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详细资料大全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
后汉时期,李昉登进士第。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北宋初年,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终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李昉去世,年七十二。获赠司徒,諡号“文正”。
李昉工诗,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基本介绍 本名 :李昉 别称 :李文正 字号 :字明远,一作明叔 所处时代 :五代→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深州饶阳 出生时间 :925年 去世时间 :996年2月22日 主要作品 :《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 主要成就 :参与编修《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 官职 :特进、司空 追赠 :司徒 諡号 :文正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个人作品,人物评价,总评,历代评价,轶事典故,宴饮故里,为相公正,不疑故友,思劳成疾,为叔辩冤,三世同命,至道九老会,千叶牡丹,史料记载,家族成员,后世纪念, 人物生平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干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周世宗柴荣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柴荣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柴荣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柴宗训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宋太祖赵匡胤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赵匡胤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赵匡胤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赵匡胤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同乡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赵匡胤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赵匡胤告发赵普的过错,赵匡胤向李昉询问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赵光义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赵光义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赵光义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赵光义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赵光义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赵光义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赵光义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赵光义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赵光义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赵光义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赵光义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赵光义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赵光义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赵光义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赵光义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著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諡号“文正”。 主要成就 李昉沿袭中晚唐诗风余韵,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 李昉家聚书多汉唐故事,进《开宝通义》200卷。太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参加修纂《太祖实录》等书。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擢参知政事,兼修国史。一生多在三馆就职,对图籍藏储和文献掌故较为熟悉了解。利用三馆丰富藏书,参与纂辑有大型类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称宋代四大类书。因征引材料宏富,多古籍佚文,自汉代到宋初,多有失传之书,赖此得考见其原文。对保存古代文献资料有贡献。又开辟学馆,以延学士大夫,阅书不必见馆主,而下马入直读书。所居有园亭别墅之胜,书室坟籍环列四周,召故友名儒寓乐其中。他还曾参加编撰《旧五代史》,著有文集五十卷,已佚。《全宋文》辑有其文两卷,《全宋诗》录其有诗。《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2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 个人作品 李昉作文敬慕白居易,追求浅近易晓,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他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曾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人物评价 总评 李昉为人宽厚温和,不计旧恶,在相位时小心谨慎,没有显赫的名望。 历代评价 柴荣:吾久知有此人矣。 李谷:子他日官禄当如我。 赵光义:①李昉事朕,两入中书,未尝有伤人害物之事,宜其今日所享如此,可谓善人君子矣。②昉本以文章进用,及居相位,自知才微任重,无所弥纶,但忧愧而已。 赵恒:国朝将相家能以声名自立,不坠门阀,唯昉与曹彬家尔。 欧阳修:李文正公进《永昌陵挽歌辞》云:“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当时群臣皆进,而公诗最为首出。 王称:李昉为多逊所毁,而不较(阙)正,为张绅所污,而不辨,齐贤为同列所累,而不言。嗟乎!君子哉!非甚盛德蔑以加,此三人者,俱名宰相,又能引年谢事,优游林泉,以佚其老,其处进退之际,绰然有余裕矣。 脱脱:太宗励精庶政,注意辅相,以昉旧德,亟加进用,继擢蒙正、齐贤,迭居相位;复进黄中,俾参大政。而四臣者将顺德美,修明庶政,以致承平之治,可谓君臣各尽其道者矣。君子谓李昉为多逊所毁而不校,蒙正为张绅所污而不辨,齐贤为同列所累而不言,黄中多所荐引而不有其功,此固人之所难也。而况四臣者皆贤宰辅,又能进退有礼,皆以善终,非盛德君子,其孰能与于斯? 谢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马温公之相业,寇莱公、赵忠定之应变,韩魏公之德量,李纲、宗泽之拨乱,狄青、曹玮、岳飞、韩世忠之将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欧阳永叔、苏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国之忠义,皆灼无可议,而且有用于时者,其它瑕瑜不掩,盖难言之矣。 王夫之:①若李昉者,吾不知其何以出后于人,而致青云、依白日,极人世之通显。或怀呴呴之惠,忘覆载之恩,曾不念位晋三公之身为谁氏之身也,其忍也乎哉?非以世禄而受荣名,非以宗祧故而为养子,前之失也,补过未晚也。且夫古非尽人而有为之后者也,故礼有无后之祭焉。苟非宗子与有世禄,庙祀不因己而存亡,从子可资以继祖,则子之有无,天也;人不可以其伪干天而强为骈拇枝指者也。僭立后者非法,觊觎以忘亲为人后者非人,古所不敢不忍者也,奚容假古礼以薄于所生也哉?今之后,非古之后也。李昉之请,天禧之制,变之正也。②(宋太宗待赵普)酬赏虽隆,而终寄腹心于崛起之李昉、吕端,罢普以使死于牖下,故宗社以安。③宋自雍熙以后,为平章、为参知、为密院、总百揆、掌六师者,乍登乍降,如拙棋之置子,颠倒而屡迁。夷考其人,若宋琪、李昉、李穆、张齐贤、李至、王沔、陈恕、张士逊、寇准、吕端、柴禹锡、苏易简、向敏中、张洎、李昌龄者,虽其闲不乏侥幸之士,而可尽所长以图治安者,亦多有之。 轶事典故 宴饮故里 李昉随宋太宗出征北汉时,太宗曾驻师常山,因常山是李昉的故乡,太宗便赐他羊、酒,召群臣与李昉宴饮尽欢,乡中百姓及曾与他相交的人都参与此宴。宴会持续七天才结束,时人以此为荣。 为相公正 李昉喜欢结交宾客,北宋灭南唐后,南唐士人归附朝廷的人多与李昉交游。李昉向来厚待张洎而薄待张佖,李昉被罢相时,由张洎起草诏令,他在诏书中刻骨地攻击诋毁李昉,而张佖每到初一、十五却一定去拜访李昉。有人对张佖说:“李公素来待你不好,你为什么还数次拜访他呢?”张佖说:“我任廷尉时,李公刚刚执政,未曾有一事请托,这是我之所以敬重他的原因啊。” 李昉在中书省任职时,有人请求李昉选用自己,李昉虽然知道此人才能可取,但一定正色加以拒绝,之后再任用;如果此人才能不足,也一定和颜悦色地对待。李昉的子弟向他询问原因,李昉说:“任用贤能之人,是皇上的事情;如果接受他的请求,是卖私人的恩惠,所以要坚拒他,使他感恩皇上。如果不加以任用,既让他感到失望,又没有好的言辞,这是结怨的做法啊。” 不疑故友 李昉向来与卢多逊交好,对他从不怀疑。卢多逊数次向太宗诬告李昉,有人将此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等到李昉为相时,与太宗谈及卢多逊谋反案,李昉为他多作解脱。太宗说:“卢多逊经常毁谤你一钱不值。”李昉才开始相信,太宗因此越发看重李昉。 思劳成疾 李昉主管诰命三十余年,因积劳思虑过度而患有心脏病,每隔数年便发作一次,每次发作后一定要过一年才痊愈。等到任宰相时,他愈是忧愁顾虑。 为叔辩冤 后晋的侍中李崧,是李昉的族叔,时人称李崧为东李家、李昉为西李家。后汉隐帝时,李崧被冤杀。至宋太宗时,李崧的儿子李璨从苏州常熟县令之职赴朝待调,李昉代他为李崧辩冤,并且说:“周太祖已经替他昭雪赠官,追还他家的田宅,录取李璨为官。然而李璨年近五十岁,还任州县之职,臣从前与他同难,难道只有臣应该蒙圣明君主之恩。如果陛下能一视同仁施恩于衰微的人,那过去的冤屈就得以伸张,而继绝之恩将永远光耀史册啊。”太宗下令任命李璨为著作佐郎,李璨后来官至右赞善大夫。 三世同命 李昉致仕后,在陪同祭祀南郊时扑倒,因伤寒病去世;他的儿子李宗谔任玉清昭应宫副使时,从斋戒场所得病去世;李宗谔的儿子尚书右丞李昭述,在祫祭奏告景灵宫时突然发病去世。祖孙三代都死于祭祀之事。 至道九老会 李昉的居宅有园亭别墅之美,他曾召来很多朋友亲戚在家里宴饮欢乐。李昉致仕后,想仿照洛中九老旧事,当时吏部尚书宋琪七十九岁、右谏议大夫杨徽之七十五岁、郢州刺史魏丕七十六岁、太常少卿(已致仕)李运八十岁、水部郎中朱昂七十一岁、庐州节度副使武允成七十九岁、太子中允(已致仕)张好问年八十五岁、吴地的僧人赞宁七十八岁,众人商议准备集会,因遇到王小波、李顺在成都起义而中止。 千叶牡丹 淳化年间,李昉家中牡丹花开,“一岁中有千叶者五苞”,格外繁盛艳丽,李昉于是置办酒席,宴请宾客,作乐赏花。这年过后,第二年内,长幼“凡五丧”。文学家杨亿认为:大概是地物反常的一种验证。 史料记载 《隆平集·第四卷·宰臣》 《东都事略·卷三十二》 《宋史·卷二百六十五·列传第二十四》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家族成员 父亲:李超 儿子:李宗讷、李宗诲、李宗谔、李宗谅 孙子:李昭回、李昭逊、李昭遹、李昭述、李昭适 后世纪念 李昉墓位于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北宋出名相,关键是由于当时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复杂局势所决定,特别是宋辽之间的冲突,互有得失,贯穿始终。如果再加上吐蕃、大理、回鹘等国,亦可差比战国时代,因此人才辈出。南渡之后,朝廷偏安一隅,纵有贤臣良相亦难有作为。
名相必须要有明君,北宋年间太祖、太宗、仁宗等可算是明君,神宗也勉强可算有些作为,至于哲宗、徽宗、钦宗则不敢恭维。
太祖、太宗朝的范质、赵普、吕蒙正、张齐贤、吕端等可算名相,
真宗假托符瑞,虽荒唐可笑,但不弃旧臣,吕端、李沆、寇准、王旦等均大有作为。(特别推荐:吕端大事不糊涂;李沆人称“圣相”,甚至为认为“千秋第一名相”;寇准敢言能断;王旦知人善任。)
仁宗朝名相颇多,吕夷简、晏殊、杜衍、文彦博、富弼、韩琦、曾公亮等均为名相。
神宗、哲宗朝,王安石、司马光名气最大,也最受争议,其他如范纯仁(范仲淹之子)也很受人尊敬。
徽宗、钦宗朝,蔡京、张邦昌之辈,不提也罢。
另外,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虽位不至相,亦为股肱之臣,名垂千史。
这位宰相便是李沆。他能被称为“圣相”是因为,1、人品很好,为人严格谨慎、为官勤奋公正;2、能力高,李沆做了宰相后帮宋真宗处理了不少棘手的问题;3、选贤任能,面对人才,李沆不会有妒忌之意,反而还乐于推荐,提拔那些有才能的人。
李沆,是宋太宗时期的甲科进士,因此学问很高,宋太宗又看他品行也端,于是便任命他为太子赵恒的老师。之后赵恒登基为帝,便封李沆做了宰相。
李沆饱读圣贤书,不仅学富五车,品行也很君子。他在位做宰相时,并不会因为自己身居高位就滥用职权,反而严于律己、持家严谨。他很讨厌别人的讨好与谄媚,也从不与其他大臣一样上奏密折,宋真宗有次问他,他怎么从来不上密折呢?李沆回答,有什么事都可以光明正大说,何必要用秘密奏报这种形式。
李沆虽然爱书,但不是个书呆子。他做实事也很有能力。他曾劝告不要跟辽国讲和,因为一旦边境忧患停止,那皇帝跟百官一定会安然放纵起来,长远来看,反而不利于国家。这番言论在当时有点“大不敬”,因此也没人愿意听他的。但事实证明,李沆的眼光真的长远,北宋与辽国签订休战的“澶渊之盟”后,宋真宗果然就开始建造各种奢华宫殿,做了很多劳民伤财的事。
李沆还颇有识人之明,而且他也很乐于举荐才能之人。不过不是所有能干的人都能入他法眼的,除了能力外,李沆更讲究为人是否高尚。像寇准曾几次推荐机敏的丁谓,但都被李沆拒绝了。因为李沆觉得此人虽很有能力,但为人不行。而丁谓后来的处事也证明了李沆的判断,他勾结皇后跟太监,趁宋真宗卧病在床,便把持朝政,将一些忠义臣子都赶出了京城。
这几人虽然获得了很多人的推荐,他对宋真宗也有再造之功,能力也很强。可惜他的性格太过于强势,人际关系处理上也不太好,因此才遭到了小人的惦记,败在两个小人的手里。不得不说,这是寇准性格上的悲剧。
北宋朝廷里历来不乏能臣、名臣或贤臣,寇准“必定”是“最值得”纪念的那一位。若说郑成功的出世是为了收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那么寇准的出世,似乎也有属于他自己的使命!谈到寇准这一“使命”,不得不谈到他所属的北宋王朝的一些“特色”。
他的性格在宋朝历史上,寇准曾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前后辅佐了两位君王,被重用,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生活也可谓十分得意。但其晚年生活却并不尽如人意,被贬往偏僻而孤独的地方,身陷囹圄,在被贬地凄苦度过数年后,便悄然离去。
更有甚者,即使是他的身后,也因受困而不如人意,银两有限他的棺材没能到家乡一段距离便已耗尽,无法返回故里,于是被葬在洛阳。直到十年后,他的尸骨才被重新埋葬在家乡。身为一代名相,他的遭遇令人不解,他的晚年为何如此凄凉?
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的性格,他是个刚毅的人,对皇帝非常忠贞,性格刚烈,敢言敢辩,也常常因此招致皇上的不满。这种性格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体现。自幼家境殷实,寇准出身名门,又是才子,学习又用功,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虽然许多人对他评价很高,但宋太宗却不喜欢用年青人,认为他们的资历远远不够。
就这样,他得到一个主意,要他在报告自己的年龄时再加几岁,这个主意被他断然拒绝了,在他看来,这就是欺君,为了功名而去欺君,他是办不到的。另一次,寇准向太宗上奏朝政,激怒了太宗,太宗怒不可遏,他竟不顾君臣之礼,拉着太宗的衣服不放,没办法,太宗终于听了他的话。大旱一年,民不聊生,朝堂上太宗问各部大臣为何天气如此恶劣,许多大臣都认为是天灾,只有他义正词严地把朝中的事情说了出来。
对寇准进行打压丁谓,是寇准的门生,且才华横溢,深受寇准喜爱。但由于有一次丁谓为了讨好他为他擦胡须上的饭粒汤羹而受到寇准严厉的责骂,两人的关系也随之破裂。当上宰相后,寇准便受到朝中许多大臣的不满,后来丁谓官场上的得意,成了宰相后便联合大臣对寇准进行打压,于是寇准又被贬再贬。
代名人兼功臣寇准拯救了整个王朝,最后郁郁寡欢死在那里。谈到寇准的死,王钦若、丁谓有责任,宋真宗呢?有些人说寇准被放逐时真宗还在生病,不知道这件事,请问真宗是否已经生病了?还是总是被蒙在鼓里?回答当然不言自明,寇准死了,真宗也有份了!
刘太后掌管朝政宋真宗死后,刘太后掌管朝政,将寇准贬出京城,再降官职。此刻的寇准,莫言功臣配享,就是他自己也难以保全。宋仁宗即位后,他虽为寇准平反,却不能为寇准增派功臣。由于宋真宗已有三位配享功臣,加上再加一位寇准,显然不合时宜,但他们又都是当朝重臣,用寇准代替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合适。
宋仁宗当然不会冒朝野大乱的危险,将寇准追封为功臣。所以,这位宋朝名相,宋真宗最信任的大臣,却不在功臣之列,这是一场风云变幻的宫廷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
寇准晚年的遭遇十分悲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对忠臣难以容忍的表现,也是许多王朝被颠覆的原因。对寇准而言,他的刚正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他的个性使他在那个年代难以生存。但其在宋朝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置疑。
寇准是北宋名相,也是宋朝有名的大忠臣,他有一个徒弟叫做丁谓,虽然很有才干,但是确实一个喜欢谄媚上级的小人。但是寇准没有看出来,他极力的向此人推荐,而此人眼光很准,一眼看出寇准的这个徒弟心术不正,就屡次拒绝。寇准比较奇怪,此人说:你以后后悔的时候,一定会想起我的话。后来丁谓上台后,果然多次陷害寇准,将其赶出内阁,一贬再贬,最后死于谪地。
那么这个人是谁,竟然比寇准还要有远见呢,他叫李沆,也是北宋名相,是河北邯郸人,太平兴国五年,中进士甲科,被任命为将作监丞、潭州通判。在任期间得到同事的一致好评。太平兴国八年,任著作郎,相府让他写一篇约束边关将士的诏书,皇帝看后大喜,赐予他五品官服。
雍熙三年,宋太宗提拔李沆做右补阙、知制诰,得知他家庭贫困后,又赏赐他百万钱。后来他官运亨通,先后担任翰林学士,同判吏部流内铨,礼部侍郎,户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等职位,一步一步升到了宰相位置。
他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眼光非常独到,看人也非常的准,深受宋太宗和宋真宗的重视。尤其是宋真宗,对他的感情更深,因为在至道元年(995年)八月,寿王赵恒被立为太子,他担任太子宾客,宋太宗赵光义让赵恒以师傅之礼来对待李沆,而这李沆也尽心竭力的辅佐赵恒。这个赵恒也就是日后的宋真宗。
宋真宗特别信任李沆,他死后20年,有人向朝廷推荐梅询说他可用,可是宋真宗张口拒绝,并说:李沆在世的时候说他不是君子。可见李沆在宋真宗心中的位置。在李沆病重的时候,宋真宗多次派使臣探望,在路上的使者几乎都能互相看见,这还不算,第二天宋真宗就亲自去家里探望,可惜的是第二天李沆就过世了,然后宋真宗又过去哭灵,并且为他辍朝5日,要知道当时规定,一品大员过世可以辍朝2日,可是宋真宗为他破例了,不单单如此,宋真宗爱屋及乌,还将李沆的亲属们都提拔了起来。这样对待臣子的皇帝也就是宋真宗一个,能让宋真宗如此对待的也就李沆一个。
李沆的人格高尚,眼光独到,被后世的人尊称为“圣相”,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
第一位赵普
赵普是在北宋初期辅佐赵匡胤称帝的人,是北宋开国的功臣。当时他就是以半部论语治的天下。公元964年赵普封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992年赵普去世,宋太宗赐谥“忠献”,并配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可以说死后能够配享太庙是非常高的荣誉。
第二位吕端
吕端出生于官宦人家,从小在学问上有很大进步。公元995年任宰相。在位时识大体,重视简化。太宗说:“小事混乱,大事不混乱。”在太宗死后,吕端力挫权利阴谋,扶太子继位,即宋真宗,后加右仆射。他对北宋初期的继承人问题有了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实现了北宋的和平交接。公元1000年,吕端去世,追封为司空,并赠谥号“正惠”。
气度不凡的李沆,忠心耿耿辅助皇帝,真是皇帝的好帮手。
气度不凡的贵人
李沆,字太初,北宋年州(治所在今河北广年)肥乡人。李沆幼年时期十分好学,气宇风度超过常人,他的父亲就曾对人说过:“我的这个儿子以后必定会做到宰辅官职的。”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72年),李沆中进士,踏入官宦之路。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李沆升任掌铨判吏部主管。一次,宫中宴会时李沆曾经侍坐在太宗皇帝身边,散席后宋太宗目送他回家,说:“李沆气度不凡,可真是个贵人啊。”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便拜他为给事中、参知政事,也就是宰相之位。太宗去世,真宗即位后,他又迁任户部侍郎、参知政事。那么李沆有什么才干呢,为什么能够一直受到朝廷的重用?
皇帝的左膀右臂
那年,契丹军队侵犯宋朝的北方边境,兵临开封附近的澶州城下,于是宋真宗御驾亲征,临行前命令由李沆来留守京都。李沆将城内治理得井然有序,受到众人好评,都说他可比贤良有才干的汉初丞相萧何。宋真宗退金兵以后还师开封时,李沆率军队到京城外迎接,下令设座置酒,为皇帝和宋朝军队接风洗尘,对他们的功绩加以慰劳。真宗对李沆的所为十分满意,于是给李沆再加官职一级,让他兼门下侍郎和尚右仆射。
宋真宗一次,宋真宗问他,治理国家应当以什么事为首先的要务。李沆回答说:“以用人为首要之务,而用人最为紧要的是不要用浮薄好事之人。这类人上不足以服务君王,夸夸其谈,不干实事;下不足以体恤百姓,对搜刮百姓不以为然。可是他们很容易迷惑君王,所以皇帝您千万要注意识别。如果用人上皇帝能够做好,那国家就会政事昌明,安然有序了。”皇帝问他当今朝中哪些人是浮薄好事的人,他说:“像梅询、曾致尧等人就是这种人。”后来曾致尧做了温仲舒的副官去巡抚陕西,到任没过多久就向朝廷上书称温仲舒不足以共事。因为温仲舒一向刚直、容易得罪人,所以当时的轻薄之人无不称快,可是宰相李沆却不高兴,他认为温仲舒是个踏实干事的人,于是就罢免了曾致尧,改用其他人来辅助温仲舒办事。
真宗曾经与他谈到唐朝群臣牛李两党树立党羽,在政坛上互相争斗长达40多年,皇上难以控制,终于导致王室衰弱。真宗认为这实在是由于奸邪难以辨别造成的。李沆同意真宗的见解,说:“奸佞的话语听起来十分忠诚、可信,好像是处处在为皇帝着想,其实是心怀异端,在为自己的私利打主意。像唐朝的卢杞总是蒙蔽唐德宗,后人看来是个小人,而在唐德宗当朝却被视为大忠臣,还有唐德宗朝的李勉勤勤恳恳为皇上办事,反而却被当做奸臣,被唐德宗一再贬官,历史上好像忠奸臣子就是这样的。”宋真宗说:“你分析得十分在理,不过朕相信奸邪的表象虽然难以辨别,但时间长了自然会败露出来。”
一天晚上,皇帝派使者拿着诏书前来告诉李沆,说要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却让使者用烛火烧了诏书,附上奏书称:“臣李沆认为这个不行。”皇上立贵妃的这个提议也就此罢了。又有一次当时的驸马都尉官石保吉请求做使一级的相官,皇帝又与李沆商议,李沆说:“每次赏典官员的举动,朝廷都应当要有所缘由,石保吉并没有攻战的勋劳,仅仅是个皇帝国戚。如果就这样能够拜位台相,恐怕会引起朝臣非议。”过了几天,皇帝又再三地问李沆该怎样办,李沆还是坚持己见,一点都不松口,后来这件事就没有再议,终于不了了之了。当时朝臣们十分喜欢用密奏,真宗皇帝问李沆:“其他人都有密奏,而独独公卿你却没有,这其中有什么理由吗?”李沆回答说:“臣身为宰相,公事就在公堂直接言说,密奏正是臣常常厌恶的,怎么能够去效仿他们呢?”真宗听了十分高兴,更加器重李沆了。
看人很准
李沆很能察人,奸佞的人从不重用。后来官至参知政事的丁谓原来出自寇准门下,是寇准的学生,这个人有才干,但是为人却喜欢谄媚上级,是个小人。当年丁谓还是小官的时候,他侍奉寇准十分谨慎。寇准觉得他是个人才,多次向李沆推荐丁谓,可是李沆却并不重用他。寇准问他,李沆回答说:“看他的为人,能够让他位居人上吗?”寇准说:“像丁谓这样的人,相公又怎么可以永远压制呢?”李沆笑道:“你以后后悔时,一定会想起我的话。”
丁谓后来得势,果然与其他小人相互勾结,将寇准排挤出阁,还向皇帝屡次进谗言,将寇准一贬再贬,最后死于谪地,可是这时寇准后悔都来不及了。
李沆这样的人在朝让奸佞无法存身,他不虚媚献谄皇帝,而是实实在在地辅助皇帝,实在是皇帝的好帮手,所以真宗一直都很重用他。
李昉(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详细资料大全
本文2023-09-22 12:52: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9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