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有多少后代?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2浏览:3收藏

袁世凯有多少后代?,第1张

袁世凯有一妻九妾,共有17子、15个女儿,并有47个孙儿女。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的儿子袁俨(天启),后来中了进士,最后以广东省高要县的县长退休。

了凡先生的后代,第十三代袁炳坤先生,还住在他的老家(浙江,嘉善),他是一个学校的老师,现在退休了,他今年八十三岁。

袁黄嫡系后人吴江汾湖镇(原芦墟镇)的袁炳坤,在写给汾湖镇分湖诗社张舫澜社长的信中说:“余祖先自陈州(今河南淮阳)徙江南,散居吴越间。自余廿二世祖富一公珍由语儿溪(今浙江桐乡西南)徙居嘉善净池(陶庄)历近三百年。

记载于袁氏家谱。嘉善陶庄的始迁祖为袁珍(字富一)。万历八年(1580年)袁黄在芦墟镇西的来秀里寻得陆龟蒙遗址,决定定居下来,第二年袁黄儿子袁俨在来秀里出生,万历十四年(1586年)考中进士,之后就离开江浙从政宝坻,征战朝鲜。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袁黄举家从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搬迁至苏州府吴江县芦墟镇赵田村,从此自称“赵田逸农”,著书隐居赵田村达十二年。死后,依其遗愿葬于嘉善县惠民镇王家村毒蛇浜(解放后改独社浜)。

嘉善县陶庄袁家埭的袁姓人家,仍能与袁黄晚年的归隐地吴江市赵田村的袁姓排辈论序。嘉善陶庄镇的袁家埭的袁姓,就是《袁氏家训》所说的“今陶庄诸侄孙相往来者,于汝辈无五服之外亲支。”

扩展资料

袁了凡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县魏塘镇(故居陶庄镇),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万历十四年中(1586)进士,十六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

万历二十年(1592),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后罢归乡里,著书立说,担任《嘉善县志》主笔,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天启元年(1621)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赠尚宝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

据不完全统计,袁了凡共计有著述22部,198卷,主要有《祈嗣真诠》、《皇都水利》、《评注八代文宗》、《宝坻政书》、《两行斋集》、《劝农书》、《史汉定本》、《群书备考》、《历法新书》等。袁了凡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一部大藏经《嘉兴藏》的最早倡刻者。

不过,袁了凡当年普遍受到当朝的学风批评,王夫之批评其经义说:“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明史·陈幼学传》载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后经陈氏“驳正”,“镂板尽毁”(卷281)。

可知其人生前身后很招致了些争议,而其《功过格》,黄宗羲则说奉行《功过格》者“与鬼神交手为市”,张尔岐也说袁黄“与天地鬼神为市”,这是切中要害的批评。后明末大儒刘宗周撰《人谱》以明儒家之道德实践,对流行于其时的袁黄《功过格》进行反拨。

袁了凡是浙江嘉善人,一说江苏吴江人。据日本学者酒井忠夫考证,袁家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嘉善县),元末时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发生“靖难之役”,袁家因与反对燕王的人有交往,而受到牵连被抄家。

袁了凡的曾祖的父亲幸免于被捕,开始四处奔走逃亡,后定居于江苏吴江。袁了凡的曾祖袁颢作了吴江县徐氏的女婿,并入了吴江籍,著有《袁氏家训》以训导袁氏后人。

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称与其一同参加会试的嘉善县书生为“同袍”,另据清人彭绍升所作的《袁了凡居士传》记载,袁了凡的先祖入赘到嘉善县,所以他得以补为嘉善县学生。本文根据上海图书馆藏《袁氏家乘》和袁了凡主编的明万历《嘉善县志》等资料,参考

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实地调察袁了凡墓,并对袁了凡及其《了凡四训》进行考证,以弄清渊源关系,理清事实真相。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袁黄举家从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搬迁至苏州府吴江县芦墟镇赵田村,从此自称“赵田逸农”,著书隐居赵田村达十二年。死后,依其遗愿葬于嘉善县惠民镇王家村毒蛇浜(解放后改独社浜)。

-袁了凡

提起袁世凯祖先是谁,大家都知道,有人问袁世凯是谁啊!另外,还有人想问袁世凯跟袁绍是什么关系!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袁世凯的祖籍在哪儿,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袁世凯是谁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袁世凯祖先是谁

袁世凯的祖籍在哪儿

1、袁世凯祖先是谁:袁世凯是谁啊!

2、袁世凯祖先是谁:袁世凯跟袁绍是什么关系!

袁绍是河南周口的,袁世凯也是河南周口的,东汉时袁氏是豪门,有比较好的经济条件大量繁衍后代,但是袁绍后来雄据河北年病死,到年袁绍儿子们纷纷兵败被杀,其后代就算没被曹操杀完,也可能没有回到周口。所以袁世凯是袁绍后代的可能较小,但是祖先很可能东汉时与袁绍同族。袁世凯的曾祖父是谁。

3、袁世凯祖先是谁:袁世凯的祖籍在哪儿

袁世凯的祖先是袁绍吗。

4、袁世凯祖先是谁:袁世凯叫什么

袁保中捐纳同知,未出仕,在家经营田产。生有两女六子,袁世凯为其第四子。当捻军王庭桢部占领项城城东新兴集、尚店等地,扬言将攻打县城时,袁保中团练对抗,在城东北40里险要处另筑袁寨,举家迁入。

5、袁世凯祖先是谁:袁姓的祖先是谁

是袁涛涂!

1、简介:

袁姓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时期陈国的大夫袁涛涂。

2、详解:

袁涛涂是陈国开国君主陈胡公满的十孙,祖父名诸,字伯爰。根据当时盛行的一种,涛涂以祖父的字为氏,称爰氏。在当时,爰、辕、溒、榬、援五个字都和袁,是比较少见的。因此,涛涂在不同的史料中,前面冠以的姓氏也常常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写法逐渐统一到了“袁”字上。袁涛涂也因此被袁氏后人尊为袁姓的得姓始祖。

6、袁世凯祖先是谁:袁世凯是谁

7、袁世凯祖先是谁:袁世凯的后代?

袁世凯祖上名人。

8、袁世凯祖先是谁:袁世凯的爷爷是谁

答:袁世凯的爷爷是袁澍三(又名树三)~袁世凯的后代家谱。

袁九芝->袁耀东->袁澍三->袁保中->袁世凯~李鸿章不死袁世凯敢反吗。

袁家在此之前最牛的是袁甲三,袁世凯叔祖~

袁世凯爷爷、生父都是嫡长子,但他是庶出~

袁氏史上最牛时,曾有袁术袁绍的嫡庶之争~

9、袁世凯祖先是谁:袁世凯叫什么

袁保中捐纳同知,未出仕,在家经营田产。生有两女六子,袁世凯为其第四子。当捻军王庭桢部占领项城城东新兴集、尚店等地,扬言将攻打县城时,袁保中团练对抗,在城东北40里险要处另筑袁寨,举家迁入。

10、袁世凯祖先是谁:袁世凯是谁

袁世凯就是袁世凯

http://kecom/view/htm你没睡醒吧?袁世凯祖上是谁。

11、袁世凯祖先是谁:谁是袁世凯?

袁世凯(年9月16日-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家、军事家。

以上就是与袁世凯是谁啊!相关内容,是关于袁世凯是谁啊!的分享。看完袁世凯祖先是谁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袁(Yuán)姓源出:

得姓始祖:袁涛涂。以妫为姓的后裔,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的胡公满,妫满其孙靖伯庚,靖伯庚第九世孙名诸,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爰”为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爰”和“袁”在古时通用,爰氏亦为袁氏。又因上古时爰又写作“辕、溒、榬、援”等字,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六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涛涂的后代世居阳夏,秦末年,传至辕颇裔孙辕告又避难徙居河洛之间,告少子名政,以袁为氏,其子孙后代未再混用。这样袁涛涂就成为袁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从上文所述,袁姓发源于河南太康,辕告徙居河洛之间 ,而袁政因把辕改为袁,因而也有人认为袁政是袁姓的得姓始祖。西汉初年,袁政十一世孙袁爰,被封贵乡侯,复举家迁回阳夏定居,并成为当地望族,号称陈郡袁氏。东汉有袁姓播迁河南汝南,到袁爰八世孙袁安时贵显荣耀,因其不避权贵,为时人所称颂,又因袁安的子孙后代,累世官宦,四世三公,盛于东汉,“汝南袁氏”遂成为东汉的著姓。到东汉末年,袁姓有袁绍称雄河朔,袁术僭号寿春,皆名噪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陈郡袁姓迁河东太原,有陈郡的袁焕(袁安叔父袁璋的后裔)迁京兆,后又分出华阴一支,袁绍次子袁熙的裔孙袁令喜,世居河北东光;袁术败后,子孙散逃于襄阳;居彭城者,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中原板荡,晋室南迁,许多居于中原的袁姓士族渡江南下,历东晋、宋、齐、梁、陈,多因仕宦而散居江南各地,另外还有许多袁姓人聚居在江西袁州宜春郡,形成当地大族,袁州也因袁姓聚族而居得名。隋唐时期,袁姓子孙旺于江南,而中原袁姓依然繁衍不衰,而且有资料表明唐宋时期袁姓仍为中原大姓,这一时期,还有部分袁姓徙居浙江杭州、宁波、奉化、鄞县及四川成都、江西南昌、福建福安等地。宋末,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进扰,袁姓又徙居于今湖北丹阳,安徽庐江,江苏无锡、扬州、南京等地。宋元以后,袁姓子孙辗转徙居到全国各地。近代史上,做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凯,望出项城,其妻妾成群,家族庞大达千人,分居全国各地,侨居美、英、法、德、日、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至此袁姓人已遍布海内外。如今,袁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袁姓约占全国汉族袁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三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四

至于字辈,各地差别很大,不知楼主是哪里人,先将部分地区字辈张贴如下:

安徽萧县袁氏字辈:“道开永玉常兴隆吉庆昌年庆忠振启传世孝述功”。

肥西四合乡袁氏字辈:“传家忠孝增贤至”。

肥东古城镇大袁村袁氏字辈:“帮家之光立修圣德长发次强红中”。

肥东八斗镇花张乡南袁村袁氏字辈:“兆佩开圣有余正家邦”。

肥东梁元稹袁氏字辈:“贤良长玉贵经学”。

合肥肥东、江苏句容袁氏字辈:“家宏从义广增先习性长荣光开大发世代泽忠良”。

定远袁氏字辈:“齐胜开宝□有余正家邦”。

肥西新仓镇袁氏字辈:“水玉光希加良日心依谱序定从先传家中孝遵前志永兆荣名立大贤经国谟猷重绳武兴宗事业贵延年万流同汇归于海五岳相连峻极天”。

寿县双桥镇梨树村袁家郢袁氏字辈:“家传同绪礼绍武庆宣”。

至德(东至)袁氏字辈:“太旺红绍武卫伟国华昌”。

安庆宿松袁氏字辈:“传家民舜诗书维先文章华国卧雪家声远仁奉世泽长”。

池州市贵池区晏溏镇袁氏字辈:“加谟必达正学为良”。

六安马头镇河西袁家湾袁氏字辈:“登新有传家义德宝”。

福安袁氏字辈:“魁廷元思正家干毓玉荣昌”。

广西

贵港平南六陈镇袁氏字辈:“书中有金玉才石”。

灵山文利镇南城村委何屋垌村袁氏字辈:“正扬光中成作定世”。

都安县河东堂袁氏字辈:“中正绍锦”。

荔浦县双江镇龙坪村妙光岭屯袁氏字辈:“角其志斗玉山上必定荣华兴发祥成世文明开金运善良亿万照书香”。

马山袁氏字辈:“志九耀三焕世克家启文绍武卫伟国华”。

云南

敦睦堂袁氏字辈:

西支:“伦彝久着道法可居永丕先型统绪安如”;

长房:“叙秩有庸典谟至言敦务宗本忠敬常存”;

东支:“寅协盛宪祥延昌明述善家范印勋崇”。

昭通袁氏字辈:“会彦祥锺继启龙金枝登厚玉君洪文学志崇先正德克勤本业自光宗仕子傅家存孝友明延大道永思聪”。

昭通昭阳袁氏字辈:“永皇国正天世启大明安开文章”。

楚雄东华镇新柳、梅花袁氏字辈:“成育(易)德(尚)开光(发)必绍怀永昌传述承先策宽宏庆祖祥”。 答案补充 贵州

黔西袁氏字辈:“安国登得发师朝中正华时玉文明代成恩大起家”。

兴义、黔西南布袁氏字辈:“朝登思文安开基尔本端传家承孝友志国绍清官”。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袁氏字辈:“崇登明希世国正保应昌孝忠先树德文礼耀争光”。

贵定袁氏字辈:“功洪正佩服先贤永光明”。

赤水袁氏字辈:“文兴开玉礼安胜绍志明腾仁义系德忠朝师正华时玉维荣道”。

六枝袁氏字辈:“启文士在学兴发开”。

金沙袁氏字辈:“万金子德开席正大光明龙生贵定府兴安国太平”。

遵义深溪镇袁氏字辈:“师世登正应洪鸣治国中传家福有道忠诚发达长”。

辽宁

沈阳袁氏字辈:“家生启忠”。

大石桥周家大金袁氏字辈:“勇福家景世季长青”。

辽阳、鞍山袁氏字辈:“德成文宏世廷凤守太和景庆志光正广恒集福多”。

旅顺口北海镇袁家沟袁氏字辈:“世国常守振安邦永顺兴殿庭君贵显书传万代清”。

鞍山袁氏字辈:“宝雨先仁旭唯其克世行”。

舒兰法特镇焦家村袁氏字辈:“永士振绍武卫伟国华昌”。 答案补充 黑龙江

哈尔滨道里区袁氏字辈:“伦序有永典”。

台湾桃园中历德庆堂袁氏字辈:“源业公敦裕嘉修嗣弈芳明伦华国庆康燕进年长”。

台湾袁氏字辈:“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元业功敦裕嘉修嗣奕芳明伦华国器康衍晋年长”。

香港袁氏字辈:“应子启贵发富荣华万永安平福禄国仕正维文朝庭锦光鸿”。

海南三亚袁氏字辈:“名宜超肇卫伟国华”。

互助东和乡袁家庄村袁氏字辈:“廷泰字家长中生有德峻成仁守善大寿文章建国民安永发”。

加拿大袁氏字辈:“修德明道尊贤尚能芳传奕叶永世隆昌裔荣福厚家声远振本立邦宁国运长兴”。

越南河内袁氏字辈:“忠良承庆”。

袁氏字辈十八户歌:

旧班派:“光细进政俊忠松仁念公二五友贵应必仲允任仁礼知信章华国”;

新班一:“叙伦辉祖泽积善致和祥代启英才裔诗书锡福长”;

新班二:“高平肇先绪新化庆繁祉雍睦笃宗新忠孝肃纲纪”;

统班派:“洋晚道然与金孙志潮丙户及袁成朋成气成兼显户克铭志器递克斌朋继洪孙并岳户忠良志通添庆临”。

袁氏一支字辈:“启正大有祥光世照苗”。

袁氏一支字辈:“必仲允有任仁义礼智信文章华国珍家世愈昌盛”。

袁天罡有后人。

袁客师,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唐代著名星象预测学家袁天罡之子,子承父业,他给人相面,极其灵验。袁客师官任廪牺令。

曾祖父:袁达,仕梁先后任为江、黄二州刺史。以后入仕北周,又先后任为天水、怀仁二郡郡守。

祖父:袁嵩,先后任为北周浦阳、蒲江二郡郡守,车骑将军。

父亲:袁玑,任为北周司铠参军。

叔叔:袁守诚

袁天纲(547年一634年),俗作“袁天罡”,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传说他善“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累验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隋时为资官令,唐武德年间为蜀郡火井县县令。

贞观六年,唐太宗听闻其名声,诏入朝收纳为智囊。贞观八年(634年),在其请求下,唐太宗复任他为火井县县令,以让他返回家乡,同年四月,袁天纲逝世。

扩展资料:

袁客师轶事

唐高宗显庆年间,袁客师凭着他的相术与贾文通一起去侍奉皇帝。高宗用银盒装一只老鼠,让在场的几位相、卜术人猜里面是什么。这些术人都说是一只老鼠。袁客师也说:"是老鼠,然而放里面一只,拿出来是四只。那只老鼠放入盒中后,已生下三只小老鼠。"

打开盒,里面果然是四只老鼠。袁客师曾与一位书生一同过江。上了船。看遍了船中人的气色,对同伴说:"不能着急!"于是二人相挽着下船上岸,偷偷地说:"我看见船上几十个人,全部都鼻子下有黑气,不久就要有大难。既然已经知道了,干吗还跟他们一起去呢?"

过了一会儿,船没开,忽然看见一位男人神色高朗不凡,跛一只脚,挑着担子,赶着驴上船。袁客师看这个人上船,就对同伴说:"我们可以走了,贵人在里面,不用担忧了。"

上船后,船就开走了。到了中流,风涛忽然大作,虽然危险惊惧,最后还是安全渡过了江。询问赶驴的男人。他就是娄师德。后来,娄师德担任了门下省纳言的官职。成为执掌朝政的三位宰相之一。

-袁客师

-袁天罡

袁家山历经明、清、中华民国以及新中国近四百余年之久,一直被稳定的传袭了下来,他印刻着几个朝代的印迹和文化。袁家山的文化内涵已经在当地百姓中生根发芽,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袁山”文化现象。袁家山西侧的市场被称为“袁山市场”,袁家山东边的大路被称为“袁山路”,袁家山后边的胡同被称为“袁山胡同”,袁家山所在地的居委会被称为“袁山居委会”……。袁家山数百年来一直作为一个固定的名称代代传承,深入人心,在当地有着很深的地域感情和历史渊源,他昭示着睢州人民对一代直臣廉吏精神的寄托和传承,更承载着古老睢州的人杰地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据考证,袁家山是睢州史志资料建置和图考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明代古地名实物,是睢县这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明清两代古城的标志性参照物,是不可再生的建筑地名文化资源。昔日的袁家山道场每年从三月底到五月初,农历四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有规模盛大的庙会,尤其是四月十四日吕祖诞辰礼节最盛,吸引着周边方圆数百里的善男信女。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历时十年的文化大浩劫,袁家山成为睢州古城硕果仅存的历史建筑,在道界名重日高,至今每年不断有大量海内外同胞来此进香祭拜。

近年来,河南省人民政府曾投入巨资对袁家山进行维修,公元2001年,睢县人民政府将董其昌书丹的“袁尚书大石坊”复修于袁家山山门之前,成为袁家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当地一些人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不顾文物保护法的三令五申,在袁家山重点保护范围内竟劈去山基的后半部,构建大量违法房产谋取商业利益,使袁家山山基主体暴露无疑,已严重危及到袁家山古建筑的安全,不能不是游山拜道者的遗憾。

2012年4月19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疏林远岫图》首次对袁可立和董其昌两位历史人物一生的故交佳话进行了生动报道,在文史和书画界引起很大反响。而稍早前山东蓬莱电视台所推出的历史节目《名臣袁可立》、《观海市》(上、下)和河南睢县电视台拍摄的十八集电视系列史话片《忠诚干国袁可立》都将袁可立这一受满清封杀数百年之久的历史名臣话题重新活跃于历史舞台之上,也为明金战争史,尤其是辽海战及间谍战的相关话题补上新的篇页。

2013年10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的《检察日报》 以“勘破冤案名留青史”为题对四百年前袁可立主政苏州司法期间为民请命洗雪冤狱的事迹进行了表彰。中共福建省委主办2013年第10期《海峡通讯》发表了谢志伟的《袁可立:有胆有识有奇谋》,其中罗列大量史实对袁可立一生有胆有识谋略过人的政治事件进行综述。2014年5月15日到22日,《大河报》对袁可立以“袁家山前说袁公”为题进行了五期连续报道。2014年6月,河南省文物局暨睢县政府对袁可立的别业袁家山开始自建山400年来最大规模的周边环境治理和维护工作,力争重现袁家山当年青山绿水原貌,而被满清刻意忽略的明末名臣袁可立及其相关历史的研究也从此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明代著名学者黄道周在《节寰袁公传》中说:“安夫人(袁可立生母)妊时,数盥水,见金鲤荡漾盎中”。中国道教经典著作《道藏辑要·在陆肇祥》记载道:“袁可立降生之日,淮(袁可立父)梦吕帝(吕洞宾)引一小童云:‘汝家世代行善,且知敬信我,今将小徒为尔后。曰:异日此地当出仙人’。即以此肇祥。”六十年后的袁可立真的来到了吕洞宾现身的地方蓬莱任巡抚督理大兵抗清防海,并在海战中曾经遇险传说受到过吕洞宾的保佑,后来袁可立的别号叫“石仙”,老家睢州的堂号称为“石仙堂”。袁可立退休后在睢州南城别墅陆园中建起袁家山道场供奉吕洞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巧合,数百年来一直困扰着南来北往的命相和道

明兵部尚书袁可立 ,东征平辽,船行至大海中间,风浪骤起,幻觉遇吕洞宾保佑。返里后建庙还原,因坐落在土山上,故名袁家山。 (清)彭定求

襄邑有袁家山,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在陆园地也。四围林树高耸,岩壑水水。木清华景逾濯锦,上建纯阳宝殿。额曰:“梦觉迷津”。后供吕帝閤目睡像,趺坐胡床前,设丹炉。最后高亭四敞,豁达清虚。上供长生大帝,及八洞仙祖圣像,皆飞现云中。前后壁之间,留题圣迹颇多。书回道人志。

乘载袁尚书始祖荣,世有隐德。递及尚书祖永康、父淮,皆崇奉吕帝最虔。可立降生之日,淮梦吕帝引一小童云:“汝家世代行善,且知敬信我,今将小徒为尔后。曰:异日此地当出仙人。”即以此肇祥。

淮甫晤而立生一生,文章事业董宗伯其昌志载甚详。而晚尤爱道,故于在陆园崇建殿宇数重,位置悉系梦中指点。皆隐寓丹诀之秘,至今灵应昭然焉。

(《道藏辑要·吕祖圣迹辑要·在陆肇祥》) 他最爱攀登的是坐落在城东南角的袁家山。这袁家山,确实有点山的气魄,又高又宽,气势很雄伟。 -- -- --阎豫昌《苏金伞评传》

“今睢县行政公署为清之洛学书院,然本明袁尚书可立故宅也,至宅向南恰与南坡之袁家山脉络联贯。”-- -- -- 民国二十二年(1933)《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

“袁家山,在今袁山路西。始建于明末,又称吕祖庙。建在一土丘上。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有凉亭。周围有浅水环绕,整个建筑望去如一船浮于水上。

建国后,大殿左侧建厢房十间,作为文物陈列室,山前开辟了花园。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曾改作县第二机械厂宿舍。1978年重加修整,栽种花草树木,辟作县图书馆。”-- -- -- 1989年《睢县志·城乡建设·古建筑》304页

“现存的名胜古迹有汤文正公祠(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袁家山、大成殿均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睢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袁家山进行了修葺,辟设了图书馆,植树栽花,美化周围环境,风景宜人。”-- -- -- 1989年《睢县志·城镇·新城》

“袁家山,又名吕祖庙、小蓬莱,在县城南门里,建于明天启(1621—1627年)年间,传为明末兵部尚书袁可立所筑。昔日,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有八卦亭,犹如三根桅杆;殿后有深洞,象征船舱,吕祖木雕供祀于内。周围湖水环抱,远远望去,形似小山。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知州范阳洵曾鸠工修葺,并镌碑记之。新中国成立后,几经修整,增建房屋三间,围墙260米,护坡台阶25级,花池35个,拆除大殿两侧耳室,改为八方圈门。山门下立起一对石狮,以补其缺。今为县图书馆馆址,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1989年《睢县志·文化·古建筑》

“袁家山,位于睢县城内袁山路西,文化路北。袁家山又称吕祖庙,是明朝兵部尚书袁可立为纪念他渡江时化险为夷而建成。袁家山建于明朝天启年间(1621年),占地7500平方米,建于土山之上。土山为人工堆土而成。三面环水,好似一页小舟在水中荡漾。中轴建筑共为三进,前有三门,中有大殿,后有八仙亭。山门外有20级砖砌台阶,拾阶而上进入山门。大殿面阔三间,接大殿后为仙人洞,洞两侧有砖砌台阶,顺台阶而上则登八仙亭,八仙亭为带回廊的砖木结构。现已辟为公园,山门外两侧已建仿古式图书馆。”(1990年《商丘地区建筑志》)

袁家山简介 袁家山,

又名吕祖庙、小蓬莱。它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 年)。据传,明天启日本侵占琉球群岛,明皇帝派兵部尚书袁可立出征,船行至大海中间,风浪大作,袁尚书十分着急。忽然眼前出现吕洞宾形象,于是急忙祷告,恳求保佑,并许愿修盖庙宇,随即风平浪静,一仗取胜。袁尚书返里后,大兴土木,盖吕祖庙以还愿。建筑颇具匠心,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有凉亭,周围浅水环绕。 解放后,党和政府曾几次整修,雄伟气势有增无减,现已成为我县广大干群学习游览的场所。 睢县图书馆

一九八三年二月三日 袁氏陆园在鸣凤门(新城正南门)内,有高阜隆起,上面有承露盘(承接甘露之用。古人迷信,认为饮此甘露,可以延年)、丹灶(道士炼丹用),名“小蓬莱”,即今日城内南部之袁家山。这里是当年文人学者宴会聚集的地方。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吟歌赋诗,抚琴欢唱,成为州中盛事。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王祖恢《浮香阁轶闻绝句》有诗云:“金缕歌终撤瑟期,露盘丹灶几迁移;蓬莱盛事原难纪,但录当年待月诗。”可见王祖恢活着的时期,蓬莱盛事已不能见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袁家山尚有大殿三间,东西厢房各数间,殿中后壁有一洞,深邃幽暗,通向后山。传说吕洞宾曾在此修炼,故有吕洞宾木像一尊。殿后一土山高耸,上有八仙亭;亭中壁画已剥落模糊,不甚可辨;亭外有柏树数株,苍劲多姿。外有短墙围护,游览者可凭墙远眺,城内景色尽收眼底。

袁家山外有壕沟、湖水围绕。春夏蒲苇丛生,垂柳依依,时有佳禽啾鸣,清幽宜人。1949年,睢县人民政府指令于此处集存各种文物,并派有专人看守。此后,山阜、八仙亭、山门、庭院等曾多次整修,作为文化馆展览文物之用。1978年11月,房屋、山门改建、重修后,辟为睢县图书馆。(《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作者 孔羽)》) 睢 音

金缕歌终撤瑟期,露盘丹灶几迁移;蓬莱盛事原难纪,但录当年待月诗。

这首七绝《金缕曲》,系清乾隆帝时本郡学者王祖恢为袁家山所作。据《睢州志》记载:袁氏陆园在鸣凤门内,有阜隆起,上有承露石盘、丹灶……建道场名“小蓬莱”。 袁氏陆园指的就是袁家山,鸣凤门即城大南门。袁家山的由来,传说:在明朝天启年间,兵部尚书袁可立,统兵渡海打仗,船至大海中间,忽然风起浪涌,尚书十分着急,恍惚中见吕洞宾的形象出现。醒后暗暗祷告,并许愿修盖庙宇,随即风平浪静。后凯旋而归,便大兴土木,盖吕祖庙(也称小蓬莱)以还原。庙建于土山之上,故称袁家山,模仿船形筑造,颇具匠心。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有凉亭,凉亭地下有深洞,当作船舱(解放前洞内曾有吕洞宾的木雕卧像)。四周有水环绕,当作海水。远望袁家山,俨然如一艘小船荡漾水中。

数百年来,袁家山雄伟的气势,优美的景色,有增无减。许多文人学士,吟诗作赋,赞叹不绝。新中国成立后,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现已载入上海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人民政府曾两次拨专款修建。当今之袁家山,已一改往日旧貌,原土岗荒坡,砌成圆形水泥台阶,山门重新修饰,凉亭漆油一新,大殿后之西侧新辟“漫步书林”之门。目前,大殿已成为县图书馆,前庭为阅览室,后庭为书库。内藏书籍书万卷。……(《睢县文史资料·袁家山》) (清)田兰芳

吾所日见之人,岂曾有云亲见神仙也乎哉?吾所日见之人,岂曾有谓世无真见神仙之人?神仙必不为人所得见,而吾亦可不必欲见之也乎哉。岂非以传记留传,昭然可据,遂谓古或异于今,故如是耳。若然则是,神仙能超然物外而克盈人之耳目者,实造于文士之笔端也。审矣,而世于人之工文者,顾以仙才目之又何以称焉。盖以文士心思灵变,笔舌澜翻,能状无成有,摭虚为实,才士之才至于如士,必非尘埃之局思钝颖,可以相方,故谓之曰仙,以其能形容乎仙之为才之至,非立一仙之程于此,衡乎能及乎此者之为无尚也。

吾姻王君堂夏,素报慕道之诚,以为神仙必可得而见也,飘飘然常有凌云想以尘壒喧 ,不足以接灵风。

一旦相袁公废囿,因高就下,鼓众力而建琳宫焉,剩沼残山,忽免为金城银阙。

于是吾州才俊竟抒藻思以歌泳之,变本增华。煌煌乎,赋驾大人诗跨步虚,行间如闻麻姑之音,句里能发玉女之 ,是为结象于难名,树都于无何,有不几才而仙者哉!

掌夏欲刊以流布四方,慕道之士必谓驷王虬并紫鸾骖 ,缤纷将弭节乎睢涣之间,更无庸驰车乎,流沙望涯乎沧波也。则是编也,亦可备蓬瀛之典故,以资取信,倘有龙门令抱策而续至焉,知当以观止谢之矣!

(清田兰芳《逸德轩逸稿·小引》) (清)范阳洵

戊申秋九月,余奉檄来守是州。越明年(春)二月,幕客陈云槎,朱紫函、高蓬山偕游袁家山。归,以所赋诗出以示余,余明日即往登临,见其祠宇萧条,园林将颓。慨然,有兴复之志,乃鸠工修葺,顿觉改观。复于庙外依山傍水,植桃柳数百株,一时僚幕诸公各撰联题额颜其殿,庙貌焕然一新。节于吕祖圣诞,寅剧赛,观者森如堵墙,诚盛事也,爰为文以记之。

余尝谓圣贤不必作神仙,而高过乎神仙,神仙虽不及圣贤,而断不可不学圣贤。夫儒者得用于传世,以行科道,而成为圣贤也,幸矣!如其不幸而至,逃入玄门遁世不悔。如唐典之隐,昆陵之休之治涞园,此岂其所甚愿哉!诚以圣贤者,以身教一时,以名教万古,虽死如生,固传世之神仙也!神仙者以金丹永保性命,以宝筏普渡众生,独善兼善,亦出世之圣贤也。苟徒以炼神眠气,脱壳飞升,逍遥间散于蓬莱弱水间,独乐其乐,而无忧世忧民,则虽历劫不坏,世又何贵有此神仙哉!历考列仙传中所载,中举者十万人,拔笔者八千余处,但为身谋,无功德于世者,何可胜道?即有恩于世者,而进亦有之。立大功德者,如老子之为柱史,尹喜之为关、令仇生之仕殷,马丹之仕晋,海蟾之仕燕,亦虽更仆,数求其名,昭史册祀重典章者。

自有神仙以来,未有若吕祖也。吕祖固圣贤而神仙,神仙而圣贤也。方其初读儒书,于唐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遇钟离子得授金丹,夫道其非以世不见用,托于神仙以示隐耶,其自愿混迹红尘,广行善事,以拯危救难,非即圣贤,悲天闵人之苦衷耶!逮我国朝劫灵效顺,屡助天功,其平日忠君爱民之心,已昭然其若揭,此孚佑帝君之封号之所由加也。

余永乏兹土,有废必与有兴。已告成,而风景清幽,居然福地也。庶几其式凭焉,从此春秋致祭,祀孔明俾,勿负我皇上酬德报功之至意,而官吏之竭诚,以将事者,可以为民祀福焉。后之官斯州者,与余同志必能力继其盛,则此庙可以不衰矣!

爰从而歌曰:

“花明柳暗兮,恍是仙源;

吹笛鸣剑兮,鹤唳青天。

神其醉止兮,洞中高眠;

佑我苍生兮,亿万斯年。”

是为记,与会题咏诸人及同城绅士会首姓名,镌于碑阴,俾后之君子有所稽考云。

署睢州事即补知州范阳洵撰并书

睢州学学训正周志承

睢州学训导 王汝舟

直隶州州判借补睢州州判沈人驿

代理睢州州判候补未入流沈贵春

睢州吏目姚嵩庆

清道光二十九年岁次已酋八月谷

(《睢阳尚书袁氏家谱·文物篇》)

袁世凯有多少后代?

袁世凯有一妻九妾,共有17子、15个女儿,并有47个孙儿女。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