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岳云的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2浏览:3收藏

有哪些岳云的资料?,第1张

岳云(1119─1142年),南宋抗金将领,岳云在民间传说中一直是白马银锤、英俊小生的形象。《说岳全传》里关于岳云出世、牛头山投军、结拜关铃、大战金弹子、结拜韩彦直、八锤大闹朱仙镇都有着详细的描写。

《宋史》记载为岳飞养子,但是还有史料说他不是养子,而是岳飞的亲生儿子。

一。岳云是“养子”

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八:“(绍兴三年九月庚申)飞养子云尚年少,上亦已战袍、戎器赐之。“

2。《宋史》卷三六五《岳云传》:“云,飞养子。”岳云是“养子”的记载。

3。辞海的“岳云”条,载:“岳云,岳飞养子。”

4。民间传说和戏曲小说,如《说岳全传》

二。岳云是亲子

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三:“飞长子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提举礼泉观云坐与宪书,称可与得心腹兵官商议,为传报朝廷机密事。”此处又称岳云为长子。

2。《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一二《岳少保诬证断案》:“岳飞次男岳雷系同岳飞一处送下。”据此刑案原件,岳云亦应为“长男”。

3。《金佗粹编》卷一三《先兄甫等复官札》:“据故枢密岳飞男云妻巩氏状:‘伏睹(绍兴三十二年)十月十三日同奉圣旨指挥,故岳飞与追复元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氏故夫云见有男二人:甫二十五岁,申二十二岁,女大娘二十四岁。。。。见在潭州同居,并系枢密(岳飞)亲孙。。。” 岳云妻巩氏意思岳云是岳飞亲子。岳飞的家人被流放,岳雷及妻温氏早亡,其子是由岳云妻巩氏抚养。岳飞平反时,巩氏带着岳云和岳雷的子女以及云、雷生母刘氏另嫁后的子女生活,与岳飞妻李氏没有生活在一起。 巩氏上书宋廷时称岳云的两个儿子都是岳飞亲孙。

4。1980年,云南安宁县禄腾公社中村生产队农民岳万才、岳万云向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献出《岳氏宗谱》。这部家谱刊印于清道光十九年,以岳飞的父亲岳和为第一代,到岳万才的孙子,已历34代,800多年。有意义的是,《岳氏宗谱》载岳云是岳飞的“长子”,与新版《辞海》所说“养子”不同,这给研究岳飞家族与宋史提供了新的资料。修订版《辞海》遂修订为“岳飞养子(一说长子)”。

5。《岳庙志略》:“元至元六年杭州李全初重兴复之。”除庙门、正殿、后堂外,增修两庑。正殿祀岳飞,右庑祀岳云,左庑祀张宪,后堂祀岳飞父母与五子、五媳,均有塑像。

6。《忠烈庙志》:“祠东庑为五侯祠,祀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霆五子及孙岳珂"

  

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记载岳云为养子的《宋史》和《金佗宗谱》,是出自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岳珂写的《金佗粹编续编》。注意这个时间差别,《金佗粹编》最早的前二十五卷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刊修了毕”,而岳云妻巩氏提及“并系枢密亲孙”写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

为什么岳珂要撒谎呢?当然是为了树立和维护岳飞的形象。岳飞有两个老婆,其中一个和别人私奔了。

大约在1118年,岳飞在家乡汤阴程岗村娶刘氏女为妻,建炎元年(1127年)岳飞留妻在汤阴侍母养子,自己随高宗赵构度河,因为不清楚的原因,岳飞这个老婆却和别人跑了。这个事是岳家的耻辱,岳飞也非常痛恨他的这个妻子,岳飞的孙子岳珂为了掩盖这段“家丑”,当然在其写的《金佗粹编》等书中不提他刘氏了,而只记载在建炎二、三年间岳飞在宜兴娶的李氏,并在建炎四年(1130年)十一月生子岳霖。岳飞五子:云、雷、霖、震、霆中,自霖开始,都为李氏生养,而岳云和岳雷则是刘氏所生。

记载刘氏的史料有:

《高宗日历》:“八年六月十三日丁卯,飞有奏,‘臣始从陛下至北京,留妻刘氏侍臣老母’云云”,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载:“飞执兵权之日,遗侍臣王忠臣往楚州韩世忠军中下书,得回书,欲归。世忠嘱之曰:‘传语岳宣抚,宣抚有结发之妻,见在此中,嫁作一拥押之妻,可差人来取’。忠臣回,密报飞以世忠语,飞不答。世忠上闻,飞奏言:“履冰渡河之日,留臣妻待老母,不期妻两经重嫁,臣切骨恨之。巳差人送钱五百贯,以助其不足。恐天下不知其由也。’上令报行”。

岳飞对自己老婆“妻两经重嫁”,“切骨恨之”。于是,他孙子就编造出岳云是养子,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尽管也曾经记载岳云是养子,是不足信的,因为这个作者没有任何道德修养,他曾经编造出秦桧一家三个状元的谎言,实际上秦桧一家一个状元也没有,作为南宋史家如此的疏忽是不思议的,只能是他故意造谣以攻击秦桧。在岳云是养子的问题上,他再次符合岳珂的谎言,以给世人一个完美的岳飞形象,也是情理之中的。

从“岳云是养子”这个事情看出,中国的古代历史并不是“科学”,写历史的人只是把其当成“工具”或者“武器”,因此,读历史书的时候要小心上当,白纸黑子上撒谎的很多。比如,岳珂尽管在岳云是养子问题上撒谎,但在其事迹上也撒谎,但不是贬低,而是夸大,请看:

岳珂《金佗粹编》卷九载:“云,年十二,从张宪战,宪得其力,大捷。号曰‘赢官人’,军中皆呼焉。先臣(指岳飞)征伐,未尝不与。京西之役,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攻下邓州,又攻破随州。死之日,年二十三,赠安远军承宣使。”

《宋史》: 云,飞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飞征伐,未尝不与,数立奇功,飞辄隐之。 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 死年二十三。

从上面的两个记载,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宋史》的内容出自岳珂的《金佗粹编》,岳云12岁的孩子竟然在战争中数次立“奇功”,奇功不同于一般的功劳,他一个12岁的孩子是怎么办到的?是在那次战斗中有这个表现?最妙的是,岳珂不说是哪次战斗大大的帮助了张宪,只是模模糊糊语焉不详的大吹特吹。张宪的大捷,真是笑话,张宪的哪次大捷呀?岳珂更是不提供什么证据,这种“史料”怎么可以看成信史?但是,近千年来,儒教弟子们就是把岳珂的胡言乱语当成了信史。真要比较,就应该将岳云的功劳和所得封赏,与同期岳家军将领作横向比较,是否岳云真的“第一”。相反,有史料表明,岳飞参见皇帝时,为岳云辞官,有岳云寸功未立的评价,岳云当时16岁。此外,参见我的“岳飞北伐失败的5。5个原因”,什么岳飞500破10万,都是岳珂编造的,有的岳家军战绩则是在夸大。

  

岳飞的臭事还有很多,比如,抗金将士付庆不过改换门庭,岳飞就把他杀了,而岳飞自己却曾经私自脱离战场和另投他人。才杀掉人家金兵500人,就欺骗皇帝说杀的金人横尸遍野,岳飞镇压农民起义杨么。韩世忠,岳飞,杨家将等等,整个宋朝就是靠欺骗过日子。当然,秦桧奸臣也是岳珂这些儒教弟子制造出来的。

再看看宋史专家邓广铭怎么说的,他曾经是宋史协会主席,《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 序言》,“岳珂之生上距岳飞之死已及四十余年,而其执笔写此传记之时,上距岳飞之死则已近六十年。不论岳飞的部属或友辈,全不会犹有存者,调查访问自无可能。特别是岳飞渡江南下的一段历史,更莫可踪迹。然而岳珂却充分驰骋其孝子慈孙的用心,全凭想象而把这一大段空白进行了详细的填补。但他对其祖父早年之因家境贫寒而曾一度到邻县安阳的大户韩家作庄客,却讳莫如深;对于岳飞早年曾娶妻刘氏,并曾先后生了岳云,岳雷二子,在岳飞离乡南渡以后不久,刘氏却又改嫁了别人等事,岳珂必都知悉,而他却也引以为家门之耻,同样讳莫如深……尽管岳珂所作传状有很多不尽不实之处,千百年来的读史者却把它奉为信史而加以尊信。”

邓广铭的说法大致正确,但依然有为岳珂开脱的嫌疑,“调查访问自无可能”是不符合事实的,岳珂做了大量的访问和调查,参见“岳飞孙子是个大贪官”。邓广铭的意思是相差六十年就不可考查了,有这种说法么?

根据历来姓氏学古籍的考证,巩姓是周朝的世家公卿,发祥于现在河南省的巩县地方。巩县位于洛水的东岸,本是周朝时的诸侯之一,叫巩伯国,秦汉统一,便把巩伯国的`原址,置为巩县。望族居于山阳郡,就是现在的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巩氏后人奉巩简公为巩姓的得姓始祖。

「巩」源出:起源有三:1、出自姬姓,是以地名命姓的姓氏。周朝周敬王有个同族卿士简公收封于巩(今河南巩县),称为巩简公。巩简公一度执掌朝政,他鉴于周王室的历次内乱,大多因为贵族掌权而引起的。于是他便录用从各诸侯来的人士,而不再任用王族子弟为官。这项措施,引起了王族子弟的不满。后来王子朝作乱,将他杀害了。他的子孙便原封邑名"巩"命姓,称巩氏。2、古代羌族姓氏。古代羌族姓氏中有巩姓,如巩廉玉。3、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巩朔的后代。

郡望分布

《郡望百家姓》以及《姓氏略考》中记载:巩氏望出山阳郡。其详地有二处:1、汉景帝中元六年(约公元前144年)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不久以后,于建元年间(公元前140--135年)汉武帝将其改为山阳郡。它所处的位置就相当于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的地区。2、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他所在的位置是今江苏省怀安县。

堂号"厚斋堂"

宋代巩荣,官至大理寺卿,先作过严州知州,而后又直秘阁,升迁为司谏郎。他为人沉静、处事公平、刚正不阿、学识广博,从来没有因人谋事,并且推行用办文化教育和对待知识分子的方法管理官吏和执行政策。因此,凡是他到过的地方的人们都对他称赞不已。著有《厚斋集》。

其《岳氏宗谱》以岳飞的父亲岳和为第一代,至今已历37代,800余年,谱书记载岳云是岳飞的“长子”。所以,岳飞的第36代即是岳氏的第37代。

岳飞的第28代孙岳朝亮,岳飞第29世孙岳邦杰,岳飞的嫡传第30世孙岳顺元,岳飞31代世孙岳修利,岳飞32代嫡孙岳蕴朴,岳飞33代孙岳老中,岳飞第34代嫡孙岳瑞霞,岳飞第35代孙岳岱衡,岳飞第36代孙岳先广,还没有到37代。

岳云:岳云系岳飞长子,字应祥,号会卿,宋宣和元年(1119年)六初五日生于河南汤阴县,母刘氏。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 (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奸臣秦桧诬陷,与父和张宪同时被害于杭州西湖,岳云张宪被害于杭州官巷口枣木巷,死年岳云仅二十三岁.岳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少年将军,十二岁随父从军(张宪部),慷慨忠义,颇有父风,飞各次征伐,未尝不与,多得其力,军中呼“赢官人”。岳云每战手护两铁椎,重八十斤,数立奇功。飞辄隐之,绍兴四年(1 1 3 4年)收复随州(今湖北隋县),岳云首先登上随州城恒;攻下随州;又攻破邓州;岳云为军中勇将,享有“勇冠三军”的声誉,其功不小,飞不报,平襄汝,岳云功在第一,飞又不言,过了一年方按朝庭铨叙规定。任命为武翼郎。绍兴五年(1 1 3 5年),平杨么,岳云又立大功,飞仍不上报,都督张俊听后说:“岳候避庞荣,廉则廉矣;然也太不公平也”,绍兴七年(1 1 3 7年)七月十四日,颖昌大战,岳云带兵(背嵬军)冲锋陷阵, 与金兀术女婿三品官统军上将夏金吾恶战,从早晨战到中午,战了三个时晨,数十回合,身上受伤百余处,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杀死夏金吾和千户五人,俘官七十八人,杀伤不及其数,金兀术惊呼:“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五十万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云绍兴五年(1 1 3 5年)十六岁,因随、邓战功升武翼郎,后又因功升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提举体泉观,一一六二年孝宗皇帝为岳飞父子平反昭雪时,岳云附葬杭州西湖栖霞岭下。宋宁宗追赠安远军承宣使、武康军节度使、左武大夫,安边将军。 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继忠侯。岳云妻巩氏赠相德夫人,淳熙十四年,加封忠烈夫人。 岳雷:岳雷系岳飞次子,刘氏生,字发祥,号夏卿, 又号声甫。 宋靖康元年(1216年)三月十七日,生于山西平定县军中,据河南夏邑县《岳氏宗谱》记载:岳飞宣和六年(1124年)赴平定任偏校二年,至靖康元年(1126年)刘氏生岳雷后离开平定,金南侵中原时失散。建炎三年(1129年)寻回军中。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莫须有”冤案起,万俟莴严刑逼供,“飞久不伏,因不食求死,命其子雷视之。雷入侍奉看,飞始复进食,岳飞被难后,十六岁的岳雷随同母亲李氏夫人被发配流放岭南。岳雷妻赵氏,生四子二女,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孝宗皇帝为岳飞平反的前一年,岳雷全家从岭南归回时,长女岳二娘,二十二岁,长子岳经二十岁,二子岳纬,十九岁,二女岳三娘,十六岁,三子岳纲,十三岁,四子岳纪,十一岁,一一六二年四月初三到潭州(今长沙市、)北裹厢居住。同年,七月十三日,冤案昭雪后,岳雷封忠训郎,阁门祗侯,又蹭武略郎,翰林院大学士。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绍忠侯。岳雷晚年居丹阳培棠,归岳琛(岳霖子)就养。卒于嘉定三年(1210年)八月二十二日,寿年七十八岁,葬丹阳城东四十里鹤迹寺岳雷坟。岳雷妻赵氏,封辅德夫人。 岳霖:岳霖为岳飞三子,号商卿。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 生于宜兴唐门军中。母李氏,岳飞与李氏结婚是一一三O年春,在宜兴张渚,婚后居唐门,生岳霖。 岳飞遇害时,岳霖年十二岁,孝宗皇帝昭雪时,岳霖三十二岁。(详见“岳娩南渡蒙冤”编) 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二十三日,圣旨复岳霖为右承事郎。后又授南赣都督,食邑宜兴。 淳熙三年, 岳霖任广西钦州知县,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皇帝便殿诏见岳霖时说:“卿家纪律,用兵之法, 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岳霖稽首涕泣说:“仰蒙圣察抚念,故家臣不胜感激”!岳霖遂上疏请求归还高宗当年所赐岳飞的御札,手诏, 孝宗皇帝诏令准左藏南库还之。 岳霖与朱喜、张拭为友,在各方的帮助下,即着手搜集岳飞遗文,修编成书。 因年老多病, 尚未完稿即病卒。岳霖卒于绍熙三年(1192年)十月,其时岳霖在广州做官(知广州), 故时岳珂年方十岁,随父官游。岳霖寿年六十二岁。临终执其三子岳珂手遗嘱:“先公之忠未显,冤未白,事实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没。余初罹大祸,漂泊囚螺。及至仕途,而考于见闻,访于遗卒,掇拾而未及上,余罪也。苟能卒父志,雪尔祖之冤,吾死瞑目矣”!岳霖卒后由岳珂从岭南护丧北归。 岳珂在 《程史》卷二《赵希光节概》条明言:“绍熙壬子冬,先君子损馆于广,余甫十龄,护丧北归”。护丧北归是为了安葬岳霖。岳霖葬江苏宜兴县城东四十里之唐门村显祖庵侧,伴岳飞衣冠冢之北。岳飞衣冠冢安葬在唐门桥后的一个天然的“金钩钓月”地上。岳霖淳熙三年任广西钦州知县,淳熙十二年任川转运判宫,淳熙十六年任太常卿、左司郎中和提举封椿库等官职,官至朝请大夫、敷文阁侍制,兵部侍郎,广东经略安抚使,赠太中大夫,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缵忠侯。 岳霖墓碑为,(缵忠侯霖公之墓)。妻钮氏、封助德夫人。岳霖子三:长子岳琮飞又名璞,赐各旗,授承信郎飞致仕封尚书。次子岳琛,授承信郎,任海宁县尉。三子岳珂,进士出身,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历官嘉兴军府,总领浙西财赋,通城开国伯等,晋封邺侯,官至正三。岳霖女一:岳璎,适陈址。 岳震为岳飞四子, 号东卿宋绍兴三年(1135年)四月生于军中,母李氏。岳飞被难时,岳震年仅七岁,与弟岳霆同时居九江庐山下沙河家中,父兄遇害的噩耗传来,家人闻变拥其兄弟二人过长江,改姓鄂,潜于黄梅大河之滨,后迁聂家大湾。岳飞冤案昭雪后,岳震历任朝请大夫,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 户部度制司郎中, 江东提举等职,宁宗赠保义郎,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缉忠侯。岳震卒后葬黄梅县苦竹乡杨梅岑村老树坡山上, 与霆侯合冢,墓碑曰《大宋岳飞之子岳震岳霆之墓》,为黄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震妻周氏,封翊德夫人,生六子:长子岳瓒,字念一,授从事郎,任无为军安抚使;次子岳琯,字念三,授承直郎,任广州知录侍班;三子岳玭,字念四,授迪功郎,任汀洲连城使;四子岳琚,字念六,授将士郎;五子岳踌,字念七,授将士郎;六子岳璇,字念九。 岳霆系岳飞第五个儿子, 字应时, 号君锡。 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二月生于军中,母李氏。父兄遇害时,岳霆岳震在江州故居居住,噩耗传来,家人闻变引岳震岳霆兄弟二人潜过长江,改姓鄂,隐居于黄梅大河镇后迁聂家湾。 二十一年后, 孝宗皇帝为岳父子平反昭雪时,才恢复岳姓。岳霆初名岳霭,孝宗皇帝赐名岳霆,官授朝散大夫,监潭州(今长沙市)守宗正节使,宁宗赠修武郎、阁门祗侯、举直大夫等。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续忠侯。 卒后葬黄梅县苦竹乡杨梅岑村老树坡山上,与震侯合墓,碑名为《大宋岳飞之子岳震岳霆之墓》,今为黄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妻刘氏,封佐德夫人。昭雪时,孝宗皇帝赐张信女配。岳霆子三,长子岳蹯,字念二,授朝请大夫,监承知金州兼内安抚使,次子岳与,字念五;三子岳琨,字念八。岳霆后裔,有长子岳蹯系例一支居湖南邵阳,一支居安微阜阳;次子岳与系例一支经山西洪洞转迁河南获嘉等县,三子岳琨一支留黄梅县,现散居黄梅、广济两县。 岳珂:岳珂是岳飞之孙,岳霖三子,字肃之,号亦斋、东几,又自号倦翁。母陈氏,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即岳飞冤后四十二年。 岳珂自幼聪明, 童年随父官游, 四处迁徒,淳熙十五年(1188年)六月,岳珂六岁, 随父岳霖官居湘南时, 岳霖任湖南漕。 绍熙元年(1190年),岳珂八岁,随父过当涂,绍熙三年(1192年),岳珂十岁, 随父官居广州,由于岳霖于绍熙三年十月病故于广州,岳珂即扶丧北归,将父亲安葬在宜兴唐门后, 于庆元元年(1195年)便回到庐山脚下的江州老家, 并在九江读书。 庆元二年(1196年), 岳珂去福建泉州石龟外婆家住了一年多,多得母教,岳珂母亲陈氏出身书香门弟很有学问, 一一九八年岳珂回到江州, 同年八月,岳珂参加洪州(今南昌)漕试中举。嘉泰三年,岳珂二十岁,一边读书一边整理岳飞遗文,撰写《吁天辨诬录》、《天定录》并五言百韵上之于朝。嘉泰四年(1204年)五月二十日, 理宗追封岳飞为鄂王,时年岳珂二十一岁,赴京省试,开始在京都与岳飞祖老友接触, 更广泛搜集岳飞遗文, 开禧元年(1205年),岳珂二十二岁,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仑从官九品二年,期间考中进士,以超群之才在京口与辛弃疾等名家交游。开禧元年(1205年),开禧北伐战幕之前, 岳珂向江陵知府吴猎写了一封很有战略眼光的信。开禧三年(1207年), 岳珂二十四岁,被提拨为中朝,在京师做过光碌丞、太官令、邑寺主簿等官。 嘉定六年(1213年), 岳珂三十岁丧母, 依宋制服丧二十七个月,服除后, 岳珂于嘉定八年(1215年)任军器监丞。 嘉定九年(1216年)三月, 岳珂三十三岁,任司农寺丞。嘉定十年(1217年)十月,岳珂三十四岁, 升奉议郎权发遗嘉兴府兼管内勤农事官职,出守嘉兴。他一边做官勤于政务,一边搜集整理岳飞遗文,为其祖辨诬,向宁宗上书《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程史》四卷。嘉定十二年(1219年)八月五日, 岳珂三十六岁,升承议郎权发江南东路转运判台。嘉定十四年(1221年)九月,岳珂三十八岁, 任朝奉郎军器监承总领淮东,移节京口,至绍定六年(1233年)的十二年间,岳珂在京口的官阶逐步上升, 职任范围亦不断扩大。嘉定十五年(1222年)岳珂三十九岁,任朝奉郎守军器监淮东总领, 官品为正七品,三年后的宝庆元年(1225年),理宗谥岳飞忠武,时年岳珂四十二岁,升朝奉大夫司农少卿总领浙西江东财赋淮东军马钱粮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学兼措置屯田, 官品为从六品, 二年后的宝庆三年(1227年), 岳珂四十四岁,升为户部侍郎依前淮东总领兼制置使。又一年后的绍定元年(1228年), 岳珂升为朝请大夫权尚书户部侍郎总领浙西江东财赋淮东军马钱粮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兼提领措置屯田通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②。官禄巳非常人可比, 然顺途之中也有坎坷,绍定六年(1233年)正月十五日,岳珂门生镇江郡守韩正伦张灯以庆元夕,岳珂应景作诗曰:驾轺老子久婆娑,从听笙歌拥绮罗。十里西凉忆如意,百年南国比流梭。吞声有恨哀蒲柳,纪节无人废蓼莪。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灯频问夜如何”这本是一首怀旧伤时之作,不料却被韩正伦借之诬害于朝,请治岳珂重罪⑧。韩正伦原为岳珂门生,因未曾受岳珂提拔,不意而夹私诬害,人心不古,自古有之。绍定六年冬,岳珂淮东饷印归,罢归庐山。 从事写作, 端平元年(1234年)岳珂撰《金佗续编》三十卷, 系之以谱。岳珂蒙冤居家五年, 直到嘉熙二年(1238年>二月才被起用,时年巳55岁,任卢部侍郎湖广总领一年多。嘉熙三年(1239年)八月二十一日, 岳珂拜宝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并晋升为邺侯④。嘉熙四年(1240年)三月,岳珂守当涂, 七月岳珂任权户部尚书淮南、 江、 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镇姑苏(当涂),官品为正三品,转官为通议大夫。岳珂的一生仕途还算是很顺利的,政绩也是很大的,做官所在之地的地方志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由于勤奋,岳珂成为南宋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继承父志,向朝廷收集整理了岳飞的抗金行实,洗刷了秦桧一伙诬陷岳飞的不实之词,先后写有:《金佗粹编》二十八卷、《金佗续编》三十卷、《程史》、《九经三传治革例》、《愧郯录》、《宝真斋法书赞》、《玉楮集》、《棠湖诗稿》、《东陲事略》、《读史备忘捷览》、《吁天辨诬集》五卷,《天定录》、《玉楮》、《玉楮集后记》等历史著作。是留给后人研究岳飞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岳珂卒于何年,考证不一。他自己在《玉楮集后记》中记载:淳佑元年(1242年)二月十日,五十九岁之年,开始自己抄写手稿,能写作和长途访友⑤。 岳珂晚年居吴门。太原岳氏宗谱讲,岳珂寿年六十一岁,具体卒年尚待进一步考证。 岳聪一:岳飞第九世孙,是琮的后代。原籍江苏宜兴,于明朝初期避阉选之难,携一男(岳长泰)二女逃往新郑具茨山(今改名始祖山)之山阴,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越五世生二子曰大,二。后代主要居住在新郑及周边县市。 岳野:(1920- ) 山东郓城人。原名岳喜瑞。作家。早年参加救亡剧团,先后在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亚等地演出,直至1949年。后到长春**制片厂任编剧。1950年后,任中央文化部**局艺术处编剧、**局**剧本创作所编剧、编辑部主任。1954年加入中国***。1957年调任北京**制片厂编辑处处长、编剧、艺委委员。近为编剧。出版有《友与敌》、《同甘共苦》、《英雄司机》及**《在前进的道路上》等 岳俊鹏:河南新郑西岳庄村人,岳飞第二十七世孙。现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 三。褒扬题字。 仁皇帝题:重开奇悉(秀),永佐朝邦,崇修喜彩,增(忠)要(耀)远贤(光)。 乾隆皇帝题:凤文声起万古闻,梧桐高歌鸣圣君,长羽时朝显大道,廷韶几成仪来勤。 四。岳飞后代字辈 岳氏文化研究会规定岳飞后代从二十一世孙开始用:“重开奇秀,永佐朝邦;崇修喜彩,忠耀远光。英贤辅弼,金玉其相;武穆家风,山高水长。”这三十二个字作为字辈。 五。岳飞后代分布 岳云二子一女:长子岳甫,女儿岳大娘,三子岳申。 岳甫字葆真, 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六月二十八日生,理亲嘉泰四年(1204年)九月二十四日卒,寿年六十七岁,葬西湖上。岳云遇害时,岳甫才四岁,随母巩氏及祖母李氏、叔岳雷流放岑南。一一六二年孝宗皇帝恤录时,岳甫二十五岁,从岑南回,初居潭州(今长沙市)北裹厢, 同年十月十八日, 圣旨补岳甫岳申承信郎。岳甫受寅教郎,宗正卿,供职吏部郎中。初居杭州钱塘奠厥古守岳飞岳云墓。袭神武后军统制。隆兴初元(1 1 6 8年)七月十九日,岳甫承务淮西时,向孝宗皇帘请复江州(九江)田宅,孝宗皇帝准奏发还。后岳甫刺使宁波。晚年归居杭州,相与置田,崇奉王祠,作中兴小历,善书法。历任朝请大夫,吏部尚书,赠中奉大夫。岳大娘适张宗本,授武进校尉。岳申授保义郎,官真州防御使。岳甫生子七:岳觐、岳觌、岳岘,岳规、岳靓、岳 冫见 、岳观。岳甫后裔初居苏杭,后散居各地。现初步考证,有二支的去向如下:岳甫长子岳觐湖南益阳一支,岳甫次子岳觌浙江杭州一支。 岳雷有四子二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十月十八日, 岳雷四个儿子岳经岳纬岳纲岳纪,圣旨封承信郎②。二个女儿岳二娘、岳三娘,景定二年(1261年)婿俱补进武校尉。后岳雷长子岳经、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授承事郎,监贺州银场③。其后裔居福建漳南。岳雷二子岳纬,景定二年授将士郎,任夔州将领,岳纬长子岳间见,景定二年授承信郎,后裔多居临安。岳雷三子岳纲,景定二年授武德郎,任江西副总领,封尚书,初居九江,后迁临安。岳雷后裔多由临安散居金坛金沙、白塔桥、溧阳城、青安桥、龙庄、汰塘等地。岳雷四子岳纪,景定二年授修武郎,任镇江提典医学,其后裔多居临安、常州现考证岳雷后裔从常州迁出后,有两支的去向如下:一支迁居河南安邱县解护庄,一支经湖广荆州转云南镇雄县太坪坝,后散居云、贵、川三省。 岳飞冤案昭雪后,岳霖由江州来宜兴,邑人感岳飞之德,争相奉迎,并置田宅于邑之东北四十里之唐门村留岳霖定居。以后岳霖虽历官在外,但总是以唐门为家, 于隆兴元年(1163年)将父亲的衣冠安葬在唐门桥后的一个天然的《金钩钓月地》上,这就是唐门村有名的历史古迹《岳飞衣冠冢》。岳霖卒后也伴葬岳飞衣冠冢之北,即是唐门有名的《缵忠侯霖公之墓》。岳霖留居宜兴的后裔,是长子岳琮之后,岳琮又名岳璞,赐名岳旗,授承信郎,致仕封尚书,居宜兴县,六传至岳浚(岳飞九世孙),博学好义,官百门尉,积书万卷,一时名士,卒于明洪武十年(1398年),寿年八十二岁 岳浚子三:长子岳岱,为万石支祖;二子岳岩,为湛渎支祖;三子岳崧,生子二:长子岳文升、迁居汤阴,次子岳文景, 为长沟、汤堰、唐门支祖。 岳文景三传至岳洵(岳飞十三世孙)由长沟迁居知义庄,传今巳有叫十七户,六十余人。今宜兴唐门智义庄二十七世孙岳宗雷,为宜兴县先进教师,二十八孙岳锦堂,一九二七年参加过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还有岳祖德迁居北京1070信箱;有岳柏荣迁居武汉市航空路青年大街四十三号,有岳风麟迁居北京大学任教,有岳呜嗥迁居上海市武进路247号;他们都是一九四九年后从宜兴唐门智义庄迁出外地工作的岳霖后裔。 岳霖长子岳琮永泰后裔,系由宜兴陈渡支经砒凌, 囚宫迁甘肃庄浪永泰堡繁衍,俗称永泰世系。十六世孙岳大舟,先任广西漓江卫指挥,后进驻甘肃临洮。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岳大舟子岳仲武赠荣禄大夫,传十八世孙岳文魁赠少保三等,传十九世孙岳镇邦、为清代左都督绍兴总兵。岳镇邦长子岳异龙,以功历任游山参将,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擢升为四川提督, 后转任山东省总兵,妻王氏封一品夫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因老母年高九十, 退休回川敬母,二年后岳升龙病逝于川,雍正四年(1716年)追谥敏肃。 岳升龙的弟弟岳超龙为天津总兵。岳超龙曾用名“刘杰”入伍,圣祖垂询,复本岳姓。 因功擢刀东川营游击,雍正二年(1724年)授河州协付将。雍正六年(1728年)任天津总兵,雍正八年(1730年)任湖南提督,雍正十年(1732年)病卒。岳超龙子岳钟璜任提督。岳升龙子岳钟琪,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二十三日生于河南新郑,雍正五年(1727年)升任四川大将军督总元帅。 岳钟琪字东美, 身长赤面、 临阵挟二铜锤,重百余斤,多智略,御众卒严、共甘苦。先任文职官, 后因战功晋升,清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镇守边关、定乱丰功,清高宗称之为“三朝武臣巨擘”,诰授光禄大夫,奋威将军、三等公、四川提督、川陕总督、陕西巡抚、宁远大将军、加少保、复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衔,赐号威信。抱病平乱,乾隆十九年(1754年)二月二十八日死于军中,葬于成都,寿年六十九岁, 御赐祭葬,谥襄勤,清代以汉人拜大将仅他一人,列有《岳钟琪传》。妻宋氏封一品夫人。岳钟琪子五:长子岳溶,雍正六年(1728年)任山东巡抚。乾隆元年(1739)调江西光禄寺卿,后封为福建按察使, 广东巡抚。乾隆十八(1753)、授鸿胪寺卿,转通政使参议。岳钟琪次子岳氵田 , 任侍卫。 岳钟琪三子岳氵田 封主事。岳钟琪四子岳方任都司。岳钟琪五子岳静封大安营参将,一等轻车都尉,其后二传至二十四世孙岳嗣仪,任国史馆协修兼秘书, 岳嗣仪长子(飞二十五孙)岳开先为中华民国陆军少将,侍从武官。岳嗣仪次子岳涌先为政事堂法制局编译岳嗣仪三子岳畴先为河南省城东区警察署长。岳嗣仪四子岳豫先为北京大学分科学生。 岳霖长子岳琮,二传至岳遘(岳飞五世孙),字奉天, 迁居山西洪洞, 六传至岳宣(岳飞九世孙),号可道,著有《金华全集》,七传至岳芳(岳飞十世孙),号中有,为元时名儒。八传至岳峻(岳飞十一世孙)更名岳永清,

   (1119─1142年),南宋抗金将领, 在民间传说中一直是白马银锤、英俊小生的形象。《说岳全传》里关于岳云出世、牛头山投军、结拜关铃、大战金弹子、结拜韩彦直、八锤大闹朱仙镇都有着详细的描写。>  《宋史》记载为 养子,但是还有史料说他不是养子,而是 的亲生儿子。>  一。岳云是「养子」>  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八:「(绍兴三年九月庚申)飞养子云尚年少,上亦已战袍、戎器赐之。「>  2。《宋史》卷三六五《岳云传》:「云,飞养子。」岳云是「养子」的记载。>  3。辞海的「岳云」条,载:「岳云, 养子。」>  4。民间传说和戏曲小说,如《说岳全传》>  二。岳云是亲子>  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三:「飞长子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提举礼泉观云坐与宪书,称可与得心腹兵官商议,为传报朝廷机密事。」此处又称岳云为长子。>  2。《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一二《岳少保诬证断案》:「岳飞次男岳雷系同岳飞一处送下。」据此刑案原件,岳云亦应为「长男」。>>>  3。《金佗粹编》卷一三《先兄甫等复官札》:「据故枢密岳飞男云妻巩氏状:『伏睹(绍兴三十二年)十月十三日同奉圣旨指挥,故岳飞与追复元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氏故夫云见有男二人:甫二十五岁,申二十二岁,女大娘二十四岁。。。。见在潭州同居,并系枢密(岳飞)亲孙。。。」 岳云妻巩氏意思岳云是岳飞亲子。岳飞的家人被流放,岳雷及妻温氏早亡,其子是由岳云妻巩氏抚养。岳飞平反时,巩氏带着岳云和岳雷的子女以及云、雷生母刘氏另嫁后的子女生活,与岳飞妻李氏没有生活在一起。 巩氏上书宋廷时称岳云的两个儿子都是岳飞亲孙。>  4。1980年,云南安宁县禄腾公社中村生产队农民岳万才、岳万云向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献出《岳氏宗谱》。这部家谱刊印于清道光十九年,以岳飞的父亲岳和为第一代,到岳万才的孙子,已历34代,800多年。有意义的是,《岳氏宗谱》载岳云是岳飞的「长子」,与新版《辞海》所说「养子」不同,这给研究岳飞家族与宋史提供了新的资料。修订版《辞海》遂修订为「岳飞养子(一说长子)」。>  5。《岳庙志略》:「元至元六年杭州李全初重兴复之。」除庙门、正殿、后堂外>增修两庑。正殿祀岳飞>右庑祀岳云>左庑祀张宪>后堂祀岳飞父母与五子、五媳>均有塑像。>  6。《忠烈庙志》:「祠东庑为五侯祠,祀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霆五子及孙岳珂">  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记载岳云为养子的《宋史》和《金佗宗谱》,是出自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岳珂写的《金佗粹编续编》。注意这个时间差别,《金佗粹编》最早的前二十五卷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刊修了毕」,而岳云妻巩氏提及「并系枢密亲孙」写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  为什么岳珂要撒谎呢当然是为了树立和维护岳飞的形象。岳飞有两个老婆,其中一个和别人私奔了。>  大约在1118年,岳飞在家乡汤阴程岗村娶刘氏女为妻,建炎元年(1127年)岳飞留妻在汤阴侍母养子,自己随高宗赵构度河,因为不清楚的原因,岳飞这个老婆却和别人跑了。这个事是岳家的耻辱,岳飞也非常痛恨他的这个妻子,岳飞的孙子岳珂为了掩盖这段「家丑」,当然在其写的《金佗粹编》等书中不提他刘氏了,而只记载在建炎二、三年间岳飞在宜兴娶的李氏,并在建炎四年(1130年)十一月生子岳霖。岳飞五子:云、雷、霖、震、霆中,自霖开始,都为李氏生养,而岳云和岳雷则是刘氏所生。>  记载刘氏的史料有:>  《高宗日历》:「八年六月十三日丁卯,飞有奏,『臣始从陛下至北京,留妻刘氏侍臣老母』云云」,>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载:「飞执兵权之日,遗侍臣王忠臣往楚州韩世忠军中下书,得回书,欲归。世忠嘱之曰:『传语岳宣抚,宣抚有结发之妻,见在此中,嫁作一拥押之妻,可差人来取』。忠臣回,密报飞以世忠语,飞不答。世忠上闻,飞奏言:「履冰渡河之日,留臣妻待老母,不期妻两经重嫁,臣切骨恨之。巳差人送钱五百贯,以助其不足。恐天下不知其由也。』上令报行」。>>>  岳飞对自己老婆「妻两经重嫁」,「切骨恨之」。于是,他孙子就编造出岳云是养子,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尽管也曾经记载岳云是养子,是不足信的,因为这个作者没有任何道德修养,他曾经编造出秦桧一家三个状元的谎言,实际上秦桧一家一个状元也没有,作为南宋史家如此的疏忽是不思议的,只能是他故意造谣以攻击秦桧。在岳云是养子的问题上,他再次符合岳珂的谎言,以给世人一个完美的岳飞形象,也是情理之中的。>  从「岳云是养子」这个事情看出,中国的古代历史并不是「科学」,写历史的人只是把其当成「工具」或者「武器」,因此,读历史书的时候要小心上当,白纸黑子上撒谎的很多。比如,岳珂尽管在岳云是养子问题上撒谎,但在其事迹上也撒谎,但不是贬低,而是夸大,请看:>  岳珂《金佗粹编》卷九载:「云,年十二,从张宪战,宪得其力,大捷。号曰『赢官人』,军中皆呼焉。先臣(指岳飞)征伐,未尝不与。京西之役,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攻下邓州,又攻破随州。死之日,年二十三,赠安远军承宣使。」>  《宋史》: 云,飞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飞征伐,未尝不与,数立奇功,飞辄隐之。 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 死年二十三。>  从上面的两个记载,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宋史》的内容出自岳珂的《金佗粹编》,岳云12岁的孩子竟然在战争中数次立「奇功」,奇功不同于一般的功劳,他一个12岁的孩子是怎么办到的是在那次战斗中有这个表现最妙的是,岳珂不说是哪次战斗大大的帮助了张宪,只是模模糊糊语焉不详的大吹特吹。张宪的大捷,真是笑话,张宪的哪次大捷呀岳珂更是不提供什么证据,这种「史料」怎么可以看成信史但是,近千年来,儒教弟子们就是把岳珂的胡言乱语当成了信史。真要比较,就应该将岳云的功劳和所得封赏,与同期岳家军将领作横向比较,是否岳云真的「第一」。相反,有史料表明,岳飞参见皇帝时,为岳云辞官,有岳云寸功未立的评价,岳云当时16岁。此外,参见我的「岳飞北伐失败的5。5个原因」,什么岳飞500破10万,都是岳珂编造的,有的岳家军战绩则是在夸大。>  岳飞的臭事还有很多,比如,抗金将士付庆不过改换门庭,岳飞就把他杀了,而岳飞自己却曾经私自脱离战场和另投他人。才杀掉人家金兵500人,就欺骗皇帝说杀的金人横尸遍野,岳飞镇压农民起义杨么。韩世忠,岳飞,杨家将等等,整个宋朝就是靠欺骗过日子。当然,秦桧奸臣也是岳珂这些儒教弟子制造出来的。>  再看看宋史专家邓广铭怎么说的,他曾经是宋史协会主席,《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 序言》,「岳珂之生上距岳飞之死已及四十余年,而其执笔写此传记之时,上距岳飞之死则已近六十年。不论岳飞的部属或友辈,全不会犹有存者,调查访问自无可能。特别是岳飞渡江南下的一段历史,更莫可踪迹。然而岳珂却充分驰骋其孝子慈孙的用心,全凭想像而把这一大段空白进行了详细的填补。但他对其祖父早年之因家境贫寒而曾一度到邻县安阳的大户韩家作庄客,却讳莫如深;对于岳飞早年曾娶妻刘氏,并曾先后生了岳云,岳雷二子,在岳飞离乡南渡以后不久,刘氏却又改嫁了别人等事,岳珂必都知悉,而他却也引以为家门之耻,同样讳莫如深……尽管岳珂所作传状有很多不尽不实之处,千百年来的读史者却把它奉为信史而加以尊信。」>  邓广铭的说法大致正确,但依然有为岳珂开脱的嫌疑,「调查访问自无可能」是不符合事实的,岳珂做了大量的访问和调查,参见「岳飞孙子是个大贪官」。邓广铭的意思是相差六十年就不可考查了,有这种说法么>

源于传说,出自古代传说仙人广成子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著名东汉学者应劭所撰著的《风俗通》记载:“广姓,黄帝师广成子之后”。

相传,广成子是上古仙人,隐居崆峒山中(今甘肃平凉),广成子为道教“十二金仙”之一,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他自称养生得以道法,年一千二百岁而未成衰老,是中国古代剑仙之祖。

在典籍《庄子》、著名的东晋道士葛洪史所撰著的《神仙传》中,都称广成子为轩辕时期人,居住在崆峒山的石室之中,黄帝曾向他请教“至道之要”,广成子不予回答;过了三个月,黄帝再来问“治身之道”,广成子这次告诉他说:“至道之情,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士。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说完,传授给黄帝《自然经》一卷。

在道家典籍《太上老君开天经》中则记载:“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广成子。消自阴阳,作道戒经道经。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将广成子说为黄帝之时太上老君的化身。

据说,在广成子的后裔子孙及其族人之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广成氏,后皆省文简化分衍为广氏、成氏,世代相传至今。

相传古人广成子,是位难得的贤人,他为了修生养性,隐居在崆峒山石屋。黄帝经常拜访他,以求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他的后人先以广成为姓,后简化成广。

广氏族人多尊奉广成子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广成子。据《风俗通》记载,广姓是广成子之后,望出丹阳。丹阳,是中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汉朝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三国时的东吴有丹阳郡,则在今南京市的东南;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时,再度复置丹阳郡于南京。广氏后人奉广成子为广姓的始祖。 源于改姓,出自汉朝时期广武君,属于以先祖爵号改姓为氏。

楚、汉之争时期,赵国先君赵武臣、后君赵鞋封赏过两位广武君,即陈余、李左车。

陈余,公元前?~前204年,大梁人(今河南开封),原为故魏国名士,文武双全。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后,陈余与至交好友张耳一同往谒陈胜,建议以奇兵略故赵国之地。陈胜同意,派武臣为将军,以陈余、张耳为校尉,率兵三千前往略地。武臣听从蒯彻的计谋,不战而得三十余城。陈余至邯郸后,与张耳拥立武臣为赵王(赵王臣),自为大将军,赵王臣任命张耳为右丞相,封陈余为广武君,封邑广武(今河南荥阳广武山)。不久,赵王臣后为部下李良所杀,陈余怒而击败李良,李良仓皇投奔秦将章邯。后章邯率军攻破邯郸(今河北邯郸),张耳再立赵歇为王(赵王歇),逃入钜鹿城(今河北平乡),结果被秦军围困。当时陈余收常山兵数万人屯兵于钜鹿城北。钜鹿城内食尽兵少,张耳数次派使者请陈余进兵,内外夹击章邯,但陈余自忖兵少而不敢进。后项羽率军救赵败秦,解钜鹿之围,而陈、张两人也因此交恶。后陈余之兵为张耳所收,陈余仅与部下数百人出走。项羽入关后称西楚霸王,大封诸侯,以张耳为常山王,并以陈余未随自己入关而改封陈余为成安君,仅封南皮三县。陈余因此大为不满,遂联合齐王田荣击败张耳,张耳转投汉王刘邦。楚汉战争中期,刘邦希望陈余也归附,共同抗楚,而陈余得好不卖乖,与李左车恃拥二十余万大军而拒不附汉。因此,在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派遣大将韩信、张耳率军同伐赵王歇,一举击败赵军,斩陈余于济水之上。

李左车,生卒年待考,行唐史家庄人(今河北保定曲阳,一说今河北衡水饶阳),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著名的谋士。秦朝末期,故六国死灰复燃,李左车在赵王臣被杀后,辅佐赵王歇,为赵王歇立下了赫赫战功,也被封为广武君。汉高祖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农历10月,汉高祖刘邦派大将韩信、张耳率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韩信率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李左车认为,汉军千里匮粮,士卒饥疲,且井陉谷窄沟长,车马不能并行,宜守不宜攻。只要严守,就可以万无一失。于是,他向赵国主帅陈余陈述其利害,并自请带兵三万从间道出其后断绝汉军粮草。但陈余不以为然,认为不需严守井陉,坚决主张主动出战。韩信迅速挑选二千轻骑,半夜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隐伏待击。次晨,韩信和张耳率主力出井陉口,并在绵河东岸摆下“背水阵”,引诱赵军出击。果然,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汉军伏兵乘虚抢占了赵军营寨。赵军见此大乱。汉军乘势前后夹击,大败赵军。韩信斩陈余,擒赵王,灭了赵国。赵国亡后,韩信悬赏千金捉拿李左车。不久,即有人将李左车绑送至韩信帐前。韩信见到李左车,赶紧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以师礼相待,并向他请教攻灭齐、燕方略。李左车认为,现在汉军士卒疲惫,战斗力大减,如果以疲惫之军与齐、燕两国军队硬拼,则胜负很难预料。不如按甲休兵,镇赵安民,然后派人以兵威说降,则齐、燕可定。韩信采用李左车之计策,燕国果然不伐而降。李左车给后世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千古名言,还著有兵书《广武君》一篇,论述了用兵谋略,流传至今。李左车在民间一直很有声望,被尊为雹神。后来著名的清朝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雹神》一篇中,还记述了李左车为神后降冰雹于章丘、那冰雹落满沟渠却不伤农稼的传奇故事。

汉朝,曾在广武(今河南省雁门)为官的李佐车,他的后代原以广武地名为姓,后来简化成广氏。同时,陈余也曾在广武为官,后代也现以广武为姓,后又简化成广姓,望族居丹阳(今安徽省宣城)。2000多年来,以丹阳为名的县也有好几个。

广氏家族“望出丹阳”,即以丹阳为繁衍中心,可是历史上以丹阳为名的地方这么多,究竟哪个丹阳才是广氏家庭的“老家”呢?根据考证,与广氏家族有关的丹阳,有的认为是现在的江苏省丹阳县。

在陈余、李左车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爵号为姓氏者,称广武氏,后皆改为单姓广氏、武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高佳氏,满语为Ga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辽阳(今辽宁辽阳)、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广氏、高氏等。

⑵满族广佳喇氏,亦称广佳氏,瓜尔佳拉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广吉喇部,以姓为氏,满语为Guanggiyar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等地,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明朝时期有著名的蒙古广吉喇部,即为金国灭亡后被裹胁入蒙古中之该部族人,在元朝末期脱离蒙古控制,曾聚集为部,由于生活艰困,时常聚众侵扰明朝边境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广氏、黄氏、考氏等。

⑶满族崆果啰氏,亦称孔果洛氏,满语为Konggolo Hala,汉义“黄马”,世居黑龙江两岸流域。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但称孔果尔氏。清朝中、后期,满族崆果啰氏多冠汉姓为广氏、孔氏等,而锡伯族孔果尔氏则多冠汉姓为广氏、孔氏、巩氏等。

⑷满族勒第氏,满语为Ledi Hala,汉义“宽广”,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广氏、甲氏等。

广氏是多民族、多源流,但相对人数罕见的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五十七位门阀。广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以下是我广姓朋友的家谱里面的资料,供广姓家人参考。

广氏原本是轩辕皇的后裔,本姓公孙,更姓姬氏,建都帝邱,即今汉阳,在位87年,次子姬仲为广德候,其子孙以宦为姓,故此姓广。

延移周朝,广秀为公之师,是广成子金仙之祖也。及汉朝广占元为保驾大将军,广占魁为正殿大将军,晋朝广龙为九门提督大将军,广虎为九门巡风大将军,满朝称龙虎二将,南北朝广堕高为御史卫将军,唐朝广宗海为直谏大臣,广宗先为文渊阁老大学土,广宗贤为文华殿大学士,当时称为广氏三龙,宋朝广琏、广瑚同点翰林,官至户、礼二部,广汉为赣州通判,霸军事,百姓立碑以记。元朝广延献为九门提督,又文有申词林捡擢员即。明朝广嵩举揩书任中书,嘉靖年间,广誉、广汉为赣州通判,广高声名驰乎内翰,慨自汉嵩二公而后,延至本朝,海内之地文人武士济济英才,光大国家,不得膏认同宗。

吾祖万仓祖入川以来,原无族谱。且我辈后入既并相海祖之脉派,则入川之贤哲或武士,有籍江湖省发祥者,谁非一本之流,及入川而至黔者,远至云贵,偏散天涯者,何可胜纪。惟其前无老谱,不便考查,故相海不可得而知,万仓祖之下是可得而闻,相海祖弟兄世居江西临江府首县清江县城内衙贸易,后从吉安府泰和县葛藤窝住居,仙槎乡第四都今改第九都正十图原八甲,小地名葛藤窝,转居湖广麻城县孝感乡,今是汉阳府所属,改为孝感乡于正德八年,又从湖南衡州府衡阳县高石堰,明末之时于大清顺治四年,由湖南而入四川,始到潼川府乐至县,因世道不宁,复移重庆府南川县城内中和街,再移贵州,即往正安而转至茅坡遥见大树一根,即来树下,及柏果树一根,中空树大,叶茂技繁,树穴可大,可容数口,吾祖即来树下安居,名曰广家嘴,亦知先祖之劳而莫报乎,求木之长者,必固根本,在源之远者,必浚其源。

乃歌以诗曰:

银杏之下,可以栖遝。烹彼黄梁,可以乐食。自是以树为宅。余闻宋人之诗曰:

雁将天作路,雀以树为家。不意吾先祖,处此不堪之境乎?上古穴居野处,吾先祖犹存太古之风乎?

有哪些岳云的资料?

岳云(1119─1142年),南宋抗金将领,岳云在民间传说中一直是白马银锤、英俊小生的形象。《说岳全传》里关于岳云出世、牛头山投军、结拜关...
点击下载
上一篇:陈姓家谱下一篇:曹姓家谱的介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