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寻张作霖家谱
张作霖的家谱我不知道,但是关于他的民间传说,我知道一个,是我小时候,姥姥讲给我听的。
是一个张作霖和东北特产鹜肉斧相关的传说,希望对你有参考价值。
据说东北枭雄张作霖小时候家境贫寒,曾经在外乞讨流浪,说好听点就是经常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后来没办法做了小土匪,有一天傍晚,他带了两个小弟打了两只鹜(这个字念雾),用刀子胡乱斩成几块,随手掰了几片苞米叶子包上,在河滩上点了一堆火,开始烤鹜肉吃。
眼看就要烤好了,正要解馋的时候,他以前抢过的一个仇家,是个地主不知道怎么发现他了,带一群人找了过来。张作霖远远的看见来了一群人,就觉得不好,这小子很聪明的说,反应很快,来不及吃鹜,用碎石把火堆盖上,扭头就跑。
仇家人多势众,张作霖他们好不容易甩掉了追兵,躲到了一个山洞里,藏到半夜,哥几个饿的发慌,都睡不着了,一个小兄弟说:真他么倒霉,眼看烤好的肉,没吃到!
张作霖抓抓脑袋,坏笑着说:敢不敢回去接着吃?
小兄弟直摇头:不敢不敢,为了吃鹜肉,再把脑袋丢了,不合算,,,
张作霖站起来,说:放心,现在回去啥事没有,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我们还敢回去,没事!
就这样,艺高人胆大的张作霖带着兄弟兜了个大圈子,仗着胆子又回到了原地,这时已经是后半夜了,饿着肚子的张作霖发现烤鹜肉的碎石竟然还是热的,原来石头被炭火烧热,竟然连续几个小时持续的焖烤着鹜肉。
张作霖扒开碎石堆,发现几块上边的鹜肉都成黑煤块了,烤的时间太长了,根本没法吃,哥几个这份失望啊,一个兄弟不甘心,张嘴啃着黑煤块,张作霖一把抢下来,扔到河里,骂道:饿死鬼,那他妈能吃吗?
骂完了,张作霖不死心,接着挖石头堆,要不说嘛,这就是屌丝逆袭的节奏啊,终于发现两块形状似斧头,颜色深红的鹜肉,张作霖张嘴就咬,结果却咯的门牙生疼,原来这块鹜肉长时间埋在土里焖烤,所以外表有点硬。
饿红眼的张作霖还是不死心,不好咬,他就用手往下撕,撕下来一条鹜肉,放到嘴里,慢慢的嚼了起来。
边上的两个兄弟着急的看着他,看他嚼起来没完,就问:怎么样?能吃吗?
张作霖眼睛里直放绿光,说:能吃吗?太他妈能吃了,不光能吃,这鹜肉斧子还他妈特香呢!
后来,这种把碎石子烤热来烤鹜肉的方法就流传开,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我小时候,我姥姥会经常会烧热一堆石头子,烤这个鹜肉斧给我吃,我小时候最解馋的事,就是一边在村里溜达,一边捧着一块鹜肉斧,一条一条的撕着吃了!
有用你就看看,没用就当我没说。
张作霖的老婆
张作霖的老婆分别是原配赵春桂、继室卢寿宣、三夫人戴宪玉、四夫人许澍阳、五夫人张寿懿、六夫人马月清。
对于这6房夫人,张作霖说过:人人平等,不分妻妾。张作霖更是以身作则,比如五夫人张寿懿想要一个金手镯,张作霖答应了。等他买回来的时候,肯定是一式6份,绝不偏袒哪一个。
再加上张作霖又是一方军阀霸主,家大业大,这些夫人跟着他吃香喝辣,穿金戴银,他也没亏待哪一个。所以张作霖的“后宫”和别的军阀比起来,那是非常太平。
张作霖早年经历:
1875年3月19日,张作霖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1887年,跟随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1888年,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张作霖与二哥前去报仇,枪走火误伤人命,二哥被捕,他逃走。
1889年,为了生计,张作霖先后卖过烧饼,学过木匠,当过货郎,还当过兽医。1890年,流落到营口县大高坎镇。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张作霖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骑兵哨长。
张作霖的6位妻子照片
民国初期,曾经叱咤风云的奉系首领张作霖,一生中有过6位夫人,这6位夫人一共为张大帅生育了8个儿子、6个女儿。
其中,有照片为证,老张的这6个女儿都长得如花似玉,堪称美人。那么,是哪些有福分的小子娶了这6个美人呢?这6个美女的婚后生活幸福吗?
说来令人感伤,张作霖的这6个女儿,大部分过得并不幸福。因为她们的婚姻,大都被老张当做了交易的筹码。就像古时候那些被送到大漠和亲的公主一样,以牺牲个人的幸福,换取父皇的江山永固。
张作霖的长女,名叫张首芳,后来改名为张冠英。张首芳是老张的发妻于夫人所生,与张学良是一母同胞。张首芳被老张嫁给了鲍贵卿的儿子鲍英麟。鲍贵卿担任过黑龙江督军和吉林督军,是老张统一东三省的左膀右臂,老张与他联姻,其目的不言而喻。
鲍英麟不太喜欢张首芳,在离婚未果的情况下,另娶了一位妙龄女郎,把张首芳晒在了一边。张首芳一生与孤灯冷墙相伴,不幸福。
张作霖的二女儿,名叫张怀英。为了拉拢蒙古王爷达尔罕,老张把二女儿嫁给了达尔罕的儿子包布。
达尔罕手中有骑兵,曾经与张作霖发生过冲突。老张为了逐鹿中原,害怕东北后院起火,于是与蒙古的达尔罕联姻,化敌为友。
可是,达尔罕的儿子包布是个精神病。一旦发病,就会虐待张怀英。即便正常时,也是个傻子。张怀英难以忍受,曾经数次自杀,用剪刀刺伤自己的胸口,可终究没死成。直到张作霖死后,张怀英才得以与包布离婚。
张作霖的三女儿,名叫张怀瞳,她的夫君是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儿子赵天赐。相对来说,张怀瞳是幸运的,因为一来她和赵天赐过得琴瑟和谐,二来,这并不是张作霖的包办婚姻。
但是,赵尔巽和张作霖渊源颇深,而且,赵尔巽是张作霖的贵人和恩人。晚清时期,赵尔巽担任东三省总督。正是在他的赏识和提拔下,张作霖一路高升,直至掌握了奉天的兵权。这才有了后来叱咤风云的张作霖。
因为这,张作霖对赵尔巽非常敬重,并拜其为干爹。后来,老张异军突起,成了东北王。赵尔巽曾替儿子提亲,希望与张作霖结为亲家。可是张作霖觉得辈分不对,就没答应。
这事儿眼看着就泡汤了。可缘分就是缘分,来了之后谁都挡不住。等赵尔巽和张作霖都死后,在张学良的撮合下,赵天赐和张怀瞳自由恋爱了,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张作霖的四女儿,名叫张怀卿,老张把他嫁给了军阀张勋的儿子张梦潮。这个张梦潮是个人渣,吃喝嫖赌无所不能,而且还有点精神病。后来,张怀卿忍无可忍,和他离了婚。
张作霖的五女儿,名叫张怀曦。老张活着的时候,为了与皖系军阀扯上关系,就把她许配给了皖系军阀靳云鹏的儿子。这个靳云鹏,和徐树铮齐名,被称作段祺瑞的左膀右臂。而且,靳云鹏还在北洋政府中担任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要职。
幸运的是,没等张怀曦成婚,张作霖就死了。性格倔强的张怀曦成功退掉了婚事,远走美国。
当然,最幸运的,要数张作霖的第六个女儿张怀敏。由于年幼,老张一直到死,都没来得及给她定亲。张怀敏因此躲过一劫。长大后,通过自由恋爱,觅得如意郎君。
张大帅虽然一世英雄,但靠着牺牲女儿的幸福去搞联姻,巩固自己的势力,有点让人不齿。
张作霖六个太太的结局
张作霖这一生娶有六妻,即原配赵春桂、继配卢寿萱、三房戴宪玉、四房许澍阳、五房寿懿、六房马月清。
民国17年6月4日清晨5时30分,皇姑屯车站传来一声巨响,一列从北京开往沈阳的列车被炸毁,车上人员死伤惨重,数位东北军高层将领死于此次爆炸,其中就包括东北军的最高统帅张作霖。
张作霖去世后,他的六位妻子就成为了寡妇,因其丈夫的身份,她们也不能再嫁,也无人敢娶,只能是孤独一生,跟随着张作霖的子女生活,直至终老。
赵春桂
赵春桂,长女张首芳、长子张学良、次子张学铭的生母,张作霖的原配夫人。赵春桂的父亲赵占元是张作霖的救命恩人,张作霖年轻时因好赌导致无钱还账,某一次就被赌坊的人抓到,绑在树上毒打。就在张作霖被赌坊的人毒打的奄奄一息的时候,赵占元刚好路过此地,他心生怜悯,就上前替张作霖还了赌帐,将其救下。
就这样,张作霖侥幸逃过一劫。过后,张作霖感恩于赵占元的救命之恩,就拜其为义父。
因无家可归,张作霖就在刚认的义父家中住了下来。也不知张作霖是长的帅,还是天生就对女子有吸引力,他这么一位无钱无势的赌徒,居然被赵占元的次女赵春桂给看上了。而赵占元也有意将自己女儿嫁给他,他认为张作霖日后必有出息,所以对于这门婚事他很是赞同。只是,因张作霖此前的名声实在太差,又无钱无势,所以除了赵占元,其他赵家人皆反对这门婚事。
张作霖见赵家人居然如此瞧不起自己,顿时就有了一股要扬眉吐气的豪迈。为了让赵家人同意他迎娶赵春桂,他是毅然决然的决定参军,依靠军功来获得地位。此后,经过张作霖在战场上的勇猛表现,他坐上了毅军的哨长一职,就是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排长。
做了哨长的张作霖,自觉自己已经有了足够迎娶赵家女的资本,所以在升职没多久,就着急的回到了二道沟,向赵家提亲。这次,赵家答应了,赵春桂做了张作霖的正妻。此后数年,张作霖与赵春桂相濡以沫的度过一段时间,张作霖在赵家的支持下,势力是越来越大。
可是,随着他地位的不断提高,有权有势的张作霖开始变坏,在美色面前,他逐渐迷失了自己,对待赵春桂再也不似以前的那般关心,在新欢面前,赵春桂是被彻底的冷落。此后,心灰意冷下,赵春桂索性就带着自己的女儿张首芳、儿子张学良和张学铭回到了新民县的旧宅居住。在旧宅的这段时间里,狠心的张作霖是不管不顾,即使赵春桂都卧床不起,他都是不闻不问。
曾经陪着张作霖走过最为艰幸的一段时日的赵春桂,就这样被张作霖抛弃了。当然,好在赵春桂还有三位儿女陪着,所以她并不孤单。她与张学良等人就在民县的旧宅度过自己的后半生,直至1912年4月15日,病逝于新民县杏核胡同,享年38岁。
卢寿萱
卢寿萱,赵春桂死后,她被扶为正室,生女张怀英、张怀卿。张作霖迎娶卢夫人的过程并不光彩,当时在张作霖向卢家提亲的时候,卢夫人的父亲是强烈拒绝的,他很是瞧不起张作霖这个兵痞。但是,张作霖对卢夫人很是喜欢,于是为了得到卢夫人,他就使出了一些下三滥的手段。张作霖先是暗地里派人绑架卢寿萱,之后利用某些手段逼着卢家人来求自己,然后再假意的去救她。
在张作霖的这般操作下,不明所以的卢家人将他视为自家的恩人。为了报答张作霖的救命之恩,卢父自然而然的就将卢寿萱嫁给了他。进门后的卢寿萱,因懂礼节识大体,所以与张作霖的子女们相处的很是融洽,大家都很尊敬他,连赵春桂都将她视为自己的闺蜜。
卢寿萱同赵春桂一般无二,随着年纪的增大,张作霖对年老色衰的卢夫人逐渐失去了兴趣,随着之后张作霖又娶了几房姨太太,卢夫人形同寡妇。当然,因卢夫人不争宠,只是一个人老老实实的在张家做着大夫人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张作霖虽不喜欢她,但却很敬重她。
1928年东北易帜后,卢夫人就带着自己的两位女儿跟随着张学良前往北平居住。九一事变后,因国内局势变幻多端,所以卢夫人先后从北平迁往南京、上海、重庆等地居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她和女儿张怀卿一直居住在天津,直至1974年5月病逝于天津,享年94岁。在此时间,远在台湾的张学良、张学铭等人多次联系卢夫人,希望她能前往台湾居住,不过因卢夫人不愿离开故土,此时遂作罢。
戴宪玉
戴宪玉,一生无子,她是张作霖的第三房妻子。张作霖迎娶她,同样很是不光彩,据说戴夫人原是当地一个捕快的妻子,当时被张作霖看上,于是他就用自己的权势逼迫那位捕快与戴夫人离婚,之后在其离婚后,就迫不及待的将她娶进门。
戴夫人这人,与卢寿萱相比,她太过强势,也太过会争宠,这也为她日后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某一日,戴夫人的弟弟因为饮酒过度,平日里骄横跋扈的他,在酒精的催化下,变得是更加的肆无忌惮,出于恶作剧,他居然举枪将路边的路灯打破数盏。此后,这件事被张作霖知晓,当时正值他严整军纪的时候,所以为了以儆效尤,他就下令将其枪杀。
试想,戴夫人平日就骄横惯了,此时见自己唯一的弟弟居然被杀,你说她能忍吗?但是,张作霖又不是旁人,即使她再生气,也拿张作霖没有任何的办法,可是戴夫人又心有不甘,于是为了不继续跟自己的杀弟仇人继续在一起,她就与张作霖断绝一切关系,出家为尼,再不与世间有任何的瓜葛。就这样,戴夫人一人在尼姑庵中孤独终老。
许澍阳
许澍阳,生有儿子张学曾、张学思,女儿张怀曦、张怀瞳,是张学良的第四房夫人。许夫人可以说是张作霖最为宠爱的夫人之一,也是六位夫人中最具独立意识的夫人。当时,19岁的许澍阳在嫁给张作霖后,不甘心一辈子只做大帅夫人的她,就借着张作霖此时还是很宠爱她的机会,向张作霖提出想要进入了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请求,而此时张作霖也确是答应了她。
在校时间,许夫人虽底子很弱,但因她很勤奋,所以成绩是越来越好。但是,许夫人毕竟是张作霖的夫人,思想顽固的张作霖是不可能让她一直待在学校里,最初只是因为宠爱她,让她去玩玩罢了,并不是真心实意的想让她去学知识,所以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张作霖并以自己当上督军为由,让许夫人退学回家。
之后,许夫人只能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大帅府里,做她的大帅夫人。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许夫人就带着自己儿女前往天津居住。1934年,跟随大女儿张怀瞳前往香港居住,不久前往美国定居。1942年,许夫人回到国内,与小儿子张学思定居在天津。1975年,许夫人前往北京定居,三年后因病去世,享年90岁。
寿懿
寿懿,生有四子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是张作霖的第五房夫人。寿懿是六位夫人中最受张作霖宠爱地夫人,因其出身于名门,是黑龙江将军寿山的女儿,自小就受到非常良好的教育,所以她处事很是精明,也很知书达礼。
因其处事老辣,且也很公道,又不恃宠而骄,所以她虽是张作霖六位夫人中入门最晚的其中一位夫人,但张作霖却将大帅府的一切事物都由她管理。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若不是寿懿的临危不乱,张学良恐怕是没有机会坐到少帅的位置上。当时,在张作霖被炸死后,蠢蠢欲动去的日本人尚不清楚张作霖到底是生是死,所以为了尽快的了解到张作霖的真实情况,日本人就让日本驻东北的大使夫人前往大帅府一探究竟。
就在这时,寿夫人站了出来,她处变不惊的接待大使夫人,和她谈笑风生,与她说道大帅已经脱离危险,正在静养,让大使夫人误认为张作霖已无大碍,让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继而张学良才能顺利接任少帅之位。
1928年,东北易帜后,寿夫人前往北平居住。九一八事变后,因北平被日本所占,遂迁往天津居住。1948年后跟随张学良前往台湾,直至1966年病逝于台湾。
马月清
马月清,生女张怀敏,是张作霖最小的一位夫人。她在嫁给张作霖之前,是五夫人寿懿的侍女,只因她长了一张旺夫相,所以不久就在寿夫人地安排下,被张作霖纳为六夫人。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时,马月清才23岁,因其是张作霖的夫人,张学良的小妈,所以她不能改嫁,只能是小小年纪就守了寡。
此后,她就一直在寿夫人身边伺候着,跟着她前往北平、天津、台湾等地定居,直到1975年病逝于台湾。
总得来说,张作霖的六位夫人中,除了三夫人戴夫人一生无子,又入尼姑庵做了尼姑,孤独终老,有些悲惨。其他的五位夫人都还算好,至少都有儿女相伴,且因张家的底蕴,也是衣食无忧,吃穿不愁,所以其结局不能说不好。当然,对于除比张作霖早逝的大夫人赵夫人外,其余五位夫人,因其张作霖夫人、张学良小妈的身份,所以她们只能是一生守寡,不能改嫁,从这点来说,她们的命运算是悲剧的。
田小凤的原型是谁
历史上没有田小凤这个人。张作霖没有这么一位拜把子妹妹。
田小凤,单田芳评书《乱世枭雄》里的虚构的人物,是辽西田庄台的大横把田玉本的妹妹。性情泼辣,刚烈。晚年在张作霖的安排下跟一个留学生结婚了,后来张作霖要枪毙张学良,有人从锦州请田小凤救了张学良。
:
人物经历
其兄田玉本,评书中号称镇东洋,喜好大烟,后为金寿山所擒,逼迫田小凤下嫁,被张作霖请援兵救出之后回到田庄台。但因在金寿山手中受尽折磨,打吗啡强做精神,最终奄奄一息,回到田庄台后就不久死了。历史上田玉本确有其人,大清帝国新民府辽中县人。
幼年家贫,读过几年私塾,后弃学打短工。期间,其兄在辽阳县为地主当长工三年,工钱分文未得到,并被东家暴打。田玉本心怀愤怒,主动隐去姓名来到该地主家当长工,忍辱做了三年,地主又故伎重演,玉本怒,讲明身份,刀逼地主给付工钱,地主被迫给足兄弟二人的工钱。
玉本回乡后,与族兄商量,只有自己硬气才不会被欺负,于是用工钱购置刀枪,将族人武装起来,投身绿林,势力最强时达千人之众,势力范围涉及台安、辽中、海城、辽阳等地。期间,既做过有利于乡民的事情,也做过许多令百姓痛恨的事情。
1906年,田玉本的族人共6人被清新民府诛杀。
张作霖最小的老婆
张作霖被日本人害死时,最小的夫人才23岁,六位夫人结局怎样?
东北王张作霖,凭借着一腔热血,拼命三郎的精神和超凡的勇气。终于成为了东北说一不二的男人。一人之手掌控全东北。
在日军侵略东北的时候。张作霖与日军斗智斗勇。有很多的摩擦。有张作霖的存在,日军难以真正的掌控东北。于是日军就用阴谋炸死了张作霖。而张作霖一共有六个老婆。最年轻的老婆才二十三岁,张作霖死后他的老婆们去了哪里下场又是如何呢?
在张作霖被炸死的时候,他的六个老婆有两个已经在之前就去世了。
大夫山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也就是张学良的亲生母亲。随着年龄的增长,赵春桂就越来越难看了。当时的张作霖因手握军权,经常带兵出去打仗。逐渐与赵春桂越发的疏远。最后郁郁而终。
二夫人是一个教书匠的女儿,他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知书达理,聪明伶俐,很有才华。深得张作霖的喜欢。大夫人临终前将孩子托付给了她,足以看出她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全国解放后二夫人就一直生活在国内。享年九十四岁。
三夫人心中一直装着别人,当时嫁给张作霖也是无奈之举,她嫁给张作霖完全了为了救父。这才舍身嫁给了张作霖。最后还是忍受不下去之后三夫人选择了出家,在寺庙中郁郁而终。死于张作霖之前。
四夫人是一位知识分子,一直想出国留学,但是张作霖一直不允许,张作霖死后她毅然决然去了美国居住,四夫人在美国香港都居住过,到了晚年还是选择了回到祖国大地。病逝在北京。
五夫人和六夫人,无依无靠相依为命。六夫人是戏子出生。性格很好,从不与人争斗。她也是六位夫人中最小的那个。正是大好的年纪。五夫人见她无依无靠便跟她一起过日子定居在台湾。
关于辈份,个个地方的辈份排列不尽相同,由来: 张姓人口约为7800万,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一,是当今中国第三大姓。张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传说。古书上记载黄帝的孙子挥创制出弓箭,这在当时对社会确实有很大贡献,因此被赐姓张。张姓还有一支形成于春秋时期,是以祖辈的名字中的字作为姓的,韩国的开国者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以张为姓,这一支张姓主要在今河南省境内。此外,居住在云南的南蛮酋长于三国时被诸葛亮赐姓张,此后其子孙便以张为姓。据《三国志》记载,张辽原本姓聂,后改为张姓,世代居住在许昌,成为大姓。晋代有中原张姓迁至福建,唐朝年间,张姓人氏又随陈政、王潮等人居入福建,此后河南光州张姓迁往广东,从清初开始,广东、福建的张姓又迁入台湾,从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张姓以北方人居多,主要是汉族。张姓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支脉众多,在全国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张姓自古为英才辈出的姓氏。如战国时有政治家魏国人张仪;西汉最著名的张姓人物是张良和张骞;东汉也有两个最杰出的张姓人物-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东汉时,张道陵在四川创立道派,被称“张天师”,张角、张梁、张宝创立太平道起义,称为“黄巾军”,张修、张鲁创立天师道;三国时大将张飞,张辽;西晋文学家张华;南北朝时期,农民起义领袖张凤,画家张僧繇(you);唐朝张说、张九龄又是宰相,又是文学家,名将张巡,书法家张旭,小说家张读,诗人张若虚、张继、张志和;五代时农民起义首领张遇贤;北宋有农民起义领袖张余、张海;南宋大将张宪、张俊;元代有大将张弘范;明代政治家张居正,画家张路,医学家张景岳,著名道士张三丰,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清代有“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捻军首领张宗禹,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北洋军阀张作霖,张敬尧,张宗昌等。 海外张姓华人杰出代表有林肯大学校长张道行,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宇航员张福林,华盛顿世界银行总会计师张展成,遗传生物学家张觉明,著名画家张玉良、张融,航空与太空总署宇宙航空高级总工程师张云樵,香港十大富翁之一张荣发等等。姓氏起源:关于张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少昊子挥造弓箭,姓源启自黄帝赐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家乘谱牒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聚集地:迁徙分布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张氏在台湾仅次于陈、林、黄三姓,是第四大姓。台湾的张氏来自福建和广东。台湾张姓曾分金坡派、板桥派等多种。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彰化有数为占全台人数的六分之一。与大陆张姓一样,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在;三是人才辈出,数不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第一个入台开基的张氏先人是张佑,来自广东梅丰。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堂号百忍堂: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历史名人:张 良:西汉谋臣,安徽毫县人。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张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张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关于张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少昊子挥造弓箭,姓源启自黄帝赐 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P<P聚集地: 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张氏在台湾仅次于陈、林、黄三姓,是第四大姓。台湾的张氏来自福建和广东。台湾张姓曾分金坡派、板桥派等多种。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彰化有数为占全台人数的六分之一。与大陆张姓一样,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在;三是人才辈出,数不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第一个入台开基的张氏先人是张佑,来自广东梅丰。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堂号 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历史名人: 张 良:西汉谋臣,安徽毫县人。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张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张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张作霖第五房太太是满族人,叫做寿夫人,单名一个懿字,是前清黑龙江将军寿山的小女儿,老东北传说她名字叫做张寿懿。是张作霖妻妾里最得宠的,府中事由她掌管。“九·一八”事变后居天津,1948年冬离津赴沪,转道台湾,1966年病故于台湾。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张作霖被抬回大帅府见到了五夫人泪如雨下的脸庞,嗫嚅着,说出了生命中最后一段话:“我受伤太重……恐怕不行了……叫小六子(张学良)快回沈阳……”回家后不久,张作霖去世。此时的五夫人,忍着悲痛,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秘不发丧。但假戏遇到了真观众。无奈之下,张寿懿在小青楼内与日本领事夫人,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好戏”。当时,日本领事夫人前来,主要是想看张作霖是生是死。而这时,张学良尚未回到沈阳。在这危急时刻,五夫人显示出了智慧女士的一面。就在身穿和服的日本领事夫人到小青楼东屋客厅后,五夫人还特意坐在梳妆台前,在丫鬟帮助下梳妆
打扮,丫鬟也镇定地为其端茶倒水。日本人对张作霖未死还半信半疑之时,西屋中传来张作霖的骂声。于是,日本人就相信了张作霖未死。成功制造了张作霖没死的
假象,避免了日军趁机挑起战端,也为张学良返回沈阳主持大局赢得了宝贵时间。寿夫人共为张作霖生两子,为张学森和张学铨。
民国时期能跟“东北王”张作霖叫板的有不少人,曹锟、吴佩孚、孙传芳、冯玉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民国大总统曹锟曹锟出生于天津一个贫穷造船工家庭,少年时候读过几年书,父亲想要让她跟着自己学造木船,可惜曹锟对着这一点也不感兴趣,叫他学农活也不去干,只好选择让他卖布为生。如果没有后来的那件事情,他或许一生都只是一个卖布的小商贩。
他当初正好去保定贩布,才到城门口的时候就被两个守城的士兵拦住,不但不让他进城,还对他进行了谩骂跟羞辱。此时的曹锟还只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一怒之下选择了参军,不混出一个名堂决不出来。他回家后直接放弃了推车卖布的小买卖,考进了天津武备学堂学习。等到毕业后,直接从毅军的一名哨官做起。
由于曹锟为人憨厚老实,能吃苦耐劳,很快就受到上司的赏识,慢慢从一个哨官一步步做到了统领的位置。在朝鲜参加战争后,被调到袁世凯小站当练兵的骨干,开始慢慢得到袁世凯的器重,最后成为北洋军第三镇统制官。
等到民国成立后,曹锟直接担任了陆军第三师师长,参加了不少次军阀混战。特别是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两系,曹锟在成为直系首领后不久,相继取得直皖战争跟第一次直奉战争的胜利,之后顺利当上了民国大总统,直奉战争其实就是曹锟跟张作霖之间的较量,最后以曹锟胜利而告终。
直系军阀吴佩孚吴佩孚早年先后在武备学堂跟保定陆军速成军校学过一段时间,毕业后直接在北洋督练所的参谋处任职。等到辛亥革命爆发后,成为曹锟手下第三师的师长。虽说吴佩孚是直系军阀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但是位置一直在曹锟之下。在第一次直奉大战时,直系军阀的领导者是曹锟,但是真正跟张作霖交战的是吴佩孚。当他成功打败奉系军阀后,名声大振并成了直系的首要人物。等到曹锟当上民国大总统后,吴佩孚直接担任直豫鲁巡阅使。
“东南王”孙传芳孙传芳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当初回国后先后担任过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跟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还担任过浙、闽、苏、皖、赣五省总司令,号称“东南王”,也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之一。
西北军阀冯玉祥冯玉祥早年在袁世凯的手下当过一段时间的兵,跟其他三位相比威望起得比较晚。发动官兵起义后直接成立了北方军政府,并担任了总参谋长。起义军后来因张建功叛变损失严重,冯玉祥选择投靠了袁世凯,担任前营营长。在经过多年的战斗之后,顺利当上了陕西督军。后来发动政变,直接推翻了直系军阀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担任国民军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算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
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奉军诸将想拥戴接替张作霖的其实并不是张学良,而是另外一个人,此人名叫张作相。
由于名字与张作霖相近,再加上手中握有大权,有不少人便想当然地认为,张作相是张作霖的亲兄弟,属于“关系户”。事实上,虽然两人名字相近,平常也都以兄弟相称,但却并没有亲缘关系。张作相能在奉系中身居高位,也全都凭自己的品行和能力。
(张作相剧照)
那么,张作相的品行出众在哪里?他为何能得到大家的一致拥戴呢?
1881年,张作相出生在锦州义县。由于家境贫寒,张作相只读了三年私塾便辍学治家。16岁那年,他的一位族兄被土匪杀害,为了躲避灾祸,张作相便流落到奉天打工。在那段打工岁月里,张作相常常因为衣衫褴褛而遭人欺辱。张作相深感世道不太平,他发誓一定要过上好日子,再也不被欺负。
1901年,他将杀死族兄的仇人解决后,落草成了一名强人。也是在那一年,张作相又带领着20多人,到新民府八角台村投奔了张作霖,双方组合成了一支拥有200人的“保险队”。
在后来的战斗中,张作相曾不顾自身危险,从枪林弹雨中救出了张作霖。两人同甘苦、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07年,张作霖与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相七人结拜为盟兄弟。
在张作霖部被清政府招抚后,张作相先后担任了哨官、管带。民国成立后,他又从团长一路晋升为旅长、师长、总司令、吉林省省长。
不过,张作相却并不是一个十分看重权力的人。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期间,张作相曾三次拒绝晋升。
(张作霖剧照)
第一次是在1919年,张作相担任第27师师长时,张作霖想将他晋升为东三省巡阅副使,但被张作相以官职太高为由拒绝。
1921年处,张作霖任命张作相为黑龙江省督军,张作相却建议让吴俊升出任该职务。他认为:“兴权年长于我,资历也比我更深。只有待人公正不徇私情,才对我们的事业和前途有好处。”
同年5月,张作霖想让张作相担任热河都统,结果又被后者拒绝。
后来的事实证明,张作相的谦让拒绝,绝不是惺惺作态。在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后,奉军内部公推张作相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想让他来接任张作霖的位置。但张作相拒不就任,他力荐27岁的张学良继承父亲的位置,自己则全力辅佐。
并且在私下里,张作相还曾对张学良说:“小六子,你坐上去放心干,我们都会支持你。于公来说,如果我们不服从你的命令,你可以用军法处置我们。但在私下里,你还是我的侄儿。如果你不好好干,我会在没人的时候抽你耳光。”
除了高风亮节外,张作相还是一个具有远见和大局观的人。
1924年,张作相出任吉林省长。后来张作霖曾令东三省种植鸦片来筹措军饷,但张作相却力劝张作霖放弃这一举措。
张作相在任期间,大力选拨人才,打击匪患,积极整顿财政,吉林年年收入均有增长。同时,他还将收入的盈余投入了公益事业的建设中,比如积极修建铁路,创办吉林大学等,无一不是眼光高远的举措。
(郭松龄剧照)
1925年,郭松龄率部反奉失败后,吴俊升、汤玉麟、杨宇霆等力主将郭松龄所部“一网打尽”。而张作相却劝张作霖“万不可株连”。在遭到众人反对之后,张作相痛哭着说:“如果非要杀他们,那就先杀我张作相吧。”
最终,在张作相的苦劝之下,奉军避免了自相残杀,最大的程度地保留了实力。
张作相凭借自己宽广的胸怀、过人的远见以及高风亮节的品质,得到了军队和百姓的一致认可。他在东三省威望极高,有着忠厚长者的美誉。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张作相还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怀。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身为吉林省主席的张作相正在锦州料理父亲的丧事,吉林省事务由参谋长熙洽代理。熙洽最终出卖吉林,成为了卖国贼。张作相对此非常愤怒,但却已经无济于事。
后来他的盟兄弟张景惠做了“伪满洲国”总理大臣,曾多次想要请他出山为日本效命,但都遭到了张作相的拒绝。日本方面在多次请求无果后恼羞成怒,将他父亲的坟墓炸毁,但却依然无法动摇张作相的决心。
1933年,张作相隐居到天津,不再参与军政事务。但在1936年张学良被关押后,张作相却又一次出山,为解救张学良而奔走。
1949年,张作相因病逝世。
(
参考资料:
张作相(1881年——1949年),东北军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主席,字辅忱,祖籍是直隶深县,爱国的抗日人士。
张作相在吉林任职时,主张“保境安民”,尽管与日本人存在接触,但对于民生却贡献不少。他修建吉敦铁路,还有大量的柏油马路,重视教育事业,今天著名的吉林大学就是由他创办的。
第一次接触张作相时,还以为他是张作霖的兄弟。当然,他也的确是张作霖的兄弟,不过不是亲兄弟,是结拜兄弟。
张作相出身草莽,于1901年开始投靠张作霖,并逐步成为张作霖最信任的左膀右臂,不断得到重用。
1907年,张作霖和张作相等8人,歃血结盟,成为结义兄弟。当袁世凯招安张作霖并任命他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后,张作相也得以出任第27师步兵旅长。
1919年2月,张作相出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校长,同时还兼任奉天警备司令,他一步步成为了奉系军阀内的实力派,可见张作霖对他的信任程度有多深。
1925年,郭松龄的反叛被张作霖平定,随即处决了郭松龄夫妇。但是,对于如何处理其他参与反叛的高级将领,成为奉系内部争论的焦点。当时,张作霖倾向于全部处决。
为了避免奉系的进一步分裂,张作相违背老大的意愿,旗帜鲜明地表示,郭松龄已死,其余人员一律不再追究。在他的争取下,张作霖和奉系的元老们最终妥协,维护了奉系的统一和稳定,也为他赢得了足够的人望。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与小日本闹僵之后,由北京返回东北时,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成重伤。随即被送回大帅府,不久后就身亡,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为了稳定东北局势,当务之急就是尽快选出主政东北的继承人。
1928年6月18日,从天津秘密返回东北的张学良,立即出面临时主持大局。一边紧锣密鼓的操办张作霖的葬礼,一边召集所有的奉系元老和军政要员开会,商讨现今的局势和下一步的方向。更主要的议题,则是确定新的东北王。
经过几天的闭门磋商,最终在6月23日,各方达成初步意向:一、恢复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的职务。二、张作相被推举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成为新的东北王。三、究竟对日本采取何种态度,有待于进一步协商。
但是,在7月2日的东三省最高联合会议上,张作相坚辞不受,并主动推举张学良为新的东三省保安总司令。至此,东北正式进入了张学良的少帅时代。
张学良主政后,张作相依然忠心耿耿,全力辅佐。私底下,他曾对张学良讲:“于公,你是我的统帅,我若不服从,你尽管用军法惩处;于私,你是我的侄子,你德行有亏时,我就抽你耳光。”
1931年,小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当时的张作相正在家乡料理父亲的丧事。所以,没能及时阻止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任由小日本占领东北,事后他悲恸不已。
眼见日军铁蹄攻占东北后,开始向热河扩张,张作相对张学良的行径十分失望,宣布脱离奉系,离开军界,举家迁往天津居住。
1948年10月,解放军解放锦州时,张作相被误俘,受到了解放军的礼遇。经征求本人意见,解放军派车送其返回天津居住。
平津战役前夕,南京政府为了拉拢他,又委任张作相出任国民政府的国策顾问,令其前往南京就职,后来老蒋还亲自邀请他同去台湾。张作相不敢公然违抗,一直虚与委蛇的推托,始终未曾前往,一直待在天津,直到解放。
1949年,张作相病死于天津,终年68岁。
回答完毕!
参考资料:
《辅帅生平》
《奉系江山》
辽沈战役时,解放军曾经抓到一个“俘虏”,林帅和罗帅听闻后,当面道歉,并且明手下护送其至天津。这个人就是张作相,他是张作霖的把兄弟。
张作相是张作霖的把兄弟,东北军的二号人物。看名字和张作霖挺像,不过两个人不是亲兄弟,只是拜过把子的兄弟。张作相这个人深得张作霖的器重和信任,在东北军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张作相早年投靠张作霖也是因为家境贫寒,受不了恶霸的欺负,打死仇人后才投靠的张作霖。张作霖敬重他是个汉子,于是便将其收留。后来张作相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张作霖便委以重任。张作相也不负所托,为东北奠定了工业基础,比如修建铁路、公路、自来水厂等,而且他让东北财政由亏转盈,并且创办了吉林大学,发展东北教育事业。这些都是东北军迅速崛起的重要基础。
张作相不仅得到张作霖的信任,也深得东北军的敬重。张作相对名利看得很淡泊,张作霖每次要给张作相更高的职务时,张作相都婉言谢绝,并且推荐东北军其他人担任。在郭松龄叛变后,张作相也建议张作霖不要处罚太多的人,以免影响东北军的团结。
在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面对东北军推选他当东北军首领的时候,他断然推辞,并推举张学良就任。此后,张作相专心辅佐张学良,并且帮助张学良解决了很多难题。
抗战爆发后,面对蒋的不抵抗,张作相内心失望,于是便将儿子送到红军。他的儿子叫张廷枢,后来奉命组建游击队,并成为游击纵队的司令员,积极抗战,打击日寇。
此外,由于张作相在东北的声望和地位,日本人多次请他出山,在伪满洲国担任高官。但是具有民族气节的张作相坚决不答应,保留了民族气节,这点也值得尊敬。
张作相虽然是奉系军阀出身,但是他具有民族大义,在东北军的时候就为东北的经济和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抗战爆发后,他又把儿子送到抗战第一线,积极支援抗战。面对日本的威逼利诱,他又大义凛然,坚决不做汉奸。这些高风亮节的行为,无怪能赢得林帅和罗帅的尊敬。
参考资料:
题主:张作霖和张作相是什么关系?
答案:兄弟关系。
看过电视连续剧《少帅传奇》的观众都知道,东北军阀张作霖与日本人势不两立,日本人看不顺眼了,在铁路线上炸死了大帅张作霖,他的其中一个弟弟张作相情绪特别激动,要找日本人报仇呢。
张作霖,少帅张学良的父亲,人称张大帅,识字不多,但粗中有细,用毛笔签字总要留下特殊的记号,想模仿他签字是万万使不得的。
而少帅张学良,字汉卿,有则谜语就以少帅为素材,谜面是“囚禁张学良”,猜元代戏曲家,大家不假思索,就道出“关汉卿”三字,原来就是少帅取的字在卖关子。少帅因父亲先逝而与蒋介石合作,被收编后继续坚持抗日。而蒋介石呢,叫嚣“攘外必先安内”“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指***员),不得民心,少帅才有了与西北军杨虎城将军携手的一幕,蒋介石被张、杨二人活捉在骊山脚下,不得不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史称“西安事变”。此举,让少帅名垂千古,虽然之后杨将军被秘密杀害,少帅也被长期软禁,又有了《张学良与赵四**》的故事,但是,这国共第二次合作首推少帅之功(第一次合作指孙中山先生邀中共人士加入国民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少帅的叔父张作相,在剧中扮演抗日的急先锋,为兄长大帅报仇,为侄子少帅效劳,至理至情。再看“霖”字与“相”字,其实也有一定的联系,是啥呢?木字旁,前者双木,后者双木不成林,木对目,区分兄长与小弟,这也是家族前辈们的取名方法,一辈人有个一致的辈分,“作”字辈,另外一字也要考虑其连贯性,这里就以木字旁为核心。举个例子,一赵姓人家传字辈,有五兄弟,就有可能用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或一二三四五、甲乙丙丁戊什么的,赵传仁、赵传义、赵传礼、赵传智、赵传信就从老大叫到老五。
因此,从简单的两个人物名“张作霖”“张作相”,可以由博大精深的汉语学文化,推断出很多实用的东西。当然,少帅的两位先辈,对中国革命有功, 历史 不会忘记他们的。
据考证,《新青年》的创刊者之一李大钊与少帅也是一家亲,这国共 历史 的研究更扑朔迷离了。感谢题主之问,和大家神侃了这么多,牢记 历史 ,不忘国耻,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光荣,伟大!振兴中华,大家任重而道远!
1910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张作霖携手在剿灭蒙古陶克陶胡的战斗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七位哥们,来到洮南关帝庙结拜为盟兄弟。按年龄为序,大哥马龙潭、二哥吴俊升、三哥冯德鳞、四哥汤玉麟、五哥张景惠、六哥孙烈臣、老七张作霖、八弟张作相。
张作霖的盟兄弟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行驶至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二,张作相
张作相(1881—1949),字辅忱,奉天锦州义县(今锦州凌海市班吉塔乡杂木林子村)人,张作相少年家道贫寒,当过泥瓦匠。张作相一族兄被土匪所杀。他将杀死族兄的仇人打死后投入绿林为匪。后率二三十人的队伍投奔当时在北镇一带活动的张作霖匪伙,在北镇桑林子一带组织地方保险队。
张作相曾于枪林弹雨中只身救张作霖出重围。两人结下患难之情,形同手足。1925年,张作相代任吉林军务督办兼吉林省长,晋升陆军上将。张作相在吉林任职期间,创办吉林大学,修吉敦铁路,兴办自来水,铺筑柏油马路,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修筑吉海铁路。张作霖被炸身亡后,东北军将领经东北三省议会联合会推选张作相任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张作相坚持不任,而推让与张学良,自己甘居副职辅佐。“九·一八”事变后,多次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下野隐居天津。1949年3月,张作相患病逝于天津。
他俩拜把子。其实我们大家没必要把东北的那些事儿当作 历史 来研究来看。首先来说他们都是土匪起家。个性鲜明而作为不大,以张作霖为首的东北军。不甘心如此,也想学曹操来个协天子以令诸侯。把他们称为军阀一点也不为过。只不过在民族大义上面没忘中华优秀男儿的本色。相比之下,民国时期的其他军阀李宗仁。闫西山等,还知道某某民生。而东北那帮人只知道撸钱。自己口袋里放点,打仗用了太多,也就是他们称霸天下的雄心,用掉了太多的东北民力。当然反过来说了,如果不是如此,老郭也不会反他,当然也就是他当土匪的这种经历和她的性格。促成了他在日俄两大帝国的夹缝中游刃有余,并且能壮大自身。我们看看前几年四川抓那个黑 社会 ,相比较之下,是不是有些相似?张作相,是最拥护张作霖父子的一个人。他比张景惠强了千百倍
张作霖和张作相是拜了八字的兄弟。
张作霖与张作相没有血缘关系,非亲非故,只是名字重合两个字罢了。两人不是亲兄弟,但是,他们两次结拜,胜似亲兄弟,一辈子互相扶持,互相提携,感情很好。
张作霖出生在奉天省海城县, 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海城市; 张作相出生在奉天省锦州义县, 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锦州凌海市班吉塔乡,虽然两地距离很近,但是隔着一条辽河,所以,两地居民来往并不是很密切,他们两个也不例外, 年少时天各一方,谁也不认识谁。
但是, 他们两个出身相似, 都是出生在贫困家庭,在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两人分别投奔了不同的绿林之中。
1900年,张作霖先是在岳父赵占元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民团,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小头目,次年,他辗转投入到八角台,赖于原来的八角台头目张景惠主动让贤,张作霖当上了八角台民团的团练长。同年,张作相为族兄报仇,打死仇人,落草为寇。
落草期间,张作相听说八角台的张作霖为人仗义,遵章守纪,很守规矩,决定带着20位绿林好汉投奔张作霖。
初次见面,张作霖看张作相的名字与自己重合两个字,很是高兴,非常喜欢,就这样,两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结为兄弟, 此时,张作霖26岁,张作相20岁,作霖为哥,作相为弟,自此,两位情同手足,感情很好。
在当时土匪横行的年代,自然少不了打仗。在一次作战中,张作霖被对方包围,难以脱身,子弹不停地射在身旁,情况十分危急, 张作相见状,左冲右突,冒着枪林弹雨救下张作霖。
从此,张作霖和张作相感情升级,形影不离,互相扶持,彼此信任,后来,他们接受点编,从地方民团摇身变为正规军,张作霖当上了管带,也就是营长,张作相做了张作霖的前哨哨官。
1907年, 张作霖与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相8人 结拜为盟兄弟。1927年, 在张作霖提议下,他与张作相、吴俊升、汤玉麟、孙传芳、张宗昌、韩麟春、褚玉璞等 再次结拜为盟兄弟。 但是,张作霖和张作相算是二次结拜,相较于其他盟兄弟,感情更为深厚。
后来,张作相随张作霖一路升迁,直到坐上了东三省保安副司令,而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就是其结拜兄弟张作霖。
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后,东三省议会联合会召开了紧急大会,几乎是全票推选张作相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也就是接张作霖的班,当时公推书和印信都送到了张作相面前,但是,张作相认为,奉军是张作霖一手缔造的,东三省又浸染了太多的张作霖的血汗,自己不能侵占,所以, 他就婉言拒绝了,同时,他力荐27岁的张学良继承父业,自己全力辅佐。
张学良那,对张作相也很敬重, 称他为老叔、辅帅, 张作相让二夫人花福田认了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为 干女儿, 自此,叔侄二人关系十分紧密。
这也算是张作相与张作霖感情的延伸吧!
百度一查都有还在这里问!
急寻张作霖家谱
本文2023-12-02 02:16:0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9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