,诱使陈友谅进入伏击圈。结果,陈友谅大败,逃奔江州(今江西九江)。>  1363年7月,朱元璋率大军到达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开战第一天,徐达冲锋在前,打败了敌军前锋部队,杀敌1500余人,缴获一艘大船。鄱阳湖大战持续一月有余,朱元璋靠火攻终于大胜敌军,陈友谅被飞箭射死。>>  1364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自立为吴王,设置百官,建中书省,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  朱元璋自起兵以来,手下有三个得力干将,第一位就是徐达。>   横扫江淮 血战平江 >  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实力大增,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消灭东吴的张士诚。>  张士诚的地盘被长江分成两截,江南的浙西地区防守比较坚固,而江北的淮东地区防守则相对薄弱。朱元璋采取先北后南的方略,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秋天,任命徐达为总兵管,渡江北上,进攻淮东地区。>  徐达很快攻克了泰州,然后分兵进攻兴化和高邮。朱元璋担心徐达孤军奋战,便命令他返回泰州,先攻取淮安、濠州和泗州(今江苏盱眙)。恰在此时,张士诚为了牵制江北朱元璋的军队,出兵攻击江南的宜兴。朱元璋命徐达渡江还击,击退了张士诚的进攻,生俘3000余人。然后,徐达又返回江北,攻打高邮,很快攻克了高邮。>  1366年4月,徐达兵临淮安,夜袭张士诚部将徐义的水寨,徐义乘船逃走。徐达挥兵围城,淮安守将梅思祖等人开城投降,并献出了所辖的四州。随后,徐达进兵攻取了兴化,这样,淮东地区便成为朱元璋的地盘了。>  朱元璋对江南地区的攻击,分为两步。首先是攻取湖州(今浙江吴兴)、杭州,切断其两翼力量;第二步是从北、西、南三面包围平江(今苏州)。7月,徐达受命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领20万大军,从太湖出发直取湖州,同时分兵攻打杭州和嘉兴。>>  张士诚看到湖州危急,不断地派兵增援。见援兵被打败,索性亲自带兵来援,但被徐达在皂林(今浙江桐乡北)击败。9月,张士诚又派部将徐志坚以轻舟增援,同样被打败。到了11月,湖州、杭州和嘉兴先后被攻克。>  朱元璋的第一步战略目的达到后,着手实施第二步战略,就是攻取平江。徐达统领大军进逼平江,把平江包围起来。张士诚在城内外无援兵,内缺粮草,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朱元璋几次派人前去劝降,张士诚死不投降,拚死守城。>  到了1367年2月,徐达因平江久围不克,派人向朱元璋请示。朱元璋亲写书信:「今后军中一切事务皆由将军自行定夺。」双方战到9月,平江城中粮尽,只能以枯草老鼠为食。徐达指挥大军猛烈攻城,张士诚全线崩溃。徐达的军队攻入城中,张士诚自杀未遂,被押送应天。后来,张士诚在看守地自缢而死。>  平江被攻破后,徐达下达军令:「掠民财者死,拆民居者死,离营20里者死。」他命部队各自驻守,安定民心。随后,徐达率诸将回到应天覆命,朱元璋亲自到戟门迎接,大赏将士,徐达进封为信国公。>  攻克大都 威震边塞 >  消灭张士诚后,朱元璋决定北伐灭元。1367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向北进攻中原。>  徐达统率北伐大军浩浩荡荡从淮安出发,先进入山东。北伐军所过之处,张布「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讨元檄文,许多州县纷纷投降,北伐军进展顺利。11月,徐达指挥大军攻克沂州(今山东临沂),然后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命部将韩政扼守黄河天险,张兴祖攻东平、济宁,自己率大军攻克益都(今山东青州)。12月,大军抵达济南,守城的元将开城投降。徐达复还益都,进攻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掖县)。北伐军出征三个月,山东基本被平定。>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明,年号洪武。新朝建立,自然要封赏功臣,设置百官。朱元璋任命的左右丞相,一个是李善长,一个就是徐达。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徐达兼任太子少傅。>>朱元璋与徐达>  这年2月,北伐军沿黄河西进直入河南境内,接连攻克了永城、归德、许州(今许昌),直逼陈桥。元汴梁(今开封)守将出城投降,徐达统率大军直奔河南(今洛阳)。四月,经过激战,元军弃城而逃,河南被攻克。徐达继续西进,攻克陕州(今河南陕县),直逼潼关。元军望风而逃,徐达进入潼关,向西直至华州(今陕西华县)。至此,徐达的大军已先后占领了山东、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占据了潼关,对元朝的大都形成了月牙形的包围态势。五月,朱元璋驾幸汴梁,慰劳将士,同时商讨下一步的进军方案。徐达建议,应立即发兵,攻取大都,朱元璋采纳了徐达的建议,命徐达统军进攻大都。>  7月,朱元璋返回应天。徐达、常遇春率诸将会于河阴(今河南荥阳),然后分兵进入河北。闰7月,徐达于临清召集诸将,部署具体进军方略。随后,常遇春首先攻占德州,接连又攻占了长芦(今河北沧州)、天津。镇守天津的元丞相从海口望风而逃,大都震动,人心大乱。>  明军进至河西务(今河北武清东北),大败元军,乘胜推进到通州(今北京通县),又乘大雾伏击元军,元军守将战败身死。通州失守的消息传到大都,元顺帝惊慌失措,于闰7月27日深夜带着后妃、太子从建德门狼狈逃跑。8月2日,徐达率军进至大都齐化门,士兵填平城下的壕沟,攻进城中。徐达登上齐化门城楼,兵士将元顺帝留下守城的淮王、左右丞相等人押到。这些人宁死不降,被徐达下令处死。其余愿意投降的,徐达准许投降,无一人被滥杀。徐达下令查封城中的府库,派1000兵士守卫皇宫。同时严令所有将士,禁止扰民。由于徐达的军队纪律严明,使大都很快安定下来,街市上的店铺买卖也照常营业。>  朱元璋接到攻克大都的捷报后,宣布大赦天下,并下令改大都为北平府,命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大军攻取山西、陕西等地,扫清元朝的残余势力。>  1368年9月,徐达指挥大军进入山西。12月攻占太原、大同,山西全部成为明军的势力范围。洪武三年正月,徐达再次受命为征北大将军,出兵西北。4月,经潼关直指定西,大败元军。11月,徐达凯旋回到京城,朱元璋亲自到龙江迎接。然后大行封赏,改封徐达为魏国公。洪武四年春天,朱元璋命徐达镇守北平。第二年,为了彻底清除北方边患,徐达再次受命出征,给元朝残余势力以沉重打击。洪武六年,徐达留守北平。11月,元军进犯大同,被徐达击退。洪武十四年,徐达又率军出塞,一直进至黄河最北端,大破元军,凯旋而归。>>  明朝 功臣徐达从洪武四年镇守北平,此后10多年间,数次率兵出塞,使元朝残余势力不敢轻易南下,有效地保卫了大明的北方边界,朱元璋由衷地称誉徐达是「万里长城」。> 谦虚谨慎 光明磊落 >  在明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开辟江汉流域,扫清淮楚之地,攻取浙西,席卷中原,声势威名直达塞外,先后降服王公、俘获将领不计其数,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在皇帝面前尤其恭敬谨慎。朱元璋经常召见徐达,设宴欢饮,每每以「布衣兄弟」相称,而徐达总是谦虚谨慎,小心应对,不越君臣之尊卑秩序。>  按照朝廷的礼仪制度,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官至丞相,外出时备有相当规模的威赫仪卫。但他时常乘着普通的车马出门,回到家中也过著俭朴的生活,从不奢侈浪费,或者歌舞宴请以夸耀自己显达高贵。朱元璋曾对徐达说:「大将军征战几十年,劳苦功高,从未安宁地休息过。我把过去住过的旧宅院赐给你,你可以安享天伦之乐。」朱元璋所说的旧宅院,就是他称吴王时的王府。徐达坚决推辞,不肯接受。有一天,朱元璋带徐达来到旧吴王府,设计将徐达灌醉,然后把他抬到床上,蒙上被子,想用这种办法强迫他接受赏赐。徐达酒醒之后,惊慌失措,急忙下床伏地向朱元璋请罪。朱元璋见徐达如此谦恭,心中非常高兴,便不再硬逼他接受旧王府。>  徐达除了谦虚谨慎,战功卓著外,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忠诚正直,爱憎分明,不结党营私。朱元璋曾在朝堂上当着群臣的面称赞徐达说:「受命率军出征,取得胜利凯旋归来,一贯不骄不傲,女色无所爱,财宝无所取,公正无私,像日月行天一样光明磊落,大将军就是这样的人啊!」>  徐达在朝中功高位显,深得皇帝信任,自然有人想高攀他,企图利用他的声望谋取私利。丞相胡惟庸曾想与徐达拉拢关系,结为友好,但徐达看不起胡惟庸的品行作为,没有理会。>  当胡惟庸希望与徐达结交而遭冷遇后,便企图收买徐达的看门人福寿,想让福寿捏造罪名陷害徐达。但福寿忠于其主,不吃那一套,胡惟庸也没有办法。>  长期的戎马生涯,使徐达的身体逐渐支撑不住,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1384年闰10月,徐达在北平病重,朱元璋遣使把徐达召回应天,第二年2月20日病逝于应天府,时年54岁。>  徐达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配享太庙,名列明朝开国功臣第一。>

明朝的勋臣有哪些

很多比如明初有 01封王 徐达 常遇春 邓愈 沐英 汤和 李文忠 02封公 李善长 蓝玉 傅友德 康茂才 金朝兴 郭英 冯胜 丁...
点击下载
上一篇:吕氏家谱下一篇:徐氏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