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李卫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1浏览:4收藏

历史上的李卫,第1张

  2000年,一部由著名演员徐峥主演的电视剧《李卫当官》在大陆热播,电视剧主要讲述的是康熙年间,江南大水。李卫家中遭灾,他的母亲在与灾民哄抢粮食的时候,被官府捉拿。在即将行刑之时,李卫将钦差宝剑拿走,假扮钦差救出母亲,顺便破了贪污大案的故事。这部电视剧刚开始播放,就创造了高收视率,后来还拍了第二部和第三部。

 托这部电视剧的福,许多人都认识到了李卫这么一位,为民请命,机智超群的清朝官员。人们在被电视剧吸引的同时,都不经会想历史上是否真存在着李卫这么一个官员,历史上的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历史上还真就有李卫这么一个官员,而《李卫当官》便是以真实的李卫为原型而创造的,虽然其中许多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设置有所不同,但是却都是为官清廉,为国为民的好官。

 李卫生于公元1687年,去世于公元1738年,字又玠,江南铜山人。清朝康熙五十六年的时候,通过捐资得员外郎之职。后来在雍正年间,受到雍正皇帝的赏识。后来 因为管理地方盐政工作颇有成效,所以升官迅速,没有多久就任浙江巡抚之职,兼管两浙盐政。在浙江任职期间,李卫重点打击了私盐泛滥的情况,清缴了私盐势力,保证了官盐的销路。并且还缉拿了不少的盐枭和反清贼首,功绩很大。而他在浙江地区修筑海堤,保证人民生活安全的工作,又得到了当地许多老百姓的爱戴。李卫后升任直隶总督一职,乾隆三年在总督任上去世,享年五十一岁。

 《清史稿》评价李卫:世宗以综核名实督天下,肃吏治,严盗课,实仓库,清逋赋,行勘丈,垦荒土,提耗羡,此其大端也。卫受上眷最厚,以敏集事。然当时谓卫所部无盗贼,斯亦甚难能矣。

 李卫虽然是在康熙朝进入仕途,但他发挥才能,建功立业却是在雍正和乾隆两朝,重点是雍正朝。雍正和乾隆这对父子,对于李卫本人的评价都不低。

 雍正帝:嘉许之怀,笔莫能罄。非深悉朕衷,毫不瞻顾,安肯毅然直陈。

 乾隆帝: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李卫个人品性也的确不低,无论是当官还是为人,都值得人们称赞。

 他是一位清正廉明,不畏权贵的刚直官员。这个特性与他本人官位的高低无关,而是他性格便是如此。在李卫还只是一个小官的时候,就已经表现了他的刚直不阿。在他任户部郎中的'时候,某位亲王的属下对于收缴的白银都要每千两额外加收十两作为库平银。李卫劝阻不成之后,干脆就在廊上放上一个柜子,上面写着某王赢钱,赢余,也就是说多余的钱财,指的是非法收入。亲王看见后很难堪,于是就停止多收。李卫只是个户部郎中,却敢与亲王对上,绝对是不畏权贵。

 李卫当官期间,多次处于下位只是,弹劾比自己官位高好几级的官员。诸如弹劾内阁首辅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之弟、步军统领鄂尔奇营,河督朱藻等人。而这一点,也正是雍正欣赏李卫的地方。

 李卫不是科举出身,而是捐资入仕。虽然其本人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却对文人、对文化事业还是非常看重的。历史上记载,他曾出钱修过浙江通志,建过书院,给在读士子以丰厚的膏火钱。

 雍正年间,浙江发生多起文字狱,牵连到浙江士人的科举考试。当时李卫多次深入基层,了解文人呼声,将听到的看到的一一记录在册,后来在朝廷上为浙江文人说了不少的好话。

 李卫是彭城李氏四房十一世孙,其妻佟氏,非名家大族之后,故族谱上只遗留姓氏,御封皇清诰命一品夫人。夫妻两人感情极好,育有五子。长子李星垣,次子李星聚,三子李星灿,四子李星宿,五子李星福。

卫氏原系西周分派,实康叔之后,康叔封卫以国卫氏,派衍河东,子孙散居各地。若山右之曲沃,江左之华亭,广东之番禺,济邑之无恨,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分支者难以悉举。以河东一支为最。东汉之起,卫氏便是的诗书名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卫氏更是儒学的望族。在东汉明帝(58—78),由于卫暠的儒学声名,便被朝廷征召,由于路途和身体状况,在赴洛阳就任途中卒于今山西夏县,朝廷便在本地赐所葬之,于是,家人便在当地定居下来。由于朝廷的重视及卫暠的地位和声望,所以,卫氏家谱便将卫暠列为一世族。东汉的名门多为大族,均由儒学经术方能进身仕途。卫暠的身份是儒生①,后代定居河东之后,虽然门户未立,却仍以儒学传家。到东汉末年,卫暠的四世孙卫凯被曹操重用,卫氏一门逐渐转盛。卫觊(?—229),字伯儒,卫仲道之兄,受儒学传家的影响,年轻时就学有成就,以才学箸称,尤其以文章而名扬于世。曹操为魏王时,卫凯与王粲并典制度。汉魏禅代,他受曹丕指派,作为汉朝侍郎,代汉室起草禅让的文诰。曹魏文帝、明帝两朝先后被封为亭候、乡候,执掌朝廷的礼制和文史图籍。他“好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②。卫觊有三个儿子,其子能够光耀卫门的当属长子卫瓘。卫瓘(220—291),字伯玉。《晋书》卷三六,列传第六中这样记载:卫瓘年十岁丧父,至孝过人。性贞静有名理,以明识清允称,袭文爵乡候。弱冠为魏尚书郎。卫瓘20岁便入仕途,足见其才华横溢。魏灭蜀后,卫瓘任监军,邓艾、钟会平蜀后争权夺利,于是,他设计收杀邓钟二人,平定了祸乱。到西晋武帝时,官至司空,总揽朝政大权,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等到惠帝继位,卫瓘与汝南王共同辅佐朝政。自此,卫氏一门因卫瓘的权势和地位而成为名门望族。一门之内,二弟封爵,长子卫恒为黄门郎,第五子卫庭选入东宫“与太子游处”。卫瓘诸子,皆和西晋的名门望族联姻,长子娶陈郡阳夏何劭女,次子卫恒娶太原晋阳王浑女,三子卫岳娶河东闻喜裴楷女。其孙卫玠娶中朝名士乐广女,妻亡,又娶山涛孙女为妻。不但如此,卫氏也与皇室联姻,晋武帝敕卫瓘第四子卫宣尚武帝女繁昌公主。武帝曾打算选卫瓘女做太子(晋惠帝)妃,他称卫公女有“五可”:“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③后来由于妒性十足弄权干政的皇后贾南风的从中作梗,使卫氏失去了婚配太子的荣宠。由于卫瓘权倾朝野,且又生性耿直,惠帝为太子时,朝中大臣认为太子呆傻,今后难以亲政,但无人敢言,卫瓘曾借酒醉“俞示武帝”,以此又招致皇后贾南风怀恨在心,在她的指示下,卫瓘一门祖孙九人遭楚王玮杀害,虽然楚王玮被杀,但卫氏一门从此凋冷。后卫瓘之女上书朝廷,得以平反昭雪,追封卫瓘兰陵郡公,其孙卫璪(仲宝)承袭爵位,卫瓘被害时,享年72岁。到晋怀帝时,卫璪官主散骑侍郎,弟玠(叔宝,286—312)为太子洗马。卫玠天生俊秀,美而白,有“玉人”之称。由于北方大乱,名门士族部分南迁,为保存门户,永嘉四年,卫玠携母举家南行,由于路途遥远,饥寒交迫,积劳成疾,于永嘉六年不幸卒于南昌。卫璪因“内侍怀帝”,没有和家人同行,于永嘉五年(311);石勒攻陷洛阳后遇害。在东晋时,元帝追及卫瓘是“国之元老”,便以其玄孙卫崇嗣继卫氏封邑。东晋义熙九年(413),祠部郎荀伯上表,夺卫氏之夏郡封邑,卫崇曾孙卫屿上表自陈,请求公议,保留了封邑。但是,自此以后,河东卫氏这一门权贵门户便无闻于朝了,相对后世,也只能是遥远之名,远离了后世之人的耳目。河东卫氏还有卫列一支。这一支的情况,在《世说新语·俭啬第二十九》“卫江州:条注引《永嘉流人名》曰“卫展字道舒,河东安邑人。祖列,彭城护军。父韶,广平令。展,兴熙初出杨将军,江州刺史”。卫列、卫韶,史籍无所称叙,而卫展的记载却见于《晋书·卫传》:“恒族弟展,字道舒,历尚书郎,南阳太守。永嘉中,为江州刺史,累迁晋王大理。……中兴建,为廷尉,上疏宜复肉刑,语在《刑法志》。卒,赠光禄大夫。”④关于卫铄的身世,最早,较完整的记载是唐代张怀瓘的《书断》。中云:“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廷尉展之女弟,恒之从女,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也。隶(楷)书尤善,规矩钟公……右军少常师之。永和五年卒,年七十八。子克(误,应为“充”)为中书郎,亦工书。”晋代何法盛《中兴书》云:“李充字弘度,母卫氏。廷尉展之妹也。充少孤,母聪明有训……。”(《太平御览》卷749引)李矩任江州刺史,死于任上,当时卫铄四十来岁,由于她与王羲之的母亲是姊妹,便做了王氏的家庭教师,教授书法。帖词云:“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倾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帖中“姨母”二字提行写以示尊敬。从内容看,如果不是亲姨母而且深蒙教诲之恩,感情不会如此深厚而强烈。卫铄的书法,渊源深厚,艺术特色鲜明。她出身于书法世家,从卫凯到卫瓘到卫恒到卫璪、卫玠,俱有书名,家风四世不衰。卫恒的书法水平最高,还著有《四体书势》,是中国书法传统理论的经典之作。卫铄生活在浓厚的书法艺术氛围中,自然受到良好的熏陶。卫铄还继承了蔡邕、蔡琰、钟繇的优秀传统。她自云:“规模钟繇,遂多历年。”可见她在学习书法传统上,是长期下了功夫的。由于受家教和继承传统,卫铄书法各体皆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唐代李嗣真的《书品后》云,卫夫人“正书尤绝”。明代陶宗仪《书史会安》说,卫夫人善正、行、篆、隶。《书断》云:“卫夫人隶书(此指正书、楷书)尤善,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宋代陈思《书小史》引唐人书评云“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卫铄二十岁便著有书法理论著作,《草隶通解》等篇(见《淳化阁帖卷五·卫稽首和南帖》)。永和四年,在卫夫人去世的前一年,她倾其一生所学、所悟,写出了名垂千秋的笔陈图文章,长达六百多字,是中国书法史上较早的理论文章。永和五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书法家辞世,享年78岁,时年王羲之46岁,于永和九年王羲之50岁时,写下了流传万古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卫铄从40岁左右入住王家,在此后三十多年里,倾注毕生精力,终于打造出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书圣王羲之,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集亲情与爱于一身,集家学与才学于一体,将卫氏一门的成就与希望全部给了王羲之,使后世书家得以高山仰止。唐太宗钟情逸少:“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⑤卫氏自然更容易被舆论所冷落。尽如此,后世的人们并没有将她从时代的座标上抹去,黄庭坚《钹为王圣子作序》云:“王右军初学卫夫人小楷,不能造入妙,其后见李斯,曹喜篆,蔡邕隶、八分,于是楷法妙天下。”并作诗云:“仲将百英无后尘,迩来此公(指李建中)下笔亲,使之早出见李卫,不独右军能逼人。”⑥赵构《翰墨志》引杜甫诗云:“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云:“自卫伯玉父子擅行草之妙,其后王右军得法于卫夫人,遂集书家之大成。”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一文中指出:“王羲之的字,直接受之卫家,间接是学钟繇的。”这些论述均是对卫夫人是右军书学导师的地位予以充分肯定。这是尊重书法史实的。

1、李卫是清朝雍正年间的重臣,在雍正在位期间,他平步青云,成为皇帝的得力手下。李卫本来是雍正府邸内的一名家奴,但是因为雍正在争夺皇位的时候,身边缺少人手,就用了自己的家奴来替自己效力。那么李卫是几品官呢

2、李卫最后做到了直隶总督和太子太傅的职衔。直隶总督是管理着当时的直隶、山东、河南三个省份的军政、漕运等事务,权利非常大,是清朝封疆大吏的首臣。直隶总督在当时是从一品,因此李卫在当时的官衔是从一品。

3、清朝的官衔分为九品,每一品有正负之分,李卫的直隶总督一职就是从一品。虽然有官品之分,但是官职的实际权力相差很大。例如一些京官,虽然品位很高,但是实际权力很小。再有一个,京畿附近的官员比地方官员的品位高,例如京师的知府是三品,而地方的知府只是五品。

4、李卫后来在直隶总督任上,还担任着京官,例如有兵部尚书和刑部尚书一职,这两个职位也是从一品。李卫后来被封为太子太傅,太子太傅是正一品,这个时候,李卫开始做到了正一品的官职。

5、虽然李卫的太子太傅一职是正一品,但是这个职衔并没有实际的权利,平时没有什么事情,只是一种荣誉职衔。李卫是几品官大家已经清楚了,但他最初的时候只是雍正府中的一名家奴,并没有品衔可说,但是最后却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了正一品的官员。可以看出,李卫的确有着做官才能。

历史上是真的有李卫这个人,他与田文镜、鄂尔泰并称为雍正皇帝的三大宠臣,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知名的能臣。

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出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家里条件非常优越,是当地大户。

李卫不是读书的料,识的字也不多,他的官是买的,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家里出钱给他捐了个员外郎,他的运气不错,不久后就进入京城做了兵部员外郎,后来他还任职了清廷的户部郎中。

任职期间,李卫较为尽职,即使亲王犯错,他也不放过,对于权贵也是一视同仁,因而受到还是亲王的雍正的赏识。

等到雍正一登基,李卫的官职就如坐火箭般蹿升了。他先是被任命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被改任为了云南盐驿道。雍正二年(1724年),他又升任为云南布政使,一年后,又被提升为浙江巡抚。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掌管盐政。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又升任他为浙江总督,从他入朝为官算起,这也只是过去了十年,如果从雍正上位算起那就更短了。

一个五品的员外郎用十年时间成为一品要员,除了皇帝的赏识外,自然是与他的个人能力分不开的。李卫的为官经历可以看出,他擅长处理盐政,在盐务上颇有建树。在两浙时,他大力打击私盐贩子,保障了浙盐销路,他还注重修理海塘,因而在当地的名声很是不错,抓捕盗犯方面他也很有一手,传说中的知名武林高手甘凤池就是栽在他的手里。

雍正七年(1729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雍正十年(1732年),他又被任命为署理刑部尚书。也是在同年,李卫被朝廷任命为直隶总督。任职期间,李卫不改本性,对不法的权贵,极力抨击。鄂尔泰的弟弟步军统领鄂尔奇在任上徇私枉法,鱼肉民众,李卫上奏弹劾,受到雍正奖励。

乾隆登基后,李卫的待遇也是不错。乾隆元年(1736年),李卫被朝廷任命为裁营田观察使,兼管直隶总河。在任上,他也是很尽职,处理得井井有条。乾隆二年(1737年),诚亲王府护卫库克犯法,与百姓争地,李卫上奏再次弹劾,后彻查属实,受到乾隆的嘉奖。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又弹劾河督朱藻贪污受贿以及朱藻的弟弟朱蘅干预赈灾,朱藻兄弟两人最终因此获罪。

然而,不久之后,李卫就病倒了,乾隆特地派了御医去诊治,最后收效甚微。当年(1738年),李卫因为病重而去世,享年为五十一岁。乾隆帝对李卫不薄,按总督例厚葬了他,赐予他谥号“敏达”。

李卫的后代也都混得不错:长子李星垣,官至两广总督;次子李星聚,官至福建延建邵道;三子李星灿,官至州判;四子李星宿,官至湖北督粮道;五子李星福,官至两江后补督阃府。孙子中李光文做过福建台湾南路参将、李光第做过墨营守府敕授武德骑尉、李光普做过广西信使督巡检。

李卫墓位于丰县大沙河镇政府驻地东北隅。乾隆御碑“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直隶总督谥敏达公李卫”。墓基邻近李家祠堂。祠堂于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8月19日黄河决口冲毁。墓西南和东南不远处分别有宫保府及大观楼,宫保府与大观楼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修建恢复。李卫,字又介,号恰亭,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终年52岁。据李卫家谱记载,李卫死后葬于丰县皇甫楼村西。据保存完整的李氏族谱记载,李卫为彭城李氏望族的第十一代孙。其一世始祖李正居,原籍河北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市),元朝大德五年(1301年)迁至徐州定居程子院(今梁寨镇李新集)。李正居出身行武,殁后葬于程子院东首,世称“一世祖林”(墓碑尚存)。李正居配张氏生恭、宾、谨、让、武五子,李卫属李让之后。李让为明佐黔国公锦衣卫千户。李让的锦衣卫千户可以世袭,其后四代五人为锦衣卫千户。李卫属六世李铉锦衣卫千户之兄李铸之脉。李铸虽无世袭锦衣卫千户,但是仍为“田园连绵,阡陌纵横”的宦门大户。七世李一中,号淮川。八世李从任,为一读书人,增广生。九世李藻,号未凝,即李卫的祖父,是位贡监生,后因李卫位居朝官,诰封通奉大夫。李卫的父亲李宗靖(十世),号青立,武德将军,诰封通奉大夫。由此可见,李卫出身宦门诗书之家。

江苏徐州丰县好像是李寨镇和安徽砀山县唐寨镇 辈分是 正 大 光 明 宗 务 传 家 寒 荣 立 新 李卫的出生地是砀山!(百科上以前看过)听老人说过我们村子是从丰县迁来的 但是家谱(族谱)确实有李卫的大名!

历史上的李卫

  2000年,一部由著名演员徐峥主演的电视剧《李卫当官》在大陆热播,电视剧主要讲述的是康熙年间,江南大水。李卫家中遭灾,他的母亲在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