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清的官员问题 精通明清历史的进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关于明清的官员问题 精通明清历史的进,第1张

  1,东姓,出现于古代,其源不可考,一说为东方氏所改。据《姓氏考略》载:东氏望出平原郡,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设置。相当于今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东姓名人:

  东不訾:相传为古帝虞舜七友之一。

  东富:汉代泾州人,官中郎将。

  东良会,元代巩昌人,任商州总管时,值红巾起义,令二子携家外逃,一居华州,一居朝邑。本人固守被杀。其后代在二地繁衍,成为关中华胄。

  东升,明代人,知识渊博,会写文章,为官清正,多有惠政。有四子,其中三人中进士。

  2,官服补子上的仙鹤:明清两代一品文官补子图案均为仙鹤,你只说补子的图案是仙鹤,这个线索太少了。难道画中人物没有戴帽子吗?明清两代的官帽可是区别很大的。你看官帽很容易辨别到底是明代还是清代人物

  3,清代一品东姓文官中似乎没有汉族人。

  清代从一品以上山东籍的董姓文官中,只有一位董讷。下面是《清史稿》中关于董讷的记载:“董讷,字兹重,山东平原人。康熙六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累擢至江南总督。为政持大体,有惠於民。左迁去,江南民为立生祠。二十八年,上南巡,民执香跪讷生祠前,求复官讷江南。上还跸,笑谓讷曰:“汝官江南惠及民,民为汝建小庙。”旋以侍读学士复出为漕运总督。卒。”董讷是从一品,山东平原人。关于他事迹和家世,见http://epaperxpluscom/papers/chck/20090617/n43shtml

  董讷的后裔与祖籍已经失去联系,这里有其祖籍家族寻找董讷后裔的启示:http://tieba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6977857014&z=670610611&pn=0&rn=30&lm=0&rs16=1&word=%B6%AD#6977857014

吏部郎中在明代为正六品,在清代为正四品。

吏部郎中是明清两代的官职,是六部中的一员,属于武官系统,负责管理官员选拔、考核和晋升等事务。郎中是官职品级的一种,官位较高,具有一定的权力和责任。吏部郎中是六部之一的吏部(明代名为户部),是负责官员选拔、考核和晋升管理的机构。郎中是吏部中的官职之一,具体官职品级在明、清两代有所不同。

在明代,郎中属于正六品的官职,位于六部官员中的高品级。明代吏部郎中一般由文武官员担任,负责主持吏部的事务,并协助部长处理吏务。他们负责相关的考试、选拔和调配工作,以确保政府机构中的官员能力和品德的素质。到了清代,吏部郎中的官职品级有所上升,成为正四品官员,相当于品级更高的官员。

清明两代的工作内容

明代吏部郎中的工作内容是负责监察官员的品行和廉政情况,处理官员的违纪行为;主持官员的考核和奏报工作,评估官员的能力和表现;管理官员的人事安排,包括选拔、任免、升迁、调动等;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协助处理官员间的纠纷和矛盾;参与起草和修订吏部相关的制度和条例。

清代吏部郎中的工作内容是兼管户部兵部的职责,负责处理人员调配、选拔和考核等事务;管理文职官员和武职官员的选拔、任免和升迁;负责人事档案的管理,包括建档、调查和审核等;参与编纂和修订吏部规章制度,推行吏治改革;协助处理各种政务和行政事务,如赈灾、救济、征集等。

—吏部郎中

三品官

中丞大人指的是三品官。中丞”是清朝对巡抚的尊称,还有中堂,部堂等。中丞同时还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职,这个职务相当于古代的“御史中丞”,所以被尊称为“中丞”。“中丞”,最早作为官职名称出现于汉朝时期。汉朝时期的“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佐官,一为“御史丞”,一为“御史中丞”。行至明清两朝,朝廷的监察部门改称“都察院”,一把手改称“左都御史”,而“御史中丞”则变成了“副都御使”。

明朝时期乃至清朝初期,往往以“副都御使”代天子巡视地方,或者出任“巡抚”这一非常设官职。而后,“巡抚”逐渐变成固定官职,成为执掌一省民政的最高官员,为了更好的约束和管辖下属官员,清朝制定了“巡抚俱兼右副都御史”的加衔制度。于是,清朝时期的“巡抚”便成为兼任中纪委副书记的省委书记。

按照从古至今对官员“以最高职务为标准”的尊称惯例,“巡抚”便有了一个等级更高、地位更显赫的尊称,那就是“副都御使”,也就是“御史中丞”,也就有了“中丞大人”的称呼。

三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正三品: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武职外官,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武职外官,参将、指挥使、八旗城守尉。

唐代前期一二品的官职,基本是荣誉性的空衔,也有实官,比如从二品的尚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关键是“同中书、门下”,因为中书省中书令、门下侍中在唐前期是正三品(后期改为二品),是宰相职务,同他们一起处理政务才是宰相。而不是说到了三品就是宰相了,三品官有很多,只有担任中书令、侍中或者加“同中书门下”头衔的才是宰相。后期,中书令和侍中都提到正二品,就不存在“同三品”了,而只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了。

清朝的规定是:一品(包括正、从,下同)官可以站在殿内(应该是太和殿)朝见皇帝,二品官站在殿门口外面,三品官在更外面。三品以下没资格。

至于早朝的人数,并不是确定。因为清朝除有品级的官员外,还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男爵相当于二品,子爵相当于一品,其余的都是“超品”。

除此之外还有各个王爷(亲王、郡王、贝子、贝勒)。这些“爵爷”并没有被要求去早朝,但是也有早朝的资格。

还有就是各省的督抚,提督等,具备早朝的资格,但是由于身在异地,因此虽然位列一、二品,但是也不早朝。

扩展资料

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

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时,相当于北京时间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时就会在午门外等候,即北京时间03:00时至05:00。

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并不是像电视连续剧那样每天都要上朝,但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代英主却是天天坐朝。

代的朝会分为三种,大朝,朔望朝,常朝。在明朝可以说凡是所有在京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由上朝的义务,凡是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也必须上朝。所以说明朝的早朝是一件极其壮观的场面,一次上朝的人有上千人。据记载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的官员就达到了1118人。

明朝上朝的人数不可谓不多。当然很多都是站班的不能与皇帝直接沟通。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

——早朝

西晋 太守是正四品 是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文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司仪长、侍卫领班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府"现代多用于办公的地方称呼,可是在古代只有宰相以上才能称府,最早是用于将军府幕僚居处,称"开府",后用于对三公三司等贵族的官称:开府仪同三司,渐用于对贵族或者皇权的尊称,这个用法直到明朝才发生了一些改变。

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从此大明王朝正式搬入了历史的舞台,建国后,他随即册封文武百官,太祖皇帝一统天下以后,明朝政治上的皇权集中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统治者十分重视整顿和恢复礼制,有严格的等级观念,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从他当上皇帝的那一天起,就开始盘算着怎么才能巩固政权,他废除宰相不设,他觉得宰相和皇帝只有一步之遥,最有可能觊觎皇帝宝座的就是宰相了,只是废除宰相后,所有的政务他要一个人处理又感觉太累了,所以他又从翰林院找了几个学士,凑成了个秘书班子来分担他的工作量,一直到了永乐皇帝时代这个秘书班子才有了一个名称叫内阁,所以历代以来,内阁大臣都出身翰林学士,官阶只有六品。内阁大臣担任"票拟"之事,代替皇帝草拟各类文书。

其次是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官阶二品,和皇帝隔着一个宰相,然后又创设六科对六部进行稽核,属言官之列,官阶六品,而御史大夫有弹劾百官的权利,彼此之间相互制衡,可以说皇权达到了历史最高的集中度,在军事上设锦衣卫,武官第一次掌有监察百官万民之权。

那么明朝没有设置过宰相,是否这个府就没有再出现呢?那也不是的,明朝的皇族和6大公爵还是可以把家称府的,那么能获得这样的荣誉的都是哪些官员呢?

明朝的爵位分为亲王、郡王、国公、侯、伯等等,其中,亲王和郡王属于皇族专用。当时有功之臣达25位之多,实际上只册封了6位功劳最大的公爵,称开国六公,即使有名的刘伯温也只封了诚意伯,国公属于明朝勋贵体系的顶端。对于明朝的武官们来说,能够被册封为国公,已属于最高荣耀,在这6位国公中,只有魏国公徐达善始善终,世居金陵,爵位一直传承到明末。

可以说朱元璋的管理方式就是给实权的就给高位,给高位的就不给实权,让他们互相制约,可惜他的想法并没有彻底落实,内阁后来演变成了中书省,孝宗时代设立了首辅,只是相当于宰相,宰相始称开府仪同三司,属一品文散官,所以说开府之说至此只有皇族成员才能受用了。

明朝政局走势有两个高潮,明初到永乐是第一个高潮,第二个高潮便是张居正改革,张居正在隆庆六年当上了首辅后,辅佐10岁的神宗朱翊钧,掌握了实权的张居正本着"综核名实,信赏必罚"的原则,开创了万历新政,使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有了中兴之象。后人赞誉有加,被称为"宰相之杰"。神宗朱翊钧几次想给他加封爵位,张居正坚持不肯接受,后来神宗亲自题了"元辅"、"良臣"赐给他,至今还挂在张居正旧居,由于张居正拒绝封爵,自然他的居所也不能称府了。

历史上有文字记录的比如《宋史·舆服志》有记载:"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这里说的就是指亲王、执政官的房子才能称府,古代亲王年幼便有出宫开府就藩的说法,而其他普通官员的房子只能称宅,宅第,而普通平民老百姓的房子只能称为家,并且都有各自的规格建制。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根据等级不同,设置的府第形制、规模也不一样,不能随意盖更大的府第否则就是违制,违制罪可是很严重的。

在唐朝,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举荐他人。然而,被举荐的人需要经过审核和考察,以确保他们的人品和才干符合要求。举荐者也会受到相应的责任追究,如果被举荐者出现贪赃枉法等行为,举荐者也会受到连坐处罚。因此,唐朝的官员在举荐人才时需要仔细考察,确保推荐的人选是真正优秀的。

关于明清的官员问题 精通明清历史的进

  1,东姓,出现于古代,其源不可考,一说为东方氏所改。据《姓氏考略》载:东氏望出平原郡,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设置。相当于今山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