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梁”与“上梁歌”?
在民俗语言之中,有许多是直接反映具体民俗事象的谣谚。在此,且以“上梁”为例。上梁,本是房屋建筑过程之中的一道工序。
但是,一但形成了“择吉上梁”、上梁时厌胜、举行祛邪祈吉仪式等许多与之相关的民俗事象之后,它也就不再只是表示一个建筑工序的术语,而是在不失原有本义的同时,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发生了符号意义的转换,它就被凝结、积淀成了一个用来表示一个特定民俗事象、一种建筑民俗仪式活动的典型的民俗语汇。在此文化背景下,这一简单的工序用语被赋予了浓厚的民俗色彩。至今,在现代大都市的建筑工地上,仍然可以看到这种上梁仪式民俗的遗绪,甚至安装吊车,要给吊车系彩带,安装完毕还要燃放鞭炮。说到家,这样做的心理,仍不外乎是祛邪祈吉,期望平平安安。
历代文人墨客,出于对上梁这种民俗事象的认同,每每精心撰写以祛邪祈吉为基本内容的所谓的“上梁文”。于是,也因此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文章体裁——上梁文。显然,这是一种与上梁这个民俗语汇同出一源的文体。宋代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杂识》认为,中国古代上梁文体发端于北魏温子升的《阊阖门上梁祝文》。明代徐师曾在中国文体学史上著名的《文体明辨序说》中写道:“上梁文者,工师上梁之致语也。世俗营构宫室,必择吉上梁,亲宾裹面(今称馒头) 杂他物称庆,因而以犒匠人,于是匠人之长,以面抛梁而诵此文以祝之。其文首尾皆用俪语,而中陈六诗。诗各三句,以按四方上下,盖俗礼也……宋人又有上牌文,盖上匾额之词,亦因上梁而推广之也。”清代吴曾祺编纂的《涵芬楼古今文钞》将所辑录的由上古至清光绪年间的近九千篇文章,按照文体分作十三大类二百零二个子类。其中,第十三类的第十二子类,乃为上梁文。
《鲁班书》书影
显而易见,上梁这个民俗语汇以及相关谣谚所凝结、载负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尽管很早就进入了上层文化却一直不失民俗本色。
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它的“永生不灭”。因为,现代文明正在淡化其民俗内涵和意义。同其他一些民俗语汇一样,它的消逝,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把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把围绕这个民俗语汇的全部民俗事项,完整地、真实地而且可以“原汁原味”的重复再现的,保存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记忆之中,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过,民间文化几乎对任何社会事物都有其独到视点的独到解读。上梁歌也不例外。
相传,济公和尚手摇破扇,悠闲自在地到处云游。
这天,小傍晌,他觉得肚子饿了,就想去化斋,正巧前边不远处有一个小村子。他快步走过去。刚进村子,就听见有一家院子里吵吵嚷嚷很热闹,他赶忙去看,见院中满是人,人们脸上挂着笑容。原来这家是村子中第一家盖瓦房的:大家图个热闹,都来给主人挂红。
济公看这很新鲜,就从人群中挤过去。大家突然见进来一个陌生人,又见济公的打扮同乞丐差不多,都感到稀奇,都要看他干什么,济公见众人都看着他,很高兴,眉开眼笑地对主人说:“我祝贺你,大喜呀!”“同喜同喜!”主人忙答。济公又说:“我看盖房应该放些鞭炮,那该多热闹啊!”主人点头称“是”。主人问道:“您是……”“啊,我是灵隐寺的济公嘛。“啊,您就是济公长老?”大伙齐声说。济公哈哈大笑说:“还不相信吗?”大家高兴极了,把济公抛起多高。济公就势一跃,跳上房墙顶,大笑说:“我今天挺高兴,也为大家助助兴,编套《上梁歌》。”“好!”大家点头赞成。只见他不慌不忙,慢慢悠悠地摇着破扇摇头晃脑地唱道:“盖房盖房,喜气洋洋。”边唱边从兜里掏出糖果扔给大伙,说道:“大家吃糖。”接着又唱道:“大梁好比一条龙,曲曲弯弯向上行,行到当中停一停,亲戚朋友都来挂红啊!”大家忙把自己的被面、褥面挂在大梁上。济公长老顺手拿起酒壶又唱道:
“这美酒浇梁头,浇梁头,祖祖辈辈出王侯;浇梁腰,浇梁腰,祖祖辈辈做阁老;浇梁尾,浇梁尾,祖祖辈辈做官清如水!”说完,鞭炮齐鸣,好不热闹!
鲁班大仙
自从那以后,不论谁家盖房上梁时都唱济公编的那套《上梁歌》。这首《上梁歌》传到现在,经过很多人唱,虽有改动,但还是济公编的那个意思。
至于,在唱诵《上梁歌》之前,为何还要往梁上挂块红布呢?说起来民间也自有民间的说法。
相传,从前有一个姓李的考生,进京赶考。半路上,遇上了一伙强盗,他们七手八脚地把姓李的考生打得遍体鳞伤,并把衣服和钱抢走了,只剩下贴身的衣服,考生昏死在老槐树下,这棵老槐树四五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原来是棵槐树精。槐树精看到考生昏死在身旁,满身是伤,顿时产生怜悯之心,于是把考生救了过来。槐树一晃变成个屋子,槐树精变成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精心地给考生治病。不过半个月,考生的病就痊愈了。考生万分感谢这位女子,他看女子长得眉清目秀,渐渐产生了爱慕之心。姑娘告诉考生说,“这棵老槐树就是我的身躯,”接着又说,“我给你出几个对联,你要是记住了,保准你考上。”她出了几个对联,考生一一背熟了,准备进京赶考。临走时,考生说:“等我考中以后,回来一定娶你。”姑娘羞愧地低下头,望着心爱人的背影,向往着以后的美好生活。
再说这考生进京赶考,考题正好与姑娘出的对联相同,因此全答上了。过了几天,圣旨到了,要他做官,考生高兴极了,但他却把姑娘忘了。有一天,皇上召集群臣说:“我们建筑的宫殿就缺一个主梁了,谁要是能找到一棵大树做梁,我加倍封赏他。”姓李的一听大喜,忙说:
“皇上,我知道有一个地方有棵树,四五个人手拉手都围不过一圈,正好做梁。”皇上一听大喜,又给他升了一级官职。姓李的得意起来,心想:那棵槐树本是个槐树精,我怎能娶她为妻呢?
镇宅钟馗
再说那些伐树兵将在姓李的引导下,来到大槐树下一看,兵将们都大吃一惊。有的说:“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样大的树。”他们开始伐树,刚锯不深,奇怪,这树竟流出血水来,许多人都惊呆了。有的说:“干脆别锯了,这一定是棵神树。若是得罪它,定会惹出祸来。”但这些人毕竟是兵将,谁敢违背皇上的命令!只好闭着两眼锯。过了好大工夫,才把树锯倒。这时,槐树精周身疼痛,鲜血直流。她深知是姓李的害了她。她想:“我瞎了眼,当初不该救他,但现在已经晚了。”她开始考虑如何报复姓李的。
兵将们把大树运到建筑地点,开始上梁,但怎么也上不去。有一天,槐树精给皇帝托了一个梦说:“只要有一颗忠诚于你的心,用块红布包上钉在主梁上,主梁就能上去了。”第二天,皇上为了找一个最忠于他的人,想了个办法,召来群臣说:“我的屁股生了疮,谁能给我舔一下疮口,我就加倍封赏他。”姓李的一听,又是个好机会,忙跪下说:“小人愿意。”话音刚落,皇上连忙说:“来人哪,把他推出去挖出他的心,用块红布包上,钉在主梁上。”果然灵,这颗心一钉上去,这主梁就上去了。从此,人们盖房子上梁时都钉块红布,据说就是打那时传下来的。红布和心一样红,钉块红布求个吉利。
沈阳地区流行的“上梁歌”选辑
其一
旧时盖房子上梁时,木匠手拿酒壶念此歌谣。
鞭炮齐响福门开,明灯蜡烛掌起来。
四块金砖架玉柱,四根玉柱架金梁。
木是好木,梁是好梁:
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生在东海,卧龙岗上。
鲁班检过,走上一趟,
看它是块好料,能做架好梁。
手使纹花月斧,把它砍下山岗。
牛车一对,马车一双,平平稳稳,运回家乡。
大徒弟掌尺,二徒弟掌寸,
三徒弟一阵锛凿斧锯,雕了个丹凤朝阳。
大梁好比一条龙,弯弯曲曲往上行,
行到空中等一等,亲戚朋友来挂红。
其二
八仙桌子四角四方,香蜡纸马摆在中央。
墨斗划尺上边放,单请主人来上香。
大梁好比一条龙,曲曲弯弯往上行。
行到空中等一等,单等亲戚朋友来挂红。
浇梁头,浇梁头,祖祖辈辈做王侯:
浇梁腰,浇梁腰,祖祖辈辈做阁老;
浇梁尾,浇梁尾,祖祖辈辈做官清如水。
其三
一进房宅观四方,一张八仙摆当央。
香蜡纸码上边供,单等东家洗手来焚香。
鲁班读书经书巧,传授徒弟度下方。
先修我主金銮殿,后修娘娘巧梳妆。
三修百姓兴隆地,富贵荣华万万年。
其四
大梁一上指西关,高楼大厦盖地墙。
盖到正北遮北斗,盖到正南遮太阳。
盖到正东吉兴地,盖到正西卧龙岗。
低头走,用目观,来了我师到阵前。
左手拿着量天尺,右手托着是金钱。
金钱撒在贵福地,富贵荣华万万年。
东家大喜!
其五
一进门宅观四方,四梁八柱在中央。
四块金砖架玉柱,八个玉柱驾金梁。
看宝宅呀亮堂堂,八仙桌子在当央。
喜神财神上边坐,福神贵神到两旁。
右手拿起钢钉斧,左手拿起八卦钱,金钱散在宝宅内,富贵荣华万万年。
其六
拿起酒壶抬头观,观见太公在眼前。
昨日太公从此过,他说今日最好上梁把门安。
今日上梁增百福,安门立户纳千祥。
这回盖得是正房,盖完东厢盖西厢。
厢西厢东都盖妥,再盖前房和后房。
前边修的是阁老府,后边修的是子孙堂。
阁老府里住阁老,子孙堂里不断香。
世上有棵出奇的树,兴安岭上把它长。
树根不知有多长,一直伸到扬子江。
扬子江中水发旺,大树根深枝叶长。
树枝不知伸多远,蒙山顶上搭阴凉。
此树好比梧桐树,甲午年间落过凤凰。
凤凰不落无宝地,就是有麝自来香。
这个房子盖完后,万事如意得顺当。
浇梁头,浇梁头,祖祖辈辈做王侯。
浇梁腰,浇梁腰,后人当官步步高。
浇梁尾,浇梁尾,后人当官清如水。
喜梁好比一条龙,曲曲弯弯向上行。
行到空中等一等,亲朋好友来挂红。
亲朋好友把红挂,来了福禄寿三位仙。
白鹤童子前引路,后跟刘海撒金钱。
金钱撒到佛门地,富贵荣华万万年!
上梁是一种民间习俗。
上梁是建房最主要的一环,主要是指安装建筑物屋顶最高一根中梁的过程。
古代建筑房屋时,在上大梁以前,要举行一种诵唱“上梁文”的仪式,以祈求根基牢固,诵祝房舍平安长久。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对此有相关解说:“按上梁文者,工师上梁之致语也。世俗营构宫室,必择吉上梁,亲宾裹面(今呼馒头)杂他物称庆,而因以犒匠人,于是匠人之长,以面抛梁而诵此文以祝之。其文首尾皆用俪语,而中陈六诗。诗各三句,以按四方上下,盖俗体也。”
据我国史料记载,建房上梁举行仪式始于魏晋时期,到明清时期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建房礼仪实际上是一种求吉礼仪,人们举行这些礼仪的目的是祈求房屋永固、富贵长久、子孙满堂。按照民间建房的程序,建房礼仪大致上可分为选址、立中柱、上梁、立门、竣工等几项,其中,上梁仪式被人们视为建房过程中最重要的礼仪。上梁时如家人生辰时刻与上梁时辰相冲,必须避讳。上梁前必祭神,祭品有“全猪”(即用猪头一只,猪尾一根,意即全猪),俗称“利市”。鱼、鹅、豆腐、蛋、盐与酱油五色或七色,用木制红漆祭盘,置于供桌上端,其他菜肴廿四碗及南北果品十二盆。贴“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之类的对联。对联用黄或绿色纸,切忌用红纸。梁之两端挂红绸,红绸下垂清顺治铜钿一枚,取“平安和顺”之意。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梁可分为三架梁、五架梁、七架梁、九架梁、单步梁、双步梁、骑门梁、月梁、抱头梁、太平梁等几十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五架梁、七架梁和九架梁。民间认为,上梁是否顺利,不仅关系到房屋的结构是否牢固,还关系到居住者今后是否兴旺发达。过去农村有句俗语:“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可见梁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每逢上梁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尽管各地的习俗有所不同,但上梁仪式都十分隆重,整个过程可分为祭梁、上梁、接包、抛梁、待匠等几程序。
古代人们在建房上梁的时候,主要有四种禁忌:1房梁的材料;2上梁的时间;3上梁的仪式;4上梁的祝词。在古代建筑房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说自己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想要什么时间动工就什么时间动工的,这些步骤,这些流程都是需要请一位风水先生来看过之后,提出建议,然后房屋的主人按照风水先生的建议去修建,尤其是给房子上梁的过程,更是尤为的重要,是有很多讲究,很多禁忌的,如果不小心触碰到了那些禁忌,那么很可会给房屋的主人带来不幸,带来麻烦的。
1、梁的材料上梁的材料对于一个房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都是用杉树的树干作为房屋的上梁,但是树干也有好坏之分,为了让自己的房屋更加坚固,风水更加稳定,所以都会去挑选一些比较好的杉树树干,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白蚁的侵害,如果随便挑选树木的树干作为上梁,很容易会破坏房子的风水问题,到时候就很麻烦了。
2、上梁时间一般来讲,上梁的时间都是在上午或者是在傍晚的时候,一般都是会先请风水先选好日子,选好时辰,时间一到准时上梁,这一点是千万马虎不得的,也是不能够拖延的,因为这些时间的选定都是根据家里人的生成八字去挑选的,如果时间有差错的话,就很容易会跟家里的某位成员发生相冲,相刑的情况,这对于当事人来讲就是一种厄运,一种灾难。
3、上梁仪式上梁的仪式一定要隆重,房主要在上梁之前,进行祭祀,然后贴门联,设立香案,摆放各种祭拜的果品,焚香叩拜。
4、上梁祝词在上梁之前,都是会先进行诵唱“上梁文”,为的就是祈求根基能够稳固,主人家能够平安发达。
以上就是古代上梁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宜,缺一不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之前,宜黄县农村建造的房屋,大都是树木做成。房屋厅堂的屋顶最高处,架着的一根横木,称为栋梁,是一幢房屋的“主心骨”。因此,上梁仪式就安排得非常隆重。
上梁这天,东家房屋主人 请人写好很多副对联,贴在柱子或是墙壁上,大门口的横幅多是写着“吉星高照”四个大字,厅堂内神龛上的横幅写着“紫微驾临”四个大字。厅堂内放着两张桌子,桌上放着一个蜡烛架,上面插着一对大红的蜡烛,蜡烛前面放着“顺红”(猪头)、酒之类的祭祀品,后面放着秤、镜子、算盘等物件;桌子底下则放着一桶谷子,一只雄鸡。鞭炮是有专人背着,随要随放。
栋梁是前一天从山上采好的。栋梁的选择非常严格,不仅笔直,而且至少要是双兜以上(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树同一个兜)的,蕴含着能“发”的意思。对栋梁的存放也非常严格,扛回家后必须放在单独的房屋内,把门锁好,并且不能让女人碰它。
一切准备就绪后,东家端上“头碗”米粉和鸡蛋 ,筛上米酒,摆上糖果之类的丰盛早餐给木工、泥匠师傅吃过后,木工徒弟们把“五尺”测量工具 、斧头、锯、刨、墨斗、角尺,泥匠徒弟们把泥刀等工具拿来放到新屋厅堂的桌上或桌下。
吉时到了,开始请梁。木工师傅在新屋厅堂内点着一簇香,分给东家的男性公民每人三支,带着他们去存放栋梁的地方请梁。木工师傅站在栋梁的中央,东家分列左右,对着栋梁深深作三个揖,木工师傅便号起了请梁诗:今日祭梁,天地开仓,鲁班到此,大世大昌。吉日吉时,栋梁登位,世代的发达,万代的兴旺啊!“好啊!”东家大声喝彩。劈里啪啦……鞭炮声响了起来。
请梁诗号过之后,东家父亲扛着栋梁兜在前,长子扛着栋梁梢在后走向新屋,爆竹声接连不断地响起,直到新堂,放在摆好的两条木马上。此时,亲戚邻居早已来到新屋看热闹了。
木工师傅从桌上拿起三张草纸,折好,点燃,又号起了诗子。接下来是木工师傅用酒、用大公鸡的血分别祭鲁班,祭梁,祭中柱;泥匠师傅也用酒、鸡血祭石垧木柱底下垫的石块 或墙脚……
诗子一首接一首地号了出来,爆竹一封又一封地响了起来,新堂里个个喜笑颜开,热闹非凡。
祭完之后,木工师傅拿起红布,站到东边,号起了扎梁诗:付裕(鲁班的大徒弟),我手拿绫罗七丈长,绫罗出在赤州堂,苏州出有绫罗鸡,激起绫罗登栋梁,左登三转生贵子,右登三转状元郎啊!诗子号完,爆竹响过,东边这头的红布也就扎好了。站在西边的木工二师傅也接着号了起来。徒弟们拿着绳子爬到屋顶上,红布扎好后,木工师傅们接过从上面放下的绳子,一边缚梁,一边号起了缚梁诗。栋梁的两头缚好后,屋顶上的徒弟开始往上拉,东边先拉起。这时木工师傅又号起了吊梁诗:付裕,我一步二步上厅堂,三步四步下科堂,五步六步登金宝,七步八步状元郎,九步十步高官做,十一、十二步伴帝王啊!紧接着是一阵附和声,鞭炮声。
接下去是放梁袋。东家的男性公民一字儿排开站在新堂下,仰起头,双手托起衣服下摆。屋顶上,木工师徒把红布做成的梁袋里面装着金戒指、银元、大米之类的东西 徐徐放了下来。这时木工师傅又号起了放梁袋的诗。
东家大小男丁兜着梁袋到旧屋里,存放到米缸里。屋上的徒弟们开始从上往下扔糯米糍、糖果等,围观的人便嘻嘻哈哈弯腰捡着、抢着,气氛达到了高峰。果品扔完后,木工师傅号起结束诗:“付裕,我上完梁,号完诗,鲁班师爷打马转回归。各位亲友问我到何处,我请东家添子添孙添利息啊!”“好啊!”劈里啪啦……
上梁仪式结束了。
中午,东家便在新堂内摆好酒桌,宴请宾客。
什么是“上梁”与“上梁歌”?
本文2023-12-02 10:03: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0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