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云文化·史学·明代云南史学的发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2浏览:3收藏

滇云文化·史学·明代云南史学的发展,第1张

滇云文化·史学·明代云南史学的发展

(1) 明代云南地方志的修纂与明初省志

自从云南设立省后,儒学文化在云南得到广泛传播,云南文化和史学进入了一个与中原内地同步发展的新阶段。明清时期,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兴修地方志的 ,云南地方志的编修也进入了全盛时期。终有明一代,云南先后九次修纂云南省志。并开始了府州县志的修纂,使得地方志的编纂更为普及。虽然今存明代志书不到十种,但有目可查的志书有七八十种,其中府州县志也达五六十种,这是明代云南史学发展的新气象。

明太祖洪武年间,云南曾两度纂修省志。洪武十四年,在云南第一次修纂省志。洪武后期,初修《云南志》已不传,其后又再次修纂。洪武二十九年(1396)西平侯沐春上奏命王景常等再修省志。大约在建文二年(1400),洪武再修《云南志》成书,锓刻于次年。洪武修纂的两本《云南志》早已无传本。解放后,赵万里编《云南志》辑本,多从《永乐大典》中抄出,则为洪武《云南志》。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十卷,陈文等修纂。书成于景泰五年(1454)左右。前六卷为《地理志》,后四卷为《艺文志》。地理分府州,立建置沿革及事要二项。事要又分郡名、至到、风俗、形势、公廨、学校、井泉、堂亭、楼台、寺观祠庙、古迹、墓葬、桥梁、馆驿、名宦、人物、科甲、题咏等二十一门。事要所载文字简略,大都录自前人志书,并非当时采访。此书虽简略,却是现存志书比较完备的,颇具参考价值。

弘治《云南总志》,卷数不详。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详于诗文而略于事实,为补其不足,并续记后来的事迹和人物,弘治十六年(1503)云南巡抚陈金以为省志“关制度,寓劝惩,不可不修”,倡议再修云南省志,委派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校彭纲主其事。此书为补景泰《云南图经志书》略于事要而作,故体例、内容多涉及当时云南制度沿革、事迹人物、学校科举等全面情况,“展卷一阅,则一方之事,古今之迹,灿然存目”(彭纲《云南总志序》)。此书成书后未行锓版,仅有抄本流传。

正德《云南志》四十四卷,周季凤编纂。周季凤,字公议,江西宁州人士。该书是在《弘治云南总志》的基础上,重加编次,略有增损。书成后,刻于正德以后。

(2) 李元阳对云南史学的贡献

李元阳(1497—1580),字仁甫,别号中溪,大理人,嘉靖时进士,博学多才,著有《心性图说》《李中溪全集》,编方志有《大理府志》和《万历云南通志》。他的万历《云南通志》在明代省志中属于较好的一部,无论是在体例上还是史学思想观点上都有创新。

第一,万历《云南通志》不仅取材精审,考究翔实,而且在体例上有所突破。万历《云南通志》十七卷,分为地理、建置、赋役、兵食、学校、科目、官师、人物、祠祀、寺观、艺文、羁縻、杂志,共十二类。在类例上虽然较之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二十一门、彭纲的《云南总志》二十九门都大大减少,但是却新辟兵食志一门,所创兵食类专用于记载明代卫所、军实、屯征等,把明代云南的卫所屯田制度和经济状况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专门记载,真实反映明代云南社会经济情况,为今天研究云南经济史,尤其是明代云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第二,在史学观上,李元阳在万历《云南通志》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天下一统”整体观。他纂修《云南通志》,虽然是写一方之史,志一地之事,但其基本的指导思想则是国家统一的整体观念,始终把云南作为中国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记载。他在《云南通志》序言中说:“云南在汉,文献之所渐被,声教之所周流,其来久矣。”开宗明义地强调了云南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汉代在云南设立郡县以来,不仅政治上确立了中原王朝对云南的统治,而且中原文化已深入云南;不仅云南版图与汉王朝融为一体,而且汉代在云南“授经教学”,使云南的思想文化也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从而认为“今之云南,即汉唐之云南也;云南之郡县,即天下之郡县”(李元阳《云南通志序》)。对于南诏脱离唐朝建立独立政权的史事,他如实记载,但也指出:“不观土壤分裂之乱,何以知大一统之治。”(万历《云南通志》卷十六《羁縻》)正视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是为了不再蹈前代“边吏无良,群夷忿怨”,以至形成“割据之祸”的覆辙(万历《云南通志序》)。故其特别重视边疆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

第三,万历《云南通志》中,作者以“华夷无间”、“华夷一家”进步的民族观来客观记载云南多民族的历史事实。以尊重和平等的态度,记云南当地民族:“其俗虽陋,如道不拾遗,外户不闭,归敬其夫,妻妾不相妒,尊其长上,虽暗室闻传必跪,织者下机,业者停手,盖有古封建之遗风焉。”(万历《云南通志》卷一《地理》)对少数民族朴实无华的民风大加赞赏;对汉武帝在云南设置郡县,实行“汉夷无间”的政策多加褒扬;对明王朝“施三皇五帝之教化”,“华夷不辩”,“亲如一家”的措施,取得的“不三四年,云南衣冠文物济济乎与中士相埒”(同上)的成就详加记载,充分肯定。

第四,对云南这样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李元阳认为处理好民族关系,稳定边疆,巩固统一至关重要。其良策就是实行“爱民抚夷”的羁縻之制。他认为“羁縻之制”的要义是“顺夷情,酌时宜”,“以土官治土民”,“酋长安其土,郡县治其人”,并逐渐推行以儒学为核心的汉文化,最终达到云南与内地“道德同则文轨一”。以达到“酋长安其位,夷民保其生”,使得政治安定,边疆巩固,思想一致,文化一体,国家一统。对自汉代以来中央王朝在云南实行羁縻制度的功绩,给予了客观的记载和肯定。

(3) 谢肇淛《滇略》与刘文征《滇志》

《滇略》十卷,谢肇淛编纂。谢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人,万历年间任云南参政。《滇略》类列以略为名,分为十略:即《版略》记疆土,《胜略》记山川,《产略》记物产,《俗略》记民风,《绩略》记名宦,《献略》记乡贤名士。《事略》记故实事迹,《文略》记艺文,《夷略》记各民族情况,《杂略》记琐闻轶事。《四库全书提要》称之“是书引据有征,叙述有法,较诸家地志,体例特为雅洁。”《滇略》成书后于天启年间刻于大理。

天启《滇志》三十三卷,刘文征撰。是书无序无跋,不详其编撰经过。从其《凡例》可知,刘文征编撰此书是据李元阳、包见捷二本郡邑志另加上自己的见解编成,分为十四类。此书为明代最后修纂的一部云南省志。其体例大都沿旧志,又补万历初年以后五十年间事;类列上还新编了佚文旧志所未设的类目,如旅途、土司官氏等,颇得其要。就纂录的资料而言,天启《滇志》可说是明代云南志书中最完备的一部。

(4) 《木氏宦谱》《泐史》《安氏世纪》《西南彝志》

这几部书是明代少数民族历史文献,代表了明代云南少数民族史学发展的成就。

《木氏宦谱》,不分卷,明人木公修。此书全名为《玉龙山灵脚阳伯那木氏贤子孙大族宦谱》,即丽江土官木氏家乘,其中保存自元代至清初云南西部大片地区的史迹。元明以来,云南土官、土司之家,多数都有谱牒纪录家世,但最详细的就是这本《木氏宦谱》。此书首录《东巴经》,是纳西语,记载天地万物始生始化开始,接下去记述其始祖叶古年的事迹及以下各代,历秦汉唐宋,所记史事较为简略;从至元初木氏成为滇西著名的土司后的各代,记载十分详细,有年月、职名、官诰等,与史书大都相符,却比史书更真实,更细致,直至清代雍正元年改土归流后,《木氏宦谱》就此结束。《木氏宦谱》是滇西北重要的地方史料和纳西文化的重要典籍。

《泐史》三卷,原名《勐泐古事》或《西双版纳古事》,是西双版纳地区的一部古代史书,原本为傣文,被当地人尊为国史,仅宣慰司署存有一部善本,此外各猛土司及重要人物家也有收藏,但多保密,不肯轻易示人。后李拂一从勐海土把总刀宗汉处得到中、下两卷,于孟艮又得上卷,参考别本,于1945年由李拂一译成汉文。所记述的年代是自傣历五四二年庚子(宋淳熙七年,1180年)至傣历一二二六年(清同治三年,1864年),共为六百八十四年。据方国瑜先生考查,傣族文字的创始年代约在明初,因而是书的创作年代当是在傣族文字创始之后的明代和清初写成。书中的内容涉及了傣族社会生活和土地占有形态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傣族社会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

《安氏世纪》原题《帝王世纪》,一名《人类历史》,为《爨文丛刊》之一种,贵州大定东瓜林乡罗文笔由老彝文中译出。《安氏世纪》是水西彝族安氏宗谱,从始祖希母遮直至译者之时,共计一百二十代人。涉及了滇、黔、川的彝族的历史情况,集中反映了贵州水西安氏的世系。此书详载世系和若干地名,于史事则甚略。是一部彝族语言史料的代表作。

《西南夷志》为贵州毕节专署彝文翻译组罗国义等于建国后从彝文书转译。据译文本的叙略称:这部书的成书年代不详,只从书中记载的一些事作推测,可能是清朝改土归流之前。这部书是热卧土目的一位幕施,搜集了很多不成文的短篇书籍,加工整理,成为这部彝文的书。本书内容有上古混沌时的万物出现及其发展;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土族各部落与其他族的分布;各部落的谱系与风俗习惯等。全书有三十七万余字,四百多个标题,是一部记载彝族历史较为全面的彝文史书。

综上所述,明代云南史学发展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明代云南史学较之前代发展加快,进入了与中国内地同步发展的新阶段。这与明代云南文化发展步伐加快是符合的。特别反映在明代云南地方志的编纂,不仅连修九次省志,而且各府州县志也开始了大规模的修纂。因为明代云南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封建王朝的统治权力在绝大部分地区深入基层,封建的教育制度随之推行。地方上知识分子逐渐增多,内地汉族知识分子移民或到云南为官等,云南各地遍布文人学士,为地方志的普及和编纂创造了条件。第二,云南史学传统的同根整体意识、大一统观念和民族平等思想得到了发扬光大。这些较先进的史学观成为以李元阳为代表的云南史学家在编纂云南地方志中的主导思想。同时明代汉族移民大量进入云南,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朝夕相处,世代和睦,共同发展,这些都成为影响云南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第三,民族史学也有长足进步。明代云南出现了以宗谱形式为主,用民族语言写成的纪录少数民族发展历史的史书,这些史书虽记载不同民族的发展进程,但也较多地反映中央王朝对各民族发展的影响,体现了云南史学上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请说说彝族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族习惯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这里介绍其中几种。 广西那坡、云南麻栗坡部分彝族还保留着贯斗方袍的古老款式,这款服装仅在节日或举行仪式时妇女穿用。本型衣装多以白、蓝、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图案。工艺有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技法。分路南、弥勒、文西三式。 总体而言,彝族服饰具有以下4个特点:(1)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2)反映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3)男子服饰多体现其英勇善战的气概;(4)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与玛雅文明相媲美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闻名世界的玛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历法。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通行农历。但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的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据推测,此种历法源渊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

谁能告诉我凉山彝族的一些风土人情呀…? (一)族称:彝族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或后面加“泼”,彝语意为“人”)由于彝族分布很广。历史上还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和他称,据不完全统计,直到解放前夕,还有:“纳罗泼”、“迷撒泼”、“濮拉泼”、“濮瓦泼”、“阿西泼”、“撤尼泼”、“里泼”、“葛泼”、“罗泼”、“罗武泼”、“阿哲泼”、“六米”、“勒苏泼”、“山苏”、“阿租泼”、“格濮”、“阿武”、“他鲁苏”、“撒摩都”、“六得濮”、“纳查”、“拉乌苏”、“纳若”、“咪西苏”、“罗罗”、“白罗罗”、“黑罗罗”等几十种。“诺苏”、“纳苏”、“聂苏”均为彝语,“诺”、“纳”、“聂”是各地方言语音差别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们的观念中包含有深、广、高、大、强、多、高贵、主体等意义,“苏”是群体、人们、家族的意思,“诺苏”(或“纳苏”、“聂苏”)意为“主体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选择了鼎彝的“彝”为共同的族称,替代了旧史籍文献中的“夷”字。 (二)、族源:彝族源自古羌人彝族族源问题,由于汉文史志记载甚少,故长期以来学术界有各种说法:南来说,即古越人和马来人种说;东来说,楚人说;西来说, 或藏缅交界处说;云南土著说;河湟古羌人北来之说;另外还有濮人说、卢人说及云南土著说。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宁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称“越羌”、“青羌”、“蛮夷”、“郡夷”、“叟”等,并不断和当地的(濮)人、僚、 等融合,成为彝族的先民。 在古羌人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为的基础上,昆明人与(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过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魏晋以后,昆明人与(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传说,据传世较完整的水西安氏谱系计算,至清康熙初年已历传85代,约可上溯至战国前期,所生6子发展为“六祖”部落。 彝族的起源与形成。彝族的先民,与分布于我国西部的古代氏、羌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汉时彝族的一支先民就以“昆明”为名。东汉时的“叟”也是对当时彝族先民的称呼。唐宋时期的乌蛮人(元以后被称为“罗罗”)是彝族的直接前身。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历史条件的不同,彝族的形成过程出现了二元化的现象。一支是以云南的彝族为代表,是在国家产生的基础上形成的。唐代南诏国的建立标志着这支彝族的真正形成。另一支是以四川凉山地区北部乌蛮的彝族为代表。他们没建立过国家,而是首先联合成部族,再由部族发展成民族的。 彝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彝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四省区内,即四川的大渡河以南和雅砻江支流以安宁河两岸的大凉山地区,以及云南的金沙江、元江、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及滇西的华坪、宁蒗、永胜等被称为云南的“小凉山”的地区,贵州的安顺、毕节两地区,广西的隆林、睦边两县。彝族分布的这些地区自然环境都比较差,绝大部分是地形十分复杂的高山,有的属于高寒山区,平坝和河谷地带很少。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 在秦汉时期,彝族先民的活动中心大约在云南滇池周围和四川邛都(今西昌东南)地>>

彝族人的习俗 爬花房--彝族男女的婚恋:爬花房是楚据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礼相当别致。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进门前,由一人托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 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州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畅登场。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

一对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规矩逐一落桌,丝毫不乱。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服饰: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这里介绍其中几种。 (1)凉山型 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由于大小凉山天堑壑障的隔绝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形态一一奴隶制,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 凉山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发式为传统的“天菩萨”,即蓄一绺长发椎髻于头顶头,大多头上盘缠黑色或深蓝色长巾,且常裹成一尖锥状,斜插额前,称为“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佩饰最富特色即为“图塔”,是斜挎于身上的佩带,用细牛筋编织成带,带面镶>>

凉山彝族的风俗习惯 彝族是一夫一妻制。有很多自己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 定亲及娶亲 过去,黑彝以牛马金帛为聘;白彝以酒、布、银钱为聘;乾彝以酒、麻布、炒面为聘。解放后,聘礼从简。一般是青年男女定亲后,男方请人去和女方父母说亲,只需带一瓶酒去,只要女方父母接酒喝,就表示同意。然后男方就到女方家正式定亲,一般是带二三丈布,二三十元钱,布和钱都是给女方的。过了三个月,男方还要买三支青布或蓝布、一块肉、一瓶酒去女方家,这些东西都是给女方父母的,称为“递小礼”。男方请毕摩择日子,择出的日子要和女方父母商量。这次去,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给女方买点结婚用品,称为“压八字”。女方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嫁妆,一般是做一个橱柜、两个装面柜、两只箱子、小桌子三张,大桌子必配齐八个凳子,二号饭桌、小号饭桌只配备四个凳子;还要配制二套被褥、洗脸盆、口缸、毛巾等。男方在讨亲时,要做好女方穿的一套衣服,包括包头、鞋子、针线等,由作陪郎的娶亲人背到女方家。这些东西要到晚上女方的父母请个歌师来喝“娶亲歌”时,唱到一样才拿出一样。如果歌师唱错,娶亲人便将唱错的东西拿出来在歌师眼前绕三转,笑眯眯地装进自己的包包,不给新娘,也不还新郎,娶亲人自己得。如果歌师要的东西唱准确了。娶亲人拿不出来,歌师就用一个簸箕在娶亲人头上打三下,引得客人们哄堂大笑。娶亲人和女歌师对唱下去,女歌师要把娶亲人唱败,娶亲 人才乖乖地把背箩放在堂屋中间。然后,女歌师唱着裤子就拿出裤子,唱着衣褂就拿出农褂。 泼水迎亲 彝族姑娘出嫁时,姑娘的姊妹兄弟和同辈的青年男女可以用水浇波迎亲者。比较大的彝族寨子,在姑娘出嫁的前十天,寨子里的青年男女。就砍些木桩钉在路两旁,然后用野藤控成绊索。等迎亲者到来时,就用路边早就准备好的几十桶水。朝着迎亲者拨去。迎亲者无法逃脱,被水浇成落汤鸡,只有拼命奔跑,跑进新娘家,才能不挨泼。因此,聪明的娶亲者早有准备,如果探听好姑娘家有后门或者村寨里有另一条路通向新娘家,便趁泼水者不注意时钻入女方家,在女方家供桌上点三柱香,烧三份钱纸,磕三个头,这样就不挨泼水。但大多数娶亲者不容易办到这一点,都要被泼水。冷天挨泼,冷得上牙打下牙,往往引得男女青年大笑一场,女方父母才找衣服给迎亲者换掉。一般是泼清水,个别地方很早以前用牛粪水泼,如大小凉山。《西昌县志》卷十二中就有“以牛粪和水遍泼之”的记载。据说水要泼得风姑娘到丈夫家,才不会去老远的地方背水,天也不会早,有吃有穿等。 抢婚 据历史上的记载,过去四川的大小凉山和云南的部分地区,都有抢婚习俗。“抢婚”,按彝族人的说法:“这是老代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说明不是嫁不掉送去的。”男女的婚姻,虽由父母包办,并经过媒人说媒成亲,但他们娶妻时,男家在头一天除派媒人和新郎的弟弟到女家接亲外,还要请两个接亲人披上毡子,背着牛角酒同去。接亲人到女方村农,要先由两个背牛角酒的接亲人去女家,女方家的人有权本家门口用棍子击打接亲人。在晚上,女方的青年人可以抹黑接亲人的脸。第三天,新娘的舅舅、兄弟等送亲人将新娘送到男家后,要设法拿到男家的碗勺或其他东西,离开男方村寨时,要在寨外的广场上跑几圈马,同时把拿来的碗打碎,当地叫“打口舌”,然后场长而去。 在滇南地区,则存在着在男女互爱的基础上,由男方及其伙伴以假抢的形式先将女子领到男方家,再补行求婚仪式的习俗。男女青年一般在春节期间利用集体歌舞的机会结识相爱。二人如私定终身,男方便可邀约好友数人,在晚上到事先同女方约好的地点,用假抢的形式将女方领到男家。女子一旦被领到男家的堂屋,便意味着已经缔结成正式夫妻。在第二天,新娘要在男家>>

彝族的风俗有哪些 待客习俗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烤茶相亲习俗

烤茶是我国高山峡谷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于气候寒冷干燥,缺少蔬菜,故常以喝浓郁热茶的方法来补充营养素的不足,所谓“每日必饮三次茶”。烤茶种类多样,咸甜苦辣,人生百味,既是艰苦劳作的能量之源,也是节庆待客的灵性之物。

据说在当地,若学不到一手烤茶技术,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会认为你没本事,而不愿将姑娘嫁给你,因此,当地小伙十五六岁就要学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绝招。

彝族人还流传着百灵从无量山百丈高崖衔来茶种为人治百病的故事,为纪念灵鸟,客人饮茶时,少男少女总会模仿灵鸟翩翩起舞,而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也和百灵有关。[2]

婚俗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彝族的婚恋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举行过“换裙礼”的少女,方可在“玩场”中与心上人结交恋爱,以及媒人说亲和吃酒定亲、让新娘挨饿、亲朋通宵哭嫁、向迎亲者泼水、抢背新娘、洞房博斗等传统婚俗。

少女换裙带礼

彝族姑娘进入成年时(一般多在15岁),依俗要举行隆重的“换裙礼”。换裙礼仪式上,姑娘要让姐妹们把她原来的单辫子改梳成双辫子,盘于头顶。还要把原先佩带两耳的白坠片或穿耳旧线扯下,换上红玛瑙似的珊瑚珠或银光闪闪的耳坠,以示吉祥。最后,姑娘脱去原先的红白两色童裙,换上绣了花边的上衣和黑、蓝、黄、白等五彩相间的有褶拖地长裙。换上新裙后,姑娘便可到“玩场”跳舞唱歌,参加社交活动,开始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背新娘

按照彝家俗规,新娘出阁时,双脚不得落地沾土,否则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须由接亲的小伙子来背新娘,并扶她上马。迎娶归途上还有种种规矩:倘山高路窄无法骑马时,须由接亲的小伙子轮流背负新娘而行;过河涉水,更得由人背过河,新娘的绣花鞋万万不能沾水。

泼水接亲

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选派未婚伙子去接亲时,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往往在推荐人选时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

彝族的迎亲是通过抢的方式完成的。在“抢亲”的头一天晚上,姑娘们向小伙子展开了猛烈的水战。姑娘们用泼、淋、灌、射等各种方式凶猛地攻击小伙子,使来“抢亲”的小伙子难以招架。于是,聪明的小伙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减轻“水灾”的袭击。

经过一晚上的水泼,当早晨来临时,“抢亲”便开始了。这时,姑娘们拥着新娘,小伙子们前去“争抢”,姑娘们防守严格,小伙子必须机灵多变,乘一瞬间出现的漏洞,抢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为行走。可见,把新娘“抢”到婆家是多么的>>

彝族的民族风俗有什么?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有关这个古老节日的来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说,其中较普遍的一种传说是:古时天上有个大力士斯热阿比,他听说人间有个大力士阿提拉八,就到人间与阿提拉八比赛摔跤。结果斯热阿比输了,回奏天神后,天神恼羞成怒,派蝗虫到人间糟踏庄稼,阿提拉八在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号召人们燃起松枝火把虫驱,结果驱走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为了纪念战胜天神,从此每年到这一天都要举火把欢庆。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人们在火把节的前几天就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火把。第一天是在家装饰火把,有多美就装饰多美;第二天则是去亲戚家、朋友家祝贺节日,并各自谈论着自家的火把;第三天就燃烧火把,高举着火把走进田野,走进万家,给人民带来幸福,祝愿农田五谷丰登。第三天夜幕降临时,就到火把节的 了。这时人们欢呼雀跃,分外热闹。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身穿艳装,脸上都挂满了笑容。他们高举着火把,挤进人群,载歌载舞,好不热闹!他们融为了一体,高举的火把格外闪耀,把原来漆黑一片的夜晚一瞬间变成白昼。

。。。。多了吧

彝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历史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编辑本段]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

彝族风俗的日常生活习俗 彝族有着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特点,所以各地的彝族住宅不很相同。但屋内大多设一个火塘,塘火终年不熄,除用于取暖、照明、炖煮或烘烤食物外,亦是聚友会客的中心。火塘的锅庄石或三脚架,不能用脚去踩,严禁往火塘里吐唾沫。烧烤不洁之物,并禁忌在火塘边 身体。在长幼、男女、主客之间,彝族有严格的礼俗。途遇长辈,晚辈须待立一侧,让长者先行;长辈入室须让其上座,余再依次而坐;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习称“上席”),下辈依次坐两旁和下方,并侍候长辈,为其添饭、夹菜、泡汤。不能摸成年人和老人的头。兄弟可与嫂嫂开玩笑,但兄长不能与弟媳开玩笑。客人入室让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边,小辈坐在客人对面。禁穿草鞋上火炕床;上楼要脱掉鞋子;禁裸体、半裸体成年人入家门;不能用脚踩门槛,或坐在门槛上;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妇女的衣裤不能晾晒在过路的地方和蜂窝旁边;禁止面对着太阳大小便。

彝族的风俗 要图文并茂,就得去百科看了:

baikebaidu/view/2731fr=ala0_1_1

安姓-来源  黄帝 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在今伊朗高),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子孙世代姓安。出自他姓或赐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有唐时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安氏出自西域少数民族,略有三支: 一﹕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汉灵帝时安息国(伊朗东北部)太子安清,潜心佛学,来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定居(见本网的「安世高」)段,其後有安氏。南北朝时又有安息世子来到中国定居,亦为安氏。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安迟」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後,定居中原,代为汉姓「安」氏。 三:北魏时安迟氏改姓安;唐朝节度使安禄山,本姓康,后跟继父姓而改姓安。 编辑本段安姓-得姓始祖  安清。 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远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国(古安息国,今伊朗,在 安禄山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汉武帝时,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继承国王,欲削发为僧,于是主动让位于叔父,出家到河南洛阳,专门从事佛经翻译,在以后的二十年中,共译佛典九十五部、一百十五卷,为中国早期佛学做出巨大贡献。时与太子清一同入汉者皆以国(安息国,今伊朗)名为氏,称为安氏,后世安氏奉安清为安氏的得姓始祖。 编辑本段安姓-各支始祖  安 寿:字厚卿,宋进士第,调蔡州亲察推官,至太常丞,秘阁校理检正中书,修起居,元丰初使高丽,加左谏议大夫,迁龙图阁直学士,改户部尚书,六年同知枢密院,元佑二年进知院事,拜亲文殿大学士,授光禄大夫,传戴宋史,元佑党人碑,名列政大臣,挥麈前录称公,在政府父尚康宁,且具庆焉,宋史载父曰华封光禄大夫,年九十余岁,子扶,给事中,殉靖康难。是为江苏安氏 杨贵妃始祖。 山东日照安姓是相传明洪武年间,长支孀居夫人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日照西碌轴沟(今安家沟),次支男性长者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云南景洪。 安天乐:元至汉元年辛酉二月十二日午时生,世系本源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吉水版籍鹅劲大丘,于明洪武初年来宾庆邵邑,旦落南门数年,转住城东关外张家冲,殁葬张家冲。元妣,袁氏,系守后哉门袁宦官之女,兴扈陈三姐妹,生殁佚葬张家冲。继妣,何氏,生殁佚葬张家冲。三妣,段氏,生殁佚,葬张家冲。生子五:佐;伟;亿;任;伯。是为贵州安氏始祖。 编辑本段安姓-宗族特征  1、安姓起源于汉代西域国家入中原定居者,后又加入鲜卑、胡人等少数 武则天民族血统,是一个刚开始就象征民族融合的姓氏。 2、安姓名人多出唐代以后,如唐代有中书令安重晦、宋代有石匠安民、元代有四川提督参赞安慎、明代有宁国府通判安孝宗、清代有安致远等。 编辑本段安姓-名望  手下大臣安同,博学多才,很受重用。唐朝代国公安金藏,以忠义闻名。后唐有中书令安重晦,宋代有知枢密院安惇,元代有集贤殿大学士安祐等,也可算是安姓中的名人。 编辑本段安姓-家谱文献  山东即墨白梅安梁四氏合谱六卷,(清) 白光剑、梅泽汉、安保元、梁义礼纂,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即墨县博物馆。江苏无锡胶山安氏黄氏家乘合抄十六卷,(清)安曾发辑,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江苏无锡 唐玄宗胶山安氏黄氏家乘合抄不分卷,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注:一名《瞻族录》(胶山安氏家乘瞻族录同续编)。江苏无锡胶山安氏黄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安荣光、安宗愈编辑,民国年间中和堂、天全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无锡安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安涛辑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无锡铅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图书馆。湖北浠水浠川安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浙江安海安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贵州黔西水西安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编辑本段安姓-后裔安是一个源自黄帝轩辕氏  ,曾经一度"远嫁",最后又重回母亲怀抱的中国姓氏。 此话怎说呢?原来,在大约五千年以前,黄帝有一个叫做安的孙子住在遥远的西方,曾经自立为"安息国",成为了一个自行为政的小国家,长时间跟中原几乎没有关连。一直到一千八百年前汉朝的声威远播时,才又重归中国,其子孙并且以国为氏,我国也因而开始有了"安"这个姓氏。如此说来,安之得姓,岂非有如"重回娘家"? 关于安姓的这段渊源, 《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中记载得很清楚说:"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复入中国以安为姓。"古安息国在今西域古代的安息国,是在汉族所居的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一千六百里,北面是康居国,东面是乌弋山离国,西面是条支国,地方数千里,汉书称乞是西域最大国。 黄帝后裔的安息王  黄帝后裔的安息王,是在汉代初年入侍皇室而"重回娘家",并且以安为自己家族的姓氏,而我国的历史上的有安姓名入出现也是在汉代以后的南北朝时期。这一点,自然又是关于安氏姓源考正的一项有力支持。头一个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安姓人士,是辽东人氏安同。他仕于曹魏, 安姓以其有济世之才而见称于世,曾经在曹家的王朝做到左辅的高官。他的儿子安颉也是当时的名人,曾经以"寻死当战死,可坐受困乎"的豪语,大破来犯的贼军,而被皇帝封为西平公,光宗耀祖。 同一时期,还有另外一位也以战功辉煌而显达一时的安姓人士,那就是曾经被封为武原侯的安原雅。这位大将,也是当时的辽东人,以况勇多智略而著称于世。 胡人安禄山取汉  唐代,是安氏一段最为多彩多姿的时期,一方面文人名士辈出,表现优异,另一方面,更加入了胡人的新血脉,使这个源远流长的古老姓氏,茁壮庞大不少。 安禄山 当时加入中国安氏行列的胡人,就是那位大名鼎鼎,曾经把唐朝李家的江山弄得天翻地覆的安禄山。算起时间,应该是在距今一千两百多年以前的事。那么,安禄山这个胡人,是怎么会以安为姓的呢? 原来,安禄山是当时居住在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鲧)的胡人,本来姓康,名轧荦山,由于其父死后随母改嫁安氏,所以他就冒姓为安,并且给自己取了一个汉族的名字。后来, 安姓他的子孙世代沿用安姓,于是看似外来的汉族姓,果然渗入了胡族的血统,使后世的安姓中国人之中有一部份是胡族的后裔。 北方部族安迟入关  另外,根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安姓还有另外一支"新力军",那就是南北朝时期侵入中原的安迟氏的改为安氏。因此,后世的安姓应该是有三支不同的组成份子的,第一支是汉裔的安息国王之后,第二支是北方部族安迟氏之后,第三支则是胡人安禄山之后。 安氏自西北和东北入中原以后,主要仍繁衍于我国的北方,《姓谱》曾指出:"安氏望出姑臧,河内",姑臧指的是现在甘肃省的武威县一带,河内是指的河南省境内黄河以北的一片地方,可见得安氏是一个在北方繁荣滋长的中国姓氏。 杨贵妃 大名鼎鼎的安禄山,以及他的事迹,相信国人必然已经熟悉万分。最初,他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的养子,备受恩宠,权倾当朝,当时唐室的满朝文武,几乎只有那位身为国房的杨国忠可以与他颉颃,后来,他认为羽翼已成,就以跟杨国忠有隙的藉口,举兵造反,并又来势汹汹 安期生,把互许"天长地久有时尽"的唐明皇和扬贵妃逼得从长安仓皇出奔,途中,杨贵妃而又被迫缢死于马嵬坡前,风流的君主欲救不能,造成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千古憾事。 羞与为伍改安姓李  </B>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在历来诗人墨客的生花妙笔之下,凄美绝伦,不知打动多少人的心弦。当时的安禄山,虽然曾经南面为王,建国号为燕,并且自称雄武皇帝,很是风光了一段时间,但是,要不是有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凄美故事陪衬,千百年来他的名气也不会这样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安禄山是我国安姓的新加入份子,可是在他翻天覆地的乱搞一通,几乎断送了大唐的江山之后,我国原来的安姓,却也有不屑与他为本家而改为他姓的,这就是《唐书》上所记载的:"李抱玉,本姓安,耻与禄山同姓,赐姓李氏。"换言之,在后世不计其数的李姓人家之中,有一支是在唐代时传自安氏。 唐代安氏极为出色  </B>在唐代的两百九十年天下中,安姓人士的表现的确是很出色的,像安庭坚、安敬忠,以及安金藏等人,都是史书留名的杰出人物,其中,又以安金藏的名气最为响亮。 武则天 安金藏,是唐睿宗的救命恩人。据史载,当唐睿宗当太子的时候,有人向其母武后诬告皇嗣将要反叛,于是武则天就命令来俊臣治太子之罪,这时,身为太常工人的安金藏向来俊臣大声唤道:"公既不信金藏之言,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并且立刻引佩刀自剖其胸,当场五脏皆出,血流满地。这惊天动地的一举,终于使专横的武后幡然感悟"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因而免除了睿宗一场不知最后命运为何的大灾难。忠君之士,世所敬重,安金藏当然也自此千秋垂名了。 另外的两位唐代安姓名士,则都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人。 唐玄宗 安庭坚是当时的太谷令,曾以行美政而被当地百姓立碑纪念;安敬忠,则是当时的会州刺史,以治水使会州免道淹没而传名。 五代时期最有权势  </B>五代时期,天下大乱,而安氏也出过三位当时最有实权,最为神气的节度使,那就是西川节度使安潜:永兴军节度使安光邺,和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他们三位,虽然都是独当一面,大权在握的重臣,但都能行仁政,一点也不飞扬跋扈,所以能在青史留名。其中的安重荣,更曾在石敬塘答应当契丹人之子时,痛言此事乃"诎中国以尊夷狄,此万世之耻也"而留芳百世。 后唐明宗时的应州人安重诲,家世更为显赫,曾经做到取决国家大事的中书令的高官,并且尽忠补过,甚吴贤名。当时的应州,是在今湖北省内,可见得在五胡乱华时期原来居住在甘肃、河南一带的安姓,也有了小幅度的播迁。宋仁宗的时候,山西太原也出了一位著名的大将安俊,他守边多年,把当时动不动就跑到边境来骚扰一番的羌族整治的服服贴贴,羌人并又公开承认"仅畏安太保"可见他的声威之隆。 在东室最为衰微的微宗年间,安氏也曾出过一位倡议北伐的名臣安尧臣,他上书向皇帝提出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说明"女真不可结与燕云不可取"的道理,深受徽宗嘉纳,累官至南平大守。 混有不少外族血统的安氏,在宋朝出的著名文士也不少,像安实、安俨、安焘、安丙等人,都是以文名而见称。其中,安实是荣安人,安俨是郃阳人,安焘是开封人,安丙是封邱人,显示宋时的安氏,仍主要繁衍于我国北方。 明代以后,短短数百年间,安氏的播迁甚快,不但大陆的南方有了安姓的人家,甚至一海相隔的台湾,也出现了不少安姓的人士的足迹。

滇云文化·史学·明代云南史学的发展

滇云文化·史学·明代云南史学的发展 (1) 明代云南地方志的修纂与明初省志 自从云南设立省后,儒学文化在云南得到广泛传播,...
点击下载
上一篇:黄氏族谱下一篇:朱氏族谱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