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书法作品
我国现存最早的书法作品是著名的《出师颂》,它是汉代索靖创作的书法作品。
索靖(239一303年),西晋著名书法家。字幼安,敦煌(今甘肃)人,是 “草圣”张芝姐姐的孙子。官至征南司马、尚书郎,封安乐亭侯,谥曰庄。
据宋代《宣和书谱》记载,索靖少年时期就聪颖过人,具有出众的才华。他与乡梓汜 衷、张觑、索介、索永五人一起被称为“敦煌五能”。
在书法艺术方面索靖造诣极深,不但达到了时代的高峰,而且在整个书法发展史上也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索靖以章草名扬天下,是公认的西晋具有代表性的章草大家。
索靖传承了张芝草书草法的精髓,同时也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发扬。他的字势峻险峭迈,笔法力道坚劲。
史评其书法为“与羲(王羲之)、献(王献之)相先后也”,唐代张怀瓘评其书曰:“幼安善章草,书出于韦诞,峻险过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云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若云楷法则过于瑾,然穷兵极势,扬威耀武,观其雄勇欲陵于张,何但于卫。”东晋王隐云:“靖草绝世,学者如云,是知趣皆自然,劝不用赏。”
《出师颂》字体为章草,是章草书法中的标杆作品之一。它把隶书的沉稳厚重与草书的流畅简洁高度融合,雄劲而又灵动,浑圆而又舒展。且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凡钩笔都回锋蓄势,仿佛蝎子的尾巴一样。这一笔势索靖自称为“银钩虿尾”。
另外,横、捺中隶书意味浓厚,用笔处处留,笔笔收,摄势自然,起到“笔短意长”的效果。转折处则明显地变隶书的方折为圆转,每个字既具飘扬洒落的外形之美,又有内涵朴厚的意趣。渊雅气息、高古风韵,可以说是把隶书的朴拙与草书的流转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
今人曾评论:“它无一笔无隶意,又无一字是隶体;它亦无一笔见草率,而无一字不是草。它的用笔是隶,结体似楷,意态是草。它的用笔沉稳严谨,毫无苟且,笔势飞动;结体宽博,中宫凝聚;字字独立,气脉通畅。它的流转至极点,朴素到极致。它的用笔严谨毫无苟且,结体却简洁至极,丝丝入扣。
由来: 张姓人口约为7800万,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一,是当今中国第三大姓。张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传说。古书上记载黄帝的孙子挥创制出弓箭,这在当时对社会确实有很大贡献,因此被赐姓张。张姓还有一支形成于春秋时期,是以祖辈的名字中的字作为姓的,韩国的开国者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以张为姓,这一支张姓主要在今河南省境内。此外,居住在云南的南蛮酋长于三国时被诸葛亮赐姓张,此后其子孙便以张为姓。据《三国志》记载,张辽原本姓聂,后改为张姓,世代居住在许昌,成为大姓。晋代有中原张姓迁至福建,唐朝年间,张姓人氏又随陈政、王潮等人居入福建,此后河南光州张姓迁往广东,从清初开始,广东、福建的张姓又迁入台湾,从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张姓以北方人居多,主要是汉族。张姓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支脉众多,在全国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张姓自古为英才辈出的姓氏。如战国时有政治家魏国人张仪;西汉最著名的张姓人物是张良和张骞;东汉也有两个最杰出的张姓人物-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东汉时,张道陵在四川创立道派,被称“张天师”,张角、张梁、张宝创立太平道起义,称为“黄巾军”,张修、张鲁创立天师道;三国时大将张飞,张辽;西晋文学家张华;南北朝时期,农民起义领袖张凤,画家张僧繇(you);唐朝张说、张九龄又是宰相,又是文学家,名将张巡,书法家张旭,小说家张读,诗人张若虚、张继、张志和;五代时农民起义首领张遇贤;北宋有农民起义领袖张余、张海;南宋大将张宪、张俊;元代有大将张弘范;明代政治家张居正,画家张路,医学家张景岳,著名道士张三丰,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清代有“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捻军首领张宗禹,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北洋军阀张作霖,张敬尧,张宗昌等。 海外张姓华人杰出代表有林肯大学校长张道行,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宇航员张福林,华盛顿世界银行总会计师张展成,遗传生物学家张觉明,著名画家张玉良、张融,航空与太空总署宇宙航空高级总工程师张云樵,香港十大富翁之一张荣发等等。 姓氏起源: 关于张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少昊子挥造弓箭,姓源启自黄帝赐 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聚集地: 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张氏在台湾仅次于陈、林、黄三姓,是第四大姓。台湾的张氏来自福建和广东。台湾张姓曾分金坡派、板桥派等多种。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彰化有数为占全台人数的六分之一。与大陆张姓一样,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在;三是人才辈出,数不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第一个入台开基的张氏先人是张佑,来自广东梅丰。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堂号 "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历史名人: 张良:西汉谋臣,安徽毫县人。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张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 关于张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少昊子挥造弓箭,姓源启自黄帝赐 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BR> 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BR> 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BR>家乘谱牒<BR>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BR>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BR>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BR> 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BR>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BR>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P> <P>聚集地: <BR> 迁徙分布<BR>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BR>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BR>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BR>张氏在台湾仅次于陈、林、黄三姓,是第四大姓。台湾的张氏来自福建和广东。台湾张姓曾分金坡派、板桥派等多种。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彰化有数为占全台人数的六分之一。与大陆张姓一样,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在;三是人才辈出,数不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第一个入台开基的张氏先人是张佑,来自广东梅丰。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堂号 "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历史名人: 张良:西汉谋臣,安徽毫县人。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BR>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BR>张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张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麻烦采纳,谢谢!
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
因此,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这一点,在毛笔基本定型的秦代,在书法上有造诣的李斯、蒙恬就已经认识到了。李斯用短锋扁笔书写“小篆”,立后学之宗祖。蒙恬不仅改良成功了流传至今的毛笔,还撰写了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论述毛笔的著作《笔经》。也就是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先贤们就已经开始研究用笔方法———笔法了。
由于“笔法”在书“法”中占有“第一”的位置,两千多年来,历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不断地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索,提出了大量有独到见解的用笔方法。这些书家,越研究越觉得“笔法”实在是“奥妙无穷”,有时难以直接用非常明白通俗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述清楚,于是,便创造了一种“比喻法”———即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来类比如何用笔,以便使自己和后学者领会并掌握笔法的要领。
翻阅历代书法典籍,选出以下9位书法家主要的16个用笔“比喻”,大体按时间顺序列出来和同道共勉。
1用笔如“鹰望鹏逝”。
李斯不仅是小篆的“鼻祖”,也是用“比喻”阐述笔法的第一人。“鹰望鹏逝”这个比喻就是他说的(也有学者认为是蒙恬的话)。原话是:“用笔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意思是:作书用笔要像苍鹰、鹏鸟捕食那样,先在空中飞翔、回旋、观望,看到“目标”之后疾速下飞贴近捕捉。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书者在笔头着纸之前,要先在空中摇曳取势,作落笔的“精神准备”,看准———弄清笔性、纸性、墨性、字体、字意;考虑好布局、风格之后,迅速下笔,方可捕捉到“目标”———预想的书写效果。清代书法家朱和羹说:“能如秋鹰搏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鹰望鹏逝”法,也被称作“摇笔”。
2用笔如“游鱼得水,景山兴云”。
这两个比喻是李斯同一次说的,故而放在一起阐述。总的意思是用笔不要做作,要自然舒畅。要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舒展活泼地游动;要像景山———大山上升起的云朵一样,飘然、悠闲、自在。意在强调从大自然的美中悟出用笔的规律来。
3用笔“犹若登阵”。
汉丞相萧何是中国书法史上把兵法引入书法的第一人。他在《论书势》中说:“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遗于笔下,出没须有倚伏,开阖籍于阴阳。”把书法的笔势、笔法比作登阵作战。意思是:登阵要随机应变,用笔要善于变通———在于用腕;登阵要调兵遣将,用笔要安排好点画;作战贵在神出鬼没,用笔要有起有伏;作战要能展开和集结,用笔、结体要善于处理好擒纵、提按、曲直、粗细、断连、起止、正攲、舒敛、向背、方圆等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
4“笔是将军”。书圣王羲之曾经担任过“右军将军”,对毛笔的神奇作用有独到见解。他在《书论》中说:“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书圣为何把笔比作指挥作战的将军?是因为二者有共同之处。将军一个命令,关系到战争胜败、土之得失、人之生死。作书,笔一落纸,墨便成形,字的生命(骨肉气血神),不可改变。因此,书者下笔,要像将军发布作战命令一样,审时度势,谨慎从事,不可操之过急。王右军还曾经把笔比作大刀、长矛,对于“字”的生命,有生杀予夺的作用,用起笔来一定要慎之又慎。
5用笔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
这是初唐四大书家之一的褚遂良在《论书》中的原话。“锥画沙”、“印印泥”是两个展现笔意的著名术语,是从事书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锥画沙”,意思是说长矛一类武器(或工具)的锥锋画入平沙地里,沙形两边凸起,中间凹成一线。在纸上用笔,要像“锥画沙”一样,笔锋行在线条的中间,不显起笔、止笔的痕迹。而墨迹则浮在线条两边,使人感到凝重、突出、劲险、立体,富有质感、力感、涩感的效果。“印印泥”,是说用笔要像印章印在粘性紫泥上一样,深入有力、清晰可见,以造成布置均正、形体端严、黑白分明、圆静有力、刚柔相济的效果。两个比喻,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了中锋用笔、注意藏锋之后所达到的“用笔之妙”。若能深解其意,“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中锋用笔“诀窍”,才算领悟到了。
6用笔如“孤篷自振,惊沙坐飞”。唐代书法家张旭在谈到用笔时说:“孤篷自振,惊沙坐飞,余思而为书,而得奇怪。”“孤篷自振”,是说用笔要像一种孤单的飞篷草浑身摇动一样,触动奋起、翻转奔逐。“惊沙坐飞”,是说用笔要像受到震动的沙子自然而然地飞起来一样,奔放纵逸、豪情激荡。张旭绰号“张颠”,精晓楷法,草书最为知名。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看到了上面两种自然现象,领悟到了书法(草书)的用笔,从而使自己的笔势有了新奇的变化,达到了期望的“振飞”境界。
7用笔如“屋漏痕”。 “屋漏痕”,是“颜体”书法的创造者、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向他求教的僧人怀素对话时说的。原话全文是:“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这里,有“醉素”之称的怀素,在谈到自己的用笔体会时,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夏云奇峰、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坼壁之路,应该说对用笔已经是很有研究很有体会了。然颜真卿却不以为然,一言以敝之曰“何如屋漏痕?”怀素听了,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肃然起敬,握手喜呼“得之矣!”可见“屋漏痕”的比喻更为形象、贴切、准确、经典。“屋漏痕”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唐代以后,书家对此多有解释,多数人的观点认为是指中锋或藏锋用笔,“言不露圭角”。今人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解释得比较明白,说“屋漏痕”是:“雨水渗入壁间,凝聚成滴始能徐徐流下来,其流动不是径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行,留其痕于壁上。”从沈尹默先生的解释中可以看出,这个“痕”的“形象”是自然的、有涩势的、有质感的、总体垂直的。若用笔蘸墨书写,能达到这个效果,那就进入到了笔法的最高境界。“屋漏痕”,是对用笔要求和艺术效果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形象化比喻,是有志于书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需要指出的是,怀素的“四个比喻”也是可供借鉴的,其中的“坼壁之路”,指墙壁自然开裂处具有天然清峭、没有人为布置之巧的“裂纹”,用笔若能如此,点画一定会浑然天成。这一比喻也常为后人引用。
8用笔如“长年荡桨”。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元佑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此处“长”字念“涨”音。“长年”,是长江三峡人对船头把篙船工的称呼。“长年荡桨”意为船工荡桨。黄庭坚是1101年56岁时乘船路过三峡的,所以说是“晚入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庭坚多年为“用笔不到”、“笔意痴钝”的事所苦恼,晚年乘船过三峡,看到船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节奏的前俯后仰,把船桨推出挽回,一去一返,协调自然。由船工摇桨自然“到位”的动作,黄庭坚悟到了用笔如何自然“到位”。从此,用笔开始如船工般悠然“荡漾”,一扫“痴钝”的笔意。后人评价黄庭坚的书法作品,“飘动荡漾,大概是得长年荡桨之助吧”。黄庭坚活到61岁,一生对用笔都非常重视,曾说:“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凡学书,欲先学用笔。”黄庭坚从“长年荡桨”中领悟到“飘逸”的笔法,是他多年研究笔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后朝思暮想“顿悟”的结果。
9用笔如“折钗股”。
南宋词人、音乐家、书法家姜夔在《续书谱》中说:“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钗,妇女发髻上的一种首饰,多为韧性很好的金银材料打造,一般由两股合成。“折钗股”,是笔画转折处的用“金银钗”的形象作比喻的一种笔法。意思是用笔到线条转折之处,笔毫要平铺,锋要正,要圆而不扭曲、不偏斜,以便使转折处的线条像折弯的“钗股”一样,表层圆畅、均称,内部劲健、含力,显出一种宽闲圆美之态。后代书家对这一比喻也多有解释,清代书法家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折钗股者,如钗股之折,谓转角圆劲力均。”
以上李斯、萧何、王羲之、褚遂良、张旭、颜真卿、怀素、黄庭坚、姜夔等9人的16个比喻,涉及到用笔的重要性、观念、姿势、动作、技巧、效果等各个方面,是“笔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的重要传统之一,也是历代书家传授的用笔“真经”(对这些比喻的可行性也有不同认识)。踏入“书道”的人,不可不知以上比喻。但“比喻”毕竟是比喻,它只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接近”,并不是事物本身,习书者在实践中只可参照,不可拘泥。因为说到底,“杀猪杀尾巴———各有各的杀法”,上述9人都是书法大家,每人对笔法的感受———比喻也不一样嘛。
为便于记忆,笔者将16个比喻连句为“用笔口诀”:
笔是将军,犹若登阵。鹰望鹏逝,游鱼得水,景山兴云。长年荡桨,惊沙坐飞,孤篷自振。夏云奇峰,坼壁之路,惊蛇入草,飞鸟出林。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悟得其中奥妙,用笔定能通神。需要指出的是,翻阅典籍,发现宋代之后———即元、明、清的书家,在探讨用笔方法的“比喻”上,基本上是重复、注释、延续唐宋之前的说法,很少有独到见解的新比喻。故笔者也只选到宋代之前。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宋代之前,关于如何用笔,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了。因此,欲学书者在学习和把握用笔方法时,应多看宋代之前的书法理论著作和经典墨宝。
绎粹翁整理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据传是王羲之酒后所作,文人们饮酒赋诗,成诗37篇,王羲之作序,作品324字,行文前松后紧,尚有几处涂改墨迹,极为自然流畅,书法骨格清秀,点画遒美,行气流畅。
《祭侄稿》:作者唐颜真卿,是祭奠在安史之乱中殉难的侄子季明的手稿。作品情真意切,一气呵成,书法与文章浑然一体,直率而无做作,是其书法技艺的真实写照,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玄秘塔碑》是唐朝书法大家柳公权六十四岁时书,,运笔遒劲有力,字体学颜出欧,别构新意。 《九成宫》:即《九成宫醴泉铭碑》,魏征撰文,书写唐朝书法大家欧阳询,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此碑24行,行49字。用笔有方有圆,笔画瘦劲但不生硬。带有隶书笔意,刚柔相间。字形大多偏长,在严谨整齐的结体中有着许多细小的变化,秀逸生动,、风骨明朗。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二石皆为楷书,此碑是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雁塔圣教序》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在字的结体上改变了欧,虞的长形字,创造了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的字体。
《胆巴碑》此碑是赵孟頫奉元仁宗敕命撰写的,时年六十三岁,为赵氏晚年碑书的代表作。 此卷笔法秀媚,苍劲浑厚,独具风格, 于规整庄严处见潇洒天真的韵致,可谓笔笔提起,字字挺拔,充分体现了赵体书法的风韵和神采。他的书法既有深邃的传统基础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卓然不群。
《书谱》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作为一本草书字帖千古流传,是书史上一篇重要的理论著作,同时又是一件颇具价值的书法作品。作者孙过庭官位不高,存世作品也不多,但一篇《书谱》却奠定了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中国现存最早的书法作品
本文2023-12-02 02:25: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98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