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中的"沐王府"到底有什么渊源?
以下为真实沐王府的历史考证:
鹿鼎记中沐王府的背景资料
沐英(1345—1392),明初大将。字文英。回族(一说苗族)。安徽定远人。
沐英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有刘白方苏四家将。明朝灭国的时候末代皇帝桂王逃到云南,沐英的子孙沐天波和四家将的后代保护桂王到缅甸,沐天波更代主而死。其时满清开国不久,人们普遍怀念前明,特别是江湖人物,更将反清复明为己任,所以对这些人都十分敬重。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由于被金老编排进了《鹿鼎记》之中,而流传开来。
沙甸沐姓是黔宁王沐英之后裔。沐氏子孙十三世,世镇守云南三个世纪之久,与明王朝相始终,为云南之望族,多居省城。明朝亡、沐天波死。沐氏后裔在省城难以立足,四处逃匿,各奔东西,多数相继逃往滇中玉溪、峨山等地回族村庄。
沐姓目前在沙甸有28户,130多人,连出嫁的女姓在内,约180人。沐姓以“国”、“焕”、“寿”、“春”排辈份。
在沙甸沐氏后代中,沐焕章1878一1971),最有名;人称沐银匠。
至于沐家原来的姓氏,已经成了一个谜。朱元璋得到天下之后,旧日功臣多半没有好下场,唯独沐家世受皇恩。明朝灭亡之后,云南沐王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反清复明的中坚力量。
天地会拥立唐王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
唐王即南明隆武帝,名朱聿键(1602-1646),小字长寿。明太祖九世孙,崇祯五年(1632年)袭唐王爵,居南阳。九年(1636年)以擅自率护军勤王,废为庶人,置于凤阳。后逢弘光朝大赦,徙居平乐。弘光亡,受郑鸿逵、黄道周等拥戴,于福州监国。旋即帝位,年号隆武,曾联络各地抗清义军,并屡议出师北伐,然受制于郑芝龙,且与浙东鲁王政权互相倾轧,终无所成。隆武二年(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入福建,逃至汀州被杀。永历朝尊为思文皇帝。
沐王府拥立桂王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
永历帝朱由榔(公元1623-1662年),明神宗朱翊钧孙。朱由榔,桂王朱常瀛子,袭封桂王,崇祯年间受封永明王。清兵入关,他于广东肇庆称帝,在位15年,被清兵追逼而逃入缅甸,后为吴三桂索回绞杀于昆明,终年40岁。葬处不明。
我们知道,朱元璋开国以后,非常忌惮功臣。为了能确保江山永固,他找了很多理由,杀了不少功臣。包括胡惟庸、蓝玉、李善长等众多立下大功劳的文臣武将,最后都没有得到善终。但是,有一个功臣,最后不但获得善终,而且朱元璋还让他以及他的后代在一个地方世世代代称王,并且差不多还是个独立王国。这个独立王国,一直延续到明朝结束。
这个人就是沐英。沐英称王的地方在云南,沐英所建立的王府叫做“沐王府”。那么,朱元璋为什么对沐英这个功臣这么放心呢?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因为这个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朱元璋把他当儿子看待。但是,义子毕竟不是亲儿子,和朱元璋并没有血缘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沐英也只能相当于朱元璋的亲戚。要知道,李善长、蓝玉等人都是朱元璋的亲戚,而朱元璋最终却用非常残忍的手段打击他们。同样是这种关系的沐英,为何却被朱元璋那么信任呢?为何却从来没有怀疑过沐英会造反独立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沐英的孝道异于寻常。沐英只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义子,但是,他对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忠诚和孝道,从某种意义上,是超过朱元璋的所有亲儿子的。别的不说,有两件事是让朱元璋非常感动的。一件事是马皇后去世的时候,沐英因为悲伤,生了重病,乃至吐血。
另一件事是太子朱标去世的时候,沐英再一次伤心痛苦,以至于忧伤过度而去世。一个人可以装作悲伤的样子,而因为悲伤生重病,那是装不来的。而因为悲伤,忧伤过度而死,更是装不来的。所谓情动于衷,心中没有情,沐英绝对不会是这样的表现。由此可见,作为孤儿被朱元璋和马皇后养大的沐英,确实是发自内心地感激朱家人的。
二、朱元璋不怕沐英造反做大。沐英是很忠诚孝道的,朱元璋相信他不会造反做大。退一万步说,沐英就是想造反做大,朱元璋也不害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云南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这里少数民族众多,因而势力和派系众多。历史上,这里很难有一个强大的家族(或者说势力)能够一直统领整个云南地区。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大家谁也不服谁。
不过,如果云南地区某一个势力能够依附中原政权,那么,这个政权就肯定能够做大,肯定能够达到统治云南的目的。南北朝及隋朝时期的冼夫人、两宋时期的段氏政权,都是因为依附中原地区的政权,因此得以做大的。也就是说,如果沐英想要让他的家族势力在云南一直延续下去,他就必然要依靠大明。依靠大明作为坚强的后盾,才能保证其家族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如果他想造反,那么,不但会遭到中央政权的强力打压,而且内部会趁机造反。这样一来,沐英的江山,很快就会垮掉了。
三、朱元璋必须要沐英在云南称王。前面我们已经说了,云南因为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因此中原地区的国家,是不容易征服这里的。当年秦王朝花了很大的精力,都没有把这里摆平。唐朝时期的南诏,更是给中原政权带来灾难,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历史上的王朝,在处理云南问题的时候,一般都不会直接收归中央,而是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权,让它便宜从事。
而朱元璋让自己的义子沐英镇守云南,其实是最好的选择。比在当时扶持一个家族,或者派某个官员到云南都恰当,都让朱元璋放心。所以朱元璋让沐英在这里建立了“沐王府”,并且让沐英家族世世代代镇守下去。事实上,朱元璋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在整个明王朝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沐氏家族从来没人造过反。而且,当清军入关,吴三桂打云南的时候,沐氏家族也为了大明王朝,战斗到最后,捍卫了自己忠诚的本性。
第一次听说明朝的沐氏家族是看《鹿鼎记》的时候,里面的云南沐王府是反清复明势力之一。其实沐氏是明代世袭黔国公,只不过因为世代镇守云南,威权日盛犹如皇族亲王,因此百姓尊称黔国公府为沐王府。咱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对开国功臣相当严苛的人,用杀戮严防权臣的出现,那么像沐王府这种权势家族是怎么来的?这里面就不得不提沐王府的开创者沐英,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就是沐英打下的基业。
沐英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安徽凤阳老乡,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沐英的父母都死于战乱,当时还是一个孩子的沐英四处流浪,1352年,8岁的沐英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朱元璋。当时朱元璋和马皇后刚刚结婚没有孩子,因此收养沐英为养子,让沐英改姓朱当成亲生儿子一样抚养教育,从此沐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战功无数,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要说朱元璋养子不少,大都被他诛杀,为什么独独厚待沐英呢?
1、沐英是朱元璋夫妻第一个养育的孩子,相识于微末,感情深厚。沐英和朱元璋其他的养子不同,两人相识的时候一方面沐英才8岁,心思单纯;另一方面朱元璋当时只是一个红巾军小头目,远没有后来的权势,因此这对父子相认的目的很单纯。另外朱元璋夫妻一直到1355年才有了亲生儿子朱标,在这之间的3年沐英受到了这对夫妻的所有关爱,这种感情基础是其他养子甚至于朱元璋的亲儿子比不了的。
2、沐英摆的正自己的位置,知道感恩。1367年时天下形势已经明朗,朱元璋称帝在即,这个时候立谁为太子就提上了日程。朱元璋为了给亲儿子朱标铺路,就让名义上的长子、养子朱英改回叫沐英,实际上就是将沐英排除在了皇族之外。沐英没有任何怨言,任劳任怨,依然将朱元璋和马皇后当成亲生父母一样尊敬,将朱标等人当成弟弟一样爱护,但是在外人面前沐英从不炫耀和朱元璋的关系。后来沐英年仅48岁就病逝,主要就是因为马皇后和朱标先后去世,悲伤过度所致。
3、沐英确实功勋卓著。在明朝的开国将领中,沐英是和蓝玉齐名的后起之秀,18岁就已经成为坐镇一方的将军,在平定江西、福建、关陕、甘肃、青藏等地的战斗中屡建奇功;1381年,沐英随大将军徐达北征蒙元,独当一面,可以说论战功沐英是徐达、常遇春之下有数的几人之一了。
4、明朝云南特殊的形势需要有能做主的人坐镇。明朝初年云南地区蒙元残余、大理段氏、番王土司等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叛乱时有发生。而云南远离当时的明朝统治中心,等出事再派人镇压就全晚了,必须有能镇得住的人在此地掌控军政大权,和朱元璋关系亲密的沐英就成了最好的人选。从洪武十四年至洪武二十五年,沐英镇守云南期间先后平定安抚威服曲靖、广南两府之乱,浪穹等地变乱,土著首领思伦发叛乱,东川土酋之乱,贵州普安、云南临安之变等等,几乎是一年一场大战,沐英都完美的解决了。
1382年,沐英因为养母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吐血伤了身体;1392年,又因为好兄弟太子朱标去世,沐英身体彻底垮了,不久病逝。当沐英的遗体运到南京后,朱元璋亲自出城迎接,追封沐英为黔宁王、配享太庙,从此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灭亡。
"鹿鼎记"中的"沐王府"到底有什么渊源?
本文2023-12-02 05:26: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9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