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的轶事典故
参见:张献忠黄金盘
成都民间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传说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民谣就是说的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谁发现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张献忠携带的千船金银珠宝从成都顺水南下,在四川彭山县江口镇“老虎滩”一带遭到川西官僚杨展的突袭,千船金银珠宝绝大都分随船队沉落江中。
2005年4月20日,彭山县城开建引水工程,施工队在岷江“老虎滩”河床上用挖掘机开挖铺设管道的沟槽时,一铲就铲出一捆共10枚银锭,银锭身上铸造时打上的“崇祯十六年八月,纹银五士两”字样清晰可见。据彭山县文管部门初步鉴定,这批被挖掘出土的银锭为明代官银,它为破解张献忠在此“千船沉银”之谜找到了证据。此次挖掘出土的银锭,无论从银锭本身还是其外包装,都与史料记载相吻合,从而证实了张献忠300多年前在此沉银之说完全符合历史真实。
2015年12月16日,专家确认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呼吁尽快保护。 2016年1月5日,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中心区域发现的一批珍贵文物,除发现刻有“大西”年号的银锭及“西王赏功”金、银币外,最为珍贵的是长12厘米、宽10厘米、重730克,刻有29个字的金封册,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张家长,李家短这句白话俚语与张献忠有关。张献忠治成都时,派缉事兵丁,于大街小巷来往巡查。当时有两口子,在城墙边搭了间草棚棚居住,一天深夜,这男子喝了酒,东一句,西一句说个没完,妻子听得十分疲倦,便开口骂道:“半夜三更了,你还张家长,李家短说不停。”
谁知这夫妻对话被缉事兵丁听了去,第二天这男子便被捉进官府。张献忠得报后哈哈大笑,连声说:“好,好!你们听,他说的‘张家长,李家短’,分明是说我家长,(李)自成家短嘛!此是吾家胜自成之谶也!他是个良民,发赏释放。”于是,“张家长,李家短”这句白话俚语便流传至今。 明末崇祯年间,农民起农民军首领张献忠攻进重庆后,遇到年轻女子玉贞。
玉贞背着一个七八岁的大男孩,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张献忠勒马询问对方为何背着大的,牵着小的。玉贞答,小的是她的儿子,大的是丈夫原配所生,她怕在兵荒马乱中丢了大儿子,对不住丈夫死去的前妻。张献忠听后深受感动,于是让玉贞安心回家,在家门口插上一支杨柳,他的军队保证秋毫不犯。
玉贞回家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邻居,于是邻居们都在家门口插上杨柳,果然得保平安。后来,这条街就叫做“杨柳街”。 有关张献忠屠蜀的争议由来已久。清廷和当时的一些文人就曾指控张献忠在四川进行过多次大屠杀,这一说后来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但也有人认为,类似指控有很大嫌疑是基于为了讨好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和政治上的对立(张属于“贼寇”)而非客观事实。
首先前提是:四川人口的锐减。四川的人口在万历六年(1578年)有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明朝当时赋税与人头挂钩,所以明末四川人口当远远大于前面数据,甚至上千万。) ,至清初顺治十八年,只剩下8万人(还有一种说法是50万)。总之,人口的大量锐减是肯定的。而且,从近几年研究湖广填四川的资料中可以看出,被调查村庄中,基本都是从外地迁过来的,所以说当时肯定是有过人口大锐减,而且不是那种减掉十分之二三的锐减,而是接近灭绝的大锐减。 正方观点 (1)史书和笔记记载。
张献忠屠蜀的一些史书和当时人的笔记记载,《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七·流贼传》记载: 献忠黄面长身虎颔,人号黄虎。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诡开科取士,集于青羊宫,尽杀之,笔墨成丘冢。坑成都民于中园。杀各卫籍军九十八万。又遣四将军分屠各府县,名草杀。伪官朝会拜伏,呼獒数十下殿,獒所嗅者,引出斩之,名天杀。又创生剥皮法,皮未去而先绝者,刑者抵死。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贼将有不忍至缢死者。伪都督张君用、王明等数十人,皆坐杀人少,剥皮死,并屠其家。胁川中士大夫使受伪职,叙州布政使尹伸、广元给事中吴宇英不屈死。诸受职者,后寻亦皆见杀。其惨虐无人理,不可胜纪。《客滇述》记载: “贼兵之樵采者,尽入城中,拆毁房屋以为薪。又发兵四出,搜各州县山野,不论老幼男女,逢人便杀;如是半载。八月,献忠毁成都城,焚蜀王宫殿,并焚未尽之民房。凡石柱亭栏,皆毁之;大不能毁者,更聚薪烧裂之。成都有大城小城,本张仪所筑,汉昭烈帝修之。甃以巨石,贯以铁絙,壮丽甲天下。宫殿之盛,亦不减京师。至是,尽为瓦砾矣。献忠又令其众遍收川兵杀之,及其妻子男女,惟十岁以下者仅留一、二。《蜀乱》记载: “年十五以上杀之,各路汇集所杀卫军75万,新军23万六千,家口32万。”《后鉴录》记载: “先检各卫军及在营新兵年十五以上杀之,会计各路所杀卫军七十五万有奇,兵二十三万有奇,家口不计,乃次杀民之诸生,释道及堪舆,医卜有材技者。。。。。。凡三十余万,家口不计”。《圣教入川记》记载: “张献忠灭后,旗兵在川,……彼时川人不甘服旗人权下者,逃往地方,聚集人马抵抗旗兵,如此约有十载。迨至一千六百六十年间,川省稍定,始行设官。……此时四川已有复生之景象,不幸又值云南吴三桂之乱,连年刀兵不息。自一千六百六十七年至一千六百八十一年,一连十五载,川民各处被搂,不遭兵人之劫,即遇寇盗之害。……四川际此兵燹之后,地广人稀。”(2)屠蜀的目的。
张献忠并非一开始就要屠蜀,而是在清军入川,南明反扑以及川民四起的情况下才下令屠光川民。 实际上在张献忠决心屠川的时候,其控制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有此情况也不奇怪。至于为何川民会反,因为张献忠打仗需要庞大的军需,因此就只能抢夺川民的粮食,加上张献忠好杀人,非常残暴,因此招致了川民的反抗。 张献忠在梓潼拜文昌侯为先祖,对梓潼人民比较客气,因此当地人民比较感激他,为张献忠盖文昌庙。还有就是“七杀碑”的传说,有人说外国人在1934年发现了张献忠的“圣谕碑”,写的是“天以万物与人,人以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不是“七杀碑”。其实这个石碑正好证明了张献忠屠蜀的真实性,因为在《蜀碧》《客滇述》《鹿樵纪闻》等中都有记载。
(3)屠蜀的物证。
《鹿樵纪闻》的记载与《客滇述》基本相同,惟“万物”作“百物”,“自思自量”作“自去思忖”。在这些明清的史料中,根本都没有所谓“七杀碑”的记载。至于“七杀碑”记载的来源是来自咸丰年间的《成都县志》,说是在山上发下了刻有七个杀字的石碑,后来与1914年被破提倡除旧思想的学生给摧毁。至于上面写的是不是七个杀就无从考证了。还有本书叫《平寇志》,是明末遗民彭孙贻所作,该书作者终身拒绝仕清,并且该书在满清的文字狱中,多次遭到满清的查禁。在这本书里也记载了张献忠在安徽凤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之事,例如:“士民被杀者数万,刨孕妇,注婴儿于槊,焚公私庐舍2650余间”。是年张献忠攻克安徽和州时也发生了“是时杀戮惨毒,有缚人去*其妻杀之者;有趋人父*其女而杀之者;有裸孕妇共卜腹中婴儿男女刨验以为戏者;有以大锅沸油掷婴孩于内观其跳跃啼号以为乐者……所虏子女万千,临行不能多带,尽杀儿趋,暴残恒古未有。”当然,凭一个张献忠是不可能将四川屠光的,在他死后,满清花了十三年才占领了整个四川。
(4)当代学者考证。
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考证,成都历史上有3次大屠杀。第一次在西晋东晋之交:事起于公元301年,蜀西氐族豪强李特,纠合流民2万余人,自称镇北大将军,扯旗造反,陷广汉,围成都,入城大屠杀。其子李雄称成都王,后又称帝。播乱长达50年。第二次在宋元之交:公元1279年,元朝灭南宋,两度陷成都,先后大屠杀,“城中骸骨140万,城外者不计”,其作恶又胜过李特父子。元朝80余年,成都残破,终无起色。第三次便是张献忠那次空前绝后的屠城: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阴历八月初九,张献忠陷成都。入城,张献忠下令屠城3日。3日过了,停止大杀,只每日小杀百余人以树威。
(5)屠蜀的遗迹。
2014年12月,巫溪县古路镇村民冉茂林在田间劳作时意外发现一块疑似人头骨的东西。而在古路镇名叫玉家洞的山洞中,还堆积着成千上万块人骨。据村里的老辈子回忆口口相传的传说,张献忠曾率部转战大巴山地区,途经巫溪古路镇。村民们耳闻张献忠进入四川后杀人成疯,所经之处多有死伤状况发生。 反方观点 (1)前后时间不对。
1646年,即满清入关后第三年,满清宣布张献忠已被战死,宣称四川平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满清真正平定四川是在十三年后的1659年攻陷渝城(重庆)。张献忠死后十三年,清军才攻平定四川。也就是说在这十三年中,清军在和谁作战?可想而知而是四川人民和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造成大量人口锐减的时间应该是清军入川时期。假如张献忠真如满清所宣传的那样,“是一个疯狂的杀人魔王。四川交通可达的人烟稠密之处,差不多被他杀绝”,那么,几乎没有人烟的四川,何能抵抗十多年?已经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何需清兵们花费十多年时间去平定?
(2)清廷制造伪证。
四川平定后,满清统治者为了把杀尽四川人的责任推给张献忠,说张献忠不仅杀人如麻,还在他杀人的地方立了个碑,这就是有名的七杀碑,碑上写有: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但是,这句很类似张献忠圣谕碑。而国内现存两块张献忠“圣谕碑”, 少城公园陈列的碑上,没有一个“杀”字,当时的照片仍在。另一块“圣谕碑”,是1934年由一位英国传教士在四川广汉发现的,后来这块碑被运到广汉公园中展示。而它的碑文正是史料中记载的张献忠“六言圣谕”: “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说的是慈悲的上天赐万物于人类,而人却没有一物可用来报答上天,所以人需要反省。而满清的御用文人,把前两句留下,后面加上七个“杀”字,来凸显张献忠的残暴和满清的“正义”,其污蔑之意,不言自明。
(3)史书和当时人所写笔记真伪。
官修《明史》记载张献忠在四川杀了六万万(6亿)人。 有历史学家推测中国的人口在明万历年间达到了一亿二千万至两亿。 可是当时全国人口加在一起,也远远不到6亿。可见官修《明史》对张献忠的污蔑至极。
自康熙五十年(1711)戴名世的《南山集》案起,历时一百多年,士大夫和老百姓慑于法令的残酷,都不敢私自藏匿张献忠的真实史料,因而那些能证实张献忠生平的翔实材料均被统治者收缴殆尽。
《明史·张献忠传》是根据《绥寇纪略》、《蜀碧》等野史炮制而成。《绥寇纪略》的作者吴伟业,是投诚张献忠后又因罪被张所杀的吴继善的本家;《蜀碧》一书的作者彭遵泗是乾隆二年(1736年)的进士,官为御林院编修。而《后鉴录》的作者毛奇龄原本是明朝末年的文人,在清初参与抗清,流亡多年始出。康熙十八年(1679年),失节文人毛奇龄投靠满清,当上满清的御用史官。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会试同考官。可说这些人是封建士大夫阶级的代表,对农民起义的痛恨可想而知,所以他们的书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很值得人怀疑。
在各种各样记载张献忠屠蜀的史料中,最离奇的莫过于毛奇龄《后鉴录》中所谓的“四路屠蜀”: “自成都起由城北威凤山至南北桐子园绵亘七十余里,尸积若丘山。其妇不胜杀,则引絙而批于水。岁丙戍元日,命四将军分路草杀。五月,回成都,上功疏:平东一路,杀男五千九百八十八万,女九千五百万;抚南一路,杀男九千九百六十余万,女八千八百余万;安西一路,杀男九千九百余万,杀女八千八百余万;定北七千六百余万,女九千四百余万。献忠自领者为御府老营,其数自计之,人不得而不知也。”把毛奇龄所记录的四路屠蜀的数字相加被屠杀的人口竟接近7亿,。
满清统治了两百多年,战败一方的记录早就被毁灭或被篡改,留下的只是有利于满清自己的“记录”和当时的宣传,这样的“历史”代代相传,两百年后的百姓也就很自然地信了。
(4)四川人对张献忠的建庙塑像。
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上,有一座文昌庙,里面供奉这张献忠的塑像。当地曾发掘到一通张献忠部下的禁令碑,叫《大西骁骑营都督府刘禁约碑》,碑文记载张献忠部队纪律严明,不许“妄害良民”,不许“擅娶本土妇女为妻为妾”,违者“连坐”、“捆打”,直至杀头。因此,张献忠受到当地人的爱戴。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遇难牺牲。当地人民十分怀念他,此后不久(康熙年间)就悄悄在来人稀少的风洞楼为张献忠塑了像。而此举遭到清廷的反对,张献忠塑像被清廷反复捣毁,并在后墙壁立了一道石碑,这块石碑叫《除毁贼像碑记》。 若张献忠真的是屠川,为何当地人还给他建庙塑像?
(5)清廷入川后的大屠杀。
而清军在四川的屠杀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就是清军打败大西军后,即将主力调到川东与“摇黄”武装和南明残军作战;康熙三年,清军镇压夔东十三家义军是对川民的第二次大规模杀戮;而康熙十二年到康熙二十年的三藩之乱是四川百姓第三次大劫难。
因此对四川人民的这种顽强不屈的抵抗,清军采取了彻底屠杀的办法作为报复。即不论是“张贼”,还是无辜的平民,一律斩杀。更有甚者还上书顺治帝要求 “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清军杀人在《客滇述》中也有记载:“清将梁一训驱残民数千,北走至绵州,又尽杀之,成都人殆尽。”。
康熙曾下令“就地打粮”,“惟蜀路运粮,最为重要,宜于所复城池、村落,遍访贼积米谷,悉行察收。俾进蜀官兵,不悞支给。”。
清军“败兵奔驻雅州、名山两地,民间谷、豆、荞麦尽掠,鸡、鸭、牛、羊尽杀,瓦屋茅舍尽毁。人民无依,悉赴川西逃生。”。
《清史稿王骘传》里记载的王骘在康熙的上疏中说“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创痍。自荡平后,修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
清军中吴三桂的军队在四川干了大量坏事。如王屏藩部的北路将军、后被吴三桂封为国公的谭宏就是军纪甚差。整个四川“农苦于徭役,商苦于暴税,兵苦于战阵”。到了康熙十七年,已是“民不堪命”的局面。
这种残忍的镇压方式,在四川竟然持续了很长时间。为了隐瞒真相满清把他们自己干的这些大屠杀全部栽赃给张献忠。
当然,张献忠在四川时的确也做了很多坏事,但绝对没有像自满清征服全中国后所流传的那样,四川人都是被他杀光的。 除了《后鉴录》之外,其他的资料很多都并没有将全部责任嫁祸到张献忠身上。 张献忠殉难地一一凤凰山。凤凰山位于西充县城东南15公里处,东临多宝寺、太阳溪,西靠金山铺,面积25平方公里,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殉难地。
昔日之古战场凤凰山的东、西、南三面筑有的石寨门,已在1958年被毁。但当年大西军在此扎营和与战斗有关的遗址、遗迹仍然很多,人们代代相传。山上150亩的宽阔土地被称之“营房地”,是张献忠扎营的地方。山顶上有一方形巨石,长、宽约26米,高4米,名为“将军石”,因张献忠常在此展视地图、观察地形,研究作战方案而得名。凤凰山东麓的三块大石,每块大约长7米,宽6米,高4米,名叫“三块石”。相传张献忠曾将战斗中获得的胜利品,如粮食、衣物、金银等分别放在三块石上,当众发给贫苦农民。至今当地还流传着:“穷人来到三块石,有衣穿、有粮吃”的说法。过去行乞者多爱到此地观望,晚上他们常在中间一磁大石下的石窟里过夜,人们称之为“叫化子洞”。 凤凰山北侧有一山峰名“插旗山”,是张献忠悬挂军旗的地方。东南面深沟叫“马槽沟”,是张献忠部队饲养战马的地方。东南面有“牧马岭”是大西军放战马的山岗。凤凰山东麓山下的太阳溪西岸坡地,是张献忠猝遇清兵激战时,中箭的地方。风凰山的东南面山岭叫“带箭岭”。相传是张献忠中箭后将士们扶他回营地途中不幸牺牲之处。山顶东侧有一小丘(土冢)为张献忠墓,今犹存。过去农民路过此处时,常常自觉地添上一杯黄土,以英英灵。在这些地方曾出土过很多戈、矛、箭簇、大刀、马蹬、炊锅等明代兵器图三与遗物,部份收藏在西充县文化馆。
西充县于1983年在这里分别树立了地名牌,在带箭岭上树立了《农民革命领袖张献忠》纪念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王纲为其撰写了碑文。西充县人民政府于1983年3月13日,将“农民革命领袖张献忠殉难地一一凤凰山”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在凤凰山进行封山育林,培修道路,树立碑记,修建水池,遂成为人们访古寻幽,激发士气的旅游之地。 参见:张献忠家庙
在四川省梓潼县城北八公里处的川陕公路旁,有座双峰突起、翠柏森森的七曲山。规模宏丽的大庙古建筑群,就座落在这里。而这里的梓潼大庙也供奉了张献忠的塑像。殿宇楼阁, 依山而建,隐现于林扉之间。在庙内的风洞楼墙壁上,镶嵌着一通清乾隆七年(1742年)绵州知州安洪德捣毁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塑像石碑《除毁贼像碑记》。碑高133米,宽073米,厚01米。碑的铭文为安洪德撰。 1984年,陈怀皑指导**《双雄会》,江化霖饰演张献忠。 1988年,许圣雨、刘锦旺指导电视歌仔戏《英雄残梦》,许思贤饰演张献忠。 201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录片《中华名将张献忠》。
在300多年前,张显宗携千船的金银珠宝从成都顺留南下,到了眉山市彭山区镇的时候遭到了袭击。这些千船中的金银珠宝大部分都沉没在了江中。如今考古工作们已经开始对江口沉银进行发掘。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江口沉银的发现者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发掘的,如何面临各种难题,一步步克服难题,促成了这个世界级的考古发现。
大家好,我是刘志岩,是一名考古工作者。今天来到这里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主持的一个考古项目——江口沉银。
2015年10月的一天,下班后的我在地铁站遇到了我的老领导——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大伦院长,他见到我他就说:你听说了没?彭山江口文物被盗的案子破了,你去现场看看是什么情况。
听到这个地名,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地方我太熟悉了。大学毕业后到单位的第二天,我就被派到彭山江口去发掘宋墓,当时就听说了有江口沉银这回事。那座宋墓发掘结束后,差不多我有十年的时间没有再到过江口,但江口沉银这四个字却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江口沉银被证明是个巨大的发现,但当时我被派过去的时候,主要是进行抢救性发掘,当时都不觉得这里会有多大的发现。所以院里只安排我和 2个没太多发掘经验的女生一起启程到了江口。
到了江口,我就碰上了一个大难题:这段河道的长度是2公里,宽度500米,这么长一条江,我们要挖哪里?
一般而言,陆地考古时我们会用洛阳铲探明位置,但江口沉银的文物埋在河底,考古神器洛阳铲根本派不上用场。
为确定挖掘地点,我们要做系统性科学调查
也就是:问老大爷
那怎么办呢?,我们就在当地找线索。最初的线索只有一首民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对当时的我来说,这不是民谣,简直就是紧箍咒。那段时间一听这个,我就头疼。你们不要以为有了寻宝诀,就能找到宝藏,那都是**里骗人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们是我,会怎么办?
为了确定挖掘地点,我们开始做系统调查,说白了,就是找当地老白姓打听。但具体怎么打听,这是很有讲究的:一定要去问老大爷。
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当地的习俗,上了岁数的阿婆都是外地嫁过来的。(笑)
江口沉银遗址周边共有7个村,根据地方政府提供给我们的人口资料,这一区域60岁以上男性,约为900人。我们调查了其中的64人,样本率约为百分之七,获得了相关的传说片段。
除此之外,2005年,当地河道里施工时曾发现过文物。并且,2013年以来,还发生过不法分子违法盗捞文物的案件。为此,我们走访了河道施工人员和办案民警,请他们提供线索。
之后,我们联合了电子科技大学在这片水域开展地球物理探测。根据之前走访调查的情况,我们了解到:水面以下覆盖有较厚的卵石层,而且文物分布不集中,体量也较小,直接探测文物有相当大的难度。
因此我们一开始,就把探测的工作目标,定位为寻找文物的有利储集区,即通过探测水下河床的构造,看看在水流湍急的情况下,哪些区域有可能将文物保存下来。
考古部门是出了名的穷单位
我们初步确定了四个地点:大码头、望江台、巫店子、大石包
问题又来了: A,B,C,D 四个点,你们选哪个开挖?
可能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只能选一个点,不能四个都挖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考古部门是出了名的穷单位。面对着这么大一条江,不能不计成本地挖,要是最后什么都没挖出来,那不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吗?
抗战时期,就有个叫幸蜀峰的川军将领,为了挖掘张献忠的宝藏,专门成立了一家锦江淘宝公司,他选择的挖掘地点在今天成都的九眼桥附近,但最后除了挖到一些大顺通宝铜钱,其他一无所获。
因此在确定发掘地点的时候,必须非常慎重。最后通过参照当地传说、文献记载,对照科学探测后水底异常的区域,我们选择了望江台。其实,这个选择我作为领队也并不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毕竟这么大一条江,前人还有那么多失败的经验,但是顶着压力,根据所有能够收集到的信息,我决定,就从这个点开始。
很多时候,选择某一工作方法的主要原因就是:省钱……
定下了发掘地点,接下来又是一个难题: 怎么挖?
考古跟盗墓不一样。盗墓把东西挖出来就算大功告成。我们考古工作中需要摄影记录,做各种测绘工作。这片地区水又急又浑,能见度还低,根本没法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下水。我们就想着,怎么把水这个因素排除掉呢?这个方法就是围堰。它的优点就是:将水下考古变为陆地考古,更安全、工作效率更高。
岷江的枯水期大约是11月到次年4月,水深约2-3米。汛期是5月到10月,水深大约是5到6米,所以我们得赶在下一年的汛期来之前工作。
确定了地点、方法,结果问题又来了:围堰怎么围?我们有三种选择:
1砂石围堰 2混凝土围堰 3钢板桩围堰
大家怎么选呢?我是考古专业毕业,没学过水利工程,为了这个项目我开始恶补水利知识。最后我选了第一种方式,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只有两个字:——省钱。
因为砂石比较容易找,比后面两种材料都便宜。而且咱们刚也提到了,河流是有汛期的,如果围堰还在,夏天洪水会漫到岸上去,砂石围堰拆起来也比较简单。
确定了大致的方案之后,我们向国家文物局申请考古发掘。2016年4月的时候,我们收到了国家文物局统一发掘的批复。
天晴开工,下雨休息,连干100天后
考古队员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求雨
但这个时候,又一个大难题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么大的一个工程,人手不够啊!作为领队,我只带了两个女兵,基本上算是光杆司令吧!
当时我们一方面要争取到地方的支持,请了当地的居民加入到发掘中;另一方面,我们面向社会进行公开征集考古志愿者,第一年就收到了600多个申请,最终录取了8人加入到这个项目中。
终于,到了2017年的1月5日,志愿者和专业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准备好了,围堰也围好了。江口沉银第一次发掘正式启动。
开挖了之后,大家都很开心,终于开工了,因为之前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做围堰工程施工,大家都觉得比较无聊。后来在发掘开始之后,我们发现原来比围堰施工更无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挖沙子。
这两张图是挖之前和挖之后的一个对比,旁边的那一个个小黄人就是我的同事。你们看看我们挖了多厚的沙子。第一个月,基本上就是在挖沙子。
真正开始发掘后,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以至于每天都要准时汇报工作进展,我的领导常常安慰我,你只要挖出一枚铜钱、一个发簪就算胜利。但眼见着一天天挖出来的都是沙子而不见文物,我当时内心的焦灼是无法形容的,甚至渐渐的开始产生自我怀疑,是不是选错了工作地点?
这种焦灼不仅我有,参与发掘的工人们也很着急。当时参与发掘的工人,每天拿一百多块钱的工钱,又挖不到什么东西,他们就感觉是白拿了我的钱,心里很愧疚。
所以终于有一天,挖出了东西呢,他就很开心来找我,我一看,这不是啥宝贝,是两手榴弹。是的,我们最先挖到的不是什么张献忠的宝藏,而是俩颗手榴弹。当时我对他进行了非常严肃的批评教育,告诉他不管挖到是啥,都要先报告,不能拿着到处乱跑,(笑)手榴弹这种玩意就更不行了。(笑)
大家可能会问,这个地方怎么会有手榴弹呢?因为江口这个地方,民国时期军阀之间曾在这里打过仗,所以就遗留了很多武器装备。因为这个小插曲,我们就赶紧跟参与发掘的工人们做普及工作,如果发现了这样的炸弹、手榴弹,千万要报警,让警察统一去排爆,保证安全。
除了需要跟这些不知道埋在哪儿的炸弹作斗争之外,为了要提高效率,我们江口沉银的发掘队员还开发出了江口考古神器——勺子。
考古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只有下雨的时候,实在没法工作,大家才会有机会休息。可是四川这个地方冬天极少下雨,所以我们就一直工作。大家很辛苦又不敢跟我说,所以就有的同学偷偷到工地上求雨。求雨当然是不太灵的。如果当时就有杨超越,转发一下说不定还管用。(笑)
终于有一天下雨了,这个是我们当时考古队里一个同学,这是他的小伙伴给他拍的照片,他躺在床上喝着酸奶,玩着手机,觉得日子过得很滋润,你看,考古人要求真的很低,休息半天就是胜利!
那年的考古发掘,我们连续工作了一百天。
盗墓贼挖到宝藏就万事大吉了,考古队员还得画图、保护、研究……
我们挖了一个月沙子之后,在2017年2月5日,经科学发掘,出水了第一枚 50 两银锭。至今我还清晰记得锭面上镌刻着七个字:银五十两,匠张道。
就这样,我悬在空中的那颗心这才算落了地。至少领导交给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至少是超额完成嘛!(笑)后来,我们也挖出了越来越多的文物。
这些挖出来的文物里,这枚西王赏功币上面铸的西王二字正是张献忠对自己的封号,而这个银锭上面刻的大顺二年,正是他在成都建立大西国后所用的年号。
在最开始,我也跟大家说了,考古不是盗墓,要是盗墓者,挖到宝贝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对于我们,更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
第一工作是记录:我们使用全站仪(全站型电子测距仪)精确定位每一件出水文物的三维坐标,使用无人机对考古发掘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运用三维扫描仪构建遗址的三维模型,最大限度复原遗址原貌,保证考古工作科学有效开展。
第二工作是保护与展示:我们在现场就配备了这样的一个移动实验室,我的同事就在里面要做现场检测,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怕文物从水里出来之后,周围环境变了,会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
像木鞘这种现场保护难度比较大的文物,还必须要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的保护。还有就是要做绘图和拓片。这些资料、文物都会面向公众进行展示,我们在今年的6月和10月分别在国家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院办了两次展览,让公众了解和分享我们的工作成果。
第三是对文物与文献、民间传说进行综合研究,去拼缀已消逝的历史,来解答未解之谜。
四川岷江当地一直有江口沉银的传说:称帝后的张献忠,遭到满清和南明军队的南北夹击,在乘船撤离成都、携财宝沿岷江南下时遭遇伏击,宝物随之沉入江中。文献中有说1000艘船的,也有说100艘船的,总之有很多的金银财宝沉于江底。当地更有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类歌谣的出现。
兵穷末路的张献忠,最终在今天四川南充的凤凰山遭遇肃亲王豪格带领的清军而兵败身亡,享年40岁。我们找到的银锭、金册上面有大西、大顺、西王这样的关键词,而且遗址出水大量的耳环、发簪、戒指及碎银等文物,也与文献中张献忠在其征战途中以及在成都搜缴金银的记载相契合。
这笔财富 3 间屋子装不下,数钱数到手抽筋
这里,我要插入两个小插曲:
首先,在发掘开始前,我的领导交代我的任务就是:挖出一个发簪、一枚铜钱就算胜利。于是,我就买了一个很小的保险柜,但文物大量出水后,不到两天,这个保险柜就装满了,从此,我们就开启了漫长的保险柜采购之路。(笑)
保险柜体积从小买到大、样式从单开门买到双开门(笑),到后来我们买不起保险柜了,就开始采购铁皮柜子。现在这样的柜子已经摆满了三个房间。
第二个小插曲是这个**姐。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办公室里数钱,从上班数到下班,真正数钱数到手抽筋。
当然这次考古发现还是有很多的遗憾:我们没有找到当年的战船。2018年1月,我又带着考古队员和志愿者回到了江口这个地方,我们扩大了发掘范围。因为水中的环境容易导致有机质腐蚀,我们还是没有找到当年沉没的木船,但却找到了许多铁质的船钉和船具,还有兵器。
所以我们推断,这个地方就是1646年发生江口之战的古战场。这次考古,我们发现了42000余件珍贵文物,最重要的就是验证了历史记载和传说中张献忠江口沉银的真实性。
就这样,张献忠江口沉银在我的手中由传说变为现实。
我们还在尝试用文物去帮助我们理解张献忠的经历和大西政权的更多细节,比如他的后宫制度,他的税收政策还有他的行军路线等等。
考古不是官方盗墓,不是持证挖坟
今后,我们还会再次面向社会招募考古志愿者,继续在江口进行发掘。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组织公众考古参加考古发掘?虽然前面提到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没钱也没人,但其实我也有自己的私心。
我高考那年,在电视上看到当年十分轰动的老山汉墓直播,当时真的特别神往,就报了考古专业。但考古被很多人认为是官方盗墓,考古队员是持证盗墓,公众对考古有许多的误解。因此我们一定要开展公众考古工作,公众考古就是要让考古走出学术的象牙塔,被公众理解和认可。
整个江口沉银遗址的面积是100万平方米,两年下来,我们的考古发掘只挖了2万平米。希望今后我们的发掘还能继续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谢谢大家。
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蒙冤者——张献忠
在灿如繁星的中国农民起义首领中,最具争议的一位要数张献忠。有的说他是“恶魔”,杀光了四川人;有的说他是英雄,只杀贪官绅粮不杀百姓……虽然1980年四川社会科学院召集全国有关历史学家为张献忠正了名,然而囿于传播力度的局限,至今那些负面的舆论仍旧蔓延着,模糊着人们对“湖广填四川”背景的认识……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http://81chinacom
作恶者在地狱里窃笑,无辜者在黄泉中喊冤,历史等待着给它一个公正的结论。
我们再不能人云亦云,信口雌黄了!
张献忠生于1606年,陕西延安人,出生贫贱。当个捕快、边兵。崇祯三年,率领米脂县十八寨穷人举起义旗,绰号八大王。他在焚烧皇陵,摧毁封建统治的血雨中一路杀来,同李自成分兵两路(一个往东北,一个向西南),彻底埋葬了朱氏王朝。张献忠在成都建立了历时两年多的农民政权——大西国。1646年底,清军铁蹄突破川北朝天关,由于叛徒刘进忠的出卖,张献忠饮恨死于西充凤凰山。其义子李定国继承遗愿,带领大西军誓死抗清,又血战了十六年,直至马革裹尸。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http://81chinacom
张献忠创造了中国三个第一:
第一个第一:
张献忠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唯一一个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却高举“只杀贪官,不犯顺民”旗帜的最血腥且具平民性的农民英雄!
“张献忠陷重庆,瑞王遇害,旧院陈士奇拷死,绅弁俱歼,”;“衣冠死者甚众”;张献忠“陷成都,蜀王阖宫被难。巡抚龙文光暨道各官,皆死之。檄诸绅于成都,皆见杀。”“搜求仕官,尤为残酷。”……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http://81chinacom
而张献忠对百姓,则是所到之处,将官府豪绅所“霸占土地,查还小民”,还宣布“边郡新附,免其租赋三年”。难怪张献忠能唤起六十万大军杀向四川,所向披靡,并在数月之内捣毁明府,建立大西国!这缘于“得道者多助”!
张献忠的父亲死于内江绅粮陷害,嫂嫂寻短于钟氏官绅家的强暴,家乡的落魄秀才慨叹人世间的不平,向他道出了“天损有余补不足,人劫不足富有余。恶!恶!恶!恶!恶!恶!恶!”的积怨,从而引发了张献忠惊世骇俗的“七杀碑”——
“天赐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http://81chinacom
张献忠恨不得杀尽天下压迫者。
张献忠铁血疆场二十年,九处刀伤,几死几生,他是一切权贵一切为富不仁者的死对头;他是一切贫贱者向往自由向往富裕的一面旗帜!
张献忠创造的第二个第一:
张献忠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恨得最深、骂得最到位的最大蒙冤者。
不难想象,历代统治者永远不会将那些敢于向他们造反并双手沾满血迹的“刽子手”视为英雄。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http://81chinacom
清朝的“文字狱”,自康熙五十年戴名世的《南山集》案起,历时了一百年,士大夫和老百姓慑于法令的残酷,都不敢私自藏匿张献忠的真实史料,因而那些能证实张献忠生平的翔实材料均被统治者收缴殆尽,淹没篡涂。那个把张献忠视为“恶魔”“逆贼”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明史张献忠传》,就是在几任清帝的授意下根据《绥寇纪略》的史料炮制的——而《绥寇纪略》的作者吴伟业是当过成都知县又因罪被张献忠所杀的吴继善的本家。人们便不难理解《明史张献忠传》的真伪了。
为了蛊惑后人,编造历史,统治者御用的一批文人墨客便由此纷纷出笼……
于是明朝“专剿”督师杨嗣昌的儿子杨山松写了《孤儿呼天录》;
于是明朝华阳县令沈云祚(被大西军所杀)的儿子沈荀蔚写了《蜀难叙略》;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http://81chinacom
于是生于仕宦之家又参与过颠覆大西政权战斗的费密写了《荒书》;
于是欧阳直写了《蜀乱》;彭遵泗写了《蜀碧》……
于是就有了张献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罪行:
“嗜杀自天性”、“一日不流血盈前,即悒悒不乐”、“屠山、屠野,尽一省而屠之,至千里无烟,空如大漠。”“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http://81chinacom
当时的中国总人口还不足六千万。“六万万有奇”,真实诬陷得荒唐之至!拙劣之至!
张献忠创造的第三个第一:
在中国,一个农民起义军英雄的传说,能够不畏高压封锁、不惧诬陷,流诵广远,代代相传,这是第一个。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http://81chinacom
张献忠死后不久,四川梓潼县的人民在七曲山大庙风洞楼上树了一尊张献忠塑像,纵然三百年间几经官府捣毁,人民又几经修复,年年岁岁香火不绝。1986年梓潼县人民政府在张献忠逝世340周年的日子重修了张献忠家庙,并打造了纪念石碑。
1980年3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邀集全国有关的史学家、专家举行了“张献忠在四川”学术讨论会。表述了张献忠在四川杀人的真相,力图澄清那些强加给他的不实之辞。
在四川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张献忠和大西军的故事。如“烈马坪”、“艾狗”、“白马庙”、“撒金石”、“罗锅山”……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http://81chinacom
特别是传诵了三个世纪的重庆“杨柳街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张献忠陷重庆时,途中被一年轻女子的善良和大义所折服,遂叫这女子回家去,在门上插上柳枝,保她一家平安。女子回家后,向邻居们传递了这一消息,于是家家门上插起了柳枝,重庆城市民也免于了兵燹……
近日,取材于“杨柳街的故事”的长篇历史小说《张献忠情断巴国》正在新浪“读书”、雅虎“读书”、中国剧本网、中国博客网等“热播”,可见百姓对张献忠名声的关注之切!
历史不容篡涂!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http://81chinacom
张献忠应当正名!
在近代中国史上那个颠覆了中国人口版图,牵涉了亿万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湖广填四川”事件的背景中,人们回避不了张献忠!——
那到底是他的血刃之过?还是统治者压迫掠夺、战争兵害、天灾人祸之过?或者是其它?……
当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回顾自己生存历史的时候,总会去追寻那些改变我们生存方式的人和事件。由此我们不得不将张献忠弄个明白!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http://81chinacom
笔者不是历史学家,仅仅是一介平民;但却是历史的关注者、真实的有心人——
但愿通过自身虔诚的努力和呼吁,让历史的真实所带来的公允和愉悦为中国更多的百姓所分享。
附注:
1:出自张云侠《张献忠三次入川述论》
2:出自《国榷》卷一百三
3:出自《怀陵流寇始终录》
4:出自《罪惟录》
5:出自《蜀难叙略》
6:出自《孤儿吁天录》
7:出自《爝火录》
明末史料:《圣教入川记》节录 按:《圣教入川记》是欧洲天主教著作,主要记叙天主教在四川的活动。其中包括明朝末年天主教传人四川的最初情形、清初四川地区教徒的概况、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天主教同道教的矛盾、同时也记载了明末张献忠制造四川大屠杀的详细经过。《圣教入川记》作者是被张献忠封为“天学国师”的西方传教士利类思和安文思,由于他们都是张献忠制造四川大屠杀的目击证人,因此他们所撰写的《圣教入川记》也应该说最具有权威性。国内长期不知此书,直到1917年上海教会的法国传教士古洛东(Gourdon)才把它翻译成中文。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利、安两名传教士的口述。他们在张献忠称帝那年经人推荐,被张封为天学国师,直到张献忠被清军射死都在献忠身边。利类思,本名布格略(buglio)。安文思,本名嘉庇厄尔玛加尔纳(cabrielmagallaens)。
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圣教入川记》中文版,内部发行3000册供史学研究用。
原文摘录:
昔献忠之破武昌府,将城中居民悉令投置大江中。其占据成都,杀人如麻。若非孙可望极力阻止,成都人民恐悉上断头台矣!其立国之初,假开科之名,召士人三万二千三百余人,其中一人未至,小视其令,即虎威大作,将众士人尽行屠戮。
献忠已令刘清(进)忠(此即大西军骁骑营都督刘)率领大兵驻守汉中,以防满兵,并防归路。献忠闻南京大兵将至,又恐暗受川人算计,逐之出川,因其虐杀川民之故,已失民心。后来满兵抵汉中,刘清(进) 忠献城投降,献忠闻之大怒,于是大杀川人。
二位司铎在成都屡见献忠震怒,七窍生烟,人莫能当。无论宫人大小官吏,稍有不慎,怒即随之,或令绞杀,或定斩决,或令凌迟碎剐以缓毙命,种种酷刑,令人寒心。
此时成都僧人最多,已达二千之数。因献忠惨杀,无一漏网者。其余住川中各州县人民,多受杀戮,因献忠疑若辈所谋为谋乱之尤,故下令清剿。
献忠深恶川人,以为汉中及各处之败皆由川人使之,故大加杀戮,已杀去川人十四万之多,拟将川省变为旷野,无人居住。后即率同党类离川,欲由汉中而出,占据他省。
前言南京之兵,即明帝之兵,已占据长江一带,1645年秋间入川,已取叙府,欲攻嘉定邛州。献忠闻之,焦灼万分。及闻刘清(进)忠在汉中兵败,属下之兵皆系川人,于是狂怒大发,虐杀川人,以雪其恨。此次杀伐,不知死人若干……各州县城边皆有大坟名万人坟者,其中所葬尸骨不知凡几。后献忠令将尸骨堆集,作为百骨坟。其近江河之城,命将尸体抛入水中,亦不知凡几。而逃避他省者,亦不乏人。
献忠杀人太多,不能安居城中,得将省垣人民尽杀,房屋焚毁后率同类往北进发,在顺庆扎营。
献忠如此残杀,招致众怒,各处川民皆举义兵,为父母妻儿亲戚邻朋报仇雪恨。献忠见之,疯病忽作,故发剿杀成都之令。1645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献忠欲剿洗全城居民。先遣一人捏词诳报以安民心。谓某路敌军大队将至,须当操练兵马。次日,大集人马,若将赴战场一般。献忠暗将毒谋通知各营军官,饬令剿杀全城,不留一人。诡言:“百姓等已暗通敌人之故,勾引大队入川,以图大举,故剿灭全城居民。尔等各宜秘密准备,不得遗留军情”云云。众官闻之,各自回营,预备明日大屠之事。剿后即当渡河,以迎敌军。
次日,二位司铎见军队纷纷出城。聚于平原,不知作何举动,并不知昨日会议何事。后闻献忠吩咐各官各保已家,否则妻氏儿女不保,俱为屠戮。二位司铎始知献忠恶谋,于是急奔往寓所,欲救安当先生及佣人等。此时从佣人势难保存,因各军人皆奉命认真严剿,毫不容情,凡城内居民一律杀绝。各军分队把守城门,余军驱百姓至南门就刑。时利司铎在南门,安司铎在东门,见无辜百姓男女被杀,呼号之声,惨绝心目,血流成渠,心如刀绝,欲救不能。急向刑官救赦,均属枉然。二位司铎各在一方,惶极恐极,惨闷欲绝,继闻献忠率马将由南门往东门,二位司铎皆伏地哀求,情词恳切声泪俱下,为百姓求赦,未蒙充准。
后献忠因利司铎之请,免杀司铎寓内人等,随令左右传令统兵元帅,饬令军兵莫伤司铎寓内之人。如寓内之人已被获者,从速释放。利司铎得此赦令,以救佣之故,救了许多教友。
安司铎在南门,不知利司铎已蒙允之事,终日在城楼上见无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被获就刑,惨不忍睹,不时高声痛惜云:“此等无辜之人,未必无一人救之耶!”不时有见教友被拘,押往杀场,犹为伤心,恨不能救,悲痛不已。
此时,被拘百姓无数,集于南门外沙坝桥外,一见献忠到来,众皆跪伏地下,云:“大王万岁,大王为我等之王,我等为大王之民。我等未犯国法,何故杀耶?我等无兵器,非兵非敌,乃守法良民,乞大王救命,赦我等无辜小民。”云云。献忠之心,禽兽不如,闻如是哀求之言,不独无哀怜之意,反而厉声痛骂百姓私通敌人。随即纵马跃入人中,任马乱跳乱踢,并高声狂吼:“该杀该死之反叛!”随令众将士急速动刑,冤乎痛哉!无罪百姓齐遭惨杀,息静无声。真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处处皆尸,河为之塞,不能行船。锦绣蓉城,顿成旷野,无人居住,一片荒凉惨像,非笔舌所能形容。
献忠之子孙可望此时领兵将回,离成都二百里,途中闻知成都剿洗之信,大为悲伤,叹息不已。有闻其悲愤而言曰:“哀哉无辜小民,杀戮尔等者,绝我等之望,吾数年辛苦,是为百姓受之,今付东流,何不惜哉?!父王为此,实不思已甚。父王为百姓之首,如一身之肢体然,今手足已去,其头安能独存哉!?!有王无民,何以为国?实不啻空有王名而已。”言讫,痛哭不已。
献忠分兵四出,名为迎敌,实为严剿主义。献忠所到之处,无论男女老幼及畜类等,悉行诛灭,几无遗类。凡城镇村庄房屋无人居者,皆放火焚毁。而仓廪山林亦受毁灭。四乡已无人迹,皆成旷野,成都东西南三方受害又甚,惟北方独存,盖将由此地而出川也!
时南京明兵已抵邛州,离成都两日路程。
计其暨位之初,在朝之官统计千人,离川时亦有七百,临死时仅得二十五人。皆因献忠残暴,杀人众多,或令死于刀下,或令鞭死,或令将头皮揭去,或令凌迟碎剐,种种非刑,一言难尽。
献忠由川往陕,离成都时下令将皇宫焚毁。在城外见隆烟腾起,火光烛地,大为狂喜。复令全城四面纵火,一时各方火起,公所私地,楼台亭阁,一片通红,有似火海。大明历代各王所居之宫殿,与及民间之房屋财产均遭焚如。转瞬间,川中首城已成焦土,实属可惜。
献忠出川,又行一种惨无人道之事。即深虑人马上路,行程较迟,因各营中妇女众多,有如妨进行。如献忠除有正后四名外尚有妃嫔三百人,文武官员及各营将官有妇女多人,而兵弁犹多,皆由搂抢而来。献忠见妇女多,不能急行。于是,下令集文武各官及各营将校计议,表明意见,饬令次日将妇女引至大营外一律杀之。献忠除留后妃二十人服役诸事外,余二百八十尽皆杀绝。至于各营妇女,齐集一处,号令一下,乱砍乱杀,叫冤哭惨之声,震动天地。妇女尸身堆集如山,血流成河。献忠残暴,令人骇闻。计是日所杀妇女之数,已有四十万之多。
献忠杀妇女后,狂喜欲舞,并向百官称贺,谓已脱妇女之扼,身无挂累,前行无阻,定得天下。次日由成都城下拔队起行。
献忠率领大队人马沿途奸*烧杀,所过村庄场镇,尽成丘墟。远近居民闻虐王将至,均先期逃避他方。献忠率领人马往陕西进发,初始皆有向导引路,继因川道艰难,行程不易,每觉难处,疯威大作,杀向导官无数,竟至无敢引导者。献忠自行引路,向前直去。翻山越岭,歧途众多。每走至无路可行之处,人马困乏,备极辛苦,且恼且恨,逢人便杀,遇房便烧,以雪愤恨,计每日被杀者当有一两百人之数。
献忠灭后,旗兵在川一时未能设官治理。彼时川人不甘服旗人权下者,逃往他处聚集人马,抵抗旗兵,如此约有十载。至1660年间,川省稍定,始行设官。所有官长,皆无一定地点居住,亦无衙署,东来西往,如委员然。此时四川已有复生之景象,不幸又值云南吴三桂之乱,连年刀兵不息。自1667年至1681年,一连十五载,川民各处被搂,不遭兵人之劫,即遇寇盗之害。哀哉川氏,无处不被劫掠,殊云惨矣。
幸至1681年,匪党盗寇悉为眕灭。然四川际此兵烫之后,地广人稀,除少数人避迹山寨者, 徐皆无人迹。所有地土,无人耕种,不吝荒郊旷野,一望无际。
补记:
无论杜车别怎样给张献忠涂脂抹粉,也改变不了张献忠是个贼的历史事实,他在崇祯时期就在全国各地制造过大屠杀,明末史书中有充分记载:
庚午,献忠、汝才合兵陷随州,知州徐世淳死之,合户被杀,吏民屠僇不遗,血流成沟浍。
壬子,献忠复陷六安,将州民尽断一臂,男左女右。
十二月,献忠复东去,陷桐城,屠之。
献忠沿江而上,悉师破汉阳,临江欲渡,武昌大震,议撤江上兵婴城守。参将崔文荣曰:“守城不如守江,守江不如守汉。磨盘、煤炭诸洲,浅不过马腹,纵之飞渡,而婴城坐困,非策也。”议者不从,贼果从煤炭洲而渡,直逼城下。文荣御之,小有斩获。贼攻武胜门,文荣率诸军拒之,多杀伤。壬戌,楚府新募兵为贼内应,开门迎贼。文荣跃马持矛大呼,杀贼三人。贼攒矛刺之,洞腋死。大学士贺逢圣与文荣俱守武胜门,城陷归家,衣冠北向再拜,以巨舟载其家出墩子湖。至中流凿舟,全家溺者十二人。逢圣尸沉百七十日不坏,十一月壬子始出葬。长史徐学颜与贼格斗,断左臂,右手持刀不仆,贼支解之。楚宗多从贼者。贼执楚王,尽取宫中积金百余万,辇载数百车不尽,楚人以是咸憾王之愚也。贼以箯兴笼王,沉之西湖。屠僇士民数万,投尸于江。尚余数万人,纵之出城,以铁骑围而蹙之江中。浮尸蔽江而下,武昌鱼几不可食。其遗民数百,多刖断手足,凿毁目鼻,无一全角者。
庚辰,献忠敛舟湘潭数千艘将北渡,忽大风起,覆舟百余,溺死数千人。因复还岳州,尽杀所掠妇女,投尸江中。焚其舟,火延四十里,江水夜明如昼。遂陆行向长沙,甲申至城下,长沙人民先已走,李干德奉吉王、惠王走衡州。
戊子,贼陷萍乡,尽焚公廨屋庐,空其城。献忠归长沙,分兵徇佼县、分宜。
十月甲子,贼陷万载,于是瑞安、临江、新喻、分宜之人俱空。
六月,张献忠陷涪州、泸州,蜀王告急,请济师于南都。左良玉兵屯德安。献忠顺流陷佛图关,遂围重庆。悉力拒守,四日而陷,瑞王阖宫被难,旧抚陈士奇死之。贼屠重庆,取丁壮万余刳耳鼻,断一手,驱徇各州县,兵至不下,以此为令。
八月,张献忠进陷成都,蜀王阖宫被难,巡抚龙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献忠大索全蜀绅士至成都,皆杀之。既而悬榜试士,诸生远近争赴。献忠以兵围之,击杀数千人,咸挟笔握策以死,蜀中士类俱尽。复大杀蜀民。
张献忠属鸡。
张献忠(1606年-1647年),字秉吾,号敬轩,属鸡,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九月十八日,张献忠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古称柳树涧堡)。中国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西政权的建立者。张献忠出身贫苦,崇祯三年(1630年),以米脂十八寨响应王嘉胤起义,自称八大王,后自成一军。
崇祯七年(1634年),率部攻信阳、邓州,进入应山(今属湖北)。次年,与高迎祥大举东征,转战今豫、鄂、皖各地。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与明总兵左良玉、陈洪范战于郧西(今属湖北),失利,接受明兵部尚书熊文灿的招抚,驻兵谷城(今属湖北)。顺治三年(1646年),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兵射死。
张献忠主要成就
在明末农民战争中,张献忠建立了大西农民政权,成都城开始大兴土木,蜀王府里进行大规模装修改建,作为新朝的王宫。设立内阁、六部等机构,内阁有左右丞相,六部各设尚书,及委派地方官吏。又颁行新的历书,叫作“通天历”。开科取士,招揽人才,分为举人、进士等名目,录取者大都用为地方官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根据地逐步稳定。
在明末诸雄中,张献忠部能脱颖而出,横行天下,据地开国,最重要的因素是张献忠出神入化的游击战术。在张军中,骑兵和步兵的比例是“马七步三”,主力部队“人人有精骑或跨双马”,“介马有付,去来如风,一日夜踔数百里”。每到一处,在缴获战利品队最重骡马,其他均不在意。
以上内容参考-张献忠
何时清白——张献忠,满清诬蔑栽赃的英雄
前几日,在成都的某施工现场挖出了成百上千的人骨据考证是明末清初大屠杀的遇难者于是就有人又在批判张献忠屠蜀论然而实施果真如此么记得早年已经有定论,满清是屠蜀的真凶然而近年来翻案风盛行,连尚可喜都成了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楷模,还得了一座纪念馆所以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种种目的又翻出了张献忠屠蜀论,实在是令人愤怒!
明末清初,在四川发生了大屠杀,人口急剧减少。清朝期间所编撰的“史料”以及一些“记录”等都把大屠杀的责任归于张献忠。由于清朝的统治延续了两百七十多年,以至绝大多数人都对此深信不疑。连鲁迅先生也曾批判过张献忠是“专在‘为杀人而杀人’”。
影响最大的是一本过了近百年后才出的名叫《蜀碧》的书。因该书详细地描述了张献忠是如何的杀人不眨眼,所以连鲁迅都对书中的“记述”深信不疑而对“流贼”痛恨不已。鲁迅说“那时我还是满洲治下的一个拖着辫子的十四五岁的少年,但已经看过记载张献忠怎样屠杀蜀人的《蜀碧》,痛恨着这‘流贼’的凶残”。只不过鲁迅“后来又偶然在破书堆里发见了一本不全的《立斋闲录》,还是明抄本,我就在那书上看见了永乐的上谕,于是我的憎恨就移到永乐身上去了”(《病后杂谈之余》)
《蜀碧》一书的作者彭遵泗是乾隆二年(1736年)的进士,官为御林院编修。可说是满清政府的官员,是一个御用文人,所以他的书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很值得人怀疑。
明末清初时期的张献忠没有像李自成那样善待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反倒把他们当作敌人看待,所以清军侵入四川时支持张献忠的人不多因此引起张献忠愤怒的可能不是没有。而且张献忠在看到大明王朝被李自成推翻,清兵又乘机入关,并很快占了大半个中国之后,明白了天下已属满清再也轮不到他自己,因此而自暴自弃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但如果把造成四川“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大屠杀都归于张献忠,则实难苟同。因为这并非张献忠所为,而是清兵自己所干的好事。最后还赖到早已死亡的张献忠头上。
其实,只要仔细查看一下清兵侵入四川的那段历史,真相不难知晓。
1646年,也即满清入关后第三个年头,满清即宣布张献忠已被战死,并宣称“破一白三十余营。平四川”,即宣布四川平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满清攻陷渝城(重庆),是在★十三年后★的1659年。
因此对四川人民的这种顽强不屈的抵抗,清军采取了彻底屠杀的办法作为报复。即不论是“张贼”,还是无辜的平民,一律斩杀。
“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这是1649年满清贴出的公告!!!!!!
这种残忍的镇压方式,在四川竟然持续了很长时间。为了隐瞒真相、欺骗中国人,满清居然把他们自己干的这些大屠杀全部栽赃给张献忠!
试想,假如张献忠真如满清鞑虏所宣传的那样,“是一个疯狂的杀人魔王。四川交通可达的人烟稠密之处,差不多被他杀绝”,那麽,几乎没有人烟的四川,何能抵抗十多年?
已经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何需“劳驾”鞑虏们花费十多年时间去平定?
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嘛。
四川人民的反清活动被残忍地镇压后,的确是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清廷不得不迁移湖广的人口至四川(即有名的以湖广填四川)。造成这种惨状的不正是鞑虏们吗?可见当时的鞑虏们不仅穷凶极恶、而且栽赃的手法也卑鄙至极。
当然越是夸张和宣传张献忠的“屠杀”,就越能证明真正的刽子手们的行为是“正义”的。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满清统治了两百多年,战败一方的记录早就被毁灭或被篡改,留下的只是有利于自己的“记录”和当时的宣传,这样的“历史”代代相传,两百年后的百姓也就很自然地信了。
不过,如上面的例子,还是可以从满清自己的记录里找到矛盾的地方,从而还回历史的真面目。也有后来的出土文物戳穿了当时满清所制造的、流传两百多年的谎言。
例如,有一个栽赃的著名例子:满清的“七杀碑”传说。满清说张献忠不仅杀人如麻,还在他杀人的地方立了个碑,碑上写有:
『天生万物以养人
人无一善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但后来,在广汉的一个公共墓地里,出土了张献忠的“圣谕碑”。碑文上却是:
『天生万物与人
人无一物与天
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即慈悲的上天赐万物于人类,而人却没有一物可用来报答上天。所以人需要反省。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杀气。
满清的御用文人们,把前段留下,居然把后一句改成了七个“杀”字以宣传张献忠的“残暴”和满清的“正义”!
当然,张献忠在四川时的确也做了很多坏事,但绝对没有像自满清征服全中国后所流传的那样,四川人都是被他杀光的。制造“弥望千里,绝无人烟”惨剧的决不是张献忠,而是当时的满清军队。
四川大屠杀究竟是谁干的
- 南乡子 -
关于我对张献忠是否真如自满清开始统治起流传至今的那些“史料”所声称的,在四川进行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以至于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的疑问,有些网友以一些史料为依据进行了反论。但总觉得这些反论还是没有直接解开拙文中的那些疑问,而且所列举的这些史料也有不少让人疑惑之处。
例如,如果四川人被张献忠杀的所剩无几的话,何以能在张死后抵抗清兵那麽长时间?兵源来自何方?
倘若张献忠果真如此滥杀无辜,又如何能召集军队来反叛明朝?一般来说,除非反乱军得人心,否则老百姓不会舍下性命去跟着反叛政府。张献忠在觉得大势已去之前,如果其军纪不严,如果不受老百姓支持,如何能长期与明朝政府大军对抗?
张献忠是在1644年,即清兵入关的那一年入四川建立“大西国”。而清廷派兵入四川则是在1646年。既然在四川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当然是想经营四川,可一“建国”就在自己的“国家”内部开始灭绝性的大屠杀的话,又如何经营他自己的“国家”?建国的意义又何在?
所以张献忠的部队守纪律、善待百姓的确不难想象。而且如果张献
张献忠的轶事典故
本文2023-12-01 19:38:3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96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