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始祖伏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1浏览:2收藏

人文始祖伏羲,第1张

8203;伏羲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伏羲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伏羲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同时也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伏羲文化所具有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在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结合中,呈现出新的生命力。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纽带,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前景。天水太昊伏羲祭典荣列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人文始祖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始繁_人类的任务,就是交给了伏羲女娲两兄妹。《太平御览诗含神雾)载,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姑娘,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俱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受感而孕,于三月十八日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雷泽中的脚印其实是雷神留下的,这位雷神长着龙的身子人的头,这雷神在《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译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因此,伏羲本来就是一个龙身人首的龙种。他也是人祖女娲的哥哥。在清梁玉绳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人人们的生活,帮助,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将其统治地城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供借鉴。创制古代历法。

二、东方帝君

除了人祖外,伏羲也是一个统治一方的帝君。在位15年。据《淮南子时则训》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樽木地,青土树木之野,太嗥、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高诱注:太嗥,伏羲氏,东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木神。

伏羲在五帝中为东方天帝,此即其神职。一说伏羲太昊,本姓风。传说他有圣德,像日月之明,故称太昊。神话中华夏民族的始祖。又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辽宁工业大学一卡通牧。始画八卦,取火种、都陈。我国古代多以圣人为神,传说伏羲能缘天梯一一建木以登天。《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建木。太白皋爰过,黄帝所归。太白皋爰过,即伏羲上下于建木之意。《淮南子时则训》载: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太白皋,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高诱注:太白皋、伏装氏,东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木神。伏羲在五帝中享为东方天帝,这就是他的神职。

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遁甲开山图》、《通鉴外记》说在太昊伏羲之后天下的15个部落联盟,都承继了伏羲的称号,他们分别是: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卷须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易纬稽览图》说由甲寅伏羲氏到无怀氏,一共是57882年。

三、医易之宗

伏羲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始画八封。人类的始祖伏羲氏,数千年来被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鼻祖。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尝百草而制九针,他始创了八卦理论,把人体百病之理与天地自然说进行了表象的联系,丰富了对人体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巫医成为蒙昧时代人们精神寄托和病体托附的特殊群体。

宋代陆游《读易》诗:无端凿破乾坤秘,祸始羲皇一画时。清代王筠《说文释例》卷一:一之所以为数首者,非曰此字低一面,即可见一之意也此即挂卦画之单,乃一画开天之意,故平置之。是说人间的一切忧患恩怨其实都是源自圣人创世之始那第一手笔。伏羲画出一个最简单的符号一,来代表他的想法。这一最简单不过的符号,乃是我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放射出来的第一道曙光,由此发展成为枝繁叶茂的易学。清朝焦循提醒我们:学易者,必知伏羲未作八卦之前,是何世界。

王船山也认为:画前有易,非无易也。画前有易,故画生焉,画者西北面前之易也。近代国学大师方东美先生也说过:学术界有两种东西,引起普遍的注意。这两种东西,同样有趣,又同样困难。一是《易经》,二是甲骨文。他认为:《易经》和甲骨文,所遗留给我们的仅符号而已矣。许多人都在推敲,所用的方法不同。一种方法不能通,再用别种方法。有些人把许多人的方法聚在一起求通,于是矛盾互见,徒劳无功。上述引言都都在告诉我们,伏羲画八卦,主要是依据当时的自然景象。将宇宙永恒存在的哲理,通过简单的符号象征来表示。

现代的景象,当然和伏羲氏那时候的情况不一样。我们读《易经》必须设身处地,站在当时的景象来体会。周易的基本思想是阴阳转化与天人感应。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是生命运动的规律,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同样也不例外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太阳、地球及其形成的气象变化,都能在生物体内引起反应。受自然界周期节律的影响,人类发现了生物钟、发现了药物在不同季节的药性,形成了独特的中医理论:医易同源。人体也是由阴阳组成,阳为动,阴为静,阳主生,阴主死,阳为升,阴为降,扶阳抑阴是中医的基本手段。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升降出人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天人合一法则是通过天人相应来体现的。现代科学也承认它的存在。美国人类学家沃森在《生命潮流》一书中指出:每个人体内的液体是古代海洋的完美再现,我们血液中的钠、钾、镁和原始海洋里的是相同的。妇女月经期大多数与月亮的节律同步,即行经期较多集中在月消期前后,排卵期较多靠近月满期,美国罗斯马瑞斯教授也提出类似理论,指出满月的新月期间,人的血管比其它时间容易破裂,心脏病的发作频率增高,谋杀案件也较平时多,这说明天人相应的理论是科学的,不是毫无根据的。中药材有植物、动物、矿物三大部份,受各种不同自然环境的条件影响,药物形成四气五味,天为阴,气生于天,故亦为阳,随季节气候变化,药物有了寒热温凉之分;地为阴,味生于地,故亦为阴,随地气五行及方位所属,于是药物有了酸甜苦甘咸淡。五运六气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古代医家不失时机地根据当年的司天之气储备相应的药物,这种药材得专气,效力专注。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五月开花前采摘的臭梧桐叶,降压作用强,开花后作用弱,八月左右含量最高。一日之内,中药的有效成份亦有不同,以水仙为例,有效成份最低的时间是上午十点及晚上十点,含量最高的时间是清晨六点及下午十四点。因此医中高手按季节掐着点采药是得中医至理的。地域有东西南北中之分,由于每个地区的特定条件,五味亦随之偏属,所以古代医家讲究道地药材,这一点亦为当代研究所证明,如当归挥发油含量甘肃岷县出产的含04%,四川汶县出产的含07%。用药取象类比是医易互通的另一个要点。凡药各有形、性、气、质其人诸经有因形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人心,荔枝核似睾丸而入肾:有因性相从者,如润者走血分,燥者入气分,本乎天者亲上,本平地者亲下:有因气相求者,如香气入脾,气焦入心,有因质相同者,如头入头、千入身、枝人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哪儿补哪儿:又如红花、苏木汁似血而人血之类。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有的中药材还运用河图洛书后天八卦之数和卦象来解释其性味功效,如人参。三五叶,阳数,离封中之阴也,属坎水:阿胶、生地以水济火,正是以坎填离。每味中药,虽有特定的性能功效,即得一气之偏,但用易经理论看,它仍是一个阴阳复合体。一味中药本身,往往就是一个小复方,具有多种功能。如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减慢心率,增强收缩力。缩短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一味中药,在用水煎煮时,一些有效和看似无用的无效成份都能溶解到汤液中,往往无效成份对有效成份的活性有重要意义。还有的药物本身同时具备有毒和解毒两种有效成份互相和解互为利用。少了谁都不合适。这就是中医的对立统一。因此。现代很多药厂将中药材中的所谓有效成份析出,认为可浓缩加强药效,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可取,是一种没有完全弄懂中医理论的做法。生死反掌,千里毫厘,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察隐、回天、通变、万全是道医的立身之本,穷理尽性、格物致知是道医分内之事。只有上晓天文,下知地纪,方能中悉人事。延年治病的目的及原则就是调和阴阳。张景岳说:医道虽繁,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唐代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在他的《类经图翼医易》中说: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莱布尼兹说:易是科学之祖。

易学阐述事物阴阳动静变化的道理中医学研究、阐明人体阴阴盛衰消长的机制,两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共通之处,所以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两者同源于对事物阴阳变化的认识医易同源不仅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骄傲,更是人类医学前进的方向,光明的道路,奋斗的指针。

 原始神话的伏羲

 追溯伏羲传说的源头,有两条路径,除了上述从古代传世文献中找寻其踪影外,还有一条路径,即神话学、民俗学的方法。

 1近人对于伏羲最权威的考论是前辈学者闻一多所著《伏羲考》,闻一多此文前半部分从传世文献中搜集了大量龙蛇记载,加上当时已发现的汉代画像砖石,证明伏羲为龙图腾;后半部采集了近50则西南少数民族关于伏羲女娲在洪水过后兄妹婚配再造人类的故事和民俗资料,并加以语音训诂,证明伏羲是南方苗蛮各族的祖先神。此文在以后半个多世纪中被广泛征引,已为不易之论。但近来亦有疑议者,林声认为伏羲的传说不是由古苗蛮民族的遗裔传入的,南方少数民族中洪水后兄妹相婚的传说起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所记载的盘古;伏羲与女娲也本不相干,两者合谱归宗成为“一家人”是在唐开元之后。常金仓认为闻一多是从抗战时“中华各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的政治目的出发立论,以政治代学术,以西方图腾说和人类学理论附会民间传说,伏羲女娲创世立据不足。二人均对伏羲是南方民族的创世神和祖先神的身份提出疑问。

 2《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说文》中释“一”时说:“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列子·天瑞》:“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气形质浑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混沌。这个混沌之物即元气,元气未分的状态即太极。

 《太一生水》之所谓的“太一”,《老子》之所谓的“道”,《周易》所谓的“太极”,均为宇宙初始时混沌无形的元气。《淮南子·天文》:“宇宙生元气。”《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万物,谓之太一。”汉高诱注:“太一,元神总万物者。”这个总万物的“元神”,应该就是伏羲。

 考索于文字训诂可知,伏羲即为“元气”,其字本义是“司气”。《说文解字》释“伏”为:“伏,司也,从人从犬。臣铉等曰:司今作伺。”段注:“司者,臣事于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专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引申之为俯伏。”“羲”,《说文解字》释为:“羲,气也。从兮,义声”。“羲”的义项可从“兮”字求索,《说文解字》释:“兮,语所稽也。从八,象气越亏也。”又释“亏”为:“亏,于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兮”字的本义是气息缓慢延长、越来越弱(故常作为语气词,用于语末表达语气)。因而“羲”的'字义本源就是“气”,“羲”字读音也像吹气之声,所以段玉裁从音训上注“羲”为“谓气之吹嘘也。”至于伏羲又写为“伏戏”、“伏犠”等,皆为“羲”字的演化。 “太一”“太极”形为“混沌”,宇宙起源于混沌。同样,伏羲也源于“混沌”,其原型也是太始之初的混沌之气。

 3在上文所述《楚帛书甲篇》所记载的创世神话中,伏羲即是生于混沌之中。而且《淮南子·精神》所描述的宇宙创生过程与《楚帛书甲篇》颇为相似:“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漠闵,鸿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世界开始于一团混沌之气,后阴阳剖分,化生万物。对照《楚帛书甲篇》,这里的“二神”当指伏羲、女娲。伏羲、女娲为阴阳二神。从哲学角度上说,是阴阳两仪;从神话角度上说,是伏羲、女娲二神。在汉墓壁画、画像砖石中,伏羲手捧太阳或日规,代表阳;女娲手捧月亮或月矩,代表阴。伏羲、女娲结婚生育四子,才育有万物,这是阴阳化育万物的开始。

 在原始神话和民间传说中,创世之前的这个混沌体被形象地表述为葫芦。从混沌到世界的创生过程,被形象化地叙述为葫芦从中央剖开。亦即所谓天地剖判,阴阳分离。《诗经·緜》便有“緜緜瓜瓞,民之初生”的记载,这是古文献所见把人之由来,追溯到葫芦瓜的最早一例。而后在民间神话中,葫芦剖判的母题衍生出大量洪水方舟型的故事,葫芦作为容器成为人类再生的象征,并进而将葫芦人格化为是盘古、伏羲。

 盘古神话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此书已佚,《太平御览》卷二引有其中一则文字:“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位创世大神。而对于盘古与伏羲的关系,前辈学者多有定论:盘古就是伏羲,二者皆由葫芦(混沌)而出。1941年常任侠在《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一文中说:“伏羲一名,古无定书,或作伏戏、庖牺、宓羲、虑牺,同声俱可相假。伏羲与盘瓠为双声。伏羲、庖牺、盘古、瓠,声训可通,殆属一词。”他并结合《述异记》有“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之说而论断:盘古氏夫妻当即是兄妹自相婚配而繁衍人类之伏羲氏夫妻。伏羲女娲在汉画像石中是人首蛇身交尾,与盘古龙首蛇身雷同,进一步证明盘古即伏羲氏。

 闻―多在《伏羲考》第五部分“伏羲与葫芦”中,以大量古籍和民俗材料论证指出,盘瓠、伏羲乃一声之转,“明系出于同源”,伏羲与盘古都是葫芦所生,或者说伏羲、盘古均为葫芦的拟人化。伏羲由此而成为人类的始祖。

 4从音训上说,“混沌”与“葫芦”是对音关系,“混沌”犹言“糊涂”,“糊涂”在俗言俚语中转为“葫芦”。《红楼梦》第四回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其意即为“糊涂僧”判断“糊涂案”。而闻一多考论“葫芦”即是“盘古“伏羲”同声之转,故“盘古”又是“伏羲”。这样,“混沌——葫芦——盘古——伏羲”转化演变的路径则十分清楚。

 由上可知,伏羲的原型本是宇宙本原和起始的意象和观念。随着文明的演进,人们对历史思考和探究越来越深入,这种思考和探究具体说就是对文明事实的一种根源性的说明。对世界起源的探究开始只是一种构想,它首先以神话的形式存在。神话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一个必经的初期阶段,它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而消失在哲学和历史之中。先是追询宇宙是如何起源的,接着想象一个创世之神,再把这个创世之神想象为自己的祖先。伏羲形象的产生即是这样一个将神话传说哲学化、观念化,又将这一传说和观念历史化的过程。

文l张西影

我要说的这个八卦故事,就是流传于河南省淮阳县民间几千年传统古庙会中那段鲜为人知的人文始祖伏羲画八卦的故事。

说起淮阳县,对于很多外乡人来说,并不怎么熟悉,它没有毗邻安徽的淮北市、淮南市及江苏的淮阴市、淮安区名声大,但是,一提起古装剧《包青天》中的陈州城,大家就不会在陌生了。一曲脍炙人口的《下陈州》让大家联想到一千多年前北宋名臣包拯包青天陈州放粮的故事。这个当年的陈州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淮阳县。

时下正值一年一度的河南淮阳传统的人祖爷庙会(阴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来自四面八方几百里的香客相聚在那里进行祭拜,真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人声鼎沸,捱三顶四。

淮阳还是陈姓的发源地,它不仅历史悠久,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俗称:“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

在那里有烟波浩渺的龙湖,面积达16000余亩,是杭州西湖的25倍,也是我国最大的环城湖。伏羲画卦台、白龟池、弦歌台、司城贞子阁和苏子读书台等诸多名胜古籍,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湖中。太昊伏羲陵、伏羲故都宛丘、宋代大诗人张咏的西园、魏曹植的思陵冢坐落在湖滨岸边。淮阳(陈州)犹如一座历史文化的宫殿。

相传在远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是一无所知的,天气变化,日月运转,人的生老病死等等所有的自然现象,让人们产生很多不解,所以在人们遇到这些无法解答的问题时,就到宛丘去问被人们尊称为雷神的儿子伏羲,有时候伏羲也感到茫然,无法解答,人们每天就过着提心吊胆日子。

一天,伏羲来到蔡河边捕鱼,他捉到了一只白龟,觉得很奇怪,心想,当年不就是这白龟救过俺兄妹的命吗?这白龟一定是神龟的转世,他就赶快挖了一个大水池,把白龟养了起来。

有一天,伏羲正在往白龟池里投放食物,有人跑来给他说蔡河里出了个怪物。他急忙来到蔡河边一看,只见那怪物说龙不像龙,说马又不像马,在水面上走来走去,如履平地。

自那以后,伏羲整天拿着那片画有花纹的树叶,仔细琢磨上面的图案,可怎么也解不开其中的奥妙。这天他来到白龟池边,忽听见池水哗哗作响,定睛一看,那白龟从水底游到了他面前,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接着向他点了三下头,脑袋往肚里一缩,卧在水边不动了。

伏羲面对白龟聚精会神地观察起来。渐渐地,他发现白龟盖上的花纹中间五块,周围八块,外圈十二块,最外圈二十四块,顿时心里亮堂起来,悟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瞬间画出了不同的八种图案。

伏羲画出了八卦图后,闹得天帝终日心神不安,天帝便命天将下到凡界察看人间出了什么怪事。伏羲用八卦算出了天帝的心机,为了防止天将查出他画的八卦图,就把它埋在地下,并在上面栽一棵柏树。在封土的时候,他左一脚,右一脚,南一跺,北一跺,使那棵柏树左看右倒,右看左倒,南看北歪,北看南歪。搞得天将迷了方向,到底没有查出八卦图在哪里。

如今在淮阳东环城湖里还有个方形土岗,据说那是伏羲当年画八卦的地方,所以人们就叫它为八卦台。台的中央有座八卦亭,亭顶的天棚上画有伏羲先天八卦图案。在八卦亭的东面还有棵歪柏树,传说它就是神奇的八卦柏。在八卦台南边有一片较深的湖水,便是伏羲养白龟的地方,叫白龟池。在太昊陵伏羲墓北还有个蓍草园,蓍革很硬,伏羲就是用它画的八卦图。此草在别处找不到,在山东曲阜的孔庙里也有蓍草,传说那是当年孔子从这里带回家乡的。

后人称伏羲八卦为伏羲先天八卦,并把八个卦形命名为前乾、坤、艮、兑、震、巽、坝、离这八个字分别象征天、地、山、泽、风、雷、水、火。以三道为一组变化出八个图形,一阴一阳,一转一动,阴阳消长,变化万千。八卦又组成六十四卦,再加上六爻的变化,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即可推测出来。若用四道、五道、多道为一组就能变化出更多的卦形,以致无穷。

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一画开天,是人类认识自然史上的一个飞跃,人类从此步人了文明的纪元。

参阅资料:太昊陵.中华龙都网

[伏氏属地]

太原郡,今山西太原。

  [伏氏来历]

伏是伏羲氏之后,伏羲氏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人类的始祖。他本为风姓,传说他是东方部族的首领,一度统治中原,被后人尊为三皇之首。据说,他把结网打鱼的技术传授给中原百姓,独创了八卦,制造了琴瑟,制定了中国最早的历法、婚姻制度,姓氏制度也是由他开始实行。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名字中的“伏”为姓,称为伏氏。

  北魏时有俟伏氏改为单姓伏,亦称为伏氏。

  [伏氏名望]

西汉经学家伏胜,东汉学者伏无忌,晋代将军伏滔,唐代医学家伏适等是历史上伏氏家族的代表人物。

人文始祖伏羲

8203;伏羲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