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讷的宋氏家族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宋讷的宋氏家族,第1张

百家姓氏,各有起源,宋氏起源于河南商丘。西周初年,周封微子启于宋(今河南商丘) ,称宋公,建立宋国,宋人以国为姓,为宋氏之始,传续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微子,名启,先商帝乙长子,纣之庶兄。生于丙辰年正月八日午时,食采于微(今山东梁山西北)子爵位,故曰微子启。

微子贤明仁德,具有帝王风范,帝乙有将商家王朝传于微子之意,太史不允(因启与衍出生时其母尚未立为正妃,故称启与衍为纣同母庶兄)。太史按当时法律: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帝乙卒,辛立,是为纣王,后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纣王荒*无道,微子数谏不听,微子忧纣王之将亡,乃问救乱之策于太师箕子,少师比干,箕子自言其义不可去,微子叹曰:念神气可受他人,主器必归于长,遂持祭器远遁于荒,离纣王而去。箕子不忍离去,佯疯而被囚,比干因直谏而被剖腹挖心。微子、箕子、比干后被誉为“殷之三仁”。

周武王姬发克商,微子携带祭器到武王营门前,肉袒而缚,求告武王,要求保留商族的香火,武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恢复其爵位。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又命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辅佐武庚监管殷商遗民。

武王卒,子成王继位,因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周公旦为之摄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串通武庚起兵反叛。周公旦奉成王之命调动大军,经过三年的战斗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诛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微子没有参加武庚的叛乱,因此成王封微子启于宋(今商丘),建为上公,作宾王家,祀得用天子之乐。成王为微子之命以申之,建都商丘(商丘即阏伯、相土故都也)。让他管理殷商遗民,奉守商人宗祀。微子启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以后世代相传,历时761年,传32君,26代至宋王偃,微子是宋国第一代国君,宋氏之始祖。宋王偃四十七年《年表》云:43年(公元前286年),齐泯王任韩泯为相发兵攻宋,王偃奔魏,死于温(今河南温县),国亡。其国土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子孙以国为氏,除留有一少部于商丘继续繁衍生息,其余大部均迁播于祖国各地。

至唐元和年间,林宝撰《元和姓篆》,以广平为天下宋氏郡望之首。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唐玄宗开元年间出了一名杰出的贤相宋璟,关于宋璟的先世,北宋欧阳修撰《唐书》,在《宰相世系表》中列有《宋璟广平宋氏表》。广平宋氏是自西河介休(今属山西)迁徙而来,西河宋氏始祖为宋昌,而远祖则为宋义、宋襄。宋襄、宋义为宋王偃公族之子孙。

公元前328年,宋君偃攻袭其兄剔成,自立为君。自宋君偃元年至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宋王偃后传几世正史无记载。据《商丘宋氏族谱》载:“宋王偃子名錡,錡子沣、沣子檄、檄子焕、焕子墴、墴子义、义子昌”,(按:误义子应为襄)。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宋亡77年,宋义加入楚起义军,随项梁,为将军。项梁死,楚怀王封为上将军,后被项羽所杀。《史记项羽本纪》载:“宋义为上将军,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至无盐(今山东郓城县东)饮酒高会。……(及项羽杀宋义)使人追宋义,及之齐,杀之。”

按,《唐书宰相世系表》云:“楚有上将军宋义,义生昌,汉中尉,始居西河介休。”将昌认为宋义之子,误。此表多据唐林宝《姓纂》,而《姓纂》只言:宋义、宋昌。不言昌为义子。唐司马贞为《史记》作《索隐》,引东汉官修的《东观汉纪》中的《宋杨传》云:“宋义后有宋昌。”只言昌为义之后,亦不言为其子。《索隐》又引晋虞预撰的《会稽典录》云:“昌宋义孙也。”可见宋昌应为宋义之孙,宋襄之子。

宋昌居西河介休,下传十世皆无考。

《唐书·宰相世系表》云:“楚有上将军宋义,义生昌,始居西河介休,十二代孙晃,晃三子:恭、畿、洽,徙广平列人。”

《元和姓篆》卷八:“宋氏广平:昌为汉中尉,始居西河介休,十二孙晃,生恭,徙广平利人(应为列人)侯,孙药师,生疏,恭弟畿、洽。”

以上两书记载,都说昌十二世孙为晃,恭,畿、洽之父,只是《唐书》“洽”而《姓篆》则名“给”。但考之《魏书》,证之《北史》,恭、畿、洽之父不名晃,而名活,其祖名爽。

《魏书》卷三十三《宋隐传》:“宋隐,字处默西河介休人也。曾祖爽晋昌黎太守,后为慕容廆之长史。祖活,中书监,父恭,尚书,徐州刺史。慕容廆徙邺,恭始家于广平列人焉。”可见恭父名晃误,而名活,祖名爽。

宋恭、宋畿、宋洽兄弟三人,自西河介休迁广平列人,为广平宋氏始祖。宋璟之派出自二门畿。

宋畿,为宋璟之派广平之始祖,《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姓篆》皆云为“后燕王将军司马”,生荣国。荣国下传十世至宋璟,《宋璟广平宋氏表》记述较详,宋璟先世简洁明了,今汇宋璟先世世系表一览便知。

据《滑豫宋氏族谱》载:“按唐之贤相宋璟文贞公,实系吾滑宋氏之先代也,而有梅花赋在舍历传年久,而公之原籍直隶邢州南和县,按唐监公生于高宗十二年,卒于玄宗二十五年十月,享寿七十有五……”,可知大唐贤相宋璟乃属滑豫宋氏原居河北广平之先代。

又据《滑豫宋氏族谱》载:“吾宋氏之由来亦已久矣,而汤而宋、经秦、过汉、越晋、迈隋、而唐、至南宋宁宗,滑豫宋氏一世祖宋殷先祖便于广平郡迁入卫之山阳城(今河南焦作)”。

据《卫辉府志》载:“辉县西南六十里有古邓城周围九里四门遗址尚存即山阳县入辉州改县为镇,即今山阳镇”。

据《滑豫宋氏家谱》载:“一世处士公讳殷,字彦实,号东郡,先卫之山阳人,自宋宁宗时徙滑遂家焉。”

由于宋璟身后数载,中原骚于兵革,朱温起首、五胡乱华,共有五十余年,惜其旧谱被焚化为乌有矣!宋璟后世子孙何人于何年自河北广平迁徙于卫之山阳,现已无证可考。据五世祖宋讷于洪武七年(公元1375年)为浙江嵊山宋氏族谱作序之后记中载:文恪公给嵊山宋氏族谱作序之家乘序,当时因吾宋由广平迁卫徙滑传家五世,伤叹前谱已失矣!孝心切矣!而元文学士赵松雪书吾谱之梅花赋,实出于文贞公之后,与嵊山宋氏同本分流。

一世祖宋殷于宋宁宗时,从卫之山阳迁徙于当时的白马县宋胡寨(今延津县马庄乡李村寺),后至四世祖忠肃公崇禄(讷父),因李村寺地基狭隘,昭穆不便遂迁于林子里(滑南宋林),又将先祖德仁、先考瑄起葬于林子里村西新茔,一世祖殷仍葬于李村寺南原茔。

据《滑豫宋氏家谱》载:“我祖旧籍本卫之山阳,自宋宁宗时迁於滑之白马郡永宁乡东林子里,始祖殷、二世祖德仁、三世祖瑄皆隐居不仕,养晦自高,其树德创业之休,不可胜记,顾作善降祥仁者,有后迨至大元四世祖崇禄为行台侍御史、户部尚书,因其贵显追封三代敕修茔域、建祠堂,鸿功骏烈垂诸史册,至五世祖讷以元进士弃官旧里,明兴复蒙征召,起官祭酒定立监规、谟谋制度备载於名臣录,由宋而元而明,其先世或中黄甲、或步青云、或著国学、或游邑庠,累世衣冠之盛不可悉数”。

四世祖崇禄是滑豫宋氏迁播发展史中的功德先祖,他不仅因其官居贤贵而追封先祖三代敕修茔域建立祠堂,使宋氏先祖鸿功骏烈垂诸史册,而且尤为功贵的是结束滑豫宋氏支脉数千年来的迁徙史,定鼎于得天独厚的拥有数千顷肥田沃土的家园——南宋林村,使滑豫宋氏家族从迁徙落难中崛起,及至五世祖文恪公宋讷,承继父志,以其儒士大家,复蒙征召贤士于明宫,执教太学,受明太祖洪武皇封褒嘉,以至为后世子孙赢得皇权族威,至明、至清、至共和,繁衍了近三十余代数万计的子孙,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参阅宋氏家谱名人录) 滑豫宋氏家谱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卷,它真实地记载了滑豫宋氏世系人物的历史轨迹,它翔实记述了宋氏先祖支脉家族成员世系延伸、人物传记、生卒年月,它重笔浓写了宋氏先祖诸历史名人的事迹与功德,滑豫宋氏家谱珍贵的内涵,不仅对研究祖国的历史、名人、文化、书法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促使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滑豫宋氏家谱共十二卷,第一卷作为全卷的核心分为三个部分:

(1)谱序。登载宋氏历次修谱的序言,人物传记、碑文等。

(2)宸章。印证大明洪武帝为文恪公宋讷历次晋升官爵、褒奖功绩的圣旨及御制祭文等。

(3)名人录。记载了自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等一百余位名人。

其他卷以滑豫南宋林为原支脉,涵盖周边延津、封丘、原阳、开封、新乡、汲县、辉县、浚县等分支,续谱时按村所居支脉分卷有序入册。

滑豫宋氏先祖修续家谱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家谱可追溯至唐朝贤相宋璟文贞公先祖居河北广平世系。

按明洪武七年,五世祖宋讷为浙江嵊山(时与嵊山合刊)宋氏族谱作序云:“家之谱牒亦自广平为源,松雪赵公尝序其首而书《梅花赋》于左其,以铁石肝肠望于宋氏子孙者深矣,奈何中原兵革,衣冠离散,化为乌有矣!”宋氏原家谱自文贞公宋璟居广平先祖为源,该谱曾有宋璟所题《梅花赋》,元大学士赵松雪亦曾书写作序,之后不幸遗失于中原战乱之中。

鉴于滑豫宋氏先祖原谱遗失,仅存原谱中《梅花赋》传于后世。至四世祖忠肃公崇禄,五世祖宋讷,父子递朝为官,修家乘推前无着,故以殷公为始祖重新修续了滑豫宋氏家谱。

滑豫宋氏家谱自四世祖崇禄、五世祖文恪公续修以来,距今已七百余年,后世子孙修续家谱记录在册的有六次:第一次为明万历元年(1573年),由十世祖天朴公主修并作序;第二次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年),由十六世祖三杰公主修并作序,三杰公在此次修续中所作序言,除与上次作序时言明前谱遗失、力述先祖功德之外,还添加了所遗失前谱中,宋璟在唐垂拱三年,时年二十五岁所作《梅花赋》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献。第三次修谱是在民国六年,由时任提督总兵、陆军中将,二十一世祖明善公与邑庠生二十一世祖温公主修,此次修谱由于明善公介入而声势浩大、规模空前,以前未提及与商丘合刊,而此次修续把与商丘合刊放在显要位置。商丘知县扈于高亲自作序,余外有商丘宋氏裔孙恪明公作序。第四次修谱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此次修谱是在民国六年的基础上修续的,仍与商丘合刊,因此规模不亚于上次。于1935年滑县县长谢随安受恩师宋太和之托为修谱早于十余年即操笔作续。修谱由明庆、勤、崤、玉印、学善、学儒诸公主修,由金元、体元公作序。第五次修谱于1980年展开、1982年告竣。有岳、明相、岫 、孝明、孝田、孝民、庆太、自修、崇树、象彬公主修,有岳、孝田公作序,此次修谱是以南宋林为主体修续的。时值改革开放初年,科技欠发达,修续特色与以往并无较大差异。第六次修谱于2008年7月展开,2009年告竣。有总会首崇福,副总会首德印、明相、天太、相贤、相勤主修,有孝勤、崇新、崇彦作序,崇新执笔,有崇树、孝民、德立、天才编纂,会首孝增、孝才、孝章、崇玉、崇杰、崇民、崇雷、崇宽、崇亮、崇温、崇高、德全、德昌、德本、德禄、德信、德甫、德民、德明、德广、德士、天海、相才、天顺、先进、天真、相杰、贤明同力合作。此次修谱较往届有三大亮点:其一、于修谱开展前,邀集迁播周边各县区五十余支宗亲派代表汇集故土宗祠为先祖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以弘扬先祖功德,唤起裔孙承继先祖遗志,崛起宋室,振兴中华。其二、此次修谱顺应社会发展,冲破世俗观念,开宋氏男女同登家乘典册之先河。其三、此次修谱以现代交通、通讯、电脑排版印刷等先进技术取代了历次修谱中以步代车,以手写石印等原始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与运用,使此次修谱呈现出便捷、规范、高效、低耗等新时代特色。

滑豫宋氏修谱的历史,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子孙在繁衍,宋氏裔孙随着世系的发展,将会继续大笔书写自己的历史,让世系的辉煌沿着历史的轨迹延伸…… 滑豫宋氏五世先祖宋讷文恪公,生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卒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1年),元至正中进士,授盐山令,于洪武十三年(1381年),洪武帝招贤,由四辅官杜敩荐,任国子助教、拜文渊阁大学士、擢升祭酒,著有《纪德录》、《西隐集》,其父崇禄任元宫中奉大夫,山西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户部尚书,祖父瑄赠中奉大夫,河北、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曾祖父德仁赠嘉仪大夫,礼部尚书。

有感宋讷对大明所创业绩辉煌,在其病逝后,明太祖朱元璋甚为悲痛,御制祭文,特派礼部官员高昌安前行代为祭奠,并颁旨为大明开国帝师,建庙崇祠,以期弘扬宋讷之功德,使之名垂后世,递传于子孙。

宋讷祠堂最早兴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建筑布局分为大殿、东西廊房、围墙、山门。山门系传统中式门楼,紫漆大门,上联曰:调和盐梅公卿府,下联配:燮理阴阳宰相家,横批:大明学士。山门内悬挂一御赐金字牌匾,上曰:“开国明师”,后又有滑县县令吕文光于乾隆二十七年增匾置于其上。越过山门,中间是一条直通大殿的甬道,甬道两旁植有古松。左右配东西廊房,皆为宋氏家族逢年过节祭奠先祖会客议事所用。穿过甬道,即来到大殿。大殿系古式厅堂砖木结构,房顶高脊飞檐,走兽飞禽置于其上,栩栩如生,廊檐下红漆明柱,上联曰:龙堤高卧东郡志,下联曰:凤德题兆西隐集。大殿仍为紫漆大门,上联曰:功勋百代垂青史,下联配:俎豆千秋起白云,横批为“血食春秋”。大殿正中设一木质软阁,阁内雕有大殿主人公——宋氏五世先祖文恪公塑像,主人端坐其间,头戴乌纱,二目放光,银髯飘洒,神采奕奕,双手扶膝,气宇轩昂,好一派宰相大家学者风度。塑像两旁各有一童侍立,手端文房四宝,静立侍俸,据说双童即为文恪公弟子燕王、建文帝。

王格庄位于蓬莱城西25华里处,在老206国道的东侧,在蓬莱西城临港工业区的规划区内,北与港里村相距不到一华里,与北面的西泊子,西北面的栾家口,西面的北王绪,西南面的北林院、南王绪相距都是3华里,离北沟镇驻地6华里。东面翻过一座山,即是上口沟,距上口姜家、上口赵家、上口李家约5华里。现有380多户,1200多人。900多亩耕地,800多亩园地。

“王格庄,东西长,一条大街穿中央;东边盖房山脚下,西面建屋公路旁。”一首民谣道出了王格庄的轮廓。王格庄半山半泊,山地多于泊地。东南面丘陵起伏,山脉相连。村东有一条河,人们叫东河,东河两侧山峰相连,绵延起伏,最东头地名叫“东口子”,翻过东口子山脊,东麓还有王格庄的土地,村民称为“东流水”。自东口子顺东河西下,北面的山脉依次是:大东山、小东山、河北坡;南面的山峰沟谷依次是:大客套、车家沟;叉顶坡、河南坡,河南坡北麓山脚下有一地名叫“老金桥”,此处有一泉眼,长年流水不断,水质清澈甘甜。再往西是潘家沟,潘家沟口有一潘家井,不管天多么干旱,水位总是不变,遇上天旱时,东疃的都到这里挑水饮用;潘家沟西坡叫大龙台,大龙台山顶叫牛栏顶,过去山顶上有座庙,不知为何庙,至今庙基尚存。再往西是槐木沟;槐木沟西的山叫会山,槐木沟西边的沟叫银子沟;过了银子沟是南台子,再向西就是庙沟。最西边是大洼沟,也叫“大洼子”。

东河流至潘家沟,折头向北,和潘家沟的水流汇合,向北流去。转了几个弯又折向西,最后经港里村西注入渤海湾。

这一段呈东西向的沟壑东段过去北侧有一道沙岗,沙岗上长满了柳树,因此人们称之为柳树沟。柳树沟两侧是高台地,北侧的土地最东边的叫“柳沟崖”,相连的叫“背子”,东边的叫“上背子”,西边的叫“下背子”。柳树沟南侧的高台地叫“东庙”。柳树沟向西的部分叫“东北沟”。翻过东河西侧的高台,自银子沟向西,土地才开始平坦。槐树沟和银子沟的两股山水向北汇入东北沟。庙沟的山水由南向北穿村而过。这条南北向的河沟叫“沙沟崖”,王格庄东疃、西疃就以这沙沟崖为界。东疃主要有两条街道,“沙沟崖”到东疃后街折头向西,汇入东河。王格庄村南的山脉西头有一沟谷叫“大洼子”,这条山谷里过去还住有人家,谷底有一泉眼,长流不断,水质优良,煮小米饭比别的水煮的香;煮茶比别的水煮的好;据说旧社会开大烟馆的都这里挑水使用。大洼子的山水由南向北,在村西头折头向西,汇入渤海。

王格庄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王氏祖先王泰兄弟四人,于明朝正德年间,从小云南大槐树下结伴移民而来,到此落户,以姓氏取村名为王格庄。另一说来自《王氏谱书》:“蓬莱王氏族繁,年代久远,究系何姓之王,多无可考。本支望出琅琊,而系黄帝之孙,则信而有征。先祖于中原之乱而南迁,称为流民。元末明初,常遇春血洗山东,明初乃大量向山东移民。本族来蓬始祖王泰、王山、王道、王果兄弟四人,即系明初洪武年间由云南乌撒卫大柳树下村,移民到蓬莱县王家山庄也”。又载:“清初,人口渐繁,曾先后分迁城内,草店、东沟、牛山王家以及关东等地,支派尚可稽。”

多年来,在王格庄村民中流传,当初王姓叔侄两家来此定居,叔居西边,侄住东头,分为两支,各有一处祖祠。村中王姓两支排辈不一样,这与不少村庄一样,自古以来,兄弟分家,自立门户,各自分支,另排字辈,数代之后,子孙容易混淆,难辩脉络。后人以为辈字不同,就不认是“一家人”。岂不知天下之大,唯有“孔孟”少数大家庭,因受皇封世宠,历代子孙辈字相同,百世不乱。但其近代子孙也多有叛逆。在“打倒孔家店”的呼声下,也有的另创新意,不论辈字的,实为大势所趋。先人的论字排辈,已非定法。传承中华文明,崇尚取其精华,传统按辈排字已逐渐销声匿迹了。但研究家族及社会历史,追溯姓氏宗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线索资料。

在王姓建村以前,这里曾有刘姓、潘姓、车姓在此居住过,留下了车家沟、潘家沟、刘家井等地名,刘家井就在东疃后街现在的王明商住处。是古老村庄的见证。

王格庄人同周边村民一样,在历代的岁月里,为求生存,谋发展,祖先们东迁西移,四处闯荡。尤其在清末民初年间闯关东的移民大潮中,王格庄人去东北谋生创业人数,几乎占了村中的一半之多。据说现在东北的王格庄人口比家乡还多。当时东北三省有着地大物博的优势。然而历经战乱灾荒,也非财源福地。闯关东的农民,大多数还是要靠打工种地出苦力,学生意来维持生计。也有不少混不下去重返故里的。只有少数人或有文化、或有机遇,或有靠山能够创业有成,赚了点钱,也是赶紧返回家乡,盖房置地,扩大固定资产,实现原始积累,这样就为家乡留存了一批百年左右的明清风格的老房屋。这些老房子,多用青砖黑瓦,高瓴起脊,出厦吊檐。一色的海木(从东北过海运来的红松称为海木)门窗。精雕细刻,做工细巧。王格庄最讲究的一户,砌山墙的石块,精磨细凿,墙面光平如镜,墙缝细如刀切一般,据说连个铜子也塞不进去。在民国初年银元比较“成”的时候,这样的做工一块石头要用一块银元,足见房主之奢侈及工艺之考究。这样一来,倒也给村庄后世留下了一道古老的建筑工艺及景观。

古时候,在村西丁字街口有一座大照壁,有座关帝庙,在村东庙沟北口古时有一座“三元宫”。三元宫相传为明代所建,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三尊神像。世间俗称为三官庙。这三官掌管着天、地、水之大权,关系到民间苍生疾苦,所以深受百姓崇拜,历代香火极盛,生怕慢怠了“三官”没好日子过。一代诗圣李商隐也曾应景题下了“蓬岛明霞阆苑钟,三官笺奏附金龙”的诗句。

1928年,国民政府倡导新文化运动,王格庄东西两疃各不怠慢,办学热情高涨。西疃的王秀才先办起了私塾,东疃的王先生通过县里的王氏-支持,率先创办了新式学堂,并有当时县长的题匾,引领县乡的新文化运动,一度红火,最终学校建在“三官庙”南,后来“三官庙”也成了学校的一部分。当时,学校叫启明小学,解放后,改为王格庄小学,后来为王格庄完小,北林院的高年级学生在这里读书。1968年王格庄办起了联中,1978年王格庄联中合并到南王绪联中。王格庄只保留小学。2000年由于学生人数减少,王格庄小学调整合并到北王绪小学。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区公所在王格庄村建了“乡农学校”,韩复渠为了冒领军饷,以保护地方治安为名,在此训练民兵。学校有10间房子,王宗义担任“乡农学校”的队长。后来,韩复渠倒台,这些民兵被-收编,王宗义被任命为少校营长。“乡农学校”的房子被拆除,材料用来盖了小学校舍。

以前,王格庄村缺水,天旱时连吃的水都困难。西疃的到大洼子泉眼挑水;东疃的到潘家井挑水。当时有个顺口溜:井又深,河又远,辘轳把打瞎眼,有女不嫁王格疃。诙谐的语言揭示了过去缺水的状况。1985年,王格庄村投资8万元,打了一口100多米深的大口井,按上了自来水,结束了王格庄村缺水的历史。

近年来,王格庄在整地挖土中,发掘了不少古墓,从中挖到了不少文物。2007年在村北的砖厂挖土时,就挖出了两座古代的蛎皮墓葬。据专家初步考证,认为属汉代的墓葬特征。2008年,在村南修建新206国道时,在路基旁又发掘出两座竖式墓穴,并出土了两件陪葬的陶罐。此种墓穴别有创意,以泥洞竖穴为墓,不用砖砌,墓穴顶部留了两个气眼,可能是作为标记,这些奇特的墓葬,留下了远古时代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印记。

近代王格庄出了不少知名人物,可谓人才济济。王琪,原名王从富,早年参军参战,解放后,转业到中国长春一汽任副厂长。曾为蓬莱上马“山汽改”,开创了蓬莱汽车制造业,为家乡做出了不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王格庄有个大厨,名叫王成显,面拉的既快又好,在蓬莱城西和黄县一带很有名气,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去请他拉面。1958年吃食堂时,两个生产队400多人吃面,他一个多小时就拉完了,在当时传为奇谈。

附:

王同和、王同兰兄妹二人都曾从事革命工作。王同和随部队驻牙山革0据地,在调其南下时私返家乡,走漏了消息,被城里二鬼子抓住杀害于下朱潘村十八盘。王同兰在三十里店教学,曾从事抗日宣传活动,被郝铭传等二鬼子以“抗属”的罪名,残杀于王格庄村口,年仅二十岁。

王明长(1906-1962)原名王天一。1942年曾任蓬莱县国民政府县长,因时局-,经常夹着包裹撤离,是为“-政府”,民间称“包袱县长”。1945年被八路军赶跑,1947年9月组织了-“返乡团”200人,在-部队的配合下,返扑蓬莱城里,进行血腥的“-倒算”,杀害了革命干部、教师、民兵60多人,逮捕关押了“疑犯”97人,烧毁了中学1处,小学3处,民房130多间。1948年逃往台湾,任高雄市政秘书,后任教员。曾著有《民族英雄戚继光平倭事略》。1947年曾组织人员第四次重修《蓬莱县志》,1961年在台湾出版。1962年病故于台湾。

王格庄周围的村庄如,港里、泊子、南北王绪、栾家口、北林院等姓氏都很杂,而王格庄则基本上是一色的王姓,其他姓氏如:曲、刘、司、周、张都只是一家,唯有宋姓是两家。而这些姓氏的由来,有的是住女子户,有的是耍手艺,做买卖在这里落户,其余大都是给人扛活的,解放后土改复查留在了这里。什么原因形成了这种状况,不得而知,或许是因为这里人多地少;或许是因为这里干旱缺水,打井不易;也有人说,过去这个村宗族观念很强,不接纳外姓人来这里落户定居。但王格庄也许正是因为大多为王姓,所以形成了淳厚朴实,和睦相处的村风。这个村过去有一个规矩,同姓不联姻,本村不联姻。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本村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轰动全村,父母反对,连婚事都不给操办。直到现在,这个村几乎没有离婚的。

王格庄村附近有南王绪遗址、蓬莱海防遗址、蓬莱沿海烽火台群、蓬莱阁旅游区、长岛旅游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蓬莱海参、蓬莱赤甲红、蓬莱地生子、蓬莱加吉鱼、蓬莱葡萄等特产。

「 ”是岸排篁竹,逢桥有木棉。楼浓红杏雨,溪淡绿杨烟。” 在「 ”岭南第一才子”宋湘所写的《家园杂忆四十韵》中,对故乡梅县区白渡镇优美的山水如是描述。 南宋末年,宋氏入粤一世祖新恩公由江西瑞金县青草湖迁至广东长乐县中镇乡(今梅州五华琴口),在本乡唐家瓦窑做工。窑主唐某见其勤恳忠厚,便将女儿许配与他。新恩公自此在中镇乡定居。从此宋姓人开始扎根梅州,并由梅州迁往广东各地及福建、江西、广西等地,有些甚至远赴海外谋生。 据统计,宋氏人口在全国有约112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81%,为第22位大姓。但如今仍在梅州的并不算多,且分布地域较散,梅州五华县、梅县区、蕉岭县、兴宁市均有宋氏后人居住。宋湘是梅州宋氏一族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 ”勤俭、清廉”的作风对梅州宋氏后人影响深远。 宋氏入粤最早来梅 在五华开枝散叶 宋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姓氏群体。 早在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宋氏人活跃在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北方地区。汉晋南北朝时,宋氏已经播散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唐宋时期,宋氏扩展到四川、广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尤其兴盛于陕西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据考证,宋朝时期,宋氏大约有88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排在第十六位。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北、四川、河南,这四省宋氏占宋氏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山东。中国形成了以秦川、冀豫为中心的两个宋氏人口聚集区,宋氏族人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 纵观宋氏由古至今的迁移路线,不难看出,面对战乱,宋氏族人主要由北方向东、东南、南方迁移。宋元明600年间,中国总人口纯增长率为20%,宋氏人口增长更为负值。战乱受害群体首先是北方人群,宋氏作为北方地区姓氏,损失较为惨重。此后,中国重新形成了鲁冀、赣浙苏两大块宋姓人口聚集地区。 到了当代,宋姓大约有1120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81%,排在第二十二位。 追溯姓氏起源。宋姓起源出自子姓,以国为姓,为商朝王族直属后裔。帝喾之后裔契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赐予子姓。后其子孙建立商朝。商朝末年,纣王荒*暴虐,最终为周武王姬发所灭,建立周朝。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很顺从周氏王朝,遂封之以商都带,建立宋国,命他管理商朝遗民。战国后期,宋国为楚国所灭,其后世子孙便以国为姓,称宋氏。 南宋末年,宋氏入粤。一世祖新恩公由江西瑞金县青草湖迁广东长乐县中镇乡。因此《梅县白渡宋氏百渊公族谱》称新恩公为入粤一世祖。据《华南宋氏宗谱》第六卷第一章所载,新恩公在本乡唐家瓦窑做工。窑主唐某见其勤恳忠厚,将女儿许配与他。新恩公因而在中镇乡定居。 如今,在梅州五华棉洋镇、梅林镇、华阳镇分布有宋氏宗祠。 宋末元初,四世祖长房有仁公因避兵乱迁居兴宁县霍山石下(今属龙川县),卒葬长乐县黄埔村挪弓岭(今属五华县)。明初,五世祖震一公由兴宁县霍山迁程乡县龟浆都白墓前(后改称白渡前,今梅县区白渡镇)小埔(桂坪上)开基,这便是宋氏白渡镇的开基始祖。 入粤立基,长乐肇始,花繁五洲。 此后,震一公后裔才用公在白渡繁衍生息,目前,梅县区白渡镇仍有宋氏后裔约7000余人居住,分布于白渡、沙坪、创乐、赋梅、慰彩等村。 除了散居白渡各村之外,梅州五华县、蕉岭县、兴宁市均有宋氏后人居住。宋氏亦开枝散叶迁徙至广东各地、广西、台湾乃至世界各国。 人杰地灵 孕育「 ”岭南第一才子” 说到客家宋氏名人,人必提「 ”岭南第一才子”宋湘。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十一月(1757)生于嘉应州白渡堡象湖坪。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也是勤政爱民、造福一方的能臣廉吏。作为「 ”梅州八贤”之首,他深受家乡群众的尊崇。 从梅州城区出发,在205国道驱车约26公里抵达梅县区白渡镇,再走4公里便来到了位于创乐村内的宋湘故居。 这是一座青瓦白墙的客家民居,外表看起来十分普通,但走近门前,「 ”太史第”金匾赫然入目,两边有「 ”赋梅世第、编竹元家”对联,屋内「 ”解元”「 ”进士”两块红底金字牌匾彰显了才子风采。 这便是宋湘故居「 ”太史第”,始建于清代康熙八年,距今有300多年历史。这里也成为了如今白渡宋姓人的主要宗祠。 「 ”在白渡镇,宋湘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村民们随口就能讲出几个关于他的故事。”宋湘后裔宋纶章告诉记者,村里流传着许多关于宋湘的故事和传说,讲其如何满腹经纶、如何才思敏捷七步成章、如何智斗财主…… 据考证,宋湘自小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刻苦,年轻时便在诗及书法创作中崭露头角。史书记载,宋湘「 ”7岁启蒙,9岁能文,出口成章”。 宋湘一生创作了一千多首(篇)诗赋和时文,在清代诗坛的地位是「 ”岭南诗派”的一面旗帜,更是一位博学高才的「 ”国家级”文士。 其诗歌内容丰富、技巧成熟、诗风磊落、豪放不拘。他的诗作全面反映了清朝的社会现实,自然风光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乾嘉以来200余年间社会的各个层面,其文学价值在岭南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了解,宋湘文采风流,生平著述甚丰,下笔显倜傥雄奇之概,是清代中叶岭南三大诗家之一,极为时人所称颂,诗人黄遵宪曾以「 ”我与芷湾是同乡”而自豪。 除诗作出类拔萃,宋湘还善书法,豪迈雄劲,如天马行空,气势超凡。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的《龙藏宋墨题咏》评曰:「 ”芷湾草书,章法磊茫,笔致潇洒,往往一纸书出辄为时贤所倾倒。”这是朱鹤等90多位文人学者就宋湘的题联所作出的评价。 据悉,宋湘58岁时,开始在云南为官13年,中间曾代理广南、大理、顺宁、永昌等府及迤西、迤南道尹。在任期间,宋湘为官清正廉洁,常勉励当地举办公益事业,为民众谋福利,自己却家徒四壁,存银无几,其诗文称自己「 ”要与民间验辛苦”,鼓励人民勤于耕牧,在封建官僚中所鲜见。 「 ”宋湘为官多年,不曾为自己谋过一分一毫,死时两袖清风,因此偌大的一座故居里面空空如也,连一块像样的砖瓦都找不出来。”宋纶章说道。 在宋湘所任职的地方,当地百姓为感念宋湘的恩德,为其塑像建祠,立碑奉祀。在《云南大理图书馆记》中,对宋湘有这样的评价:「 ”明清两代人至云南的外省人当中,宋湘是最受人们尊敬和称赞的一位。” 廉洁家风世承 教育后人勤俭持家 「 ”天道无情,酬于勤者,宋氏祖先勤俭传家,进德修业,明理为宗,节用谨身,保家有道,立此家训,谆谆为教。”短短几十字的宋氏家训,读来字字铿锵,「 ”勤俭”二字被反复强调。 「 ”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一分不要。”宋纶章告诉记者,父母从小便以「 ”勤俭自强”来教育自己与众兄弟姐妹,加上受家训熏染,自己从小便懂得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 不光自己从小养成不乱花钱、不浪费、不拿他人东西的好习惯,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宋纶章也一直用这一套族规家训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孙辈。「 ”好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宋纶章说,小时候家里人总是讲起宋湘的故事,现在自己也将这些故事继续讲给下一代听,既能让他们感受自家的良好家风,也告诫他们不忘祖宗根源。 「 ”从小祖辈们就要求我们熟背家风家训,端正人品,爱国爱家。”创乐村村委会主任、宋湘后裔宋达先说,如「 ”不违法身心安泰”「 ”不借钱免生怨怼”「 ”不乱花钱以绝贪婪”等家规,后人均铭记在心,张口就能背诵。 为了「 ”留住祖宗言,勿忘祖宗源”,每年大年三十晚,宋氏后人都会在宋湘故居门口摆上几十桌,与手足同胞聚首,畅聊乡情。除此之外,宋氏后人还会组织球类比赛、春节联欢晚会等,以增进同族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的迁移,在梅州的宋姓人不断将家训内容充实丰富。明万历年间,宋氏家训新增《家训十六则》:敬祖宗、孝父母、和兄弟、序长幼、别男女、睦宗亲、谨婚姻、慎丧葬、勉读书、勤生业、崇节俭、戒*行、戒匪僻、戒刻薄、戒贪饕、戒争讼。清光绪年间,新增《公益社章程》:警察盗匪、严禁赌博、劝戒鸦片、改良地约、平息争讼、振兴实业、修蓄竹木、崇尚节俭、修明礼法、敦崇伦纪。 「 ”现在是21世纪了,家训也该与时俱进,有新时代的内容!”白渡宋氏宗亲会会长宋增广说,如今,在后代子孙的建议下,家训还添加了「 ”文明礼貌”「 ”遵纪守法”「 ”维护公益”「 ”开拓创新”等新时代内容。 为了把爱国、廉洁文化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进一步融合,弘扬宋湘的宝贵精神,近年来,梅县区领导多次到宋湘故居调研,要求加大力度挖掘「 ”岭南第一才子”宋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梅县区乡村振兴再创新成效。 当前,创乐村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宋湘研究会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专家、学者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保护开发,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并大力做好宋湘故居周边房屋的外立面、屋顶铁皮瓦整治和道路两旁的绿化、亮化、美化建设,结合乡村旅游,以点带面,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 ”现在,村里正计划打造一座宋湘纪念公园,8月份就要动工了。”宋达先告诉记者,该公园将以「 ”清廉”文化和宋湘生平事迹为主题,建立宋湘石像、诗词石碑等,投资约600万元,预计今年12月完工。「 ”到时候,本村村民甚至整个梅州市的市民都可以前来感受宋湘在诗赋书法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他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优秀品德。”宋达先表示。 ■延伸 宋湘诗作 忆少年 老屋柴门树打头,青山屋后水门流。 受书十日九逃学,恨不先生命牧牛。 接家信 口有平安报,中宵泪亦多。 经年曾不至,一纸定如何? 为子可堪此,持缄重自讹。 那禁先手战?老父字成蝌。 杜鹃花盛开堆满庭院作歌 君不见杜鹃开,一株一株烧春来。 又不见杜鹃飞,一声一声不如归。 举头看杜鹃,低头听杜鹃, 杜鹃时节愁人天,客子安得开心颜! 我今买花一万朵,置之庭中照如火。 但得花开红近人,不许鸟啼悲到我。 花间置酒邀春风,可真花是染来红? 千里望帝啼何益,万古青山细雨中。 ■链接 宋氏图腾 「 ”图腾感生,演化为姓”,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是古代原始部落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 宋氏图腾是宋姓以其祖先发明并继承「 ”建木晷天”命名族称的。图腾由「 ”宀”和「 ”木”组成。木代表建木,「 ”宀”上的点代表「 ”天脐”,「 ”冖”代表天穹,表示晷天历度。由于宋姓之先为商,商又因是玄鸟所生,故图腾上方两侧为象形玄鸟,意在报本追远,与时俱进。 宋氏家族堂号 1惇叙堂2玉德堂3盛德堂4永尊堂5善继堂6承庆堂7拱微堂8双元堂9扶风堂10广平堂11京兆堂12西河堂13敦煌堂14赋梅堂15保善堂16乾德堂17统善堂18弘农堂19乐陵堂20河南堂21江夏堂22微丰堂23白马堂24世寿堂25并第堂26敦陆堂27聚斯堂28敬德堂29作宾堂30统宗堂31耕乐堂32盛世堂33雍睦堂34忠孝堂35崇本堂36追远堂37恩庆堂38延庆堂39大宋堂40商丘堂41高祖堂42世和堂43振孝堂44贤德堂45感恩堂46维德堂47金玉堂48宋世堂49尚古堂50集义堂51奎香堂52仁慈堂53国正堂54世纪堂55安乐堂56思恩堂57天佑堂58鸿福堂59神尊堂60本固堂61崇德堂62世际堂63世德堂64阳春堂65诒谋堂66谷贻堂67文献堂68红礼堂69裕德堂70平心堂71渡蚁堂72秉德堂73忠义堂74严教堂75存仁堂 来源南方日报 文字记者何苑妮 摄影记者何森垚(部分受访者供图) 作者 何苑妮;何森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日报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唐马乡宋砦村〖自第66世至117世〗:达-义-成-源-正-谨-熙-本-顺-钊-利-来-举-朝-文-杨-世-帮-有-德-培-善-行-淑(书)-宏(洪)-业-克-昌-衍-宗-继-世-念-典-永-长-崇-礼-尚-文-谦-和-致-祥-训-勤-迪-俭-兰-桂-其-芳。

  登州府莱阳县的历史变迁

  莱阳县志

  登州府辖1州、9县,计有宁海州、蓬莱县、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文登县、海阳县、荣成县,治所蓬莱。

  莱阳县在府南二百五十里。东至宁海州界一百五十里,西至平度州界九十里,南至即墨县一百里,北至栖霞县界五十里。东南至大嵩卫城一百四十里,西南至胶州二百四十里,北至莱州府一百八十里。广二百里,袤一百六十里。东北至登州府二百四十里,西南至济南府八百三十里,西北至京师一千八百里。

  莱阳,在唐朝时唐庄宗为了避其祖“国昌”讳,改昌阳为莱阳(以城在莱山之阳,故名。旌旗山古名莱山)。

  清雍正时期,割莱阳县东部之行村、嵩山、林寺三乡即卫城置海阳县。又将青山乡划归宁海(今烟台市牟平区)。

  民国时隶属山东省。

  1940年莱阳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到1945年全境解放,分为莱阳、莱东、五龙、莱西南四个县,属南海专区。1950年后合莱东、五龙两县为莱阳县,合莱阳、莱西南两县为莱西县,属莱阳专署。1958年后属烟台行政公署。1983年后属烟台市。1987年4月撤县设市,由烟台市代管。也就是说雍正前的登州府莱阳县就是现在的海阳、莱阳、莱西、再加上宁海的青山乡,雍正后登州府莱阳县就是今天的莱阳和莱西两地。

  莱阳县的乡社和坊

  迎仙乡

  众水社、王宋社、淳于社、萧家庄社、房疃社、五龙社、陶漳社、废坊社、吕疃社、官庄社

  望石乡

  玩底社、房屋社、大林社、榆山社、瓦马社、埠上社、南务社、堑头社、寨头社、店上社、平兰社

  凤山乡

  胡城社、石水社、大夼社、横岭社、鲍村社、浮山社、薛村社、曲坊社、蒲里社、庵里社、田村社

  行村乡

  坊头社、长涧社、辛安社、埠前社、于推社、寺头社、朱吴社、沽头社、三驾社、牛根社、苇薗社、庶村社

  林寺乡

  黄山社、长沙社、台城社、高埠社、仓山社、废城社、石现社、坛山社、长榆社、神前社

  嵩山乡

  嵩潜社、城阳社、于朋社、盘石社、廒上社、白水社、路疃社、竹金社

  青山乡

  垂柳社、崮头社、灌水社、嵩林社、石但社

  旌旗乡

  石山社、北马社、小平社、沐浴社、火山社、西留社、石桥社、朱姜社、大平社、赤山社、埠西社、初家庄社、白藤口社

  义潭乡

  金刚社、沙埠社、龙湾社、台头社、古河社、大河社、神头社、泊子社

  芝山乡

  岭上社、西馆社、志霞社、辛庄社、泥牛社、寨庄社、都里社、板仓曲社

  嵯峨乡

  白庙社、曲庄社、众水社、团汪社、荆山社、孙太社、辛庄社、冯北社、岭前社、望埠社、北黄、谭山社

  长清乡

  许村社、牛埠社、会河社、寨里社、王城社、峪泉社、孙受社、会里社、庄扶社

  桃花乡

  小里社、双山社、王璧社、神山社、葛村社、汀村社、辛庄社、由家庄社、张管寨社

  贤古乡

  朱毛社、埠阴社、坎下社、毛家埠社、刘家庄社

  在城六坊

  忠正坊、宣化坊、杏坛坊、迎仙坊、贤古坊、东北关

冯家明洪武年间,冯姓由观上冯家迁此以姓立村。明末,宫姓由徐家村迁入。清末,杜、李二姓由牟平县杜家、临沂县迁入。现800户。

北高格庄南宋祥兴元年,高仁合、高仁成由云南迁此建村高格庄。元至元三十年,丛、赵姓由文登县于疃、牟平县西北坝迁入。明洪武八年,丁、孙姓由南黄北、牟平县夏玉迁入。清时,先后有周、曲、邢、冯、胡、滕、谭等姓迁入。雍正年间,因村南建南高格庄而更今名。现253户。

南高格庄清雍正年间,高姓由北高格庄析居立村南高格庄。乾隆年间,曲、袁姓分别由牟平县潘格庄、青岛城阳迁入。嘉庆年间,王姓由福山县古岘王家迁入。现210户。

徐家村元代前,徐姓居此以姓立村,元末战乱被毁。明洪武二年,宫姓由文登县柳林庄迁此定居,袭原名。隆庆二年,王姓由文登县小寨迁入。清康熙二十八年,辛姓由南黄迁入。现720户。

合子明万历年间,于姓兄弟二人迁此定居,故称合子。清乾隆年间,先后有张、郑、姜、韩姓迁入。现365户。

合子庄清光绪十六年,张、韩姓由合子迁此定居。后王姓由沙家来居。1953年更此名,现112户。

鲁家明万历年间,鲁姓由云南迁此建村。清乾隆年间,孙姓由砦里迁入。道光年间,姜姓由花家疃迁入。现210户。

吴格庄金时,吴姓居此以姓立村,金末遭剿。明宣德二年,宫姓由徐家村迁此定居,袭原名。现161户。

上口清康熙年间,孙姓由文登县坦埠迁此建村,因位居附近诸村上水头的山口处,故名。现348户。

盘石明成化年间,姜姓由峒岭迁此建村,因村东有一巨石,故名。万历年间,李、王姓由牟平县解甲庄、荣成县赤山迁入。清乾隆年间,夏姓由夏村迁村东南看庵,取名夏家庵,1945年并入盘石村。现454户。

张家寨明万历年间,张姓由莱阳县张家灌迁此立村,因此地曾屯兵设寨,故取名寨里村。1942年更名北寨,1980年又更今名。现361户。

中寨清乾隆年间,姜姓从花家疃迁此立村,因古有兵寨,故取名姜家寨。道光年间,王姓由牟平县迁入。1942年更名中寨。现313户。

林家寨明弘治年间, 林姓由文登县林村迁此立村, 因村北有河,取名河南庄。1942年更名南寨,1980年又更今名。现118户。

消水河明万历年间,勇姓由南勇家迁此定居。因村东河床较高,汛期河水消的很快,故名。清顺治年间,宋、谭姓由史家疃、牟平县谭家泊迁入。现167户。

马山沟清乾隆年间,孔、姜二姓由孔家、北河崖迁此定居,因位于马山沟夼,故名。后有于、孙姓先后从文登县窑南泊和孙家迁入。现80户。

唐家店子明万历二十三年,唐姓由福山县陌唐迁此立村,因当时村头开设小旅店,故名。清乾隆年间,刘、冯姓由午极、冯家迁入。现275户。

花家疃明万历二十四年,刁姓由文登县长山刁家迁此定居,此前曾有花姓居此建村,故袭原名。清初,姜姓由南刘伶庄迁入。现405户。

北吉子园明洪武年间,孙姓由文登县坦埠迁此立村,因此地有古庙“棘子院”而得名,后演变为吉子园。清初,王姓由牟平县官庄迁入。1956年更今名。现62户。

南吉子园明洪武年间,孙姓由文登县坦埠迁棘子院南定居立村,取名南棘子院,后演作今名。清初,姜、高姓由峒岭、西吉子园迁入。现119户。

西吉子园清初,高姓由下初西庄迁棘子院西定居立村,取名西棘子院,后演作今名。现140户。

东吉子园明万历年间,曹、孙姓由河南村、文登县坦埠迁棘子院东立村,取名东棘子院,后演作今名。清乾隆二十六年,滕姓由地口迁入。现162户。

砦里明万历年间,孙姓由文登县坦埠迁此定居,因此处周围多山,古时曾设兵寨,故名。清初,刘、彭姓由文登县鸭湾崖、荣成县楼下迁入。道光年间,董、李、张姓由日照县迁砦里村南定居, 以三姓团结义气,取名三义村,1952年并入砦里。现400户。

马山前明洪武十五年,姜姓由峒岭迁马山之前定居立村,故名。现125户。

庄子夼清康熙年间,战姓由文登县二王家迁圣水宫前山夼为道观看庄子,故名。清末,潘、王姓由泥沟村迁入。现71户。

孔家明嘉靖年间,孔姓由牟平县五里头迁此以姓立村。现247户。

王家庵清康熙三十年,王姓由文登县程格庄迁此看庵并定居立村。后冯姓由观上冯家迁入。现68户。

观上冯家元末,冯姓由云南迁玉虚观附近而居,故名。现172户。

赵家庵清咸丰年间,赵姓由湾头迁此看庵,后定居立村。现48户。

万家明弘治九年,万姓由河北省迁此立村。清乾隆年间,冯、孙姓由观上冯家、黄县迁入。清末,孔、王姓由孔家、葛口迁入。后有李姓从沽水头迁入。现440户。

高家台明崇祯年间,高姓由湾头迁此定居,初名高村,后因村旁有土台,更名高家台。清道光年间, 于姓由文登县于家口迁村西建村小于家,建国后并入该村。现172户。

卧龙清乾隆年间,陈姓由所陈家迁大、小蛇夼前定居立村,以吉祥之意取名卧龙。后有孙、王、刘姓由文登县庙东和二王家、南斜山迁入。现327户。

东官庄北宋熙宁年间,官姓居此建村官庄。金大定年间,史姓从莱阳县史家圈迁史家疃,元末迁此定居,袭原名。清乾隆年间,孙、姜姓由崖子、峒岭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505户。

瑞木山元至正二十年,姜姓从峒岭迁此立村,取名水漫山。明洪武三年曹姓由云南省昭通迁此,将南方水杉带来此地栽植,更村名水木山。清道光二十二年更今名。清末,孔、史二姓由孔家、东官庄迁入。现516户。

马家泊子明弘治年间,马姓从海阳所迁此平泊地定居立村,故名。万历年间,曹姓由瑞木山迁入。清康熙年间,张、刘姓由张家寨和黄格庄迁入。清末,方、姜姓由小云南、文登县姜家庄迁入。现507户。

东马家庄清顺治年间,马氏兄弟良习、良助从马家泊子迁此立村马家庄。雍正年间, 曲姓由文登县北黄迁入。乾隆年间,高姓由高家台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410户。

沽水头明中期,曾有张姓居此,因村西有古泉而取名沽水头。清初,于、牟、邢姓分别由莱阳县河前庄、 栖霞县铁口、 文登县岛集迁此。清末,李、冯姓迁入。现187户。

北刘伶庄清康熙八年,宋姓由史家疃迁此,谭姓由文登县谭家口迁此。此地原为地主刘伶的田庄,故名。后因村南又建一南刘伶庄而更今名。现224户。

南刘伶庄清康熙十一年, 姜姓兄弟四人从东峒岭迁刘伶庄村南定居, 故名。现104户。

北河崖明万历年间,姜姓从峒岭迁老清河西岸定居,取名河崖,后因与黄垒河南岸的河崖村重名而更今名。现130户。

北汉村清乾隆年间,姜姓从山北头迁汉村北立村,故名。民国年间,林姓由文登县泽头迁入。现250户。

南汉村明嘉靖年间,曹盛琳从河南村迁此立村曹家疃。隆庆年间,姜应举从峒岭迁入,后因姜姓人盛,取姜房字(汉臣)为村名,因位于冯家村南,取名南汉臣,后演作今名。现432户。

北泥沟清康熙末年,李姓由小北庄(今名上册)、王姓由文登县孔格庄、于姓由司马庄迁此立村。因位于黄泥沟旁,故名泥沟。清道光三十年,更今名。现228户。

南泥沟清康熙年间,刘姓从云南迁此,后有曹姓从瑞木山迁入,取名南曹家。清道光三十年,更今名。现180户。

东泥沟清乾隆年间,于姓由文登县大水泊迁此立村于家疃。后邢、王、李姓迁入。道光三十年更今名。现120户。

王疃明嘉靖年间,王姓因避水灾由石疃王家(今汤后疃村北)迁此立村。初名小疃,民国二十七年更今名。现180户。

吕格庄明万历年间,耿姓由西耿家迁此立村。此处原是北汉村吕姓大户的种地庄子,故名。清初,姜、曲、孙姓分别由峒岭、牟平县小埝、孙家埠迁入。现450户。

葛口明崇祯年间,马姓从海阳所迁此立村。因位于山口,且葛子丛生,故名。清初,姜、王姓由峒岭、文登县文登营迁入。现139户。

山北头元代,姜姓由万户迁山阴坡立村,故名。清嘉庆年间,李、孙姓由北泥沟、万家迁入,姜姓由峒岭迁入。现363户。

石城明嘉靖三十七年,姜姓由峒岭迁石坝前定居立村,故名。现362户。

汤上唐时,孙姓土著老民散居温泉汤一带,称汤上。元时,居温泉汤之西孙姓称小汤。明嘉靖年间,刘姓从黄格庄迁入。1952年复原名。现215户。

汤后疃唐时,孙姓土著老民居此,称汤上。元时,居温泉汤之后孙姓村落称汤泉。1952年更今名。现150户。

汤东疃唐时, 孙姓土著老民居此, 称汤上。元时,居温泉汤之东孙姓称大汤。1952年更今名。现210户。

汤南场清末,孙姓由大汤析居立村,1942年定此名。现85户。

八户村是新疆昌吉州奇台县七户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523252062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52325。邮政编码为831100,长途电话区号为0994,车牌号码为新B。八户村与平顶村、东塘村相邻。

八户村附近有江布拉克景区、第一窖古城酒文化博物馆景区、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石城子遗址、恐龙沟等旅游景点,有古城酒、奇台面粉、奇台四平头辣椒、奇台白洋芋、拉条子、刀巴子等特产。

宋讷的宋氏家族

百家姓氏,各有起源,宋氏起源于河南商丘。西周初年,周封微子启于宋(今河南商丘) ,称宋公,建立宋国,宋人以国为姓,为宋氏之始,传续至今,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