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姓辈分
罗姓辈分排名如下:
湖南罗氏辈分排名:
慎守先贤烈昌隆代贵荣绵延敷善泽蔚焕益明新。
礼义贻来哲诗书训后人道高期立达教迪久同遵。
辅佐贻梁栋仪型重玉金辉煌馀藻采培植积兰芬。
麟瑞资钟毓鹏程庆允升源长咸锡福嘉运启崇英。
罗姓中国姓氏之一,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
罗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榜上名列第二十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1280万余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左右。
秦汉时罗姓已经播迁到到江西南昌地区,一直到宋朝,罗姓在江西发展的很繁荣,为江西的大姓。随后罗姓从湖南和江西向南进入两广地区,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云南。
到了唐朝以后尤其在明朝罗姓已经分布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清初罗姓进入了台湾。
扩展资料:
人口分布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280万,为全国前20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8%。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2万激增到1280余万,增长达17倍之多,罗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罗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江苏四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8%,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2%的罗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17%,为罗姓第一大省。
-罗氏
江西一脉
炎汉时,君用公奉命守长沙,督运官铁,溺死洞庭,遗子珠,以报功为九江太守,居豫章。历三十九传一松公为宋度宗庚午孝廉,生子三:天锡、天爵、天禄。禄公即来益始祖也。其次子伯璋生仲奇,奇生四子,遂发衍纲、纪、经、纶四大房。"
排辈:天嗣志永景星兴,再良圣光如日拱,嘉泽兆长延立德
罗氏淄系家谱四十二世起用:象维茂光,汉公怀芳保家兴庆,兆隆传长光绍鸿烈,峻发祯祥同丰顺至,周年宁康
正在加载正文内容,请稍候
阅读全文↓
分享分享 阅读原文
拼音 Lo
郡望 豫章郡
名人 罗贯中,罗聘,罗荣桓,罗瑞卿,罗英德,罗香林
胜迹 缺
文献 罗氏重修族谱
历史 罗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大姓,在台湾排名第二十八位。罗姓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是出自熊姓,一是出自芈姓。也有说罗姓是祝融的后代。据记载,罗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封的异姓诸侯国之一,称罗子国,在春秋初期被楚国所灭,他的国人就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罗。许多罗姓人认为自己是出自熊姓,他们的祖先,是古代管理火种的官员,被称作“祝融”。他们的远祖是重离,是高辛时的祝融,后来被杀,他的弟弟吴回继任。吴回生陆终,陆终的第六个儿子季连姓芈,有一个孙子叫穴熊,他的后代就是熊氏,并且逐渐转化成罗姓。罗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鲜卑族的破多罗氏,解瑟罗氏和叱罗氏为罗姓。罗姓早期在长沙和豫章发展,唐代时迁居广东,元代时迁居福建,并且有一部分融入了泰族,土家族和彝族,布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清朝时,罗姓进入台湾。罗姓的主要聚居地有:长沙,豫章,大埔,兴宁,扶阳,梅县,成都,襄阳等。通志氏族略:周时国名,熊姓国本自颛顼之后,受封于罗,子孙以为氏
家谱渊源甚早,一般都推始于《周官》,实际上《世本》乃是我国谱牒最早的著作,司马迁《史记》的世表、年表取法于此,实为后来家谱宗谱之滥觞。在谱学发展史上,经历由专官之掌,演为专门之学,最后变为私家之谱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参见邵晋涵《南江文钞》卷六),修谱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唐、宋 元明清三个发展高潮。尤其是清代可说已达到顶峰,有人统计,“宋元以来,清人修谱最多,保存至今的族乘,至少在二万种以上,清人修的占重要成分,且质量较高”(《清人社会生活》)。到了民国,修谱之风仍不少衰。“考我国古代社会,夙重宗族。自大儒欧阳氏、苏氏创谱牒制后,千百年来言家乘者,遵制法古,群相倡导,驯至举国上下,无族无谱”,民国三十七年修《罗氏杞公戊子族谱序》中的这几句话,反映了我国清代、民国期间“族族有谱”这一历史事实。罗姓之族谱家乘,当然亦不例外。
罗氏族谱最早者,似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俗称“柏林罗氏”)族谱。罗颖在《源流总序》中称:“吾祖家豫章,抵颖身,三百余年”,其间“文献足征”,因此族谱中既有唐代科甲鼎盛、罗氏人才辈出的实录,又记有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的赠诗之类,且溯源重黎,以罗君用为先祖,并及“十八世祖”罗企生,堪称源远流长、后裔繁茂的世家望族。
后来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写诗《罗氏谱赞》云:
豫章世家,洪州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顾。
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
礼义仁昭,天伦攸笃。贤子贤孙,旋踵芳躅。
以此家风,遗风善俗。
罗姓辈分
本文2023-12-01 20:39:4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97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